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90270A - 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90270A
CN111990270A CN202010863840.6A CN202010863840A CN111990270A CN 111990270 A CN111990270 A CN 111990270A CN 202010863840 A CN202010863840 A CN 202010863840A CN 111990270 A CN111990270 A CN 111990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pipe
conveying pipe
closing
material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38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景
郭文良
何春姜
张凯
刘勇
廖平
吴征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Z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Z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Zeng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638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90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90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90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5/00Feeding devices for stock or game ; Feeding wagons; Feeding stacks
    • A01K5/02Automatic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39/00Feeding or drinking appliances for poultry or other birds
    • A01K39/01Feeding devices, e.g. chainfeeders
    • A01K39/012Feeding devices, e.g. chainfeeders filling automatically, e.g. by gravity from a reserve
    • A01K39/0125Panfeeding systems; Feeding pans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涉及畜牧养殖饲料供给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第一输料管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输料管下方的第二输料管,第一输料管均贯穿设置在箱体上,且第一输料管上开设有位于箱体内出料口,第二输料管上开设有与出料口连通的进料口;第一输料管沿其轴向方向上转动设置有开闭管,开闭管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料口重合的开口;箱体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开闭管转动连接以驱动开闭管能够相对第一输料管旋转而使开口与出料口完全错开以遮挡出料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连杆沿通槽移动,从而开闭管能够相对第一输料管旋转,而实现出料口的打开或关闭。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饲料供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畜家禽被人们大批饲养,但是在喂养的过程中,人工喂食麻烦、效率低,给喂养带来不便,饲料需要通过管道连续供料,主管道和若干分管道需要转接,此时需要转接料斗来完成转接工作。而现有技术中,落料开关手动款需要靠人工来开闭,无法满足全自动化控制;气动落料开关虽然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但是外形结构不够紧凑,结构也过于复杂为了自动化精准控制,而且当相交料线的夹角不同时,应用也不是很方便。
在CN208286130U公开了一种动物养殖场饲料供给线用转接料斗,包括接料斗和转料斗,接料斗底部前后两侧面外设有分料管,接料斗的左侧面设有观察窗装置且右侧面设有磁吸门,磁吸门内壁上端铰接有挡料层,磁吸门内壁与挡料层之间设有磁铁,接料斗内设有两个搅拌轴,搅拌轴上设有搅拌叶,接料斗前侧面设有料位传感器安装孔,转料斗顶部设有布料管,转料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均设有抽拉挡料闸板。该申请利用抽拉挡料闸板进行下料,存在下料不均匀的问题,饲料一般会从抽拉挡料闸板中间下料,中间的料会多一些,且利用抽拉挡料闸板下料还存在将饲料积存在抽拉挡料闸板的问题,影响其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包括箱体、第一输料管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输料管下方的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均贯穿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且第一输料管上开设有位于所述箱体内出料口,所述第二输料管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口连通的进料口;所述第一输料管沿其轴向方向上转动设置有开闭管,所述开闭管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口重合的开口;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开闭管转动连接以驱动开闭管能够相对第一输料管旋转而使所述开口与出料口完全错开以遮挡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开设有圆弧形的通槽,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通槽与所述开闭管转动连接,所述通槽的圆心与所述开闭管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外壁上,所述连杆为弧形,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连杆带动开闭管沿所述通槽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开闭管沿所述通槽旋转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出料口开口的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开闭管沿所述通槽旋转的角度为45°,所述出料口开口的角度小于或等于45°。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的最大行程或最小行程为所述连杆从所述通槽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行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料管横向设置,所述出料口设置在第一输料管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输料管竖向设置且第二输料管上端与所述箱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均横向设置,所述出料口设置在第一输料管的侧壁上,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第二输料管的侧壁上,进料口与所述箱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料管位于第二输料管正上方,且第一输料管与第二输料管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呈异面夹角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料管位于第二输料管正上方,且第一输料管与第二输料管呈异面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检修口以及用于遮挡所述检修口的盖板,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监测箱体内物料高度的料位传感器。
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本发明通过在箱体上设置通槽,通过该通槽可以限定连杆移动的位置,从而可以使开闭管能够相对第一输料管旋转,并通过设置电机的最大行程或最小行程,使电机在达到最大行程或最小行程自动停止运行,从而可以进一步限定开闭管的旋转角度,使得开闭管上开口与出料口重合或完全错开,从而实现出料口的打开或关闭,从而能够将第一输料管中的物料转接到第二输料管中;通过设置连杆和通槽的配合,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与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感应开关或者行程开关来控制电机停止运行的结构相比,由于感应开关或者行程开关容易损坏,导致电机无法自动停止运行,本发明中的结构能够更精准的控制电机自动停止运行,从而自动控制开闭管的旋转角度,使得出料口的打开或关闭,并且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部分分解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箱体;11、上箱体;12、下箱体;13、通槽;14、盖板;15、防雨盖板;2、第一输料管;21、出料口;3、第二输料管;31、进料口;4、开闭管;5、驱动装置;51、连杆;16、安装支架;17、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包括箱体1、第一输料管2和第二输料管3、开闭管4和驱动装置5。
本实施例中,箱体1包括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所述上箱体11与所述下箱体12盖合形成腔体,具体地,上箱体11底部设置有上连接法兰,下箱体12顶端设置有下连接法兰,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通过螺栓固定在上连接法兰和下连接法兰上而连接,且上连接法兰和下连接法兰之间还设置有橡胶垫,以提高箱体密封性。
第一输料管2贯穿设置在上箱体11上,且第一输料管2两端均伸出上箱体11,第一输料管2位于上箱体11外的两端端面均开设有进料口用于进料,第二输料管3设置在第一输料管2的下方,第二输料管3上设置有与下箱体12连通的进料口31,第一输料管2上还开设有位于所述箱体1内且与进料口31连通的出料口2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料管2和第二输料管3均横向设置,如图1~4所示,所述出料口21设置在第一输料管2的侧壁上且朝向进料口31,所述进料口31设置在第二输料管3的侧壁上,进料口31位于所述箱体1内且朝向出料口21,从而从第一输料管2上的出料口21出来的物料能够通过进料口31进入第二输料管3内;第二输料管3的两端伸出箱体1外,且位于箱体1外的两端端面均开设有出料口用于出料,本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料管3竖向设置,如图5所示,第二输料管3上端与所述箱体1连通,第二输料管3的下端位于箱体1外,且下端端面具有出料口。
开闭管4沿第一输料管2轴向方向套设在第一输料管2的外壁上,开闭管4侧壁上开设有与出料口21重合的开口;开闭管4转动设置第一输料管2,所述开闭管4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输料管2旋转而使所述开口与出料口21错开以关闭出料口21,从而出料口21与进料口31不连通,使第一输料管2内的物料不能通过出料口21排出;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装置5驱动开闭管4相对所述第一输料管2旋转而使所述开口与出料口21相互错开以关闭出料口21,驱动装置5反转,开闭管4相对所述第一输料管2旋转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打开出料口21,所述驱动装置5横向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所述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连杆51,所述连杆51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的外壁与所述开闭管4转动连接,从而通过驱动装置5驱动连杆51旋转,连杆51带动开闭管4能够相对第一输料管2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圆弧形的通槽13,所述连杆5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通槽13与所述开闭管4转动连接以驱动开闭管4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输料管2旋转,所述通槽13的圆心与所述开闭管4的轴线重合,即通槽13所在圆的圆心与开闭管4的轴线重合,连杆51也为弧形,从而所述驱动装置5能够驱动所述连杆51带动开闭管4沿所述通槽13来回移动,通过通槽13可以不仅便于开闭管4回到原始位置,而且能够限定开闭管4旋转角度,避免开闭管4旋转角度太多或太少,从而开口与出料口21不能完全错位而无法关闭出料口21。本实施例中,开闭管4上开口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出料口21的长度和宽度;所述开闭管4沿所述通槽13旋转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出料口21开口的角度,从而开口与出料口21能够完全错位而关闭出料口21,本实施例中,所述开闭管4沿所述通槽13旋转的角度为45°,即通槽13的长度为其所在圆的四分之一的弧长,所述出料口21开口的角度小于或等于45°,从而开口与出料口21能够完全错位而关闭出料口21;所述驱动装置5的最大行程为所述连杆51从所述通槽13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行程,从而驱动装置5能够驱动开闭管4沿通槽13旋转,并且当驱动装置5达到最大行程或最小行程时会自动停止运行,从而使得出料口21被自动打开或关闭。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为减速电机,在实际应用中,驱动装置5还可以为气缸,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料管2位于第二输料管3正上方,且第一输料管2与第二输料管3呈异面垂直设置,从而可以实现不同方向上的物料的输送,在实际应用中第一输料管2与第二输料管3可以平行设置,也可以沿高度方向呈异面夹角设置,具体可以是20°、30°、40°、45°、50°、60°等,具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与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侧壁上设置有检修口以及用于遮挡所述检修口的盖板14。
本实施例中,箱体1顶部设有防雨盖板15,所述防雨盖板2的上表面为斜面结构,便于排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箱体11的外壁设有开孔,开孔上安装有透明观察板,透明观察板上设有安装支架16,安装支架16上装有料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时,开孔为直径40mm圆孔,安装支架上开设直径30mm安装孔17安装料位传感器,料位传感器通过透明观察板感应设备内的料位,当料位传感器通过透明观察板检测到箱体1内的料位面,获得料位值,该设置料位传感器能够更加方便的实施传输料位信息。
当需要出料时,开启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连杆51从通槽13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连杆51带动开闭管4旋转,当电机达到最大行程时自动停止运行,开闭管4上的开口与出料口21重合,出料口21打开,第一输料管2中的物料能够通过出料口21进入第二输料管3;当落料或转料完毕后,开启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反转,带动连杆51沿通槽13反向旋转,连杆51带动开闭管4反向旋转回到原始位置,当电机达到最大行程时自动停止运行,开闭管4上的开口与出料口21相互错位,出料口21关闭。
本实施例通过在箱体1上设置通槽13,通过该通槽13可以限定连杆51移动的位置,从而可以使开闭管4能够相对第一输料管2旋转,并通过设置电机的最大行程或最小行程,使电机在达到最大行程或最小行程自动停止运行,从而可以进一步限定开闭管4的旋转角度,使得开闭管4上开口与出料口21重合或完全错开,从而实现出料口21的打开或关闭,实现将第一输料管中的物料转接到第二输料管中;通过设置连杆51和通槽13的配合,配合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与通过设置感应开关或者行程开关来控制电机停止运行的结构相比,由于感应开关或者行程开关容易损坏,导致电机无法自动停止运行,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能够更精准的控制电机自动停止运行,从而自动控制开闭管4的旋转角度。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特征实施范例,对本发明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同等交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第一输料管(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输料管(2)下方的第二输料管(3),所述第一输料管(2)均贯穿设置在所述箱体(1)上,且第一输料管(2)上开设有位于所述箱体(1)内出料口(21),所述第二输料管(3)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口(21)连通的进料口(31);所述第一输料管(2)沿其轴向方向上转动设置有开闭管(4),所述开闭管(4)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料口(21)重合的开口;所述箱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有连杆(51),所述连杆(51)的另一端与所述开闭管(4)转动连接以驱动开闭管(4)能够相对第一输料管(2)旋转而使所述开口与出料口(21)完全错开以遮挡出料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开设有圆弧形的通槽(13),所述连杆(5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通槽(13)与所述开闭管(4)转动连接,所述通槽(13)的圆心与所述开闭管(4)的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外壁上,所述连杆(51)为弧形,所述驱动装置(5)能够驱动所述连杆(51)带动开闭管(4)沿所述通槽(13)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管(4)沿所述通槽(13)旋转的角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出料口(21)开口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管(4)沿所述通槽(13)旋转的角度为45°,所述出料口(21)开口的角度小于或等于4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的最大行程或最小行程为所述连杆(51)从所述通槽(13)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料管(2)横向设置,所述出料口(21)设置在第一输料管(2)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输料管(3)竖向设置且第二输料管(3)上端与所述箱体(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料管(2)和第二输料管(3)均横向设置,所述出料口(21)设置在第一输料管(2)的侧壁上,所述进料口(31)设置在第二输料管(3)的侧壁上,进料口(31)与所述箱体(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料管(2)位于第二输料管(3)正上方,且第一输料管(2)与第二输料管(3)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料管(2)和第二输料管(3)呈异面夹角设置。
CN202010863840.6A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Pending CN111990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3840.6A CN111990270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3840.6A CN111990270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90270A true CN111990270A (zh) 2020-11-27

Family

ID=73471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3840.6A Pending CN111990270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902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1984A (zh) * 2022-04-29 2022-07-12 张雪军 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畜禽养殖用饲养工艺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32159U (zh) * 2018-07-20 2019-04-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便更换饲料二次转接料斗装置
CN209905857U (zh) * 2019-05-07 2020-01-07 禹城鼎牧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供给线用转接料斗
CN210143541U (zh) * 2019-05-07 2020-03-17 禹城鼎牧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喂料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32159U (zh) * 2018-07-20 2019-04-12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种便更换饲料二次转接料斗装置
CN209905857U (zh) * 2019-05-07 2020-01-07 禹城鼎牧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饲料供给线用转接料斗
CN210143541U (zh) * 2019-05-07 2020-03-17 禹城鼎牧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喂料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1984A (zh) * 2022-04-29 2022-07-12 张雪军 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畜禽养殖用饲养工艺
CN114731984B (zh) * 2022-04-29 2023-12-15 淘好料(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智慧畜禽养殖用饲养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14762U (zh) 一种鱼池自动投喂机
CN212545079U (zh) 一种用于生猪养殖的电动三通阀
CN206481790U (zh) 一种饲料喂料的定量器及喂料系统
CN205320849U (zh) 猪只养殖防尘自动喂料装置
CN111990270A (zh) 一种电动推杆式的转接料斗
CN202489080U (zh) 一种鱼用远程控制自动投饵装置
CN210017423U (zh) 一种具有定时定量功能的种羊自动投食装置
CN210143541U (zh) 一种自动喂料系统
CN208821446U (zh) 一种新型夏南牛养牛场用饲料输送机
CN215819629U (zh) 一种分区养殖自动投料装置
CN209030823U (zh) 一种定量投料装置
CN213538193U (zh) 一种开松机
CN212065304U (zh) 一种旋钮式配量器
CN220523306U (zh) 一种饲料输出口用的电动蝶阀
CN215327653U (zh) 一种密封性高的养殖场粪污发酵设备
CN210143540U (zh) 一种罐下输出装置
CN214902982U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智能宠物喂食器
CN213294071U (zh) 电动三通阀
CN218897902U (zh) 家畜粥料饲喂系统
CN219849170U (zh) 一种牛羊养殖用饲料储存装置
CN216639231U (zh) 一种畜禽养殖用智能进出料的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
CN218649687U (zh) 一种牲猪养殖液态饲料清洁投喂装置
CN212993678U (zh) 一种可定时定量自动投喂饲料的猪舍
CN217038380U (zh) 一种饲料存储投放装置
CN215123338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定向投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