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14991A - 液晶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14991A
CN112014991A CN202010954368.7A CN202010954368A CN112014991A CN 112014991 A CN112014991 A CN 112014991A CN 202010954368 A CN202010954368 A CN 202010954368A CN 112014991 A CN112014991 A CN 1120149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p
particles
gap particles
light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43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14991B (zh
Inventor
余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43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149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14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4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14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14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 G02F1/13392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spacers dispersed on the cell substrate, e.g. spherical particles, microfib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以及围绕透光区设置的遮光区、以及围绕遮光区设置的显示区,遮光区至少包括围绕透光区设置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至少包括支撑高度不同的第一间隙粒子和第二间隙粒子;通过设置支撑高度不同的第一间隙粒子和第二间隙粒子,遮光区先形成凹陷,通过遮光区的凹陷影响透光区,使透光区发生沟性形变。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液晶显示面板中设置有透光区,透光区挖空部分膜层用于填充有液晶,在真空贴合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形成液晶显示面板时,所述透光区因挖空部分膜层导致支撑力不足形成液晶碗状凹陷,导致孔下摄像头无法正常聚焦。
因此,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透光区内液晶碗状凹陷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可缓解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透光区内液晶凹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设置的遮光区、以及围绕所述遮光区设置的显示区,所述遮光区设置有靠近所述透光区边缘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间隙粒子和第二间隙粒子,所述第一间隙粒子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的支撑高度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间隔排布。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的数量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以及围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中的第一间隙粒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中的第一间隙粒子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中的第二间隙粒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中的第二间隙粒子对应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间隙粒子,所述第三间隙粒子的支撑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的支撑高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三间隙粒子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间隙粒子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遮光区还包括围绕所述支撑组件设置的外围支撑组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由所述第四间隙粒子排布形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所述第四间隙粒子与所述支撑组件中最外围的的第一间隙粒子/第二间隙粒子/第三间隙粒子对应设置,且相邻所述第四间隙粒子的间距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在所述支撑组件中,较低间隙粒子高度的范围为较高间隙粒子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设置的遮光区、以及围绕所述遮光区设置的显示区,所述遮光区设置有靠近所述透光区边缘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间隙粒子和第二间隙粒子,所述第一间隙粒子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的支撑高度不同;通过在遮光区靠近透光区的边缘设置支撑高度不同的第一间隙粒子和第二间隙粒子,在遮光区形成一凹陷,通过遮光区的所述凹陷抬高透光区内的液晶,使透光区发生沟性形变,从而缓解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透光区内液晶碗状凹陷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A-A截面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二种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三种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3、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设置的遮光区4、以及围绕所述遮光区设置的显示区1,所述遮光区4设置有靠近所述透光区3边缘的支撑组件10,所述支撑组件10至少包括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支撑高度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3、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3设置的遮光区4、以及围绕所述遮光区设置的显示区1,所述遮光区4设置有靠近所述透光区3边缘的支撑组件10,所述支撑组件10至少包括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支撑高度不同;通过设置支撑高度不同的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二间隙粒子102,在遮光区4形成一种凹陷,通过遮光区4的凹陷抬高透光区3内的液晶,从而缓解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透光区3内液晶凹陷的技术问题。
其中,所述透光区3内设置有液晶。
其中,所述非显示区2围绕所述显示区1设置。
其中,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真空贴合时,所述透光区的遮光区先形变,然后透光区再发生沟性形变。
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区包括不同支撑高度的所述第一间隙粒子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如图1所示,在围绕透光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间隙粒子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相邻排布,在形成液晶显示面板真空贴合时,相邻的所述第一间隙粒子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先形成凹陷形变,在透光区产生形变时候,所述遮光区的凹陷形变可以间接的抬高所述透光区内的液晶,促使透光区产生沟性形变,缓解了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透光区内液晶碗状凹陷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支撑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支撑高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其中,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一衬底201、缓冲层202、层间绝缘层203、第一平坦层204、钝化层205、第一配向层206,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二配向层207、第二平坦层208、色阻层209、黑色矩阵层210、以及第二衬底211,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212。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间隔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呈阵列排布。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两个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间隔排布。
其中,三个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三个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间隔排布。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间隔排布分为多个第一间隙粒子101单元和多个第二间隙粒子102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单元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单元间隔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单元包括两个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单元包括一个第二间隙粒子102。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单元包括三个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单元包括两个第二间隙粒子102。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少于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阵列排布。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组件30、以及围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0设置的第二支撑组件40,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0中的第一间隙粒子101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0中的第一间隙粒子10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30中的第二间隙粒子102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40中的第二间隙粒子102对应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间隙粒子103,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支撑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支撑高度。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由所述第四间隙粒子104排布形成。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间隙粒子104与所述支撑组件中最外围的的第一间隙粒子101/第二间隙粒子102/第三间隙粒子103对应设置,且相邻所述第四间隙粒子104的间距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组件10中,较低间隙粒子高度的范围为较高间隙粒子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四个所述第一间隙粒子与四个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呈阵列排布。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间的间距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形状不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三角形。
在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形状不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相邻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形状不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也可以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10还包括第三间隙粒子103,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支撑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支撑高度。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可以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间隔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也可以不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为四个。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不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也可以大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还可以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还可以小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和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形状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形状均不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遮光区4还包括围绕所述支撑组件10设置的外围支撑组件20。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由所述第四间隙粒子104排布形成。
其中,所述第四间隙粒子104的支撑高度与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支撑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四间隙粒子104的支撑高度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支撑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第四间隙粒子104的支撑高度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支撑高度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所述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不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第四间隙粒子104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第一间隙粒子101/第二间隙粒子102/第三间隙粒子103对应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
其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不同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
其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二间隙粒子102间的间距。
其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三间隙粒子103间的间距。
其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二间隙粒子102和第三间隙粒子103间的间距。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间的间距等于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区未设置像素,透光区内设置有电子元件,透光区不显示。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可以为摄像头。
其中,所述电子元件也可以为扬声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由所述第一间隙粒子/第二间隙粒子/第三间隙粒子排布形成。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的相邻所述间隙粒子间的间距不同,所述外围支撑组件中的间隙粒子与所述支撑组件中的间隙粒子间隔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的相邻所述间隙粒子间的间距相同,所述外围支撑组件中的间隙粒子与所述支撑组件中的间隙粒子对应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光学膜片、反射片、框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3、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3设置的遮光区4、以及围绕所述遮光区设置的显示区1,所述遮光区4靠近所述透光区3的边缘设置有支撑组件10,所述支撑组件10至少包括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支撑高度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3、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3设置的遮光区4、以及围绕所述遮光区设置的显示区1,所述遮光区4靠近所述透光区3的边缘设置有支撑组件10,所述支撑组件10至少包括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支撑高度不同;通过设置支撑高度不同的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二间隙粒子102,在遮光区4形成一种凹陷,通过遮光区4的凹陷抬高透光区3内的液晶,从而缓解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透光区3内液晶凹陷的技术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间隔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呈阵列排布。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两个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间隔排布。
其中,三个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三个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间隔排布。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间隔排布分为多个第一间隙粒子101单元和多个第二间隙粒子102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单元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单元间隔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单元包括两个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单元包括一个第二间隙粒子102。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单元包括三个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单元包括两个第二间隙粒子102。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所示,四个所述第一间隙粒子与四个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呈阵列排布。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形状不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或三角形。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相邻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形状不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相邻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形状不相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不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也可以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组件10还包括第三间隙粒子103,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支撑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支撑高度。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可以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间隔排布。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也可以不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为四个。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不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可以大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也可以大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还可以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数量还可以小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和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不同。
其中,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数量。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形状与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01的形状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102的形状均不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第三间隙粒子103的截面形状可以为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中的任一种。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3所示,所述遮光区4还包括围绕所述支撑组件10设置的外围支撑组件20。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所述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不同。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第四间隙粒子104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第一间隙粒子101/第二间隙粒子102/第三间隙粒子103对应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
其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不同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
其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二间隙粒子102间的间距。
其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一间隙粒子101和第三间隙粒子103间的间距。
其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二间隙粒子102和第三间隙粒子103间的间距。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间的间距等于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外围支撑组件2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小于所述支撑组件10的相邻第四间隙粒子104间的间距。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透光区未设置像素,透光区内设置有电子元件,透光区不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透光区、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设置的遮光区、以及围绕所述遮光区设置的显示区,所述遮光区靠近所述透光区的边缘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间隙粒子和第二间隙粒子,所述第一间隙粒子1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的支撑高度不同;通过设置支撑高度不同的第一间隙粒子和第二间隙粒子,在遮光区形成一种凹陷,通过遮光区的凹陷抬高透光区内的液晶,从而缓解现有液晶显示面板存在透光区内液晶凹陷的技术问题。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区、以及围绕所述透光区设置的遮光区、以及围绕所述遮光区设置的显示区,所述遮光区设置有靠近所述透光区边缘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间隙粒子和第二间隙粒子,所述第一间隙粒子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的支撑高度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粒子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间隔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粒子的数量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的数量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以及围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的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中的第一间隙粒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中的第一间隙粒子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中的第二间隙粒子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中的第二间隙粒子对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间隙粒子,所述第三间隙粒子的支撑高度小于所述第二间隙粒子的支撑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间隙粒子设置在相邻所述第一间隙粒子和所述第二间隙粒子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区还包括围绕所述支撑组件设置的外围支撑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支撑组件由所述第四间隙粒子排布形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间隙粒子与所述支撑组件中最外围的第一间隙粒子/第二间隙粒子/第三间隙粒子对应设置,且相邻所述第四间隙粒子的间距相同。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组件中,较低间隙粒子高度的范围为较高间隙粒子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CN202010954368.7A 2020-09-11 2020-09-11 液晶显示面板 Active CN1120149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4368.7A CN112014991B (zh) 2020-09-11 2020-09-11 液晶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4368.7A CN112014991B (zh) 2020-09-11 2020-09-11 液晶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4991A true CN112014991A (zh) 2020-12-01
CN112014991B CN112014991B (zh) 2022-10-04

Family

ID=73522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4368.7A Active CN112014991B (zh) 2020-09-11 2020-09-11 液晶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149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61190A1 (en) * 2019-12-13 2023-05-2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7483A (zh) * 2012-02-29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DE102012110795A1 (de) * 2012-03-28 2013-10-02 Lg Display Co., Ltd. Anzeigevorrichtung
US20170026553A1 (en) * 2015-07-24 2017-01-26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Camera Window Openings
CN109100891A (zh) * 2018-08-10 2018-12-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07962A (zh) * 2018-11-13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09856849A (zh) * 2019-03-28 2019-06-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45533A (zh) * 2019-04-30 2019-07-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15243A (zh) * 2019-08-15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
CN110596964A (zh) * 2019-09-26 2019-12-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174301A1 (en) * 2018-12-03 2020-06-0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7483A (zh) * 2012-02-29 2012-10-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DE102012110795A1 (de) * 2012-03-28 2013-10-02 Lg Display Co., Ltd. Anzeigevorrichtung
US20170026553A1 (en) * 2015-07-24 2017-01-26 Apple Inc. Displays With Camera Window Openings
CN109100891A (zh) * 2018-08-10 2018-12-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07962A (zh) * 2018-11-13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US20200174301A1 (en) * 2018-12-03 2020-06-0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9856849A (zh) * 2019-03-28 2019-06-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45533A (zh) * 2019-04-30 2019-07-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515243A (zh) * 2019-08-15 2019-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
CN110596964A (zh) * 2019-09-26 2019-12-20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61190A1 (en) * 2019-12-13 2023-05-25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809033B2 (en) * 2019-12-13 2023-11-07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14991B (zh)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172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19738B (zh) 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CN104965331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EP2660801A1 (en) Multi-display system and translucent cover used thereby
WO2011074334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108985248B (zh) 一种显示面板
JP2008242307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付き液晶表示パネル
CN110244495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2014991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10989265A (zh) 电浆显示面板及电浆显示装置
CN101055353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支撑结构
JPWO2008120419A1 (ja) 光学部材ユニット、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2024862B1 (ko) 표시 장치
KR20090015349A (ko) 명실 명암비 향상 시트, 그를 이용한 필터 및 디스플레이장치
KR20090014734A (ko) 명실 명암비 향상 시트, 그를 이용한 필터 및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05842932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13589597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180903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3063312B2 (ja) 大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14779551A (zh) 一种立柱型电浆显示模组及电浆显示屏
CN114038329A (zh) 曲面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552129B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14779550A (zh) 一种卡扣型电浆显示模组及电浆显示屏
CN211956066U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KR20150093893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