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3949B - 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3949B
CN111993949B CN202010832893.1A CN202010832893A CN111993949B CN 111993949 B CN111993949 B CN 111993949B CN 202010832893 A CN202010832893 A CN 202010832893A CN 111993949 B CN111993949 B CN 111993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lifting
turnover
lifting platform
battery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289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93949A (zh
Inventor
贾宇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83289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3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3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3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93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3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16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with jibs supported by columns, e.g. towers having their lower end mounted for slewing movements
    • B66C23/166Simple cranes with jibs which may be fixed or can slew or lu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F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OR P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EVICES WHICH APPLY A LIFTING OR PUSHING FORCE DIRECTLY TO THE SURFACE OF A LOAD
    • B66F7/0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 B66F7/10Lifting frames, e.g. for lifting vehicles; Platform lifts with platforms supported directly by ja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两条车轮导引槽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周转槽,第一周转槽的底部通过平移槽与设置在泊车区一侧的第二周转槽相连通,在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的一侧端部内侧均设置有挡车升降块,第二周转槽的一端与送料架相连接,第二周转槽的另一端与出料架相连接,在第二周转槽外侧固定安装有转载架,转载架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吊钩的起吊绳,在第一周转槽、第一周转槽以及平移槽的底面铺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底部轨道,底部轨道上活动安装有快速周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智能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周转快速,周转方式灵活,汽车设置方式标准统一,配套件标准易周转,方便管理和周转操作,方法简单易操作。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目前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占比很大,但是在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和使用过程中遇到下列问题:首先,纯电动汽车需要实施充电作业,将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给汽车电动机提供动力源,每次充电的时间较长,充电后行进里程较短,导致新能源汽车使用时不能像加油一样快速周转动力源;其次,传统的纯电动汽车要想实现像是加油一样方便就需要对电池实施更换作业,受到不同车型的限制,以及不同车型载重电池和数量的限制,很难实施统一处理,并且采取传统的人工方式实施更换电池的方法费力费时,消耗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操作作业,导致周转时间变成;再次,传统的汽车型号多样,电池安装位置不尽相同,如果需要实现快速周转,对电池的导电连接、安装位置、型号大小、安装方式均需要实现统一的设置标准,增加了电动汽车快速周转的难度。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智能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周转快速,周转方式灵活,汽车设置方式标准统一,配套件标准易周转,方便管理和周转操作,方法简单易操作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智能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周转快速,周转方式灵活,汽车设置方式标准统一,配套件标准易周转,方便管理和周转操作,方法简单易操作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包括泊车区,设置在泊车区上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所述的两条车轮导引槽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周转槽,第一周转槽的底部通过平移槽与设置在泊车区一侧的第二周转槽相连通,在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的一侧端部内侧均设置有挡车升降块,第二周转槽的一端与送料架相连接,第二周转槽的另一端与出料架相连接,在第二周转槽外侧固定安装有转载架,转载架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吊钩的起吊绳,在第一周转槽、第一周转槽以及平移槽的底面铺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底部轨道,底部轨道上活动安装有快速周转装置。
所述的快速周转装置包括卡接在两条底部轨道上的轨道轮,通过轴承架与轨道轮的轮轴相连接的平移小车,平移小车内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套装在轮轴上的主动轮相连接,在平移小车内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根升降平台电动推杆,升降平台电动推杆的顶部输出端与设置在平移小车顶部的升降平台相连接,在升降平台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升降平台为一体结构的下沉平台,每个下沉平台的顶部均对称固定安装两个机械手臂,每个机械手臂的顶端均连接有定位连杆,在挡车升降块的下方设置有挡车升降电动推杆,挡车升降电动推杆、升降平台电动推杆、电机、以及四个机械手臂均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外侧的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泊车区为长方形水平区域结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为长方形槽状结构,车轮导引槽的长度与泊车区的长度相等,泊车区的宽度不小于两条车轮导引槽的间距,每条车轮导引槽的起始位置均设置有限位加大扩口,第一周转槽的长度不大于车轮导引槽的长度,第一周转槽的宽度不大于两条车轮导引槽之间的间距,第二周转槽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周转槽的设置位置相互对应,第一周转槽的底部与第二周转槽的底部通过平移槽相连通,平移槽的深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第一周转槽的深度与第二周转槽的深度相等,第二周转槽的长度以及宽度与第一周转槽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
所述的送料架上设置有送料辊,出料架上设置有出料辊,送料架的长度和宽度与出料架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第二周转槽的宽度与送料架的宽度相配合,转载架为水平支架,在转载架的外侧端部固定安装纵向旋转架,纵向旋转架的顶部与转载架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纵向旋转架的底部安装在底部旋转支座的中心外位置,底部旋转支座设置在第二周转槽中间外侧对应位置,所述的吊绳为两根,每根吊绳的底部均与吊钩的顶部固定连接,底部轨道的纵向自第一周转槽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周转槽的底部,底部轨道的铺设方向与车轮导引槽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的平移小车是能够在第一周转槽、第一周转槽以及平移槽内水平移动的长方形块状结构,平移小车的长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的长度,平移小车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的宽度,升降平台电动推杆的底部与平移小车内腔底壁固定连接,升降平台电动推杆的顶部与升降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平移小车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升降平台电动推杆出入的导向孔,升降平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活动安装在该孔内,升降平台为长方形结构,下沉平台为长方形结构,下沉平台的宽度不大于升降平台的宽度,升降平台的高度不小于下沉平台的高度,定位连杆为外六方柱形结构,定位连杆的底部与机械手臂的顶部固定连接,机械手臂的伸展长度不小于下沉平台顶部至升降平台顶部的长度。
一种与上述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配套的车,包括车本体,所述的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组安装槽,在该蓄电池组内活动安装有电池壳,电池壳的底部设置有长度和宽度与升降平台相配合的底部加强底座,在底部加强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下沉平台相配合的侧面延伸体,侧面延伸体以及底部加强底座均与电池壳为一体结构,在每个侧面延伸体上均开设有两个与机械手臂相对应的内六方螺栓安装孔,在内六方螺栓安装孔内套装有内六方螺栓,内六方螺栓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连杆相对应的内六方对中栓头,在电池壳的顶面设置有开合结构的盖体,盖体通过盖体紧固螺栓安装在电池壳的顶面,在盖体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内侧与电池组相连接的电源输出插接头,在蓄电池组安装槽对应位置设置有与电源输出插接头相配合的电源输出插接槽,电源输出插接头活动安装在该电源输出插接槽内,在两个内六方螺栓安装孔之间的电池壳上开设有起吊槽,起吊槽的槽底固定安装有吊钩相配合的挂环。
所述的底部加强底座的长度及宽度与升降平台的长度及宽度均相等,下沉平台的长度及宽度与侧面延伸体的水平长度和宽度均相等,相邻的两个机械手臂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内六方螺栓安装孔之间的间距相配合,内六方对中栓头的顶部内侧开设的内六方槽与定位连杆的外形相配合。
一种如上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的周转方法,首先将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通过两条车轮导引槽泊车至泊车区,使新能源汽车的车轮限位在两条车轮导引槽内,通过控制器控制挡车升降电动推杆升起,通过挡车升降块对新能源汽车的前轮实施阻挡限位作业,当新能源汽车被限位后,新能源汽车的底部安装电池组壳体的位置与第一周转槽对应,此时通过控制器驱动升降平台电动推杆,升降平台电动推杆带动升降平台以及下沉平台升起,当升降平台的顶面与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电池组壳体安装位置对应后升降平台电动推杆停止作业,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机械手臂以及定位连杆,对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电池组壳体上的螺栓实施拧下作业,当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电池组壳体的底部螺栓被拧下后,该螺栓被限位固定在定位连杆上,电池组壳体被升降平台承载,同时机械手臂恢复到启示位置,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轮轴旋转,轮轴带动轨道轮沿着底部轨道旋转,实现平移小车运行,在平移小车运行的同时,被卸载下的电池组壳体被转载运行,平移小车沿着底部轨道从第一周转槽移动至平移槽,并再次移动到第二周转槽内,当平移小车移动至第二周转槽内对应位置后,电机停止运行,此时安装上述方法将承载有电池组壳体的升降平台升起至第二周转槽顶部,并利用转载架下方的带有吊钩的起吊绳将移载的电池组壳体转运至出料架上,当转运完毕后,再次利用转载架下方的带有吊钩的起吊绳送料架上已经充电完毕准备好的电池组壳体重新转载至位于第二周转槽顶部的升降平台上,并按照上述方式将已经充电完毕准备好的电池组壳体反向操作安装至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的底部,当安装完毕后,挡车升降块落下,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完成能源快速更换周转作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发明克服传统的纯电动汽车实施充电作业占用时间较长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以快速周转的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利用与特定的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快速周转系统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源的快速周转,能够在短时间内实施新能源汽车的再次能源充足的周转更换作业,整体操作像是为燃油汽车加油一样方便快捷;其次,本产品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快速周转更换电池的新能源汽车,通过特定的更换件实施底部的电池组壳体的快速更换作业,并限制为标准更换配件,整体实现了统一的更换标准,方便了更换动力源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更换动力源的操作得到统一的控制标准,减少了更换时的诸多缺陷,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原件的周转更换时间,实现了轻松的快速更换周转作业,新能源汽车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将没有电的电池更换周转为新的电池组件,将充电作业单独隔离在更换站实施充电,方便了新能源汽车车主的使用,将充电时间高效的加以利用,缩短了周转时间;再次,实现了不同车型对充电电池组安装位置的限定,通过特定的形状和大小的电池组壳体实现不同型号新能源汽车的统一标准化设计,降低了电动汽车快速周转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车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池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快速周转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的快速周转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的快速周转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的快速周转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7为本发明的快速周转结构示意图之五。
图8为本发明的快速周转结构示意图之六。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5、6、7、8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包括泊车区27,设置在泊车区27上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所述的两条车轮导引槽26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通过平移槽41与设置在泊车区27一侧的第二周转槽34相连通,在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的一侧端部内侧均设置有挡车升降块25,第二周转槽34的一端与送料架32相连接,第二周转槽34的另一端与出料架30相连接,在第二周转槽34外侧固定安装有转载架36,转载架36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吊钩40的起吊绳39,在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以及平移槽41的底面铺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底部轨道23,底部轨道23上活动安装有快速周转装置。所述的快速周转装置包括卡接在两条底部轨道23上的轨道轮20,通过轴承架19与轨道轮20的轮轴21相连接的平移小车17,平移小车17内设置有电机18,电机18的输出端与套装在轮轴21上的主动轮22相连接,在平移小车17内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根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顶部输出端与设置在平移小车17顶部的升降平台12相连接,在升降平台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升降平台12为一体结构的下沉平台13,每个下沉平台13的顶部均对称固定安装两个机械手臂14,每个机械手臂14的顶端均连接有定位连杆15,在挡车升降块25的下方设置有挡车升降电动推杆24,挡车升降电动推杆24、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电机18、以及四个机械手臂14均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外侧的控制器相连接。
所述的泊车区27为长方形水平区域结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为长方形槽状结构,车轮导引槽26的长度与泊车区27的长度相等,泊车区27的宽度不小于两条车轮导引槽26的间距,每条车轮导引槽26的起始位置均设置有限位加大扩口29,第一周转槽28的长度不大于车轮导引槽26的长度,第一周转槽28的宽度不大于两条车轮导引槽26之间的间距,第二周转槽34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周转槽28的设置位置相互对应,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与第二周转槽34的底部通过平移槽41相连通,平移槽41的深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的深度与第二周转槽34的深度相等,第二周转槽34的长度以及宽度与第一周转槽28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所述的送料架32上设置有送料辊33,出料架30上设置有出料辊31,送料架32的长度和宽度与出料架30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第二周转槽34的宽度与送料架32的宽度相配合,转载架36为水平支架,在转载架36的外侧端部固定安装纵向旋转架37,纵向旋转架37的顶部与转载架36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纵向旋转架37的底部安装在底部旋转支座35的中心外位置,底部旋转支座35设置在第二周转槽34中间外侧对应位置,所述的吊绳39为两根,每根吊绳39的底部均与吊钩40的顶部固定连接,底部轨道23的纵向自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周转槽34的底部,底部轨道23的铺设方向与车轮导引槽26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
所述的平移小车17是能够在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以及平移槽41内水平移动的长方形块状结构,平移小车17的长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28的长度,平移小车17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28的宽度,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底部与平移小车17内腔底壁固定连接,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顶部与升降平台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平移小车17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出入的导向孔,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活动安装在该孔内,升降平台12为长方形结构,下沉平台13为长方形结构,下沉平台13的宽度不大于升降平台12的宽度,升降平台12的高度不小于下沉平台13的高度,定位连杆15为外六方柱形结构,定位连杆15的底部与机械手臂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机械手臂14的伸展长度不小于下沉平台13顶部至升降平台12顶部的长度。
一种与上述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配套的车,包括车本体1,所述的车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组安装槽,在该蓄电池组内活动安装有电池壳2,电池壳2的底部设置有长度和宽度与升降平台12相配合的底部加强底座3,在底部加强底座3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下沉平台13相配合的侧面延伸体4,侧面延伸体4以及底部加强底座3均与电池壳2为一体结构,在每个侧面延伸体4上均开设有两个与机械手臂14相对应的内六方螺栓安装孔38,在内六方螺栓安装孔38内套装有内六方螺栓6,内六方螺栓6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连杆15相对应的内六方对中栓头5,在电池壳2的顶面设置有开合结构的盖体7,盖体7通过盖体紧固螺栓9安装在电池壳2的顶面,在盖体7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内侧与电池组相连接的电源输出插接头8,在蓄电池组安装槽对应位置设置有与电源输出插接头8相配合的电源输出插接槽,电源输出插接头8活动安装在该电源输出插接槽内,在两个内六方螺栓安装孔38之间的电池壳2上开设有起吊槽10,起吊槽10的槽底固定安装有吊钩40相配合的挂环11。所述的底部加强底座3的长度及宽度与升降平台12的长度及宽度均相等,下沉平台13的长度及宽度与侧面延伸体4的水平长度和宽度均相等,相邻的两个机械手臂14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内六方螺栓安装孔38之间的间距相配合,内六方对中栓头5的顶部内侧开设的内六方槽与定位连杆15的外形相配合。
一种如上述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的周转方法,首先将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通过两条车轮导引槽26泊车至泊车区27,使新能源汽车的车轮限位在两条车轮导引槽26内,通过控制器控制挡车升降电动推杆24升起,通过挡车升降块25对新能源汽车的前轮实施阻挡限位作业,当新能源汽车被限位后,新能源汽车的底部安装电池组壳体的位置与第一周转槽28对应,此时通过控制器驱动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带动升降平台12以及下沉平台13升起,当升降平台12的顶面与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电池组壳体安装位置对应后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停止作业,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机械手臂14以及定位连杆15,对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电池组壳体上的螺栓实施拧下作业,当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电池组壳体的底部螺栓被拧下后,该螺栓被限位固定在定位连杆15上,电池组壳体被升降平台12承载,同时机械手臂14恢复到启示位置,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18,电机18带动主动轮22旋转,主动轮22带动轮轴21旋转,轮轴21带动轨道轮20沿着底部轨道23旋转,实现平移小车17运行,在平移小车17运行的同时,被卸载下的电池组壳体被转载运行,平移小车17沿着底部轨道23从第一周转槽28移动至平移槽41,并再次移动到第二周转槽34内,当平移小车17移动至第二周转槽34内对应位置后,电机18停止运行,此时安装上述方法将承载有电池组壳体的升降平台12升起至第二周转槽34顶部,并利用转载架36下方的带有吊钩40的起吊绳39将移载的电池组壳体转运至出料架30上,当转运完毕后,再次利用转载架36下方的带有吊钩40的起吊绳39送料架32上已经充电完毕准备好的电池组壳体重新转载至位于第二周转槽34顶部的升降平台12上,并按照上述方式将已经充电完毕准备好的电池组壳体反向操作安装至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的底部,当安装完毕后,挡车升降块25落下,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完成能源快速更换周转作业。
具体操作时,首先将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通过两条车轮导引槽26泊车至泊车区27,使新能源汽车的车轮限位在两条车轮导引槽26内,通过控制器控制挡车升降电动推杆24升起,通过挡车升降块25对新能源汽车的前轮实施阻挡限位作业,当新能源汽车被限位后,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的电池壳2位置与第一周转槽28对应,此时通过控制器驱动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带动升降平台12以及下沉平台13升起,当升降平台12的顶面与电池壳2安装位置对应后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停止作业,底部加强底座3的底面与升降平台12的顶面接触,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机械手臂14以及定位连杆15,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2实施拧下作业,机械手臂14上的定位连杆15利用定位原理和内六方对中栓头5的对应原理,内六方对中栓头5的顶部内侧开设的内六方槽与定位连杆15的外形相配合,将定位连杆15插入至内六方对中栓头5的顶部内侧开设的内六方槽内,并旋转机械手臂14实现内六方螺栓6的拧下作业,在运行的同时,升降平台12持续对底部加强底座3以及电池壳2实施支撑作业,下沉平台13的下沉距离与侧面延伸体4的水平宽度配合,实现在电池壳2支撑后的内六方螺栓6松动和拧紧作业的操作,当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2被拧下后,内六方螺栓6以及内六方对中栓头5被限位固定在定位连杆15上,此操作是为了对电力充足的新的电池壳2的拧上固定作业做准备。电池壳2被升降平台12承载,同时机械手臂14恢复到启示位置,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18,电机18带动主动轮22旋转,主动轮22带动轮轴21旋转,轮轴21带动轨道轮20沿着底部轨道23旋转,实现平移小车17运行,在平移小车17运行的同时,被卸载下的电池壳2被转载运行,平移小车17沿着底部轨道23从第一周转槽28移动至平移槽41,并再次移动到第二周转槽34内,当平移小车17移动至第二周转槽34内对应位置后,电机18停止运行,此时安装上述方法将承载有电池壳2的升降平台12升起至第二周转槽34顶部,并利用转载架36下方的带有吊钩40的起吊绳39将移载的电池壳2转运至出料架30上,转载时将吊钩40与吊槽10内的挂环11连接挂接,实现电池壳2的起吊作业,起吊时,底部旋转支座35带动纵向旋转架37旋转,纵向旋转架37带动转载架旋转,当吊绳39顶部通过电动收线棍收紧后,可以将电池壳2吊起,并通过持续旋转运载至出料架30上,当转运完毕后,再次利用转载架36下方的带有吊钩40的起吊绳39送料架32上已经充电完毕准备好的电池壳2重新转载至位于第二周转槽34顶部的升降平台12上,并按照上述方式将已经充电完毕准备好的电池壳2反向操作安装至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的底部,当安装完毕后,挡车升降块25落下,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完成能源快速更换周转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包括车本体(1),泊车区(27),设置在泊车区(27)上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条车轮导引槽(26)的内侧中部设置有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通过平移槽(41)与设置在泊车区(27)一侧的第二周转槽(34)相连通,在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的一侧端部内侧均设置有挡车升降块(25),第二周转槽(34)的一端与送料架(32)相连接,第二周转槽(34)的另一端与出料架(30)相连接,在第二周转槽(34)外侧固定安装有转载架(36),转载架(36)的下方设置有带有吊钩(40)的起吊绳(39),在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以及平移槽(41)的底面铺设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底部轨道(23),底部轨道(23)上活动安装有快速周转装置;所述的快速周转装置包括卡接在两条底部轨道(23)上的轨道轮(20),通过轴承架(19)与轨道轮(20)的轮轴(21)相连接的平移小车(17),平移小车(17)内设置有电机(18),电机(18)的输出端与套装在轮轴(21)上的主动轮(22)相连接,在平移小车(17)内腔固定安装有至少两根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顶部输出端与设置在平移小车(17)顶部的升降平台(12)相连接,在升降平台(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升降平台(12)为一体结构的下沉平台(13),每个下沉平台(13)的顶部均对称固定安装两个机械手臂(14),每个机械手臂(14)的顶端均连接有定位连杆(15),在挡车升降块(25)的下方设置有挡车升降电动推杆(24),挡车升降电动推杆(24)、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电机(18)、以及四个机械手臂(14)均通过导线与设置在外侧的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泊车区(27)为长方形水平区域结构,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轮导引槽(26)为长方形槽状结构,车轮导引槽(26)的长度与泊车区(27)的长度相等,泊车区(27)的宽度不小于两条车轮导引槽(26)的间距,每条车轮导引槽(26)的起始位置均设置有限位加大扩口(29),第一周转槽(28)的长度不大于车轮导引槽(26)的长度,第一周转槽(28)的宽度不大于两条车轮导引槽(26)之间的间距,第二周转槽(34)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周转槽(28)的设置位置相互对应,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与第二周转槽(34)的底部通过平移槽(41)相连通,平移槽(41)的深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的深度与第二周转槽(34)的深度相等,第二周转槽(34)的长度以及宽度与第一周转槽(28)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所述的送料架(32)上设置有送料辊(33),出料架(30)上设置有出料辊(31),送料架(32)的长度和宽度与出料架(30)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第二周转槽(34)的宽度与送料架(32)的宽度相配合,转载架(36)为水平支架,在转载架(36)的外侧端部固定安装纵向旋转架(37),纵向旋转架(37)的顶部与转载架(36)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纵向旋转架(37)的底部安装在底部旋转支座(35)的中心外位置,底部旋转支座(35)设置在第二周转槽(34)中间外侧对应位置,所述的起吊绳(39)为两根,每根起吊绳(39)的底部均与吊钩(40)的顶部固定连接,底部轨道(23)的纵向自第一周转槽(28)的底部延伸至第二周转槽(34)的底部,底部轨道(23)的铺设方向与车轮导引槽(26)的设置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的平移小车(17)是能够在第一周转槽(28)、第一周转槽(28)以及平移槽(41)内水平移动的长方形块状结构,平移小车(17)的长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28)的长度,平移小车(17)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周转槽(28)的宽度,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底部与平移小车(17)内腔底壁固定连接,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顶部与升降平台(12)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平移小车(17)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出入的导向孔,升降平台电动推杆(16)的输出端活动安装在该孔内,升降平台(12)为长方形结构,下沉平台(13)为长方形结构,下沉平台(13)的宽度不大于升降平台(12)的宽度,升降平台(12)的高度不小于下沉平台(13)的高度,定位连杆(15)为外六方柱形结构,定位连杆(15)的底部与机械手臂(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机械手臂(14)的伸展长度不小于下沉平台(13)顶部至升降平台(12)顶部的长度;所述的车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组安装槽,在该蓄电池组内活动安装有电池壳(2),电池壳(2)的底部设置有长度和宽度与升降平台(12)相配合的底部加强底座(3),在底部加强底座(3)的两侧均设置有与下沉平台(13)相配合的侧面延伸体(4),侧面延伸体(4)以及底部加强底座(3)均与电池壳(2)为一体结构,在每个侧面延伸体(4)上均开设有两个与机械手臂(14)相对应的内六方螺栓安装孔(38),在内六方螺栓安装孔(38)内套装有内六方螺栓(6),内六方螺栓(6)的端部设置有与定位连杆(15)相对应的内六方对中栓头(5),在电池壳(2)的顶面设置有开合结构的盖体(7),盖体(7)通过盖体紧固螺栓(9)安装在电池壳(2)的顶面,在盖体(7)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内侧与电池组相连接的电源输出插接头(8),在蓄电池组安装槽对应位置设置有与电源输出插接头(8)相配合的电源输出插接槽,电源输出插接头(8)活动安装在该电源输出插接槽内,在两个内六方螺栓安装孔(38)之间的电池壳(2)上开设有起吊槽(10),起吊槽(10)的槽底固定安装有吊钩(40)相配合的挂环(11);所述的底部加强底座(3)的长度及宽度与升降平台(12)的长度及宽度均相等,下沉平台(13)的长度及宽度与侧面延伸体(4)的水平长度和宽度均相等,相邻的两个机械手臂(14)之间的间距与相邻的两个内六方螺栓安装孔(38)之间的间距相配合,内六方对中栓头(5)的顶部内侧开设的内六方槽与定位连杆(15)的外形相配合;首先将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通过两条车轮导引槽(26)泊车至泊车区(27),使新能源汽车的车轮限位在两条车轮导引槽(26)内,通过控制器控制挡车升降电动推杆(24)升起,通过挡车升降块(25)对新能源汽车的前轮实施阻挡限位作业,当新能源汽车被限位后,新能源汽车的底部的电池壳位置与第一周转槽对应,此时通过控制器驱动升降平台电动推杆,升降平台电动推杆带动升降平台以及下沉平台升起,当升降平台的顶面与电池壳安装位置对应后升降平台电动推杆停止作业,底部加强底座的底面与升降平台的顶面接触,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机械手臂以及定位连杆,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实施拧下作业,机械手臂上的定位连杆利用定位原理和内六方对中栓头的对应原理,内六方对中栓头的顶部内侧开设的内六方槽与定位连杆的外形相配合,将定位连杆插入至内六方对中栓头的顶部内侧开设的内六方槽内,并旋转机械手臂实现内六方螺栓的拧下作业,在运行的同时,升降平台持续对底部加强底座以及电池壳实施支撑作业,下沉平台的下沉距离与侧面延伸体的水平宽度配合,实现在电池壳支撑后的内六方螺栓松动和拧紧作业的操作,当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壳被拧下后,内六方螺栓以及内六方对中栓头被限位固定在定位连杆上,此操作是为了对电力充足的新的电池壳的拧上固定作业做准备;电池壳被升降平台承载,同时机械手臂恢复到启示位置,此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主动轮旋转,主动轮带动轮轴旋转,轮轴带动轨道轮沿着底部轨道旋转,实现平移小车运行,在平移小车运行的同时,被卸载下的电池壳被转载运行,平移小车沿着底部轨道从第一周转槽移动至平移槽,并再次移动到第二周转槽内,当平移小车移动至第二周转槽内对应位置后,电机停止运行,此时安装上述方法将承载有电池壳的升降平台升起至第二周转槽顶部,并利用转载架下方的带有吊钩的起吊绳将移载的电池壳转运至出料架上,转载时将吊钩与吊槽内的挂环连接挂接,实现电池壳的起吊作业,起吊时,底部旋转支座带动纵向旋转架旋转,纵向旋转架带动转载架旋转,当吊绳顶部通过电动收线棍收紧后,可以将电池壳吊起,并通过持续旋转运载至出料架上,当转运完毕后,再次利用转载架下方的带有吊钩的起吊绳送料架上已经充电完毕准备好的电池壳重新转载至位于第二周转槽顶部的升降平台上,并按照上述方式将已经充电完毕准备好的电池壳反向操作安装至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的底部,当安装完毕后,挡车升降块落下,需要快速周转的新能源汽车完成能源快速更换周转作业。
CN202010832893.1A 2020-08-18 2020-08-18 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Active CN111993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2893.1A CN111993949B (zh) 2020-08-18 2020-08-18 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2893.1A CN111993949B (zh) 2020-08-18 2020-08-18 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3949A CN111993949A (zh) 2020-11-27
CN111993949B true CN111993949B (zh) 2021-05-28

Family

ID=73472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2893.1A Active CN111993949B (zh) 2020-08-18 2020-08-18 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39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70839B (zh) * 2021-08-04 2021-11-02 南通锐莱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68127A (ja) * 2010-02-17 2011-09-01 Ihi Corp 蓄電装置交換システム
JP2012006498A (ja) * 2010-06-25 2012-01-12 Hirata Corp バッテリ交換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ッテリ交換方法
CN104787011A (zh) * 2015-04-13 2015-07-22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换电装置及换电设备
CN105539384A (zh) * 2016-01-06 2016-05-04 贵州恒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更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装置
CN111002955A (zh) * 2019-12-18 2020-04-14 河南宝威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电池换电装置
CN111532172A (zh) * 2020-05-14 2020-08-14 瑞安市驰恒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乘车用底盘换电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68127A (ja) * 2010-02-17 2011-09-01 Ihi Corp 蓄電装置交換システム
JP2012006498A (ja) * 2010-06-25 2012-01-12 Hirata Corp バッテリ交換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ッテリ交換方法
CN104787011A (zh) * 2015-04-13 2015-07-22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换电装置及换电设备
CN105539384A (zh) * 2016-01-06 2016-05-04 贵州恒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更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装置
CN111002955A (zh) * 2019-12-18 2020-04-14 河南宝威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电池换电装置
CN111532172A (zh) * 2020-05-14 2020-08-14 瑞安市驰恒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乘车用底盘换电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3949A (zh) 2020-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3246A (zh) 小型自动化换电站
CN109703529A (zh) 一种可兼容多种车型的两侧全自动充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
CN206436985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
CN106891865A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
JP2016540487A (ja) 車両用の迅速装着および取り外し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105691178A (zh) 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系统及方法
CN202138353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车载移动式自动充换电站
WO2020024866A1 (en) Battery swapping station an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apping battery pack for vehicle
CN106627512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全自动换电机器人
CN212654232U (zh) 一种纯电动乘用车底盘换电系统
CN111993949B (zh) 新能源汽车动力源快速周转系统及配套的车及周转方法
CN111993919B (zh) 集电池更换与循环充电于一体的电动汽车电池更换装置及其应用
CN111717062A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换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55344A (zh) 一种agv汽车自动搬运机器人
CN212979956U (zh) 一种重型卡车的换电系统
CN111762039A (zh) 不同车型电动小客车共享换电的电池智能储存充电系统
WO2021115001A1 (zh) 一种具有露天搬送能力的快速物流运输车
CN116442848A (zh) 新能源商用车用移动式换电车
CN217025242U (zh) 一种直臂式高空作业车
CN216636211U (zh) 基于电动车车辆的亏电电池及满电电池交换装置
CN116238383A (zh) 移动换电站
CN113752895B (zh) 换电机器人、换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1280677U (zh) 不同车型电动小客车共享换电的电池智能储存充电装置
CN111823937A (zh) 多车型电动小客车共享换电的电池智能储存充电控制方法
CN20868258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新能源汽车用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