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84990B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84990B
CN107884990B CN201711244152.6A CN201711244152A CN107884990B CN 107884990 B CN107884990 B CN 107884990B CN 201711244152 A CN201711244152 A CN 201711244152A CN 107884990 B CN107884990 B CN 1078849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module
light
angle
protrusion
prism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2441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84990A (zh
Inventor
庄小玲
艾江波
陈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2441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849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849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49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849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849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3Prismatic sheet or layer; Brightness enhancement element, sheet or lay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膜,导光膜包括出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出光面和底面的入光面;棱镜片,棱镜片配置于导光膜的出光面一侧;棱镜片包括靠近出光面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提升背光亮度的第一凸起结构;第二表面包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至少部分边缘区域内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与现有的背光模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棱镜片的第二表面部分边缘区域设置第二凸起结构,可以有效反射边缘光线,消除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四周边缘亮线,解决了薄型化背光模组四周亮线不可消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广泛应用于液晶电视、个人电脑显示器、笔记本型电脑、车用显示器以及手持式电子显示装置中,依据背光源位置的不同,可跟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和侧光式背光模组,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要求背光模组向轻薄的方向发展,侧光式背光模组以其易实现薄型化的优势成为此方向的研究热点。
现有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结构一般为:胶铁一体固定保护装置、导光膜、光学膜片结构(包括反射片、下扩散片和上下一体增光复合膜;或者包括反射片和三合一复合膜)。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通常为0.4毫米,但是在无边框背光模组,甚至显示装置中,出现四周边缘亮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消除四周边缘亮线,进而提高无边框模组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膜,所述导光膜包括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所述出光面和所述底面的入光面;
棱镜片,所述棱镜片配置于所述导光膜的所述出光面一侧;所述棱镜片包括靠近所述出光面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提升背光亮度的第一凸起结构;
所述第二表面包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至少部分所述边缘区域内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膜和棱镜片,棱镜片配置于导光膜的出光面一侧,棱镜片包括靠近导光膜出光面的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在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提升背光亮度的第一凸起结构,在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内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使得从棱镜片的第二表面出射并入射到第二凸起结构的光线,经过第二凸起结构的反射作用,再次回到棱镜片中,可以减少棱镜片第二表面边缘区域的光出射量,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边缘区域的亮度,消除背光模组的四周边缘亮线。这样,通过在棱镜片的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设置第二凸起结构,可以有效反射边缘光线,消除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四周边缘亮线,解决了薄型化无边框背光模组四周亮线不可消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棱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棱镜片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棱镜片沿剖面线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棱镜片沿剖面线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棱镜片沿剖面线A-A’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棱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棱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包括:导光膜110,导光膜110包括出光面111、与出光面111相对的底面112以及连接出光面111和底面112的入光面113;棱镜片120,棱镜片120配置于导光膜112的出光面111一侧;棱镜片120包括靠近出光面111的第一表面121,以及与第一表面121相对的第二表面122;第一表面121上形成有用于提升背光亮度的第一凸起结构123;第二表面122包括中心区域1221以及围绕中心区域1221的边缘区域1222,至少部分边缘区域1222内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124。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的示出光线在背光模组中的传播路径,图1仅示例性的示出了背光模组的一个垂直于第二凸起结构延伸方向的截面。
其中,形成于棱镜片120的第一表面121的第一凸起结构123用于提升背光亮度主要是利用第一凸起结构123对光线的反射和折射,使经过导光膜110入射到棱镜片120的光,集中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出射,从而提高背光模组100的亮度。示例性的,参见图1,折线11代表一从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中心区域1221出射的光线,入射光线11在第一凸起123的作用下经过多次反射和折射,在第二表面中心区域1221直接出射。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122出射光的出射角α可以为±10°。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示例性的标示出了光线由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122出射的角度i3,而并未标示出光线反射和折射的所有可能过程。示例性的,继续参见图1,折线12代表一从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出射的光线,形成于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内的第二凸起结构124,可以将由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出射的光线12反射回棱镜片120,由于光线被反射,使得经过第二凸起结构124出射的光线减弱;同时,出射光线的能量决定背光模组100的亮度,从而经过第二凸起结构124出射的光线能量减弱使得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124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的背光模组100的亮度降低,从而避免了背光模组100四周边缘亮线的产生。此外,未在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形成第二凸起结构124的背光模组中,由第二表面边缘区与1222出射的光形成四周边缘亮线而不能被有效利用;而本发明中形成于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内的第二凸起结构124,可以将由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出射的光线12反射回棱镜片120,这部分被第二凸起结构124反射的光线可再次在第一凸起结构123的作用下发生反射和折射,从而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100的亮度。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力提供的背光模组,可实现高于传统的背光模组结构15%-50%的亮度。
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膜和棱镜片,通过在棱镜片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内设置第二凸起结构,可以将由第二表面边缘区域出射并入射到第二凸起结构的光线,经过第二凸起结构的反射作用,再次回到棱镜片中,减少棱镜片第二表面边缘区域的光出射量,即减弱棱镜片第二表面边缘区域的出射光强度,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四周边缘区域的亮度,消除背光模组的四周边缘亮线,解决了背光模组向薄型化发展过程中四周边缘亮线不可消除的问题。
可选的,进入棱镜片120的光线经过第二凸起结构124后被全反射,从而由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出射的光线被完全反射回棱镜片120中,即没有光线由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出射,完全消除了四周亮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一棱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第二凸起结构124为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其中,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沿第一方向(图2中Y方向)延伸。图2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第二凸起结构124,但并未示出第一凸起结构123。
结合图1,由于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122出射光的出射角α取值范围变化较小,可近似将其看做两组平行光,由此,利用第二凸起结构124与空气(或其他介质)接触面所在的平面,可以将由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122出射的光线全部反射回棱镜片120中,从而确保没有光线从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出射。
示例性的,棱镜片120的材质可以为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其折射率为1.58。光由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形成的第二凸起结构124进入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加到临界角度n时,在第二凸起结构124与空气的界面会发生全反射。临界角n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490466180000061
式中,1为空气的折射率,由此可得到临界角n的取值为39.3°。也就是,当由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122出射并入射到第二凸起结构124的光线,在第二凸起结构124与空气的界面,入射角度大于或等于39.3°时,光线在第二凸起结构124与空气的界面发生全反射,即光线全部反射回棱镜片120中,没有光线从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出射。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棱镜片的平面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棱镜片沿剖面线A-A’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和图4,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与第一方向(图3中Y方向)垂直的截面(图3中剖面线A-A’所在的垂面)形成第一三角形125,第一三角形125的顶角m为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凸起处所对应的角,另外两角为第一底角j和第二底角k,第一底角j和第二底角k相等,第一底角j的角度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5.83°。
其中,第一底角的取值范围大于或等于55.83°时,使得由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122出射并入射到长条状倒V型凸起1241的光线,在长条状倒V型凸起1241与空气的界面处,即图4第一三角形125中与顶角m相关的两条边上,光线入射角n’的取值范围大于或等于39.3°,即光线入射角n’大于或等于可在长条状倒V型凸起1241与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角度n,这样,由长条状倒V型凸起1241向空气传播的光线在长条状倒V型凸起1241与空气的界面发生全反射,回到棱镜片120中,从而没有光线从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边缘区域1222出射,消除了背光模组100的边缘亮线。图4中仅示例性的画出了两条光线12在长条状倒V型凸起1241内的传播路径。第一三角形125的第一底角j的取值范围的计算过程在下文中结合第一凸起结构中角度的计算进行说明。
可选的,至少部分第一三角形125的顶角取值范围不相同,示例性的,图5为图3中棱镜片沿剖面线A-A’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棱镜片沿剖面线A-A’的又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和6,顶角m的取值还可以包括顶角m1和顶角m2。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第一三角形125的第一底角j和第二底角k相等,且第一底角j的角度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5.83°,即第二底角k的取值范围大于或等于55.83°,由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即顶角m、第一底角j和第二底角k的角度之和为180°,从而可知,顶角m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68.34°。由此,顶角m在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68.34°范围内取值,均可以满足全反射条件。示例性的,参见图5,顶角m1可以为20°,第一底角j1和第二底角k1相等,为80°;或者,参见图6,顶角m2为50°,第一底角j1和第二底角k1相等,为65°;图5和图6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对应的第一三角形125,这里仅是对本发明提供的棱镜片的说明,并非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背光模组的实际需求设计顶角的取值,以满足在第二凸起结构124与空气的交界处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继续参见图4,经过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凸起处,且与棱镜片120第二表面122垂直的线为第二垂线13,相邻第二垂线13之间的距离L1小于或等于24μm。图4中示例性的以第一三角形125的顶点所在的位置表示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凸起处,即经过第一三角形125的顶点,且与棱镜片120第二表面122垂直的线为第二垂线13。
当棱镜片120上形成的等间隔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与同样等间隔排列的像素单元规律排列时,棱镜片120与像素单元间产生光干涉,有可能形成被称作摩尔干涉条纹(亮-暗相间的条纹)的可视图案,这会导致显示装置的图像清晰度降低。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将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间距(示例性的可以以L1表示)与像素单元的间距区分开。示例性的,像素单元的间距为18-23μm,由此,设置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间距L1小于或等于24μm可避免摩尔干涉条纹的产生,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可设置第一凸起结构123的间距小于或等于24μm,这样同样可可避免摩尔干涉条纹的产生,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见图4,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7.68μm。图4中示例性的以第一三角形125的高度H1表示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高度,即第一三角形125的高度H1小于或等于17.68μm。
为了进一步避免发生莫尔干涉条纹,要求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高度H1满足:
Figure BDA0001490466180000081
其中,L1的意义及取值同上文,可以理解为相邻长条状倒V型凸起1241的间距,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24μm;j表示第一三角形125的第一底角,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5.83°。由此,可计算得出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高度H1小于或等于17.68μm。示例性的,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高度H1的取值可以为15μm或者17μm,但并非对本发明棱镜片120的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背光模组100的实际需求设计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高度H1,使背光模组100满足不产生莫尔干涉条纹的条件即可。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棱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棱镜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和图8,至少部分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2的高度不同;同一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3沿所述第一方向(图8中Y方向)的不同位置凸起的高度不同。示例性的,图7中示出的4条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2的高度取值可分别为17μm、8μm、7μm和16μm;图8中示出的4条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3的高度取值沿Y方向可连续起伏变化。这样,通过设置长条状倒V形凸起不规则排列或者高低起伏变化,避免摩尔干涉条纹现象的同时,还可以避免水波纹(wet out)现象的产生,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见图3和图4,第一凸起结构123与第一方向(图3中Y方向)垂直的截面(图3中剖面线A-A’所在的垂面)形成第二三角形126,第二三角形126的顶角α为第一凸起结构123的凸起处对应的角,另外两角分别为第三底角γ和第四底角β,顶角α的角度取值范围为74.84°~78.46°,第三底角β的角度取值范围为40.67°~45.79°,第四底角γ的角度取值范围为57.56°~62.68°;或者,顶角α的角度取值范围为74.84°~78.46°,第三底角γ的角度取值范围为57.56°~62.68°,第四底角β的角度取值范围为40.67°~45.79°,第一凸起结构123沿第一方向(图3中Y方向)延伸。
其中,光线由导光膜的出射角示例性的以θ表示,光线在入射到第一凸起结构123的入射角示例性的以r1表示,对应折射角示例性的以i1表示,光线在第一凸起结构123内传播,在其另一表面的反射角示例性的以i2表示,光线在第一凸起结构123的出射角用i3表示。
根据几何光学中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关系可得:
i1=θ-γ
r1=α-i2
i3=i2-β
i2≥β
根据折射定律和全反射定律,可得:
1.58·sinr1=sini1
将r1和i1的表达式代入,可得:
1.58sin(α-i2)=sin(θ-γ)
在背光模组100中,导光膜110出射光线的角度集中在60°至80°的范围内,即60°≤θ≤80°。当θ=70°时,控制由第一凸起结构123的出射光线方向垂直于棱镜120的第一表面121,此时,i3=0°,i2=β。据此,可得:
1.58·sin(2β+γ)=sin(70°-γ)
结合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可得:
i3=0°,α=76.65°,β=43.23°,γ=60.12°
同理,可得:
i3=-10°,α=74.84°,β=45.79°,γ=62.68°
且,
i3=10°,α=78.64°,β=40.67°,γ=57.56°
其中,结合图1,i3取值为-10°时代表出射光线趋于指向第二表面122的中心区域1221,i3取值为10°时代表出射光线趋于指向第二表面122的边缘区域1222。
此外,结合n=β+j-i2,i3=0°,α=76.65°,β=43.23°,γ=60.12°和r1=α-i2,以及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n的取值为39.3°,可得:
j≥α+39.3°-β-r1=55.83°-r1
由于r1取大于或等于0的值,所以可得:
j≥55.83°
从而,在形成有长条状倒V形凸起1241的第二表面122所对应的第一表面121的对应区域,光线在第一凸起结构123靠近棱镜120边缘的界面同样发生全发射,回到棱镜片120中,减少光线损失,从而使得更多的光线能被背光模组100利用。
继续参见图4,第一凸起结构123的高度H2小于或等于14.65μm。图4中示例性的以第二三角形126的高度H2表示第一凸起结构123的高度,即第二三角形126的高度H2小于或等于14.65μm。
为了进一步避免发生莫尔干涉条纹,要求第一凸起结构123的高度H2满足:
Figure BDA0001490466180000111
其中,L1可以理解为相邻第一凸起结构123的间距,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24μm;β表示第二三角形126的第三底角,取值范围为40.67°~45.79°;γ表示第二三角形126的第四底角,取值范围为57.56°~62.68°。由此,可计算得出第一凸起结构123的高度H2小于或等于14.65μm。示例性的,第一凸起结构123的高度H1的取值可以为14μm或者13μm,但并非对本发明棱镜片120的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背光模组100的实际需求设计第一凸起结构123的高度,使背光模组100满足不产生莫尔干涉条纹的条件即可。
可选的,在与第一方向Y方向垂直的同一截面内,相邻第一三角形125的顶点与第二三角形126的顶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与垂直于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122的直线之间的锐角夹角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5°。这样设置可以避免第一凸起结构123与第二凸起结构124相对设置(上述两条垂线重合)发生干涉而产生的牛顿环(亮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从而进一步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继续参见图1和图3,形成有多个第二凸起结构124的边缘区域1222的宽度W1取值范围为0.3mm-0.5mm。这样可以通过形成第二凸起结构124将传统的背光模组结构中形成有四周边缘亮线的区域完全覆盖,利用第二凸起结构124将光线全反射,消除四周边缘亮线,从而实现无边框背光模组的设计。
继续参见图3,棱镜片120的第二表面122中,未形成第二凸起结构124的边缘区域为第一边缘区域1223,第一边缘区域1223设置有遮光胶带,遮光胶带覆盖第一边缘区域1223。这样,尽管在第一边缘区域1223中未形成第二凸起结构124,无法由第二凸起结构124使光线发生全反射,光线可能由第一边缘区域1223出射,但出射的光线被遮光胶带遮挡,仍可以达到消除四周边缘亮线的目的。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并结合图1,背光模组100还包括:背光源130,背光源130用以提供一光束,光束由入光面113进入导光膜110中;反射片140,反射片140位于导光膜110的底面112一侧,用以反射由导光膜110的底面112出射的光束;固定保护装置150,固定保护装置150用以容纳并固定反射片140、导光膜110、背光源130以及棱镜片120。
示例性的,背光源100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棱镜片120采用的工艺可以为:在镀镍的钢板模具上应用精密加工技术形成第一凸起结构123和第二凸起结构124,在厚度低至75μm的聚碳酸酯材质上以高温平板热压方式成型,与目前同样以高温平板热压方式成型的导光膜110互为匹配,可以降低原材料成本,同时节省组装工序。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以及与所述背光模组100出光侧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200。
示例性的,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210、像素电极220、封装层230、液晶分子层240和公共电极250,通过在像素电极220和公共电极250间施加电场控制液晶分子层240中的液晶分子转动,实现显示。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参见图11,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制装置300沿第一方向Y方向的边框相较于利用传统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的边框变窄,还可以实现无边框设计。
上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机、个人电脑显示器、笔记本型电脑、车用显示器、电子纸、电子相框以及手持式电子显示装置(包括手机)中的一种,在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内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使得从棱镜片的第二表面出射并入射到第二凸起结构的光线,经过第二凸起结构的反射作用,再次回到棱镜片中,可以减少棱镜片第二表面边缘区域的光出射量,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边缘区域的亮度,消除背光模组的四周边缘亮线。这样,通过在棱镜片的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边缘区域设置第二凸起结构,可以有效反射边缘光线,消除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四周边缘亮线,解决了薄型化背光模组四周亮线不可消除的问题。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5)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膜,所述导光膜包括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以及连接所述出光面和所述底面的入光面;
棱镜片,所述棱镜片配置于所述导光膜的所述出光面一侧;所述棱镜片包括靠近所述出光面的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用于提升背光亮度的第一凸起结构;
所述第二表面包括中心区域以及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至少部分所述边缘区域内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
在所述边缘区域内,进入棱镜片的光线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和所述第二凸起结构后被全反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为长条状倒V形凸起,其中,所述长条状倒V形凸起沿第一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片的材质为聚碳酸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倒V形凸起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第一三角形,所述第一三角形的顶角为所述长条状倒V形凸起的凸起处所对应的角,另外两角为第一底角和第二底角,所述第一底角和第二底角相等,所述第一底角的角度取值范围为大于或等于55.8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三角形的顶角取值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经过所述长条状倒V形凸起的凸起处,且与所述棱镜片第二表面垂直的线为第二垂线,相邻所述第二垂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4μm。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倒V形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7.68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至少部分所述长条状倒V形凸起的高度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同一所述长条状倒V形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不同位置凸起的高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截面形成第二三角形,所述第二三角形的顶角为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凸起处对应的角,另外两角分别为第三底角和第四底角,所述顶角的角度取值范围为74.84°~78.46°,所述第三底角的角度取值范围为40.67°~45.79°,所述第四底角的角度取值范围为57.56°~62.68°;或者,所述顶角的角度取值范围为74.84°~78.46°,所述第三底角的角度取值范围为57.56°~62.68°,所述第四底角的角度取值范围为40.67°~45.79°,所述第一凸起结构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的高度小于或等于14.65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边缘区域的宽度取值范围为0.3mm-0.5m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片的第二表面中,未形成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的所述边缘区域为第一边缘区域,所述第一边缘区域设置有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覆盖所述第一边缘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背光源,所述背光源用以提供一光束,所述光束由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膜中;
反射片,所述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膜的底面一侧,用以反射由所述导光膜的所述底面出射的光束;
固定保护装置,所述固定保护装置用以容纳并固定所述反射片、所述导光膜、所述背光源以及所述棱镜片。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以及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侧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
CN201711244152.6A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8849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4152.6A CN107884990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244152.6A CN107884990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4990A CN107884990A (zh) 2018-04-06
CN107884990B true CN107884990B (zh) 2022-02-22

Family

ID=61776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244152.6A Active CN107884990B (zh) 2017-11-30 2017-11-30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849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4318B (zh) * 2018-04-23 2019-12-24 安徽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用导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143687B (zh) * 2018-09-30 2021-06-1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3466978B (zh) * 2021-06-30 2023-07-07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亮膜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4810A (zh) * 2002-12-03 2004-06-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
CN1788231A (zh) * 2003-07-01 2006-06-14 Lgs有限公司 用于lcd背光单元的棱镜片
KR20070079399A (ko) * 2006-02-02 2007-08-07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장치의 도광판
CN101663611A (zh) * 2007-03-16 2010-03-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膜和具有该光学膜的显示设备
CN102334047A (zh) * 2009-02-26 2012-01-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面光源装置、透射式显示装置、发光装置、模具及模具的制造方法
CN103777259A (zh) * 2012-10-22 2014-05-07 嘉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
CN106292056A (zh) * 2015-06-09 2017-01-04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9772A (zh) * 2012-04-18 2012-10-3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相应的背光模块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04810A (zh) * 2002-12-03 2004-06-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组件
CN1788231A (zh) * 2003-07-01 2006-06-14 Lgs有限公司 用于lcd背光单元的棱镜片
KR20070079399A (ko) * 2006-02-02 2007-08-07 희성전자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장치의 도광판
CN101663611A (zh) * 2007-03-16 2010-03-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膜和具有该光学膜的显示设备
CN102334047A (zh) * 2009-02-26 2012-01-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片、面光源装置、透射式显示装置、发光装置、模具及模具的制造方法
CN103777259A (zh) * 2012-10-22 2014-05-07 嘉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
CN106292056A (zh) * 2015-06-09 2017-01-04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84990A (zh) 2018-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7099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0903028B1 (ko) 쐐기형 배면프리즘을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백라이트 유닛용 도광판
US8210730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TWI468800B (zh) 面光源裝置
US9207383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665876B2 (en) Backlight unit
US20140133181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058298B1 (ko) 도광판 및 백라이트부
US20110164404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TWI646511B (zh) 拼接顯示裝置
CN107884990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261637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its light guide plate
TW201307917A (zh) 具支撐肋之導光板與使用其之顯示模組
US20190107665A1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812875A (zh) 显示装置
CN10727225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50070736A (ko) 도광판,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8594354B (zh) 光学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665664B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12013567B2 (en) Edge-lit light sourc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s
CN110955083B (zh) 显示装置
JP200725669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039078A1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ing device
TWI437327B (zh) 背光模組
US11874487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ssembly,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