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8751A -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8751A
CN111938751A CN202010959877.9A CN202010959877A CN111938751A CN 111938751 A CN111938751 A CN 111938751A CN 202010959877 A CN202010959877 A CN 202010959877A CN 111938751 A CN111938751 A CN 111938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tching
connector
distal end
cable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987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祉序
王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Tech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987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8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8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87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3104 priority patent/WO202205275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17/221Gripping devices in the form of loops or baskets for gripping calculi or similar types of obstru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7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an instrument channel, e.g. for replacing one instrument by the oth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包括连接器、拉索件以及取物部。连接器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远端开口,容纳腔用于容纳取物部。拉索件用于带动取物部相对容纳腔滑动,使取物部从远端开口进出容纳腔。相比于现有的取物装置,本发明无需采用管鞘结构,因而能够采用更大尺寸的取物部从而夹取更大尺寸的异物,使用时,将容纳腔的远端开口与可视化装置(例如胆道镜)的通道连通,并将可视化装置的通道作为外管管鞘,可视化装置与取物装置同时插入十二指肠镜中,通过可视化装置的视觉功能可在直观状态下进行操作,操作难度低。

Description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当人体内出现异物时,往往需要通过器械将该异物取出,例如传统的取石网篮是ERCP手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配合内镜实施的微创手术,常用于在胆道、胰道内进行病灶切除、取石等)的中常用的一种取异物器械,其具有手柄、设置在手柄上的外管以及穿设于外管内的取物部。手术时,取石网篮的外管通过十二指肠镜进入病人身体,并借助X射线造影观察,操作手柄打开或收起取物部以将异物从病变处取走。
然而在X射线的照射下进行手术操作的方式,直观性较差、操作难度较大、对医生的经验技术水平要求高,另一方面,X射线所带来的辐射也对医生和患者带来较大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采用如胆道镜等具有光学视觉功能的器械,以避免通过X射线来判定人体腔道内状态。操作时,首先将胆道镜插入十二指肠镜中,观察完成后,将胆道镜取出然后将网篮插入十二指肠镜中进行抓取操作,然而该操作过程中无法直视网篮的抓取,操作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取物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取物操作过程无法直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其能够改善现有技术中取物操作过程无法直视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物装置,其包括连接器、拉索件以及取物部;所述取物部设置于所述拉索件的远端,所述连接器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远端开口,所述容纳腔用于将所述取物部容纳在内,且所述拉索件用于带动所述取物部相对所述容纳腔移动,以使所述取物部从所述远端开口进出所述容纳腔。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的远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可视化装置连接,所述容纳腔用于通过所述远端开口与所述可视化装置的通道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鲁尔接头。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
可选地,所述鲁尔接头包括第一环形件和第二环形件,所述第一环形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件,且所述第一环形件与所述第二环形件之间形成用于与所述可视化装置连接的卡接槽;所述第一环形件的外周壁设置有防滑凸起。
可选地,所述取物装置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卡接槽,且用于密封所述可视化装置与所述卡接槽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所述取物装置还包括热缩管,所述热缩管包覆于所述拉索件。
可选地,所述热缩管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可选地,所述拉索件包括硬拉索部和软拉索部,所述硬拉索部的远端与所述软拉索部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软拉索部的远端与所述取物部固定连接,所述热缩管包覆所述硬拉索部和所述软拉索部。
可选地,所述软拉索部与所述取物部一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取物部包括端头以及多个丝部,多个所述丝部的近端与所述拉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丝部的远端收束于所述端头。
可选地,所述取物部包括多根网篮丝,每根所述网篮丝形成一个所述丝部,多根所述网篮丝的远端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端头。
可选地,所述取物部包括网篮丝,所述端头具有弯折孔,所述网篮丝穿设所述弯折孔,以与所述端头连接,且使每根所述网篮丝弯折形成至少两个丝部。
可选地,所述端头包括管部以及头部,多个所述丝部的远端收束于所述管部;所述头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部的远端,沿所述端头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所述头部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取物部包括柔性膜以及多个支撑部,所述多个支撑部的近端均与所述拉索件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支撑部的远端均与所述柔性膜连接,且所述支撑部的远端沿所述柔性膜的周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形成开口,所述柔性膜覆盖至少一个所述开口,且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敞开状态。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的延伸方向相对所述容纳腔的延伸方向倾斜,且沿所述连接器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所述注液孔与所述容纳腔之间的距离减小。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的近端设置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能够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切换;所述拉索件穿设所述锁紧件;
当所述锁紧件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拉索件相对所述连接器固定;当所述锁紧件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拉索件可相对所述连接器移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该医疗设备包括取物装置,取物装置包括连接器、拉索件以及取物部;所述取物部设置于所述拉索件的远端,所述连接器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远端开口,所述容纳腔用于将所述取物部容纳在内,且所述拉索件用于带动所述取物部相对所述容纳腔移动,以使所述取物部从所述远端开口进出所述容纳腔。
本发明实施例的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物装置,其包括连接器、拉索件以及取物部。取物部设置在拉索件的远端,且能够随拉索件同步运动。连接器内设置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远端开口,容纳腔用于容纳取物部。拉索件用于带动取物部相对容纳腔移动,从而使取物部从远端开口进出容纳腔。该取物装置的连接器可作为手柄使用,同时通过在连接器内设置有容纳取物部的容纳腔,在使用时可将容纳腔的远端开口与可视化装置(例如胆道镜)连通,如此取物装置可将可视化装置的通道作为外管管鞘,且取物装置可与可视化装置同时插入十二指肠镜中,利用可视化装置的视觉功能,直视观察取物装置的操作过程,直观性高,有助于降低操作难度,而且无需在X射线下进行操作,也就避免了X射线的辐射对医生和患者带来的各种风险。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取物装置,因此也具有可直视操作过程、降低操作难度、能够避免辐射对医生和患者带来的各种风险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Ⅱ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中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中取物部处于膨胀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中取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中取物部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中拉索件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取物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取物装置;110-连接器;111-主体;1111-第一端;1112-第二端;112-支臂;113-容纳腔;1131-远端开口;114-注液孔;115-缩口;116-第一连接部;1161-第一环形件;1162-第二环形件;1163-卡接槽;1164-防滑凸起;1165-密封件;118-第三连接部;120-拉索件;121-硬拉索部;122-软拉索部;123-连接管;124-热缩管;130-取物部;131-丝部;132-收紧管;133-端头;1331-插入孔;1332-穿出孔;134-管部;135-头部;136-支撑部;137-柔性膜;138-开口;140-操作头;150-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传统的取物装置存在无法直视操作过程、操作难度大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物装置100,可以改善该问题,以下将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Ⅱ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物装置100,相应地,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
医疗设备包括取物装置100,同时,医疗设备还包括可视化装置,可选地,该可视化装置为胆道镜(图未示出),可视化装置的通道即为胆道镜的钳道,同时下文均以胆道镜为例对可视化装置配合取物装置100使用的过程进行描述。取物装置100的远端与胆道镜的近端安装固定,使得胆道镜的钳道与取物装置100连通,以将胆道镜的钳道作为外管管鞘,取物装置100的取物部130随钳道伸入人体进行异物夹取,同时可通过胆道镜实现对操作过程的直观观察,而且无需在X射线下进行操作,从而避免X射线所带来的辐射造成的不良影响。
取物装置100包括连接器110、拉索件120以及取物部130。取物部130设置在拉索件120的远端,且能够随拉索件120同步运动。连接器110内设置有容纳腔113以及与容纳腔113连通的远端开口1131,容纳腔113用于容纳取物部130。拉索件120用于带动取物部130相对容纳腔113移动,从而使取物部130从远端开口1131进出容纳腔113。该取物装置100的连接器110可作为手柄使用,同时通过在连接器110内设置有容纳取物部130的容纳腔113,在使用时可将容纳腔113的远端开口1131与胆道镜的钳道连通,并将胆道镜的钳道作为外管管鞘,取物装置可与胆道镜同时插入十二指肠镜中,以在胆道镜的作用下直视操作过程,直观性高,有助于降低操作难度,而且无需在X射线下进行操作,也就避免了X射线的辐射对医生和患者带来的各种风险。
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中连接器110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10包括柱状的主体111,主体111具有沿自身中心线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1111和第二端1112,第一端1111即为连接器110的近端,第二端1112即为连接器110的远端。容纳腔113为沿主体111的中心线延伸的通孔,即容纳腔113在主体111沿中心线的两端均敞开设置。
具体地,容纳腔113为圆形孔腔,容纳腔113的延伸方向即为容纳腔113的轴线方向。主体111的中心线的两端即为主体111的近端和远端,同时,主体111的近端和远端也可看作是连接器110的近端和远端。取物部130能够在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之间切换,且取物部130以收缩状态容纳于容纳腔113内,以减小取物部130位于容纳腔113内时的体积,进而有助于减小主体111的体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远端”指使用时该部件靠近人体内部的一端,相应地,“近端”指使用时该部件远离人体的一端,例如取物装置100使用时,通过将取物部130伸入人体内部从而夹取异物,因此主体111供取物部130进出容纳腔113的一端即为主体111的远端,拉索件120与取物部130连接的一端即为拉索件120的远端。
当取物部130以收缩状态容纳于容纳腔113内时,取物部130处于容纳腔113的远端(如图1和图2所示),拉索件120的远端从容纳腔113的近端伸入容纳腔113并与取物部130固定连接,从而通过拉索件120沿容纳腔113的轴线的滑动带动取物部130运动,以使取物部130从容纳腔113的远端开口1131伸出或缩回容纳腔113。远端开口1131即为容纳腔113远端的开口。
可选地,连接器110上还开设有注液孔114,注液孔114与容纳腔113连通,使用时,容纳腔113通过远端开口1131与胆道镜的钳道连通,从而将注液孔114与胆道镜的钳道连通,如此进入注液孔114的如生理盐水等液体可通过容纳腔113并经钳道进入人体。具体地,连接器110还包括与主体111固定连接的支臂112,支臂112的中心线相对主体111的中心线倾斜设置,如此形成“Y”字形的连接器110。注液孔114即为沿支臂112的中心线延伸的通孔,且注液孔114的延伸方向即为注液孔114的轴线方向,因此,注液孔114的轴线相对容纳腔113的轴线倾斜设置。同时沿连接器110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注液孔114与容纳腔113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如此沿注液孔114流动的液体流动至容纳腔113中后具有向容纳腔113的远端开口1131流动的分速度,从而使得进入容纳腔113中的液体能够自然向远端开口1131流动,进而通过胆道镜的钳道流入人体。可选地,支臂112与主体111一体成型制成。
可选地,支臂112远离主体111的一端具有第三连接部118,通过该第三连接部118与供液件(图未示出)连接,以使连接器110与供液件相对固定,同时供液孔与供液件连通,以通过供液件进行供液。
可选地,容纳腔113的近端设置有缩口115,缩口115的径向尺寸小于容纳腔113的径向尺寸,以使穿设于缩口115的拉索件120的运动更加可靠。可选地,连接器110内还设置有连接缩口115的内周壁与容纳腔113的内周壁的连接面,该连接面为锥面,锥面的大端与容纳腔113的内周壁连接,锥面的小端与缩口115的内周壁连接。
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110的远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6,第一连接部116用于与胆道镜连接,以使连接器110相对胆道镜固定,远端开口1131开设于第一连接部116,此时容纳腔113通过远端开口1131与胆道镜的钳道连通。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16为鲁尔接头,通过鲁尔接头与胆道镜上接头的连接实现连接器110与胆道镜的可拆卸地连接。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置第一连接部116的结构,能够通过第一连接部116与胆道镜的连接实现连接器110与胆道镜的相对固定即可。
可选地,鲁尔接头包括第一环形件1161和第二环形件1162,第一环形件1161套设第二环形件1162,换言之,第一环形件1161的内径大于第二环形件1162的外径。第一环形件1161与第二环形件1162间隔设置,从而在第一环形件1161和第二环形件1162之间形成用于与胆道镜连接的卡接槽1163,具体地,第二环形件1162的内孔即形成容纳腔113的远端,容纳腔113的远端开口1131即为第二环形件1162的内孔的远端开口。胆道镜的接头具有与该卡接槽1163匹配的环状凸起。同时,第一环形件1161的外周壁还设置有用于防滑凸起1164,从而防止连接时出现打滑的现象,以保证鲁尔接头与胆道镜的连接可靠性。具体地,防滑凸起116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防滑凸起1164沿第一环形件1161的周向依次设置。防滑凸起1164为沿第一环形件1161的轴向延伸的条形凸起。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对鲁尔接头的具体结构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鲁尔接头的结构设置为现有的其他结构,该结构能够实现与胆道镜的连接即可。
可选地,取物装置100还包括密封件1165,密封件1165设置在卡接槽1163内,以通过密封件1165密封胆道镜与卡接槽1163之间的间隙。具体地,密封件1165为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径与第二环形件1162的外径匹配,密封圈的外径与第一环形件1161的外径匹配。密封件1165设置在卡接槽1163的槽底。
在本实施例中,鲁尔接头一体成型于连接器110的主体111的远端。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部116设置为与连接器110可拆卸地连接,如此针对不同胆道镜可采用与该胆道镜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部116,以实现胆道镜与连接器110的连接,使用适应性更高。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中取物部130处于膨胀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取物部130能够在收缩状态和膨胀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当取物部130位于孔道内时,由于孔道对取物部130径向尺寸的限制以使取物部130处于收缩状态,当取物部130伸出孔道时,孔道对取物部130的限位作用消失,取物部130向外膨胀至膨胀状态,以进行取石操作。例如,当胆道镜钳道与容纳腔113连通时,取物部130处于容纳腔113以及取物部130伸出容纳腔113且位于胆道镜钳道内的时候均处于收缩状态,取物部130伸出胆道镜钳道后处于膨胀状态。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不具有外管,换言之,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可以仅由连接器110、拉索件120以及取物部130组成,使用时将胆道镜的钳道作为外管管鞘,因此取物部130处于收缩状态时的最大内径需与胆道镜的钳道的内径相适配,以使处于收缩状态的取物部130能够顺利通过胆道镜的钳道伸入人体内。
可选地,取物装置100还包括固定在拉索件120的近端的操作头140,使用时可通过操作头140带动拉索件120相对连接器110移动,从而带动取物部130移动以进行取石操作或将取物部130回收回连接器110中。
可选地,连接器110的近端还设置有锁紧件150,拉索件120穿设锁紧件150以使拉索件120的远端伸入连接器110的容纳腔113中。锁紧件150能够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切换,当锁紧件150处于锁紧状态时,拉索件120相对连接器110固定;当锁紧件150处于解锁状态时,拉索件120能够相对连接器110移动,进而带动取物部130进入容纳腔113或伸出容纳腔113。
可选地,主体111的近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锁紧件150与第二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从而使锁紧件150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具体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连接器110的主体111近端的外螺纹,锁紧件150具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的螺接,实现第二连接部与锁紧件150的连接。同时锁紧件150内设置有橡胶垫圈(图未示出),拉索件120穿设橡胶垫圈,当旋紧锁紧件150,橡胶垫圈受到挤压发生变形以使橡胶垫圈的内径缩小,从而将穿设橡胶垫圈的拉索件120夹紧,此时锁紧件150处于锁紧状态;当旋松锁紧件150,橡胶垫圈受到的挤压力消除,橡胶垫圈复位以使橡胶垫圈的内径复位,穿设于橡胶垫圈的拉索件120被松开,拉索件120可相对橡胶垫圈移动,进而实现了拉索件120相对连接器110的移动,此时锁紧件150处于解锁状态。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中取物部130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取物部130处于膨胀状态。请结合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中仅取物部130以及拉索件120的部分伸入内窥镜钳道,以伸入人体,相较于现有的通过设置外管、外管伸入人体的结构,取物装置100伸入人体的部分的径向尺寸大大减小,从而能够将更大尺寸的取物部130伸入人体,为抓取大尺寸的异物提供了可能。
请继续结合参照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取物部130为取石网篮,即取物部130用于进行取石操作,即此时从人体取出的异物为结石,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取物部130的结构,例如异物网兜、异物套圈等,以使取物部130能够从人体内取出其他异物,例如切割下来的人体组织等。
可选地,取物部130包括多个丝部131,多个丝部131螺旋绕设,以形成网篮状。具体地,丝部131的数量为四个。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置丝部131的数量,例如设置为六根。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对取物部130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置,例如将丝部131设置为三段式,多个丝部131沿周向绕设形成取物部130,相对两个丝部131围成六角形,或者也可以将取物部130设置成伞状、漏勺状等,或者设置为通过渗透膜形成等,能够通过取物部130将人体内的异物取出即可。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中取物部130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取物部130还包括端头133,多个丝部131的远端收束于端头133,从而通过端头133将多个丝部131的远端固定在一起。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中拉索件120的部分结构剖面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图2、图4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取物装置100还包括热缩管124,热缩管124包覆于拉索件120,从而使得拉索件120的表面更加平整光滑,如此可以有效增加拉索件120通过胆道镜钳道的顺滑性。可选地,热缩管124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PTFE),加工时,热缩管124通过热缩包覆固定在拉索件120的外侧。
具体地,拉索件120包括硬拉索部121和软拉索部122。硬拉索部121的远端与软拉索部122的近端固定连接,软拉索部122的远端与取物部130固定连接,热缩管124包覆硬拉索部121和软拉索部122,从而有效增加硬拉索部121和软拉索部122通过胆道镜的钳道的顺滑性。可选地,拉索件120还包括连接管123,硬拉索部121和软拉索部122通过连接管123固定连接于一体。可选地,硬拉索部121包括不锈钢丝,软拉索部122包括镍钛合金丝。
可选地,软拉索部122与取物部130一体设置。具体地,多个丝部131的远端通过端头133收束在一起,多个丝部131的中部通过收紧管132收束在一起,多个丝部131的近端固定连接于连接管123。多个丝部131位于端头133与收紧管132之间的部分螺旋形成可膨胀的取物部130,多个丝部131位于收紧管132与连接管123之间的部分缠绕形成软拉索部122。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取物部130通过四个丝部131螺旋形成,相应地,软拉索部122也由四个丝部131缠绕形成。
可选地,取物部130包括网篮丝,端头133上具有弯折孔,网篮丝穿设弯折孔,不仅实现了网篮丝与端头133的连接,而且网篮丝穿过弯折孔后发生弯折进而形成至少两个丝部131。
具体地,网篮丝的数量为两根,端头133上对应设置有两个弯折孔,两根网篮丝分别穿设两个弯折孔,以使每根网篮丝均对折形成两个丝部131,如此形成具有四个丝部的取物部130。可选地,弯折孔包括插入孔1331和穿出孔1332,插入孔1331与穿出孔1332相互连通形成呈U形的弯折孔,当网篮丝从插入孔1331进入弯折孔,沿弯折孔延伸以U形弯折后从穿出孔1332穿出,从而形成两个位于端头133近端的丝部131。换言之,本实施例的取物部130中的两个丝部131可看作同一网篮丝的不同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并不对丝部131的形成方式进行限定,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丝部131的形成方式,例如可以将网篮丝的数量设置为一根,网篮丝的一端固定于连接管123,网篮丝的另一端在连接管123与端头133之间来回绕设,并最终固定于连接管123,通过网篮丝的绕设在连接管123与端头133之间形成四个丝部131,即该取物部130中的四个丝部131可看作同一网篮丝的不同部位;或者,也可以将网篮丝的数量设置为与丝部131对应,每根网篮丝形成一个丝部131,多根网篮丝的远端端部焊接固定于端头133,在本实施例中丝部131的数量为四个,相应地,可以将网篮丝的数量设置为四根。
可选地,网篮丝的材质为金属,具体地,网篮丝为镍钛合金丝。
可选地,端头133包括管部134以及头部135,多个丝部131收束于管部134。头部135固定连接于管部134的远端,且沿端头133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头部135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
具体地,管部134具有多个供网篮丝穿设的弯折孔,网篮丝每穿设一次弯折孔从而在弯折孔的两侧分别形成一个丝部131(如图6所示)。头部135的外周面为锥面,即头部135的截面呈圆形,且头部135具有相对的大端部和小端部,大端部即为头部135的近端,小端部即为头部135的远端。大端部的外径大于管部134的外径,如此,形成的端头133呈蘑菇状。小端部呈半球状,小端部的球面与锥面圆滑连接。
可选地,头部135的最大外径为D,0.8mm≤D≤3mm,具体地,D可以为0.8mm、1.0mm、1.2mm、1.6mm、2.0mm、2.4mm、2.8mm或3mm。同时为了保证取物部130可以伸入胆道镜的钳道,头部135的最大外径应小于胆道镜的钳道的尺寸,例如当胆道镜的钳道尺寸为2mm时,头部135的最大外径D<2mm。可选地,头部135的最大外径为D,1.0mm≤D≤1.2mm,具体地,D可以为1.0mm,1.05mm、1.1mm、1.15mm或1.2mm。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取物装置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8,该种取物装置100的结构与上述的取物装置100的结构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取物部130的结构不同。
具体地,取物部130包括柔性膜137以及多个支撑部136,多个支撑部136的近端均与拉索件12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36的近端收拢固定于收紧管132。多个支撑部136的远端均与柔性膜137连接,且支撑部136的远端沿柔性膜137的周向依次设置,从而形成大致呈棱锥状的取物部130。多个支撑部136形成取物部130的棱边,柔性膜137封闭棱锥状的取物部130的底面。可选地,支撑部136为金属丝,或者支撑部136也可看作形成拉索件120的金属丝凸出收紧管132的部分。当取物部130处于膨胀状态时,取物部130的结构如图8所示;当取物部130处于收缩状态时,多个支撑部136的远端靠近收拢,集中成一束。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36的数量为五个,相应地,形成的取物部130呈五棱锥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求设置支撑部136的数量,例如将支撑部136的数量设置为四个或者六个等。
可选地,当取物部130处于如图8所示的膨胀状态时,相邻两个支撑部136形成开口138,柔性膜137覆盖至少一个开口138,且开口138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敞开状态。
具体地,相邻两个支撑部136的近端收拢固定于收紧管132,沿近端至远端的方向,相邻两个支撑部136之间的距离增大,从而形成楔形的开口138。由于支撑部136的数量为五个,相应地,形成的开口138的数量为五个,柔性膜137覆盖至少一个开口138,且开口138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敞开状态,即至少一个开口138或至多四个开口138被柔性膜137覆盖,以使该被柔性膜137覆盖的开口138处于封闭状态,其余开口138则呈敞开状态,如此异物可通过呈敞开状态的开口138进入取物部130内,以便于取出人体,且在取出过程中有效避免异物从取物部130内落出。
根据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物装置100,取物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首先取物部130处于收缩状态且被容纳于容纳腔113内(如图1所示),然后通过第一连接部116将连接器110固定连接于胆道镜,此时容纳腔113与胆道镜的钳道连通,通过操作操作头140控制拉索件120沿近端指向远端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取物部130从远端开口1131离开容纳腔113进入胆道镜的钳道内,然后继续延胆道镜的钳道延伸直至取物部130从胆道镜的钳道内伸出,并膨胀至如图4所示的膨胀状态,从而能够在胆道镜的直视下进行异物夹取操作,进而有助于降低操作难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物装置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取物装置100,通过在连接器110内设置容纳腔113以容纳处于收缩状态的取物部130,并且在连接器110的远端设置第一连接部116,从而使用时可通过第一连接部116将胆道镜与连接器110连接成一体,进而将胆道镜的钳道作为外管管鞘以引导取物部130伸入人体的病变处,使用后,取物部130以收缩状态容纳在容纳腔113内即可。如此相较于传统的取物装置100可大大减小取物装置100伸入人体的径向尺寸,有助于采用更大尺寸的取物部130以夹取更大尺寸的异物。在夹取异物时,可通过胆道镜直视操作过程,如此能够降低操作难度,进而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准确高效的完成手术,降低病人痛苦。
本发明的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医疗设备,其包括上述的取物装置100。由于该医疗设备包括上述的取物装置100,因此也具有可以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手术、手术时间短、手术效果好、且可夹取更大尺寸异物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110)、拉索件(120)以及取物部(130);所述取物部(130)设置于所述拉索件(120)的远端,所述连接器(110)设置有容纳腔(113)以及与所述容纳腔(113)连通的远端开口(1131),所述容纳腔(113)用于将所述取物部(130)容纳在内,所述拉索件(120)用于带动所述取物部(130)相对所述容纳腔(113)移动,以使所述取物部(130)从所述远端开口(1131)进出所述容纳腔(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10)的远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16),所述远端开口(1131)开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6),所述第一连接部(116)用于与可视化装置连接,所述容纳腔(113)用于通过所述远端开口(1131)与所述可视化装置的通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6)为鲁尔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6)与所述连接器(110)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鲁尔接头包括第一环形件(1161)和第二环形件(1162),所述第一环形件(1161)套设于所述第二环形件(1162),且所述第一环形件(1161)与所述第二环形件(1162)之间形成用于与所述可视化装置连接的卡接槽(1163);所述第一环形件(1161)的外周壁设置有防滑凸起(11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装置(100)还包括密封件(1165),所述密封件(1165)设置于所述卡接槽(1163),且用于密封所述可视化装置与所述卡接槽(1163)之间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装置(100)还包括热缩管(124),所述热缩管(124)包覆所述拉索件(1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缩管(124)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件(120)包括硬拉索部(121)和软拉索部(122),所述硬拉索部(121)的远端与所述软拉索部(122)的近端固定连接,所述软拉索部(122)的远端与所述取物部(130)固定连接,所述热缩管(124)包覆所述硬拉索部(121)和所述软拉索部(1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拉索部(122)与所述取物部(130)一体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部(130)包括端头(133)以及多个丝部(131),多个所述丝部(131)的近端与所述拉索件(120)的远端固定连接,多个所述丝部(131)的远端收束于所述端头(13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部(130)包括多根网篮丝,每根所述网篮丝形成一个所述丝部(131),多根所述网篮丝的远端与所述端头(133)焊接固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部(130)包括网篮丝,所述端头(133)具有弯折孔,所述网篮丝穿设所述弯折孔,以与所述端头(133)连接且使每根所述网篮丝形成至少两个丝部(131)。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133)包括管部(134)以及头部(135),多个所述丝部(131)的远端收束于所述管部(134);所述头部(135)固定连接于所述管部(134)的远端,沿所述端头(133)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所述头部(135)的径向尺寸逐渐减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物部(130)包括柔性膜(137)以及多个支撑部(136),所述多个支撑部(136)的近端均与所述拉索件(120)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支撑部(136)的远端均与所述柔性膜(137)连接,且所述支撑部(136)的远端沿所述柔性膜(137)的周向依次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支撑部(136)形成开口(138),所述柔性膜(137)覆盖至少一个所述开口(138),且所述开口(138)中的至少一个处于敞开状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10)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113)连通的注液孔(114),所述注液孔(114)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容纳腔(113)的延伸方向倾斜,且沿所述连接器(110)的近端至远端的方向,所述注液孔(114)与所述容纳腔(113)之间的距离减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取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10)的近端设置有锁紧件(150),所述锁紧件(150)能够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切换;所述拉索件(120)穿设所述锁紧件(150);
当所述锁紧件(150)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所述拉索件(120)相对所述连接器(110)固定;当所述锁紧件(150)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拉索件(120)可相对所述连接器(110)移动。
19.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疗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取物装置(100)。
CN202010959877.9A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Pending CN111938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9877.9A CN111938751A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PCT/CN2021/113104 WO2022052757A1 (zh) 2020-09-14 2021-08-17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9877.9A CN111938751A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8751A true CN111938751A (zh) 2020-11-17

Family

ID=73356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9877.9A Pending CN111938751A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8751A (zh)
WO (1) WO202205275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2757A1 (zh) * 2020-09-14 2022-03-17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WO2023005394A1 (zh) * 2021-07-28 2023-02-02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镜用切开装置
CN116269649A (zh) * 2023-03-29 2023-06-23 北京氧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血栓清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46016U (zh) * 2015-01-05 2015-07-08 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下取石网篮
CN105982716B (zh) * 2015-02-15 2018-04-17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取石网篮
WO2017192435A1 (en) * 2016-05-05 2017-11-09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Retrieval device
JP2019530524A (ja) * 2016-10-07 2019-10-24 ボディ・ビジョン・メディカル・リミテッドBody Vision Medical Ltd. 介入的及び外科的処置にて使用される装置、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US10881831B2 (en) * 2017-07-19 2021-01-05 Hoya Corporation Endoscopic basket delivery catheter
CN208709988U (zh) * 2018-05-09 2019-04-09 刘明泽 一种胆道取石器
CN108937833A (zh) * 2018-08-28 2018-12-07 苏州市倍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输尿管镜扩张球囊及其使用方法
CN212234583U (zh) * 2020-09-14 2020-12-29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CN111938751A (zh) * 2020-09-14 2020-11-17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2757A1 (zh) * 2020-09-14 2022-03-17 南微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WO2023005394A1 (zh) * 2021-07-28 2023-02-02 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镜用切开装置
CN116269649A (zh) * 2023-03-29 2023-06-23 北京氧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管血栓清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52757A1 (zh) 2022-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38751A (zh)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US7060024B2 (en) Apparatus for guiding an instrument used with an endoscope
US7261728B2 (en) Biopsy forceps device and method
US706002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sition of medical instruments
JP5301105B2 (ja) 経腸栄養法のための挿管器具
US20060149131A1 (en) Surgical tool for endoscope
EP2158932A2 (en) Guidewire catheter
US20080243031A1 (en) Catheter with imaging capability acts as guidewire for cannula tools
CN111163702B (zh) 用于组织牵开的装置和方法
EP3500185B1 (en) Ferrule for use with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suturing device
CN212234583U (zh) 一种取物装置及医疗设备
US20230116167A1 (en) Endoscopic suture cinch
CN101056586B (zh) 活体组织采集装置
AU2019235774B2 (en) Tissue retraction device and delivery system
US20230110619A1 (en) Endoscopic suture cinch
CN212490038U (zh) 一种套扎器装置
CN210095861U (zh) 一种腹腔镜手术血流阻断用穿刺机构
CN111466989A (zh) 一种套扎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