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9211A - 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9211A
CN111959211A CN202010864225.7A CN202010864225A CN111959211A CN 111959211 A CN111959211 A CN 111959211A CN 202010864225 A CN202010864225 A CN 202010864225A CN 111959211 A CN111959211 A CN 1119592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avity
block
shaft
advan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42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少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n Dez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n Dez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n Dez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n Dez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642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592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59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921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FVEHICLES FOR USE BOTH ON RAIL AND ON ROAD; AMPHIBIOUS OR LIKE VEHICLES; CONVERTIBLE VEHICLES
    • B60F3/00Amphibious vehicles, i.e.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both on land and on water; Land vehicles capable of travelling under water
    • B60F3/0007Arrangement of propulsion or steering means on amphibious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气囊腔,所述气囊腔顶壁固定设置有浮板压缩弹簧,所述浮板压缩弹簧远离所述气囊腔顶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浮板本发明通过水位传感器控制电磁有无配合压缩弹簧致使锥齿轮离合来将电机动力传动至气泵处,通过气泵对气囊进行打气推动浮板下移,同时气囊和浮板共同作用来保证汽车能够浮在水面上,为保证气囊不会回流,通过挡板对充气通道进行隔断来保压,同时通过扭转弹簧配合拉带致使螺旋将能够缓降入水中,避免快速入水破坏螺旋桨,同时设置有锚将汽车锚定在原地避免随波飘荡造成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地域多低山丘陵区地表起伏、径流峰高流急、沟谷纵横,夏季降水集中等等原因致使我国南方多发生洪涝灾害,每次洪涝灾害都会使人们产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汽车经常因为泡水只能报废处理,为避免发生洪涝时汽车泡水报废,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将汽车浮在水面保护车内,同时又能在水中行驶转移家中人员和财产以降低洪涝灾害中产生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气囊腔,所述气囊腔顶壁固定设置有浮板压缩弹簧,所述浮板压缩弹簧远离所述气囊腔顶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顶壁中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浮板顶壁右侧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主推杆,所述主推杆远离所述浮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保护压缩弹簧,所述保护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副推杆,所述副推杆向上延伸入吸附腔且末端电触抵接设置有电触,所述副推杆右壁固定设置有吸附块,所述吸附腔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外表面卷绕有吸附线圈的吸附磁芯,所述吸附磁芯吸附所述吸附块,所述气囊顶壁连通设置有内气道,所述内气道中段连通设置有隔断腔,所述隔断腔内设置有通过所述主推杆下移触发隔断所述内气道致使所述气囊内空气不会回流达到保压效果的保压装置,所述内气道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向左延伸连通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上壁连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外气道,所述外气道向上延伸连通设置有车厢,所述气泵左壁固定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泵轴,所述泵轴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伸入动力腔且末端固定设置有执行锥齿轮,所述车身左壁底部固定设置有水深传感器,所述动力腔底壁连通设置有动力块腔,所述动力腔顶壁连通设置有轴腔,所述动力腔、所述轴腔和所述动力块腔内设置有通过所述水深传感器判断水深致使电磁有无带动锥齿轮离合进而使所述气泵工作向所述气囊内充气的动力装置,所述车身底壁位于所述气囊腔左侧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行进腔,所述行进腔顶壁连通设置有行进弹簧腔,所述行进弹簧腔顶壁固定设置有行进压缩弹簧,所述行进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行进块,所述行进块内设置有通过电磁吸附和弹簧配合致使所述行进块可移动致使锥齿轮离合同时也带动螺旋桨移动的行进装置,所述行进弹簧腔左右对称设置有连通所述行进腔的缓降腔,所述缓降腔内设置有通过扭转弹簧达到将所述行进块缓降的缓降装置,所述车身右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锚定腔,所述锚定腔内设置有将汽车锚定在原地避免随波飘动的锚定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隔断腔顶壁固定设置有竖杆压缩弹簧,所述竖杆压缩弹簧远离所述隔断腔顶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右侧有斜坡的竖杆,所述竖杆底壁抵接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所述竖杆的一端贯穿横杆弹簧腔且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杆固定块,所述横杆固定块右壁固定设置有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杆弹簧腔右壁的横杆压缩弹簧,所述横杆远离所述横杆固定块的一端向右延伸入所述横杆腔且抵接所述副推杆左壁。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动力块腔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外表面卷绕有动力线圈的动力磁芯,所述动力块腔内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动力块,所述动力块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动力固定块,所述动力固定块底壁固定设置有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动力块腔底壁上的动力压缩弹簧,所述动力块上端内设置有动力圆锥腔,所述动力圆锥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动力圆锥块,所述动力圆锥块上壁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动力副轴,所述动力副轴远离所述动力圆锥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动力腔且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执行锥齿轮离合的离合锥齿轮,所述离合锥齿轮顶壁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花键套,所述花键套远离所述离合锥齿轮的一端伸入所述轴腔且末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花键腔,所述花键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花键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远离所述花键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输出轴向下的动力电机。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行进弹簧腔顶壁内固定设置有输出轴向下的行进电机,所述行进电机末端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行进动力轴,所述行进动力轴远离所述行进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行进弹簧腔后伸入所述行进块内的行进啮合腔且末端固定设置有行进主锥齿轮,所述行进啮合腔右壁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桨轴,所述桨轴伸入所述行进啮合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行进副锥齿轮,所述桨轴远离所述行进副锥齿轮的一端伸出所述行进块且末端固定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行进腔左右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外表面卷绕有行进线圈的行进磁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缓降腔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拉带轴,所述拉带轴贯穿两组所述缓降腔且两端伸入扭转弹簧腔,所述拉带轴两端固定设置有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扭转弹簧腔壁上的扭转弹簧,所述拉带轴位于所述缓降腔的部分外表面皆固定设置有一组拉带轮,所述拉带轮外表面卷绕且固定设置有缓降拉带,所述缓降拉带远离所述拉带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行进块顶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锚定腔前壁内固定设置有输出轴向后的锚定电机,所述锚定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前后延伸且贯穿所述花键套的锚定轴,所述锚定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锚定卷筒,所述锚定卷筒外表面卷绕且固定设置有铁链,所述铁链远离所述锚定卷筒的一端向右伸出所述车身外且末端固定设置有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水位传感器控制电磁有无配合压缩弹簧致使锥齿轮离合来将电机动力传动至气泵处,通过气泵对气囊进行打气推动浮板下移,同时气囊和浮板共同作用来保证汽车能够浮在水面上,为保证气囊不会回流,通过挡板对充气通道进行隔断来保压,同时通过扭转弹簧配合拉带致使螺旋将能够缓降入水中,避免快速入水破坏螺旋桨,同时设置有锚将汽车锚定在原地避免随波飘荡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 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 B范围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 C范围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4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包括车身1,所述车身1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气囊腔61,所述气囊腔61顶壁固定设置有浮板压缩弹簧8,所述浮板压缩弹簧8远离所述气囊腔61顶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浮板7,所述浮板7顶壁中间设置有气囊13,所述浮板7顶壁右侧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主推杆9,所述主推杆9远离所述浮板7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保护压缩弹簧69,所述保护压缩弹簧69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副推杆70,所述副推杆70向上延伸入吸附腔68且末端电触抵接设置有电触10,所述副推杆70右壁固定设置有吸附块67,所述吸附腔68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外表面卷绕有吸附线圈65的吸附磁芯66,所述吸附磁芯66吸附所述吸附块67,所述气囊13顶壁连通设置有内气道18,所述内气道18中段连通设置有隔断腔17,所述隔断腔17内设置有通过所述主推杆9下移触发隔断所述内气道18致使所述气囊13内空气不会回流达到保压效果的保压装置901,所述内气道18远离所述气囊13的一端向左延伸连通设置有气泵19,所述气泵19上壁连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外气道29,所述外气道29向上延伸连通设置有车厢30,所述气泵19左壁固定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泵轴20,所述泵轴20远离所述气泵19的一端伸入动力腔22且末端固定设置有执行锥齿轮21,所述车身1左壁底部固定设置有水深传感器23,所述动力腔22底壁连通设置有动力块腔49,所述动力腔22顶壁连通设置有轴腔27,所述动力腔22、所述轴腔27和所述动力块腔49内设置有通过所述水深传感器23判断水深致使电磁有无带动锥齿轮离合进而使所述气泵19工作向所述气囊13内充气的动力装置902,所述车身1底壁位于所述气囊腔61左侧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行进腔2,所述行进腔2顶壁连通设置有行进弹簧腔56,所述行进弹簧腔56顶壁固定设置有行进压缩弹簧57,所述行进压缩弹簧57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行进块6,所述行进块6内设置有通过电磁吸附和弹簧配合致使所述行进块6可移动致使锥齿轮离合同时也带动螺旋桨移动的行进装置903,所述行进弹簧腔56左右对称设置有连通所述行进腔2的缓降腔37,所述缓降腔37内设置有通过扭转弹簧达到将所述行进块6缓降的缓降装置904,所述车身1右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锚定腔42,所述锚定腔42内设置有将汽车锚定在原地避免随波飘动的锚定装置905。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保压装置901进行详细说明,所述隔断腔17顶壁固定设置有竖杆压缩弹簧32,所述竖杆压缩弹簧32远离所述隔断腔17顶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右侧有斜坡的竖杆31,所述竖杆31底壁抵接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横杆12,所述横杆12远离所述竖杆31的一端贯穿横杆弹簧腔14且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杆固定块16,所述横杆固定块16右壁固定设置有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杆弹簧腔14右壁的横杆压缩弹簧15,所述横杆12远离所述横杆固定块16的一端向右延伸入所述横杆腔11且抵接所述副推杆70左壁。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动力装置902进行详细说明,所述动力块腔49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外表面卷绕有动力线圈46的动力磁芯45,所述动力块腔49内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动力块51,所述动力块51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动力固定块48,所述动力固定块48底壁固定设置有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动力块腔49底壁上的动力压缩弹簧47,所述动力块51上端内设置有动力圆锥腔53,所述动力圆锥腔53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动力圆锥块50,所述动力圆锥块50上壁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动力副轴52,所述动力副轴52远离所述动力圆锥块50的一端伸入所述动力腔22且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执行锥齿轮21离合的离合锥齿轮54,所述离合锥齿轮54顶壁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花键套24,所述花键套24远离所述离合锥齿轮54的一端伸入所述轴腔27且末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花键腔25,所述花键腔25内可上下滑动的花键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花键轴26,所述花键轴26远离所述花键套2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输出轴向下的动力电机28。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行进装置903进行详细说明,所述行进弹簧腔56顶壁内固定设置有输出轴向下的行进电机60,所述行进电机60末端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行进动力轴55,所述行进动力轴55远离所述行进电机60的一端贯穿所述行进弹簧腔56后伸入所述行进块6内的行进啮合腔62且末端固定设置有行进主锥齿轮5,所述行进啮合腔62右壁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桨轴4,所述桨轴4伸入所述行进啮合腔6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行进副锥齿轮63,所述桨轴4远离所述行进副锥齿轮63的一端伸出所述行进块6且末端固定设置有螺旋桨3,所述行进腔2左右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外表面卷绕有行进线圈59的行进磁芯58。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缓降装置904进行详细说明,所述缓降腔37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拉带轴38,所述拉带轴38贯穿两组所述缓降腔37且两端伸入扭转弹簧腔34,所述拉带轴38两端固定设置有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扭转弹簧腔34壁上的扭转弹簧35,所述拉带轴38位于所述缓降腔37的部分外表面皆固定设置有一组拉带轮36,所述拉带轮36外表面卷绕且固定设置有缓降拉带39,所述缓降拉带39远离所述拉带轮3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行进块6顶壁上。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锚定装置905进行详细说明,所述锚定腔42前壁内固定设置有输出轴向后的锚定电机44,所述锚定电机44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前后延伸且贯穿所述花键套24的锚定轴43,所述锚定轴43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锚定卷筒64,所述锚定卷筒64外表面卷绕且固定设置有铁链40,所述铁链40远离所述锚定卷筒64的一端向右伸出所述车身1外且末端固定设置有锚41。
初始状态时,所述动力线圈46通电致使所述动力磁芯45产生电磁吸附所述动力块51下移,所述动力块51下移带动所述动力固定块48和所述离合锥齿轮54下移,致使所述动力压缩弹簧47受压,同时所述离合锥齿轮54和所述执行锥齿轮21分离,所述气囊13内无气体进而所述浮板7未下移,所述浮板压缩弹簧8处于无载荷状态,所述吸附线圈65通电致使所述吸附磁芯66产生电磁吸附所述吸附块67,同时应为所述浮板7未下移,所以所述保护压缩弹簧69处于无载荷状态,同时所述副推杆70限制所述横杆12右移,致使所述横杆固定块16位于所述横杆弹簧腔14左端,所述横杆压缩弹簧15受拉,所述横杆12限制所述竖杆31下移,致使所述竖杆压缩弹簧32受压,所述行进线圈59通电致使所述行进磁芯58产生电磁吸附所述行进块6,致使所述行进压缩弹簧57受压,同时所述行进主锥齿轮5与所述行进副锥齿轮63分离,所述缓降拉带39被所述拉带轮36卷绕,所述扭转弹簧35处于无载荷状态,所述锚定卷筒64卷绕所述铁链40,致使所述锚41上升收拢,当所述水深传感器23检测到水位带到临界值,所述动力线圈46断电致使所述动力磁芯45无电磁释放所述动力块51是动力压缩弹簧47回弹带动所述动力固定块48受压,所述动力固定块48带动所述动力块51上移,所述动力块51带动所述动力圆锥腔53上移,所述动力圆锥腔53带动所述动力副轴52上移,所述动力副轴52带动所述离合锥齿轮54上移,所述离合锥齿轮54与所述执行锥齿轮21啮合,所述动力电机28转动带动所述花键腔25转动,所述花键腔25转动带动所述花键套24转动,所述花键套24转动带动所述离合锥齿轮54转动,所述离合锥齿轮54转动带动所述执行锥齿轮21转动,所述执行锥齿轮21转动带动所述泵轴20转动,所述泵轴20转动带动所述气泵19工作,所述气泵19通过所述外气道29和所述内气道18将空气注入所述气囊13中,所述气囊13膨胀带动所述浮板7下移,致使所述浮板压缩弹簧8受拉,所述浮板7下移带动所述主推杆9下移,同时所述吸附线圈65断电致使所述吸附磁芯66无电磁释放所述吸附块67,所述主推杆9带动所述保护压缩弹簧69下移,所述保护压缩弹簧69带动所述副推杆70下移,所述副推杆70带动所述吸附块67下移,所述副推杆70与所述电触10分离,致使所述行进线圈59断电,进而使所述行进磁芯58无电磁释放所述行进块6,所述行进压缩弹簧57回弹带动所述行进块6下移,所述行进块6下移带动所述行进副锥齿轮63、所述桨轴4和所述螺旋桨3下移,致使所述行进副锥齿轮63和所述行进主锥齿轮5啮合,同时所述行进块6拉动所述缓降拉带39,所述缓降拉带39带动所述拉带轮36转动,所述拉带轮36转动带动所述拉带轴38转动,所述拉带轴38转动致使所述扭转弹簧35受扭转,进而使所述行进块6达到缓降的目的,同时所述主推杆9下移至极限释放所述横杆12限制,所述横杆压缩弹簧15回弹带动所述横杆固定块16右移,所述横杆固定块16带动所述横杆12右移,所述横杆12右移释放所述竖杆31限制,所述竖杆压缩弹簧32回弹带动所述竖杆31下移,所述竖杆31隔断所述内气道18,致使所述气囊13内气体不会回流,当需要停泊时,所述锚定电机44转动带动所述锚定轴43转动,所述锚定轴43转动带动所述锚定卷筒64转动,所述锚定卷筒64转动释放所述铁链40,所述铁链40放下所述锚41,致使所述锚41沉入水中达到锚定的作用,当需要移动时,所述锚定电机44反转带动所述锚定轴43反转,所述锚定轴43反转带动所述锚定卷筒64反转,所述锚定卷筒64反转卷绕所述铁链40,所述铁链40致使所述锚41上升,所述行进电机60转动带动所述行进动力轴55转动,所述行进动力轴55转动带动所述行进主锥齿轮5,所述行进主锥齿轮5转动带动所述行进副锥齿轮63转动,所述行进副锥齿轮63转动带动所述桨轴4转动,所述桨轴4转动带动所述螺旋桨3转动,所述行进电机60正反转带动所述螺旋桨3正反转来带动汽车进退,当洪水退去时,所述水深传感器23检测到水位下降至临界值,所述吸附线圈65通电致使所述吸附磁芯66产生电磁吸附所述吸附块67上移,所述吸附块67带动所述副推杆70上移,所述副推杆70与所述吸附线圈65电触,所述保护压缩弹簧69受拉,此时所述行进线圈59通电致使所述行进磁芯58产生电磁吸附所述行进块6上移,所述行进块6带动所述行进副锥齿轮63、所述桨轴4和所述螺旋桨3上移,致使所述行进副锥齿轮63和所述行进主锥齿轮5分离,所述缓降拉带39被放松,所述扭转弹簧腔34回弹带动所述拉带轴38转动,所述拉带轴38转动带动所述拉带轮36转动,所述拉带轮36转动卷绕所述缓降拉带39,所述行进压缩弹簧57受压,同时所述副推杆70上移推动所述横杆12左移,所述横杆12带动所述横杆固定块16左移,所述横杆压缩弹簧15受拉,所述横杆12推动所述竖杆31上移,所述竖杆31打开所述内气道18,所述竖杆压缩弹簧32受压,所述动力电机28反转带动所述花键腔25反转,所述花键腔25反转带动所述花键套24反转,所述花键套24反转带动所述离合锥齿轮54反转,所述离合锥齿轮54反转带动所述执行锥齿轮21反转,所述执行锥齿轮21反转带动所述泵轴20反转,所述泵轴20反转带动所述气泵19工作,所述气泵19通过所述外气道29和所述内气道18将所述气囊13中空气抽出,所述气囊13收拢入所述气囊腔61中配合所述浮板压缩弹簧8回弹带动所述浮板7上移,所述浮板7带动所述主推杆9上移,所述保护压缩弹簧69恢复无载荷状态,然后所述动力线圈46通电致使所述动力磁芯45产生电磁吸附所述动力块51下移,所述动力块51下移带动所述动力固定块48下移,致使所述动力压缩弹簧47受压,所述动力块51带动所述动力圆锥块50下移,所述动力圆锥块50带动所述动力副轴52下移,所述动力副轴52带动所述离合锥齿轮54下移,所述离合锥齿轮54和所述执行锥齿轮21分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水位传感器控制电磁有无配合压缩弹簧致使锥齿轮离合来将电机动力传动至气泵处,通过气泵对气囊进行打气推动浮板下移,同时气囊和浮板共同作用来保证汽车能够浮在水面上,为保证气囊不会回流,通过挡板对充气通道进行隔断来保压,同时通过扭转弹簧配合拉带致使螺旋将能够缓降入水中,避免快速入水破坏螺旋桨,同时设置有锚将汽车锚定在原地避免随波飘荡造成损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气囊腔,所述气囊腔顶壁固定设置有浮板压缩弹簧,所述浮板压缩弹簧远离所述气囊腔顶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浮板,所述浮板顶壁中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浮板顶壁右侧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主推杆,所述主推杆远离所述浮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保护压缩弹簧,所述保护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副推杆,所述副推杆向上延伸入吸附腔且末端电触抵接设置有电触,所述副推杆右壁固定设置有吸附块,所述吸附腔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外表面卷绕有吸附线圈的吸附磁芯,所述吸附磁芯吸附所述吸附块,所述气囊顶壁连通设置有内气道,所述内气道中段连通设置有隔断腔,所述隔断腔内设置有通过所述主推杆下移触发隔断所述内气道致使所述气囊内空气不会回流达到保压效果的保压装置,所述内气道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向左延伸连通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上壁连通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外气道,所述外气道向上延伸连通设置有车厢,所述气泵左壁固定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泵轴,所述泵轴远离所述气泵的一端伸入动力腔且末端固定设置有执行锥齿轮,所述车身左壁底部固定设置有水深传感器,所述动力腔底壁连通设置有动力块腔,所述动力腔顶壁连通设置有轴腔,所述动力腔、所述轴腔和所述动力块腔内设置有通过所述水深传感器判断水深致使电磁有无带动锥齿轮离合进而使所述气泵工作向所述气囊内充气的动力装置,所述车身底壁位于所述气囊腔左侧设置有开口向下的行进腔,所述行进腔顶壁连通设置有行进弹簧腔,所述行进弹簧腔顶壁固定设置有行进压缩弹簧,所述行进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设置有行进块,所述行进块内设置有通过电磁吸附和弹簧配合致使所述行进块可移动致使锥齿轮离合同时也带动螺旋桨移动的行进装置,所述行进弹簧腔左右对称设置有连通所述行进腔的缓降腔,所述缓降腔内设置有通过扭转弹簧达到将所述行进块缓降的缓降装置,所述车身右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右的锚定腔,所述锚定腔内设置有将汽车锚定在原地避免随波飘动的锚定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腔顶壁固定设置有竖杆压缩弹簧,所述竖杆压缩弹簧远离所述隔断腔顶壁的一端固定设置有右侧有斜坡的竖杆,所述竖杆底壁抵接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横杆,所述横杆远离所述竖杆的一端贯穿横杆弹簧腔且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横杆固定块,所述横杆固定块右壁固定设置有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横杆弹簧腔右壁的横杆压缩弹簧,所述横杆远离所述横杆固定块的一端向右延伸入所述横杆腔且抵接所述副推杆左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块腔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外表面卷绕有动力线圈的动力磁芯,所述动力块腔内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动力块,所述动力块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动力固定块,所述动力固定块底壁固定设置有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动力块腔底壁上的动力压缩弹簧,所述动力块上端内设置有动力圆锥腔,所述动力圆锥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动力圆锥块,所述动力圆锥块上壁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动力副轴,所述动力副轴远离所述动力圆锥块的一端伸入所述动力腔且固定设置有与所述执行锥齿轮离合的离合锥齿轮,所述离合锥齿轮顶壁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花键套,所述花键套远离所述离合锥齿轮的一端伸入所述轴腔且末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花键腔,所述花键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花键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远离所述花键套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输出轴向下的动力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弹簧腔顶壁内固定设置有输出轴向下的行进电机,所述行进电机末端固定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行进动力轴,所述行进动力轴远离所述行进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行进弹簧腔后伸入所述行进块内的行进啮合腔且末端固定设置有行进主锥齿轮,所述行进啮合腔右壁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桨轴,所述桨轴伸入所述行进啮合腔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行进副锥齿轮,所述桨轴远离所述行进副锥齿轮的一端伸出所述行进块且末端固定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行进腔左右顶壁内固定设置有外表面卷绕有行进线圈的行进磁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降腔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拉带轴,所述拉带轴贯穿两组所述缓降腔且两端伸入扭转弹簧腔,所述拉带轴两端固定设置有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扭转弹簧腔壁上的扭转弹簧,所述拉带轴位于所述缓降腔的部分外表面皆固定设置有一组拉带轮,所述拉带轮外表面卷绕且固定设置有缓降拉带,所述缓降拉带远离所述拉带轮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行进块顶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腔前壁内固定设置有输出轴向后的锚定电机,所述锚定电机输出轴末端固定设置有前后延伸且贯穿所述花键套的锚定轴,所述锚定轴外表面固定设置有锚定卷筒,所述锚定卷筒外表面卷绕且固定设置有铁链,所述铁链远离所述锚定卷筒的一端向右伸出所述车身外且末端固定设置有锚。
CN202010864225.7A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 Withdrawn CN1119592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4225.7A CN111959211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64225.7A CN111959211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9211A true CN111959211A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4225.7A Withdrawn CN111959211A (zh) 2020-08-25 2020-08-25 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592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7874A (zh) * 2022-02-22 2022-05-20 周阳帆 一种便于使用的显示器
CN115087262A (zh) * 2022-06-10 2022-09-20 禾研(嘉兴)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弱电工程安防监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7874A (zh) * 2022-02-22 2022-05-20 周阳帆 一种便于使用的显示器
CN115087262A (zh) * 2022-06-10 2022-09-20 禾研(嘉兴)建筑智能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弱电工程安防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9211A (zh) 一种电子控制洪涝水路两用汽车
CN106110528A (zh) 高空救生装置
CN110525611B (zh) 一种潜水快速上浮设备
CN111891059A (zh) 一种车载落水维生自救电子设备
CN108860510A (zh) 一种具有网体的水上救援无人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15173321B (zh) 一种建筑电气用的电线穿线装置
CN106139429B (zh) 高空救生装置
CN106178301B (zh) 高空救生装置
CN112277898A (zh) 一种野外车辆脱困辅助设备
CN112623153B (zh) 一种用于水面救援的应急机器人
CN106178302B (zh) 高空救生装置
CN106139433B (zh) 高空救生装置
CN110775224B (zh) 一种救生船
CN112277866A (zh) 一种车辆涉水紧急逃生装置
CN216374941U (zh) 水下辅助救援装置
CN106139432A (zh) 高空救生装置
CN111439354A (zh) 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水上救生装置
CN111865391A (zh) 一种野外通讯信号增强装置
CN112960071A (zh) 一种带水下救生的冲浪板
CN112569492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落水紧急破窗逃生装置
CN203945954U (zh) 一种便携式车篷
CN111776171B (zh) 一种能够稳定漂浮的防呛水潜水呼吸管
CN112977756A (zh) 一种便携式落水自救机器人
CN112616758A (zh) 一种鱼缸漏电应急处理装置
CN2516455Y (zh) 水上救生浮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