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7184A - 电池模块、具有该电池模块的车辆以及汇流条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块、具有该电池模块的车辆以及汇流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7184A
CN111937184A CN201880092079.1A CN201880092079A CN111937184A CN 111937184 A CN111937184 A CN 111937184A CN 201880092079 A CN201880092079 A CN 201880092079A CN 111937184 A CN111937184 A CN 111937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battery
battery module
battery cells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20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信平隆幸
蔭山崇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37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71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0/0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 B60L50/5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 B60L50/60Electric propulsion with power supplied within the vehicle using propulsion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using power supplied by batteries
    • B60L5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应对大电流的汇流条的电池模块,提出一种包括具有电极端子(2)的多个电池单体、以及在层叠了多个电池单体的状态下将相邻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2)彼此连接的汇流条在内的电池模块,汇流条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汇流条以及具有比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的第二汇流条,第一汇流条与相邻的电池单体的各电极端子(2)分别连接,并且第二汇流条不与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2)接触。

Description

电池模块、具有该电池模块的车辆以及汇流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模块、具有该电池模块的车辆以及汇流条。
背景技术
电池模块用于车辆的驱动用的电源装置、蓄电用的电源装置等。这样的电池模块优选构成为能够输出大电流,并且具有串联、并联地连接的能够进行充放电的多个电池单体。另外,近年来期望电池模块的高容量化,特别重要的是应对许多个电池单体的并联化。
作为具有并联连接的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电池模块。下述专利文献所记载的电池模块具有多个电池单体、与各电池单体的输出端子连接的多个导电构件、以及借助多个导电构件而将多个电池单体并联连接的汇流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130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的电池模块需要将与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的多个导电构件固定于一根汇流条,若汇流条与多个导电构件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则存在不再能够将导电构件固定于汇流条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针对具有并联地连接的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池模块而言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的技术。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池模块包括具有电极端子的多个电池单体、以及在层叠了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状态下将相邻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的汇流条。所述汇流条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汇流条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的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与所述相邻的电池单体的各电极端子分别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汇流条不与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接触。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汇流条在层叠了多个具有电极端子的电池单体的状态下将相邻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汇流条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汇流条以及具有比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的第二汇流条。第一汇流条具有用于与相邻的电池单体的各电极端子分别连接的端子连接部以及用于与第二汇流条接触的第一平坦部。第二汇流条具有与第一平坦部接触的第二平坦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相邻的电池单体连接的第一汇流条连接第二汇流条,从而能够并联连接多个电池单体,因此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模块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池模块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图2所示的电池模块省略了汇流条保持件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电池单体和汇流条的连结构造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汇流条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1的VII-VII线处的剖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2的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汇流条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变形例的汇流条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汇流条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汇流条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变形例的汇流条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利用发动机和电动机进行行驶的混合动力车搭载电池模块的例子的框图。
图15是表示在仅利用电动机进行行驶的电动汽车搭载电池模块的例子的框图。
图16是表示适用于蓄电用的电池模块的例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构思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经过进行说明。在借助汇流条而将多个电池单体并联连接的结构的电池模块中,由于电流会自多个电池单体流入汇流条,因此相对来说与串联地连接的汇流条的情况相比在汇流条流动的通电电流较大。当大电流流过电阻较大的汇流条时会产生发热,因此作为将多个电池单体并联连接的汇流条,优选使用电阻较小的汇流条。
另一方面,在利用汇流条连接多个电池单体的结构的情况下,有时各电池单体的位置偏移会成为问题。特别是,电池单体会存在因制造公差引起的尺寸的偏差,因此优选使用具有挠性的汇流条从而构成为能够对连接的电池单体的变位进行吸收。为了提高汇流条的挠性,使汇流条的板厚较薄是有效的。然而,由于板厚较薄的汇流条的电阻较大,因此如上所述地存在当大电流流过时会发热的问题。如此,汇流条的电阻的降低和挠性的提高在本质上是背反的,难以兼顾。
针对该问题,本发明人发现在将多个电池单体并联连接的汇流条中存在与其他部分相比通电电流较小的部位,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所述第一汇流条具有用于与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的端子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汇流条接触的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与所述第一平坦部接触的第二平坦部。根据上述结构,在将相邻的电池单体连接的第一汇流条连接第二汇流条从而能够并联连接多个电池单体,因此能够提高组装作业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相邻并层叠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所述端子连接部具有自所述第一平坦部弯折的第一中间片、经由所述第一中间片向第一方向弯折的第一端子连接片、自所述第一平坦部向与所述第一中间片交叉的方向弯折的第二中间片、以及经由所述第二中间片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弯折的第二端子连接片,所述第一端子连接片与第一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端子连接片与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根据上述结构,能够使第一汇流条在多个方向上变形,能够进一步提高汇流条的挠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所述第二汇流条的所述第二平坦部形成为直线状,所述第一汇流条沿着所述第二平坦部固定有多个。根据上述结构,易于进行第一汇流条和第二汇流条的定位,能够进一步提高组装作业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所述多个第一汇流条中的位于两端的第一汇流条被固定为使所述第二端子连接片向外侧突出的姿势。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地应对电池单体的膨胀所引起的变形。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在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将端缘弯折而成的用于与外部的连接部连接的第二端缘连接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比较自由地设计用于与外部的连接部连接的第二端缘连接部的位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所述电池单体并联连接。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因并联连接而导致在汇流条通电的电流量较大,也能够利用厚壁的第二汇流条来确保通电性能。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具有上述的电池模块、自该电池模块被供给电力的行驶用的电动机、搭载有所述电池模块以及所述电动机的车辆主体、以及被所述电动机驱动而使所述车辆主体行驶的车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汇流条是在层叠了多个具有电极端子的电池单体的状态下将相邻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的汇流条,其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汇流条以及具有比所述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的第二汇流条,所述第一汇流条具有用于与相邻的电池单体的各电极端子分别连接的端子连接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二汇流条接触的第一平坦部,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与所述第一平坦部接触的第二平坦部。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不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例示,本发明并不特别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另外,本说明书绝不是将权利要求书所示出的构件特别限定为实施方式的构件。特别是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构成部件的尺寸、材料、形状及其相对配置等,只要没有特别特定的记载就不是旨在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实施方式,仅是单纯的说明例。此外,为了明确说明,有时会对各图所示的构件的大小、位置关系等进行夸张。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用相同的名称、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者实质相同的构件并且恰当省略详细说明。此外,构成本发明的各要素既可以是由同一构件构成多个要素从而由一个构件兼用作多个要素的形态,也能够相反地由多个构件分担实现一个构件的功能。
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能用于搭载于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而向行驶电动机供给电力的电源、对太阳光发电、风力发电等的自然能量的发电电力进行蓄积的电源、或者对深夜电力进行蓄积的电源等各种用途,特别是用作适合于大电力、大电流的用途的电源。
[实施方式1]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模块100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所述电池模块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示出了从图2省略了汇流条保持件301的分解立体图,图4示出了表示汇流条3和电极端子的连结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1和图2所示的电池模块100具有:多个电池单体1,其具有正负的电极端子2;汇流条3,其与这些多个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连接从而将多个电池单体1并联且串联地连接;以及汇流条保持件301,其对汇流条3进行保持,借助这些汇流条3将多个电池单体1并联且串联地连接。电池单体1是能够进行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在电池模块100中,将多个电池单体1并联地连接而构成并联电池组,并且将多个并联电池组串联地连接从而将许多个电池单体1并联且串联地连接。在图1和图2所示的电池模块100中层叠多个电池单体1而形成电池层叠体10,利用固定部件13对该电池层叠体10进行固定,从而将多个电池单体1固定为层叠状态。固定部件13具有配置于层叠了的电池单体1的两端面的一对端板14、以及端部连结于该端板14从而将层叠状态下的电池单体1固定为加压状态的紧固构件15。
(电池单体1)
电池单体1是将作为宽幅面的主表面的外形设为四边形的方形电池,其厚度设为比宽度薄。此外,电池单体1是能够进行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设为锂离子二次电池。不过,本发明并不将电池单体特别限定为方形电池,另外也不特别限定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电池单体也能够使用可充电的所有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外的非水系电解液二次电池、镍氢电池单体等。
电池单体1是将层叠有正负的电极板的电极体收纳于外壳罐1a并填充电解液并且气密地进行密封而得到的单体。外壳罐1a成形为底部封闭的四棱筒状,其上方的开口部被金属板的封口板1b气密地封闭。外壳罐1a是对铝、铝合金等的金属板进行深拉加工而制作的。封口板1b与外壳罐1a同样地由铝、铝合金等的金属板制作。将封口板1b插入外壳罐1a的开口部并在封口板1b的外周与外壳罐1a的内周的分界照射激光束从而将封口板1b激光焊接于外壳罐1a而气密地进行固定。
(电极端子2)
在电池单体1中将顶面即封口板1b作为端子面1X,在该端子面1X的两端部固定有正负的电极端子2。如图3所示,正负的电极端子2借助绝缘材料18而被固定于封口板1b并且分别与内置的正负的电极板(未图示)连接。正负的电极端子2在突出部2a的周围设有焊接面2b。焊接面2b是与封口板1b的表面平行的平面状,在该焊接面2b的中央部设有突出部2a。图4的电极端子2的突出部2a被设为圆柱状。但是,突出部并不一定必须为圆柱状,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将其设为多棱柱状或者椭圆柱状。
将固定于电池单体1的封口板1b的正负的电极端子2的位置设为使正极和负极成为左右对称的位置。由此,使电池单体1左右翻转地进行层叠并且利用汇流条3将相邻且靠近的正极和负极的电极端子2连接,由此能够将相邻的电池单体1彼此串联地连接。
(电池层叠体10)
多个电池单体1以各电池单体1的厚度方向成为层叠方向的方式进行层叠从而构成电池层叠体10。电池层叠体10以设有正负的电极端子2的端子面1X也就是图中的封口板1b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层叠有多个电池单体1。
在电池层叠体10中,如图3所示,在层叠的电池单体1之间夹着绝缘间隔件16。图中的绝缘间隔件16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较薄的板状或者片状。图中所示的绝缘间隔件16形成为与电池单体1的相对面大致相等大小的板状,将该绝缘间隔件16层叠于彼此相邻的电池单体1之间从而使相邻的电池单体1彼此绝缘。此外,作为配置于相邻的电池单体1之间的间隔件,也能够使用具有在电池单体1与间隔件之间形成有冷却气体的流路的形状的间隔件。另外,也能够用绝缘材料覆盖电池单体1的表面。例如也可以用PET树脂等的收缩管对外壳罐的除了电池单体的电极部分以外的表面进行热熔接。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省略绝缘间隔件16。另外,在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中,由于是将多个电池单体并联多个且串联多个地连接,因此会在相互串联地连接的电池单体彼此之间夹着绝缘间隔件16,但针对相互并联地连接的电池单体彼此而言,由于相邻的外壳罐彼此不产生电压差,因此也能够省略这些电池单体之间的绝缘间隔件。
此外,图3所示的电池模块100在电池层叠体10的两端面隔着端面间隔件17地配置有端板14。如图3所示,端面间隔件17配置于电池层叠体10与端板14之间从而使端板14与电池层叠体10绝缘。端面间隔件17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制成较薄的板状或者片状。将图中所示的端面间隔件17设为能够对方形的电池单体1的相对面整体进行覆盖的大小和形状,其层叠于端板14和在电池层叠体10的两端配置的电池单体1之间。
在电池层叠体10中,在相邻的电池单体1的正负的电极端子2连接有金属制的汇流条3,借助该汇流条3将多个电池单体1并联且串联地连接。在电池层叠体10中,针对相互并联地连接而构成并联电池组的多个电池单体1而言,以设于端子面1X的两端部的正负的电极端子2为左右同向的方式进行层叠,针对相互串联地连接的构成并联电池组的电池单体1彼此而言,以设于端子面1X的两端部的正负的电极端子2为左右反向的方式将多个电池单体1层叠。在此,在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池模块100中,将12个电池单体1在厚度方向上层叠从而形成电池层叠体10,将4个电池单体1并联地连接从而形成并联电池组,并且将3组并联电池组串联地连接从而使12个电池单体1以4并联3串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因此,在图3所示的电池层叠体10中,以正负的电极端子2为左右同向的方式对构成并联电池组的4个电池单体1进行层叠,并且以正负的电极端子2为交替的左右反向的方式对由沿相同方向层叠的每4个电池单体1形成的3组并联电池组进行层叠。但是,本发明没有对构成电池层叠体的电池单体的个数和其连接状态进行特别限定。包含后述的另一实施方式在内,都能够对构成电池层叠体的电池单体的个数以及其连接状态进行各种变更。
针对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100而言,在多个电池单体1相互层叠的电池层叠体10中利用汇流条3将彼此相邻的多个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彼此连接,从而将多个电池单体1并联且串联地连接。
(汇流条保持件301)
如图1~图2所示,电池模块100在电池层叠体10与汇流条3之间配置有汇流条保持件301,由此能够使多个汇流条3相互绝缘且使电池单体的端子面与汇流条3绝缘,并且能够将多个汇流条3配置于电池层叠体10的上表面的固定位置。作为这样的汇流条保持件301,例如能够将供多个汇流条3配置的保持件主体的内侧划分为多个分区从而设为具有供各汇流条3配置的划分室的构造。该汇流条保持件301例如由塑料等绝缘材料成形,利用嵌合构造将多个汇流条3配置于固定位置,由此能够使具有电位差的电极端子间绝缘,并且能够将多个汇流条3配置于电池层叠体10的上表面的固定位置。此外,在图3以后,为了易于判断电池单体和汇流条3的连接状态,省略了将多个汇流条3配置于固定位置的汇流条保持件301的图示。
(汇流条3)
对金属板进行切割、加工从而将汇流条3制造成预定的形状。构成汇流条3的金属板能够使用电阻较小且轻量的金属,例如铝板、铜板或者它们的合金。不过,汇流条3的金属板也能够使用电阻较小且轻量的其他金属、这些金属的合金。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以预定的连接状态对多个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进行连接的汇流条3设为独特的构造。以下,基于图3~图7对汇流条3的详细构造进行详细说明。汇流条3将以预定的排列被层叠的多个电池单体1中的彼此相邻配置的电池单体1的相对的电极端子2彼此连接,从而将许多个电池单体1并联且串联地连接。图4所示的汇流条3与电池层叠体10的上表面且是电池单体1的端子面1X相对地配置,并且在电池层叠体10的两侧将沿着多个电池单体1的层叠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极端子2呈大致直线状地连接。
如图5、图6所示,汇流条3由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汇流条310和具有比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的第二汇流条320形成。而且,将第一汇流条310侧设为与相邻的电池单体1的各电极端子2分别连接,并且将第二汇流条320侧设为不与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接触。如此,在较薄且易于变形的第一汇流条310侧对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的位置的偏差进行吸收,由此能够确保将汇流条3固定于电池单体1时的跟随性、组装容易性。另一方面,将第二汇流条320侧形成为较厚,由此能够降低电阻从而确保由电池单体1的连接实现的大电流的通电性能。
另外,另一方面,将第一汇流条310形成为较薄,由此也能够使其具有温度熔断器功能。即,在通电了大电流时使第一汇流条310熔融,能够提高安全性。如此,将汇流条3分成第一汇流条310和第二汇流条320,由此能够兼顾电极端子的跟随性和对发热的控制这样的背反的问题。
(第一汇流条310)
第一汇流条310具有用于与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连接的端子连接部316、以及与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二平坦部323接触的第一平坦部313。
另外,第一汇流条310的端子连接部316具有自第一平坦部313弯折的第一中间片312、经由第一中间片312向第一方向弯折的第一端子连接片311、自第一平坦部313向与第一中间片312交叉的方向弯折的第二中间片315、以及经由第二中间片315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弯折的第二端子连接片314。如图4所示,第一端子连接片311与一个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连接,第二端子连接片314与同该电池单体1相邻的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连接。
如此,能够应对电极端子的位置偏移。根据电池模块的使用环境,电极端子彼此的相对的位置关系有时会发生偏移。例如电池单体会因充放电而发生膨胀,因此在将多个电池单体层叠时层叠数量越多则电极端子在层叠方向上移动的量就越大。另外,在车载用的电池模块中,所层叠的电池单体彼此会因振动、冲击而发生偏移,其结果是电极端子彼此的相对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偏移,从而会对连接它们的汇流条施加负载。因此,使汇流条具有对这样的位置偏移进行吸收的机构。具体而言,使第一端子连接片311以及第二端子连接片314分别经由第一中间片312、第二中间片315向彼此正交的方向弯折,由此确保由弯折实现的挠性。此外,即使将第一汇流条310设为较薄的金属制成的,也能使其发挥变形容易性。像这样对第一汇流条310赋予能够跟随电极位置的变位的挠性,从而提高汇流条3和电极端子2的连接的可靠性。另外,也能确保电池模块的组装作业时的组装容易性。
以利用第一汇流条310连接图4所示的相邻而层叠的第一电池单体1A和第二电池单体1B的各电极端子2的例子对该情况进行说明。在此例中,分别将第一端子连接片311焊接于第一电池单体1A的电极端子2并将第二端子连接片314焊接于第二电池单体1B的电极端子2。在该状态下,在第一电池单体1A和第二电池单体1B在X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时,第一端子连接片311与之相应地进行移动。第一端子连接片311借助第一平坦部313和第一中间片312地设置并且能够弯折变形。即,在第一中间片312与第一端子连接片311的弯折部分以及第一中间片312与第一平坦部313的弯折部分处进行弯折,由此能够在图4中的以箭头X所示的方向上稍稍移动。
另一方面,在电极端子2沿Y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利用第二端子连接片314进行吸收。利用第二中间片315使第二端子连接片314向与第一中间片312大致正交的方向弯折。其结果是,能够在图4中的以箭头Y所示的方向上稍稍移动。
此外,即使在电极端子2沿Z方向相对移动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使第一中间片312以及第二中间片315分别弯折而倾斜来吸收高低差,因此也能够应对图4中的以箭头Z所示的方向上的相对变位。
如此,即使产生了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的位置的偏差,也能利用第一汇流条310的变形来对其进行吸收,由此能够缓和在第一汇流条310与电极端子2的机械性的连接部位产生负载的情况,能够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可靠性。
在第一端子连接片311以及第二端子连接片314设有开口部330。开口部330形成为圆形形状,如图4所示,通过激光焊接等方式将开口部330与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焊接。另外,如图5、图6所示,开口部330在圆形形状的局部形成有凹部331。凹部331优选分别设置在相对于圆形形状的开口部330的中心而言相对的部位。由此易于在通过中心的线上进行挠曲,能够增加第一端子连接片311以及第二端子连接片314的挠性从而提高变形时的跟随性。
优选的是,第一汇流条310由导电性和挠性优良的材料形成。在此设为由铝板、铜、镍等金属制成的。另外,能够根据需要对表面实施镀敷。针对镀敷的种类而言,能够利用镍等。
(第二汇流条320)
第二汇流条320形成为比第一汇流条310厚。该第二汇流条320具有与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平坦部313接触的第二平坦部323。像这样将第二汇流条320形成为较厚而增大截面积从而降低了电阻,即使通电了大电流也能够抑制发热等。
另外,使第二平坦部323呈板状地延长,由此易于沿着该长度方向固定多个第一汇流条310。另外,也可以设置引导件从而易于对将第一汇流条310固定于第二汇流条320的位置进行定位。作为引导件的例子,在图6中,在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二平坦部323形成有突起324,另一方面,在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平坦部313形成有接收该突起324的凹部317。如此,使凹部317与突起324抵接从而能够将第一汇流条310固定于第二汇流条320的预定位置。另外,优选的是将凹部317形成于交叉的两边。由此能够阻止第一汇流条310在旋转的方向上发生位置偏移。
以与第一汇流条31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来形成该第二汇流条320,由此易于进行第一汇流条310和第二汇流条320的焊接。但是,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第二汇流条和第一汇流条。例如也可以根据电极端子2的材料而将第一汇流条变更为适合于焊接的金属材料。如此,易于根据所使用的电池单体进行设计。
第一汇流条310与第二汇流条320之间彼此固定。利用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平坦部313和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二平坦部323对第一汇流条310与第二汇流条320之间进行固定。该固定能够利用焊接、机械性的连接,例如由螺栓实现的螺纹结合、铆接等。
另外,优选的是,第一汇流条310的第一平坦部313与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二平坦部323之间的固定位置是与第一端子连接片311以及第二端子连接片314连接于各电极端子2的连接位置不重叠的位置。例如,如图4的立体图、图7的剖视图所示,配置为在比层叠的各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的列靠外侧的位置处使第一平坦部313和第二平坦部323重叠。如此,在进行电池单体1的电极端子2与第一汇流条310之间的焊接时,能够从焊接的部位的上方排除第二平坦部323从而确保开放空间,能够得到能在不被第二平坦部323干扰的前提下顺利地进行激光焊接的优点。例如,能够在对第一汇流条310与第二汇流条320之间进行焊接后将该汇流条组装并焊接于电池层叠体10。
第二汇流条320能够对多个第一汇流条310进行固定。在图5以及图6的例子中,将4个第一汇流条310固定于第二汇流条320。另外,在后述的图8、图9所示的例子中,将两个第一汇流条310固定于第二汇流条320。像这样,第一汇流条的数量根据要连接的电池单体1的数量来决定。另外,能够根据第一汇流条的数量来调整第二汇流条的第二平坦部的长度。换言之,能够通过变更第二汇流条从而对不同数量的第一汇流条进行固定,由此,能够应对各种数量的电池单体1的连接。
在将多个第一汇流条310排列固定于第二汇流条320的第二平坦部323的情况下,位于第二平坦部323的端缘的第一汇流条310被固定为第二端子连接片314位于外侧的姿势。在该情况下,预先准备使第一汇流条310的外形左右翻转而得到的部件。在图6中,将第一汇流条310A和第一汇流条310B设为左右翻转的形状。通过这样的配置,尤其能够应对层叠的电池单体中的位于端缘的电池单体容易因膨胀而向左右扩大的情况。换言之,将第一汇流条固定为第二端子连接片向两侧突出的姿势,从而成为易于在电池单体的层叠方向上发生变形的姿势,由此能够得到即使在这样的电池单体发生膨胀时也能够稳定地维持汇流条和电极端子的连接状态的优点。
[实施方式2]
对将以上的第二汇流条整体形成为平板状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将第二汇流条限定于该形状,也能够具有用于与外部的连接部连接的第二端缘连接部。将这样的例子作为实施方式2的汇流条并表示于图8的立体图以及图9的分解立体图。在这些图中,第一汇流条310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省略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2的汇流条3B也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第二汇流条320B设有第二平坦部323B。另一方面,实施方式2的第二汇流条320B在端缘设有第二端缘连接部340。在图8、图9所示的例子中,将第二汇流条320B的第二平坦部323B的端缘弯折而设置第二端缘连接部340。如此,能够容易地将汇流条与外部电连接。尤其适用于大电流的引出,优选在电池层叠体的端面设置该汇流条从而能够用于多个电池单体的总电位的引出。
优选的是在第二端缘连接部340中使连接销341突出。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与外部的端子的连接。连接销341能够较佳地利用双头螺栓。另外,通过铆接、压配合、粘接等使连接销341与第二端缘连接部340接合。因此优选在第二端缘连接部340形成供连接销341压配合的孔。
另外,第二端缘连接部340优选在其与第二平坦部323B之间形成有第二弯折部342,由此能够对连接销341也赋予允许其稍稍变位的挠性。在图8、图9所示的例子中,将第二弯折部342设为自第二端缘连接部340连续而向下方倾斜。由此,即使连接销341相对地发生位置偏移,也能够利用第二弯折部342吸收这样的位置偏移从而保持连接的稳定性。在图8等的例子中,将第二端缘连接部340设为比第二平坦部323B低的面。
[变形例]
在以上的例子中,对将多个第一汇流条固定于第二汇流条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将第一汇流条的数量限定为多个,也能够将一个第一汇流条固定于第二汇流条。例如,在图5等的例子中,对在一个第一汇流条310设有第一端子连接片311和第二端子连接片314这两个端子连接片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设置3个以上的端子连接片。在该情况下,针对各端子连接片而言优选的是将自电池单体1到汇流条的距离设为相等。由此,即使电池单体1的并联数量发生变化也能够不产生路径的变化。
作为变形例,图10、图11、图12、图13示出了将端子连接片的数量设为3个以上的例子。在这些例子所示的汇流条3C、3D、3E、3F中,作为第一汇流条310C、310D、310E、310F,分别示出了预先将第一平坦部313C、313D、313E、313F和端子连接部316C、316D、316E、316F弯折并且设置4个端子连接片来作为端子连接部316C、316D、316E、316F的结构。通过焊接、螺纹结合将第一汇流条310C、310D、310E、310F固定于第二汇流条320C、320D、320E、320F。图10~图12示出了通过焊接而对第一汇流条310C、310D、310E和第二汇流条320C、320D、320E进行固定的例子,图13示出了通过螺纹结合而对第一汇流条310F和第二汇流条320F进行固定的例子。像这样,将多个汇流条集中为一体,与彼此独立地设置汇流条的情况相比,能够得到在进行汇流条的焊接时可以简化定位作业的优点。
另外,也可以通过局部地设置拉深加工等从而使端子连接部316C、316D、316E、316F能够承受电极端子的稍稍变形。
此外,在第二汇流条320C、320D、320E、320F侧,将第二端缘连接部340C、340D、340E、340F设置在第二平坦部323C、323D、323E、323F的一个端缘(图中为右侧)。第二端缘连接部340C、340D、340E、340F能够使用各种形态。例如,如图10、图11所示,将第二平坦部323C、323D设为垂直姿势并且将端缘形成为L字形而使其向下方突出,并且使L字形的突出部分呈水平姿势地弯折,形成连接销341。另外,在图11的例子中,设置使第二平坦部323D的端部倾斜而得到的第二弯折部342D,由此能够使该部分具有吸收连接销341的变位的功能。
另外,在图12、图13的例子中,将第二平坦部323E、323F设为水平姿势并且使连接销341自上表面直立。另外,在图12的例子中,将第二平坦部323E的端缘形成为俯视时呈L字形,使连接销341的位置从第二平坦部323E的主表面偏移。
使用这样的形态的第一汇流条、第二汇流条也是,能够同样地分成较厚的汇流条和较薄的汇流条,从而能够应对针对电极端子2而言的跟随性、发热性。
以上的电池模块能够用作车载用电源。作为搭载电池模块的车辆,能够使用利用发动机和电动机这两者进行行驶的混合动力车、插电混合动力车、或者仅利用电动机进行行驶的电动汽车等电动车辆,将以上的电池模块用作上述车辆的电源。此外,对为了获得驱动车辆的电力而构筑了大容量、高输出的电池模块1000的例子进行说明,将许多个上述的电池模块串联、并联地连接并且附加必要的控制电路从而构成该电池模块1000。
(混合动力车用电池模块)
图14示出了在利用发动机和电动机这两者进行行驶的混合动力车搭载电池模块的例子。该图所示的搭载了电池模块的车辆HV具有车辆主体91、使该车辆主体91行驶的发动机96以及行驶用的电动机93、由这些发动机96以及行驶用的电动机93驱动的车轮97、向电动机93供给电力的电池模块1000、以及对电池模块1000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发电机94。电池模块1000借助DC/AC逆变器95而与电动机93和发电机94连接。对电池模块1000的电池进行充放电并且利用电动机93和发动机96这两者使车辆HV行驶。电动机93在发动机效率较低的区域例如加速时、低速行驶时被驱动而使车辆行驶。自电池模块1000向电动机93供给电力而使其进行驱动。发电机94被发动机96驱动或者被对车辆进行制动时的再生制动所驱动,从而对电池模块1000的电池进行充电。此外,如图14所示,车辆HV也可以具有用于对电源模块1000进行充电的充电插头98。将该充电插头98与外部电源连接,由此能够对电池模块1000进行充电。
(电动汽车用电池模块)
另外,图15示出了在仅利用电动机进行行驶的电动汽车搭载电池模块的例子。此图所示的搭载了电池模块的车辆EV具有车辆主体91、使该车辆主体91行驶的行驶用的电动机93、由该电动机93驱动的车轮97、向该电动机93供给电力的电池模块1000、以及对该电池模块1000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发电机94。电池模块100借助DC/AC逆变器95而与电动机93和发电机94连接。自电池模块1000向电动机93供给电力而使其进行驱动。发电机94被对车辆EV进行再生制动时的能量所驱动,从而对电池模块1000的电池进行充电。另外,车辆EV具有充电插头98,将该充电插头98与外部电源连接从而能够对电池模块1000进行充电。
(蓄电系统)
此外,本发明并不将电池模块的用途特别限定为使车辆行驶的电动机的电源。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也能够用作利用由太阳光发电、风力发电等进行发电而得到的电力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蓄电的蓄电系统的电源。图16示出了利用太阳能电池对电池模块1000的电池进行充电并蓄电的蓄电系统。如图所示,此图所示的蓄电系统利用由配置于房屋、工厂等建筑物81的屋顶、房顶等的太阳能电池82发电而得到的电力对电池模块100的电池进行充电。此外,该蓄电系统将蓄积于电池模块100的电力经由DC/AC逆变器85而向负载83供给。
此外,虽未图示,但电池模块也能够用作利用夜间的深夜电力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蓄电的蓄电系统的电源。在利用深夜电力进行充电的电池模块中,利用发电站的剩余电力即深夜电力进行充电,并且在电力负载较大的白天输出电力,从而能够将白天的峰值电力限制为较小。此外,电池模块也能够用作利用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和深夜电力这两者进行充电的电源。该电池模块能够有效地利用由太阳能电池发电而得到的电力和深夜电力这两者,能够在考虑到天气、消耗电力的同时高效地进行蓄电。
以上那样的蓄电系统能够较佳地用于能够搭载于计算机服务器的支架的备用电池模块、移动电话等的无线基站用的备用电池模块、家用或者工厂用的蓄电用电源、路灯的电源等与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的蓄电装置、交通信号灯、道路用的交通显示器等的备用电源等用途。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针对本发明的电池模块的冷却方法、冷却程序、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以及所存储的设备、电池模块以及具有该电池模块的车辆而言,能够较佳地用作对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汽车、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等电动车辆进行驱动的电动机的电源等所使用的大电流用的电源。例如可以举出能够切换EV行驶模式和HEV行驶模式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动力式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等的电池模块。另外,也能够恰当地用于能够搭载于计算机服务器的支架的备用电池模块、移动电话等的无线基站用的备用电池模块、家用、工厂用的蓄电用电源、路灯的电源等与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的蓄电装置、交通信号灯等的备用电源等用途。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0、电池模块;1、电池单体;1A、第一电池单体;1B、第二电池单体;1X、端子面;1a、外壳罐;1b、封口板;2、电极端子;2a、突出部;2b、焊接面;3、3B、3C、3D、3E、3F、汇流条;10、电池层叠体;13、固定部件;14、端板;15、紧固构件;16、绝缘间隔件;17、端面间隔件;18、绝缘材料;81、建筑物;82、太阳能电池;83、负载;85、DC/AC逆变器;91、车辆主体;93、电动机;94、发电机;95、DC/AC逆变器;96、发动机;97、车轮;98、充电插头;310、310A、310B、310C、310D、310E、310F、第一汇流条;301、汇流条保持件;311、第一端子连接片;312、第一中间片;313、313C、313D、313E、313F、第一平坦部;314、第二端子连接片;315、第二中间片;316、316C、316D、316E、316F、端子连接部;317、凹部;320、320B、320C、320D、320E、320F、第二汇流条;323、323B、323C、323D、323E、323F、第二平坦部;324、突起;330、开口部;331、凹部;340、340C、340D、340E、340F、第二端缘连接部;341、连接销;342、342D、第二弯折部;HV、车辆;EV、车辆。

Claims (9)

1.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具有电极端子的多个电池单体、以及在层叠了所述多个电池单体的状态下将相邻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的汇流条,其中,
所述汇流条具有:
第一汇流条,其具有第一厚度;以及
第二汇流条,其具有比所述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
所述第一汇流条与所述相邻的电池单体的各电极端子分别连接,并且
所述第二汇流条不与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汇流条具有:
端子连接部,其用于与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以及
第一平坦部,其与所述第二汇流条接触,
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与所述第一平坦部接触的第二平坦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相邻并层叠的第一电池单体和第二电池单体,
所述端子连接部具有:
第一中间片,其自所述第一平坦部弯折;
第一端子连接片,其经由所述第一中间片向第一方向弯折;
第二中间片,其自所述第一平坦部向与所述第一中间片交叉的方向弯折;以及
第二端子连接片,其经由所述第二中间片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弯折,
所述第一端子连接片与第一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
所述第二端子连接片与第二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汇流条的所述第二平坦部形成为直线状,
所述第一汇流条沿着所述第二平坦部固定有多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多个所述第一汇流条中的位于两端的第一汇流条被固定为使所述第二端子连接片向外侧突出的姿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将端缘弯折而成的用于与外部的连接部连接的第二端缘连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电池单体并联连接。
8.一种车辆,其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
所述车辆具有所述电池模块、自该电池模块被供给电力的行驶用的电动机、搭载有所述电池模块以及所述电动机的车辆主体、以及被所述电动机驱动而使所述车辆主体行驶的车轮。
9.一种汇流条,其在层叠了多个具有电极端子的电池单体的状态下将相邻的电池单体的电极端子彼此连接,其中,
所述汇流条包括:
第一汇流条,其具有第一厚度;以及
第二汇流条,其具有比所述第一厚度厚的第二厚度,
所述第一汇流条具有:
端子连接部,其用于与相邻的电池单体的各电极端子分别连接;以及
第一平坦部,其用于与所述第二汇流条接触,
所述第二汇流条具有与所述第一平坦部接触的第二平坦部。
CN201880092079.1A 2018-03-30 2018-11-16 电池模块、具有该电池模块的车辆以及汇流条 Pending CN1119371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9570 2018-03-30
JP2018-069570 2018-03-30
PCT/JP2018/042374 WO2019187312A1 (ja) 2018-03-30 2018-11-16 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バスバー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7184A true CN111937184A (zh) 2020-11-13

Family

ID=68061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2079.1A Pending CN111937184A (zh) 2018-03-30 2018-11-16 电池模块、具有该电池模块的车辆以及汇流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7178B2 (zh)
EP (1) EP3780150A4 (zh)
JP (1) JP7200222B2 (zh)
CN (1) CN111937184A (zh)
WO (1) WO20191873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4783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と電源装置を備える電動車両及び蓄電装置
CN112310575B (zh) * 2020-04-03 2022-11-29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模块、电池组及使用二次电池的装置
TW202211534A (zh) * 2020-04-09 2022-03-16 南韓商Lg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模組匯流排之電池模組、包括其之電池組以及電子元件
KR102672499B1 (ko) * 2020-12-21 2024-06-07 에스케이온 주식회사 버스바
JP7393394B2 (ja) * 2021-08-06 2023-12-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
US20230178858A1 (en) * 2021-12-08 2023-06-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us bar configurations for connecting battery pack components in parallel
US11769935B1 (en) * 2022-10-12 2023-09-26 Lunar Energy, Inc. Wiring harness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2880A (zh) * 2009-04-24 2010-10-2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US20110303459A1 (en) * 2010-06-09 2011-12-15 Ming-Te Chuang Battery connecting tabs
JP2016018741A (ja) * 2014-07-10 2016-02-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CN106469822A (zh) * 2015-08-18 2017-03-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和用于连接电池的装置
CN206639850U (zh) * 2017-03-14 2017-11-14 芜湖奇达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模组正负极连接结构
CN107851767A (zh) * 2015-07-30 2018-03-2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电池单元用汇流条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0605A2 (en) * 2008-09-09 2010-03-18 Johnson Controls - Saft Advanced Power Solutions Llc Interconnection washer assembly for a battery assembly
JP5535597B2 (ja) * 2009-11-27 2014-07-02 有限会社スガイ総業 単電池の接続装置、この接続装置を具備する組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710654B1 (en) * 2011-05-19 2015-03-18 Super B B.V.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cells in a battery
JP2016213026A (ja) 2015-05-07 2016-12-15 エネルギー コントロール リミテッドEnergy Control Limited 二本の導電プレートにより複数の二次電池が並列接続されて構成される組み立て電池の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2880A (zh) * 2009-04-24 2010-10-2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池模块、电池系统及电动车辆
US20110303459A1 (en) * 2010-06-09 2011-12-15 Ming-Te Chuang Battery connecting tabs
JP2016018741A (ja) * 2014-07-10 2016-02-0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CN107851767A (zh) * 2015-07-30 2018-03-27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源装置及电池单元用汇流条
CN106469822A (zh) * 2015-08-18 2017-03-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和用于连接电池的装置
CN206639850U (zh) * 2017-03-14 2017-11-14 芜湖奇达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模组正负极连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36296A1 (en) 2021-02-04
EP3780150A4 (en) 2021-05-26
WO2019187312A1 (ja) 2019-10-03
JP7200222B2 (ja) 2023-01-06
EP3780150A1 (en) 2021-02-17
US11777178B2 (en) 2023-10-03
JPWO2019187312A1 (ja) 2021-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552B (zh) 电源装置
CN111937184A (zh) 电池模块、具有该电池模块的车辆以及汇流条
US9876207B2 (en) Battery module
KR101305218B1 (ko) 중공 구조의 고정부재와 결합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JP7348270B2 (ja) 電源装置と電源装置を備える電動車両及び蓄電装置
WO2012118014A1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及び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を備える車両
CN112272884B (zh) 电池组件和具备该电池组件的车辆
WO2020059296A1 (ja) 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CN113632300B (zh) 电源装置和使用该电源装置的电动车辆以及蓄电装置
WO2021024772A1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EP3951910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electric vehicle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 using same, fastening member for power suppl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astening member for power supply device
CN112514146A (zh) 电源装置、具有该电源装置的车辆以及缓冲体
JP6469768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2514147B (zh) 电源装置以及具有该电源装置的车辆
WO2020194937A1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KR101717199B1 (ko) 전압 센싱용 접속 돌기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전지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WO2020194930A1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動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JP2021163629A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並びに蓄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