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0760B - 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0760B
CN112000760B CN202010873418.9A CN202010873418A CN112000760B CN 112000760 B CN112000760 B CN 112000760B CN 202010873418 A CN202010873418 A CN 202010873418A CN 112000760 B CN112000760 B CN 112000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ight
destination
route
point
sto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34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0760A (zh
Inventor
牛田歌
王莉
贾磊
朱艳华
陈薇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734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0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0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0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0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0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班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航班组建方法包括:获得出发地和目的地;自航线地图中,以出发地和目的地为边界,确定经停区域;自经停区域中,获得自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目的地的已建航线,根据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将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自电子地图中,根据各经停点的交通流量及出发地经各经停点至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以及,沿已建航线,生成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经目标经停点的目标航班。本发明能够筛选出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符合交通流量需求和航线距离需求的目标经停点,进而组建生成目标航班。

Description

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班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两地之间没有直达航班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已有的航班数据组建新航班。然而,现有技术中,进行航班组建时,都是采用将两个航班简单拼接的方式,这种方式并没有考虑流量需求和距离需求,带来拼接的航班客流量不够,耗时长等问题。
进一步地,航班组建后应用至包机项目时,由于简单拼接的航班没有考虑流量需求和距离需求,导致包机项目的收入预测不准确,无法指导包机项目的科学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筛选出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符合客流量需求和飞行时长需求的目标经停点,进而组建生成目标航班。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航班组建方法,包括步骤:获得出发地和目的地;自航线地图中,以所述出发地和所述目的地为边界,确定经停区域;自所述经停区域中,获得自所述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所述目的地的已建航线,根据所述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将所述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自所述电子地图中,根据各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及所述出发地经各所述经停点至所述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以及沿所述已建航线,生成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的地之间,经所述目标经停点的目标航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的步骤包括:在所述经停区域中,获得自所述出发地出发的第一已建航线和到达所述目的地的第二已建航线;自各所述第一已建航线的途径航点和到达航点、及各所述第二已建航线的始发航点和途径航点中,筛选出重叠航点;以及,将所述重叠航点作为所述经停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电子地图,获得每个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将各所述经停点按其交通流量从大到小排序,生成第一序列;沿所述已建航线,获得所述出发地经各所述经停点至所述目的地的航线距离;将各所述经停点按其航线距离从小到大排序,生成第二序列;如果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二序列的首个经停点相同,则确定所述首个经停点为所述目标经停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的步骤还包括:如果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二序列的首个经停点不同,则计算每个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与第一权重系数的第一乘积和每个所述经停点的航线距离与第二权重系数的第二乘积;按每个所述经停点的第一乘积减第二乘积之差从大到小排序,生成第三序列;以及,确定所述第三序列的首个经停点为所述目标经停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经停区域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航线地图中,以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的地的连线为长轴,根据预设距离生成短轴,确定一椭圆区域;以及,将所述椭圆区域作为所述经停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距离生成短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出发地与所述目的地之间,获得自所述出发地出发的第一已建航线和到达所述目的地的第二已建航线;将各所述第一已建航线按其到达航点至所述长轴的垂直距离从近到远排序,获得第预设个第一已建航线的到达航点至所述长轴的垂直距离,作为第一距离;将各所述第二已建航线按其始发航点至所述长轴的垂直距离从近到远排序,获得第所述预设个第二已建航线的始发航点至所述长轴的垂直距离,作为第二距离;以及,将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中的较大距离作为所述预设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得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步骤中,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解析获得所述出发地和所述目的地;以及,生成所述目标航班后,将所述目标航班推送至所述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还包括步骤:获得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标经停点的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和所述目标经停点至所述目的地的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单座位收入;获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和所述第二历史航班的机票销量比例;根据所述机票销量比例,对沿所述目标航班的航线的包机航班进行座位分配,获得对应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座位数和对应所述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座位数;根据所述第一单座位收入和所述第一座位数,及所述第二单座位收入和所述第二座位数,获得所述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得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标经停点的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的步骤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机票价格和每种所述机票价格的销量;根据各所述机票价格及其销量,计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机票均价;根据各所述机票价格的销量和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总座位数,计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客座率;以及,根据所述机票均价和所述客座率,计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得所述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的步骤包括:按预设时间单位,建立第一单座位收入矩阵和第二单座位收入矩阵;根据所述第一单座位收入矩阵,计算每个预设时间单位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区间;根据所述第二单座位收入矩阵,计算每个预设时间单位所述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单座位收入区间;以及,根据所述第一单座位收入区间和所述第一座位数,及所述第二单座位收入区间和所述第二座位数,计算包含多个所述预设时间单位的预设时期内所述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航班组建系统,用于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所述航班组建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出发地和目的地;经停区域确定模块,用于自航线地图中,以所述出发地和所述目的地为边界,确定经停区域;经停点生成模块,用于自所述经停区域中,获得自所述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所述目的地的已建航线,根据所述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目标经停点确定模块,用于自所述电子地图中,根据各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及所述出发地经各所述经停点至所述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以及目标航班生成模块,用于沿所述已建航线,生成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的地之间,经所述目标经停点的目标航班。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处理器;一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以出发地和目的地为边界确定航线地图中的经停区域,使经停区域位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根据自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目的地的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使任一经停点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均具有已建航线;通过将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获得经停区域中各个经停点的交通流量数据;根据经停点交通流量及至出发地和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筛选出符合客流量需求和飞行时长需求的目标经停点;进而,根据已建航线和目标经停点,组建生成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的目标航班。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航班组建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经停区域的场景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预设距离的步骤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目标经停点的步骤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预测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的步骤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航班组建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本发明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附图仅为本发明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下面实施例中的步骤序号仅用于表示不同的执行内容,并不限定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执行顺序。具体描述时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示出实施例中航班组建方法的主要步骤,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航班组建方法主要包括:在步骤S110中,获得出发地和目的地;在步骤S120中,自航线地图中,以出发地和目的地为边界,确定经停区域;在步骤S130中,自经停区域中,获得自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目的地的已建航线,根据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在步骤S140中,将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在步骤S150中,自电子地图中,根据各经停点的交通流量及出发地经各经停点至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以及在步骤S160中,沿已建航线,生成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经目标经停点的目标航班。
其中,出发地和目的地是期望建立的目标航班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航线地图标示已建立的空中航线,包括起止地/途径地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已建航线。电子地图是包含出发地、目的地、经停点等地点的路面地图,根据电子地图可获得各个地点的交通流量,或者可以根据电子地图中各个地点的道路数据预估交通流量。例如,将各个地点的道路数据与一系数的乘积作为各个地点的交通流量。
出发地和目的地可以自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中获取。具体来说,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解析获得查询请求所携带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以及,在生成目标航班后,将目标航班推送至客户端,使客户端接收到基于查询请求的目标航班查询结果。
上述实施例的航班组建方法,以出发地和目的地为边界确定航线地图中的经停区域,使经停区域位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根据自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目的地的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使任一经停点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均具有已建航线;通过将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获得经停区域中各个经停点的交通流量数据;根据经停点交通流量及至出发地和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筛选出符合客流量需求和飞行时长需求的目标经停点;进而,根据已建航线和目标经停点,组建生成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的目标航班。
图2示出实施例中确定经停区域的场景,参照图2所示,确定经停区域的过程包括:在航线地图200中,以出发地201至目的地202的连线为长轴,以预设距离为短轴,即以两个预设距离的长度为短轴,确定一椭圆区域203,将该以出发地201和目的地202为边界的椭圆区域203作为经停区域。
航线地图200中,具有大量的已建航线,例如图2中以空心箭头示意性标示出起止地/途径地为出发地201的几条已建航线,以阴影箭头示意性标示出起止地/途径地为目的地202的几条已建航线。
图3示出实施例中确定预设距离的主要步骤,结合图2和图3所示,确定预设距离的过程包括:步骤S120-2,在出发地201与目的地202之间,例如在以出发地201为轴心的边界201’和以目的地202为轴心的边界202’之间,获得自出发地201出发的第一已建航线(以黑色加粗实线示意)和到达目的地202的第二已建航线(以黑色加粗虚线示意);步骤S120-4,将各第一已建航线按其到达航点301至长轴的垂直距离从近到远排序,获得第预设个(用于获得足够多的第一已建航线,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第一已建航线的到达航点301至长轴的垂直距离,作为第一距离H1;步骤S120-6,将各第二已建航线按其始发航点302至长轴的垂直距离从近到远排序,获得第预设个(用于获得足够多的第二已建航线,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值)第二已建航线的始发航点至长轴的垂直距离,作为第二距离H2;以及步骤S120-8,将第一距离H1和第二距离H2中的较大距离作为预设距离。
从而,确定的经停区域中,具有足够多的、位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在一定距离范围区域内的自出发地出发的第一已建航线和到达目的地的第二已建航线,作为后续组建目标航班的样本数据。
确定经停区域后,进一步确定经停区域中的经停点。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的过程包括:在经停区域中,获得自出发地出发的第一已建航线和到达目的地的第二已建航线;自各第一已建航线的途径航点和到达航点、及各第二已建航线的始发航点和途径航点中,筛选出重叠航点;从而,将重叠航点作为经停点。
结合图2所示,筛选出了重叠航点A、重叠航点B、重叠航点C、重叠航点D、重叠航点E和重叠航点F,作为经停点。
图4示出实施例中确定目标经停点的主要步骤,参照图4所示,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的过程包括:步骤S150-2,根据电子地图,获得每个经停点的交通流量;步骤S150-3,将各经停点按其交通流量从大到小排序,生成第一序列;步骤S150-4,沿已建航线,获得出发地经各经停点至目的地的航线距离;步骤S150-5,将各经停点按其航线距离从小到大排序,生成第二序列;步骤S150-6,如果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首个经停点相同,则确定首个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
若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首个经停点相同,则能够获得交通流量最大、且航线距离最小的经停点作为目标经停点。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的过程还包括:步骤S150-7,如果第一序列与第二序列的首个经停点不同,则计算每个经停点的交通流量与第一权重系数的第一乘积和每个经停点的航线距离与第二权重系数的第二乘积;步骤S150-8,按每个经停点的第一乘积减第二乘积之差从大到小排序,生成第三序列;以及步骤S150-9,确定第三序列的首个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
第一权重系数和第二权重系数可根据需要设定,第一权重系数对应客流量需求,第二权重系数对应飞行时长需求,二者可相等或不等。例如,若对目标航班的客流量需求大于飞行时长需求,则可使第一权重系数大于第二权重系数。筛选出的第三序列的首个经停点,是相对来说最能满足客流量需求和飞行时长需求的目标经停点。
结合图2所示,目标经停点可以是重叠航点A~F中的任意一个。例如,确定重叠航点D为目标经停点,则最终生成的目标航班沿两段航线D1和D2,自出发地201起,经目标经停点D到达目的地202,该目标航班同时满足客流量需求和飞行时长需求。再如,确定重叠航点C为目标经停点,则最终生成的目标航班沿三段航线C1、C2和C3,自出发地201起,经目标经停点C到达目的地202,该目标航班也同时满足客流量需求和飞行时长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上述获得的目标航班应用至包机项目中,预测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的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进而指导包机项目的执行。
图5示出实施例中预测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的主要步骤,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生成目标航班后,还包括:步骤S170-2,获得出发地至目标经停点的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和目标经停点至目的地的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单座位收入;步骤S170-4,获得第一历史航班和第二历史航班的机票销量比例;步骤S170-6,根据机票销量比例,对沿目标航班的航线的包机航班进行座位分配,获得对应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座位数和对应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座位数;步骤S170-8,根据第一单座位收入和第一座位数,及第二单座位收入和第二座位数,获得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
结合图2所示,例如确定的目标经停点为D,则出发地201至目标经停点D具有第一已建航线D1,根据第一已建航线D1的历史航班收入数据,即可获得计算第一单座位收入所需的相关数据;目标经停点D至目的地202具有第二已建航线D2,根据第二已建航线D2的历史航班收入数据,即可获得计算第二单座位收入所需的相关数据。并且,考虑到两段航线的客流量不同,参考往年该航线长、短段销售比例,制定座位分配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得出发地至目标经停点的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的过程具体包括:获得第一历史航班的机票价格和每种机票价格的销量;根据各机票价格及其销量,计算第一历史航班的机票均价;根据各机票价格的销量和第一历史航班的总座位数,计算第一历史航班的客座率;以及,根据机票均价和客座率,计算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同理,获得目标经停点至目的地的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单座位收入的过程包括:获得第二历史航班的机票价格和每种机票价格的销量;根据各机票价格及其销量,计算第二历史航班的机票均价;根据各机票价格的销量和第二历史航班的总座位数,计算第二历史航班的客座率;以及,根据机票均价和客座率,计算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单座位收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得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的过程包括:按预设时间单位,建立第一单座位收入矩阵和第二单座位收入矩阵;根据第一单座位收入矩阵,计算每个预设时间单位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区间;根据第二单座位收入矩阵,计算每个预设时间单位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单座位收入区间;以及,根据第一单座位收入区间和第一座位数,及第二单座位收入区间和第二座位数,计算包含多个预设时间单位的预设时期内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
计算单座位收入是对历史航班收入数据进行数据降维的过程。航班收入由机票价格和航班人数(即销量)共同作用,假设航班收入为y,机票价格为xa,以xa价格购买机票的人数为xb,则航班收入为更好地提取航班收入的特征、提高测算的精确度,并有效节约时间成本,引入“单座位收入=(机票均价*航班客座率)”这一指标。假设航班总座位数为m,单座位收入为x,机票均价/>则航班收入通过数据降维进行预处理,可以将航班收入定位在单座位收入这一本质结构上,从而有效提高测算精度。
预测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的过程还包括噪声点处理,具体为:共享航班归一,部分航班存在共享航班,则只保留主承运航班的记录,删除共享航班的记录;临时航班筛除,因突发原因造成的临时航班、补班航班数据缺乏客观性,因此不予保留。
将经过目标经停点的目标航班应用至由出发地直飞目的地的包机航班的情景,可以看作是多个有历史数据的直飞航班在引入座位分配比例条件下的组合。在目标航班的几段航线中,针对共飞航班较多的航线,根据包机航班历史同期内,单座位收入的表现水平划分多个档次,并选取相应的测算数据;针对共飞航班较少的航线,在单座位收入矩阵的基础上,引入年同比系数(目标年份之前两年的机票价格变化百分比),并对预估区间设定上下20%的浮动系数,从而更加准确地定位该航线单座位收入变化的上下区间。
其中,根据单座位收入的表现水平划分多个档次的方式具体为:以航班号为维度,按月份建立“单座位收入”矩阵,该矩阵可以显示出各个航班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水平。根据包机航班在“单座位收入”矩阵中的表现水平,划分为高、中、低三档:针对高档次包机航班,即在历史同期各个月份维度内,单座位收入均保持在平均线以上,选择排除矩阵内最高15%、最低15%单座位收入的航班,使用其他70%航班的历史数据作为测算数据;针对中档次包机航班,即在历史同期各个月份维度内,单座位收入部分保持在平均线以上,部分落在平均线以下,选择排除矩阵内最高25%、最低5%单座位收入的航班,使用其他70%航班的历史数据作为测算数据;针对低档次包机航班,即在历史同期各个月份维度内,单座位收入均落在平均线以下,选择排除矩阵内最高30%单座位收入的航班,使用其他70%航班的历史数据作为测算数据。接着,将通过矩阵选定的航班按照水平线进行分类,划分为高峰航班、低谷航班。
经上述收入数据的处理后,对于共飞航班较多的航线,通过单座位收入矩阵划分的高峰航班、低谷航班,计算出各个月份高峰单座位收入、低谷单座位收入,由此得到单位预估区间的上、下限;对于共飞航班较少的航线,在各月份单座位收入均值的基础上乘以年同比系数和区间上下浮动系数,由此得到单位预估区间的上、下限。
最后,根据测算包机航班的已知信息,如座位数、执飞周期等,以及各个月份高峰单座位收入、低谷单座位收入和长短段座位分配比例,通过运算可得到月度高峰航班收入和月度低谷航班收入,从而绘制出一定时期内包机航班的预估收入区间,可达到提高预测精确度的目的,并对包机项目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实现上述任意实施例所描述的航班组建方法的航班组建系统。图6示出实施例中航班组建系统的主要模块,参照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航班组建系统500包括: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得出发地和目的地;经停区域确定模块520,用于自航线地图中,以出发地和目的地为边界,确定经停区域;经停点生成模块530,用于自经停区域中,获得自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目的地的已建航线,根据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映射模块540,用于将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目标经停点确定模块550,用于自电子地图中,根据各经停点的交通流量及出发地经各经停点至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以及目标航班生成模块560,用于沿已建航线,生成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经目标经停点的目标航班。
航班组建系统中各个模块的执行原理可参见上述各航班组建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重复说明。
本发明的航班组建系统以出发地和目的地为边界确定航线地图中的经停区域,使经停区域位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根据自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目的地的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使任一经停点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均具有已建航线;通过将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获得经停区域中各个经停点的交通流量数据;根据经停点交通流量及至出发地和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筛选出符合客流量需求和飞行时长需求的目标经停点;进而,根据已建航线和目标经停点,组建生成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的目标航班。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航班组建方法的步骤。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能够以出发地和目的地为边界确定航线地图中的经停区域,使经停区域位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根据自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目的地的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使任一经停点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均具有已建航线;通过将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获得经停区域中各个经停点的交通流量数据;根据经停点交通流量及至出发地和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筛选出符合客流量需求和飞行时长需求的目标经停点;进而,根据已建航线和目标经停点,组建生成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的目标航班。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应当理解的是,图7仅仅是示意性地示出各个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是虚拟的软件模块或实际的硬件模块,这些模块的合并、拆分及其余模块的增加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平台”。
下面参照图7来描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600。图7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平台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等。
其中,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可以被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处理单元610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航班组建方法的步骤。例如,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1、图3至图5所示的步骤。
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通信,外部设备700可以是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外部设备700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进行交互通信。电子设备600也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所示计算机设备包括路由器、调制解调器。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660可以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平台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航班组建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描述的航班组建方法的步骤。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能够以出发地和目的地为边界确定航线地图中的经停区域,使经停区域位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根据自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目的地的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使任一经停点与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均具有已建航线;通过将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获得经停区域中各个经停点的交通流量数据;根据经停点交通流量及至出发地和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筛选出符合客流量需求和飞行时长需求的目标经停点;进而,根据已建航线和目标经停点,组建生成出发地至目的地之间的目标航班。
图8是本发明的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8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航班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获得出发地和目的地;
自航线地图中,以所述出发地和所述目的地为边界,确定经停区域;
自所述经停区域中,获得自所述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所述目的地的已建航线,根据所述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包括:在所述经停区域中,获得自所述出发地出发的第一已建航线和到达所述目的地的第二已建航线;自各所述第一已建航线的途径航点和到达航点、及各所述第二已建航线的始发航点和途径航点中,筛选出重叠航点;将所述重叠航点作为所述经停点;
将所述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
自所述电子地图中,根据各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及所述出发地经各所述经停点至所述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以及
沿所述已建航线,生成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的地之间,经所述目标经停点的目标航班;
其中,所述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地图,获得每个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
将各所述经停点按其交通流量从大到小排序,生成第一序列;
沿所述已建航线,获得所述出发地经各所述经停点至所述目的地的航线距离;
将各所述经停点按其航线距离从小到大排序,生成第二序列;
如果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二序列的首个经停点相同,则确定所述首个经停点为所述目标经停点;
如果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二序列的首个经停点不同,则计算每个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与第一权重系数的第一乘积和每个所述经停点的航线距离与第二权重系数的第二乘积;
按每个所述经停点的第一乘积减第二乘积之差从大到小排序,生成第三序列;以及
确定所述第三序列的首个经停点为所述目标经停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经停区域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航线地图中,以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的地的连线为长轴,根据预设距离生成短轴,确定一椭圆区域;以及
将所述椭圆区域作为所述经停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距离生成短轴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出发地与所述目的地之间,获得自所述出发地出发的第一已建航线和到达所述目的地的第二已建航线;
将各所述第一已建航线按其到达航点至所述长轴的垂直距离从近到远排序,获得第预设个第一已建航线的到达航点至所述长轴的垂直距离,作为第一距离;
将各所述第二已建航线按其始发航点至所述长轴的垂直距离从近到远排序,获得第所述预设个第二已建航线的始发航点至所述长轴的垂直距离,作为第二距离;以及
将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中的较大距离作为所述预设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出发地和目的地的步骤中,根据客户端发送的查询请求,解析获得所述出发地和所述目的地;以及
生成所述目标航班后,将所述目标航班推送至所述客户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获得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标经停点的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和所述目标经停点至所述目的地的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单座位收入;
获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和所述第二历史航班的机票销量比例;
根据所述机票销量比例,对沿所述目标航班的航线的包机航班进行座位分配,获得对应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座位数和对应所述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座位数;
根据所述第一单座位收入和所述第一座位数,及所述第二单座位收入和所述第二座位数,获得所述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标经停点的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的步骤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机票价格和每种所述机票价格的销量;
根据各所述机票价格及其销量,计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机票均价;
根据各所述机票价格的销量和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总座位数,计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客座率;以及
根据所述机票均价和所述客座率,计算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的步骤包括:
按预设时间单位,建立第一单座位收入矩阵和第二单座位收入矩阵;
根据所述第一单座位收入矩阵,计算每个预设时间单位所述第一历史航班的第一单座位收入区间;
根据所述第二单座位收入矩阵,计算每个预设时间单位所述第二历史航班的第二单座位收入区间;以及
根据所述第一单座位收入区间和所述第一座位数,及所述第二单座位收入区间和所述第二座位数,计算包含多个所述预设时间单位的预设时期内所述包机航班的收入区间。
8.一种航班组建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所述航班组建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出发地和目的地;
经停区域确定模块,用于自航线地图中,以所述出发地和所述目的地为边界,确定经停区域;
经停点生成模块,用于自所述经停区域中,获得自所述出发地出发的和到达所述目的地的已建航线,根据所述已建航线的共同航点生成经停点,包括:在所述经停区域中,获得自所述出发地出发的第一已建航线和到达所述目的地的第二已建航线;自各所述第一已建航线的途径航点和到达航点、及各所述第二已建航线的始发航点和途径航点中,筛选出重叠航点;将所述重叠航点作为所述经停点;
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经停区域映射至电子地图;
目标经停点确定模块,用于自所述电子地图中,根据各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及所述出发地经各所述经停点至所述目的地的航线距离,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以及
目标航班生成模块,用于沿所述已建航线,生成所述出发地至所述目的地之间,经所述目标经停点的目标航班;
其中,所述目标经停点确定模块确定一经停点为目标经停点,包括:
根据所述电子地图,获得每个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
将各所述经停点按其交通流量从大到小排序,生成第一序列;
沿所述已建航线,获得所述出发地经各所述经停点至所述目的地的航线距离;
将各所述经停点按其航线距离从小到大排序,生成第二序列;
如果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二序列的首个经停点相同,则确定所述首个经停点为所述目标经停点;
如果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二序列的首个经停点不同,则计算每个所述经停点的交通流量与第一权重系数的第一乘积和每个所述经停点的航线距离与第二权重系数的第二乘积;
按每个所述经停点的第一乘积减第二乘积之差从大到小排序,生成第三序列;以及
确定所述第三序列的首个经停点为所述目标经停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处理器;
一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航班组建方法的步骤。
CN202010873418.9A 2020-08-26 2020-08-26 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000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3418.9A CN112000760B (zh) 2020-08-26 2020-08-26 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3418.9A CN112000760B (zh) 2020-08-26 2020-08-26 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0760A CN112000760A (zh) 2020-11-27
CN112000760B true CN112000760B (zh) 2023-10-03

Family

ID=73471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3418.9A Active CN112000760B (zh) 2020-08-26 2020-08-26 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076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15004A (ko) * 2012-04-10 2013-10-21 이호철 항공권 예약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665409A (zh) * 2017-11-01 2018-02-06 飞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序航班构建及容错的方法
CN108038508A (zh) * 2017-12-12 2018-05-15 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中转航班的推送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542876A (zh) * 2018-11-20 2019-03-29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Hadoop数据挖掘航空器经验轨迹模型关键因子的提取方法
CN110889537A (zh) * 2019-10-30 2020-03-17 东南大学 一种考虑航班延误的空铁联程出行方案生成方法
CN111062556A (zh) * 2019-10-28 2020-04-24 海南太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开航线价值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1160770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进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15004A (ko) * 2012-04-10 2013-10-21 이호철 항공권 예약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7665409A (zh) * 2017-11-01 2018-02-06 飞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后序航班构建及容错的方法
CN108038508A (zh) * 2017-12-12 2018-05-15 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中转航班的推送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542876A (zh) * 2018-11-20 2019-03-29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Hadoop数据挖掘航空器经验轨迹模型关键因子的提取方法
CN111062556A (zh) * 2019-10-28 2020-04-24 海南太美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开航线价值判定方法及系统
CN110889537A (zh) * 2019-10-30 2020-03-17 东南大学 一种考虑航班延误的空铁联程出行方案生成方法
CN111160770A (zh) * 2019-12-30 2020-05-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进场航班动态协同排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n airlines code-share optimisation: a modelling framework and analysis;Ahmed Abdelghany;IEEE(03);全文 *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改航策略研究;万莉莉;田勇;叶博嘉;;数学的实践与认识(第2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0760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237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essing quality of transit networks at specified locations
US10169995B2 (en) Automatic selection of parking spaces based on parking space attributes, driver preferences, and vehicle information
US101198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celerating route search
US10331727B2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to display commonly categorized entities
CN108009275B (zh) 航班中转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20020120396A1 (en) Apparatus,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termining an optimum route based on historical information
US9909880B2 (en) Automated wayfinding of an accessible route
CN110555432B (zh) 一种兴趣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10989549B2 (en) Route recommendation in map service
CN112052269A (zh) 一种推荐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54217A (zh) 停车路线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00716B (zh) 航线推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5352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ffic-aware stochastic routing and navigation
CN114462972A (zh) 商旅清算业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JP7145184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に用いられる方法、装置、デバイス、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10417651B2 (en) Fuel consumption predictions using associative memories
CN112000760B (zh) 航班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139139A (zh) 用于确定上车点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EP4092388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commending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CN112561433B (zh) 货源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408944A (zh) 中转航班的推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68532B (zh) 一种地点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77033B (zh) 基于通航量的流量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8089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quantifying multimodal transportation resources at a geographic location
CN117708423A (zh) 一种银行网点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