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7874A - 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7874A
CN111987874A CN202010886605.0A CN202010886605A CN111987874A CN 111987874 A CN111987874 A CN 111987874A CN 202010886605 A CN202010886605 A CN 202010886605A CN 111987874 A CN111987874 A CN 111987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eat
assembling
plate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866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87874B (zh
Inventor
王和平
李伟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866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78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7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7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87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7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02K15/03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包括组装台、组装顶板、组装座、挤压座、第一组装单元、第二组装单元、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所述组装顶板固定安装在组装台的上端,所述组装座连接在组装台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挤压座、第一组装单元、第二组装单元、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均安装在组装台的上端,所述第二组装单元位于挤压座和第一组装单元以及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之间的位置,所述挤压座和第一组装单元位于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的一侧,所述挤压座位于第一组装单元的一侧;本发明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解决不能方便快速的对多个双磁钢进行加工组装,以及双磁钢组装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启动器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指的马达,又称启动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从而带动曲轴转动,具有瓷芯底座的新型低成本火花塞和启动器这两项零部件创新,奠定了汽车发展的技术基础,本发明涉及的是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专利公开号CN110091146A公开了一种玩具等腰梯形磁钢组装机,包括机箱和工作桌面板,机箱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与工作桌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工作桌面板的顶部通过第一支撑架固定连接有滑台组件,工作桌面板的顶部且位于滑台组件的顶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有安装底板,该发明涉及玩具组装设备技术领域。该玩具等腰梯形磁钢组装机,无需花费生产人员大量的时间进行玩具磁钢的组装,减轻了生产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等腰梯形玩具的生产效率,实现了既快速又高效的对等腰梯形玩具进行组装,达到利用磁铁同极相排异极相吸的特性,来判断磁钢极性正确性的目的,实现利用单轴气缸加直线轴承进行双轴定位。存在的缺陷包括:不能方便快速的对多个双磁钢进行加工组装,以及双磁钢组装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本发明公开的一方面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方便快速的对多个双磁钢进行加工组装的问题;通过设置的组装座、挤压座、第一组装单元、第二组装单元、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的配合使用,传送带和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可以将多个组装座进行运输,通过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对双磁钢本体的限位和加工,可以有效提高对双磁钢本体的加工效率,通过第二组装单元对双磁钢本体的处理,可以方便快捷的将组装的双磁钢本体进行转运,便于对双磁钢本体做进一步处理,提高了对多个双磁钢进行加工组装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方案中不能方便快速的对多个双磁钢进行加工组装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另一方面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双磁钢组装的稳定性不佳的问题;通过设置的固定柱、伸缩柱、卡槽的配合使用,将若干个固定柱向卡槽内移动,固定柱两侧的伸缩柱与卡槽的内壁接触并挤压收缩,当固定柱移动至卡槽的内部顶端时,固定柱两侧的伸缩柱反向伸展,使得固定柱与卡槽卡合固定,将连接底板与传送带通过固定柱和卡槽抵接固定,有效提高了连接底板与传送带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双磁钢本体组装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双磁钢组装的稳定性不佳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包括组装台、组装顶板、组装座、挤压座、第一组装单元、第二组装单元、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所述组装顶板固定安装在组装台的上端,所述组装座连接在组装台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挤压座、第一组装单元、第二组装单元、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均安装在组装台的上端,所述第二组装单元位于挤压座和第一组装单元以及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之间的位置,所述挤压座和第一组装单元位于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的一侧,所述挤压座位于第一组装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座位于第二限位座的一侧,所述组装顶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位于第二滑槽的前方;
所述组装座包含连接夹环、卡柱、连接柱、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一旋转柱、第二旋转柱和连接底板,所述卡柱安装在连接夹环的内部,所述连接柱安装在连接夹环的内部靠近前方的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在连接夹环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两侧,所述第一旋转柱安装在第一连接块远离第二连接块的一侧,所述第二旋转柱安装在第二连接块远离第一连接块的一侧,所述连接底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下端,所述连接底板的内部靠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顶板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位于第二传动轮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之间连接有传送带,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通过传送带转动连接,所述组装台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组装单元包含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第一套柱、第二套柱、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第一升降柱、固定座、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套柱和第二套柱均安装在第二支撑板的下端,所述第一套柱位于第二套柱的前方,所述第一支撑柱安装在第一套柱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柱安装在第二套柱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在第一支撑柱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板安装在第二支撑柱的下端,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在第二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柱贯穿于第三支撑板的内部,所述固定座连接在第三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卡板连接在固定座的下方,所述第二卡板连接在第一卡板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组装单元包含连接横臂、连接竖臂、缓冲板、支撑座、支撑上板、支撑下板、液压柱、第二升降柱、夹座、第三支撑柱、液压缸和电机,所述连接竖臂安装在连接横臂的下端靠近一侧的位置,所述支撑座安装在连接横臂的下端靠近另一侧的位置,所述连接竖臂的下端连接有缓冲板,所述支撑座与连接横臂之间安装有支撑上板,所述支撑座的下端安装有支撑下板,所述支撑下板的下端连接有液压柱和第二升降柱,所述液压柱位于第二升降柱的一侧,所述液压柱的下端连接有夹座,所述夹座的下端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后方连接有电机,所述第二升降柱的下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板的内部靠近下方的位置连接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柱和第三转柱,所述第一转柱位于第三转柱的上端,所述调节座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柱和第四转柱,所述第二转柱位于第四转柱的上端,所述第三转柱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夹板,所述第四转柱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夹板,所述调节座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挤压柱,所述挤压柱的下端安装有挤压顶座。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连接有伸缩柱,所述固定柱通过伸缩柱与卡槽卡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底板通过卡槽和固定柱与传送带抵接固定。
进一步的,该双磁钢组装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若干个固定柱向卡槽内移动,固定柱两侧的伸缩柱与卡槽的内壁接触并挤压收缩,当固定柱移动至卡槽的内部顶端时,固定柱两侧的伸缩柱反向伸展,使得固定柱与卡槽卡合固定,将连接底板与传送带固定柱和卡槽抵接固定;
步骤二:启动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以及传送带转动,将组装座从第二传动轮的位置向第一传动轮的位置移动,利用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依次对组装座上的双磁钢本体进行限位和加工;
步骤三:通过液压缸和电机,控制液压柱和第二升降柱进行上升和下移,通过调节座将挤压顶座移动至双磁钢本体的上端,继续将挤压顶座下移至双磁钢本体的上表面,通过控制第一转柱、第二转柱、第三转柱和第四转柱相向转动,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与双磁钢本体的两侧进行夹持,通过调节座的转动将双磁钢本体与卡柱分离,将双磁钢本体转运至指定的位置,并重复以上步骤。
本发明公开的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组装座、挤压座、第一组装单元、第二组装单元、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的配合使用,传送带和第一传动轮以及第二传动轮可以将多个组装座进行运输,通过第一限位座和第二限位座对双磁钢本体的限位和加工,可以有效提高对双磁钢本体的加工效率,通过第二组装单元对双磁钢本体的处理,可以方便快捷的将组装的双磁钢本体进行转运,便于对双磁钢本体做进一步处理,提高了对多个双磁钢进行加工组装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清理方案中不能方便快速的对多个双磁钢进行加工组装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另一个方面带来的一个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的固定柱、伸缩柱、卡槽的配合使用,将若干个固定柱向卡槽内移动,固定柱两侧的伸缩柱与卡槽的内壁接触并挤压收缩,当固定柱移动至卡槽的内部顶端时,固定柱两侧的伸缩柱反向伸展,使得固定柱与卡槽卡合固定,将连接底板与传送带通过固定柱和卡槽抵接固定,有效提高了连接底板与传送带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双磁钢本体组装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双磁钢组装的稳定性不佳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组装座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第一组装单元的连接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第二组装单元的连接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缓冲板与调节座的连接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组装顶板与连接底板的连接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传送带与连接底板的连接剖视图。
图中:1、组装台;2、组装顶板;201、第一滑槽;202、第二滑槽;203、传送带;3、组装座;301、连接夹环;302、卡柱;303、连接柱;304、第一支撑板;305、第一连接块;306、第二连接块;307、第一旋转柱;308、第二旋转柱;309、连接底板;4、挤压座;5、第一组装单元;501、第一固定板;502、第二固定板;503、第一支撑柱;504、第二支撑柱;505、第一套柱;506、第二套柱;507、第二支撑板;508、第三支撑板;509、第一升降柱;510、固定座;511、第一卡板;512、第二卡板;6、第二组装单元;601、连接横臂;602、连接竖臂;603、缓冲板;604、支撑座;605、支撑上板;606、支撑下板;607、液压柱;608、第二升降柱;609、夹座;610、第三支撑柱;611、液压缸;612、电机;613、调节座;614、挤压柱;615、挤压顶座;616、第一转柱;617、第二转柱;618、第三转柱;619、第四转柱;620、第一夹板;621、第二夹板;7、第一限位座;8、第二限位座;9、第一传动轮;10、第二传动轮;11、卡槽;12、固定柱;13、伸缩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包括组装台1、组装顶板2、组装座3、挤压座4、第一组装单元5、第二组装单元6、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所述组装顶板2固定安装在组装台1的上端,所述组装座3连接在组装台1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挤压座4、第一组装单元5、第二组装单元6、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均安装在组装台1的上端,所述第二组装单元6位于挤压座4和第一组装单元5以及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之间的位置,所述挤压座4和第一组装单元5位于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的一侧,所述挤压座4位于第一组装单元5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座7位于第二限位座8的一侧,所述组装顶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01和第二滑槽202,所述第一滑槽201位于第二滑槽202的前方;
所述组装座3包含连接夹环301、卡柱302、连接柱303、第一支撑板304、第一连接块305、第二连接块306、第一旋转柱307、第二旋转柱308和连接底板309,所述卡柱302安装在连接夹环301的内部,所述连接柱303安装在连接夹环301的内部靠近前方的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板304安装在连接夹环301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块305和第二连接块306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04的两侧,所述第一旋转柱307安装在第一连接块305远离第二连接块306的一侧,所述第二旋转柱308安装在第二连接块306远离第一连接块305的一侧,所述连接底板309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04的下端,所述连接底板309的内部靠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卡槽11。
所述组装顶板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所述第一传动轮9位于第二传动轮10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之间连接有传送带203,所述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通过传送带203转动连接,所述组装台1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
所述第一组装单元5包含第一固定板501、第二固定板502、第一支撑柱503、第二支撑柱504、第一套柱505、第二套柱506、第二支撑板507、第三支撑板508、第一升降柱509、固定座510、第一卡板511和第二卡板512,所述第一套柱505和第二套柱506均安装在第二支撑板507的下端,所述第一套柱505位于第二套柱506的前方,所述第一支撑柱503安装在第一套柱505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柱504安装在第二套柱506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板501安装在第一支撑柱503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板502安装在第二支撑柱504的下端,所述第三支撑板508连接在第二支撑板507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柱509贯穿于第三支撑板508的内部,所述固定座510连接在第三支撑板508的下方,所述第一卡板511连接在固定座510的下方,所述第二卡板512连接在第一卡板511的下方。
所述第二组装单元6包含连接横臂601、连接竖臂602、缓冲板603、支撑座604、支撑上板605、支撑下板606、液压柱607、第二升降柱608、夹座609、第三支撑柱610、液压缸611和电机612,所述连接竖臂602安装在连接横臂601的下端靠近一侧的位置,所述支撑座604安装在连接横臂601的下端靠近另一侧的位置,所述连接竖臂602的下端连接有缓冲板603,所述支撑座604与连接横臂601之间安装有支撑上板605,所述支撑座604的下端安装有支撑下板606,所述支撑下板606的下端连接有液压柱607和第二升降柱608,所述液压柱607位于第二升降柱608的一侧,所述液压柱607的下端连接有夹座609,所述夹座609的下端安装有液压缸611,所述液压缸611的后方连接有电机612,所述第二升降柱608的下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柱610。
所述缓冲板603的内部靠近下方的位置连接有调节座613,所述调节座6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柱616和第三转柱618,所述第一转柱616位于第三转柱618的上端,所述调节座613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柱617和第四转柱619,所述第二转柱617位于第四转柱619的上端,所述第三转柱618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夹板620,所述第四转柱619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夹板621,所述调节座613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挤压柱614,所述挤压柱614的下端安装有挤压顶座615,调节座613可以转动,便于调整第一夹板620和第二夹板621的位置,挤压顶座615、第一夹板620和第二夹板621起到对双磁钢本体进行挤压和固定的作用。
所述传送带20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上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连接有伸缩柱13,所述固定柱12通过伸缩柱13与卡槽11卡合固定,伸缩柱13具有左右伸缩的功能,起到连接和卡合固定的作用。
所述连接底板309通过卡槽11和固定柱12与传送带203抵接固定,有效提高了连接底板309与传送带203连接的稳定性。
该双磁钢组装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若干个固定柱12向卡槽11内移动,固定柱12两侧的伸缩柱13与卡槽11的内壁接触并挤压收缩,当固定柱12移动至卡槽11的内部顶端时,固定柱12两侧的伸缩柱13反向伸展,使得固定柱12与卡槽11卡合固定,将连接底板309与传送带203固定柱12和卡槽11抵接固定;
步骤二:启动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以及传送带203转动,将组装座3从第二传动轮10的位置向第一传动轮9的位置移动,利用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依次对组装座3上的双磁钢本体进行限位和加工;
步骤三:通过液压缸611和电机612,控制液压柱607和第二升降柱608进行上升和下移,通过调节座613将挤压顶座615移动至双磁钢本体的上端,继续将挤压顶座615下移至双磁钢本体的上表面,通过控制第一转柱616、第二转柱617、第三转柱618和第四转柱619相向转动,将第一夹板620和第二夹板621与双磁钢本体的两侧进行夹持,通过调节座613的转动将双磁钢本体与卡柱302分离,将双磁钢本体转运至指定的位置,并重复以上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公开的各个方面,用于对双磁钢本体进行组装加工,包括但不限于双磁钢本体的转运、限位、固定和挤压等工作,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公开的一方面,通过设置的组装座3、挤压座4、第一组装单元5、第二组装单元6、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的配合使用,传送带203和第一传动轮9以及第二传动轮10可以将多个组装座3进行运输,通过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对双磁钢本体的限位和加工,可以有效提高对双磁钢本体的加工效率,通过第二组装单元6对双磁钢本体的处理,可以方便快捷的将组装的双磁钢本体进行转运,便于对双磁钢本体做进一步处理,提高了对多个双磁钢进行加工组装的效率,解决了现有清理方案中不能方便快速的对多个双磁钢进行加工组装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的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固定柱12、伸缩柱13、卡槽11的配合使用,将若干个固定柱12向卡槽11内移动,固定柱12两侧的伸缩柱13与卡槽11的内壁接触并挤压收缩,当固定柱12移动至卡槽11的内部顶端时,固定柱12两侧的伸缩柱13反向伸展,使得固定柱12与卡槽11卡合固定,将连接底板309与传送带203通过固定柱12和卡槽11抵接固定,有效提高了连接底板309与传送带203连接的稳定性,进而可以提高双磁钢本体组装的稳定性,通过调节座613将挤压顶座615移动至双磁钢本体的上端,继续将挤压顶座615下移至双磁钢本体的上表面,通过控制第一转柱616、第二转柱617、第三转柱618和第四转柱619相向转动,将第一夹板620和第二夹板621与双磁钢本体的两侧进行夹持,通过调节座613的转动将双磁钢本体与卡柱302分离,将双磁钢本体转运至指定的位置,挤压顶座615、第一夹板620和第二夹板621起到对双磁钢本体进行挤压和固定的作用,解决了现有方案中双磁钢组装的稳定性不佳的缺陷。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组装台(1)、组装顶板(2)、组装座(3)、挤压座(4)、第一组装单元(5)、第二组装单元(6)、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所述组装顶板(2)固定安装在组装台(1)的上端,所述组装座(3)连接在组装台(1)的内部靠近上端的位置,所述挤压座(4)、第一组装单元(5)、第二组装单元(6)、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均安装在组装台(1)的上端,所述第二组装单元(6)位于挤压座(4)和第一组装单元(5)以及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之间的位置,所述挤压座(4)和第一组装单元(5)位于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的一侧,所述挤压座(4)位于第一组装单元(5)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座(7)位于第二限位座(8)的一侧,所述组装顶板(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槽(201)和第二滑槽(202),所述第一滑槽(201)位于第二滑槽(202)的前方;
所述组装座(3)包含连接夹环(301)、卡柱(302)、连接柱(303)、第一支撑板(304)、第一连接块(305)、第二连接块(306)、第一旋转柱(307)、第二旋转柱(308)和连接底板(309),所述卡柱(302)安装在连接夹环(301)的内部,所述连接柱(303)安装在连接夹环(301)的内部靠近前方的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板(304)安装在连接夹环(301)的下端,所述第一连接块(305)和第二连接块(306)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04)的两侧,所述第一旋转柱(307)安装在第一连接块(305)远离第二连接块(306)的一侧,所述第二旋转柱(308)安装在第二连接块(306)远离第一连接块(305)的一侧,所述连接底板(309)安装在第一支撑板(304)的下端,所述连接底板(309)的内部靠近下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个卡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顶板(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所述第一传动轮(9)位于第二传动轮(10)的一侧,所述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之间连接有传送带(203),所述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通过传送带(203)转动连接,所述组装台(1)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单元(5)包含第一固定板(501)、第二固定板(502)、第一支撑柱(503)、第二支撑柱(504)、第一套柱(505)、第二套柱(506)、第二支撑板(507)、第三支撑板(508)、第一升降柱(509)、固定座(510)、第一卡板(511)和第二卡板(512),所述第一套柱(505)和第二套柱(506)均安装在第二支撑板(507)的下端,所述第一套柱(505)位于第二套柱(506)的前方,所述第一支撑柱(503)安装在第一套柱(505)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柱(504)安装在第二套柱(506)的下端,所述第一固定板(501)安装在第一支撑柱(503)的下端,所述第二固定板(502)安装在第二支撑柱(504)的下端,所述第三支撑板(508)连接在第二支撑板(507)的一侧,所述第一升降柱(509)贯穿于第三支撑板(508)的内部,所述固定座(510)连接在第三支撑板(508)的下方,所述第一卡板(511)连接在固定座(510)的下方,所述第二卡板(512)连接在第一卡板(511)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装单元(6)包含连接横臂(601)、连接竖臂(602)、缓冲板(603)、支撑座(604)、支撑上板(605)、支撑下板(606)、液压柱(607)、第二升降柱(608)、夹座(609)、第三支撑柱(610)、液压缸(611)和电机(612),所述连接竖臂(602)安装在连接横臂(601)的下端靠近一侧的位置,所述支撑座(604)安装在连接横臂(601)的下端靠近另一侧的位置,所述连接竖臂(602)的下端连接有缓冲板(603),所述支撑座(604)与连接横臂(601)之间安装有支撑上板(605),所述支撑座(604)的下端安装有支撑下板(606),所述支撑下板(606)的下端连接有液压柱(607)和第二升降柱(608),所述液压柱(607)位于第二升降柱(608)的一侧,所述液压柱(607)的下端连接有夹座(609),所述夹座(609)的下端安装有液压缸(611),所述液压缸(611)的后方连接有电机(612),所述第二升降柱(608)的下端安装有第三支撑柱(6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603)的内部靠近下方的位置连接有调节座(613),所述调节座(61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柱(616)和第三转柱(618),所述第一转柱(616)位于第三转柱(618)的上端,所述调节座(613)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柱(617)和第四转柱(619),所述第二转柱(617)位于第四转柱(619)的上端,所述第三转柱(618)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夹板(620),所述第四转柱(619)的下端安装有第二夹板(621),所述调节座(613)的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安装有挤压柱(614),所述挤压柱(614)的下端安装有挤压顶座(6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0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柱(12),所述固定柱(12)的上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均连接有伸缩柱(13),所述固定柱(12)通过伸缩柱(13)与卡槽(11)卡合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板(309)通过卡槽(11)和固定柱(12)与传送带(203)抵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双磁钢组装设备的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一:将若干个固定柱(12)向卡槽(11)内移动,固定柱(12)两侧的伸缩柱(13)与卡槽(11)的内壁接触并挤压收缩,当固定柱(12)移动至卡槽(11)的内部顶端时,固定柱(12)两侧的伸缩柱(13)反向伸展,使得固定柱(12)与卡槽(11)卡合固定,将连接底板(309)与传送带(203)固定柱(12)和卡槽(11)抵接固定;
步骤二:启动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带动第一传动轮(9)和第二传动轮(10)以及传送带(203)转动,将组装座(3)从第二传动轮(10)的位置向第一传动轮(9)的位置移动,利用第一限位座(7)和第二限位座(8)依次对组装座(3)上的双磁钢本体进行限位和加工;
步骤三:通过液压缸(611)和电机(612),控制液压柱(607)和第二升降柱(608)进行上升和下移,通过调节座(613)将挤压顶座(615)移动至双磁钢本体的上端,继续将挤压顶座(615)下移至双磁钢本体的上表面,通过控制第一转柱(616)、第二转柱(617)、第三转柱(618)和第四转柱(619)相向转动,将第一夹板(620)和第二夹板(621)与双磁钢本体的两侧进行夹持,通过调节座(613)的转动将双磁钢本体与卡柱(302)分离,将双磁钢本体转运至指定的位置,并重复以上步骤。
CN202010886605.0A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Active CN1119878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6605.0A CN111987874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86605.0A CN111987874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7874A true CN111987874A (zh) 2020-11-24
CN111987874B CN111987874B (zh) 2021-06-22

Family

ID=73439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86605.0A Active CN111987874B (zh) 2020-08-28 2020-08-28 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787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5034A (zh) * 2021-10-28 2022-01-21 江苏甬磁磁性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磁钢片自动装配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7050A (ja) * 2003-10-28 2005-05-26 Aisin Aw Co Ltd 着磁装置及び着磁方法
CN202334184U (zh) * 2011-11-19 2012-07-11 浙江众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挤压工装夹具
CN102832756A (zh) * 2012-08-31 2012-12-19 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 扁平马达自动总装生产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7050A (ja) * 2003-10-28 2005-05-26 Aisin Aw Co Ltd 着磁装置及び着磁方法
CN202334184U (zh) * 2011-11-19 2012-07-11 浙江众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转子挤压工装夹具
CN102832756A (zh) * 2012-08-31 2012-12-19 重庆市灵龙电子有限公司 扁平马达自动总装生产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65034A (zh) * 2021-10-28 2022-01-21 江苏甬磁磁性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磁钢片自动装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7874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4589B (zh) 一种自动搬运装置
CN109909832A (zh) 一种可调式去车轮背腔毛刺装置
CN113927294B (zh) 一种翻转定位装置
CN111987874B (zh) 一种用于扁平马达中的双磁钢组装设备
CN104723194A (zh) 一种铁锅自动抛边装置
CN212627608U (zh) 一种驱动电机定转子合装设备
CN210499021U (zh) 一种大型起重臂焊接工装
CN111922853A (zh) 一种电梯曳引轮制造加工装置及制造加工方法
CN114434263A (zh) 一种轴承加工打磨设备
CN211840688U (zh) 一种电机定子焊接机
CN2884812Y (zh) 电子零件自动载台供料机
CN209006983U (zh) 一种割草机升降移载变位机
CN217799976U (zh) 一种托辊自动组焊装置
CN111360654A (zh) 轴端打磨抛光设备及方法
CN109158857A (zh) 一种割草机升降移载变位机
CN110900141B (zh) 一种液压支架自动化拆装线
CN114029679A (zh) 螺旋输送设备叶片拼装装置
CN110253427B (zh) 一种链轮抛光自动上下料系统
CN210389833U (zh) 全自动套膜机的上料装置
CN210285926U (zh) 电视机竖立对接设备
CN204914555U (zh) 一种圆筒卷边机
CN219817904U (zh) 一种锻圆装置
CN218747262U (zh) 一种汽车后桥总成生产用抓取夹具
CN217413502U (zh) 一种碳碳圆管移动抛光打磨组件
CN217317106U (zh)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用铣床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