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9235A - 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9235A
CN111959235A CN202010879739.XA CN202010879739A CN111959235A CN 111959235 A CN111959235 A CN 111959235A CN 202010879739 A CN202010879739 A CN 202010879739A CN 111959235 A CN111959235 A CN 1119592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ssembly
damping
absorbing
shock absor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7973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9235B (zh
Inventor
王远荣
陈晓东
杨鹏远
方淼
刘安平
丁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87973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92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9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92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9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92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3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type of the compres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2001/328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or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架,减震支架包括装配平台和隔音部,装配平台用于放置待减震件,隔音部位于装配平台下方;第一减震结构,第一减震结构位于减震支架的底部,第一减震结构的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以通过第一减震结构减小待减震件的震动。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装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压缩机主要在空调制冷剂回路中起压缩驱动制冷剂的作用,压缩机一般装在室外机中。压缩机的工作回路中分蒸发区(低压区)和冷凝区(高压区),设备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分别属于低压或高压区(要看工作状态而定)。具体的,压缩机内的制冷剂再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通过毛细管喷射到蒸发器中,压力骤降,随后液态制冷剂立即变成气态,再通过散热片吸收空气中大量的热量。这样,压缩机不断工作,就不断地把低压区一端的热量吸收到制冷剂中再送到高压区散发到空气中,以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
然而在压缩机运行工作过程,会产生压缩机振动,噪音等问题,影响了使用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架,减震支架包括装配平台和隔音部,装配平台用于放置待减震件,隔音部位于装配平台的下方;第一减震结构,第一减震结构位于减震支架的底部,第一减震结构的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以通过第一减震结构减小待减震件的震动。
进一步地,装配平台上设置有安装孔,隔音部的至少部分与安装孔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隔音部包括:隔音真空层,设置在装配平台下方,隔音真空层与装配平台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隔音部还包括:隔音棉,设置在隔音真空层上。
进一步地,隔音真空层与装配平台之间形成散热间隙,减震支架上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间隙连通,以使散热间隙内的热量经散热孔散出。
进一步地,减震支架还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的顶面形成装配平台,支架主体呈三角结构;加强部,设置在支架主体上,加强部凸出于支架主体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减震结构包括:承力顶盖,减震支架设置在承力顶盖上;减震柱,设置在承力顶盖上,减震柱位于承力顶盖远离减震支架的一侧,减震柱由弹性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减震柱上设置有连接通孔,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减震弹簧,设置在连接通孔内。
进一步地,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导向壳体,减震柱设置在导向壳体内,以通过导向壳体限制减震柱的变形方向。
进一步地,导向壳体包括:减震主壳,减震主壳为管状结构,减震主壳套设在减震柱的外侧;减震限位板,设置在减震主壳的端部,以通过减震限位板对减震柱进行抵接限位。
进一步地,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口,第一减震结构还包括:伸缩柱,设置在承力顶盖和减震柱之间,伸缩柱可活动地设置在限位口处。
进一步地,减震支架上设置有装配通孔,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二减震结构,第一减震结构位于装配通孔的一端,第二减震结构位于装配通孔的另一端,以使连接件穿过第一减震结构与第二减震结构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减震结构包括:减震缓冲件,设置在装配平台上,减震缓冲件由弹性材料制成;锁紧件,设置在减震缓冲件远离装配平台的一端,以使连接件与锁紧件进行锁紧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和减震组件,压缩机设置在减震组件上,减震组件为上述提供的减震组件。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将待减震件安装于装配平台上,由于装配平台下方设置有隔音部,因而能够减小待减震件的噪音的传递,以有效起到降噪效果。另外,通过位于减震支架底部的第一减震结构能够有效对待减震件进行减震,进而能够从源头上减小噪音的产生。本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组件采用隔音结合减震,从而能够有效对待减震件进行降噪,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待减震件主要指压缩机。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的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减震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减震支架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A-A向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减震结构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B-B向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减震结构的主视图;
图7示出了图6中的C-C向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减震组件的主视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D-D向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压缩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压缩机组件的主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压缩机组件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减震支架;11、加强部;12、装配通孔;13、装配平台;14、隔音棉;15、散热孔;16、支架主体;17、隔音真空层;18、隔板;19、安装孔;2、第一减震结构;21、承力顶盖;22、伸缩柱;23、减震柱;24、减震主壳;25、底盘螺栓配合孔;26、减震支撑板;27、减震弹簧;28、减震限位板;29、连接通孔;3、第二减震结构;31、螺栓配合孔;32、锁紧件;33、减震缓冲件;4、连接件;5、压缩机;6、底盘。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减震组件,该减震组件包括减震支架1和第一减震结构2,减震支架1包括装配平台13和隔音部,装配平台13用于放置待减震件,隔音部位于装配平台13的下方。第一减震结构2位于减震支架1的底部,第一减震结构2的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以通过第一减震结构2减小待减震件的震动。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组件,在使用时,将待减震件安装于装配平台13上,由于装配平台13下方设置有隔音部,因而能够减小待减震件的噪音的传递,以有效起到降噪效果。另外,通过位于减震支架1底部的第一减震结构2能够有效对待减震件进行减震,进而能够从源头上减小噪音的产生。本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组件采用隔音结合减震,从而能够有效对待减震件进行降噪,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待减震件主要指压缩机5。因此,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5的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装配平台13上设置有安装孔19,隔音部的至少部分与安装孔19相对设置。具体的,压缩机5安装在安装孔19处,压缩机5与装配平台13进行焊接。通过将隔音部的至少部分与安装孔19相对设置,能够更好地对压缩机5产生的噪音进行隔音处理,以更好的减小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隔音部包括隔音真空层17,隔音真空层17设置在装配平台13下方,隔音真空层17与装配平台13间隔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隔音真空层17能够有效对低频的噪音进行隔音处理,因而能够更好地提高降噪效果。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隔音真空层17内为真空,以减小噪音的传播,从而达到降噪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隔音部还包括隔音棉14,隔音棉14设置在隔音真空层17上。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隔音真空层17与装配平台13之间形成散热间隙,减震支架1上设置有散热孔15,散热孔15与散热间隙连通,以使散热间隙内的热量经散热孔15散出,以进行有效散热。另外,进入安装孔19内的水,经散热间隙后也可以从散热孔15内流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减震支架1还包括支架主体16和加强部11,支架主体16的顶面形成装配平台13,支架主体16呈三角结构。加强部11设置在支架主体16上,加强部11凸出于支架主体16设置,加强部11用于增加支架主体16的结构强度,以对压缩机5进行有效的支撑。具体的,加强部11位于支架主体16的边缘处,本实施例中的加强部11为加强筋。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结构2包括承力顶盖21和减震柱23,减震支架1设置在承力顶盖21上,以通过承力顶盖21为减震支架1提供有效支撑。减震柱23设置在承力顶盖21上,减震柱23位于承力顶盖21远离减震支架1的一侧,减震柱23由弹性材料制成。具体的,减震柱23可以为橡胶材料制成。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减震柱23上设置有连接通孔29,第一减震结构2还包括减震弹簧27,减震弹簧27设置在连接通孔29内。采用减震弹簧27和减震柱23的结合设置,这样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减震缓冲,以更好的对压缩机5进行减震处理,从而便于更好地降低因震动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减震结构2还包括导向壳体,减震柱23设置在导向壳体内,以通过导向壳体限制减震柱23的变形方向,这样能够使得减震柱23只能在导向壳体的内腔进行变形,从而实现了对减震柱23的形变限制,以更好的对压缩机5进行减震处理。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导向壳体包括减震主壳24和减震限位板28,减震主壳24为管状结构,减震主壳24套设在减震柱23的外侧。减震限位板28设置在减震主壳24的端部,以通过减震限位板28对减震柱23进行抵接限位。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更好地限制减震柱23的弹性形变,以便于在对压缩机5进行稳定支撑的同时便于对压缩机5更好地进行缓冲。
具体的,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口,第一减震结构2还包括伸缩柱22,伸缩柱22设置在承力顶盖21和减震柱23之间,伸缩柱22可活动地设置在限位口处。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柱22的横截面积小于限位口的限位面积,承力顶盖21的横截面积大于限位口的限位面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优化结构的布局,便于对压缩机5进行稳定的支撑,同时也便于更好地限制弹性柱的变形。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支架1上设置有装配通孔12,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二减震结构3,第一减震结构2位于装配通孔12的一端,第二减震结构3位于装配通孔12的另一端,以使连接件4穿过第一减震结构2与第二减震结构3进行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更好地对压缩机5进行减震,以提高减震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减震结构3包括减震缓冲件33和锁紧件32,减震缓冲件33设置在装配平台13上,减震缓冲件33由弹性材料制成。锁紧件32设置在减震缓冲件33远离装配平台13的一端,以使连接件4与锁紧件32进行锁紧配合,提高连接强度。具体的,锁紧件32可以为螺栓,连接件4可以为定位螺栓,减震缓冲件33由橡胶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一种管路减震吸能结构,以通过该减震吸能结构降低管路的震动,从而达到降噪减震的效果。
如图10至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件,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5和减震组件,压缩机5设置在减震组件上,减震组件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减震组件。
具体的,本发明以减振手段和隔声措施相结合对压缩机5进行降噪处理,减震组件该由降噪减震支架1(降噪减震支架1即为减震支架1)、减振座(即为第一减震结构2)、减振帽(即为第二减震结构3)组成。降噪减震支架1与减震座通过定位螺栓和减振帽装配到一起,形成一个自成一体的紧凑型的压缩机5降噪减振装置(即为本发明中的减震组件)。压缩机5降噪减振装置下面通过定位螺栓与底盘6固定,降噪减震支架1和压缩机5焊接成一体,上面通过减震帽与降噪减震支架1固定,从而间接实现对压缩机5的固定。该装置可以对压缩机5竖直、水平方向等全方位进行减振,确保了设备管路在被各种交通工具运输过程不会产生应力超标问题。通过减震降低压缩机5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与噪音,同时该装置对压缩机5进行减震的同时能隔绝压缩机5底部噪音的传播途径,以减振手段和隔声措施相结合降低设备工作过程中的震动与噪音、提高设备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用于降噪的减震支架1的结构如图1所示,降噪减震支架1主要具有加强筋、装配通孔12、装配平台13、散热隔音棉14、散热排水孔、支架主体16,隔音真空层17和隔板18。降噪减震支架1可以通过钣金加工成型,以保证加工精度,减少装配带来的误差,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装配平台13与压缩机5底部焊接成一体,装配通孔12一共三个,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20°,装配通孔12通过定位螺栓将底盘6和压缩机5进行装配。3个装配通孔12与3个螺栓配合孔31相互之间高度可以调节,相互之间的位置可以调整,以满足便于降噪减震装置与压缩机5、底盘6之间的相互装配。支架主体16与加强筋一起增加了降噪减震支架1的强度,确保降噪减震支架1工作的可靠性。压缩机5底部产生的热以及特殊情况下产生的水可以通过散热孔15排出。降噪减震支架1通过与减震座,减震帽等配合,起到减振作用,从而减少因为震动导致的噪音。散热隔音棉14有散热和隔音的效果,真空层可以是没有空气的,是真空状态,是不能传播声音的。散热隔音棉14与隔音真空层17是隔声措施的关键,散热隔音棉14可以隔绝大部分频率的噪音,但是散热隔音棉14对低频噪声作用很小,这时就可以通过真空层对噪音的传播途径进行彻底隔绝,从而达到压缩机5底部降噪的效果,弥补这方面的空白,提高设备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的舒适性。
本发明的减振座(即为第一减震结构2)的结构见图4所示,减振座主要具有承力顶盖21、伸缩柱22、减振橡胶螺纹柱(即为减震柱23)、减震主壳24、底盘螺栓配合孔25、减震支撑板26、减震弹簧27、减震限位板28和降噪减震支架1配合孔等多个特征。承力顶盖21是与降噪减震支架1装配在一起,确保承力顶盖21,减震伸缩柱22,减振橡胶螺纹柱装配成一体,其中减震伸缩柱22的高度就是减震座的弹性变形的区间。减震弹簧27在减振橡胶螺纹柱的里面,形成紧密的配合,由于减震弹簧27和减振橡胶螺纹柱本身固有的特性,使得二者在起到竖直方向减震时还能起到水平方向减震的作用。减震主壳24与减震限位板28配合可以限制减震弹簧27和减振橡胶螺纹柱的弹性波动范围(也为弹性形变范围),可以保证压缩机5在特定的范围内上下波动。减振橡胶螺纹柱与减震弹簧27及减震帽的弹性变形配合起到减震吸震的效果,减振橡胶螺纹柱与减震弹簧27由于他们的材料不一样,配合在一起可以起到防共振激振的作用,保证了压缩机5相连的管路安全,避免了因为共振激振导致噪音增大的情况,从而达到降噪减震的效果。底盘螺栓配合孔25与压缩机5定位螺栓及减震支撑板26的装配,可以支撑降噪减震支架1传递的力,起到支撑作用。优选的,伸缩柱22和承力顶盖21由非弹性材料制成,可以由金属或塑胶材料制成,以便于对压缩机5进行稳定地支撑。
本发明的减振帽(即为第二减震结构3)的结构见图6所示,其主要具有螺栓配合孔31、减振帽螺母(即为锁紧件32)和减震橡胶(即为减震缓冲件33)等多个特征组成。螺栓配合孔31与压缩机5定位螺栓配合,压缩机5定位螺栓穿过螺栓配合孔31,用于固定降噪减震支架1。减振帽螺母通过与压缩机5定位螺栓配合限制减振座的上下弹性变形的区间。减振帽螺母和减震橡胶通过与降噪减震支架1的配合起到减震的作用。
本发明的降噪减振装置的装配图见图8所示,其由减震支架1、3个减振座、3个减振帽、3个压缩机5定位螺栓等组装而成。其装配原理:3个压缩机5定位螺栓连接到降噪减震支架1的装配通孔12上,确保了压缩机5定位螺栓与降噪减震支架1形成了一个整体,压缩机5定位螺栓用于降噪减振装置与底盘6装配。压缩机5定位螺栓穿过降噪减震支架1的装配通孔12以及减震座的降噪减震支架1配合孔和底盘螺栓配合孔25,然后与减振帽的螺栓配合孔31配合,通过减振帽螺母配合减振座与减振帽装配到一起,并且牢固的装配到降噪减震支架1上,降噪减震支架1、减振座、减震帽形成一体,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降噪减振装置。
本发明的降噪减振装置的原理如下:压缩机5的定位螺栓通过减震座的底盘螺栓配合孔25与降噪减震支架1配合孔及降噪减震支架1的装配通孔12,通过减振帽螺母的固定,由此确保降噪减振装置与底盘6装配到一起。降噪减振装置中减振帽的上表面要低于压缩机5定位螺栓的上表面,这样才能起到固定降噪减震支架1的作用。减震帽与压缩机5定位螺栓的配合。将会对减震座与减震帽形成预紧力迫使其变形,确保了降噪减震支架1在竖直方向上不管向上向下振动均受到减震座与减震帽的弹性阻力,起到竖直方向弹性减振吸振作用。另外,减振座的减震弹簧27与减振橡胶螺纹柱形成紧密的配合,由于他们本身固有的特性,在起到竖直方向减震时还能起到水平方向减震的作用。而且减震弹簧27与减振橡胶螺纹柱两个都是弹性变形,形成了双向保险,确保弹性变形不会失效,提高了弹性变形的质量,因为两种材料不一样,配合在一起可以起到防共振激振的作用,保证了压缩机5相连的管路安全,避免了因为共振激振导致噪音增大的情况,从而达到降噪减震的效果,还提升了使用年限,另外,由于减振座均布在降噪减震支架1的3个方向,相互之间的夹角为120°,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确保了降噪减震支架1在竖直方向震动,均会受到3个减震帽与3个减震座的相互作用,实现了降噪减振装置对降噪减震支架1受到从压缩机5传递的振动时,能均匀配合进行弹性减振,提高减震质量。提高了减震效果之后,噪音会少很多,这时利用隔声措施降噪,这时的噪音通过散热隔音棉14与真空层的配合能隔绝压缩机5底部的噪音,解决压缩机5底部的噪音问题,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具体的,本发明中的降噪减震支架1和压缩机5是焊接成一体的,降噪减振装置与底盘6装配后,通过3个压缩机5定位螺栓与降噪减振装置进行装配,并通过减震帽的减振帽螺母固定死,如此便完成降噪减震装置与压缩机5和底盘6的装配。无论是设备运输过程,受到车子的震动,还是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压缩机5竖直方向及水平方向振动,均可以通过降噪减振装置对压缩机5产生的振动进行弹性减振,保障了压缩机5运转的安全性与平稳性,大大降低了因为压缩机5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导致管路的应力超标问题,降低因压缩机5振动导致的管路疲劳问题,提高设备的质量及工作可靠性。另外,还完善了压缩机5的降噪缺陷,现在的压缩机5降噪是通过隔音棉14包着压缩机5,并不能达到压缩机5全方位的降噪,比如压缩机5底部就不能保证降噪。此降噪减震装置弥补了压缩机5底部真正降噪的空白,以减振手段和隔声措施相结合大大降低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与噪音,提高设备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的舒适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以低成本、可靠的结构,高效的减少压缩机因各种原因产生的振动与噪音,确保了设备管路在被各种交通工具运输过程不会产生应力超标问题,防止管路因应力问题断管,同时能大大降低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震动与底部噪音,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以减振手段和隔声措施相结合大大降低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振动与噪音,提高设备的质量、可靠性及使用的舒适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
减震支架(1),所述减震支架(1)包括装配平台(13)和隔音部,所述装配平台(13)用于放置待减震件,所述隔音部位于所述装配平台(13)的下方;
第一减震结构(2),所述第一减震结构(2)位于所述减震支架(1)的底部,所述第一减震结构(2)的至少部分由弹性材料制成,以通过所述第一减震结构(2)减小所述待减震件的震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台(13)上设置有安装孔(19),所述隔音部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安装孔(19)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部包括:
隔音真空层(17),设置在所述装配平台(13)下方,所述隔音真空层(17)与所述装配平台(13)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部还包括:
隔音棉(14),设置在所述隔音真空层(17)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真空层(17)与所述装配平台(13)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所述减震支架(1)上设置有散热孔(15),所述散热孔(15)与所述散热间隙连通,以使所述散热间隙内的热量经所述散热孔(15)散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1)还包括:
支架主体(16),所述支架主体(16)的顶面形成所述装配平台(13),所述支架主体(16)呈三角结构;
加强部(11),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6)上,所述加强部(11)凸出于所述支架主体(16)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2)包括:
承力顶盖(21),所述减震支架(1)设置在所述承力顶盖(21)上;
减震柱(23),设置在所述承力顶盖(21)上,所述减震柱(23)位于所述承力顶盖(21)远离所述减震支架(1)的一侧,所述减震柱(23)由弹性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23)上设置有连接通孔(29),所述第一减震结构(2)还包括:
减震弹簧(27),设置在所述连接通孔(29)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结构(2)还包括:
导向壳体,所述减震柱(23)设置在所述导向壳体内,以通过所述导向壳体限制所述减震柱(23)的变形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壳体包括:
减震主壳(24),所述减震主壳(24)为管状结构,所述减震主壳(24)套设在所述减震柱(23)的外侧;
减震限位板(28),设置在所述减震主壳(24)的端部,以通过所述减震限位板(28)对所述减震柱(23)进行抵接限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口,所述第一减震结构(2)还包括:
伸缩柱(22),设置在所述承力顶盖(21)和所述减震柱(23)之间,所述伸缩柱(22)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口处。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架(1)上设置有装配通孔,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二减震结构(3),所述第一减震结构(2)位于所述装配通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减震结构(3)位于所述装配通孔的另一端,以使连接件(4)穿过所述第一减震结构(2)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3)进行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中所述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结构(3)包括:
减震缓冲件(33),设置在所述装配平台(13)上,所述减震缓冲件(33)由弹性材料制成;
锁紧件(32),设置在所述减震缓冲件(33)远离所述装配平台(13)的一端,以使所述连接件(4)与所述锁紧件(32)进行锁紧配合。
14.一种压缩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组件包括压缩机(5)和减震组件,所述压缩机(5)设置在所述减震组件上,所述减震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组件。
CN202010879739.XA 2020-08-27 2020-08-27 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Active CN1119592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9739.XA CN111959235B (zh) 2020-08-27 2020-08-27 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79739.XA CN111959235B (zh) 2020-08-27 2020-08-27 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9235A true CN111959235A (zh) 2020-11-20
CN111959235B CN111959235B (zh) 2023-06-06

Family

ID=73401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79739.XA Active CN111959235B (zh) 2020-08-27 2020-08-27 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923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128A (zh) * 2003-02-28 2004-09-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冰箱压缩机的弹性部件及吸振装置
CN203892147U (zh) * 2014-06-16 2014-10-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泵隔震吸震装置
CN204268610U (zh) * 2014-10-23 2015-04-15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
CN104820477A (zh) * 2015-05-15 2015-08-05 苏州福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减震支架
CN105041611A (zh) * 2015-07-09 2015-11-1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脚垫及冰箱
CN107610920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洛阳市星合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散热功能变压器外壳
CN111005857A (zh) * 2019-12-24 2020-04-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1237165A (zh) * 2020-02-28 2020-06-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装置以及制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128A (zh) * 2003-02-28 2004-09-01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冰箱压缩机的弹性部件及吸振装置
CN203892147U (zh) * 2014-06-16 2014-10-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泵隔震吸震装置
CN204268610U (zh) * 2014-10-23 2015-04-15 合肥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
CN104820477A (zh) * 2015-05-15 2015-08-05 苏州福润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减震支架
CN105041611A (zh) * 2015-07-09 2015-11-11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脚垫及冰箱
CN107610920A (zh) * 2017-09-27 2018-01-19 洛阳市星合特种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散热功能变压器外壳
CN111005857A (zh) * 2019-12-24 2020-04-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减振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CN111237165A (zh) * 2020-02-28 2020-06-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装置以及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9235B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6634B2 (en) Engine mount structure
US8807633B2 (en) Cab suspension system for an off-road vehicle
US6726272B1 (en) Truck cab suspension system
US5823287A (en) Mounting assembly for a transmission cross member of a motor vehicle
MXPA02004380A (es) Sistema de suspension para la cabina de un vehiculo.
US20040045761A1 (en) Transmission mount structure for vehicles
JPH06109061A (ja) 弾性ゴムマウント
DE102011079111A1 (de) Aggregate-Befestig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101188469B1 (ko) 자동차의 프론트사이드멤버와 서브프레임 마운팅구조
KR20150049750A (ko) 복합적 방진수단을 가지는 철도궤도 슬래브의 구조
CN111959235A (zh) 减震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组件
JP7103826B2 (ja) 防振材の構造及び防振床構造を有する鉄道車両
JPH08276753A (ja) 車両のパワユニット後部マウント構造
CN21265417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空调压缩机减震支架
JP2002293236A (ja) 鉄道車両における牽引装置の制振構造
CN108895116B (zh) 一种机电设备减震除噪装置
CN208651078U (zh) 车用空调及其压缩机减振组件
CN219055915U (zh) 一种空调器支撑结构、空调器和车辆
US20060043654A1 (en) Energy-managing mounts
US20060134980A1 (en) Engine mounting insulator
CN218536332U (zh) 用于燃料电池的悬置结构及车辆
CN216942650U (zh) 支架及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19344908U (zh) 限位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6013204B2 (ja) 減震装置
JPS62214284A (ja) 圧縮機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