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5897A -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5897A
CN111965897A CN202010871629.9A CN202010871629A CN111965897A CN 111965897 A CN111965897 A CN 111965897A CN 202010871629 A CN202010871629 A CN 202010871629A CN 111965897 A CN111965897 A CN 111965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light guide
back plate
guide plate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16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65897B (zh
Inventor
王雅涛
池佳
林加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716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658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5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5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65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5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包括背框和光学膜片组,背框包括背板和侧板,背板和侧板形成容置空间,光学膜片组位于容置空间内;背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光学膜片组包括反射片和导光板,反射片位于导光板与背板之间;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反射片与导光板通过第一胶层贴合,第一胶层在背板的垂直投影与通孔至少部分交叠,且入射至第一胶层的光线透射至通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设置第一胶层,第一胶层在背板的垂直投影与通孔至少部分交叠,通过第一胶层贴合反射片与导光板,避免或减轻了背光模组产生的薄膜干涉现象,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指纹识别解锁已经成为大部分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配备的功能,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屏幕具有厚度薄和无辐射等优点,因而采用LCD屏幕的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技术逐渐趋于商业化发展。
当液晶显示面板进行指纹识别时,通常将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在背光模组的正下方,且指纹识别传感器对应位置处的背光模组的铁框开孔,进而保证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经过指纹反射至指纹识别传感器。然而,由于背光模组中各光学膜片的厚度较薄,且相邻光学膜片之间会存在空气间隙且部分位置处光学膜片变形的现象,当相邻光学膜片之间膜材表面不平整膜材之间间隙不均时会影响指纹识别传感器接收到的指纹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避免或减轻背光模组产生的薄膜干涉现象,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框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框包括背板和侧板,所述背板和侧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贴合,所述第一胶层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通孔至少部分交叠,且入射至所述第一胶层的光线透射至所述通孔。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通过在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设置第一胶层,利用第一胶层贴合反射片和导光板,由于第一胶层具有弹性,可以填补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保证导光板与反射片密闭结合,且由于第一胶层具有支撑作用,第一胶层可以增加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膜层厚度,保证了反射片与导光板膜层的平整,进而当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线经过背光模组进而经过手指反射被指纹识别传感器接收时,提高了指纹识别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反射片与导光板的膜层厚度较薄,当光线通过反射片与导光板后产生的薄膜干涉现象影响指纹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线经过导光板和反射片的光路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背框100和光学膜片组200,背框100包括背板10和侧板20,背板10和侧板20形成容置空间,光学膜片组200位于容置空间内,背板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1,光学膜片组200包括反射片30和导光板40,反射片30位于导光板40与背板10之间,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50,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通过第一胶层50贴合,第一胶层50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与通孔11至少部分交叠,且入射至第一胶层50的光线透射至通孔11。
如图1所示,当背光模组应用于指纹识别技术领域时,通常将指纹识别传感器300设置在背光模组的正下方,且指纹识别传感器300对应位置处的背光模组的背板10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11,进而当指纹识别光源发出光束经反射片30和导光板40后被导光板40均匀的导向显示面板的显示屏,然后经过屏幕上方的手指反射后穿过显示屏被背光模组下方的指纹识别传感器300接收,由于手指反射的光束携带有指纹信息,因此可以实现指纹识别。但由于背光模组中反射片30和导光板40的厚度较薄,较薄的反射片30和导光板40会产生微变形,即反射片30和导光板40相接触的表面不平整,因此会导致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存在厚度不均匀的空气层,当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线经过背光模组进而经过手指反射被指纹识别传感器接收时,指纹识别传感器300接收到的指纹信息会由于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的空气间隙产生使透过反射片30的光线之间存在光程差,如图2所示,进而导致指纹识别传感器接收的光线产生明暗相间的环形条纹,即牛顿环,造成指纹识别结果的不准确性的现象。因此,本申请中通过在背光模组的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50,利用第一胶层50贴合反射片30和导光板40,由于第一胶层50具有弹性,可以填补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的间隙,保证导光板40与反射片30密闭结合,且由于第一胶层50具有支撑作用,第一胶层50可以增加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的膜层厚度,保证了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膜层的平整,进而当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线经过背光模组进而经过手指反射被指纹识别传感器接收时,提高了指纹识别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的膜层厚度较薄,较薄的光学膜层之间产生的变形造成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存在空气间隙,因而导致光线在通过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后产生光学误差,进而产生薄膜干涉现象。其中入射至第一胶层50的光线透射至通孔11,可以避免第一胶层50对指纹识别光源或背光光源透过率的影响。进一步的,设置第一胶层50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与通孔11至少部分交叠,可以保证第一胶层50至少部分设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利用第一胶层50对指纹识别区域的反射片30和导光板40的膜层进行支撑,提高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膜层的整体厚度,避免因在指纹识别区对应位置处的背板10上设置的通孔11造成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存在空气间隙较宽,对指纹识别结果准确性有更大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背板10上设置的通孔11的形状可以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对通孔的形状进行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通过在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设置第一胶层,入射至第一胶层的光线透射至通孔,利用第一胶层贴合反射片和导光板,由于第一胶层具有弹性,可以填补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间隙,保证导光板与反射片密闭结合,且由于第一胶层具有支撑作用,第一胶层可以增加反射片与导光板之间的膜层厚度,保证了反射片与导光板膜层的平整,进而当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线经过背光模组进而经过手指反射被指纹识别传感器接收时,提高了指纹识别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反射片与导光板的膜层厚度较薄,当光线通过反射片与导光板后产生的薄膜干涉现象影响指纹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胶层50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通孔11。
参见图3,通过设置第一胶层50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通孔11,即通孔11对应位置处的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胶层50,使得通孔11对应位置处的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通过第一胶层50密闭贴合,利用第一胶层50对指纹识别区域的反射片30和导光板40的膜层进行支撑,提高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膜层的整体厚度,保证了指纹识别传感器300通过通孔11获取的指纹信息的准确性,避免因通孔处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存在间隙,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经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后产生光学误差,进而指纹识别传感器300获取的指纹识别信息存在的牛顿环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胶层50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可以如图3所示与通孔11完全交叠,也可以为完全覆盖通孔11,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第一胶层50与通孔11的具体结构进行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背光模组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限定。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导光板40背离反射片30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41,第一凸起结构41包括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和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412,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覆盖通孔11,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412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与通孔11无交叠。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包括多个第一子凸起结构60,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412包括多个第二子凸起结构70,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分布密度。
如图4所示,通过在导光板40背离反射片30一侧表面设置第一凸起结构41,利用凸起结构的将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线汇聚到指纹识别区,进而经过手指反射,指纹识别传感器300接收指纹信息,保证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线被最大程度利用,提高指纹识别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通过设置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的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412的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分布密度,即指纹识别区对应的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分布密度较大,可以更好的保证在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在指纹识别区对指纹识别光源的汇聚,保证触摸主体可以接收到更多指纹识别光源,进一步保证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接收到更多触摸主体的反射光,保证识别识别精确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图4示例性设置第一凸起结构41包括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和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412,也可以进一步设置第一凸起结构41包括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和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位于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与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的交界处,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包括第三子凸起结构,第三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且小于第一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通过在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与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的交界处设置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第三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且小于第一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保证第一凸起结构的密度从指纹识别区域向非指纹识别区域均匀过渡,更好的保证在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对指纹识别光源的汇聚。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导光板40背离反射片30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41,第一凸起结构41包括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和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412,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通孔11内,且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的覆盖面积为S1,通孔11的覆盖面积为S2,
Figure BDA0002651284170000071
如图5所示,当设置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通孔11内,此时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的覆盖面积S1与通孔11的覆盖面积S2满足
Figure BDA0002651284170000081
即当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位于通孔11内时,此时只要保证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的覆盖面积大于或者等于
Figure BDA0002651284170000082
通孔11的覆盖面积,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就能够将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线较好的汇聚到指纹识别区,满足指纹识别区域的光线要求。而设置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的覆盖面积小于通孔11的覆盖面积,即只要保证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设置在指纹识别区域,即可实现对指纹识别光源出射的光线的汇聚作用。
可选的,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形状包括三棱柱,第一子凸起结构60背离背板10一侧的顶角为α,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形状包括三棱柱,第二子凸起结构70背离背板10一侧的顶角为β,其中,α≤β。
图4示例性表示第一子凸起结构60和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形状为三棱柱,且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顶角α小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顶角β,使得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分布密度,保证了指纹识别光源在指纹识别区的光线利用率。也可以设置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顶角α等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顶角β,如图6所示,当设置的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顶角α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顶角β相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高度小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高度,进而保证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分布密度即可。更进一步的,可以设置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顶角α小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顶角β且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高度小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高度实现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分布密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第一子凸起结构60和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只要保证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分布密度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图4和图6示例性表示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中第一子凸起结构60连续排布,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412中第二子凸起结构70连续排布,也可以设置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411中第一子凸起结构60间隔排布,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412中第二子凸起结构70间隔排布,本发明实施例不对第一子凸起结构60和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排布方式进行具体限定,只要保证第一子凸起结构6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二子凸起结构70的分布密度即可。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显示光源400,显示光源400设置于导光板40朝向反射片30的一侧,或者显示光源400设置于导光板30侧面(图5示例性设置显示光源400位于导光板的侧面)。导光板40靠近反射片30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单元42,第二凸起结构单元42包括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421和第四子凸起结构单元422,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42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覆盖通孔11,第四子凸起结构单元422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与通孔11无交叠。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421包括多个第三子凸起结构80,第四子凸起结构单元422包括多个第四子凸起结构90,在导光板40的表面的单位面积内,第三子凸起结构80的覆盖面积之和大于第四子凸起结构90的覆盖面积之和。
当背光模组的显示光源为侧入式或直下式背光源时,通过在导光板40靠近反射片30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单元42,增大了导光板40的光线接收面积,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而设置第三子凸起结构80的覆盖面积之和大于第四子凸起结构90的覆盖面积之和,可保证指纹识别区与非指纹识别区相比凸起结构大而密,以便于增强光线聚集,使指纹识别区与非指纹区亮度均匀无差别。
可选的,在导光板40的表面的单位面积内,第三子凸起结构80的覆盖面积之和大于第四子凸起结构90的覆盖面积之和,可以通过设置第三子凸起结构8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四子凸起结构90的分布密度,和/或,通过设置第三子凸起结构80的覆盖面积大于第四子凸起结构90的覆盖面积实现。
由于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42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覆盖通孔11,且通孔11对位位置处的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50,因此设置第三子凸起结构80的分布密度大于第四子凸起结构90的分布密度和/或第三子凸起结构80的覆盖面积大于第四子凸起结构90的覆盖面积,当显示光源部分通过反射片反射至导光板,避免因在通孔11对应位置处的导光板40和反射片30之间设置第一胶层50导致第一胶层50对显示光源透过率的影响,保证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中背光光源的光线透过率相同,使指纹识别区与非指纹区亮度均匀无差别,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背光模组还包括显示光源400,显示光源400设置于导光板40侧面,导光板40靠近反射片30一侧设置有凹陷结构单元43,凹陷结构单元43包括至少一个凹陷结构431,且凹陷结构单元43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覆盖通孔11。凹陷结构431包括靠近显示光源400一侧的第一表面61(图8示例性加粗表示),第一表面61与背板10的第一部12之间(图8示例性以背板加粗区域表示背板的第一部)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一夹角θ满足0°<θ<90°,或者第一表面61中任一点的切线与背板10的第一部12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一夹角θ满足0°<θ<90°,其中,背板10的第一部12为位于第一表面61远离显示光源一侧的背板部分。
当背光模组的显示光源为侧入式背光源时,如图8所示,通过在导光板40靠近反射片30一侧设置凹陷结构单元43,设置的凹陷结构单元43可以增大导光板40的导光面,进而提高了导光板40的导光效果。进一步的,设置凹陷结构单元43包括至少一个凹陷结构431,且凹陷结构单元43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覆盖通孔11,当显示光源部分通过反射片反射至导光板,避免因在通孔11对应位置处的导光板40和反射片30之间设置第一胶层50导致第一胶层50对显示光源透过率的影响,保证了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的均一性。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凹陷结构431靠近显示光源400一侧的第一表面61与背板的第一部12之间的夹角第一夹角θ满足0°<θ<90°,保证凹陷结构431的凹陷面朝向显示光源,进而提高导光板40对显示光源的导光作用。
进一步的,图8示例性表示凹陷结构431为三角形,凹陷结构431也可以为椭圆形,如图9所示,或者是多边形,如图10所示,当凹陷结构431为椭圆形时,此时凹陷结构431包括靠近显示光源400一侧的第一表面61为图9所示的加粗线,此时第一夹角θ为第一表面61中任一点的切线与背板10的第一部12之间的夹角,由于第一表面61与背板10的第一部12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因此第一表面61接收的显示光源的接收面较大,可以增大导光板40的导光面。当凹陷结构431为多边形时,此时凹陷结构431包括靠近显示光源400一侧的第一表面61为图10所示的加粗线,由于第一表面61靠近显示光源一侧,因此可利用第一表面61增大导光板40的导光面,进而提高了导光板40的导光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不对凹陷结构431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当凹陷结构431为椭圆形时,此时选取凹陷结构431的第一表面61中任一点的切线与背板10的第一部12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
可选的,继续参见图8,凹陷结构431还包括远离显示光源400一侧的第二表面62(图8示例性以加粗虚线表示),第二表面62与背板10的第二部13(图8示例性以加粗虚线表示)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二夹角φ满足0°<φ<90°,或者第二表面62中任一点的切线与背板10的第二部之间13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二夹角φ满足0°<φ<90°,其中,背板10的第二部12为位于第一表面61靠近显示光源400一侧的背板10部分,并且,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
设置凹陷结构远离显示光源一侧的第二表面与背板的第二部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φ满足0°<φ<90°,即远离显示光源一侧的第二表面与背板的第二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当显示光源出射的部分光线被反射片反射后,增加斜面可以增加导光板内侧光线的利用率。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第一胶层50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覆盖背板10。
参见图11,通过设置第一胶层50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完全覆盖背板10,即在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设置一整层第一胶层50,利用第一胶层50贴合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避免光线在通过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后产生光学误差,产生薄膜干涉现象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或指纹识别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光学膜片组200还包括位于导光板40远离背板10一侧的扩散片500,扩散片30与导光板40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层51,扩散片500与导光板40通过第二胶层51贴合,第二胶层51在背板10的垂直投影与通孔11至少部分交叠。
进一步的,背光模组的光学模组200还包括位于导光板30远离背板10一侧的扩散片500,背光模组出射的光线经反射片30与导光板40后,通过扩散片500将光线透过扩散图层散射进而使光线分布均匀。而由于导光板40与扩散片500的膜层厚度也较薄,较薄的光学膜层之间容易产生变形进而存在空气间隙,因此,通过在导光板40与扩散片500设置第二胶层51,利用第二胶层51贴合导光板40与扩散片500,进而避免较薄光学胶层之间存在光学误差。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胶层51的材料包括透明材料,使得指纹识别光源或背光光源出射的光线可以很好的透过第二胶层51,避免第二胶层51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或指纹识别的影响。
可选的,第一胶层50和第二胶层51包括透明材料。
通过设置第一胶层50和第二胶层51为透明材料,可进一步避免第一胶层50和第二胶层51对指纹识别光源或背光光源透过率的影响。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600,还包括:显示面板700,位于背光模组600的出光侧,显示面板700包括指纹识别区域710,通孔11在显示面板700上的正投影位于指纹识别区域710,指纹识别单元300,位于背光模组600背离显示面板700的一侧,指纹识别单元30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通孔11内。
如图13所示,当显示装置应用于指纹识别技术领域时,通常将指纹识别传感器300设置在背光模组300的正下方,且指纹识别传感器300对应位置处的背光模组的背板10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11,进而当指纹识别光源310发出光束经反射片30和导光板40后被导光板40均匀的导向显示面板700的显示屏,然后经过屏幕上方的手指反射后穿过显示屏被背光模组600下方的指纹识别传感器300接收,由于手指反射的光束携带有指纹信息,因此可以实现指纹识别。其中,指纹识别光源310可以位于背板10背离显示面板700的一侧,指纹识别光源310通过通孔11向指纹识别区域710发出光线。当手指处于显示面板700的指纹识别区域710时,指纹识别光源310发出的光束经手指反射产生带有指纹信息的反射光束,该反射光束经过通孔11入射至指纹识别单元300。指纹识别单元300接收带有指纹信息的反射光束,并形成指纹识别图像,进而完成指纹识别。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指纹识别单元300伸入通孔11内,指纹识别单元300整体位于通孔11背离显示面板700的一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指纹识别光源310还可以背光模组600的一侧,指纹识别光源310直接向指纹识别区域710发出光线,如图14所示;或者还可以是背光模组600中的背光源复用为指纹识别光源310,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显示装置可以为其它用于支持显示装置正常工作的电路及器件,也可以为电脑、电视机、智能穿戴显示装置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框和光学膜片组,所述背框包括背板和侧板,所述背板和侧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光学膜片组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所述背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胶层;所述反射片与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第一胶层贴合,所述第一胶层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通孔至少部分交叠,且入射至所述第一胶层的光线透射至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至少覆盖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反射片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和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所述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通孔无交叠;
所述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一子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二子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反射片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包括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和第二子凸起结构单元;所述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第一子凸起结构单元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的覆盖面积为S1,所述通孔的覆盖面积为S2,
Figure FDA000265128416000002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凸起结构的形状包括三棱柱,所述第一子凸起结构背离背板一侧的顶角为α;
所述第二子凸起结构的形状包括三棱柱,所述第二子凸起结构背离背板一侧的顶角为β;
其中,α≤β。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显示光源,所述显示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反射片的一侧,或者所述显示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面;
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反射片一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单元,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单元包括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和第四子凸起结构单元;所述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通孔,所述第四子凸起结构单元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通孔无交叠;
所述第三子凸起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三子凸起结构,所述第四子凸起结构单元包括多个第四子凸起结构,在所述导光板的表面的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三子凸起结构的覆盖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四子凸起结构的覆盖面积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四子凸起结构的分布密度;和/或,所述第三子凸起结构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第四子凸起结构的覆盖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显示光源,所述显示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侧面;
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反射片一侧设置有凹陷结构单元,所述凹陷结构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凹陷结构,且所述凹陷结构单元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通孔;
所述凹陷结构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光源一侧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背板的第一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第一夹角θ满足0°<θ<90°;或者所述第一表面中任一点的切线与所述背板的第一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θ满足0°<θ<90°;其中,所述背板的第一部为位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显示光源一侧的背板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还包括远离所述显示光源一侧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背板的第二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φ满足0°<φ<90°;或者所述第二表面中任一点的切线与所述背板的第二部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φ满足0°<φ<90°,其中,所述背板的第二部为位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显示光源一侧的背板部分;
并且,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夹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背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片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背板一侧的扩散片;
所述扩散片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第二胶层,所述扩散片与所述导光板通过所述第二胶层贴合,所述第二胶层在所述背板的垂直投影与所述通孔至少部分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和所述第二胶层包括透明材料。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指纹识别区域;所述通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域;
指纹识别单元,位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指纹识别单元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内。
CN202010871629.9A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965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1629.9A CN111965897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1629.9A CN111965897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5897A true CN111965897A (zh) 2020-11-20
CN111965897B CN111965897B (zh) 2022-07-12

Family

ID=7339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1629.9A Active CN111965897B (zh) 2020-08-26 2020-08-26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6589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2288A (zh) * 2021-03-12 2021-06-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019353A (zh) * 2021-10-28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集成光学传感器的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61272A (ko) * 1999-03-25 2000-10-16 성재갑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백라이트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606952A (zh) * 2012-03-06 2012-07-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反射式入光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16594A (zh) * 2015-06-26 2015-12-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11108512A (zh) * 2019-11-20 2020-05-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系统、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屏
CN211319236U (zh) * 2019-12-27 2020-08-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61272A (ko) * 1999-03-25 2000-10-16 성재갑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백라이트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606952A (zh) * 2012-03-06 2012-07-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反射式入光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116594A (zh) * 2015-06-26 2015-12-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11108512A (zh) * 2019-11-20 2020-05-0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系统、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屏
CN211319236U (zh) * 2019-12-27 2020-08-2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检测装置、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2288A (zh) * 2021-03-12 2021-06-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882288B (zh) * 2021-03-12 2022-09-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5019353A (zh) * 2021-10-28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集成光学传感器的模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5897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0082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979309B (zh) 显示装置及面状光源装置
US10437099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965897B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60216435A1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JP2003255309A (ja) 光学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373180B2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当該面光源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9031791B (zh) 显示装置
US11327350B2 (en) Flexible liquid-crystal-screen modul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1076843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CN211979374U (zh) 调光组件、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TW201400929A (zh) 顯示裝置及組合成之顯示系統
JP2019021474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CN211318936U (zh) 背光模组及车载显示装置
CN114740652B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0780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4074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66379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88499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96901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7157467A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764312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317727B2 (en) Bl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169315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077093B (zh) 侧入式光源、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