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0033A -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0033A
CN111980033A CN202010949407.4A CN202010949407A CN111980033A CN 111980033 A CN111980033 A CN 111980033A CN 202010949407 A CN202010949407 A CN 202010949407A CN 111980033 A CN111980033 A CN 111980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cast
supporting
arched beam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94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永奎
马鹏
杨贵勇
徐海涛
徐宇
张笔畅
刘伟
钟炳鑫
汪琳
李�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EEC Chengdu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EEC Chengdu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EEC Chengdu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EEC Chengdu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94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00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0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00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包括多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均包括多个第一灌注桩和位于多个第一灌注桩上的支撑板,每组支撑件的多个第一灌注桩沿基坑侧壁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灌注桩位于地面外的端部朝向第一灌注桩内均开设有第一插槽,第一插槽用于供支撑板插入并带动支撑板抵接至基坑侧壁上,每组支撑件还包括位于基坑四周的多个受拉件,每个受拉件均包括位于基坑外的地面上的拱形梁,拱形梁的凹口朝向背离基坑的方向设置,拱形梁上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拱形梁和第一灌注桩连接至一起的连接件,受拉件还包括用于对拱形梁朝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施加拉力的固定件,本申请具有阻止对基坑内部的使用造成影响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
目前常规的基坑设计是排桩+挂网喷锚防护,目前基坑规范要求相邻的排桩中心点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桩直径的2倍,为了控制桩顶位移达到排桩设计长度经济的目的,通常采用内支撑支护,而在基坑内部采用内支撑的设置,占用了基坑内部的部分空间,从而影响了施工人员的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防止基坑支护对基坑内的施工造成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包括位于基坑四周的多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均包括多个第一灌注桩和位于多个第一灌注桩上的支撑板,每组支撑件的多个第一灌注桩沿基坑侧壁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灌注桩位于地面外的端部朝向第一灌注桩内均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用于供支撑板插入并带动支撑板抵接至基坑侧壁上,每组支撑件还包括位于基坑四周的多个受拉件,每个所述受拉件均包括位于基坑外的地面上的拱形梁,所述拱形梁的凹口朝向背离基坑的方向设置,所述拱形梁上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拱形梁和第一灌注桩连接至一起的连接件,所述受拉件还包括用于对拱形梁朝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施加拉力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基坑侧壁内的固定件可对拱形梁朝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施加拉力,从而提高了支撑板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同时可阻止对基坑内部的使用造成影响;第一插槽的设置便于对支撑板进行安装固定;将拱形梁的凹口朝向背离基坑的方向,从而使得拱形梁可带动支撑板具备更好的支撑效果;固定件和受拉件可对多个第一灌注桩起到施加拉力的效果,从而适当的增大了相邻的排桩之间的间距,减少了排桩的使用数量,从而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可选的,每个所述连接件均包括可拆卸连接至拱形梁上的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上均可拆卸连接有受拉圈,多个所述受拉圈用于套设且滑动连接于每个第一灌注桩上,所述支撑板与第一灌注桩位于地面外的端部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受拉圈位于空间所在的位置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受拉圈套设在第一灌注桩上,使得受拉圈被固定至拱形梁上,从而使得拱形梁带动多个第一灌注桩上的支撑板进一步对基坑侧壁起到支撑的效果;采用受拉圈的设置提高了与第一灌注桩之间的连接效果;拱形梁和受拉圈均位于基坑外的地面上,便于施工人员进行各项施工操作。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背离拱形梁的面上设置有第一挂钩,所述受拉圈朝向拱形梁的面设置有第二挂钩,所述受拉圈通过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可拆卸连接至连接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的设置便于对受拉圈进行安装固定,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受拉圈上且位于第二挂钩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杆,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远离拱形梁的端部贯穿所述连接块设置,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于导向槽内的导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和导向块的设置可对受拉圈的移动起到导向的效果,从而防止受拉圈因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之间相互配合出现倾斜,进一步间接提高了受拉圈对第一灌注桩施加拉力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多个第一灌注桩带动支撑板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
可选的,所述拱形梁上且位于每个连接块所在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插接至所述安装槽内的安装块,所述连接块通过安装槽和安装块可拆卸连接至拱形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槽和安装块的设置便于对连接块进行安装固定,从而进一步便于操作人员对受拉件安装固定,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符合实际安装应用。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基坑侧壁内且位于基坑的四角所在位置的多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均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灌注桩,每组支撑件的两个第二灌注桩上均设置有受拉板,相邻的所述支撑件的受拉板之间设置有锚索,所述拱形梁的多个连接块上开设有用于供锚索通过的槽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索可位于多个连接块上的槽体内通过,处于张紧状态下的锚索可对拱形梁施加朝向背离基坑方向的拉力,从而使得拱形梁带动多个第一灌注桩上的支撑板抵紧至基坑侧壁上,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槽体的设置可对锚索起到定位的效果,从而防止锚索出现倾斜,进一步提高了锚索对拱形梁的拉动效果;采用锚索和拱形梁的设置其结构简单。
可选的,所述第二灌注桩位于基坑侧壁外的端部朝向第二灌注桩内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用于供受拉板插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插槽的设置便于对受拉板进行安装固定,从而提高了施工人员对锚索搭建时的施工效率,并且便于将锚索张紧至张紧状态,从而使得锚索对支撑板起到施加拉力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锚索的端部套设且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受拉板背离基坑的面抵接的倒钩,所述套筒的两端边缘沿套筒的周向位置均设置有多个弹性杆,每个所述弹性杆朝向锚索的面上均设置有抵接块,所述套筒上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用于带动弹性杆上的抵接块抵紧至锚索上的螺纹筒,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用于供螺纹筒带动弹性杆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锚索的张紧状态时,通过带动锚索位于支撑板上拉动,使得锚索被拉动至张紧状态,此时带动套筒位于锚索上移动,从而使得套筒带动倒钩抵接至支撑板上,将螺纹筒位于套筒上拧动,使得螺纹筒移动至弹性杆所在的位置,螺纹筒可带动弹性杆上的抵接块抵紧至锚索上,从而使得倒钩被固定至抵接至支撑板上的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将锚索固定至张紧状态,并且固定方式方便简单。
可选的,所述基坑侧壁内且位于每个拱形梁的两端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三灌注桩,所述第三灌注桩贯穿且延伸至基坑侧壁外设置,所述第三灌注桩上相对设置有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背离第三灌注桩的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拱形梁上设置有用于移入至定位槽内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和定位块可对拱形梁起到定位和固定的效果,从而阻止拱形梁出现倾斜,将拱形梁的受力全部承载在第三灌注桩上,进一步提高了拱形梁的强度,从而间接提高了拱形梁带动支撑板对基坑侧壁的支撑强度。
可选的,所述调节块与第三灌注桩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调节块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三灌注桩上,所述上支撑架和下支撑架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于滑槽内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调节块可抵抗弹簧的弹力抵接至锚索上,从而使得锚索抵抗弹簧的弹力被进一步张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拱形梁施加拉力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板对基坑侧壁的支撑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位于基坑侧壁内的固定件可对拱形梁朝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施加拉力,从而提高了支撑板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同时可阻止对基坑内部的使用造成影响;第一插槽的设置便于对支撑板进行安装固定;将拱形梁的凹口朝向背离基坑的方向,从而使得拱形梁可带动支撑板具备更好的支撑效果;
当第三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调节块可抵抗弹簧的弹力抵接至锚索上,从而使得锚索抵抗弹簧的弹力被进一步张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拱形梁施加拉力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支撑板对基坑侧壁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连接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锚索和受拉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套筒和螺纹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拱形梁、调节块和弹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灌注桩;11、支撑板;111、第一插槽;12、拱形梁;121、连接块;122、受拉圈;123、第一挂钩;124、第二挂钩;125、导向杆;126、导向槽;127、导向块;128、安装槽;129、安装块;13、第二灌注桩;131、受拉板;132、锚索;133、槽体;135、套筒;136、倒钩;137、弹性杆;138、抵接块;139、螺纹筒;1391、通孔;14、第三灌注桩;141、上支撑架;142、下支撑架;143、调节块;144、定位槽;145、定位块;146、弹簧;147、滑槽;148、滑块;151、第一上支撑块;152、第二上支撑块;153、第三上支撑块;154、下支撑块;16、第四灌注桩;161、拼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结合图1和图2,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包括位于基坑四周的多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均包括多个第一灌注桩1和位于多个第一灌注桩1上的支撑板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灌注桩1的端部高于基坑侧壁设置,每组支撑件的多个第一灌注桩1沿基坑侧壁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每个第一灌注桩1位于地面外的端部朝向第一灌注桩1内均开设有第一插槽111,第一插槽111埋设在基坑内的端部呈封闭设置,第一插槽111用于供支撑板11插入并带动支撑板11抵接至基坑侧壁上。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对支撑板11朝向基坑侧壁施加拉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支撑板11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将每组支撑件还包括位于基坑四周的多个受拉件,每个受拉件均包括位于基坑外的地面上的拱形梁12,拱形梁12的凹口朝向背离基坑的方向设置。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拱形梁12和第一灌注桩1固定至一起,从而使得拱形梁12对多个第一灌注桩1上的支撑板11施加拉力,在拱形梁12上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拱形梁12和第一灌注桩1连接至一起的连接件;每个连接件均包括可拆卸连接至拱形梁12上的连接块121,每个连接块121上均可拆卸连接有受拉圈122,多个受拉圈122用于套设且滑动连接于每个第一灌注桩1上,支撑板11与第一灌注桩1位于地面外的端部之间留有空间,受拉圈122位于空间所在的位置设置。
结合图2和图3,连接块121背离拱形梁12的面上设置有第一挂钩123,受拉圈122朝向拱形梁12的面设置有第二挂钩124,受拉圈122通过第一挂钩123和第二挂钩124可拆卸连接至连接块121上;第一挂钩123和第二挂钩124的设置便于对受拉圈122和连接块121之间安装固定;拱形梁12上且位于每个连接块121所在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128,连接块121上设置有插接至安装槽128内的安装块129,连接块121通过安装槽128和安装块129可拆卸连接至拱形梁12上;安装块129和安装槽128的设置便于对连接块121进行安装固定,为了阻止安装块129带动连接块121转动,将安装槽128的横截面设置为矩形,将安装块129与矩形的安装槽128配合设置。
结合图2和图3,为了阻止第一挂钩123带动受拉圈122位于第一灌注桩1上转动,在受拉圈122上且位于第二挂钩124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杆125,连接块121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126,导向槽126远离拱形梁12的端部贯穿连接块121设置,导向杆125上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26内的导向块127;为了便于对导向槽126和导向块127加工制作,将导向槽126的横截面设置为“U”形,将导向块127与“U”形的导向槽126配合设置。
结合图1和图2,为了将拱形梁12固定至基坑侧壁外的地面上,将受拉件还包括用于对拱形梁12朝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施加拉力的固定件。
结合图2和图4,固定件包括位于基坑侧壁内且位于基坑的四角所在位置的多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均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灌注桩13,每组支撑件的两个第二灌注桩13上均设置有受拉板131,第二灌注桩13位于基坑侧壁外的端部朝向第二灌注桩13内开设有第二插槽134,第二插槽134用于供受拉板131插入以对受拉板131安装固定,相邻的支撑件的受拉板131之间设置有锚索132,拱形梁12的多个连接块121上开设有用于供锚索132通过的槽体133(参见图3);锚索132可位于多个连接块121上的槽体133内通过,使得张紧状态下的锚索132对拱形梁12起到施加拉力的效果,使得多个第一灌注桩1带动支撑板11提高了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仅采用一根锚索132进行示意,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多根锚索132以进一步提高对支持板11施加拉力的效果,当采用多根锚索132时则在连接块121上开设多个槽体133。
结合图4和图5,为了便于施工人员调节锚索132的张紧状态,在锚索132的端部套设且滑动连接有套筒135,套筒135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受拉板131背离基坑的面抵接的倒钩136,套筒135的两端边缘沿套筒135的周向位置均设置有多个弹性杆137,每个弹性杆137朝向锚索132的面上均设置有抵接块138,套筒135上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用于带动弹性杆137上的抵接块138抵紧至锚索132上的螺纹筒139,支撑板11上开设有用于供螺纹筒139带动弹性杆137穿过的通孔1391。
当需要调节锚索132的张紧状态时,通过带动锚索132位于支撑板11上拉动,使得锚索132被拉动至张紧状态,此时带动套筒135位于锚索132上移动,从而使得套筒135带动倒钩136抵接至支撑板11上,将螺纹筒139位于套筒135上拧动,使得螺纹筒139移动至弹性杆137所在的位置,螺纹筒139可带动弹性杆137上的抵接块138抵紧至锚索132上,从而使得倒钩136被固定至抵接至支撑板11上的状态,便于操作人员将锚索132固定至张紧状态,并且固定方式方便简单。
结合图2和图5,为了进一步对拱形梁12固定,防止拱形梁12倾斜,从而使得拱形梁12带动支撑板11起到进一步的支撑效果,在基坑侧壁内且位于每个拱形梁12的两端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三灌注桩14,第三灌注桩14贯穿且延伸至基坑侧壁外设置,第三灌注桩14上相对设置有上支撑架141和下支撑架142,上支撑架141和下支撑架142之间设置有调节块143,调节块143背离第三灌注桩14的面上开设有定位槽144,拱形梁12上设置有用于移入至定位槽144内的定位块145;为了便于将定位块145卡接至定位槽144内,将定位槽144的横截面设置为“U”形,将定位块145与“U”形的定位槽144配合设置。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上支撑架141与第三灌注桩14之间的固定效果,将上支撑架141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上支撑块151、第二上支撑块152和第三上支撑块153,第一上支撑块151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三角形的第一上支撑块151朝向第三灌注桩14的面与第三灌注桩14呈贴合状态的弧形设置,第二上支撑块152固定设置在第三灌注桩14位于基坑外顶壁上,第三上支撑块153与第一上支撑块151位于第三灌注桩14上相对设置,第三上支撑块153朝向第三灌注桩14的面与第三灌注桩14呈贴合状态的弧形设置;下支撑架142包括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的下支撑块154,定位槽144分别位于第一上支撑块151和下支撑块154相对的面上。
结合图2和图5,为了进一步提高锚索132的张紧效果,从而使得锚索132带动支撑板11进一步对基坑侧壁支护,在调节块143与第三灌注桩14之间设置有弹簧146,弹簧146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调节块14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三灌注桩14上,上支撑架141和下支撑架142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滑槽147,调节块143上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于滑槽147内的滑块148;滑槽147的横截面设置为“U”形,滑块148与“U”形的滑槽147配合设置;当第三弹簧146处于压缩状态时,拱形梁12可抵抗弹簧146的弹力抵接至锚索132上,从而使得锚索132被进一步张紧,进一步提高了锚索132带动支撑板11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
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相邻的支撑板11之间的抵接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在基坑内且位于基坑的四角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第四灌注桩16,第四灌注桩16上开设有用于供相邻的支撑板11插入的拼接槽161,拼接槽161的横截面呈“L”形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拱形梁12可抵抗弹簧146的弹力抵接至锚索132上,通过套筒135和螺纹筒139调节锚索132,使得锚索132可对拱形梁12施加远离基坑的拉力,此时拱形梁12通过第一挂钩123和第二挂钩124对多个第一灌注桩1起到拉动的效果,从而使得多个第一灌注桩1上的支撑板11进一步抵接至基坑侧壁上,提高了对基坑侧壁的支护效果,同时可阻止对基坑内部的使用造成影响,同时在保证多个第一灌注桩1支护效果的同时,增大了相邻的第一灌注桩1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少了第一灌注桩1的数量,提高了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基坑四周的多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均包括多个第一灌注桩(1)和位于多个第一灌注桩(1)上的支撑板(11),每组支撑件的多个第一灌注桩(1)沿基坑侧壁的长度方向均匀且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灌注桩(1)位于地面外的端部朝向第一灌注桩(1)内均开设有第一插槽(111),所述第一插槽(111)用于供支撑板(11)插入并带动支撑板(11)抵接至基坑侧壁上,每组支撑件还包括位于基坑四周的多个受拉件,每个所述受拉件均包括位于基坑外的地面上的拱形梁(12),所述拱形梁(12)的凹口朝向背离基坑的方向设置,所述拱形梁(12)上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将拱形梁(12)和第一灌注桩(1)连接至一起的连接件,所述受拉件还包括用于对拱形梁(12)朝向远离基坑的方向施加拉力的固定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连接件均包括可拆卸连接至拱形梁(12)上的连接块(121),每个所述连接块(121)上均可拆卸连接有受拉圈(122),多个所述受拉圈(122)用于套设且滑动连接于每个第一灌注桩(1)上,所述支撑板(11)与第一灌注桩(1)位于地面外的端部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受拉圈(122)位于空间所在的位置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21)背离拱形梁(12)的面上设置有第一挂钩(123),所述受拉圈(122)朝向拱形梁(12)的面设置有第二挂钩(124),所述受拉圈(122)通过第一挂钩(123)和第二挂钩(124)可拆卸连接至连接块(1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拉圈(122)上且位于第二挂钩(124)的两侧设置有导向杆(125),所述连接块(121)的两侧开设有导向槽(126),所述导向槽(126)远离拱形梁(12)的端部贯穿所述连接块(121)设置,所述导向杆(125)上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于导向槽(126)内的导向块(12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梁(12)上且位于每个连接块(121)所在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槽(128),所述连接块(121)上设置有插接至所述安装槽(128)内的安装块(129),所述连接块(121)通过安装槽(128)和安装块(129)可拆卸连接至拱形梁(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位于基坑侧壁内且位于基坑的四角所在位置的多组支撑件,每组支撑件均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二灌注桩(13),每组支撑件的两个第二灌注桩(13)上均设置有受拉板(131),相邻的所述支撑件的受拉板(131)之间设置有锚索(132),所述拱形梁(12)的多个连接块(121)上开设有用于供锚索(132)通过的槽体(1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灌注桩(13)位于基坑侧壁外的端部朝向第二灌注桩(13)内开设有第二插槽(134),所述第二插槽(134)用于供受拉板(131)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132)的端部套设且滑动连接有套筒(135),所述套筒(135)的两侧设置有用于与受拉板(131)背离基坑的面抵接的倒钩(136),所述套筒(135)的两端边缘沿套筒(135)的周向位置均设置有多个弹性杆(137),每个所述弹性杆(137)朝向锚索(132)的面上均设置有抵接块(138),所述套筒(135)上套设且螺纹连接有用于带动弹性杆(137)上的抵接块(138)抵紧至锚索(132)上的螺纹筒(139),所述支撑板(11)上开设有用于供螺纹筒(139)带动弹性杆(137)穿过的通孔(139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侧壁内且位于每个拱形梁(12)的两端所在的位置均设置有第三灌注桩(14),所述第三灌注桩(14)贯穿且延伸至基坑侧壁外设置,所述第三灌注桩(14)上相对设置有上支撑架(141)和下支撑架(142),所述上支撑架(141)和下支撑架(142)之间设置有调节块(143),所述调节块(143)背离第三灌注桩(14)的面上开设有定位槽(144),所述拱形梁(12)上设置有用于移入至定位槽(144)内的定位块(14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143)与第三灌注桩(14)之间设置有弹簧(146),所述弹簧(146)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调节块(143)上,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三灌注桩(14)上,所述上支撑架(141)和下支撑架(142)相对的面上均开设有滑槽(147),所述调节块(143)上设置有用于滑动连接于滑槽(147)内的滑块(148)。
CN202010949407.4A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Pending CN1119800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9407.4A CN111980033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9407.4A CN111980033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0033A true CN111980033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50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9407.4A Pending CN111980033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00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306A (zh) * 2022-05-27 2022-08-30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路基支护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306A (zh) * 2022-05-27 2022-08-30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路基支护结构
CN114960306B (zh) * 2022-05-27 2023-05-12 中铁二院成都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路基支护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80033A (zh)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US10280578B2 (en) Fiber block system
CN212427123U (zh) 一种新型基坑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CN213204152U (zh) 一种新型基坑拱形挡板锚索支护结构
CN212026285U (zh) 一种公路边坡支护结构
CN114808963A (zh) 一种支护结构桩锚体系的预应力锚杆补张拉结构
US10900191B2 (en) Pulling-out device for prefabricated concrete support wall
CN217781732U (zh) 一种具有分层分丝支撑结构的钢绞线系杆索体系
CN113529571B (zh) 一种矮塔斜拉桥菱形分丝管索鞍定位装置
CN212926099U (zh) 一种易装拆式基坑支护结构
CN211006686U (zh) 一种深基坑支撑结构
KR101167173B1 (ko) 제거식 앵커
CN220352831U (zh) 一种超长空桩工况下后注浆辅助钢筋笼
CN115045286B (zh) 一种基坑桩预应力结构
CN219862386U (zh) 桥梁拉索结构和桥梁
CN219951976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KR102081166B1 (ko) 케이블 곡선 인장장치
CN220058002U (zh) 一种深基坑内钢支撑安装结构
KR101764138B1 (ko) 강연선 재인장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앵커지지체 시스템
CN221029922U (zh) 一种水利护坡网
KR20120074098A (ko) 프리스트레싱용 인장재의 균일 긴장 유도장치.
CN218861539U (zh) 一种基坑支护钢支撑和钢围檩连接结构
CN218969904U (zh) 一种锁块护坡结构
CN217517603U (zh) 一种钢腰梁与预应力锚杆角度可调的加固装置
CN209959158U (zh) 一种安装地线防震锤及无障碍出地线柔性专用云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