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40921A - 薄膜切断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薄膜切断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40921A
CN111940921A CN202010407237.7A CN202010407237A CN111940921A CN 111940921 A CN111940921 A CN 111940921A CN 202010407237 A CN202010407237 A CN 202010407237A CN 111940921 A CN111940921 A CN 111940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ser
film web
laser nozzl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72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40921B (zh
Inventor
裵城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P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P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2000568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2362288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NPS CORP filed Critical NP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40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0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40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40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38Removing material by boring or cu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16Removal of by-products, e.g. particles or vapours produced during treatment of a work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36Removing material
    • B23K26/40Removing material taking account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olved
    • B23K26/402Removing material taking account of the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involved involving non-metallic material, e.g. iso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6/00Working by laser beam, e.g. welding, cutting or boring
    • B23K26/7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3K26/702Auxiliary equipment
    • B23K26/707Auxiliary equipment for monitoring laser beam transmission opt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薄膜面料进行激光切断来从上述薄膜面料分割形成具有预设的单位宽度及单位长度的薄膜片的薄膜切断系统,包括:供给单元,沿着上述薄膜面料的长度方向间歇性供给预设单位供给长度的上述薄膜面料;第一激光单元,包括分别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激光束的第一激光喷嘴、第二激光喷嘴及分别沿着与上述长度方向相垂直的上述薄膜面料的宽度方向往复移送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及上述第二激光喷嘴的第一磁头驱动器;以及第二激光单元,以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与上述第一激光单元隔开上述单位长度的方式配置,包括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激光束的激光喷嘴及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往复移送上述激光喷嘴的第二磁头驱动器。

Description

薄膜切断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切断系统即方法。
本申请主张以2019年5月17日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058419号及2020年5月13日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056880为基础的优先权的利益,在对应韩国专利申请的文献中揭示的所有内容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包含。
背景技术
通常,将用于制造显示面板的偏光薄膜面料制造成沿着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的条状,之后,以辊形态卷绕于供给辊并保存。
之后,通过切割工序和裁剪工序等的切断工序对偏光薄膜面料进行切断加工,上述切割工序沿着长度方向切断偏光薄膜面料,使其具有预设宽度,上述裁剪工序沿着宽度方向切断偏光薄膜面料,以能够从偏光薄膜面料分割形成具有预设长度的偏光薄膜片,由此可制造具有与显示面板的尺寸相应的尺寸的偏光薄膜片。
但是,偏光薄膜面料的制造工序包括通过向偏光薄膜面料施加张力来拉伸偏光薄膜面料的拉伸工序。通常利用拉伸辊来实施这种拉伸工序,由于工序上的公差或局限,产生对于偏光薄膜面料按照部分施加不同张力的张力不均衡现象。由此,随着偏光薄膜面料的拉伸率按照部分不同,具有偏光薄膜面料具有沿着一方向弯曲的曲线结构或偏心结构的情况。若向切断工序投入这种具有曲线结构或偏心结构的偏光薄膜面料,则产生偏光薄膜面料以扭曲的状态供给的曲折现象。
但是,在以往具有未提出如下的薄膜切断装置及方法的问题,即,可根据偏光薄膜面料的曲折方式有效调节偏光薄膜面料的切断方式,以能够将偏光薄膜片的直角度及尺寸精度稳定地维持在适当水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得到改善的薄膜切断系统及方法,以能够根据薄膜面料的曲折方式调节薄膜面料的切断方式。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得到改善的薄膜切断系统及方法,以能够制造具有各种尺寸的产品。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得到改善的薄膜切断系统及方法,以能够顺畅地回收利用薄膜面料制造产品后剩余的废料。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薄膜切断系统涉及通过对薄膜面料进行激光切断来从上述薄膜面料分割形成具有预设的单位宽度及单位长度的薄膜片的薄膜切断系统,包括:供给单元,沿着上述薄膜面料的长度方向间歇性供给预设单位供给长度的上述薄膜面料;第一激光单元,包括第一激光喷嘴、第二激光喷嘴及第一磁头驱动器,上述第一激光喷嘴、第二激光喷嘴分别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激光束,上述第一磁头驱动器分别沿着与上述长度方向相垂直的上述薄膜面料的宽度方向往复移送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及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以及第二激光单元,以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与上述第一激光单元隔开上述单位长度的方式配置,包括激光喷嘴及第二磁头驱动器,上述激光喷嘴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激光束,上述第二磁头驱动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往复移送上述激光喷嘴,当通过上述供给单元供给上述薄膜面料时,上述第一磁头驱动器以使上述第一激光喷嘴与上述第二激光喷嘴隔开上述单位宽度的方式配置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及上述第二激光喷嘴分别沿着上述长度方向,向通过上述供给单元供给的上述薄膜面料照射上述激光束来切割上述薄膜面料,若完成上述薄膜面料的切割,则上述供给单元停止供给上述薄膜面料,上述第一磁头驱动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移送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中的一个,上述第二磁头驱动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移送上述激光喷嘴,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中的一个和上述激光喷嘴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上述激光束来裁剪上述薄膜面料,由此从上述薄膜面料分割形成上述薄膜片。
本发明涉及薄膜切断系统即方法,具有如下的效果。
第一,本发明可复合实施薄膜面料的切割工序和裁剪工序,可减少制造薄膜片时所消耗的时间及制造薄膜片时所需的设备的设置数量。
第二,本发明可通过根据薄膜面料的曲折方式调节薄膜面料的切断方式来矫正薄膜面料的曲折。
第三,本发明可通过可变输送装置制造具有各种尺寸的产品。
第四,本发明可通过形成呈“匚”形状的废料来顺畅地回收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薄膜切断系统的简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供给装置切割薄膜面料的方法的侧视图。
图3为示出图1所示的激光单元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激光单元的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及第一驱动器引导部件的侧视图。
图5为第一激光单元的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及第二驱动器引导部件的侧视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可变辊组件的俯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辊移送器的主视图。
图8为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的第三移送单元调节能够利用薄膜切断系统制造的薄膜片的尺寸的方法的侧视图。
图9为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供给装置裁剪薄膜面料的方法的侧视图。
图10为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薄膜切断系统的薄膜切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11为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切断系统切割薄膜面料的方法的俯视图。
图12A为与图11的区域A有关的部分放大图。
图12B为与图11的区域B有关的部分放大图。
图13A、图13B、图13C为用于说明利用图3所示的曲折测定单元测定薄膜面料的曲折角度的方法的图。
图14为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切断系统裁剪薄膜面料的方法的俯视图。
图15A为与图14的区域A有关的部分放大图。
图15B为与图14的区域B有关的部分放大图。
图15C为与图14的区域C有关的部分放大图。
图15D为与图14的区域D有关的部分放大图。
图16及图17为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切断系统回收薄膜片及废料的方法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供给单元
20:第一移送单元
30:第二移送单元
40:第一激光单元
50:第三移送单元
60:第二激光单元
70:第一吸附垫
80:第一抽吸器
90:第二吸附垫
100:第二抽吸器
110:曲折测定单元
120:第四移送单元
130:气枪
140:材料移动器
150:废料装载箱
160:产品装载箱
F:薄膜面料
C1:第一切割线
C2:第二切割线
C3:第三切割线
C4:第四切割线
P:薄膜片
S: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例示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需注意的是,在对各个附图的结构要素赋予附图标记的过程中,即使出现在不同附图,但对相同的结构要素尽可能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过程中,若判断为对相关公知结构或功能的具体说明有可能妨碍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则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要素的过程中,可用第一、第二、A、B、(a)、(b)等的术语。这种术语仅用于区别一结构要素与其他结构要素,相应结构要素的本质或次序或顺序等并不限定于其术语。并且,除非另行定义,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在内的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需解释的是,如被通常使用的词典定义的术语的含义与相关技术的文脉所具有的含义相同,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定义,不应解释为理想或过于形式上的含义。
图1为示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薄膜切断系统的简要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切断系统切割薄膜面料的方法的侧视图。
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薄膜切断系统1为通过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加工来从薄膜面料F分割形成具有预设的单位宽度W及单位长度L的薄膜片P的装置。这种薄膜切断系统1可包括供给单元10、第一移送单元20、第二移送单元30、第一激光单元40、第三移送单元50以及第二激光单元60等。
首先,供给单元10为供给用于进行激光切断加工的薄膜面料F的装置。
薄膜面料F呈长长地延伸的条状。这种薄膜面料F以辊状态卷绕于供给辊(未图示)并保存,供给辊可解绕以辊状态卷绕的薄膜面料F并向供给单元10传递。
供给单元10以能够沿着薄膜面料F的长度方向(以下,称为“上述长度方向”)供给从供给辊传递的薄膜面料F的方式设置。例如,供给单元10可包括一对进料辊12,上述一对进料辊12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推从供给辊传递的薄膜面料F来供给薄膜面料F。进料辊12以在进料辊12之间介入薄膜面料F的方式设置。由此,若使驱动进料辊12进行旋转,则进料辊12可朝向上述长度方向侧推薄膜面料F来供给薄膜面料。
之后,第一移送单元20为用于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送从供给单元10供给的薄膜面料F的装置。
第一移送单元20的结构并无特殊限制。例如,第一移送单元20可由包括多个第一固定辊22和第一传送带24等的固定式传输装置构成。优选地,第一移送单元20以与供给单元10相比,后端部沿着上述长度方向隔开预设间隔的方式设置。
多个第一固定辊22分别固定设置于预设位置。这种多个第一固定辊22中的一部分可以为以与驱动马达(未图示)轴结合的方式设置的驱动辊,第一固定辊22中的剩余一部分可以为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设置的从动辊。
第一传送带24具有预设的宽度及长度,以能够放置薄膜面料F,并以形成履带的方式卷绕于多个第一固定辊22。那么,若多个第一固定辊22中的驱动辊进行旋转驱动,则第一传送带24沿着履带移送,多个第一固定辊22中的从动辊通过第一传送带24进行旋转并引导第一传送带24沿着履带进行移送。
如图1所示,通过第一移送单元20,从供给单元10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供给的薄膜面料F放置于第一传送带24,第一传送带24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送通过上述方式放置的薄膜面料F。
并且,第一移送单元20还可包括第一吸附部件26,上述第一吸附部件26可通过形成于第一传送带24的多个吸附孔(未图示)吸附薄膜面料F,使得薄膜面料F能够以吸附于第一传送带24的状态移送。
接着,第二移送单元30为用于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送通过第一移送单元20的薄膜面料F的装置。
第二移送单元30的结构并无特殊限制。例如,优选地,第二移送单元30由包括多个第二固定辊32和第二传送带34等的固定式传输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优选地,第二移送单元30以后端部与第一移送单元20的前端部沿着上述长度方向隔开预设间隔的方式设置。
多个第二固定辊32分别固定设置于预设位置。多个第二固定辊32中的一部分可以为驱动辊,第二固定辊32中的剩余一部分可以为从动辊。
第二传送带34具有预设的宽度及长度,以放置薄膜面料F,并以形成履带的方式卷绕于多个第二固定辊32。
如图2所示,通过第二移送单元30,通过第一移送单元20的薄膜面料F放置于第二传送带34,第二传送带34可沿着述长度方向移送通过上述方式放置的薄膜面料F。
并且,第二移送单元30还可包括第二吸附部件36,上述第二吸附部件36可通过形成于第二传送带34的多个吸附孔(未图示)真空吸附薄膜面料F。
另一方面,薄膜切断系统1还可包括:第一吸附垫70,设置于第一移送单元20与第二移送单元30之间,当通过第一激光单元40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时,吸附并固定薄膜面料F;以及第一抽吸器80,设置于第一移送单元20与第二移送单元30之间,吸入并去除通过第一激光单元40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时所产生的烟(fume)。
如图2所示,第一吸附垫70以与覆盖第一移送单元20与第二移送单元30之间的间隔的薄膜面料F的一区域的底面相向的方式设置。优选地,第一吸附垫70以设置为一对,使得第一抽吸器80的吸入口位于多个第一吸附垫70之间,但并不限定于此。优选地,在多个第一吸附垫70分别形成有隔着预设间隔的多个吸附孔,多个上述吸附孔用于真空吸附并固定薄膜面料F,但并不限定于此。当从后述的第一激光单元40的多个激光喷嘴41、42分别释放的激光束LB向薄膜面料F照射时,这种第一吸附垫70通过真空吸附固定薄膜面料F来恒定维持薄膜面料F与多个激光喷嘴41、42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薄膜面料F的激光加工质量。
并且,第一抽吸器80以吸入口与覆盖第一移送单元20与第二移送单元30之间的间隔的薄膜面料F的一区域的底面相向的方式设置,以吸入口的位置与从多个激光喷嘴41、42分别释放的激光束LB照射的加工位置相同的方式设置。并且,第一抽吸器80可与外部的真空泵(未图示)相连接。这种第一抽吸器80可利用从真空泵施加的真空压吸入并去除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时所产生的烟。
图3为示出图1所示的多个激光单元的简要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第一激光单元的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及第一驱动器引导部件的侧视图,图5为第一激光单元的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及第二驱动器引导部件的侧视图。
接着,第一激光单元40为利用激光束LB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来切割或裁剪薄膜面料F的装置。
如图2及图3所示,第一激光单元40可包括:第一激光喷嘴41及第二激光喷嘴42,通过接收从激光振荡器(未图示)振荡的激光束LB来分别向薄膜面料F照射;以及第一磁头驱动器43,分别沿着与上述长度方向垂直的薄膜面料F的宽度方向(以下,称为“上述宽度方向”)移送多个激光喷嘴41、42。
多个激光喷嘴41、42分别在可向覆盖或通过第一移送单元20与第二移送单元30之间的间隔的薄膜面料F的一区域照射激光束LB的位置配置。
第一磁头驱动器43可包括通过驱动马达、其他驱动部件沿着薄膜面料F的宽度方向单独进行移动的第一滑动部44及第二滑动部45。并且,第一滑动部44可与第一激光喷嘴41相结合,第二滑动部45可与第二激光喷嘴42相结合。由此,第一磁头驱动器43可通过第一滑动部44沿着薄膜面料F的宽度方向移送第一激光喷嘴41,可通过第二滑动部45沿着薄膜面料F的宽度方向移送第二激光喷嘴42。
并且,第一激光单元40还可包括:第一支架46,以支撑上述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两侧端部43a、43b中的一侧端部43a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架47,以支撑与上述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两侧端部43a、43b中的上述一侧端部43a相反的另一侧端部43b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一驱动器移送器48,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送第一磁头驱动器43或调节第一磁头驱动器43与上述长度方向形成的角度。
第一驱动器移送器48的结构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可包括:第一旋转支撑体48a,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第二旋转支撑体48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驱动器移动部件48c,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个别往复移送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两侧端部43a、43b;以及驱动器引导部件48d,当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两侧端部通过驱动器移动部件48c个别移送时,去除作用于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张力。
如图4所示,第一旋转支撑体48a以形成于后述的第一驱动器引导部件48k与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之间的方式设置,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
如图5所示,第二旋转支撑体48b形成于后述的第二驱动器引导部件48l与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之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
如图4及图5所示,驱动器移动部件48c以能够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个别往复移送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两侧端部43a、43b的方式设置。为此,驱动器移动部件48c可包括: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48e,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往复移送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以及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48f,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往复移送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
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48e以形成于在地面固定的第一支架46与第一驱动器引导部件48k之间的方式设置。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48e可包括:第一移送轨道48g,沿着上述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于第一支架46;以及第一移送马达48h,与第一驱动器引导部件48k相结合,沿着第一移送轨道48g进行往复移动。优选地,第一移送马达48h由可通过电磁力沿着第一移送轨道48g移动的线性马达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参照图3,如上所述,随着设置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48e,当第一移送马达48h沿着第一移送轨道48g朝向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时,与第一移送马达48h依次连接的第一驱动器引导部件48k、第一旋转支撑体48a及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可与第一移送马达48h一同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
但是,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被第二旋转支撑体48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由此,如图3所示,在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停止的状态下,若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48e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送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则第一磁头驱动器43以上述另一侧端部43b为中心进行旋转并改变第一磁头驱动器43与上述长度方向形成的角度。由此,多个激光喷嘴41、42的移送路径及从多个激光喷嘴41、42释放的激光束LB的照射路径与上述长度方向形成的角度的变更角度可与通过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48e的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旋转角度相同。
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48f以形成于在地面固定的第二支架47与第二驱动器引导部件48l之间的方式设置。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48f可包括:第二移送轨道48i,沿着上述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形成于第二支架47;以及第二移送马达48j,与第二驱动器引导部件48l相结合,沿着第二移送轨道48i进行往复移动。
参照图3,如上所述,随着设置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48f,在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停止的状态下,若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48f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送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则第一磁头驱动器43以上述一侧端部43a为中心进行旋转并改变第一磁头驱动器43与上述长度方向形成的角度。由此,多个激光喷嘴41、42的移送路径及从多个激光喷嘴41、42释放的激光束LB的照射路径与上述长度方向形成的角度的变更角度可与通过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48f的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旋转角度相同。
但是,若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48e及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48f同时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送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两侧端部43a、43b,则第一磁头驱动器43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送。由此,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及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48f可调节对于上述长度方向的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配置位置。
另一方面,第一激光单元40还可代替多个激光喷嘴41、42设置通过利用电流计(未图示)在预设的扫描范围内调节激光束LB的照射路径的激光扫描仪。还可通过代替第一驱动器移送器48利用激光扫描仪来改变激光束LB的照射路径。
驱动器引导部件48d以能够引导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薄膜面料F沿着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的方式设置。第一磁头驱动器43通过驱动器移动部件48c以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或另一侧端部43b为中心进行旋转,但是,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长度不会由此改变,因此,当第一磁头驱动器43进行旋转时,张力可作用于第一磁头驱动器43。具有第一磁头驱动器43被这种张力破损的风险,因此,未解决上述问题设置驱动器引导部件48d。
这种驱动器引导部件48d可包括:第一驱动器引导部件48k,引导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沿着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以及第二驱动器引导部件48l,引导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沿着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
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器引导部件48k可包括:第一部分48m,具有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引导槽48o,与第一旋转支撑体48a的下面相结合;以及第二部分48n,具有以能够沿着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部分48m的引导槽48o的至少一个引导突起48p,与第一驱动器移动部件48e的第一移送马达48h的上面相结合。
并且,如图5所示,第二驱动器引导部件48l可包括:第一部分48q,具有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引导槽48v,与第二旋转支撑体48b的下面相结合;以及第二部分48r,具有以能够沿着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部分48q的引导槽48v的至少一个引导突起48w,与第二驱动器移动部件48f的第二移送马达48j的上面相结合。
如图3所示,在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若第一磁头驱动器43以另一侧端部43b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向第一磁头驱动器43施加张力,则引导槽48v沿着引导突起48w朝向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部分48q、第二旋转支撑体48b及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沿着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
并且,如图3所示,在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另一侧端部43b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的情况下,若第一磁头驱动器43以一侧端部43a为中心进行旋转来向第一磁头驱动器43施加张力,则引导槽48o沿着引导突起48p朝向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使得第一部分48m、第一旋转支撑体48a及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43a沿着上述宽度方向或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
如上所述,通过驱动器引导部件48d,当第一磁头驱动器43以一侧端部43a或另一侧端部43b为中心进行旋转时,引导槽48o、48v沿着引导突起48p、48w进行滑动,同时,可去除作用于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张力,可通过作用于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张力防止第一磁头驱动器43受损。
图6为图1所示的可变辊组件的俯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辊移送器的主视图,图8为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的第三移送单元调节能够利用薄膜切断系统制造的薄膜片的尺寸的方法的侧视图,图9为示出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切断系统裁剪薄膜面料的方式的侧视图。
接着,第三移送单元50为沿着长度方向移送通过第二移送单元30的薄膜面料F或薄膜片P的装置。
第三移送单元50的结构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如图2所示,第三移送单元50可包括多个固定辊51、可变辊组件52以及传送带53等。优选地,这种第三移送单元50以与第二移送单元30的前端部相比,后端部沿着上述长度方向隔开预设距离的方式设置。
多个固定辊51为设置于第三移送单元50的所有辊中固定设置于预设位置的多个辊。
多个固定辊51的设置位置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如图2所示,多个固定辊51可包括:多个第一固定辊51a,以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与可变辊组件52隔开的方式设置;以及多个第二固定辊51b,以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与可变辊组件52隔开的方式设置。那么,多个第一固定辊51a以能够与可变辊组件52与供给单元10相比,隔开较远的方式配置,多个第二固定辊51b能够以位于可变辊组件52与供给单元10之间的方式配置。
多个固定辊51的设置数量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固定辊51a及第二固定辊51b分别可沿着薄膜面料F的厚度方向隔着预设间隔设置。在此情况下,多个第一固定辊51a中上侧的第一固定辊51a和多个第二固定辊51b中上侧的第二固定辊51b分别以位于与通过供给单元10供给的薄膜面料F相同的高度或与通过供给单元10供给的薄膜面料F相比,低于传送带53的厚度相同的大小的高度的方式设置。并且,多个第一固定辊51a中下侧的第一固定辊51a与多个第二固定辊51b中下侧的第二固定辊51b分别以位于与多个第一固定辊51a中上侧的第一固定辊51a和多个第二固定辊51b中上侧的第二固定辊51b相比,低于预设间隔相同的大小的高度的方式设置。
这种多个固定辊51中的一部分可以为驱动辊,多个固定辊51中的剩余一部分可以为从动辊。
可变辊组件52形成用于实施薄膜面料F的激光加工的加工区域Ap,以能够改变这种加工区域Ap的位置的方式设置。
可变辊组件52的结构并无特殊。例如,可变辊组件52可包括多个可变辊52a、旋转支撑板52b以及辊移送器52c等。
多个可变辊52a为设置于第三移送单元50的所有辊中的以能够改变配置位置的方式设置的多个辊。
多个可变辊52a设置于第一固定辊51a与第二固定辊51b之间的空间。例如,多个可变辊52a可包括:多个第一可变辊52d,设置于多个第一固定辊51a与多个第二固定辊51b之间的空间;以及多个第二可变辊52e,设置于多个第一可变辊52d与多个第二固定辊51b之间的空间。
多个可变辊52a的设置数量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多个第一可变辊52d及多个第二可变辊52e分别可沿着薄膜面料F的厚度方向隔着预设间隔设置一对。在此情况下,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可变辊52d中上侧的第一可变辊52d和多个第二可变辊52e中上侧的第二可变辊52e分别以位于与通过供给单元10供给的薄膜面料F相同的高度或与通过供给单元10供给的薄膜面料F相比,低于传送带53的厚度相同的大小的高度的方式设置。并且,多个第一可变辊52d中下侧的第一可变辊52d和多个第二可变辊52e中下侧的第二可变辊52e分别能够以位于与多个第一固定辊51a中下侧的第一固定辊51a和多个第二固定辊51b中下侧的第二固定辊51b相比,低于预设高度高的位置的方式设置。
旋转支撑板52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多个可变辊52a。为此,如图6所示,旋转支撑板52b可设置一对。多个可变辊52a的一侧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多个旋转支撑板52b中的一个相结合,多个可变辊52a的另一侧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旋转支撑板52b中的另一个相结合。那么,多个旋转支撑板52b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多个可变辊52a,同时,可恒定维持多个可变辊52a的设置间隔。并且,如图7所示,多个旋转支撑板52b可通过固定于各自的旋转支撑板52b的一侧端部的连接面板52f相连接。
辊移送器52c以能够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一同移送多个可变辊52a的方式设置。
辊移送器52c的结构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如图2所示,辊移送器52c可包括引导轨道52g、引导块52h以及驱动部件52i等。
引导轨道52g沿着上述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优选地,引导轨道52g以位于传送带53的下侧的方式设置,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7所示,在引导轨道52g的一面(例如,上面)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凹入形成至少一个引导槽52j。
引导块52h固定于旋转支撑板52b,以能够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引导轨道52g。例如,如图7所示,引导块52h的上端部可固定于连接面板52f的底面,引导块52h的下端部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引导轨道52g的引导槽52j。并且,引导块52h的设置数量并无特殊限制,引导块52h的数量可与引导槽52j的形成数量相同。
驱动部件52i的结构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如图2所示,驱动部件52i可包括:导向螺丝52k,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与连接面板52f螺纹结合;以及驱动马达52l,旋转驱动导向螺丝52k。由此,如图8所示,沿着驱动马达52l的旋转方向,引导块52h及与引导块52h相连接的连接面板52f、旋转支撑板52b及可变辊52a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一同移动。
如上所述,如图8所示,若设置可变辊组件52,则连接面板52f、旋转支撑板52b及多个可变辊52a可通过辊移送器52c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一同移送。
传送带53以形成履带的方式卷绕于多个固定辊51及多个可变辊52a。由此,传送带53可在根据多个辊的配置方式弯曲的状态下通过多个固定辊51中相当于上述驱动辊的固定辊51的旋转驱动沿着履带移送,多个固定辊51中多个上述从动辊可通过传送带53进行旋转的同时引导传送带53的移送。
这种传送带53以将通过第二移送单元30的薄膜面料F放置于传送带53的所有区间中预设的放置区间53a的方式设置。放置区间53a的位置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如图8所示,放置区间53a可以为传送带53的所有区间中的如下的传送带53的上侧区间,即,多个第一固定辊51a中位于上侧的第一固定辊51a与多个第二固定辊51b中位于上侧的第二固定辊51b之间的位置。
与驱动辊轴结合的驱动马达可沿着预设的旋转方向使驱动辊进行旋转驱动,以能够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送放置区间53a。那么,放置区间53a沿着上述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由此,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送放置于放置区间53a的薄膜面料F。在此情况下,传送带53的所有区间中位于放置区间53a的相反侧的折返区间53b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折返区间53b的位置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在放置区间53a为传送带53的上侧区间的情况下,折返区间53b可以为传送带53的所有区间中的如下的传送带53的下侧区间,即,多个第一固定辊51a中位于下侧的第一固定辊51a与多个第二固定辊51b中位于下侧的第二固定辊51b之间的位置。
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这种传送带53的放置区间53a以预设的顺序卷绕于多个第一可变辊52d和多个第二可变辊52e。例如,传送带53的放置区间53a以多个第一可变辊52d中上侧的第一可变辊52d、多个第一可变辊52d中下侧的第一可变辊52d、多个第二可变辊52e中下侧的第二可变辊52e、多个第二可变辊52e中上侧的第二可变辊52e顺序卷绕于多个第一可变辊52d和多个第二可变辊52e。
那么,在传送带53的放置区间53a形成有根据多个可变辊52a的配置方式弯曲并通过多个可变辊52a的弯曲区间53c。如图8所示,弯曲区间53c具有在放置区间53a朝向折返区间53b凹入的形态。通过这种弯曲区间53c,在放置区间53a形成具有U字截面形状的加工区域Ap。即,多个可变辊52a形成被传送带53的弯曲区间53c划分的加工区域Ap。这种加工区域Ap具有朝向放置区间53a侧开放的开口部Op。
加工区域Ap可用作用于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加工的空间。为此,如图9所示,薄膜切断系统1可包括:第二吸附垫90,配置于加工区域Ap的开口部Op,当通过第二激光单元60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时,吸附并固定薄膜面料F;以及第二抽吸器100,配置于加工区域Ap的开口部Op,当通过第二激光单元60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时,修复并去除所形成的烟。这种第二吸附垫90及第二抽吸器100分别以位于多个旋转支撑板52b之间的方式固定于多个旋转支撑板52b中的至少一个。
并且,如图9所示,第二吸附垫90以与覆盖加工区域Ap的薄膜面料F的底面相向的方式设置。优选地,第二吸附垫90以第二抽吸器100的吸入口位于多个第二吸附垫90之间的方式设置一对,但并不限定于此。优选地,在多个第二吸附垫90分别隔着预设间隔形成能够真空吸附并固定薄膜面料F的多个吸附孔,但并不限定于此。当从后述的第二激光单元60的激光喷嘴61释放的激光束LB向薄膜面料F照射时,这种第二吸附垫90可通过真空吸附固定薄膜面料F来恒定维持薄膜面料F与激光喷嘴61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薄膜面料F的激光加工质量。
并且,第二抽吸器100能够以吸入口与覆盖加工区域Ap的薄膜面料F的底面相向的方式设置,可与外部的真空泵(未图示)相连接。这种第二抽吸器100可利用从真空泵施加的真空压吸入并去除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时所产生的烟。
如上所述,多个可变辊52a、多个旋转支撑板52b、第二吸附垫90、第二抽吸器100等可通过辊移送器52c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往复移送。那么,在通过辊移送器52c移送多个可变辊52a的情况下,传送带53的弯曲区间53c及加工区域Ap的形成位置和第二吸附垫90与第二抽吸器100的配置位置等可与多个可变辊52a一同移动。
为了改变所要从薄膜面料F分割形成的薄膜片P的单位长度L,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后述的第二激光单元60的激光喷嘴61,由此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改变被从激光喷嘴61释放的激光束LB照射的薄膜面料F上的加工位置。
如上所述,当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激光喷嘴61的位置时,若传送带53的放置区间53a、第二吸附垫90及第二抽吸器100的配置位置根据上述加工位置的所改变的位置改变,则传送带53、其他结构被从激光喷嘴61释放的激光束LB受损,或者无法在第二吸附垫90及第二抽吸器100的辅助下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从而具有薄膜面料F的激光加工质量降低的风险。
但是,第三移送单元50由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传送带53的放置区间53a、第二吸附垫90及第二抽吸器100的配置位置的可变输送装置构成。由此,当激光喷嘴61的配置位置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改变时,第三移送单元50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改变传送带53的放置区间53a、第二吸附垫90及第二抽吸器100的配置位置,以使上述加工位置的位置与第二抽吸器100的吸入口的位置相同。由此,第三移送单元50可提供能够利用薄膜切断系统1制造各种尺寸的薄膜片P的自由度,可防止传送带53的损伤,可在第二吸附垫90及第二抽吸器100的辅助下利用激光喷嘴61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从而可提高薄膜面料F的激光加工质量。
接着,第二激光单元60为利用激光束LB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来裁剪薄膜面料F的装置。
如图3所示,第二激光单元60可包括:激光喷嘴61,接收从激光振荡器(未图示)振荡的激光束LB来向薄膜面料F照射;以及第二磁头驱动器62,沿着薄膜面料F的宽度方向移送激光喷嘴61。
第二磁头驱动器62可具有驱动马达及滑动部63,上述滑动部63可通过其他驱动部件分别沿着上述宽度方向进行移动。并且,滑动部63可与激光喷嘴61相结合。由此,第二磁头驱动器62可通过滑动部63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移送激光喷嘴61。
并且,第二激光单元60还可包括:第一支架64,以支撑第二磁头驱动器62的两侧端部62a、62b中的一侧端部62a的方式设置;第二支架65,以支撑与第二磁头驱动器62的两侧端部62a、62b中的上述一侧端部62a相反的另一侧端部62b的方式设置;以及第二驱动器移送器66,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送第二磁头驱动器62或者调解第二磁头驱动器62与上述长度方向形成的角度。
第二驱动器移送器66具有与上述第一驱动器移送器48相同的结构,将省略与之相关的详细说明。这种第二驱动器移送器66通过时第二磁头驱动器62进行旋转来将激光喷嘴61的移送路径及从激光喷嘴61释放的激光束LB的照射路径与上述长度方向形成的角度改变与通过第二驱动器移送器66的第二磁头驱动器62的旋转角度相同的角度。
图10为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薄膜切断系统的薄膜切断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0,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薄膜切断系统1的薄膜切断方法可包括:步骤S10,根据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来所要制造的薄膜片P的尺寸初步设定薄膜切断系统1;步骤S20,切割薄膜面料F;步骤S30,裁剪薄膜面料F;以及步骤S40,回收薄膜片P和废料S。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利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薄膜切断系统1的薄膜切断方法。
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中,根据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来所要制造的薄膜片P的尺寸调节第三移送单元50及第二激光单元60的配置方式。
例如,在S10步骤中,驱动辊移送器52c及第二驱动器移送器66,以第一抽吸器80与第二抽吸器100之间的距离和多个激光喷嘴41、42与激光喷嘴61之间的距离分别隔开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来所要制造的薄膜面料F的单位长度L,由此可调节可变辊组件52和激光喷嘴61的配置方式。
图11为示出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切断系统气短薄膜面料的方式的俯视图,图12a为与图11的区域A有关的部分放大图,图12b为与图11的区域B有关的部分放大图。
在步骤S20中,利用第一激光单元40并根据薄膜片P的单位宽度W切割薄膜面料F。
首先,第一磁头驱动器43以第一激光喷嘴41与第二激光喷嘴42隔开与薄膜片P的单位宽度W相同的大小的方式分别移送第一激光喷嘴41和第二激光喷嘴42来配置于预设位置。
之后,如图2所示,供给单元10以预设的单位供给长度间歇性供给薄膜面料F,第一移送单元20、第二移送单元30、第三移送单元50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送通过供给单元10供给的薄膜面料F,第一激光喷嘴41及第二激光喷嘴42沿着上述长度方向,向通过第一移送单元20、第二移送单元30、第三移送单元50移送的薄膜面料F照射激光束LB。
其中,薄膜面料F的单位供给长度根据所要从薄膜面料F分割形成的薄膜片P的长度确定。例如,如图2所示,优选地,薄膜面料F的单位供给长度以至少覆盖第二吸附垫90的方式确定,上述第二吸附垫90以从供给单元10供给的薄膜面料F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与多个第二吸附垫90中的第二抽吸器100的吸入口隔开的方式设置。
参照图11,若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向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送中的薄膜面料F照射从第一激光喷嘴41及第二激光喷嘴42分别释放的激光束LB,则薄膜面料F被从第一激光喷嘴41及第二激光喷嘴42分别照射的激光束LB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激光切断,由此可根据薄膜片P的单位宽度W被切割。
但是,如图12a及图12b所示,优选地,当切割薄膜面料F时,需以如下的方式对薄膜面料F进行切割,即,薄膜面料F被从第一激光喷嘴41照射的激光束LB切割而成的第一切割线C1及薄膜面料F被从第二激光喷嘴42照射的激光束LB切割而成的第二切割线C2分别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隔开预设间隔。即,当切割薄膜面料F时,需以如下的方式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即,第一切割线C1及第二切割线C2的前端部分别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隔开预设间隔。那么,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不会被第一切割线C1及第二切割线C2分割,依然维持以形成为一体的方式连接的状态。如上所述,以维持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的连接状态的方式对薄膜面料F进行切割的理由将后述。
图13A、图13B、图13C为用于说明利用图3所示的曲折测定单元测定薄膜面料的曲折角度的方法的图,图14为示出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切断系统裁剪薄膜面料的方式的俯视图。
并且,图15A为与图14的区域A有关的部分放大图,图15B为与图14的区域B有关的部分放大图,图15C为与图14的区域C有关的部分放大图,图15D为与图14的区域D有关的部分放大图。
之后,在步骤S30中,第一激光单元40和第二激光单元60根据预设的薄膜片P的长度裁剪薄膜面料F。
由于在制造工序(拉伸工序)中产生的张力不均衡,薄膜面料F具有如下的情况,即,具有朝向一方向弯曲的曲线结构或朝向一方向倾斜的偏心结构。如上所述,若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供给具有曲线结构或偏心结构的薄膜面料F,则薄膜面料F以相对于上述长度方向曲折规定角度的状态。那么,在上述步骤S20中,为了切割而成的第一切割线C1及第二切割线C2也以薄膜面料F相对于上述长度方向以曲折角度扭曲的状态形成于薄膜面料F。因此,如上所述,在第一切割线C1和第二切割线C2以曲折角度扭曲的方式形成的状态下,若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直接裁剪薄膜面料F,则无法确保利用薄膜面料F制造的薄膜片P地直角度及尺寸精度维持在适当的水平。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薄膜切断系统1还可包括用于测定薄膜面料F的曲折角度的曲折测定单元110。
曲折测定单元110的结构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如图3所示,曲折测定单元110可包括:第一摄像头112及第二摄像头114,以分别拍摄薄膜面料F的两侧端部中的一个一侧端部的方式设置;以及测定部116,通过分析分别从第一摄像头112及第二摄像头114生成的影像图像来测定薄膜面料的曲折角度。
第一摄像头112及第二摄像头114设置于能够拍摄薄膜面料F的两侧端部中的一个一侧端部的位置,能够以沿着薄膜面料F的上述长度方向相互隔开的方式设置。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摄像头112能够以拍摄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的方式设置于供给单元10与第一激光单元40之间,第二摄像头114能够以拍摄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激光单元40与第二激光单元60之间。优选的,曲折测定单元110还可包括能够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往复移送第一摄像头112及第二摄像头114的摄像头移送器(未图示),但并不限定于此。
这种第一摄像头112及第二摄像头114分别在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相互隔开的状态下拍摄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后,可向测定部116传递影像图像。
测定部116能够以从多个摄像头112、114接收的影像图像为基础比较多个摄像头112、114的隔开距离、多个摄像头112、114各自的特定位置和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的隔开距离来测定薄膜面料F的曲折角度。
参照图13A,测定部116可利用通过第一摄像头112生成的影像图像测定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的相反方向与第一摄像头112的中心点隔开X1的大小。参照图13B,测定部116可利用通过第二摄像头114生成的影像图像测定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与第二摄像头114的中心点隔开X2的大小。并且,可利用设置于摄像头移送器的读数刻度、其他传感器掌握第一摄像头112与第二摄像头114的隔开距离Y。
如下述数学式1及数学式2,测定部116可利用X1、X2、Y的值计算薄膜面料F的曲折角度θ、θ1、θ2。
数学式1:
Figure BDA0002491766530000221
数学式2:Y=Y1+Y2
θ、θ1、θ2:与薄膜面料F的长度方向有关的薄膜面料F的曲折角度
Y:第一摄像头与第二摄像头的隔开距离
Y1:第一摄像头沿着薄膜面料F的长度方向与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隔开的距离
Y2:第二摄像头沿着薄膜面料F的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与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隔开的距离
如上所述,随着设置能够测定薄膜面料F的曲折角度的曲折测定单元110,在步骤S30中,在利用曲折测定单元110测定薄膜面料F的曲折角度之后,以通过曲折测定单元110并利用多个驱动器移送器48、66测定的曲折角度对多个磁头驱动器43、62进行旋转并配置。那么,照射从多个激光喷嘴41、42、61释放的激光束LB的路径以曲折角度进行旋转,由此可矫正薄膜面料F的曲折。
并且,如图14所示,第一磁头驱动器43以多个激光喷嘴41、42中的一个不与薄膜面料F相向的方式将其移送,并多个激光喷嘴41、42中的一个配置于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这是因为,当利用多个激光喷嘴41、42中的另一个裁剪薄膜面料F时,防止多个激光喷嘴41、42相互干涉。为了便于说明,以下以第一磁头驱动器43将第二激光喷嘴42以不与薄膜面料F相向的方式配置于第一磁头驱动器43的一侧端部的情况为基准说明薄膜面料F的裁剪方法。
如上所述,在配置多个磁头驱动器43、62和第二激光喷嘴42的状态下,多个磁头驱动器43、62分别以横穿薄膜面料F的方式移动第一激光喷嘴41或激光喷嘴61,多个激光喷嘴41、61分别沿着根据多个磁头驱动器43、62的旋转改变的激光束LB的照射路径向薄膜面料F照射从激光振荡器接收的激光束LB。
那么,薄膜面料F以矫正曲折角度的状态被裁剪,从这种薄膜面料F分割形成具有预设的单位宽度W及单位长度L的薄膜片P。
但是,如图15A至图15B所示,当实施裁剪时,需以如下的方式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即,薄膜面料F被从第一激光喷嘴41释放的激光束LB裁剪而成的第三切割线C3从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至另一侧端部完全横穿薄膜面料F,同时,第三切割线C3与第一切割线C1及第二切割线C2交叉。即,当实施裁剪时,需以如下的方式裁剪薄膜面料F,即,薄膜面料F被第三切割线C3分割,与第三切割线C3相比,第一切割线C1的后端部及第二切割线C2的后端部分别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预设突出间隔。这是为了防止由于公差等其他原因,第三切割线C3未与第一切割线C1及第二切割线C2完全连接引起的薄膜面料F地误切断或未切断。
并且,如图15C及图15D所示,当实施裁剪时,需以如下的方式对薄膜面料F进行激光切断,即,薄膜面料F被从激光喷嘴61释放的激光束LB裁剪而成的第四切割线C4的两侧端部分别与薄膜面料F的一侧端部或另一侧端部隔开预设间隔,同时,第四切割线C4与第一切割线C1及第二切割线C2交叉。即,当实施裁剪时,需以薄膜面料F不被第四切割线C4分割的方式裁剪薄膜面料F。那么,如图14所示,在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形成的废料S与在薄膜面料F的两侧端部形成的废料S可相连接。
并且,如图15C及图15D所示,当实施裁剪时,需以如下的方式裁剪薄膜面料F,即,与第一切割线C1及第二切割线C2相比,第四切割线C4的两侧端部分别朝向薄膜面料F的两侧端部侧突出预设突出间隔,与第四切割线C4相比,第一切割线C1的前端部及第二切割线C2的前端部分别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突出预设突出间隔。
这是为了防止由于公差等其他原因,第四切割线C4未与第一切割线C1及第二切割线C2相连接而引起的薄膜面料F的误切断或未切断。
如图14所示,若以上述方式裁剪薄膜面料F,则可从薄膜面料F分别分割形成具有预设的单位长度L及单位宽度W的薄膜片P及相当于形成薄膜片P之后的残余的废料S。废料S由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的区域及相当于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延伸的薄膜面料F的两侧端部的区域构成,可呈“匚”字形状。
这种薄膜面料F的裁剪在将多个磁头驱动器43、62以薄膜面料F的曲折角度旋转的状态下实施,以能够矫正薄膜面料F的曲折,薄膜片P可具有高直角度及尺寸精度。
图16及图17为用于说明利用图1所示的薄膜切断系统回收薄膜片及废料的方法的图。
接着,在步骤S40中,个别回收薄膜片P和废料S。
参照图16,为了个别回收薄膜片P和废料S,薄膜切断系统1还可包括第四移送单元120、气枪130、材料移动器140等。
第四移送单元120为用于移送通过第三移送单元50的薄膜片P的装置。
第四移送单元120的结构并无特殊限制。例如,如图16所示,第四移送单元120可由包括多个第四固定辊122和第四传送带124等的固定式传输装置构成。优选地,第四移送单元120以后端部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与第三移送单元50的前端部隔开预设间隔的方式设置。
多个第四固定辊122分别固定设置于预设位置。这种多个第四固定辊122中的一部分可以为驱动辊,第四固定辊122中的剩余一部分可以为从动辊。
第四传送带124可具有预设的宽度及长度,以放置薄膜面料F,并以形成履带的方式卷绕于多个第四固定辊122。
通过这种第四移送单元120,通过第三移送单元50的薄膜片P放置于第四传送带124,第四传送带124可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送以上述方式放置的薄膜片P。
并且,第四移送单元120还可包括第四吸附部件126,上述第四吸附部件126可通过形成于第四传送带124的多个吸附孔(未图示)吸附薄膜面料F,使得薄膜面料F能够以吸附于第四传送带124的状态移送。
如图16所示,气枪130以能够向通过第三移送单元50与第四移送单元120之间的间隔的通过废料S喷射空气的方式设置。这种气枪130可通过第三移送单元50与第四移送单元120之间的间隔降落废料S来从薄膜片P分离废料S。
但是,废料S呈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的部分与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两侧端部的部分相连接的“匚”字形状。因此,若废料S中的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的部分到达第三移送单元50与第四移送单元120之间的间隔,则气枪130可沿着薄膜面料F的厚度方向,向废料S中的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的部分选择性喷射空气。那么,废料S中的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的部分被空气通过第三移送单元50与第四移送单元120之间的间隔降落,由于废料S中的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的部分的自重,废料S中的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两侧端部的部分被拉拽,使得整体废料S通过第三移送单元50与第四移送单元120之间的间隔自由降落。
但是,当实施裁剪时,若以废料S中的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前端部的部分与相当于薄膜面料F的两侧端部的部分相互分离的方式裁剪薄膜面料F,则随着废料的形成数量的增加,难以回收废料。与之相反,薄膜切断系统1以呈“匚”字形状的方式形成废料S,以减少废料S的形成数量,由此可有效地回收废料S。
并且,薄膜切断系统1还可包括废料装载箱150,以装载通过第三移送单元50与第四移送单元120之间的间隔降落的废料S的方式设置于第三移送单元50与第四移送单元120之间的间隔的下侧。
如图16及图17所示,材料移动器140以真空吸附到达第四移送单元120的前端部的薄膜片P的前端部来把持薄膜片P并移送其的方式设置。与之相对应地,薄膜切断系统1还可包括以能够装载解除材料移动器140的把持的薄膜片P的方式设置的产品装载箱160。优选地,产品装载箱160以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与第四移送单元120的前端部隔开预设距离的方式设置。如上所述,若设置产品装载箱160,则材料移动器140将在第四移送单元120把持的薄膜片P移送至产品装载箱160为止后,可解除把持来装载于产品装载箱160。
以下,说明个别回收薄膜片P和废料S的方法。
首先,第二移送单元30和第三移送单元50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一同移送薄膜片P和废料S。
接着,若废料S的前端部到达气枪130的设置位置,则气枪130向废料S的前端部喷射空气。那么,如图16所示,废料S可通过第三移送单元50与第四移送单元120之间的间隔降落来装载于废料装载箱150。
之后,第四移送单元120将通过第三移送单元50的薄膜片P移送至第四移送单元120的前端部。那么,材料移动器140可把持移送至第四移送单元120的前端部的薄膜片P后拉拽至产品装载箱160并装载于产品装载箱160。
另一方面,如图17所示,当回收薄膜片P及废料S时,供给单元10可再供给预设的单位供给长度的薄膜面料F,第一激光单元40可再切割从供给单元10供给的薄膜面料F。如上所述,可通过同时进行薄膜片P的回收工序和薄膜面料F的切割工序来减少薄膜片P的制造工序所消耗的总时间。
以上说明仅为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只要是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本质特性的范围内进行多种修改及变形。
因此,在本发明中揭示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并不局限于这种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通过发明要求保护范围解释,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均包括于本发明的发明要求范围。

Claims (12)

1.一种薄膜切断系统,通过对薄膜面料进行激光切断来从上述薄膜面料分割形成具有预设的单位宽度及单位长度的薄膜片,其特征在于,
包括:
供给单元,沿着上述薄膜面料的长度方向间歇性供给预设单位供给长度的上述薄膜面料;
第一激光单元,包括第一激光喷嘴、第二激光喷嘴及第一磁头驱动器,上述第一激光喷嘴、第二激光喷嘴分别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激光束,上述第一磁头驱动器分别沿着与上述长度方向相垂直的上述薄膜面料的宽度方向往复移送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及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以及
第二激光单元,以沿着上述长度方向与上述第一激光单元隔开上述单位长度的方式配置,包括激光喷嘴及第二磁头驱动器,上述激光喷嘴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激光束,上述第二磁头驱动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往复移送上述激光喷嘴,
当通过上述供给单元供给上述薄膜面料时,上述第一磁头驱动器以使上述第一激光喷嘴与上述第二激光喷嘴隔开上述单位宽度的方式配置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及上述第二激光喷嘴分别沿着上述长度方向,向通过上述供给单元供给的上述薄膜面料照射上述激光束来切割上述薄膜面料,
若完成上述薄膜面料的切割,则上述供给单元停止供给上述薄膜面料,上述第一磁头驱动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移送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中的一个,上述第二磁头驱动器沿着上述宽度方向移送上述激光喷嘴,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中的一个和上述激光喷嘴分别沿着宽度方向,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上述激光束来裁剪上述薄膜面料,由此从上述薄膜面料分割形成上述薄膜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曲折测定单元,用于测定上述薄膜面料相对于上述长度方向扭曲的曲折角度,
当裁剪上述薄膜面料时,上述第一驱动器移送器以使从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中的一个释放的激光束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的路径旋转上述曲折角度的方式使上述第一磁头驱动器进行旋转,上述第二驱动器移送器以使从上述激光喷嘴释放的激光束向上述薄膜面料照射的路径旋转上述曲折角度的方式使上述第二磁头驱动器进行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切割上述薄膜面料,以当切割上述薄膜面料时,通过从上述第一激光喷嘴释放的激光束,上述薄膜面料沿着上述长度方向被激光切断而成的第一切割线从上述薄膜面料的前端部隔开预设间隔,
上述第二激光喷嘴切割上述薄膜面料,以当切割上述薄膜面料时,通过从上述第二激光喷嘴释放的激光束,上述薄膜面料沿着上述长度方向被激光切断而成的第二切割线从上述薄膜面料的前端部隔开预设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中的一个裁剪上述薄膜面料,以当裁剪薄膜面料时,通过从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中的一个释放的激光束,上述薄膜面料沿着上述宽度方向被切断而成的第三切割线沿着上述宽度方向横穿上述薄膜面料,
上述激光喷嘴裁剪上述薄膜面料,以当裁剪上述薄膜面料时,通过从上述激光喷嘴释放的激光束,上述薄膜面料沿着上述宽度方向被激光切割而成的第四切割线的两侧端部分别与上述薄膜面料的一侧端部或另一侧端部隔开预设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和上述第二激光喷嘴中的一个裁剪上述薄膜面料,以使上述第三切割线与上述第一切割线及上述第二切割线交叉,与上述第三切割线相比,上述第一切割线的后端部及上述第二切割线的后端部分别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突出预设突出间隔,
上述激光喷嘴裁剪上述薄膜面料,以使上述第四切割线分别与上述第一切割线及上述第二切割线交叉,与上述第四切割线相比,上述第一切割线的前端部及上述第二切割线的前端部分别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突出预设突出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移送单元,沿着上述长度方向移送从上述供给单元供给的上述薄膜面料,
上述移送单元包括:
多个固定辊,分别固定设置于预设位置;
可变辊组件,包括多个可变辊及辊移送器,多个上述可变辊以形成用于对上述薄膜面料进行激光切断的加工区域的方式设置,上述辊移送器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往复移送多个上述可变辊;以及
传送带,以形成履带的方式卷绕于多个上述固定辊和多个上述可变辊,以使上述薄膜面料的一区域覆盖上述加工区域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使上述薄膜面料放置于预设的放置区间,
上述第二驱动器移送器以能够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往复移送上述磁头驱动器及与上述磁头驱动器相结合的上述激光喷嘴的方式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驱动器移送器以使上述激光喷嘴与上述第一激光喷嘴及上述第二激光喷嘴隔开上述单位长度的方式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送上述激光喷嘴,
上述辊移送器以使从上述激光喷嘴释放的激光束向覆盖上述加工区域的上述薄膜面料的一区域照射的方式沿着上述长度方向或上述长度方向的相反方向移送多个上述可变辊来改变上述加工区域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吸器,设置于上述加工区域,固定于上述旋转支撑板,以能够吸入并去除通过上述激光束对覆盖上述加工区域的上述薄膜区域的一区域进行激光切断时所产生的异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抽吸器以使从上述激光喷嘴释放的激光束所照射的上述薄膜面料上的加工位置与上述抽吸器的吸入口的位置相同的方式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变辊组件还包括使多个上述可变辊分别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结合的旋转支撑板,
上述辊移送器沿着上述移送方向或上述相反方向移送上述旋转支撑板,以使上述加工区域沿着多个上述可变辊进行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可变辊分别隔着预设间隔设置,以根据多个上述可变辊的配置方式弯曲并通过多个上述可变辊所通过的上述传送带的弯曲区间划分上述加工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膜切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附垫,以能够真空吸附覆盖上述加工区域的上述薄膜面料的一区域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加工区域,固定于上述旋转支撑板。
CN202010407237.7A 2019-05-17 2020-05-14 薄膜切断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19409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190058419 2019-05-17
KR10-2019-0058419 2019-05-17
KR10-2020-0056880 2020-05-13
KR1020200056880A KR102362288B1 (ko) 2019-05-17 2020-05-13 필름 절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0921A true CN111940921A (zh) 2020-11-17
CN111940921B CN111940921B (zh) 2023-04-14

Family

ID=73337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7237.7A Active CN111940921B (zh) 2019-05-17 2020-05-14 薄膜切断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4092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3556A (zh) * 2013-05-07 2013-07-31 深圳市木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切割光路系统
KR20150117977A (ko) * 2014-04-11 2015-10-21 (주)엔에스 필름 절단 장치
KR101624674B1 (ko) * 2015-02-17 2016-05-26 (주)엔에스 필름 절단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한 필름 절단 및 부착 시스템
KR20160125776A (ko) * 2015-04-22 2016-11-01 (주)엔에스 단차 가공용 레이저 절단 장치
CN109014608A (zh) * 2018-08-21 2018-12-18 王顺 一种聚乙烯塑料薄膜激光分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3556A (zh) * 2013-05-07 2013-07-31 深圳市木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薄膜切割光路系统
KR20150117977A (ko) * 2014-04-11 2015-10-21 (주)엔에스 필름 절단 장치
KR101624674B1 (ko) * 2015-02-17 2016-05-26 (주)엔에스 필름 절단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한 필름 절단 및 부착 시스템
KR20160125776A (ko) * 2015-04-22 2016-11-01 (주)엔에스 단차 가공용 레이저 절단 장치
CN109014608A (zh) * 2018-08-21 2018-12-18 王顺 一种聚乙烯塑料薄膜激光分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40921B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62288B1 (ko) 필름 절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385790B1 (ko) 광학 필름의 반송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치
KR101442330B1 (ko) 필름부착장치
KR101628326B1 (ko) 시트 절단 장치 및 절단 방법
KR101802025B1 (ko) 절단 기구, 접합 기구, 기판 처리 시스템, 기판 처리 장치, 및 기판 처리 방법
JP2000512968A (ja) 走行する紙ウエブを横方向で分離させるための方法
JPS59212353A (ja) 刷り紙からなる印刷部片の流れを区分印刷部片に区分する区分装置
KR101860244B1 (ko) 프리프레그 시트 제조 장치
CN109562899B (zh) 片体供应系统及片体供应方法
TW464481B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flat pieces of goods
JP2007169009A (ja) 複合シート及び物品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製造装置
WO2010021024A1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切断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装置
TW201718375A (zh) 平板工件搬送台、平板工件切斷回收系統及平板工件回收方法
US9079744B2 (en) Sheet folding apparatus
JPH0435895A (ja) シート積み上げ装置
JP5360937B2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搬送方法および搬送装置
KR102020692B1 (ko) 광학 필름 절단 장치, 광학 필름 절단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CN111940921B (zh) 薄膜切断系统及方法
JP2008531437A (ja) 分断装置を利用して加工用素材を担持し且つ移動させる装置及び方法
RU262694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плоских изделий
JP6511184B1 (ja) シート状物検査機
CN111448441B (zh) 片材间隙检测装置、片材间隙检测方法以及片材熔接方法
KR20200068804A (ko) 필름 절단 장치 및 방법
JP4805449B2 (ja) 線形折り装置及び方法
US2022015274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utting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