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6389A - 一种侧吹还原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吹还原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6389A
CN111996389A CN202010881657.9A CN202010881657A CN111996389A CN 111996389 A CN111996389 A CN 111996389A CN 202010881657 A CN202010881657 A CN 202010881657A CN 111996389 A CN111996389 A CN 111996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rnace
furnace body
reduction
reduction furnace
blo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16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6389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Seventh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 Huizh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 Huizheng filed Critical Liu Huizheng
Priority to CN2020108816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6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6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6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6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6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13/00Obtaining lead
    • C22B13/02Obtaining lead by dry proce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Vertical, Hearth, Or Arc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吹还原炉,涉及还原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侧吹还原炉在排出炉体内部烟气时,会携带大量热量被排出炉体的内部,造成炉体内部热量损失,使得炉体内部的反应效率降低的问题。一种侧吹还原炉,包括排烟筒;所述排烟筒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侧面底部。该装置排烟筒的管道形状为螺旋状,使得烟气在通过排烟筒排出还原炉内炉体内部时,能够通过缠绕在还原炉内炉体外壁的排烟筒对还原炉内炉体进行保温和升温的操作,从而保证还原炉内炉体内部位置的反应温度不会降低,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侧吹还原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还原炉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侧吹还原炉。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铅锌行业准入条件》的实施,对于满足环保要求、生产成本低廉的炼铅新工艺的需求日益突出。国内外已用于工业化生产的炼铅工艺主要有一步炼铅和两步炼铅工艺,其中在炼铅过程中需要用到侧吹还原炉。
如申请号为:CN201810421673.2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侧吹还原炉局部补氧降低炉渣含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炉内氧气调控:将物料和燃料投入侧吹还原炉内,通过侧吹还原炉的供养管道对侧吹还原炉供氧,控制炉内整体氧气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65%;再从煤粒进料口下方的两侧边风口接通纯氧管道补氧,控制下粒煤风口区的氧气质量浓度为65~75%;(2)温度调节:控制炉内整体的氧气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5~65%后,调节煤的投入量,控制下粒煤风口区的温度为1100~1300℃,控制炉中间至出渣口这段区域的温度为1000~1200℃;(3)排渣调控:生产作业中,当炉渣因温度低而流动性不好时,再在虹吸池隔断区的风口进行补氧,确保炉渣顺利从出渣口流出。本发明可将炉渣渣含Pb由3.5-4.5%降至2.5%以下。
现有的侧吹还原炉在排出炉体内部烟气时,会携带大量热量被排出炉体的内部,造成炉体内部热量损失,使得炉体内部的反应效率降低,需要更高的能源催化才能达到反应效果,增加了能源损耗,且现有侧喷还原炉内喷管一般只设有一根,使得内部的物质不能完全的被燃烧反应,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侧吹还原炉,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吹还原炉,以解决现有侧吹还原炉在排出炉体内部烟气时,会携带大量热量被排出炉体的内部,造成炉体内部热量损失,使得炉体内部的反应效率降低,需要更高的能源催化才能达到反应效果,增加了能源损耗,且现有侧喷还原炉内喷管一般只设有一根,使得内部的物质不能完全的被燃烧反应,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侧吹还原炉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侧吹还原炉,包括还原炉外炉体,进料口a,进料口b,排烟筒,侧吹喷管,出渣口;所述还原炉外炉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进料口a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顶面一侧;所述进料口b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顶面的一侧,且进料口a和进料口b与还原炉外炉体的内腔贯通连接;所述排烟筒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侧面底部;所述侧吹喷管固定连接在排烟筒侧面的中部,且侧吹喷管与排烟筒的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为对侧设计;所述出渣口和还原出料口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还原炉外炉体的内部设有还原炉内炉体,且还原炉外炉体和还原炉内炉体均为圆筒形状设计,还原炉内炉体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的顶板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排烟筒的管道形状为螺旋状,且排烟筒缠绕在还原炉内炉体的外壁表面,排烟筒顶端的排烟进口贯通连接在还原炉内炉体的侧面顶部,且排烟筒的排烟出口穿出还原炉外炉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还原炉内炉体的顶部设有混合进料腔,且混合进料腔腔体的截面形状为“V”形,混合进料腔的底端为向一侧倾斜设计,且混合进料腔的底部设有偏心进料口,且偏心进料口位于还原炉内炉体侧吹喷管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a和进料口b在还原炉外炉体顶面为平行设计,且进料口a和进料口b圆心的连线与偏心进料口和还原炉内炉体圆心的连线垂直,进料口a和进料口b与偏心进料口分别还原炉内炉体圆心位置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侧吹喷管的一端设有喷射竖管,且喷射竖管设有五根,喷射竖管位于还原炉内炉体圆心位置的一侧,且喷射竖管位于还原出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竖管为弧形排列,且喷射竖管的管体设有喷射头,喷射头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在喷射竖管的管体,且喷射头的喷口朝向还原炉内炉体的圆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渣口和还原出料口的截面形状均为“V”形,且出渣口和还原出料口分别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内炉体的底部两侧,所述出渣口与还原出料口的中部设有分隔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在排出还原炉内炉体内部的烟气时,烟气在螺旋状的排烟筒内移动,排烟筒环绕在还原炉内炉体的外部,能够起到对还原炉内炉体进行保温和升温的功效,保证了还原炉内炉体内部物质的反应,该装置内部设有五根喷射竖管,能够使得还原炉内炉体内部上中下部位的物质充分燃烧,进一步提高了还原炉内炉体内部物质的反应效率,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首先,排烟筒的管道形状为螺旋状,使得烟气在通过排烟筒排出还原炉内炉体内部时,能够通过缠绕在还原炉内炉体外壁的排烟筒对还原炉内炉体进行保温和升温的操作,从而保证还原炉内炉体内部位置的反应温度不会降低,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其次,进料口a和进料口b平行的设计使得进入还原炉内炉体的物料首先沿着混合进料腔流动混合,增强了后续反应的效果,且偏心进料口位于喷射竖管的上方,从而使得从偏心进料口进入还原炉内炉体的物质能够直接被燃烧反应,增强了该装置内部物质的反应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
再者,喷射头的喷口朝向还原炉内炉体圆心位置的设计使得喷射头在喷射时能够通过喷射的气流在还原炉内炉体的内部形成多股环流,从而使得还原炉内炉体的物质能够充分的被混合搅拌并燃烧反应,提高了还原炉内炉体内部物质的反应效率,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还原炉内炉体和排烟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侧吹喷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3的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图3的B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还原炉外炉体;2、支撑杆;3、进料口a;4、进料口b;5、排烟筒;6、侧吹喷管;7、出渣口;8、还原出料口;101、还原炉内炉体;102、混合进料腔;1021、偏心进料口;601、喷射竖管;6011、喷射头;701、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吹还原炉,包括还原炉外炉体1,进料口a3,进料口b4,排烟筒5,侧吹喷管6,出渣口7;还原炉外炉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还原炉外炉体1的内部设有还原炉内炉体101,且还原炉外炉体1和还原炉内炉体101均为圆筒形状设计,还原炉内炉体10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顶板底部,如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使得该装置占用空间小,方便侧吹喷管6对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物质的充分反应,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还原炉内炉体101的顶部设有混合进料腔102,且混合进料腔102腔体的截面形状为“V”形,混合进料腔102的底端为向一侧倾斜设计,且混合进料腔102的底部设有偏心进料口1021,且偏心进料口1021位于还原炉内炉体101侧吹喷管6的一侧,如附图3和附图7所示,该设计使得进入还原炉内炉体101的物料首先沿着混合进料腔102流动混合;进料口a3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顶面一侧;进料口b4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顶面的一侧,且进料口a3和进料口b4与还原炉外炉体1的内腔贯通连接;排烟筒5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侧面底部;侧吹喷管6固定连接在排烟筒5侧面的中部,且侧吹喷管6与排烟筒5的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为对侧设计;出渣口7和还原出料口8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底部;出渣口7和还原出料口8的截面形状均为“V”形,且出渣口7和还原出料口8分别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内炉体101的底部两侧,出渣口7与还原出料口8的中部设有分隔板701,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8所示,该设计使得当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物质在反应过后,由于还原品和残渣的重力不同,会在喷射头6011形成的多股环流的作用下,分别落入还原出料口8和出渣口7的内部,还原出料口8和出渣口7“V”形的设计方便后续清理残渣以及回收还原成品,提高了该装置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其中,排烟筒5的管道形状为螺旋状,且排烟筒5缠绕在还原炉内炉体101的外壁表面,排烟筒5顶端的排烟进口贯通连接在还原炉内炉体101的侧面顶部,且排烟筒5的排烟出口穿出还原炉外炉体1的底部,如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该设计使得烟气在通过排烟筒5排出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时,能够通过缠绕在还原炉内炉体101外壁的排烟筒5对还原炉内炉体101进行保温和升温的操作,从而保证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位置的反应温度不会降低,保证物质的燃烧反应充分,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其中,进料口a3和进料口b4在还原炉外炉体1顶面为平行设计,且进料口a3和进料口b4圆心的连线与偏心进料口1021和还原炉内炉体101圆心的连线垂直,进料口a3和进料口b4与偏心进料口1021分别还原炉内炉体101圆心位置的两侧,如附图3、附图4和附图7所示,该设计使得进入还原炉内炉体101的物料首先沿着混合进料腔102流动混合,增强了后续反应的效果,且偏心进料口1021位于喷射竖管601的上方,从而使得从偏心进料口1021进入还原炉内炉体101的物质能够直接被燃烧反应,增强了该装置内部物质的反应效果,提高了该装置的适应性。
其中,侧吹喷管6的一端设有喷射竖管601,且喷射竖管601设有五根,喷射竖管601位于还原炉内炉体101圆心位置的一侧,且喷射竖管601位于还原出料口8的上方,如附图3、附图4和附图6所示,该设计使得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上中下部位的物质均能够在喷射竖管601喷射的作用下充分燃烧,提高了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物质的反应效率,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其中,喷射竖管601为弧形排列,且喷射竖管601的管体设有喷射头6011,喷射头6011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在喷射竖管601的管体,且喷射头6011的喷口朝向还原炉内炉体101的圆心位置,如附图3、附图4和附图6所示,该设计使得喷射头6011在喷射时能够通过喷射的气流在还原炉内炉体101的内部形成多股环流,从而使得还原炉内炉体101的物质能够充分的被混合搅拌并燃烧反应,提高了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物质的反应效率,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熔融态的高铅渣通过进料口a3送入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熔剂和还原剂经加料皮带从进料口b4加入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通过侧吹喷管6喷入低热值的水煤气和富氧空气,进行浸没式燃烧,进入还原炉内炉体101的物料首先沿着混合进料腔102流动混合,增强了后续反应的效果,且偏心进料口1021位于喷射竖管601的上方,从而使得从偏心进料口1021进入还原炉内炉体101的物质能够直接被燃烧反应,增强了该装置内部物质的反应效果,还原炉内炉体101在喷射竖管601的作用下,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上中下部位的物质均能够在喷射竖管601喷射的作用下充分燃烧,提高了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物质的反应效率,且喷射头6011在喷射时能够通过喷射的气流在还原炉内炉体101的内部形成多股环流,从而使得还原炉内炉体101的物质能够充分的被混合搅拌并燃烧反应,提高了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物质的反应效率,完成一系列的传热传质和氧化铅的还原反应过程,生成粗铅和终渣,由于还原品和残渣的重力不同,会在喷射头6011形成的多股环流的作用下,分别落入还原出料口8和出渣口7的内部,还原出料口8和出渣口7“V”形的设计方便后续清理残渣以及回收还原成品,该装置内部在排出多余烟气时,烟气在通过排烟筒5排出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时,能够通过缠绕在还原炉内炉体101外壁的排烟筒5对还原炉内炉体101进行保温和升温的操作,从而保证还原炉内炉体101内部位置的反应温度不会降低,保证物质的燃烧反应充分。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8)

1.一种侧吹还原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还原炉外炉体(1),进料口a(3),进料口b(4),排烟筒(5),侧吹喷管(6),出渣口(7);所述还原炉外炉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进料口a(3)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顶面一侧;所述进料口b(4)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顶面的一侧,且进料口a(3)和进料口b(4)与还原炉外炉体(1)的内腔贯通连接;所述排烟筒(5)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侧面底部;所述侧吹喷管(6)固定连接在排烟筒(5)侧面的中部,且侧吹喷管(6)与排烟筒(5)的排烟进口和排烟出口为对侧设计;所述出渣口(7)和还原出料口(8)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侧吹还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炉外炉体(1)的内部设有还原炉内炉体(101),且还原炉外炉体(1)和还原炉内炉体(101)均为圆筒形状设计,还原炉内炉体(10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外炉体(1)的顶板底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侧吹还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筒(5)的管道形状为螺旋状,且排烟筒(5)缠绕在还原炉内炉体(101)的外壁表面,排烟筒(5)顶端的排烟进口贯通连接在还原炉内炉体(101)的侧面顶部,且排烟筒(5)的排烟出口穿出还原炉外炉体(1)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侧吹还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炉内炉体(101)的顶部设有混合进料腔(102),且混合进料腔(102)腔体的截面形状为“V”形,混合进料腔(102)的底端为向一侧倾斜设计,且混合进料腔(102)的底部设有偏心进料口(1021),且偏心进料口(1021)位于还原炉内炉体(101)侧吹喷管(6)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侧吹还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a(3)和进料口b(4)在还原炉外炉体(1)顶面为平行设计,且进料口a(3)和进料口b(4)圆心的连线与偏心进料口(1021)和还原炉内炉体(101)圆心的连线垂直,进料口a(3)和进料口b(4)与偏心进料口(1021)分别还原炉内炉体(101)圆心位置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侧吹还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吹喷管(6)的一端设有喷射竖管(601),且喷射竖管(601)设有五根,喷射竖管(601)位于还原炉内炉体(101)圆心位置的一侧,且喷射竖管(601)位于还原出料口(8)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侧吹还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竖管(601)为弧形排列,且喷射竖管(601)的管体设有喷射头(6011),喷射头(6011)自上而下均匀分布在喷射竖管(601)的管体,且喷射头(6011)的喷口朝向还原炉内炉体(101)的圆心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侧吹还原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口(7)和还原出料口(8)的截面形状均为“V”形,且出渣口(7)和还原出料口(8)分别固定连接在还原炉内炉体(101)的底部两侧,所述出渣口(7)与还原出料口(8)的中部设有分隔板(701)。
CN202010881657.9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侧吹还原炉 Active CN111996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1657.9A CN111996389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侧吹还原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1657.9A CN111996389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侧吹还原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6389A true CN111996389A (zh) 2020-11-27
CN111996389B CN111996389B (zh) 2022-12-23

Family

ID=73470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1657.9A Active CN111996389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侧吹还原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638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2352A (zh) * 2021-03-08 2021-07-30 陈鲁彬 一种带有加热炉的多级无氧铜板制作紫铜带生产线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8025A2 (de) * 2005-12-16 2007-06-21 Patco Engineering Gmbh Verfahren zum aufarbeiten von metallurgischen stäuben oder schleifstäuben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JP2008100893A (ja) * 2006-10-22 2008-05-01 Jfe Steel Kk 製鋼スラグの処理方法
CN201648414U (zh) * 2010-03-30 2010-11-24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铁物料喷射还原炉
WO2011017855A1 (zh) * 2009-08-14 2011-02-1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铅渣还原炉及铅渣还原工艺
WO2013060242A1 (zh) * 2011-10-28 2013-05-02 志立发展有限公司 悬挂式立卧两用还原炉及其加热方法
CN103451445A (zh) * 2013-09-10 2013-12-1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熔炼侧吹还原炼铅锌工艺
CN103451446A (zh) * 2013-09-10 2013-12-1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熔炼侧吹还原炼铅锌设备
CN103993176A (zh) * 2014-05-13 2014-08-2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富氧顶吹熔炼-液态高铅渣侧吹直接还原炼铅工艺
CN103993183A (zh) * 2014-05-13 2014-08-2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富氧顶吹熔炼-液态高铅渣侧吹直接还原炼铅设备
CN104073652A (zh) * 2014-06-25 2014-10-0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炼锡装置
CN104152713A (zh) * 2014-08-26 2014-11-1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铅熔融还原装置
CN104152712A (zh) * 2014-08-26 2014-11-1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铅熔融还原工艺
CN204138734U (zh) * 2014-08-26 2015-02-04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铅熔融还原装置
CN105483393A (zh) * 2015-11-25 2016-04-1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改进型侧吹熔融还原炉处理再生铅的方法
CN107227409A (zh) * 2017-07-31 2017-10-03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态高铅渣的底侧吹熔池还原炉
WO2017185859A1 (zh) * 2016-04-28 2017-11-02 天津闪速炼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闪炉
CN107642902A (zh) * 2017-10-26 2018-01-30 徐志良 一种高效加热炉
CN110145770A (zh) * 2019-05-17 2019-08-20 北京宝恒伟业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大锅灶
CN110284006A (zh) * 2019-07-29 2019-09-27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顶侧复合吹熔池熔炼炉
EP3889275A1 (en) * 2020-03-31 2021-10-06 Qiu, Jiangbo Skyflash multiphase flow metallurgical furnace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8025A2 (de) * 2005-12-16 2007-06-21 Patco Engineering Gmbh Verfahren zum aufarbeiten von metallurgischen stäuben oder schleifstäuben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JP2008100893A (ja) * 2006-10-22 2008-05-01 Jfe Steel Kk 製鋼スラグの処理方法
WO2011017855A1 (zh) * 2009-08-14 2011-02-17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铅渣还原炉及铅渣还原工艺
CN201648414U (zh) * 2010-03-30 2010-11-24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含铁物料喷射还原炉
WO2013060242A1 (zh) * 2011-10-28 2013-05-02 志立发展有限公司 悬挂式立卧两用还原炉及其加热方法
CN103451445A (zh) * 2013-09-10 2013-12-1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熔炼侧吹还原炼铅锌工艺
CN103451446A (zh) * 2013-09-10 2013-12-18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熔炼侧吹还原炼铅锌设备
CN103993176A (zh) * 2014-05-13 2014-08-2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富氧顶吹熔炼-液态高铅渣侧吹直接还原炼铅工艺
CN103993183A (zh) * 2014-05-13 2014-08-20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富氧顶吹熔炼-液态高铅渣侧吹直接还原炼铅设备
CN104073652A (zh) * 2014-06-25 2014-10-01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炼锡装置
CN104152713A (zh) * 2014-08-26 2014-11-1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铅熔融还原装置
CN104152712A (zh) * 2014-08-26 2014-11-19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铅熔融还原工艺
CN204138734U (zh) * 2014-08-26 2015-02-04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侧吹铅熔融还原装置
CN105483393A (zh) * 2015-11-25 2016-04-13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改进型侧吹熔融还原炉处理再生铅的方法
WO2017185859A1 (zh) * 2016-04-28 2017-11-02 天津闪速炼铁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闪炉
CN107227409A (zh) * 2017-07-31 2017-10-03 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液态高铅渣的底侧吹熔池还原炉
CN107642902A (zh) * 2017-10-26 2018-01-30 徐志良 一种高效加热炉
CN110145770A (zh) * 2019-05-17 2019-08-20 北京宝恒伟业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大锅灶
CN110284006A (zh) * 2019-07-29 2019-09-27 中节能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顶侧复合吹熔池熔炼炉
EP3889275A1 (en) * 2020-03-31 2021-10-06 Qiu, Jiangbo Skyflash multiphase flow metallurgical furna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2352A (zh) * 2021-03-08 2021-07-30 陈鲁彬 一种带有加热炉的多级无氧铜板制作紫铜带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6389B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1640B (zh) 一种电石生产装置
CN107227409B (zh) 一种用于液态高铅渣的底侧吹熔池还原炉
CN101446413A (zh) 一种组合式多喷嘴燃烧器
CN101348842B (zh) 一种氧气顶吹熔融还原炼铁方法
CN111996389B (zh) 一种侧吹还原炉
CN105483393A (zh) 一种采用改进型侧吹熔融还原炉处理再生铅的方法
CN110922028B (zh) 一种用于生产玻璃、玄武岩纤维或岩棉的窑炉装置
CN106524166A (zh) 蓄热式脱硝燃烧器
CN114018058B (zh) 一种复合材料氧煤喷枪
CN201463594U (zh) 一种熔融还原炼铁用组合喷枪
CN111578715A (zh) 浸没式喷枪及侧吹炉
CN205383888U (zh) 一种冶金炉
CN108910950B (zh) 一种由铬铁矿制备铬酸钠的方法
CN109652144B (zh) 一体化水煤浆烧嘴及点火方法
CN218480903U (zh) 一种窑身供风的多孔回转窑
CN201555459U (zh) 一种闪速炉新型喷嘴
CN111964457A (zh) 一种节能降耗废钢预热喷枪
CN201954970U (zh) 一种新型氧枪
CN218238342U (zh) 铅回收浸没熔炼炉
CN216144148U (zh) 回转式侧吹冶炼装置
CN213396588U (zh) 一种用于锑冶炼的水套及熔炼炉
CN201343564Y (zh) 还原炉的还原喷枪
CN212157155U (zh) 一种低排放蓄热式烧嘴
CN213447258U (zh) 一种用于锑冶炼的富氧侧吹有柱熔炼炉
CN213984555U (zh) 一种处理化工废盐的单元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6

Address after: 030,000 No. 9, West 1st Lane, Bingzhou South Road, Xiaodian District, Taiyuan, Shanxi

Applicant after: China Nuclear Seventh Research and Design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0, Taibai Road East, Jining, Shandong 277600

Applicant before: Liu Huizhe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