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2743A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02743A CN112002743A CN202010808934.3A CN202010808934A CN112002743A CN 112002743 A CN112002743 A CN 112002743A CN 202010808934 A CN202010808934 A CN 202010808934A CN 112002743 A CN112002743 A CN 1120027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opening
- opening area
- display panel
- oled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像素定义层和发光功能层;驱动电路层形成在衬底一侧;像素定义层形成在驱动电路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图案化形成阵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开口区,开口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第二开口区;发光功能层形成在驱动电路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共通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共通层,发光材料层形成在开口区内,第一共通层和第二共通层形成在开口区内,且覆盖像素定义层。本申请在第一共通层或第二共通层蒸镀至第一开口区与第二开口区时,两者之间蒸镀的重叠区域面积减小,因此缓解了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各子像素多为阵列排布的矩形结构,相邻子像素的边相对设置,在进行OLED器件层蒸镀时,空穴传输层整面沉积在各子像素区域和像素定义层上,发光材料层通过精细掩膜板沉积在各子像素区域,然而,精细掩膜板的开口区域大于各子像素区域,发光材料层在沉积时易沉积到相邻子像素间的像素定义层上,使得相邻子像素的发光材料层在两者之间的像素定义层表面产生重叠区域,该重叠区域处的空穴会进入到发光材料层中,与阴极传输过来的电子在此复合发光,当点亮某种子像素时,与该子像素相邻的其他子像素也会发光,从而产生串扰,使得OLED显示面板表现出颜色异常。
因此,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存在相邻子像素易发生串扰的技术问题,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缓解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相邻子像素易发生串扰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
像素定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图案化形成阵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共通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共通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所述第一共通层和所述第二共通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且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
在本申请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
在本申请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开口区的边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
在本申请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开口区与多个第二开口区相邻,所述多个第二开口区中,一部分第二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另一部分第二开口区的边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
在本申请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第二开口区沿第一方向相邻,所述第一开口区的第一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的第二角,所述第一角的顶点与所述第二角的顶点连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在本申请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第二开口区沿第一方向相邻,所述第一开口区的第一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的第二边,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二边中点的连接,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在本申请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开口区包括至少三类开口区,分别对应至少三种颜色不同的子像素,所述开口区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区,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区对应同种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开口区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
在本申请的OLED显示面板中,至少两个相邻开口区之间的像素定义层截面为倒梯形。
在本申请的OLED显示面板中,所述倒梯形中两侧边与所述驱动电路层间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35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OLED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
像素定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图案化形成阵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共通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共通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所述第一共通层和所述第二共通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且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像素定义层和发光功能层;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像素定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图案化形成阵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共通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共通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所述第一共通层和所述第二共通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且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本申请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区,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第二开口区,则第一共通层或第二共通层蒸镀至第一开口区与第二开口区时,两者之间蒸镀的重叠区域面积减小,因此缓解了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中像素定义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像素定义层的第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像素定义层的第二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像素定义层的第三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OLED显示面板中发光材料层的蒸镀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发光材料层的蒸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用以缓解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相邻子像素易发生串扰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驱动电路层、像素定义层40和发光功能层;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衬底一侧;
像素定义层40形成在驱动电路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图案化形成阵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开口区101,开口区101包括相邻的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第二开口区。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驱动电路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共通层51、发光材料层52和第二共通层53,发光材料层52形成在开口区101内,第一共通层51和第二共通层53形成在开口区101内,且覆盖像素定义层40。
衬底10可以为柔性衬底,其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芳酯以及聚醚砜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为刚性衬底,具体可以为玻璃衬底或者其他刚性衬底。本申请实施例不对衬底10的种类以及材料进行限定。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衬底10一侧,在衬底10与驱动电路层之间还设置有缓冲层20,缓冲层20的材料为氮化硅(SiNx)和氧化硅(SiOx)中的至少一种。
驱动电路层在远离衬底10的方向上,依次包括层叠设置的有源层31、栅极绝缘层32、栅极层、层间介质层34、源漏极层和平坦化层37。
有源层31包括通过掺杂N型杂质离子或P型杂质离子而形成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以及位于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之间的沟道区域,有源层31的材料可以是非晶硅材料、多晶硅材料或金属氧化物材料等。
栅极绝缘层32的材料通常为氮化硅(SiNx)和氧化硅(SiOx)中的至少一种,并且可以是单层或多层结构。
栅极层位于栅极绝缘层32上,图案化形成栅极33,栅极层可以是包括金(Au)、银(Ag)、铜(Cu)、镍(Ni)、铂(Pt)、钯(Pd)、铝(Al)、钼(MO)或铬(Cr)的单层或多层结构,或者诸如铝(Al):钕(Nd)合金以及钼(MO):钨(W)合金的合金。
层间介质层34位于栅极层上,层间介质层34可以为氧化硅(SiOx)、氮化硅(SiNx)、或者二者的夹层结构。
源漏极层形成在层间介质层34上,图案化形成源极35和漏极36,源极35和漏极36分别通过贯穿栅极绝缘层32和层间介质层34的过孔电连接到有源层31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
平坦化层37位于源漏极层上,材料为有机光阻,平坦化层37上下的膜层通常需要连接,因此在平坦化层37形成有过孔。
像素电极层40形成在驱动电路层远离衬底10的一侧,在形成像素电极层40之前,在平坦化层37还形成有第一电极层,第一电极层整层形成后图案化形成多个阵列设置的第一电极60,当OLED显示面板为顶发射结构时,第一电极60为阳极,当OLED显示面板为底发射结构时,第一电极60为阴极。在形成第一电极60后,再在驱动电路层上形成像素电极层40,像素电极层40包括阵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开口区101,开口区101将第一电极60暴露出,即第一电极60位于像素定义层40的开口区101内。
像素定义层40形成的多个矩形开口区101用于定义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包括至少三个颜色不同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位于一个开口区101内。本实施例以每个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为例,则开口区101包括三类开口区,分别是对应红色子像素的红色开口区、对应绿色子像素的绿色开口区、以及对应蓝色子像素的蓝色开口区。各子像素呈阵列排布,各像素也呈阵列排列,每个子像素周围都有至少一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与其相邻,因此每个开口区101周围也都有至少一个不同类的开口区101与其相邻。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驱动电路层远离衬底的一侧,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共通层51、发光材料层52和第二共通层53。第一共通层51和第二共通层53形成在开口区101内,且覆盖像素定义层40,即第一共通层51和第二共通层53均为整面设置,当OLED显示面板为顶发射结构时,第一共通层51为空穴传输层、或着空穴传输层与空穴注入层的叠层,第二共通层53为电子传输层、或者电子传输层与电子注入层的叠层,当OLED显示面板为底发射结构时,第一共通层51为电子传输层、或者电子传输层与电子注入层的叠层,第二共通层53为空穴传输层、或着空穴传输层与空穴注入层的叠层。发光材料层52形成在开口区101内,根据发光材料的种类不同,在工作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在第二共通层53远离第一共通层51的一侧还形成有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形成整面的第二电极70,当OLED显示面板为顶发射结构时,第二电极70为阴极,当OLED显示面板为底发射结构时,第二电极70为阳极。在OLED显示面板工作时,从阳极注入的空穴与从阴极注入的电子在发光材料层52中复合形成激子,并以光能的形式释放,使得OLED显示面板可以显示画面。
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OLED显示面板中像素定义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像素定义层中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矩形开口区,在开口区中形成的各子像素也为矩形,在图2中,开口区包括对应红色子像素的红色开口区11、对应绿色子像素的绿色开口区12、以及对应蓝色子像素的蓝色开口区13,各相邻开口区之间以边对边的形式相邻,且两条边平行。
在各开口区形成后进行第一共通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共通层的蒸镀,第一共通层和第二共通层均整面蒸镀沉积在各开口区和像素定义层的表面,发光材料层则通过精细掩膜板沉积在各开口区内。然而,精细掩膜板的开口区域通常会大于各子像素区域,发光材料层在沉积时易沉积到相邻子像素间的像素定义层上,发光材料层的实际蒸镀区域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使得相邻子像素的发光材料层在两者之间的像素定义层表面产生重叠区域100,且由于相邻开口区为边对边相邻,重叠区域100也为多个矩形,面积较大。由于空穴和电子会沿着第一共通层和第二共通层横向移动,因此在像素定义层的表面也会有空穴的电子的存在,在发光材料层也蒸镀至像素定义层表面后,当阴极与阳极工作时,该重叠区域100处的空穴会进入到发光材料层中,与阴极传输过来的电子在此复合发光,当点亮某种子像素时,与该子像素相邻的其他子像素也会发光,从而产生串扰,使得OLED显示面板表现出颜色异常。
在本申请中,像素定义层中开口区101包括相邻的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且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第二开口区。相对于边对边相邻模式,本申请的相邻方式可以减小相邻子像素间发光材料层52的重叠区域面积,使像素定义层上沉积的发光材料尽可能少,以使空穴传输至像素定义层表面的发光材料层时没有大量的发光材料被点亮,从而缓解了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问题,提高了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像素定义层的第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像素定义层中包括多个阵列设置的矩形开口区,在开口区中形成的各子像素也为矩形。在图3中,开口区包括对应红色子像素的红色开口区11、对应绿色子像素的绿色开口区12、以及对应蓝色子像素的蓝色开口区13,以第一行中间的绿色开口区12为第一开口区,则绿色开口区12左侧和右侧的红色开口区11、以及下侧的蓝色开口区13均为第二开口区,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区的角朝向第一开口区的角,即相邻开口区以角对角的形式相邻。
图3中虚线表示蒸镀发光材料层52时对应每个开口区的实际蒸镀位置,则对应第一开口区蒸镀的发光材料,与对应第二开口区蒸镀的发光材料在像素定义层40的表面具有重叠区域100,各重叠区域100的形状为矩形。相对于图2,各重叠区域100的形状均得到减小,因此缓解了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区与第二开口区沿第一方向相邻,第一开口区的第一角朝向第二开口区的第二角,第一角的顶点与第二角的顶点连线,与第一方向平行。
如图3所示,第一行的绿色开口区12和红色开口区11沿第一方向相邻,此时第一方向为行的方向,绿色开口区12左侧的第一角朝向红色开口区11右侧的第二角,且两角的连线也沿着行的方向,同样地,第一行的绿色开口区12与第二行的蓝色开口区13也沿第一方向相邻,此时第一方向为列的方向,绿色开口区12下侧的第一角朝向蓝色开口区13上侧的第二角,且两角的连线也沿着列的方向,此时,第一开口区与各第二开口区之间发光材料重叠区域100的面积较小,缓解相邻子像素间串扰的效果较好。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像素定义层的第二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行中间的蓝色开口区13为第一开口区,则蓝色开口区13左侧、右侧和上侧的绿色开口区12均为第二开口区,本实施例中第二开口区的边朝向第一开口区的角,即相邻开口区以边对角的形式相邻。
图4中虚线表示蒸镀发光材料层52时对应每个开口区的实际蒸镀位置,则对应第一开口区蒸镀的发光材料,与对应第二开口区蒸镀的发光材料在像素定义层40的表面具有重叠区域100,各重叠区域100的形状为三角形。相对于图2,各重叠区域100的形状均得到减小,因此缓解了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问题。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区与第二开口区沿第一方向相邻,第一开口区的第一角朝向第二开口区的第二边,第一角与第二边中点的连接,与第一方向平行。
如图4所示,第二行中间的蓝色开口区13与第二行左边的绿色开口区12沿第一方向相邻,此时第一方向为行的方向,蓝色开口区13左侧的第一角朝向绿色开口区12右侧的第二边,且第一角与第二边中点的连线也沿着行的方向,同样地,第二行中间的蓝色开口区13与第一行中间的绿色开口区12也沿第一方向相邻,此时第一方向为列的方向,蓝色开口区13上侧的第一角朝向绿色开口区12下侧的第二边,且第一角与第二边中点的连线也沿着列的方向,此时,第一开口区与各第二开口区之间发光材料重叠区域100的面积较小,缓解相邻子像素间串扰的效果较好。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OLED显示面板中像素定义层的第二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行中间的蓝色开口区13为第一开口区,则蓝色开口区13左侧、右侧和上侧的绿色开口区12均为第二开口区,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区与多个第二开口区相邻,多个第二开口区中,一部分第二开口区的角朝向第一开口区的角,另一部分第二开口区的边朝向第一开口区的角,即第一开口区与第二开口区之间一部分以角对角的形式相邻,另一部分以边对角的形式相邻。
图5中虚线表示蒸镀发光材料层52时对应每个开口区的实际蒸镀位置,则对应第一开口区蒸镀的发光材料,与对应第二开口区蒸镀的发光材料在像素定义层40的表面具有重叠区域100,且以角对角的形式相邻时,重叠区域100的形状为矩形,以边对角的形式相邻时,重叠区域100的形状为三角形。相对于图2,各重叠区域100的形状均得到减小,因此缓解了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问题。
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区与第二开口区之间角与边中点的连线或角与角的连线,在与第一方向平行时,各重叠区域100的面积较小,缓解相邻子像素间串扰的效果较好,具体原理如图3和图4所对应的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的位置是相对而言,当两个相邻开口区中的其中一个为第一开口区时,另一个即为第二开口区。
在一种实施例中,开口区101包括至少三类开口区,分别对应至少三种颜色不同的子像素,开口区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区,多个第一开口区对应同种颜色的子像素,第二开口区与第一开口区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由于相同颜色的子像素在进行发光材料层蒸镀时采用同一张掩膜板,因此可以在形成开口区101时,仅将其中一种子像素的开口区作为第一开口区,则在蒸镀发光材料层时,仅需将该子像素对应的掩膜板进行更换,使其蒸镀后形成的发光材料层的角朝向其他子像素,而其他颜色的子像素对应的掩膜板不需要更换,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又能将相邻子像素对应的发光材料层的重叠区域100减小,缓解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综合效果较好。
通过上述方式,减小相邻子像素对应的发光材料层的重叠区域面积,可以使像素定义层上沉积的发光材料尽可能少,以使空穴传输至像素定义层表面的发光材料层时没有大量的发光材料被点亮,从而缓解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问题,此外,还可以将至少两个相邻开口区之间的像素定义层截面为倒梯形,使发光材料层蒸镀后,位于像素定义层表面的发光材料与开口区内的发光材料断开,两者之间无法导通,因此即使重叠区域内蒸镀了少量发光材料,也不会发光。
如图6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像素定义层40形成在第一电极层61上,且相邻开口区101之间的像素定义层40截面为正梯形,则在蒸镀发光材料层52时,位于开口区101内的发光材料层52与位于像素定义层40表面的发光材料层52相互导通,易产生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
如图7所示,本申请中至少两个相邻开口区之间的像素定义层40截面为倒梯形,则在蒸镀发光材料层52时,位于开口区101内的发光材料层52与位于像素定义层40表面的发光材料层52会自动断开,两者之间无法导通。在OLED显示面板中所有相邻开口区101之间的像素定义层40截面均为倒梯形时,缓解相邻子像素间串扰的效果最好。
在一种实施例中,倒梯形中两侧边与驱动电路层间夹角A大于90度且小于135度,在该角度范围内,即能保证发光材料层52在开口区101内的蒸镀效果,不影响最终子像素的发光,又能保证像素定义层40表面的发光材料层与开口区101内的发光材料层101断开,缓解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
通过将第一开口区的角设置为朝向第二开口区,以及相邻开口区之间的像素定义层截面设置为倒梯形,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大大缓解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问题,提升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OLED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其中OLED显示面板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本申请的显示装置,通过将OLED显示面板像素定义层中第一开口区的角设置为朝向第二开口区,以及相邻开口区之间的像素定义层截面设置为倒梯形,两者相互配合,可以大大缓解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问题,提升了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根据以上实施例可知:
本申请提供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OLED显示面板包括衬底、驱动电路层、像素定义层和发光功能层;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像素定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图案化形成阵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共通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共通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所述第一共通层和所述第二共通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且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本申请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区,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第二开口区,则第一共通层或第二共通层蒸镀至第一开口区与第二开口区时,两者之间蒸镀的重叠区域面积减小,因此缓解了相邻子像素间的串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
像素定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图案化形成阵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共通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共通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所述第一共通层和所述第二共通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且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区的边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区与多个第二开口区相邻,所述多个第二开口区中,一部分第二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另一部分第二开口区的边朝向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第二开口区沿第一方向相邻,所述第一开口区的第一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的第二角,所述第一角的顶点与所述第二角的顶点连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区与所述第二开口区沿第一方向相邻,所述第一开口区的第一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的第二边,所述第一角与所述第二边中点的连接,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区包括至少三类开口区,分别对应至少三种颜色不同的子像素,所述开口区包括多个第一开口区,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区对应同种颜色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开口区与所述第一开口区对应不同颜色的子像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邻开口区之间的像素定义层截面为倒梯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OLED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中两侧边与所述驱动电路层间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35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OLED显示面板和驱动芯片,所述OLED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
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一侧;
像素定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图案化形成阵列设置的多个矩形开口区,所述开口区包括相邻的第一开口区和第二开口区,所述第一开口区的角朝向所述第二开口区;
发光功能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共通层、发光材料层和第二共通层,所述发光材料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所述第一共通层和所述第二共通层形成在所述开口区内,且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08934.3A CN112002743B (zh) | 2020-08-12 | 2020-08-12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08934.3A CN112002743B (zh) | 2020-08-12 | 2020-08-12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02743A true CN112002743A (zh) | 2020-11-27 |
CN112002743B CN112002743B (zh) | 2022-07-12 |
Family
ID=73462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08934.3A Active CN112002743B (zh) | 2020-08-12 | 2020-08-12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002743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09061A (zh) * | 2021-02-02 | 2021-06-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629111A (zh) * | 2021-07-26 | 2021-11-0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
CN114141844A (zh) * | 2021-11-30 | 2022-03-0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725179A (zh) * | 2022-04-25 | 2022-07-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0293A (zh) * | 2010-03-15 | 2010-08-11 | 彩虹集团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绝缘层和隔离柱的制作方法 |
CN107706317A (zh) * | 2017-09-26 | 2018-02-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
CN111192904A (zh) * | 2020-01-06 | 2020-05-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 |
CN210926019U (zh) * | 2019-10-31 | 2020-07-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背板、掩膜版组件和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08-12 CN CN202010808934.3A patent/CN11200274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00293A (zh) * | 2010-03-15 | 2010-08-11 | 彩虹集团公司 | 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绝缘层和隔离柱的制作方法 |
CN107706317A (zh) * | 2017-09-26 | 2018-02-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 |
CN210926019U (zh) * | 2019-10-31 | 2020-07-03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背板、掩膜版组件和显示装置 |
CN111192904A (zh) * | 2020-01-06 | 2020-05-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09061A (zh) * | 2021-02-02 | 2021-06-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629111A (zh) * | 2021-07-26 | 2021-11-09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
CN113629111B (zh) * | 2021-07-26 | 2022-11-0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
CN114141844A (zh) * | 2021-11-30 | 2022-03-04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141844B (zh) * | 2021-11-30 | 2023-09-0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725179A (zh) * | 2022-04-25 | 2022-07-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725179B (zh) * | 2022-04-25 | 2024-03-1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02743B (zh) | 2022-07-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02743B (zh) | Oled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KR101305377B1 (ko) | 상부발광 방식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13488514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US7642109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ion in OLED devices | |
JP4117985B2 (ja) | El表示装置 | |
US10403696B2 (en)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US8698177B2 (en) |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KR20140108025A (ko) |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10035049A (ko) |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11081898B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CN111900194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 |
KR101236242B1 (ko) |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용 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11192904A (zh) | Oled显示面板 | |
CN110660839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0634933B (zh) | 一种o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 |
CN110752247A (zh)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160017339A (ko) |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 |
JP4488557B2 (ja) | El表示装置 | |
US20220077250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ame | |
KR20160060170A (ko) |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 |
US20240155879A1 (en) |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210467845U (zh) | 显示面板 | |
JP7412999B2 (ja) | 有機el表示パネル、及び有機el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
CN113629121A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 |
KR101578703B1 (ko) | 듀얼패널 타입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