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2701A -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2701A
CN112002701A CN202010779413.XA CN202010779413A CN112002701A CN 112002701 A CN112002701 A CN 112002701A CN 202010779413 A CN202010779413 A CN 202010779413A CN 112002701 A CN112002701 A CN 1120027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display panel
metal line
sub
met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94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瑞亭
蔡振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794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27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27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27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01L27/124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for preventing breakage, peeling or short circuit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其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弯折区域的位置对应;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栅极和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一栅极设于所述第一子部上;所述第一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二子部上;第二金属层,包括源极、漏极以及第二金属线,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均设于所述第一栅极上;所述第二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上;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线通过至少一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可以有效地避免弯折区域内的金属线发生断裂。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窄边框的面板通常将面板的扇出(fanout)区域进行弯折,以使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然而弯折区域的金属线容易在应力的作用下发生断裂。
然而现有解决金属线断裂的方式,无法有效地避免弯折区域内的金属线发生断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能够有效地避免弯折区域内的金属线发生断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在俯视角下,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弯折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其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弯折区域的位置对应;
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栅极和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一栅极设于所述第一子部上;所述第一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二子部上;
第二金属层,包括源极、漏极以及第二金属线,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均设于所述第一栅极上;所述第二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上;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线通过至少一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区域,其包括:衬底基板,其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弯折区域的位置对应;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栅极和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一栅极设于所述第一子部上;所述第一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二子部上;第二金属层,包括源极、漏极以及第二金属线,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均设于所述第一栅极上;所述第二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上;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线通过至少一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连接;由于在弯折区域通过两层金属线相连的方式形成扇出区域的金属线,当其中一层金属线发生断裂时,通过其他层的金属线实现信号传递,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属线发生断裂,此外降低了金属线的电阻,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其中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101和弯折区域102,金属线111位于弯折区域102内,通常在金属线111下方的无机绝缘层上设置孔112,然后在该孔112内填充有机材料113,但金属线仍然会发生断裂。此外这种方式还会增加光罩数量,增加了面板的制作成本。
请参照图2和图3,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俯视角下,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区域101和弯折区域102;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衬底基板10、第一金属层19以及第二金属层23。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可包括半导体层16、第二绝缘层18以及第三绝缘层20。
衬底基板10包括第一子部121和第二子部122,所述第一子部121与所述显示区域101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子部122与所述弯折区域102的位置对应;在一实施方式中,衬底基板10包括第一衬底11、第一缓冲层12、第二衬底13、第二缓冲层14以及第一绝缘层15。第一衬底11可为玻璃基板或者柔性衬底。第一衬底11的材质包括玻璃、二氧化硅、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亚胺或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缓冲层12的材料包括氮化硅或氧化硅。第二衬底13的材料可与第一衬底11的材料相同。第二缓冲层14的材料可与第一缓冲层12的材料相同。所述第一绝缘层15的材料可包括SiO2、SiNx以及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
半导体层16设于第一子部121上。该半导体层16的材料包括IGZO、IGZTO以及ITZO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为多晶硅或者非晶硅。
第二绝缘层18设于所述半导体层16上,所述第二绝缘层18的材料可包括SiO2、SiNx以及Al2O3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金属层19包括第一栅极191和第一金属线192,所述第一栅极191设于所述半导体层16上;所述第一金属线192设于所述第二子部122上;
第三绝缘层20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层19上,所述第三绝缘层20的材料可与所述第二绝缘层18的材料相同。
第二金属层23包括源极231、漏极232以及第二金属线233,第二金属层23设于第三绝缘层20上,所述源极231和所述漏极232均设于所述第一栅极191上;所述第二金属线233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192上;所述第二金属线233通过至少一第一过孔31与所述第一金属线192连接,可以理解的,尽管图2中示出两个第一过孔,但是第一过孔的数量不限于此,优选地第一过孔31的数量大于等于2。
由于弯折区域内通过两层金属线相连的方式形成扇出区域的金属线,当其中一层金属线发生断裂时,通过其他层的金属线实现信号传递,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属线发生断裂,此外还降低了金属线的电阻,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线233可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线192。也即所述第二金属线233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金属线192在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所述第二金属线23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过孔31。由于越靠近弯折区域的中间位置的应力越大,因此通过在第二金属线的两端设置第一过孔,当上层金属线中间的某一段发生断裂时,信号通过第一过孔传递至下方的金属线,进一步降低金属线发生断裂的风险。
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显示面板100还可包括第三金属层21、第四绝缘层22、依次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23上的第五绝缘层24、阳极25、像素定义层26以及间隙子27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金属层21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19和第一金属层23之间,所述第三金属层21包括金属部211,所述金属部211设于所述第一栅极191上,所述金属部211与所述第一栅极191的位置对应。
可以理解的,第一栅极191和半导体层16的位置关系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栅极191可位于半导体层16的下方。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三金属层21还包括第三金属线212,所述第三金属线212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192上;所述第三金属线212通过至少一第二过孔32与所述第二金属线233连接。
由于将第三金属线与第二金属线连接,因此当第一金属线和第三金属线均出现断裂时,通过第二金属线进行信号的传递,进一步降低金属线发生断裂的风险。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防止金属线发生断裂,所述第二金属线233覆盖所述第三金属线212以及所述第一金属线192,且所述第三金属线212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金属线192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金属线233的两端中的其中一端的位置对应。由于越靠近弯折区域102的中间位置的应力越大,因此通过在第二金属线的两端设置第一金属线和第二金属线,当上层金属线中间的某一段发生断裂时,信号通过过孔传递至下方的其中一个金属线,进一步降低了金属线发生断裂的风险。
在一优选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防止金属线发生断裂,所述第一金属线192在所述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金属线233在所述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请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与上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三金属线212通过至少一第三过孔33与所述第一金属线192连接,以进一步防止金属线发生断裂。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防止金属线发生断裂和进一步降低金属线的电阻,第三金属线212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线192。
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线233在所述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金属线212在所述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且所述第三金属线212在所述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金属线192在所述衬底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在一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防止金属线发生断裂,在所述第三金属线21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过孔33。
可以理解的,图1至图5仅给出一种示例,并不能对本发明构成限定。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控制电路60以及壳体70。需要说明的是,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200并不限于以上内容,其还可以包括其他器件,比如还可以包括摄像头、天线结构、指纹解锁模块等。
其中,显示面板100设置于壳体7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可以固定到壳体70上,显示面板100和壳体70形成密闭空间,以容纳控制电路60等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70可以为由柔性材料制成,比如为塑胶壳体或者硅胶壳体等。
其中,该控制电路60安装在壳体70中,该控制电路60可以为电子设备200的主板,控制电路60上可以集成有电池、天线结构、麦克风、扬声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摄像头、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受话器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
其中,该显示面板100安装在壳体70中,同时,该显示面板100电连接至控制电路60上。该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该显示区域可以用来显示电子设备200的画面或者供用户进行触摸操控等。该非显示区域可用于设置各种功能组件。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定于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显示器、游戏机、电视机、显示屏幕、可穿戴设备及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生活电器或家用电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区域,其包括:衬底基板,其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弯折区域的位置对应;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栅极和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一栅极设于所述第一子部上;所述第一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二子部上;第二金属层,包括源极、漏极以及第二金属线,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均设于所述第一栅极上;所述第二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上;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线通过至少一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连接;由于在弯折区域通过两层金属线相连的方式形成扇出区域的金属线,当其中一层金属线发生断裂时,通过其他层的金属线实现信号传递,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金属线发生断裂,此外降低了金属线的电阻,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俯视角下,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弯折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其包括第一子部和第二子部,所述第一子部与所述显示区域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子部与所述弯折区域的位置对应;
第一金属层,包括第一栅极和第一金属线,所述第一栅极设于所述第一子部上;所述第一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二子部上;
第二金属层,包括源极、漏极以及第二金属线,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均设于所述第一栅极上;所述第二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上;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线通过至少一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线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金属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过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三金属层,设于所述第二金属层和第一金属层之间,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金属部和第三金属线,所述金属部设于所述第一栅极上,所述金属部的位置与所述栅极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三金属线设于所述第一金属线上;
所述第三金属线通过至少一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金属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线覆盖所述第三金属线以及所述第一金属线,且所述第三金属线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一金属线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金属线的两端中的其中一端的位置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线通过至少一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金属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金属线覆盖所述第一金属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金属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金属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所述第三金属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金属线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金属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三过孔。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0779413.XA 2020-08-05 2020-08-05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20027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9413.XA CN112002701A (zh) 2020-08-05 2020-08-05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9413.XA CN112002701A (zh) 2020-08-05 2020-08-05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2701A true CN112002701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64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9413.XA Pending CN112002701A (zh) 2020-08-05 2020-08-05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270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1871A (zh) * 2020-12-29 2021-03-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680A (zh) * 2016-03-24 2017-10-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899334A (zh) * 2018-07-20 2018-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378318A (zh) * 2018-10-15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86758A (zh) * 2018-12-04 2019-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1294A (zh) * 2019-07-08 2019-10-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阵列基板及柔性显示面板
CN111063697A (zh) * 2019-12-11 2020-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0680A (zh) * 2016-03-24 2017-10-03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899334A (zh) * 2018-07-20 2018-11-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9378318A (zh) * 2018-10-15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9686758A (zh) * 2018-12-04 2019-04-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1294A (zh) * 2019-07-08 2019-10-2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阵列基板及柔性显示面板
CN111063697A (zh) * 2019-12-11 2020-04-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81871A (zh) * 2020-12-29 2021-03-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145520A1 (en) Touch modu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536228B (zh) 具有提高的透射比和降低的耦合电容的显示电路
CN111781777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696494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96414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433415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WO2022088326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2002701A (zh) 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EP4187434A1 (en) Photosensitive sensor, array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241223B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2117313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2117312A (zh)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2542469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44628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243363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681540B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2002739B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213814635U (zh) 触控面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1489662B (zh) 一种驱动基板、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2420783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2002735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2631470B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2002738B (zh) 显示面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2051940A (zh) 触控屏及电子设备
EA045125B1 (ru) Светочувствительный датчик, подложка матрицы и электронн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