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9601A - 安全锁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锁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9601A
CN112009601A CN202010942690.8A CN202010942690A CN112009601A CN 112009601 A CN112009601 A CN 112009601A CN 202010942690 A CN202010942690 A CN 202010942690A CN 112009601 A CN112009601 A CN 112009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assembly
vehicle locking
driving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26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荣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Kingly Ge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Kingly Ge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Kingly Ge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Kingly Ge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26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96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9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96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62H5/14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LBRAK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L1/00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B62L1/02Brakes; Arrangements thereof in which cycle wheels are engaged by brak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安全锁车装置,其包括壳体、锁车驱动机构以及锁车机构,锁车驱动机构设于壳体内,锁车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锁车组件以及锁车复位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锁车组件连接,锁车复位组件分别与锁车组件和壳体连接,锁车机构设于壳体内,锁车机构与锁车组件相邻,驱动组件驱动锁车组件,锁车组件作用于锁车机构进行锁车,锁车复位组件用于锁车组件的开锁复位。本申请将锁车驱动机构以及锁车机构分别设置在壳体内进行隐藏,以驱动组件驱动锁车组件,锁车组件作用于锁车机构进行锁车,实现智能锁车的同时,避免了车锁装置外露,增加了车锁破坏难度,降低了偷盗风险。

Description

安全锁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锁车技术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安全锁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行车也越发的智能,锁车装置的智能化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向。现有技术中,应用于自动车的锁车装置大部分都是以马蹄锁为主的锁车结构,此种结构的车锁在使用时是处于外露的状态,容易被人为破坏,例如通过锯锁环而造成的破坏,从而增加自行车的偷盗风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锁车装置。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安全锁车装置包括:
壳体;
设于壳体内的锁车驱动机构,锁车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锁车组件以及锁车复位组件;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锁车组件连接;锁车复位组件分别与锁车组件和壳体连接;以及
设于壳体内的锁车机构;锁车机构与锁车组件相邻;驱动组件驱动锁车组件,锁车组件作用于锁车机构进行锁车,锁车复位组件用于锁车组件的开锁复位。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壳体包括壳主体以及壳主体内的支撑架;驱动组件设于壳主体内,并位于支撑架的一侧;锁车机构设于壳主体内,并位于支撑架的另一侧;锁车组件滑接于支撑架,其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其另一端面向锁车机构;锁车复位组件套于锁车组件外,其两端分别与支撑架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齿轮件、齿条件以及输出件;驱动件的驱动端与齿轮件连接;齿条件滑接于壳主体,并与齿轮件啮合;输出件的一端与齿条件连接,其另一端与锁车组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齿条件包括齿条以及输出承载座,输出承载座设于齿条的一端;齿条以及输出承载座分别滑接于壳主体;输出件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输出承载座,其另一端与锁车组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锁车驱动机构还包括输出检测件;输出检测件设于壳主体,并位于齿条件的的移动路径上;输出检测件用于输出到位检测。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锁车驱动机构还包括离合件;驱动件的驱动端通过离合件与齿轮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驱动件具有驱动轴;离合件包括离合盘、离合轴以及离合弹簧;驱动轴穿过齿轮件后与壳主体转动连接;离合盘铺设于齿轮件的侧面,并套设于驱动轴外,离合盘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离合槽;离合轴穿设于驱动轴,并位于离合槽内;离合弹簧位于齿轮件背向离合盘的一侧,其套设于驱动轴外,其一端与齿轮件连接,其另一端与壳主体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锁车机构包括高速防锁组件;高速防锁组件包括防锁主体以及多个高速限制件;防锁主体沿着自身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多个锁车槽;多个高速限制件分别与多个锁车槽一一对应,高速限制件的一端与防锁主体连接,高速限制件的另一端向着锁车槽的上方延伸翘起,形成翘起端,且多个高速限制件的翘起端的翘起的方向相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锁车槽的端部漏于高速限制件的翘起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刹车机构;刹车机构设于壳体外,刹车机构的刹车端与锁车机构相邻。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锁车驱动机构以及锁车机构分别设置在壳体内进行隐藏,以驱动组件驱动锁车组件,锁车组件作用于锁车机构进行锁车,实现智能锁车的同时,避免了车锁装置外露,增加了车锁破坏难度,降低了偷盗风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中安全锁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壳体、锁车组件以及锁车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锁车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驱动件、齿轮件以及离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离合件以及驱动轴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施例中高速防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中锁车组件以及锁车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图1为本实施例中安全锁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安全锁车装置包括壳体1、锁车驱动机构2以及锁车机构3。锁车驱动机构2设于壳体1内,锁车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21、锁车组件22以及锁车复位组件23。驱动组件21的驱动端与锁车组件22连接。锁车复位组件23分别与锁车组件22和壳体1连接。锁车机构3设于壳体1内,锁车机构3与锁车组件22相邻。驱动组件21驱动锁车组件22,锁车组件22作用于锁车机构3进行锁车,锁车复位组件23用于锁车组件22的开锁复位。
将锁车驱动机构2以及锁车机构3分别设置在壳体1内进行隐藏,以驱动组件21驱动锁车组件22,锁车组件22作用于锁车机构3进行锁车,实现智能锁车的同时,避免了车锁装置外露,增加了车锁破坏难度,降低了偷盗风险。此外,整个车锁装置布局紧凑,体积小。
继续参照图1和图2,图2为本实施例中壳体、锁车组件以及锁车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壳体1包括壳主体11以及壳主体11内的支撑架12。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12靠近于壳主体11的中间部位,使得壳主体11的内部被分为第一容纳空间111和第二容纳空间112,其中,第一容纳空间111的截面近似为圆形,第二容纳空间112的截面近似为矩形。支撑架12近似为框架板结构,其安装在壳主体11的底壁上,支撑架12的两端分别与壳主体11相对的侧壁连接。驱动组件21设于壳主体11内,并位于支撑架1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21位于第二容纳空间112内。锁车机构3设于壳主体11内,并位于支撑架12的另一侧,本实施例中的锁车机构3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11内。锁车组件22滑接于支撑架12,其一端与驱动组件21连接,其另一端面向锁车机构3。锁车复位组件23套于锁车组件22外,其一端与锁车组件22连接,其另一端与支撑架12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锁车组件22为柱状,其两端分别通过轴承滑动连接于支撑架12上。锁车复位组件23为弹簧。本实施例中的锁车机构3包括锁车结构30,锁车结构30与锁车组件22的端部正对,锁车结构30可采用现有的制动结构,也可直接为自行车的轮毂。锁车时,驱动组件21驱动锁车组件22向着锁车结构30滑动,使得锁车组件22作用于锁车结构30从而完成锁车,此时锁车复位组件23被压缩。开锁时,驱动组件21进行反向驱动,锁车复位组件23将锁车组件22复位。
壳主体11对锁车驱动机构2以及锁车机构3分别进行容纳,将锁车驱动机构2以及锁车机构3保护在壳主体11内部,使得锁车的主体结构处于隐藏保护状态,避免了锁车驱动机构2以及锁车机构3外露而受到损坏。而且,通过壳主体11内部的支撑架12作为锁车组件22和锁车复位组件23的承载,并将壳主体11内部分隔为第一容纳空间111和第二容纳空间112,从而使得锁车机构3和驱动组件21能够合理的布局于壳主体11内,布局紧凑,减少了锁车装置的体积,以便于将本实施例中的安全锁车装置安装应用于自行车上。
继续参照图1至图4,图3为本实施例中锁车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驱动件、齿轮件以及离合件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驱动组件21包括驱动件211、齿轮件212、齿条件213以及输出件214。驱动件211的驱动端与齿轮件212连接。齿条件213滑接于壳主体11,并与齿轮件212啮合。输出件214的一端与齿条件213连接,其另一端与锁车组件22连接。通过驱动件211、齿轮件212、齿条件213以及输出件214配合,以驱动件211作为驱动源,啮合的齿轮件212与齿条件213作为驱动源的传动,且以齿条件213作为输出件214的移动承载,保证了输出件214的移动稳定,从而能够稳定的作用于锁车组件22上,以平稳的完成锁车驱动。
具体的,锁车驱动机构2还包括承载盒20。承载盒20设于第二容纳空间112内,并与支撑架12相邻。优选的,承载盒20与支撑架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承载盒20作为驱动件211、齿轮件212、齿条件213以及输出件214的承载,以便于驱动组件21的整体拆装,便于维修。
驱动件211设于承载盒20内,驱动件211包括驱动轴2111以及驱动主体2112。驱动轴2111的一端与驱动主体2112连接,其另一端与承载盒20转动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轴2111也可穿过齿轮件212后与壳主体11转动连接。承载盒20的内壁开设有转动承载槽201。转动承载槽201承载设置有转动轴承202。驱动轴2111的另一端设于转动轴承202内,从而通过转动轴承202与承载盒20形成转动连接关系。优选的,承载盒20的内壁设置有承载垫片203,该承载垫片203覆盖于承载槽201上,并套设于驱动轴2111外。本实施例中驱动主体2112为电机与减速箱的配合。优选的,驱动主体2112进行防水处理。
齿轮件212为齿轮,其套设于驱动轴2111。本实施例中的齿轮件212背向驱动主体2112的一面具有离合承载槽2121,离合承载槽2121为中空柱状,其套于驱动轴2111。离合承载槽2121的中心轴线与驱动轴2111的中心轴线重叠。
齿条件213包括齿条2131以及输出承载座2132。输出承载座2132设于齿条2131的一端。齿条2131以及输出承载座2132分别滑接于壳主体11。输出件21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输出承载座2132,其另一端与锁车组件22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齿条2131以及输出承载座2132均滑动连接于承载盒20的底壁,其中,输出承载座2132靠近于锁车组件22。齿轮件212啮合于齿条2131上。输出承载座2132上开设有输出承载槽21321,本实施例中的输出承载槽21321的截面近似为T字形。输出件214包括输出轴2141以及输出座2142。输出座2142是截面为T字形的帽座,其适配的设于所述输出承载槽21321内,输出轴2141的一端设于输出座2142内,其另一端与锁车组件22连接。本实施例中输出轴2141与锁车组件22也是可拆卸连接状态,具体的,输出轴2141与锁车组件22插接。再通过输出承载槽21321和输出座2142的配合使得输出轴2141能够灵活的进行拆卸,又能保证输出轴2141不拆卸的稳定状态。本实施例中的输出轴2141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换,如此,通过更换长短不一的输出轴2141可以适配调整锁车组件22的锁车时的移动深度。
锁车时,驱动主体2112驱动驱动轴2111转动,带动齿轮件212转动,使得齿条2131线性移动,带动输出承载座2132以及输出轴2141线性移动,输出轴2141作用于锁车组件22,使得锁车组件22在支撑架12上滑动,并将锁车组件22的端部插入锁车结构30,从而完成锁车。
通过承载盒20对驱动组件21进行驱动承载,支撑架12对锁车组件22进行滑动承载,保证了驱动组件21驱动锁车组件22时的平稳性,保证了锁车效果。
复参照图1和图3,更进一步,锁车驱动机构2还包括输出检测件24。输出检测件24设于壳主体11,并位于齿条件213的移动路径上。输出检测件24用于输出到位检测。通过设置输出检测件24作为锁车驱动输出的到位检测,以检测出锁车组件22的是否位移达到锁车的位置,从而实现锁车的精确控制。
具体的,输出检测件24设于承载盒20的底壁,其位于齿条件213的一侧,并与驱动主体211相邻,如此设置可使得承载盒20内的空间被充分利用,进而减少锁车驱动机构2的体积。本实施例中的输出检测件24包括检测部241以及拨动部242,检测部241安装于承载盒20,并位于齿条件213的一侧,拨动部242位于检测部241靠近齿条件213的一侧,拨动部242转动连接于承载盒20。齿条件213作用于拨动部242,使拨动部242转动并作用于检测部241。具体的,输出承载座2132靠近于拨动部242的外壁设置有拨块21322。本实施例中的检测部241为接近开关,拨动部242为拨板与扭簧的配合。输出承载座2132移动,使得出锁车组件22移动进行锁车,当拨块21322作用于拨动部242的拨板上,拨动部242的拨板会作用于检测部241,检测部241收到按压而产生到位信号,说明锁车组件22已经移动到位,已是锁车状态。反之,当输出承载座2132反向移动,使得拨动部242复位,检测部241的按压状态消失,到位信号消失,锁车状态消失。
复参照图1、图3、图4和图5,图5为本实施例中离合件以及驱动轴的剖面图。更进一步,锁车驱动机构2还包括离合件25。驱动件211的驱动端通过离合件25与齿轮件21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无电状态,或者强制性进行开关车锁时,会对静态的驱动件211造成损坏,通过离合件25的设置,使得驱动件211与齿轮件212的连接关系临时脱开,以避免驱动件211的损坏。
离合件25包括离合盘251、离合轴252以及离合弹簧253。离合盘251铺设于齿轮件212的侧面,并套设于驱动轴2111外,离合盘25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离合槽2511。离合轴252穿设于驱动轴2111,并位于离合槽2511内。离合弹簧253位于齿轮件212背向离合盘251的一侧,其套设于驱动轴2111外,其一端与齿轮件212连接,其另一端与壳主体11连接。通过离合盘251、离合轴252以及离合弹簧253配合,充分利用到驱动轴2111与齿轮件212周边的空间,紧凑离合结构,减少体积。
具体的,离合盘251为中间具有通孔的盘状,其铺设于齿轮件212面向驱动主体2112的轮面,优选的,离合盘251与齿轮件212一体成型。离合槽2511为条形凹槽,其沿着离合盘251的径向开设于离合盘251的表面,离合槽25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离合槽2511的延长线交汇于离合槽2511的圆心,相邻两个离合槽2511的间隔相同。离合轴252为杆状,穿设于驱动轴2111,且离合轴252适配的置于其中一离合槽2511内。离合承载槽2121开设于齿轮件212背向驱动主体2112的轮面,离合弹簧253的一端置于离合承载槽2121内,并与齿轮件212连接,离合弹簧253的另一端与承载垫片203连接。正常锁车情况下,离合弹簧253处于压缩状态,其作用于齿轮件212,使得离合轴252置于离合槽2511内,当驱动轴2111转动,通过离合轴252和离合盘251配合,带动齿轮件212转动。在无电、强制开锁等非正常情况下,驱动轴2111是静止不动的,外力反向强制作用于齿轮件212,齿轮件212转动,离合弹簧253会被进一步压缩,离合轴252从离合槽2511中脱离,滑动至相邻的另一个离合槽2511内,使得离合盘251与离合轴252相对滑动,不会使得驱动轴2111强制转动,从而造成驱动件211的损坏。
继续参照图6,图6为本实施例中高速防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锁车机构3包括高速防锁组件31。高速防锁组件31包括防锁主体311以及多个高速限制件312。防锁主体311沿着自身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多个锁车槽3111。多个高速限制件312分别与多个锁车槽3111一一对应,高速限制件312的一端与防锁主体311连接,高速限制件312的另一端向着锁车槽3111的上方延伸翘起,形成翘起端,且多个高速限制件312的翘起端的翘起的方向相同。锁车槽3111的端部漏于高速限制件312的翘起端。
可以理解的是,若是自行车在高速行驶状态,突然进行锁车行为,则会造成急停,导致骑车人员反映不及时而引发安全隐患。通过高速防锁组件31的设置,在高速骑行状态时,即使进行锁车动作,锁车组件22也会因为高速防锁组件31而无法立即锁车,只有当车速降低到一定程度才能够使锁车。本实施例中的高速防锁组件31套设于锁车结构30外,骑行时,锁车结构30转动,高速防锁组件31跟随锁车结构30转动,高速转动状态下的高速防锁组件31对执行锁车动作的锁车组件22进行阻挡。
具体的,防锁主体311为圆环板状,其套设于锁车结构30外。锁车槽3111为开设于防锁主体311上的条形通口,多个锁车槽3111沿着防锁主体311的圆周依次排列。高速限制件312为具有弧度的条形板,高速限制件312具有弹性,其位于锁车槽3111的外侧,高速限制件312的一端与锁车槽3111的一端连接,高速限制件312的另一端翘起形成的翘起端向着锁车槽3111的另一端的上方延伸,锁车槽3111的另一端漏于高速限制件312翘起端。多个高速限制件312的翘起方向一致,使得多个高速限制件312在防锁主体311的外侧形成近似的扇叶结构。防锁主体311在高速状态下,多个高速限制件312会飞速旋转,锁车组件22的端部会被飞速旋转的高速限制件312拨开,锁车组件22的端部只能作用到高速限制件312,而当防锁主体311转速降低后,锁车组件22的端部会落于锁车槽3111漏于高速限制件312的端部,从而穿过防锁主体311而作用于锁车结构30而完成锁车。本实施例中的当骑行高于每小时三千米时,高速防锁组件31处于高速转动状态。
在一并参照图3和图7,图7为本实施例中锁车组件以及锁车复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更进一步,锁车组件22面向输出轴2141的一端开设有输出槽221,输出槽221内设置有缓冲件222。本实施例中的缓冲件222为缓冲弹簧。输出轴2141插接于输出槽221内,并抵接于缓冲件222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高速限制件312不断外拨锁车组件22时,单靠高速限制件312自身的弹性,易造成高速限制件312和锁车组件22的损坏。通过缓冲件222的设置,使得锁车组件22受力时能够进行缓冲,以减少损坏风险,增加锁车装置的安全性。
复参照图1和图2,更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安全锁车装置还包括刹车机构4。刹车机构4设于壳体1外,刹车机构4的刹车端与锁车机构3相邻。将刹车机构4适配的设置在壳体1,更利于智能自行车锁车结构和刹车结构的安装设计。
具体的,刹车机构4包括刹车拉线(图中未显示)、安装柱41、拉簧42、拉线板43、拉线柱(图中未显示)以及刹车片44。
安装柱41设于壳主体11具有第二容纳空间112的外壁。拉线板43通过拉线柱转动连接于壳主体11具有第一容纳空间111的外壁。刹车片44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11内,并与刹车结构30相邻。刹车片44通过穿设壳主体11的连动柱(图中未显示)与拉线板43连接。拉簧4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柱41以及拉线板43连接。刹车拉线穿过安装柱41从拉簧42的中空部位穿过后与拉线板43连接。自行车手把作用于刹车拉线,带动拉线板43转动,从而带动刹车片44作用于刹车结构30进行刹车,此时拉簧42形变,自行车手把对刹车拉线的作用力消失,拉线板43在拉簧42的作用下复位,带动刹车片44脱离刹车结构30,刹车状态消失。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安全车锁装置安装隐秘,避免了车锁装置外露,增加了车锁破坏难度,降低了偷盗风险。整个车锁装置布局紧凑,体积小。能够避免高速骑行状态下锁车安全隐患。且能够与刹车机构配合,增加自行车的安装设计性。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锁车驱动机构(2),所述锁车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组件(21)、锁车组件(22)以及锁车复位组件(23);所述驱动组件(21)的驱动端与所述锁车组件(22)连接;所述锁车复位组件(23)分别与所述锁车组件(22)和所述壳体(1)连接;以及
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锁车机构(3);所述锁车机构(3)与所述锁车组件(22)相邻;所述驱动组件(21)驱动所述锁车组件(22),所述锁车组件(22)作用于所述锁车机构(3)进行锁车,所述锁车复位组件(23)用于所述锁车组件(22)的开锁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壳主体(11)以及所述壳主体(11)内的支撑架(12);所述驱动组件(21)设于所述壳主体(11)内,并位于所述支撑架(12)的一侧;所述锁车机构(3)设于所述壳主体(11)内,并位于所述支撑架(12)的另一侧;所述锁车组件(22)滑接于所述支撑架(12),其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21)连接,其另一端面向所述锁车机构(3);所述锁车复位组件(23)套于所述锁车组件(22)外,其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12)以及锁车组件(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1)包括驱动件(211)、齿轮件(212)、齿条件(213)以及输出件(214);所述驱动件(211)的驱动端与所述齿轮件(212)连接;所述齿条件(213)滑接于所述壳主体(11),并与所述齿轮件(212)啮合;所述输出件(214)的一端与所述齿条件(213)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锁车组件(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件(213)包括齿条(2131)以及输出承载座(2132),所述输出承载座(2132)设于所述齿条(2131)的一端;所述齿条(2131)以及所述输出承载座(2132)分别滑接于所述壳主体(11);所述输出件(214)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输出承载座(2132),其另一端与所述锁车组件(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驱动机构(2)还包括输出检测件(24);所述输出检测件(24)设于所述壳主体(11),并位于所述齿条件(213)的的移动路径上;所述输出检测件(24)用于输出到位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驱动机构(2)还包括离合件(25);所述驱动件(211)的驱动端通过所述离合件(25)与所述齿轮件(2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11)具有驱动轴(2111);所述离合件(25)包括离合盘(251)、离合轴(252)以及离合弹簧(253);所述驱动轴(2111)穿过所述齿轮件(212)后与所述壳主体(11)转动连接;所述离合盘(251)铺设于所述齿轮件(212)的侧面,并套设于所述驱动轴(2111)外,所述离合盘(251)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离合槽(2511);所述离合轴(252)穿设于所述驱动轴(2111),并位于所述离合槽(2511)内;所述离合弹簧(253)位于所述齿轮件(212)背向所述离合盘(251)的一侧,其套设于所述驱动轴(2111)外,其一端与所述齿轮件(21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壳主体(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机构(3)包括高速防锁组件(31);所述高速防锁组件(31)包括防锁主体(311)以及多个高速限制件(312);所述防锁主体(311)沿着自身的圆周方向依次间隔开设有多个锁车槽(3111);多个所述高速限制件(312)分别与多个所述锁车槽(3111)一一对应,所述高速限制件(312)的一端与所述防锁主体(311)连接,所述高速限制件(312)的另一端向着所述锁车槽(3111)的上方延伸翘起,形成翘起端,且多个所述高速限制件(312)的翘起端的翘起的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车槽(3111)的端部漏于所述高速限制件(312)的翘起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安全锁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刹车机构(4);所述刹车机构(4)设于所述壳体(1)外,所述刹车机构(4)的刹车端与所述锁车机构(3)相邻。
CN202010942690.8A 2020-09-09 2020-09-09 安全锁车装置 Pending CN1120096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2690.8A CN112009601A (zh) 2020-09-09 2020-09-09 安全锁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2690.8A CN112009601A (zh) 2020-09-09 2020-09-09 安全锁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9601A true CN112009601A (zh) 2020-12-01

Family

ID=73522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2690.8A Pending CN112009601A (zh) 2020-09-09 2020-09-09 安全锁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96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7702A (zh) * 2021-05-07 2021-06-29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锁锁车方法及车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47702A (zh) * 2021-05-07 2021-06-29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防误锁锁车方法及车锁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85943A (en) Method to prevent unauthorized use of cassette tape recorders and a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KR20180064987A (ko) 회전식 잠금 기구, 이를 구비한 자물쇠, 및 이 자물쇠의 잠금 제어 방법
US4773241A (en) Unlocking prevention device for a steering wheel lock
CN212267686U (zh) 安全锁车装置
KR20040007276A (ko) 웨빙권취장치
KR20040007277A (ko) 웨빙권취장치 및 클러치 기구
CN112009601A (zh) 安全锁车装置
CN212828793U (zh) 锁车驱动机构及锁车装置
CN215755811U (zh) 一种新型自复位防坠器
JP2006507966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KR20040007275A (ko) 웨빙권취장치
EP2619386B1 (fr) Verrou debrayable
CN215949185U (zh) 防误锁的车闸锁
CN111232098B (zh) 防误锁的刹车方法
CN108238134B (zh) 锁止装置及其应用的车锁和控制方法
JP2012524184A (ja) 自動車の施錠装置および盗難防止装置
EP3437965B1 (en) Bicycle brake lock device and bicycle brake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KR101648825B1 (ko) 전자식 파킹 브레이크용 구동 장치
JPH07293064A (ja) シリンダ錠装置のキーシリンダ自動復帰装置
KR20170006296A (ko) 오토바이용 록킹장치 및 그 록킹장치가 구비된 오토바이
CN219406705U (zh) 轮毂锁及轮毂组件
JP344103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113047702B (zh) 防误锁锁车方法及车锁装置
CN213799988U (zh) 应用于轮毂上锁的锁车驱动机构及刹车装置
CN113027252B (zh) 防误锁的车闸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