CN112026183A - 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6183A
CN112026183A CN202010895742.0A CN202010895742A CN112026183A CN 112026183 A CN112026183 A CN 112026183A CN 202010895742 A CN202010895742 A CN 202010895742A CN 112026183 A CN112026183 A CN 112026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opening
woven fabric
flat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957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6183B (zh
Inventor
金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uhong Textile Technology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angru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angru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angru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957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26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26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6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6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6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84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with protection for the eyes, e.g. using shield or vis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2/00Multi-step production lines for making clot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48Wearing apparel
    • B29L2031/4807Headwear
    • B29L2031/4835Mas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包括眼罩成型设备,所述眼罩成型设备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实施对眼罩的展平,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口罩成型设备,所述口罩成型设备的出口导出单个口罩至定位机构上,定位机构用于实施对口罩的展平作业,所述定位机构上设置有导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用于将口罩导出至定位机构上的眼罩上,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还设置有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用于实施对口罩与眼罩结合位置处的焊接操作,该能够实现对眼罩和口罩的自动化生产,使得眼罩和口罩构成一个单独的防护品,以提高防护品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眼罩和口罩一般是单独进行使用,眼罩与口罩多为两个独立的防护品,在实际佩戴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眼罩A和口罩B分别佩戴,然而,在针对一些防护要求较高的场所,眼罩A和口罩B其中任何一个不能摘下,因此现有的眼罩与口罩独立式的防护用品在实际使用时的便利性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上述两个独立的防护品在实际生产时,需要单独对上述的两个防护品开发出两套不同的生产系统,导致上述两个防护品在实际生产时的成本也较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能够实现对眼罩和口罩的自动化生产,使得眼罩和口罩构成一个单独的防护品,以提高防护品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包括眼罩成型设备,所述眼罩成型设备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实施对眼罩的展平,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口罩成型设备,所述口罩成型设备的出口导出单个口罩至定位机构上,定位机构用于实施对口罩的展平作业,所述定位机构上设置有导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用于将口罩导出至定位机构上的眼罩上,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还设置有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用于实施对口罩与眼罩结合位置处的焊接操作。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在实施对该种多功能口罩生产时,眼罩成型设备首先实施对眼罩的成型作业,而后将眼罩导出至定位机构内进行定位,口罩成型设备将口罩成型后,利用导入机构将口罩导入定位机构内,利用定位机构实施对眼罩与口罩的结合,而后焊接机构启动,从而实现对口罩与眼罩的焊接操作,形成口罩与眼罩一体式的保护器材,该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的自动化设备高,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防护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使用的便捷度。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分别是多功能口罩的平面图及主视图;
图3和图4是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中的眼罩成型设备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5和图6是眼罩成型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是眼罩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9和图10是眼罩成型设备中的导向槽板及导料滑板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1和图12是眼罩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4和图15是眼罩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三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6和图17是眼罩成型设备中的其他部分结构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8和图19是眼罩成型中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0和图21分别是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中的口罩成型设备的俯视图及主视图;
图22和图23是口罩成型设备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口罩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主视图;
图25和图26是口罩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7、图28是口罩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9、图30和图31是口罩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三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2和图33是口罩成型设备的部分结构两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
结合图1至图33所示,下面详尽说明该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的具体特征:
一种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包括眼罩成型设备10,所述眼罩成型设备10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实施对眼罩的展平,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口罩成型设备20,所述口罩成型设备20的出口导出单个口罩至定位机构上,定位机构用于实施对口罩的展平作业,所述定位机构上设置有导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用于将口罩导出至定位机构上的眼罩上,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还设置有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用于实施对口罩与眼罩结合位置处的焊接操作;
在实施对该种多功能口罩生产时,眼罩成型设备10首先实施对眼罩的成型作业,而后将眼罩导出至定位机构内进行定位,口罩成型设备20将口罩成型后,利用导入机构将口罩导入定位机构内,利用定位机构实施对眼罩与口罩的结合,而后焊接机构启动,从而实现对口罩与眼罩的焊接操作,形成口罩与眼罩一体式的保护器材,该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的自动化设备高,并且能够有效提高防护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使用的便捷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定位机构上还设置有对齐机构,所述对齐机构用于将口罩的一侧与眼罩的结合端一侧对齐;
在实施对成型后的口罩机眼罩焊接为一体时,为确保多功能口罩的品质,眼罩与口罩的两侧一定要处在对齐的状态,因此利用对齐机构实施对眼罩与口罩一侧的对齐操作,进而能够有效确保焊接后的多功能口罩最终的品质,确保用户使用的可靠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上还设置有翻起机构,所述翻起机构用于实施对眼罩与口罩结合端一侧条片的翻起操作;
为确保多功能口罩表面呈现光滑的状态,以确保多功能口罩最终的成型品质,所述的眼罩一侧设置有翻边,在实施眼罩一侧与口罩一侧焊接为一体的作业中,翻起机构实施对眼罩一次翻边的翻起,而后利用导入机构将眼罩一侧导入眼罩的翻边内,焊接机构启动,从而实现眼罩与口罩的可靠连接,确保最终的多功能口罩的成型品质。
更为优选地,为将无纺布导出以成型附图中所示的眼罩结构,使得眼罩的一次形成焊接口罩一侧的翻边,所述眼罩成型设备10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第二供料辊11、12,所述第一供料辊11的出口用于导出无纺布带,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用于导出软透明玻璃膜,所述第一供料辊11的出口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用于实施对无纺布的折叠,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导出的软透明玻璃膜导出至无纺布翻折腔之间位置,所述折叠机构旁侧设置有超声波焊接机构,所述超声波焊接机构用于实施对无纺布开口边缘的焊接操作;
上述的折叠机构实施对眼罩的对折操作,使得无纺布之间形成容纳软透明玻璃膜的腔室,第二供料辊12将软透明玻璃膜导出至容纳腔内,而后启动超声波焊接机构实施对容纳腔室的三侧边缘的焊接操作,使得软透明玻璃膜卡置在容纳腔室内,位于眼罩的一侧形成翻边,进而形成眼罩,使得眼罩形成连续的条带状导出至定位机构内进行定位,而后将口罩的一次额与翻边焊接为一体,进而形成完成的多功能口罩。
更为具体地,所述第一供料辊11的出口设置有导料滑板13,所述导料滑板13用于将无纺布靠近中间位置进行翻折,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位置设置有截断单元,所述截断单元用于将软透明玻璃膜切割成单个软透明玻璃片,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位置还设置有推送单元,所述推送单元用于将单个软透明玻璃片转运至无纺布的翻折开口内;
在将软透明玻璃膜切割成单个软透明玻璃片时,上述的额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导出至截断单元下方,利用截断单元将条带状的软透明玻璃膜截断呈单个的片状结构,并且利用推动单元将单个软透明玻璃片推送至无纺布的一次开口内,利用超声波焊接机构即可实施对眼罩的初步成型操作,并且沿着无纺布的长度方向形成多个额,直至导出与口罩的一侧焊接。
所述导料滑板13水平布置,所述导料滑板13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槽板14,所述导向槽板14与导料滑板13之间构成无纺布穿过的开口,所述导向槽板14的一侧设置有条状开口141,所述条状开口141沿着导向槽板14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条状开口141内设置有牵引单元,所述牵引单元用于实施对无纺布的牵引,使得无纺布沿着开口长度反向移动;
无纺布从第一供料辊11的出口导出至导向槽板14与导料滑板13之间构成无纺布穿过的开口内,进而实施对条带状无纺布的由中间位置的翻折动作,在实施对无纺布翻折形成操作时,条状开口141内的牵引单元启动,进而实施对无纺布的牵引,使得无纺布与导料滑板13抵靠,进而实施对无纺布的翻折对叠作业。
在实施对无纺布沿着导向槽板14与导料滑板13之间构成无纺布穿过的开口进行翻折操作时,所述导向槽板14的一端设置有端部夹紧机构,所述端部夹紧机构用于实施对伸出导向槽板14的导出的无纺布一端的夹紧操作,所述端部夹紧机构实施对导向槽板14导出的无纺布一端的夹紧时,所述牵引单元启动且使得无纺布沿着开口长度方向移动;
上述的无纺布沿着着导向槽板14与导料滑板13之间构成无纺布穿过的开口穿行时,端部夹紧机构实施对无纺布一端的夹紧,而后牵引单元启动,可有效实施对无纺布的展平操作,进而确保眼罩的生产品质。
更为具体地,所述导向槽板14与导料滑板13之间构成无纺布穿过的开口前端设置有引导扁管15,所述引导扁管15的长度方向水平且管腔的宽度方向水平布置,所述端部夹紧机构设置在引导扁管15的管口位置;
通过导向槽板14与导料滑板13实施对无纺布翻折操作后,而后从引导扁管15的一端导入并且通过端部夹紧机构实施对无纺布一端的夹紧,而后启动牵引单元,进而可有效实现对引导扁管15内的无纺布的展平操作,确保后续的眼罩生产的品质。
更为具体地,在实施对无纺布牵引操作时,所述牵引单元包括牵引履带161,所述牵引履带161沿着条状开口141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牵引履带161带面竖直且转动式设置在履带架上,所述履带架上水平设置有牵引滑杆162,所述牵引滑杆162水平滑动设置在牵引机架上,所述牵引滑杆162上套设有牵引弹簧163,所述牵引弹簧163的两端分别与牵引机架及履带架抵靠;
当牵引履带161与导向槽板14上的无纺布接触时,通过牵引弹簧163能够使得牵引履带161实施对无纺布的弹性抵靠,启动牵引履带161,进而使得无纺布沿着导向槽板14的长度方向移动,进而实施对无纺布的牵引作业。
更为具体地,所述引导扁管15的管口上方位置设置有信号采集器,所述信号采集器用于采集引导扁管15的管口端无纺布的导出信号,所述信号无纺布导出对于牵引单元的停止动作,所述端部夹紧机构包括上、下夹紧块171、172,所述上、下夹紧块171、172上下动作且实施对伸出引导扁管15的无纺布一端的夹紧动作;
当无纺布在牵引单元的牵引作用下,使得无纺布从引导扁管15的管口导出至引导扁管15的管口处,而后端部夹紧机构的上、下夹紧块171、172靠近,进而可实施对引导扁管15管口处的无纺布一端的夹紧操作,启动牵引单元的牵引履带161反转,进而可实施对位于引导扁管15内的无纺布的展平操作,以确保对眼罩的生产品质。
更为具体地,所述上、下夹紧块171、172分别竖直设置在滑架173上,所述上、下夹紧块171、172上分别设置有复位弹簧174,所述复位弹簧174竖直布置,所述复位弹簧174的两端分别与上、下夹紧块171、172及滑架173连接,所述上夹紧块171、172的上板面及下夹紧块172的下板面均设置有夹紧滚轮175,所述夹紧滚轮175轮芯水平分别与夹紧折板176抵靠,所述夹紧折板176水平延伸且一端与气缸177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177的活塞杆水平布置;
引导扁管15管口位置的无纺布一端的夹紧操作时,气缸177启动,使得上、下夹紧块171、172相互靠近,进而实施对引导扁管15一端的无纺布一端的夹紧操作。
在实施对导向槽板14与导料滑板13之间内的无纺布的牵引操作之前,首先使得上、下夹紧块171、172靠近,以实施对引导扁管15的管口位置的无纺布一端的夹紧操作,所述牵引机架上设置有牵引滚轮164,所述牵引滚轮164的轮芯竖直且与牵引折板165抵靠,所述牵引折板165长度方向水平延伸且与气缸177的活塞杆连接。
为实施对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导送,使得单个软透明玻璃片导送至无纺布之间的开口内,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设置有供料扁管121,所述供料扁管121的管长方向水平且管口端设置有横移架122,所述横移架122用于将切段的单个软透明玻璃片导送至纺布的翻折开口内。
更为具体地,所述供料扁管121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卷料辊123,所述卷料辊123与第二供料辊12平行布置且实施对废卷料的卷绕操作,所述供料扁管121上管身开设有避让开口1211,所述截断单元包括设置在避让开口1211上方位置的矩形框状的截断刀片124,所述截断刀片124竖直布置且实施对软透明玻璃膜的切口操作,所述截断刀片124内设置有吸附头125,所述吸附头125用于实施对切下来的单个软透明玻璃片吸附下来并且转移至横移架122上;
在实施对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切割成型时,上述的截断刀片124竖直移动,进而实施对单个软透明玻璃膜的成型操作,而后截断刀片124内的吸附头125实施对切割写来的软透明玻璃片的吸附并且转运至横移架122内,进而实施对软透明玻璃片的转运操作,切割下来的透明玻璃膜废料卷绕在卷料辊123上,并且利用卷绕辊123还能有效实施对透明玻璃膜的有效展平操作。
更为具体地,为确保将软透明玻璃片有效成型,所述供料扁管121的下管身设置有用于避让截断刀片124的避让环形口1212,所述避让环形口1212内设置有顶板1213;
当截断刀片124下降的过程中,使得截断刀片124伸入避让环形口1212内,进而可有效实施对软透明玻璃片的有效切割成型操作。
优选地,为实施对切割下来的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水平转运,所述截断刀片124竖直滑动设置在截断机架1241上,所述截断机架1241上设置有截断气缸1242,所述截断气缸1242竖直布置且活塞杆与截断刀片124连接,所述截断机架1241水平滑动设置在转运轨道1243上,所述转运轨道1243上设置有转运气缸1244,所述转运气缸1244的活塞杆与截断机架1241连接,所述转运气缸1244水平且与转运轨道1243平行布置。
为实施对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有效展平,并且对展平后的软透明玻璃片的切割成型,所述吸附头125与截断刀片124的上端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吸附头125与截断刀片124的上端之间设置有避让弹簧1245,所述避让弹簧1245竖直布置,所述横移架122与截断刀片124构成插接及分离配合;
当气缸177启动后,使得吸附头125与截断刀片124同步下降,首先使得吸附头125与软透明玻璃抵靠,进而实现对软透明玻璃膜的展平,而后截断刀片124下降,进而能够实现对软透明玻璃的截断操作,以实现对软透明玻璃片的成型操作。
更为具体地,所述横移架122设置在横移单元上,所述引导扁管15的一侧设置有引导开口151,所述引导扁管15的上下管壁设置有第一吸附头152及第二吸附头153,所述横移单元驱动横移架122与引导扁管15靠近或远离对应第一吸附头152及第二吸附头153启动及关闭动作;
在实施对截断后的软透明玻璃片转运至引导扁管15内的翻折后的无纺布的开口内,上述的第一吸附头152及第二吸附头153相互远离,进而实施对翻折后的无纺布的两侧的开口操作,而后横移架122在横移单元作用下,将单个软透明玻璃片水平转运至无纺布的开口内,从而实现对软透明玻璃片的导送操作。
优选地,为可靠实施对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导送,所述横移架122整体呈条板状结构,所述横移架122上设置有吸附嘴1211,所述吸附嘴1211与抽吸单元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引导扁管15的下管身开设有避让条状开口154,所述横移单元启动且连动横移架122横移至避让条状开口154内;
上述的吸附头125将单个软透明玻璃片转运至横移架122上后,抽吸单元启动,以实施对吸附头125上的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吸附,避免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随意移位,而后横移单元启动,使得单个软透明玻璃片水平转运至避让条状开口154内,进而转入无纺布对折形成的开口内,以最终实现对眼罩的成型作业。
为实施对导入无纺布对折形成的开口内的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挡料,所述引导开口151设置有挡料杆155,所述挡料杆155竖直设置在机架上;
上述的挡料杆155能够有效实施对单个透明玻璃片导入展开的无纺布的开口内,在挡料杆155的作用下,以实施对单个透明玻璃片一侧的限位,从而能够实施对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导送作业。
更为具体地,所述所述横移单元包括与横移架122上设置的横移螺母1221,所述横移螺母1221与横移丝杆1222连接,所述横移丝杆1222的一端与横移电机1223连接,所述横移丝杆1222水平且与引导开口151垂直布置。
在实施对引导扁管15内的无纺布的焊接操作时,使得单个软透明玻璃片能够围合在无纺布3个边焊接形成的腔室内,所述引导扁管15的上管身开设有引导口156,所述超声波焊接机构包括焊接压圈18,所述焊接压圈18竖直移动且与引导口156构成竖直方向插接及远离配合,所述焊接压圈18内设置有压片19,所述压片19竖直移动且实施对引导扁管15内的无纺布的压平操作;
上述的焊接压圈18竖直移动,且伸入引导口156内,焊接压圈18与超声波焊接设备连接,超声波焊接设备通过焊接压圈18与无纺布结合的过程中,以实施对单个口罩的成型操作。
更为具体地,为实施对无纺布及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压平操作,所述压片19上设置有竖直滑杆191,所述竖直滑杆191的上端与焊接压圈18的上端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竖直滑杆191上套设有竖直弹簧192,所述竖直弹簧192的两端分别与压片19及焊接压圈18抵靠;
焊接压圈18竖直移动的过程中,连动压片19伸入引导口156内,在先与无纺布一侧接触抵靠,而后压缩竖直弹簧192,从而可有效实施对无纺布及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压平操作,直至焊接压圈18与无纺布一侧抵靠,以实施对无纺布的焊接,最终成型出单个眼罩。
更为具体地,所述压片19上还设置有定位开口机构,所述定位开口机构实施对成型后的无纺布开设开口操作,所述定位开口机构包括设置在焊接压圈18上的开口刀具181,所述焊接压圈18竖直滑动设置在开口刀具181上的竖直轨道182上,所述竖直轨道182上设置有开口弹簧183,所述开口弹簧183竖直布置且两端分别与竖直轨道182及焊接压圈18抵靠,所述竖直轨道182的上端与开口滑杆184连接,所述开口滑杆184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开口齿轮185啮合,所述开口齿轮185与开口电机186连接;
开口电机186启动后,连动压片19竖直移动,并且压缩竖直弹簧192,可有效实施对无纺布及单个软透明玻璃片的压平操作,而后焊接压圈18竖直移动,以实施对无纺布的焊接,以形成眼罩,随着开口电机186进一步启动,使得开口刀具181与无纺布一侧抵靠,进而实施对无纺布条带一侧的开口成型操作,从而形成单个相互独立的眼罩体,上述的开口刀具181使得连续的条带状眼罩之间形成方便后续检测分离的眼罩体,从而可实现对眼罩的自动化生产。
为实现对成型后的连续条带状眼罩的牵引导出,所述引导扁管15的管口位置设置有牵引单元,所述牵引单元用于实施对引导扁管15的一端无纺布一端的牵引动作,所述牵引单元驱动无纺布移动方向与引导扁管15的长度方向平行。
在实施对条带状眼罩一端一端的牵引操作时,所述牵引单元包括牵引块157,所述牵引块157水平布置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牵引通道1571,所述无纺布沿着牵引块157移动,所述牵引块157上设置有牵引夹块1572,所述牵引夹块1572竖直移动且伸入牵引通道1571内以实施对无纺布的夹紧操作,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牵引块157与引导扁管15之间;
定位机构能够有效实施对无纺布的定位,随着眼罩的成型后,牵引块157的水平移动,进而实施对眼罩的水平牵引,而后实施对眼罩与口罩一个的结合,进而实现口罩与眼罩的焊接,最终形成条带状的多功能口罩,而后进行截断操作,最终形成成品。
具体地,所述牵引块157水平滑动设置在牵引轨道1573上,所述牵引轨道1573与牵引通道1571长度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牵引轨道1573与牵引气缸1574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牵引气缸1574水平布置且与牵引轨道1573平行,所述牵引夹块1572竖直滑动设置在牵引块157上,所述牵引夹块1572伸出牵引通道1571的端部套设有牵引弹簧1576,所述牵引弹簧1576的两端分别与牵引夹块1572及牵引通道1571抵靠,所述牵引夹块1572的上端与夹紧气缸1575的活塞杆连接。
在实施对成型后的眼罩定位操作时,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引导扁管15出口位置的定位块31,所述定位块31竖直升降且实施对眼罩的顶起动作,所述定位块31的上方设置有展平辊刷32,所述展平辊刷32水平布置且实施对定位块31上的眼罩的展平;
当牵引机构实施对成型后的眼罩牵引操作后,使得眼罩水平牵引至定位块31的上方位置,而后定位块31上升,实施对眼罩的水平支撑,展平辊刷32转动,进而实施对眼罩的展平操作,确保眼罩的成型品质。
更为具体地,为实施对眼罩的展平操作时,所述展平辊刷32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两组展开辊刷32竖直移动且与定位块31靠近或远离,两组展开辊刷32竖直移动时且相互远离,所述两组展开刷32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述的两组展开刷32相反远离,使得两组展开刷32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可有效实施对眼罩的展平操作,展平后的眼罩的翻边一侧翻口后与口罩的一侧插接结合,进而可有效确保眼罩与口罩的成型品质,确保二者焊接结合后的品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块31通过滑杆竖直滑动设置在升降机架上,所述竖直滑杆上套设有升降弹簧310,所述升降弹簧310的两端分别与定位块31及升降机架抵靠,所述定位块31旁侧设置有升降滚轮311,所述升降滚轮311轮芯水平布置,所述升降滚轮311与升降折板312抵靠,所述升降折板312长度方向水平且一端与牵引气缸1574的活塞杆连接;
在实施对条带状眼罩一端的牵引操作后,上述的升降折板312连动定位块31向下移动且压缩升降弹簧310,以实现对牵引块157水平移动的避让,当牵引块157将条带状眼罩的一端水平牵引至定位块31上方位置后,在升降弹簧310的复位力下,使得定位块31与口罩的一侧抵靠,进而实现对口罩的定位作业。
为实施对定位块31上的眼罩的展平作业,两组展平辊刷32的两端分别转动式设置在展开机架321上,所述展开机架321的一端铰接设置在升降机架322上,所述的铰接轴水平且与展开辊刷32平行布置,所述展开机架321的铰接轴上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展开机架321呈现竖直状态;
所述定位块31的下方旁侧设置有顶起滚轮33,所述顶起滚轮33的轮芯水平,所述顶起滚轮33的轮架通过滑轴水平滑动设置在顶起机架331上,所述滑轴伸出顶起机架331的一端套设有顶起弹簧332,所述顶起弹簧332的两端分别与顶起机架331及滑轴的一端抵靠,所述升降机架322与展开杆323连接,所述展开杆323与展开齿轮324啮合,所述展开齿轮324与展开电机325连接,所述展开杆323竖直布置且连动顶起滚轮33与定位块31的下板面抵靠或分离;
所述定位块31的下板面设置有斜面313,所述斜面313一端高、一端低布置,所述顶起滚轮33与斜面313抵靠,所述滑轴的一端设置有顶起滚珠333,所述顶起滚珠333与顶起折板334抵靠,所述顶起折板334竖直布置且上端与展开杆323连接;
上述的展开电机325启动后,使得升降机架322上的展开辊刷32与定位块31抵靠,进而使得展开机架321绕铰接轴转动,并且相互远离,以实施对定位块31上的眼罩的展平操作,当顶起折板334与顶起滚珠333抵靠后,使得顶起滚轮33与定位块31下板面的斜面313抵靠,从而实现对定位块31的抬升,从而实现对眼罩的进一步支撑展平,确保眼罩与口罩结合时处在有效的展平状态,进而确保眼罩与口罩焊接的准确性,确保多功能口罩最终的成型品质。
为将口罩一侧以展平的状态推送至眼罩的翻边内,所述口罩成型设备20的出口设置有导料架21,所述导料架21上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位置设置有口罩平推机构,所述口罩平推机构将口罩以展平的状态推送至定位块31上的翻边内;
口罩成型设备20将口罩成型后,口罩压平呈片状,并且码叠在导料架21上,利用平推机构可有效将口罩平推至定位块31的翻边内,进而实现对多功能口罩的成型操作。
更为具体地,所述口罩平推机构包括平推块22,所述平推块22上设置有接料开口221,所述平推开口221的开口处设置在展平单元,所述展平单元包括设置在接料开口221位置处的展平辊23,所述展平辊23沿着接料开口221的宽度方向移动且实施对接料开口221内一端的口罩一端的展平操作;
在实施对口罩的平推作业之前,口罩导出至平推块22上,并且导出至接料开口221内,利用展平辊23可有效实施对接料开口221内的口罩的展平作业,而后平推块22水平移动,可将口罩水平推送至定位块31内的眼罩一侧的翻边内,以实现对口罩与眼罩的焊接加工操作。
更为具体地,所述平推块22的一侧设置有平推开口222,所述展平辊23位于平推开口222内设置有两组,两组展平辊23转动式设置在平推臂231上,所述平推臂231的另一端转动式设置在平推架232上,所述平推臂231的铰接轴竖直布置且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两组展平辊23在正常状态下呈现靠近的状态,所述平推架232与平推气缸23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平推气缸233竖直布置;
在实施对口罩的展平作业时,平推气缸233启动,使得两组展平辊23下降,直至使得与平推块22抵靠,随着平推气缸233继续启动,从而使得展开辊23沿着平推板22相互远离,从而实施对口罩的展平作业。
更为具体地,所述平推气缸233的活塞杆端还设置有压平板24,所述压平板24与平推气缸233的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平推弹簧234,所述平推弹簧234的两端分别与压平板24及平推气缸233的活塞杆抵靠连接;
在实施对口罩的展平操作之前,所述的平推气缸233启动后,使得压平板24首先与平推块22抵靠,进而实施对口罩的压平操作,而后压缩平推弹簧234,使得上方位置的展开辊23与口罩抵靠,进而实施对口罩的展平操作,确保口罩展平的可靠度。
优选地,所述平推块22转动式设置在基座223上,所述平推块22与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驱动平推板22呈现180°的翻转动作,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口罩平推机构上,所述口罩平推机构驱动翻转后的平推块22水平移动;
当上述的口罩展平压直后,上述的翻转机构启动,使得平推块22呈现180°的转动状态,并且实施对口罩导送的过程中,使得以口罩振动的状态平推导出至定位块31上,以实施对口罩与眼罩翻边的可靠结合,确保多功能口罩生产品质。
更为优选地,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与平推块22转轴连接的翻转齿轮224,所述翻转齿轮224与翻转齿条225配合,所述口罩平推机构包括与基座223连接的平推气缸226,所述平推气缸226活塞杆水平;
在实施对平推块22水平移动时,平推气缸226启动,使得翻转齿轮224与翻转齿条225啮合,进而实现对平推块221翻转,使得口罩实现180°的翻转,从而平推至定位块31上的眼罩翻边内,最终实现对口罩与眼罩的结合。
更为具体地,为实现对平推块22与基座223之间的限位连接,所述平推块22与基座223连接的转轴上套设限位扭簧,所述限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平推块22及铰接轴抵靠,所述限位扭簧使得平推块22的平推开口222一侧开口指向水平。
优选地,为实现对位于定位块31上的眼罩翻边两侧的翻起作业,所述翻起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块31旁侧的上、下翻起板34、35,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与定位块31一侧的无纺布开口上下两侧抵靠或分离,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上分别设置有吸附嘴,所述吸附嘴与抽吸单元的进气口连通;
上述的上、下翻起板34、35上下远离动作,启动抽吸单元,能够有效实现对眼罩翻边的翻起操作,进而确保眼罩的翻边与口罩的翻边结合,确保口罩与眼罩结合的可靠度,确保后期成品的品质。
具体地,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之间设置有上、下分离片341、351,所述上、下分离片341、351沿着定位块31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上分离片341与上翻起板34以及下分离片351与下翻起板35同步且同向移动。
为确保对眼罩一侧翻边的有效翻起操作时,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翻起架上,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的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滚轮342、352,所述第一、第二滚轮342、352分别与翻起折板36抵靠,所述翻起折板36水平布置且一端与翻起气缸36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翻起气缸361的活塞杆水平布置;
上述的翻起气缸361启动,使得翻起折板36连动上、下翻起板34、35绕铰接轴转动,进而实现对眼罩两侧翻边的翻起操作,眼罩的两侧翻边在牵引机构的作用下,导入上、下分离片341、351与上、下翻起板34、35形成的翻起夹持开口内,从而可有效实现对眼罩两侧翻边的开启操作,而后启动平推块22,说得口罩一侧导入开口内,实现口罩与眼罩的结合,最终成型多功能口罩件。
作为确保口罩成型品质的最重要的一环,是实现对口罩与眼罩一侧的对齐作业,所述对齐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块31上方的光电传感器37,所述光电传感器37的信号采集端竖直布置,所述光电传感器37用于采集无纺布上的相邻开口的距离,所述定位块31的旁侧还设置有对齐牵引辊38,所述对齐牵引辊38位于无纺布的行径路径上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对齐辊38分置在定位块31的两侧位置;
随着眼罩条带的移动过程中,光电传感器37竖直,可以有效检测到无纺布布袋上的开口位置,当开口位置不在时,通过启动牵引辊38实施对无纺布的牵引,当检测到开口位置后,即可认为眼罩的位置已经确定,并且与口罩的位置确定,确保两侧位置的有效平齐,最终确保产品的品质。
更为具体地,为实现对眼罩的无纺布的牵引,所述对齐牵引辊38位于定位块31的两侧设置有上下两根,所述两根对齐牵引辊38分置在无纺布的上下位置,所述两根对齐牵引辊38分别与无纺布的上下两面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所述对齐牵引辊38转动式设置在对齐悬臂381上,所述对齐悬臂38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设置在升降悬臂382上,所述对齐悬臂381的铰接轴上设置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使得对齐悬臂381处在竖直状态,所述对齐牵引辊3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对齐牵引辊38的转动。
在实施对口罩与眼罩焊接操作时,所述焊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块31上方焊接头39,所述焊接头38竖直移动且与定位块31靠近或远离,所述焊接头38的周围设置有切段刀片384,所述切段刀片384用于实施对焊接后的口罩切断操作;
所述焊接头39通过滑轴竖直滑动设置在切段刀片384的上端,所述滑轴上套设有切段弹簧382,所述切断弹簧382的两端分别与焊接头39的上端及切断刀片381的上端抵靠,所述切段刀片384的上端与切段气缸38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切段气缸383的活塞杆竖直布置;
在实施对眼罩与口罩焊接操作时,焊接头39首先与定位块31靠近,随着切段气缸383的移动,压缩切段弹簧382,使得切段刀片384实施对眼罩的切段操作,进而完成对口罩与眼罩的生产。
一种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所述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无纺布卷料放置在眼罩成型设备10的第一供料辊11上,启动眼罩眼罩成型设备10的折叠机构,实施对无纺布对中折叠;
第二步、将软透明玻璃膜卷料放置在眼罩成型设备10的第二供料辊12上,启动截断单元,使得软透明玻璃膜截断成单个软透明玻璃片并且导出至折叠机构内的无纺布的开口内;
第三步、启动超声波焊接机构,实施对单个软透明玻璃片边缘所在的无纺布三条边的焊接操作,以形成条带状的连续式眼罩;
第四步、启动牵引机构,使得成型后的眼罩牵引至定位机构的定位块31上方位置,以实施对眼罩的定位;
第五步、启动口罩成型设备20,将单个口罩以展平的状态水平导送至口罩成型设备20的平推块22上;
第六步、启动对齐机构,使得眼罩的一侧与口罩带额一侧对齐;
第七步、启动翻起机构,使得眼罩一侧的翻边翻起;
第八步、启动口罩平推机构,将口罩推送至定位块31上的眼罩翻边内;
第九步、启动焊接机构,实施对口罩与眼罩的结合位置处翻边的焊接操作;
第十步、在定位块31的一侧设置牵引机,将焊接后的连续化条带状的多功能口罩牵引至绷带焊接设备处,以实施对多功能口罩的绷带焊接操作,焊接完毕后,利用切割机构,将口罩截断,以形成单个的多功能口罩。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眼罩成型设备(10),所述眼罩成型设备(10)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实施对眼罩的展平,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设置有口罩成型设备(20),所述口罩成型设备(20)的出口导出单个口罩至定位机构上,定位机构用于实施对口罩的展平作业,所述定位机构上设置有导入机构,所述导入机构用于将口罩导出至定位机构上的眼罩上,所述定位机构的旁侧还设置有焊接机构,所述焊接机构用于实施对口罩与眼罩结合位置处的焊接操作;所述定位机构上还设置有对齐机构,所述对齐机构用于将口罩的一侧与眼罩的结合端一侧对齐;所述定位机构上还设置有翻起机构,所述翻起机构用于实施对眼罩与口罩结合端一侧条片的翻起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眼罩成型设备(10)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第二供料辊(11、12),所述第一供料辊(11)的出口用于导出无纺布带,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用于导出软透明玻璃膜,所述第一供料辊(11)的出口设置有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用于实施对无纺布的折叠,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导出的软透明玻璃膜导出至无纺布翻折腔之间位置,所述折叠机构旁侧设置有超声波焊接机构,所述超声波焊接机构用于实施对无纺布开口边缘的焊接操作;所述第一供料辊(11)的出口设置有导料滑板(13),所述导料滑板(13)用于将无纺布靠近中间位置进行翻折,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位置设置有截断单元,所述截断单元用于将软透明玻璃膜切割成单个软透明玻璃片,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位置还设置有推送单元,所述推送单元用于将单个软透明玻璃片转运至无纺布的翻折开口内;所述导料滑板(13)水平布置,所述导料滑板(13)的外侧设置有导向槽板(14),所述导向槽板(14)与导料滑板(13)之间构成无纺布穿过的开口,所述导向槽板(14)的一侧设置有条状开口(141),所述条状开口(141)沿着导向槽板(14)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条状开口(141)内设置有牵引单元,所述牵引单元用于实施对无纺布的牵引,使得无纺布沿着开口长度反向移动;所述导向槽板(14)的一端设置有端部夹紧机构,所述端部夹紧机构用于实施对伸出导向槽板(14)的导出的无纺布一端的夹紧操作,所述端部夹紧机构实施对导向槽板(14)导出的无纺布一端的夹紧时,所述牵引单元启动且使得无纺布沿着开口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导向槽板(14)与导料滑板(13)之间构成无纺布穿过的开口前端设置有引导扁管(15),所述引导扁管(15)的长度方向水平且管腔的宽度方向水平布置,所述端部夹紧机构设置在引导扁管(15)的管口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料辊(12)的出口设置有供料扁管(121),所述供料扁管(121)的管长方向水平且管口端设置有横移架(122),所述横移架(122)用于将切段的单个软透明玻璃片导送至纺布的翻折开口内;所述供料扁管(121)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卷料辊(123),所述卷料辊(123)与第二供料辊(12)平行布置且实施对废卷料的卷绕操作,所述供料扁管(121)上管身开设有避让开口(1211),所述截断单元包括设置在避让开口(1211)上方位置的矩形框状的截断刀片(124),所述截断刀片(124)竖直布置且实施对软透明玻璃膜的切口操作,所述截断刀片(124)内设置有吸附头(125),所述吸附头(125)用于实施对切下来的单个软透明玻璃片吸附下来并且转移至横移架(1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扁管(15)的上管身开设有引导口(156),所述超声波焊接机构包括焊接压圈(18),所述焊接压圈(18)竖直移动且与引导口(156)构成竖直方向插接及远离配合,所述焊接压圈(18)内设置有压片(19),所述压片(19)竖直移动且实施对引导扁管(15)内的无纺布的压平操作;
所述压片(19)上设置有竖直滑杆(191),所述竖直滑杆(191)的上端与焊接压圈(18)的上端构成竖直方向的滑动配合,所述竖直滑杆(191)上套设有竖直弹簧(192),所述竖直弹簧(192)的两端分别与压片(19)及焊接压圈(18)抵靠;
所述压片(19)上还设置有定位开口机构,所述定位开口机构实施对成型后的无纺布开设开口操作,所述定位开口机构包括设置在焊接压圈(18)上的开口刀具(181),所述焊接压圈(18)竖直滑动设置在开口刀具(181)上的竖直轨道(182)上,所述竖直轨道(182)上设置有开口弹簧(183),所述开口弹簧(183)竖直布置且两端分别与竖直轨道(182)及焊接压圈(18)抵靠,所述竖直轨道(182)的上端与开口滑杆(184)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开口滑杆(184)竖直布置且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开口齿轮(185)啮合,所述开口齿轮(185)与开口电机(18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扁管(15)的管口位置设置有牵引单元,所述牵引单元用于实施对引导扁管(15)的一端无纺布一端的牵引动作,所述牵引单元驱动无纺布移动方向与引导扁管(15)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牵引单元包括牵引块(157),所述牵引块(157)水平布置且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牵引通道(1571),所述无纺布沿着牵引块(157)移动,所述牵引块(157)上设置有牵引夹块(1572),所述牵引夹块(1572)竖直移动且伸入牵引通道(1571)内以实施对无纺布的夹紧操作,所述定位机构设置在牵引块(157)与引导扁管(1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引导扁管(15)出口位置的定位块(31),所述定位块(31)竖直升降且实施对眼罩的顶起动作,所述定位块(31)的上方设置有展平辊刷(32),所述展平辊刷(32)水平布置且实施对定位块(31)上的眼罩的展平;
所述展平辊刷(32)平行间隔设置有两组,两组展开辊刷(32)竖直移动且与定位块(31)靠近或远离,两组展开辊刷(32)竖直移动时且相互远离,所述两组展开刷(32)的转动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成型设备(20)的出口设置有导料架(21),所述导料架(21)上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位置设置有口罩平推机构,所述口罩平推机构将口罩以展平的状态推送至定位块(31)上的翻边内;
所述口罩平推机构包括平推块(22),所述平推块(22)上设置有接料开口(221),所述平推开口(221)的开口处设置在展平单元,所述展平单元包括设置在接料开口(221)位置处的展平辊(23),所述展平辊(23)沿着接料开口(221)的宽度方向移动且实施对接料开口(221)内一端的口罩一端的展平操作;
所述平推块(22)的一侧设置有平推开口(222),所述展平辊(23)位于平推开口(222)内设置有两组,两组展平辊(23)转动式设置在平推臂(231)上,所述平推臂(231)的另一端转动式设置在平推架(232)上,所述平推臂(231)的铰接轴竖直布置且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使得两组展平辊(23)在正常状态下呈现靠近的状态,所述平推架(232)与平推气缸(23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平推气缸(233)竖直布置;
所述平推气缸(233)的活塞杆端还设置有压平板(24),所述压平板(24)与平推气缸(233)的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平推弹簧(234),所述平推弹簧(234)的两端分别与压平板(24)及平推气缸(233)的活塞杆抵靠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推块(22)转动式设置在基座(223)上,所述平推块(22)与翻转机构连接,所述翻转机构驱动平推板(22)呈现180°的翻转动作,所述翻转机构设置在口罩平推机构上,所述口罩平推机构驱动翻转后的平推块(22)水平移动;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与平推块(22)转轴连接的翻转齿轮(224),所述翻转齿轮(224)与翻转齿条(225)配合,所述口罩平推机构包括与基座(223)连接的平推气缸(226),所述平推气缸(226)活塞杆水平;
所述平推块(22)与基座(223)连接的转轴上套设限位扭簧,所述限位扭簧的两端分别与平推块(22)及铰接轴抵靠,所述限位扭簧使得平推块(22)的平推开口(222)一侧开口指向水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起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块(31)旁侧的上、下翻起板(34、35),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与定位块(31)一侧的无纺布开口上下两侧抵靠或分离,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上分别设置有吸附嘴,所述吸附嘴与抽吸单元的进气口连通;
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之间设置有上、下分离片(341、351),所述上、下分离片(341、351)沿着定位块(31)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上分离片(341)与上翻起板(34)以及下分离片(351)与下翻起板(35)同步且同向移动;
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分别转动式设置在翻起架上,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的铰接轴水平布置,所述上、下翻起板(34、35)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滚轮(342、352),所述第一、第二滚轮(342、352)分别与翻起折板(36)抵靠,所述翻起折板(36)水平布置且一端与翻起气缸(36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翻起气缸(361)的活塞杆水平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齐机构包括设置在定位块(31)上方的光电传感器(37),所述光电传感器(37)的信号采集端竖直布置,所述光电传感器(37)用于采集无纺布上的相邻开口的距离,所述定位块(31)的旁侧还设置有对齐牵引辊(38),所述对齐牵引辊(38)位于无纺布的行径路径上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对齐辊(38)分置在定位块(31)的两侧位置;
所述对齐牵引辊(38)位于定位块(31)的两侧设置有上下两根,所述两根对齐牵引辊(38)分置在无纺布的上下位置,所述两根对齐牵引辊(38)分别与无纺布的上下两面靠近或远离;
所述对齐牵引辊(38)转动式设置在对齐悬臂(381)上,所述对齐悬臂(381)的一端通过铰接轴设置在升降悬臂(382)上,所述对齐悬臂(381)的铰接轴上设置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使得对齐悬臂(381)处在竖直状态,所述对齐牵引辊(38)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对齐牵引辊(38)的转动。
CN202010895742.0A 2020-08-31 2020-08-31 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 Active CN112026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5742.0A CN112026183B (zh) 2020-08-31 2020-08-31 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95742.0A CN112026183B (zh) 2020-08-31 2020-08-31 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6183A true CN112026183A (zh) 2020-12-04
CN112026183B CN112026183B (zh) 2022-07-15

Family

ID=73587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95742.0A Active CN112026183B (zh) 2020-08-31 2020-08-31 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2618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1904A (zh) * 2021-04-30 2021-06-25 山东云豪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耳带生产用全自动焊接装置
TWI789227B (zh) * 2022-01-27 2023-01-01 宏瑋醫材有限公司 平面口罩成型裝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45458A1 (en) * 2007-11-27 2011-07-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ace mask with unidirectional valve
CN209190020U (zh) * 2018-11-22 2019-08-02 深圳市联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焊接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0328857A (zh) * 2019-06-20 2019-10-15 弓立(厦门) 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抓取装置及口罩加工机台
CN111590911A (zh) * 2020-05-20 2020-08-28 广州市赛康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口罩加工成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45458A1 (en) * 2007-11-27 2011-07-20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Face mask with unidirectional valve
CN209190020U (zh) * 2018-11-22 2019-08-02 深圳市联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焊接机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10328857A (zh) * 2019-06-20 2019-10-15 弓立(厦门) 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抓取装置及口罩加工机台
CN111590911A (zh) * 2020-05-20 2020-08-28 广州市赛康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口罩加工成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1904A (zh) * 2021-04-30 2021-06-25 山东云豪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耳带生产用全自动焊接装置
CN113021904B (zh) * 2021-04-30 2022-03-01 山东云豪卫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耳带生产用全自动焊接装置
TWI789227B (zh) * 2022-01-27 2023-01-01 宏瑋醫材有限公司 平面口罩成型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6183B (zh) 2022-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26183B (zh) 多功能口罩生产系统
CN102001197A (zh) 保安袋制袋机
CN111789331A (zh) 多功能口罩生产方法
CN111907082B (zh) 眼罩与口罩一侧对齐成型机构
CN113832617A (zh) 一种腹部垫加工用横缝设备
CN112060597B (zh) 口罩成型设备
CN201863421U (zh) 保安袋制袋机
CN112043021A (zh) 口罩成型定位机构
CN112046012A (zh) 防护眼罩开口翻起成型机构
CN209939158U (zh) 一种面膜生产折叠入袋一体机
CN112810912A (zh) 一种底封热缩包膜包装机
CN111728307A (zh) 全尺寸全自动一拖一双耳带口罩机
US3868892A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bags with an inner bag which has a Z-fold
CN111993674A (zh) 软透明玻璃片成型导出机构
CN215517911U (zh) 一种腹部垫加工用横缝设备
CN111941898B (zh) 防护眼罩成型系统
CN205871314U (zh) 一种结构简化的新型编织袋切套缝一体机
CN214608432U (zh) 一种方盒包装用底封热缩包膜包装机
CN115071247A (zh) 一种工业裁膜叠膜机
CN210793867U (zh) 上口折边胶带热合机
CN114772542A (zh) 一次性枕套的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CN112046011A (zh) 防护眼罩成型方法
CN112046020A (zh) 无纺布与透明软玻璃结合焊接设备
CN111941897A (zh) 防护眼罩翻折成型机构
EP0042651B1 (en) A device for folding and making a hem on the end edges of a piece of cloth e.g a she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31

Address after: 246600 Wenquan Avenue Xinba station, Wenquan Town, Yuexi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HUI YUHONG TEXTILE TECHNOLOGY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46699 Building 5, Shuanghe entrepreneurship Park, Lianyun Township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uexi County,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Anhui kangru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