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7247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7247A
CN111937247A CN201980024714.7A CN201980024714A CN111937247A CN 111937247 A CN111937247 A CN 111937247A CN 201980024714 A CN201980024714 A CN 201980024714A CN 111937247 A CN111937247 A CN 111937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ortion
housing
locking
bus bar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47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7247B (zh
Inventor
安藤基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37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7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7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7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23Insulating enclosures f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连接器(10)具备:壳体(12),具有母线(30);和安装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12),在连接器(10)中,所述壳体(12)具有第1锁定部(38),所述安装构件具有与所述第1锁定部(38)卡合的第2锁定部(60),所述第1锁定部(38)设置于所述母线(30)的露出面(36)侧。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连接器,例如已知日本特开2011-34937号公报记载的连接器。该连接器由第一连接器和与第一连接器嵌合的第二连接器构成。
第一连接器具备在嵌合方向开口的第一连接器的罩部,第二连接器具备在嵌合时收纳于第一连接器的罩部内并在嵌合方向开口的第二连接器的罩部。
在第一连接器的罩部开口设置有嵌合孔,在第二连接器的罩部的外表面突出设置有嵌合凸部,该嵌合凸部在嵌合时与第一连接器的嵌合孔卡止而以嵌合状态锁定。另外,在第二连接器的罩部的、嵌合凸部的里侧的内表面设置有沿着内表面在嵌合方向延伸的第二端子零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49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嵌合凸部和第二端子零件分开第2罩部的树脂厚度量,有连接器大型化该树脂厚度量的问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母线;和安装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1锁定部,所述安装构件具有与所述第1锁定部卡合的第2锁定部,所述第1锁定部设置于所述母线的露出面侧。
因为壳体的第1锁定部设置于母线的露出面侧,所以与例如通过在第1锁定部与母线的露出面之间形成树脂壁,从而第1锁定部不位于母线的露出面侧的结构比较,能够实现壳体小型化树脂壁的厚度量。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第2锁定部设置于与所述母线的露出面对置的位置。
因为第2锁定部设置于与母线的露出面对置的位置,所以与例如第1锁定部设置于母线的露出面的端部,第2锁定部位于比露出面的端部靠嵌合方向前方、且与壳体的内壁对置设置的结构比较,能够实现壳体及保持体小型化第2锁定部的长度量。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第1锁定部设置于所述母线的露出面的至少一部分。
因为第1锁定部设置于母线的露出面的至少一部分,所以与例如在第1锁定部与母线的露出面之间设置有树脂壁,在母线的露出面没有直接设置第1锁定部的结构比较,能够实现壳体小型化树脂壁的树脂厚度量。
另外,本说明书中公开的连接器具备:树脂制的壳体;导电金属制的母线,埋设于所述壳体;以及分体的安装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突出设置有第1锁定部,在所述安装构件设置有第2锁定部,所述第2锁定部与所述第1锁定部抵接而将所述安装构件卡止于所述壳体,所述母线具有板面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所述第1锁定部与所述壳体形成为一体,直接设置于所述母线的所述露出面上。
因为壳体的第1锁定部直接设置于母线的露出面上,所以与如以往那样在第1锁定部与母线之间设置有壳体的树脂壁的结构比较,通过不设置树脂壁,能够实现壳体的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小型化树脂壁的树脂厚度量。
另外,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所述壳体设置有保持壁,所述保持壁与所述第1锁定部的、与所述安装构件的安装方向交叉的两侧面相连。
通过在第1锁定部的两侧面设置保持壁,从而进行安装构件的安装时,即使第2锁定部强烈地与第1锁定部碰触,也因为第1锁定部保持于保持壁,所以可抑制第1锁定部破损。
另外,也可以为如下结构,所述安装构件具备向安装到所述壳体的安装方向呈悬臂状突出的锁臂,所述第2锁定部从所述锁臂的端部向所述母线的所述露出面的方向突出设置。
通过将第2锁定部设置于悬臂状的锁臂的端部,从而在将安装构件安装于壳体时,当第2锁定部与第1锁定部碰触时,锁臂挠曲,因此容易将安装构件安装到壳体。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所述锁臂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锁臂相互对置,所述第2锁定部设置于一方所述锁臂侧,向与朝向对置的另一方所述锁臂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设置,在所述壳体突出设置有第3锁定部,在另一方所述锁臂设置有第4锁定部,所述第4锁定部从另一方所述锁臂的端部向与朝向对置的一方所述锁臂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设置,与所述第3锁定部抵接而将所述安装构件卡止于所述壳体。
安装构件利用在一对锁臂的端部设置的第2锁定部及第4锁定部与壳体的第1锁定部及第3锁定部抵接并卡止,因此与锁臂仅有一个的结构比较,安装构件不易从壳体脱离。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所述第1锁定部设置有第1锥面,所述第1锥面从所述第1锁定部的突出方向的端部向与所述安装构件的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朝向所述母线的所述露出面倾斜。
通过在第1锁定部设置第1锥面,从而在将安装构件安装到壳体时,第1锁定部的第1锥面和第2锁定部滑动,设置于第2锁定部的锁臂容易向第1锁定部的突出设置方向挠曲,因此容易将安装构件安装到壳体。
另外,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所述第2锁定部设置有第2锥面,所述第2锥面从所述第2锁定部的突出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锁臂的所述安装构件的安装方向的顶端部倾斜。
通过在第2锁定部设置第2锥面,从而在将安装构件安装到壳体时,第2锁定部的第2锥面和第1锁定部滑动,设置于第2锁定部的锁臂容易向第1锁定部的突出设置方向挠曲,因此容易将安装构件安装到壳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开的连接器,能够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中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4是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5是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6是安装一方保持体前的状态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7是图6中的母线的露出面附近的放大图。
图8是图7中、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母线的露出面的图。
图9是左侧的保持体的俯视图。
图10是左侧的保持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在以后的说明中,将图1至图10的Z方向作为上方,将X方向作为前方,将Y方向作为右方。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是在车辆的电池与PCU(Power Control Unit:功率控制单元)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器,如图1、图2、图4所示,具备:树脂制的壳体12,俯视时呈长圆形的圆柱状;导电金属制的左右一对端子14,通过嵌件成形而固定于壳体12;以及一对保持体(安装构件)16,与壳体12分体。一对保持体16是将方螺母17保持于壳体12的保持体,以在内部收纳有方螺母17的状态分别安装于壳体12。
如图1、图2所示,在壳体12的上部设置有左右一对收纳部18,在一对收纳部18分别收纳一对保持体16,在一对收纳部18之间设置有分隔壁20。一对收纳部18在前方及上方开口,一对保持体16分别从一对收纳部18的前方的开口部插通。如图1、图3所示,在壳体12的下部以向下方开口的方式设置有罩部22。
一对端子14分别具备:第1连接部26(图1所示),呈板状,在中央开口有连接孔;第2连接部28(图3所示),呈在上下方向长的圆筒状;以及母线30(图1、图5所示),将第1连接部26和第2连接部28连结。
如图1、图2所示,一对第1连接部26分别设置于壳体12的左右的收纳部18的、上方的开口部的开口缘32上。一对母线30埋设于分隔壁20内,与一对第1连接部26的侧缘分别相连。一对母线30在左右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于分隔壁20内,一对端子14通过分隔壁20相互电绝缘。
如图3所示,一对第2连接部28设置于罩部22内,在左右方向隔开预定间隔地配置。一对第2连接部28和一对母线30分别相连,一对第1连接部26和一对第2连接部28借助一对母线30分别电连接。
如图1、图2所示,在分隔壁2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置有凹状的一对槽部34,如图1、图5所示,在一对槽部34的底面(即左右方向侧的面)分别设置有一对母线30的板面的一部分露出的露出面36。
如图5、图6所示,在一对母线30的露出面36上,朝向一对收纳部18的内侧(左方及右方)分别突出设置有一对第1锁定部38。一对第1锁定部38在嵌件成形时与壳体12形成为一体,位于一对母线30的露出面36侧。另外,第1锁定部38设置于一对母线30的露出面36的至少一部分,并且直接设置于露出面36上。这样,因为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直接设置于母线30的露出面36上,所以与如以往那样在第1锁定部与母线之间设置有树脂壁的结构比较,通过不设置树脂壁,从而能够实现壳体12小型化树脂壁的树脂厚度量。
在第1锁定部38设置有从第1锁定部38的突出设置方向的端部向前方朝向露出面36倾斜的第1锥面40。另外,如图7、图8所示,第1锁定部38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与槽部34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相连,通过槽部34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与第1锁定部38相连,从而形成为分别保持第1锁定部38的上下一对保持壁42。
如图5所示,在一对收纳部18内的与分隔壁20对置的对置面44,朝向一对第1锁定部38分别突出设置有一对第3锁定部46。第3锁定部46设置于与第1锁定部38对置的位置,在第3锁定部46设置有从第3锁定部46的突出设置方向的端部向前方朝向对置面44倾斜的第3锥面48。
对一对保持体16中、收纳于左侧的收纳部18的左侧的保持体16A进行说明。如图9、图10所示,左侧的保持体16A呈上方开口的箱状,由构成底面的底壁部50、构成左右两侧面的一对侧壁部52、构成后表面的后壁部54、构成前表面的前壁部56以及左右一对锁臂58构成。
左右一对锁臂58分别从一对侧壁部52的后端部向后方呈悬臂状突出地设置。
在左右一对锁臂58中的右侧的锁臂58A从右侧的锁臂58A的右表面朝向右方突出设置有第2锁定部60。第2锁定部60与第1锁定部38卡合。在第2锁定部60与第1锁定部38卡合的状态下,第2锁定部60与母线30的露出面36对置。第2锁定部60设置有从第2锁定部60的右端部朝向右侧的锁臂58A的后端部倾斜的第2锥面62。
在左右一对锁臂58中的左侧的锁臂58B从左侧的锁臂58B的左表面朝向左方突出设置有第4锁定部64。第4锁定部64设置有从第4锁定部64的左端部朝向左侧的锁臂58B的后端部倾斜的第4锥面66。
收纳于右侧的收纳部18的右侧的保持体16B的第2锁定部60设置于左侧的锁臂58B侧,第4锁定部64设置于右侧的锁臂58A侧,这点与左侧的保持体16A不同。除此以外的结构与左侧的保持体16A成为相同结构。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左侧的保持体16A没有收纳于左侧的收纳部18的状态(图6所示的状态)下,当将左侧的保持体16A从左侧的收纳部18的前方的开口部插通于收纳部18内时,右侧的锁臂58A的第2锁定部60与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从前方抵接,左侧的锁臂58B的第4锁定部64与壳体12的第3锁定部46从前方抵接。此时,通过右侧的锁臂58A的第2锁定部60与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从前方强烈地抵接,从而负荷施加于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但是如图7、图8所示,通过第1锁定部38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与保持壁42相连,从而第1锁定部38保持于保持壁42,因此可抑制第1锁定部38破损。
而且,当将左侧的保持体16A向后方压入时,右侧的锁臂58A的第2锁定部60的第2锥面62与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的第1锥面40滑动,右侧的锁臂58A变为向左方挠曲。此时,因为在右侧的锁臂58A的第2锁定部60设置有第2锥面62,在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设置有第1锥面40,所以右侧的锁臂58A容易向左方挠曲。另外,左侧的锁臂58B的第4锁定部64的第4锥面66与壳体12的第3锁定部46的第3锥面48滑动,左侧的锁臂58B变为向右方挠曲。此时,因为在左侧的锁臂58B的第4锁定部64设置有第4锥面66,在壳体12的第3锁定部46设置有第3锥面48,所以左侧的锁臂58B容易向右方挠曲。
而且,当将左侧的保持体16A向后方插通时,通过右侧的锁臂58A的第2锁定部60越过第1锁定部38,左侧的锁臂58B的第4锁定部64越过壳体12的第3锁定部46,从而一对锁臂58的挠曲复原。由此,如图5所示,右侧的锁臂58A的第2锁定部60成为能够与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从后方抵接的状态,左侧的锁臂58B的第4锁定部64成为能够与壳体12的第3锁定部46从后方抵接的状态。由此,左侧的保持体16A以防止从壳体12向前方脱离的状态卡止,能够将收纳于左侧的保持体16A的方螺母17保持于壳体1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因为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设置于母线30的露出面36侧,所以与例如通过在第1锁定部与母线的露出面之间形成树脂壁,从而第1锁定部不位于母线的露出面侧的结构比较,能够实现壳体12小型化树脂壁的厚度量。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10的小型化。
另外,因为第2锁定部60设置于与母线30的露出面36对置的位置,所以与例如第1锁定部设置于母线的露出面的端部,第2锁定部位于比露出面的端部靠嵌合方向前方、且与壳体的内壁对置设置的结构比较,能够实现壳体12及保持体16小型化第2锁定部60的长度量。
另外,因为第1锁定部38设置于母线30的露出面36的至少一部分,所以与例如在第1锁定部与母线的露出面之间设置有树脂壁,第1锁定部没有直接设置于母线的露出面的结构比较,能够实现壳体12小型化树脂壁的树脂厚度量。
因为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直接设置于母线30的露出面36上,所以与如以往那样在第1锁定部与母线之间设置有壳体的树脂壁的结构比较,通过不设置树脂壁,能够实现壳体12小型化树脂壁的树脂厚度量。因此,能够实现连接器10的小型化。
另外,通过在第1锁定部38的两侧面设置保持壁42,从而在进行保持体16的安装时,即使第2锁定部60与第1锁定部38强烈碰触,也因为第1锁定部38保持于保持壁42,所以可抑制第1锁定部38破损。
另外,通过将第2锁定部60设置于悬臂状的锁臂58的端部,从而在将保持体16安装于壳体12时,当第2锁定部60与第1锁定部38碰触时,锁臂58挠曲,因此容易将保持体16安装到壳体12。
另外,因为保持体16利用在一对锁臂58的端部设置的第2锁定部60及第4锁定部64与壳体12的第1锁定部38及第3锁定部46抵接并卡止,所以与锁臂58仅有一个的结构比较,保持体16难以从壳体12脱离。
另外,通过在第1锁定部38设置第1锥面40,从而在将保持体16安装到壳体12时,第1锁定部38的第1锥面40和第2锁定部60滑动,设置于第2锁定部60的锁臂58容易向第1锁定部38的突出设置方向挠曲,因此容易将保持体16安装到壳体12。
另外,通过在第2锁定部60设置第2锥面62,从而在将保持体16安装到壳体12时,第2锁定部60的第2锥面62和第1锁定部38滑动,设置于第2锁定部60的锁臂58容易向第1锁定部38的突出设置方向挠曲,因此容易将保持体16安装到壳体12。
<其他实施方式>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包括如下各种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安装构件是将方螺母17保持于壳体12的保持体16的结构,但是安装构件只要是安装于壳体12的分体部件,则是什么样的构件都可以,例如,也可以适用于与密封环抵接而将密封环保持于壳体的保持体。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第2锁定部60突出设置于锁臂58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第2锁定部为呈凹形的结构,且第1锁定部的凸部和第2锁定部凹部嵌合。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锁臂58设置有一对的结构,但是锁臂也可以为仅有一个的结构,而且也可以为设置三个以上的结构。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第1锁定部38设置于露出面36的一部分的结构,但是第1锁定部38只要设置于母线30侧即可,例如也可以为第1锁定部以将露出面的全体覆盖的方式设置的结构。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第1锁定部38直接设置于露出面36的结构,但是第1锁定部38只要设置于露出面36侧即可,例如也可以设为第1锁定部与露出面之间分开的结构。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锁定部38直接设置于露出面36的结构是指第1锁定部38与露出面36接触并层积。另外,第1锁定部38只要如上所述设置于露出面36侧即可,例如也可以是在第1锁定部与露出面之间设置中间层(未图示的)的结构是不言而喻的。
(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第1锁定部38与壳体12为一体的方式,但是也可以以分体形成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也可以将壳体和露出面隔着中间层粘贴而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12:壳体
16:保持体(安装构件)
30:母线
36:露出面
38:第1锁定部
40:第1锥面
42:保持壁
46:第3锁定部
48:第3锥面
58:锁臂
60:第2锁定部
62:第2锥面
64:第4锁定部
66:第4锥面

Claims (9)

1.一种连接器,具备:壳体,具有母线;和安装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第1锁定部,
所述安装构件具有与所述第1锁定部卡合的第2锁定部,
所述第1锁定部设置于所述母线的露出面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2锁定部位于与所述母线的露出面对置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第1锁定部设置于所述母线的露出面的至少一部分。
4.一种连接器,具备:
树脂制的壳体;
导电金属制的母线,埋设于所述壳体;以及
分体的安装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
在所述壳体突出设置有第1锁定部,
在所述安装构件设置有第2锁定部,所述第2锁定部与所述第1锁定部抵接而将所述安装构件卡止于所述壳体,
所述母线具有板面露出到外部的露出面,
所述第1锁定部与所述壳体形成为一体,直接设置于所述母线的所述露出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壳体设置有保持壁,所述保持壁与所述第1锁定部的、与所述安装构件的安装方向交叉的两侧面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安装构件具备向安装到所述壳体的安装方向呈悬臂状突出的锁臂,
所述第2锁定部从所述锁臂的端部向所述母线的所述露出面的方向突出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锁臂设置有一对,一对所述锁臂相互对置,
所述第2锁定部设置于一方所述锁臂侧,向与朝向对置的另一方所述锁臂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设置,
在所述壳体突出设置有第3锁定部,
在另一方所述锁臂设置有第4锁定部,所述第4锁定部从另一方所述锁臂的端部向与朝向对置的一方所述锁臂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设置,与所述第3锁定部抵接而将所述安装构件卡止于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1锁定部设置有第1锥面,所述第1锥面从所述第1锁定部的突出方向的端部向与所述安装构件的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朝向所述母线的所述露出面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6至权利要求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2锁定部设置有第2锥面,所述第2锥面从所述第2锁定部的突出方向的端部朝向所述锁臂的所述安装构件的安装方向的顶端部倾斜。
CN201980024714.7A 2018-04-26 2019-04-10 连接器 Active CN1119372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4888 2018-04-26
JP2018084888 2018-04-26
PCT/JP2019/015598 WO2019208220A1 (ja) 2018-04-26 2019-04-10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7247A true CN111937247A (zh) 2020-11-13
CN111937247B CN111937247B (zh) 2022-03-18

Family

ID=68295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4714.7A Active CN111937247B (zh) 2018-04-26 2019-04-10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83212B2 (zh)
JP (1) JP6965990B2 (zh)
CN (1) CN111937247B (zh)
WO (1) WO2019208220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9279A (zh) * 2004-09-13 2007-08-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直接安装设备用连接器
JP2011238483A (ja) * 2010-05-11 2011-11-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バスバー中継台
JP5041563B1 (ja) * 2011-06-27 2012-10-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電池ユニット
CN103314483A (zh) * 2011-02-04 2013-09-18 株式会社藤仓 端子块
CN105814748A (zh) * 2013-12-12 2016-07-27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插接式连接器的保持框架
DE102015104297A1 (de) * 2015-03-23 2016-09-29 Lisa Dräxlmaier GmbH Fixierelement zum Anbinden einer Platine, Stromschiene und damit ausgestatteter Stromverteiler eines Fahrzeugs
CN106159569A (zh) * 2015-05-11 2016-11-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7152093A (ja) * 2016-02-22 2017-08-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台
WO2017179424A1 (ja) * 2016-04-11 2017-10-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60297A (en) * 1976-11-29 1977-11-29 Marshall Bruce H Plug cap
US20030207606A1 (en) * 2001-02-22 2003-11-06 Ho Su Yueh Locking and releasable electrical receptacle/connector
US7347708B1 (en) * 2006-08-17 2008-03-25 Tzi-Chen Huang Firm-structured plug
JP5369980B2 (ja) 2009-08-06 2013-12-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US8840418B2 (en) * 2012-12-13 2014-09-23 Chao-Chuan Chien Socket structure capable of preventing plug from detaching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9279A (zh) * 2004-09-13 2007-08-15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直接安装设备用连接器
JP2011238483A (ja) * 2010-05-11 2011-11-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バスバー中継台
CN103314483A (zh) * 2011-02-04 2013-09-18 株式会社藤仓 端子块
JP5041563B1 (ja) * 2011-06-27 2012-10-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電池ユニット
CN105814748A (zh) * 2013-12-12 2016-07-27 哈廷电子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插接式连接器的保持框架
DE102015104297A1 (de) * 2015-03-23 2016-09-29 Lisa Dräxlmaier GmbH Fixierelement zum Anbinden einer Platine, Stromschiene und damit ausgestatteter Stromverteiler eines Fahrzeugs
CN106159569A (zh) * 2015-05-11 2016-11-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7152093A (ja) * 2016-02-22 2017-08-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台
WO2017179424A1 (ja) * 2016-04-11 2017-10-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65990B2 (ja) 2021-11-10
JPWO2019208220A1 (ja) 2020-12-10
CN111937247B (zh) 2022-03-18
US20210119369A1 (en) 2021-04-22
WO2019208220A1 (ja) 2019-10-31
US11283212B2 (en)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3159B2 (en) Groun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EP2362498B1 (en) Male and female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137050B (zh) 暗电流电路的断开连接结构及具备该结构的电连接箱
JP4992659B2 (ja) コネクタ
JP2016051633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06493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14759401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WO2021079604A1 (ja) 分岐用コネクタ
JP2019175612A (ja) コネクタ
US20200321722A1 (en) Connector housing
CN111224261B (zh) 连接器
CN111937247B (zh) 连接器
WO2019111094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ndependent secondary lock with resilient positioning member
CN116848737A (zh) 连接器
CN111355096B (zh) 分割连接器
CN107634379B (zh) 连接器
JP2018014300A (ja) コネクタ
CN110190447A (zh) 连接器
WO2022176580A1 (ja) コネクタ
JP7311320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6248062B2 (ja) コネクタ
JP2022023654A (ja) コネクタ
CN117321863A (zh) 连接器
KR20220033113A (ko) 터미널 및 이를 사용한 커넥터
JP5573267B2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