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9613A - 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9613A
CN112019613A CN202010859613.6A CN202010859613A CN112019613A CN 112019613 A CN112019613 A CN 112019613A CN 202010859613 A CN202010859613 A CN 202010859613A CN 112019613 A CN112019613 A CN 1120196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information
pollutant
identification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96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义斌
黄龙归
张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T
Priority to CN2020108596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96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9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96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具有通讯能力的平台;响应于有污染物转移需求的船舶的申请信息,生成用于识别当前污染物和船舶的申请标识,并发送至船舶;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本发明能完整记录污染物的转移过程,并且可追溯,从而达到实施监督污染物处理流向的功能。

Description

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排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航运业的扩张,船舶数量的增长给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空气带来巨大挑战,环境问题逐步成为制约水运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2018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18年底,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71万公里,内河船舶12.43万艘。根据船上每人每天生活污水产生量(即“黑水”产生量)按70L/人·天计算,内河水域船舶生活污水每年的产生量约为1100万吨/年。船舶污染物对水质污染严重且产量巨大,为了防止水质被严重污染,2018年7月1日国家出台新标准《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替代《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52-83)实施。
目前,船舶污染物的处理采用的是涉及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接收单位、运输单位、产生单位和接收单位相关主管部门等多个单位的多联单模式,但通过传统的纸质“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尽管可以记录完整的转移过程,可追溯性却不尽人意,还有无法实时监督,监管压力巨大等诸多缺点。同时,船舶、岸基难以得到污染物处理情况的实时反馈,无法形成信息闭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其能完整记录污染物的转移过程,并且可追溯,从而达到实施监督污染物处理流向的功能。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包括:
构建具有通讯能力的平台;
响应于有污染物转移需求的船舶的申请信息,生成用于识别当前污染物和船舶的申请标识,并发送至船舶;
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进一步地,当船舶的污染物为直接转移至接收端时:
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直接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直接标识信息。
进一步地,当船舶的污染物需要通过运输端移交至接收端时:
所述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运输端后,生成用于识别运输端的间接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间接标识信息,并发送至运输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运输端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接收标识,添加至对应间接标识信息中,构成当前间接标识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接收端生成的用于识别处理端的转运标识,添加至当前标识信息中,构成转运信息,并发送至处理端。
进一步地,所述构成转运信息,并发送至处理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处理端生成的代表对应污染物处理过程的处理标识,添加至当前转运信息,构成全过程信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间接标识信息,并发送至运输端之后,还包括:
将间接标识信息标记在对应的污染物上。
优选地,所述申请标识,包括:污染物种类;
当运输端需要运送多只船舶的污染物时:
根据污染物种类,待同种类的各污染物汇集后,将同种类的各污染物的间接标识信息进行合并,并标记在汇集后的污染物上;
合并后的间接标识信息包含有合并前的各间接标识信息的全部信息。
优选地,所述申请标识,包括:污染物种类;
当某一运输端需要运送的污染物超过容量时,将需要运送的污染物分为多个运输端运送:
根据污染物种类,待某一种类的污染物分开为多个部分的污染物后,将分开前的污染物的间接标识信息对应拆分为多个子标识信息;
每个子标识信息代表一个部分的污染物;
每个子标识信息包含分开前的污染物的间接标识信息的全部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系统,包括:具有通讯能力的平台;
所述平台,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响应于有污染物转移需求的船舶的申请信息,生成用于识别当前污染物和船舶的申请标识,并发送至船舶;
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在本发明中,平台响应于船舶需要转运污染物的需求,生成申请标识,然后待污染物到达接收端后,根据接收端的属性,生成移交标识;将移交标识与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中,就包含了污染物的申请信息和接收端的属性信息。从而,能完整记录污染物的转移过程,并且可追溯,继而,可以通过平台全程追送污染了的流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转移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转移流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间接标识信息的合并流程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间接标识信息的拆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包括:
101、构建具有通讯能力的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的船舶污染物服务平台为平台;船舶污染物产生船为船舶;岸基为接收端;船舶污染物处理终端为处理端。
102、响应于有污染物转移需求的船舶的申请信息,生成用于识别当前污染物和船舶的申请标识,并发送至船舶;
在本实施例中,申请标识的信息包含:申请船舶、污染物种类、预计交接量和申请时间。当船舶有污染物移交需求时,将向服务平台发起标识申请,在服务平台核实船舶身份后,将给予申请标识,该标识内含有申请船舶名称、污染物种类等相关信息。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可根据此标识在服务平台上全程跟踪污染物处理进度。
103、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具体地:
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岸基后,生成用于识别岸基的直接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直接标识信息,并发送至岸基。
在本实施例中,直接移交标识的信息包含:交接时间、交接地点、实际交接量和交接对象。这里交接对象代表岸基属性信息。
船舶污染物服务平台具有提供标识(包括申请标识、移交标识和标识信息)、标识解析、数据的上传和下载等功能,在船舶污染物处理的各个流程均起着传递、储存信息的作用。
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向平台发起申请时产生的申请标识;污染物第一次移交过程中产生的移交标识。申请标识含有相关申请信息,并与其后产生的所有移交标识相关联。移交标识产生于第一次移交过程,并在其后每一次移交过程中更新、增补信息。所以本实施例中,直接标识信息是直接移交标识经过更新、增补信息之后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在船舶上,可以将申请标识标记在对应污染物上;在岸基上,可以将标识信息标记在对应污染物上。由此,能够增加管理效率,使查询和追溯污染物更加方便。船舶污染物可将含油废水、生活废水、船舶污染物分成固体污染物和液体污染物两个大类。对于能通过包装袋或容器收集转移的污染物,可通过平台产生标识并标注在包装袋或容器上,平台将通过二维码、射频标签等标识载体进行标识,标识连同包装袋或容器一起转移。
标识应集成有船舶身份、污染物转运地点及重量等基本信息。无法采用上述方式转移的污染物,在服务平台对此类污染物进行进行编码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转移过程的照片或录像等多媒体信息,从多角度完成对污染物信息的确认。服务平台将根据标识建立对应的污染物电子档案。
104、获取接收端生成的用于识别处理端的转运标识,添加至当前标识信息中,构成转运信息,并发送至处理端;
在本实施例中,转运标识的信息包含:转运车辆、垃圾去向、转运时间和对应附件信息。岸基通过交接过程中平台产生的直接移交标识读取污染物相关信息,将污染物送往相对应的处理终端,同时通过移交标识向服务平台发送包含转运车辆、转运去向等相关信息的转运标识。
岸基接收到转运信息后,可以将转运信息标记在对应污染物上,方便管理转运至处理端的过程。
105、获取处理端生成的代表对应污染物处理过程的处理标识,添加至当前转运信息,构成全过程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标识的信息包括:处理时间、处理地点、负责人和对应附件信息。船舶污染物处理终端在完成污染物处理后需对服务平台进行反馈,在移交标识中更新处理时间、处理地点等基本信息。由此,全过程信息通过直接移交标识更新增补信息之后得到的。
服务平台在获取相关信息后,将同一船舶的不同移交标识关联至其申请标识,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即可通过平台对申请标识的解析来获取不同污染物的去向与处理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包括:
201、构建具有通讯能力的平台;
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的船舶污染物服务平台为平台;船舶污染物产生船为船舶;岸基为接收端;垃圾运输船为运输端;船舶污染物处理终端为处理端。
202、响应于有污染物转移需求的船舶的申请信息,生成用于识别当前污染物和船舶的申请标识,并发送至船舶;
在本实施例中,申请标识的信息包含:申请船舶、污染物种类、预计交接量和申请时间。当船舶有污染物移交需求时,将向服务平台发起标识申请,在服务平台核实船舶身份后,将给予申请标识,该标识内含有申请船舶名称、污染物种类等相关信息。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可根据此标识在服务平台上全程跟踪污染物处理进度。
当船舶的污染物需要通过运输端移交至接收端时:
203、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运输端后,生成用于识别运输端的间接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间接标识信息,并发送至运输端;
此时,发送至运输端的间接移交标识的信息包含:交接时间、交接地点、实际交接量和交接对象。这里交接对象代表垃圾运输船的属性信息。
204、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具体地:
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垃圾运输船后,获取垃圾运输船生成用于识别垃圾运输船的接收标识,添加至对应间接标识信息中,构成当前间接标识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标识的信息包含:港口信息、交接时间、交接量和附件信息。这里的港口信息代表岸基的信息。将接收标识添加至对应的间接标识信息中,将当前间接标识信息进行刷新。
船舶污染物服务平台具有提供标识(包括申请标识、移交标识和标识信息)、标识解析、数据的上传和下载等功能,在船舶污染物处理的各个流程均起着传递、储存信息的作用。
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向平台发起申请时产生的申请标识;污染物第一次移交过程中产生的移交标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次移交为从船舶污染物产生船将污染物移交至对应垃圾运输船,此时,产生的移交标识为间接移交标识。
申请标识含有相关申请信息,并与其后产生的所有移交标识相关联。移交标识产生于第一次移交过程,并在其后每一次移交过程中更新、增补信息。所以本实施例中,间接标识信息是间接移交标识经过更新、增补信息之后得到的。
205、将间接标识信息标记在对应的污染物上;
在船舶上,可以将申请标识标记在对应污染物上;在垃圾运输船上,可以将间接标识信息标记在对应污染物上;在岸基上,可以将标识信息标记在对应污染物上。由此,能够增加管理效率,使查询和追溯污染物更加方便。船舶污染物可将含油废水、生活废水、船舶污染物分成固体污染物和液体污染物两个大类。对于能通过包装袋或容器收集转移的污染物,可通过平台产生标识并标注在包装袋或容器上,平台将通过二维码、射频标签等标识载体进行标识,标识连同包装袋或容器一起转移。
标识应集成有船舶身份、污染物转运地点及重量等基本信息。无法采用上述方式转移的污染物,在服务平台对此类污染物进行进行编码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包括转移过程的照片或录像等多媒体信息,从多角度完成对污染物信息的确认。服务平台将根据标识建立对应的污染物电子档案。
上游船舶——即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可通过手动向平台发起请求,附近水域的污染物运输船,响应污染物交接请求,开始船舶污染物的交接工作,或有靠岸需求的船舶可靠岸自行完成移交。在交接完成后,将上报平台更新污染物运转信息。
如图3所示,当运输端需要运送多只船舶的污染物时:
2061、根据污染物种类,待同种类的各污染物汇集后,将同种类的各污染物的间接标识信息进行合并,并标记在汇集后的污染物上;
合并后的间接标识信息包含有合并前的各间接标识信息的全部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同类型污染物可作合并处理,可以通过标识载体的合并或服务平台数据的合并,合并后的标识需含有污染物合并前的全部信息。
如图4所示,当某一运输端需要运送的污染物超过容量时,将需要运送的污染物分为多个运输端运送:
2062、根据污染物种类,待某一种类的污染物分开为多个部分的污染物后,将分开前的污染物的间接标识信息对应拆分为多个子标识信息;
每个子标识信息代表一个部分的污染物;
每个子标识信息包含分开前的污染物的间接标识信息的全部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实际过程中若有拆分需要,可进行拆分处理,拆分后的污染物同样应标识有拆分前的全部信息。
当船舶污染物超出运转容器最大容量,必须分舱进行运输时,服务平台可通过在编码后加补码等编码方式对分舱的同一污染物主体进行分段标识,分舱运输的污染物需标识有分舱前的全部信息。污染物处理终端在处理具有分段标识的污染物时,可对数据进行分段上传。服务平台在接收到同属船舶的污染物处理信息时,将同步反馈至申请标识。监管部门可通过服务平台对船舶污染物的实时状态进行监测,并可对任一环节找到相关主体进行追溯与问责。
207、获取接收端生成的用于识别处理端的转运标识,添加至当前间接标识信息中,构成转运信息,并发送至处理端;
在本实施例中,转运标识的信息包含:转运车辆、垃圾去向、转运时间和对应附件信息。岸基通过交接过程中平台产生的直接移交标识读取污染物相关信息,将污染物送往相对应的处理终端,同时通过移交标识向服务平台发送包含转运车辆、转运去向等相关信息的转运标识。
岸基接收到转运信息后,可以将转运信息标记在对应污染物上,方便管理转运至处理端的过程。
208、获取处理端生成的代表对应污染物处理过程的处理标识,添加至当前转运信息,构成全过程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标识的信息包括:处理时间、处理地点、负责人和对应附件信息。船舶污染物处理终端在完成污染物处理后需对服务平台进行反馈,在移交标识中更新处理时间、处理地点等基本信息。由此,全过程信息通过直接移交标识更新增补信息之后得到的。
本发明构成了污染物信息的闭环机制,包括污染物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运输端、接收端、处理端及平台。船舶在有污染物移交需求时可向服务平台发起请求,平台在验证身份后给予标识,可以是二维码、条形码等多种标识载体。该申请标识作为信息闭环机制的标识起点,不仅含有相关申请信息,同时将与其后产生的移交标识相关联,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可通过该标识在服务平台上全程追溯污染物处理状态和去向。在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和转运端交接时,将产生该机制中的第二种标识——移交标识。移交标识将随着污染物的移交在各个节点对污染物信息进行更新和增补。对于船舶污染物等易于标识的固体污染物,采取硬码标识——即通过标识载体进行标识的方法。
上游,即污染物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需通过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将信息上传至平台,完善污染物的电子档案,便于监管部门监控、追溯。垃圾运输船,即运输端,接收平台调度信号,在与有污染物移交需求的船舶对接时检验其基本信息,并完成污染物转运信息的更新与岸基的对接工作,对于有靠岸需求的船舶,自身既是产生端,又是运输端,可省略该步骤。岸基通过移交标识读取污染物相关信息后,将污染物送往相对应的处理终端,同时通过移交标识向服务平台更新转运车辆、转运去向等相关信息。船舶污染物处理终端在完成污染物处理后需对服务平台进行反馈,在移交标识中更新处理时间、处理地点等基本信息。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系统,包括:具有通讯能力的平台;
所述平台,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响应于有污染物转移需求的船舶的申请信息,生成用于识别当前污染物和船舶的申请标识,并发送至船舶;
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提供标识(包括申请标识、移交标识和标识信息)、标识解析、数据的上传和下载等功能,在船舶污染物处理的各个流程均起着传递、储存信息的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系统,可以实现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实现请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建立了船舶污染物接收运转的信息闭环机制,相关部门可掌握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各环节的具体情况,全面提升船舶污染物的监管能力,同时提高监管效率;
2.基于标识解析技术的信息共享,对打通数据壁垒,推进涉及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各环节的环保、港航、海事、环卫、水务等部门相关信息的共享有重要意义;
3.相比于纸质联单的静态数据,无法进行有效的实时监管和查询比对,联单的电子化有利于实时监管和管理。
应该明白,公开的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方法的实例。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过程中的步骤的特定顺序或层次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得到重新安排。所附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的顺序给出了各种步骤的要素,并且不是要限于所述的特定顺序或层次。
在上述的详细描述中,各种特征一起组合在单个的实施方案中,以简化本公开。不应该将这种公开方法解释为反映了这样的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实施方案需要比清楚地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特征更多的特征。相反,如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本发明处于比所公开的单个实施方案的全部特征少的状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特此清楚地被并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自作为本发明单独的优选实施方案。
为使本领域内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者使用本发明,上面对所公开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些实施例的各种修改方式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本文定义的一般原理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保护范围的基础上适用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本文给出的实施例,而是与本申请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上文的描述包括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举例。当然,为了描述上述实施例而描述部件或方法的所有可能的结合是不可能的,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各个实施例可以做进一步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这样的改变、修改和变型。此外,就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包含”,该词的涵盖方式类似于术语“包括”,就如同“包括,”在权利要求中用作衔接词所解释的那样。此外,使用在权利要求书的说明书中的任何一个术语“或者”是要表示“非排它性的或者”。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具有通讯能力的平台;
响应于有污染物转移需求的船舶的申请信息,生成用于识别当前污染物和船舶的申请标识,并发送至船舶;
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船舶的污染物为直接转移至接收端时:
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直接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直接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船舶的污染物需要通过运输端移交至接收端时:
所述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运输端后,生成用于识别运输端的间接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间接标识信息,并发送至运输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运输端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接收标识,添加至对应间接标识信息中,构成当前间接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接收端生成的用于识别处理端的转运标识,添加至当前标识信息中,构成转运信息,并发送至处理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成转运信息,并发送至处理端之后,还包括:
获取处理端生成的代表对应污染物处理过程的处理标识,添加至当前转运信息,构成全过程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间接标识信息,并发送至运输端之后,还包括:
将间接标识信息标记在对应的污染物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标识,包括:污染物种类;
当运输端需要运送多只船舶的污染物时:
根据污染物种类,待同种类的各污染物汇集后,将同种类的各污染物的间接标识信息进行合并,并标记在汇集后的污染物上;
合并后的间接标识信息包含有合并前的各间接标识信息的全部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标识,包括:污染物种类;
当某一运输端需要运送的污染物超过容量时,将需要运送的污染物分为多个运输端运送:
根据污染物种类,待某一种类的污染物分开为多个部分的污染物后,将分开前的污染物的间接标识信息对应拆分为多个子标识信息;
每个子标识信息代表一个部分的污染物;
每个子标识信息包含分开前的污染物的间接标识信息的全部信息。
10.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通讯能力的平台;
所述平台,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响应于有污染物转移需求的船舶的申请信息,生成用于识别当前污染物和船舶的申请标识,并发送至船舶;
待船舶的污染物转移至接收端后,生成用于识别接收端的移交标识,与当前申请标识结合构成标识信息,并发送至接收端。
CN202010859613.6A 2020-08-24 2020-08-24 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20196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9613.6A CN112019613A (zh) 2020-08-24 2020-08-24 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9613.6A CN112019613A (zh) 2020-08-24 2020-08-24 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9613A true CN112019613A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05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9613.6A Pending CN112019613A (zh) 2020-08-24 2020-08-24 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961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1811A (zh) * 2021-02-09 2021-06-22 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 船舶水污染物收集转运系统及方法
CN116452078A (zh) * 2022-09-05 2023-07-18 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的海洋云仓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9759A1 (en) * 2002-08-23 2004-02-26 Detlefs David L. Eliminating write barriers for young objects
CN106846004A (zh) * 2016-12-18 2017-06-13 四川精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和区域代理的双向追溯方法
US20170178125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sh coll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948975A (zh) * 2019-02-28 2019-06-28 茂县垃圾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系统
CN209765538U (zh) * 2018-10-23 2019-12-10 苏州市卫生监督所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医疗废物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9759A1 (en) * 2002-08-23 2004-02-26 Detlefs David L. Eliminating write barriers for young objects
US20170178125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sh coll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6846004A (zh) * 2016-12-18 2017-06-13 四川精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和区域代理的双向追溯方法
CN209765538U (zh) * 2018-10-23 2019-12-10 苏州市卫生监督所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医疗废物监控系统
CN109948975A (zh) * 2019-02-28 2019-06-28 茂县垃圾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型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BHAY SHANKAR BHARADWAJ: "IoT based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 A conceptual approach with an architectural solution as a smart city application", 《IEEE》 *
马新月: "重庆市场地土壤污染特征分析及行业来源识别", 《重庆市第二届生态环境技术大会暨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1811A (zh) * 2021-02-09 2021-06-22 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 船舶水污染物收集转运系统及方法
CN116452078A (zh) * 2022-09-05 2023-07-18 浙江蓝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的海洋云仓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9613A (zh) 基于标识解析的船舶污染物转移方法及系统
US67689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y container crane-based automated optical container code recognition with positional identification
CN107886022A (zh) 基于超宽带及无线射频识别的智能仓库物资定位管理系统
CN103473665B (zh) 集装箱调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927882B (zh) 一种甩挂运输车辆自动识别匹配系统
CN101840536A (zh) 一种货运物流综合调度配载系统
CN103927644B (zh) 一种货运转运站调度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242379B (zh) 铁水联运铁路港湾站集装箱卸车和装车运输系统及方法
WO200308691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quay container crane-based automated optical container code recognition with positional identification
CN103235994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货物标签及其使用方法
CN103218700A (zh) 一种货物与运力的线上智能配对方法
CN104408595A (zh) 一种智能物流物联网传感系统
CN101937540A (zh) 物流交易撮合系统及实现方法
JP2001328711A (ja) 商品の配送管理方法
CN103164717B (zh) 一种识别车道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E60303708D1 (de) Verfahren zum Speichern von SMS Kurznachrichten in einem GSM Endgerät
CN103852107A (zh) 生鲜食品物流用远程温湿传感系统
CN110648015A (zh) 集装箱摆放优化方法
CN112013838B (zh) 码头融合定位系统
CN112737773A (zh) 基于移动用户信息和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物流监控方法
CN208715215U (zh) 一种电子列控系统
CN204650593U (zh) 一种企业智能物流数据管理系统
CN107055103B (zh) 物联自流物设施
Židová et al. The impact of the use of technology in international rail freight transport on transport processes
CN108921481A (zh) 一种物流运输交易智能信息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