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4828B -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4828B
CN111934828B CN202010613643.9A CN202010613643A CN111934828B CN 111934828 B CN111934828 B CN 111934828B CN 202010613643 A CN202010613643 A CN 202010613643A CN 111934828 B CN111934828 B CN 1119348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rame
time sequence
sequence analysis
static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36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4828A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dool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dool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dool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dool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36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48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4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8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48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48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6Go-back-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3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usage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L47/80Actions related to the user profile or the type of traffic
    • H04L47/805QOS or priority awa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I帧数据包、P帧数据包、B帧数据包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其优先级也依次降低,本发明通过按照数据类型重要程度进行传输,先传输重要的数据类型(I帧数据包),然后依次传输次重要的数据类型,提高了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质量,同时分类进行数据资源得分配和传输,也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最新一代的WLAN标准协议,IEEE 802.11ax也称为高效率无线标准 (High-Efficiency Wireless,HEW),主要针对高密度部署环境下的应用。与之前的协议相比,它将已应用于众多无线技术的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OFDMA)引入WLAN网络标准,从而提高已有频带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效率及用户体验。与此同时,最大传输速率也较前几代协议有较大提升,最大理论数据速率达到600.4Mbps(80MHz 1SS)和9607.8Mbps(160MHz 8SS)。
但是,目前对于数据包的传输,其是采用直接对数据包进行传输的方式,但是数据包的种类不同,其传输的时延、速度、稳定性不同,如果没有对这些数据包进行一个合理的传输安排,将会降低整个网络系统的传输效率和传输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帧、P帧、 B帧;
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
可选的,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包括:
获得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获得当前传输数据容量,所述当前传输数据容量等于当前网络传输速率与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乘积;
若所述总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21
其中,U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 I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22
表示I 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I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2)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IRCj=M×IRQj (2);
其中,IRCj表示给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的用于在单个数据传输时隙传输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表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计算得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为非整数,对非整数的IRCj按照四舍五入取整,且取整后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小于或者等于M。
可选的,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还包括:
若所述总数据量小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预估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具体通过公式(3)所示的计算方式预估得到: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31
其中,IRUCountsj表示预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t1表示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按照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传输所述 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在传输完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4)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32
其中,P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P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33
表示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P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 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5)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PRCj=M1×PRQj (5);
其中,P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1表示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41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还包括:
在传输完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 帧和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6)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42
其中,B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B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51
表示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B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7)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BRCj=M2 (7);
其中,B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2表示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52
PRUCountsj=PRCj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帧、P帧、B帧;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
获得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获得当前传输数据容量,所述当前传输数据容量等于当前网络传输速率与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乘积;
若所述总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61
其中,I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 I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62
表示I 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I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2)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IRCj=M×IRQj (2);
其中,IRCj表示给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的用于在单个数据传输时隙传输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表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
若计算得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为非整数,对非整数的IRCj按照四舍五入取整,且取整后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小于或者等于M。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总数据量小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预估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具体通过公式(3)所示的计算方式预估得到: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71
其中,IRUCountsj表示预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t1表示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按照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传输所述 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在传输完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4)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72
其中,P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P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73
表示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P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5)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PRCj=M1×PRQj (5);
其中,P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1表示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81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
在传输完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 帧和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6)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82
其中,B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B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91
表示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B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7)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BRCj=M2 (7);
其中,B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2表示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092
PRUCountsj=PRCj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其中,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 帧、P帧、B帧;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在视频数据包中,分为 I帧数据包、P帧数据包、B帧数据包,其中,I帧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类别是I帧、P帧、B帧,其中,I帧表示关键帧,可以理解为这一帧画面的完整保留,解码时只需要本帧数据就可以完成(因为包含完整画面)。P帧表示的是当前帧跟之前的一个关键帧(或P帧)的差别,解码时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生成最终画面(也就是差别帧,P帧没有完整画面数据,只有与前一帧的画面差别的数据)。B帧是双向差别帧,也就是B帧记录的是本帧与前后帧的差别,换言之,要解码B帧,不仅要取得之前的缓存画面,还要解码之后的画面,通过前后画面的与本帧数据的叠加取得最终的画面,B帧压缩率高。为此, I帧数据包、P帧数据包、B帧数据包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其优先级也依次降低,本发明通过按照数据类型重要程度进行传输,先传输重要的数据类型(I帧数据包),然后依次传输次重要的数据类型,提高了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质量,同时分类进行数据资源得分配和传输,也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ser Info field中RU分配情况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ACKandTriggerRUAllacation帧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系统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方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在股票交易系统、在线支付系统、银行系统、地铁系统、铁路系统、公交系统、安防系统、医疗系统等,其用户群体很多,这些用户的信息大多是以视频、语音、图像、文字的形式存在,其数据量是巨大的,为了能够服务好这些用户、保证用户、社会的安全等目的,数据的传输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数据传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很合理地分配传输资源,那么势必有些用户不能有效、快速地传输他的数据,系统不能快速调取一些用户的数据,势必会影响对该用户的服务效果。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网络传输方法及系统,用以传输在线教育平台中的语音、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其能够缩短数据传输时延以及减少丢包率,提高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和质量。在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可以应用于股票交易系统、在线支付系统、银行系统、地铁系统、铁路系统、公交系统、安防系统、医疗系统、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系统中,用于传输用户的数据,其广泛应用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领域,用于传输用户的数据。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
其中,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帧、P帧、B帧;
S102: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
在视频数据包中,分为I帧数据包、P帧数据包、B帧数据包,其中,I帧数据包分别对应的类别是I帧、P帧、B帧,其中,I帧表示关键帧,可以理解为这一帧画面的完整保留,解码时只需要本帧数据就可以完成(因为包含完整画面)。P帧表示的是当前帧跟之前的一个关键帧(或P帧)的差别,解码时需要用之前缓存的画面叠加上本帧定义的差别,生成最终画面(也就是差别帧,P帧没有完整画面数据,只有与前一帧的画面差别的数据)。B帧是双向差别帧,也就是B帧记录的是本帧与前后帧的差别,换言之,要解码B帧,不仅要取得之前的缓存画面,还要解码之后的画面,通过前后画面的与本帧数据的叠加取得最终的画面,B帧压缩率高。为此,I帧数据包、P帧数据包、B帧数据包的重要程度依次降低,其优先级也依次降低,本发明通过按照数据类型重要程度进行传输,先传输重要的数据类型(I帧数据包),然后依次传输次重要的数据类型,提高了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质量,同时分类进行数据资源得分配和传输,也提高了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
为了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质量和效率,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包括:获得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获得当前传输数据容量,所述当前传输数据容量等于当前网络传输速率与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乘积;若所述总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 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21
其中,I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 I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22
表示I 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I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2)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IRCj=M×IRQj (2);
其中,IRCj表示给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的用于在单个数据传输时隙传输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表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其中,在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 Access,OFDMA)中,单个RU的由26个子载波构成,带宽越高,RU的总数越大。根据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信道资源具体按照图2所示的方式分配信道资源:3个STA所对应的RU分配资源分别是106tone RU1、52tone RU 3和52tone RU 4,无线访问接入点 (WirelessAccessPoint,AP)将在TriggerResourceAll ocation帧中的User Info filed 中的RU Allocation subfield携带分配资源对应的索引位的值(RU Allocation bits),即将RU Allocation bits赋值给User Info filed中的RU Allocation subfield。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虽然RU是资源的最小单位,且AP可以指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Static Timing Analysis,STA)使用哪几个RU,但STA使用(拥有) 多个RU时,这多个RU理应是连续的。而不会出现STA1拥有RU1和RU3, STA2拥有RU2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计算得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为非整数,对非整数的IRCj按照四舍五入取整,且取整后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小于或者等于M。
可选的,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还包括:
若所述总数据量小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预估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具体通过公式(3)所示的计算方式预估得到: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31
其中,IRUCountsj表示预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t1表示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按照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传输所述 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在传输完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4)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41
其中,P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P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43
表示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P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 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5)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PRCj=M1×PRQj (5);
其中,P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1表示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42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还包括:
在传输完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 帧和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6)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51
其中,B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B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52
表示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B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7)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BRCj=M2 (7);
其中,B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2表示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53
PRUCountsj=PRCj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如此,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包,一方面按照其重要程度进行了优先级的排序,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同时根据每个类型的数据包的数据量的大小,对其分配传输资源,一方面保证了数据传输资源分配的平衡,保证网络系统能够有效传输该数据包,另一方面防止了资源的浪费,进而提高了网络系统数据传输的性能,提升了网络系统数据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为了更加明确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下实施例再一次进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在传输数据过程中,一个信标周期包括四个阶段:竞争阶段、数据反馈(Data Feedback,DF)阶段、增强型可控信道接入(Enchanted HFC Controlled ChannelAccess,EHCCA)阶段和数据重传阶段(Data Retransmission, DRT)阶段。在此简要说明,竞争阶段是用于静态时序分析站点(Static Timing Analysis,STA)加入或退出网络的时间。DF阶段主要用于各STA反馈待传输的数据量大小,EHCCA阶段用于无线访问接入点(WirelessAccessPoint,AP)根据各STA的待传输数据量大小控制各STA传输视频数据,DRT阶段用于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进行重传。其中竞争阶段通常较短,只在信标周期开始时存在。 DF阶段由于传输的都是控制帧,数据量较小,时间较短。EHCCA阶段由于传输的是视频数据包,且不同信标周期各STA的传输需求是不同的,因此EHCCA 的长度是可变的。DRT阶段是可选的,其长度将由丢包率的大小和丢包率的变化趋势决定,在保障可靠性的同时提高实时性。
在EHCCA阶段结束后,若重传时隙数RSlots(n)>0,则进入DRT阶段。 AP统计各STA在当前信标周期未成功传输的数据包类型以及各类型视频帧数据量大小。为了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保障视频质量,采用优先传输I帧数据包,其次是P帧数据包,最后是B帧数据包。
AP内部维护了k个STA待重传数据包的情况,STAj待重传的数据包可表示为(Ij,Pj,Bj)1*3的矩阵表达式,其中Ij,Pj,Bj分别表示STAj待重传的I帧、 P帧、B帧数据包数据量大小,单位Mb。因此,k个STA待重传数据包的统计形式表示为k*3的矩阵表达式。
先处理I帧重传数据,分情况设计:
1.若I帧待重传数据包数据量之和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71
大于S*t1,则统计需要重传I帧数据包的STAj的重传权重IRQj,其中IRQj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72
AP根据IRQj为各STAj分配在DRT阶段单个传输时隙的RU资源个数IRCj,其中IRCj的计算公式如下:
IRCj=M×IRQj (9)
若计算所得的IRCj非整数,则四舍五入,并保证所有STA分配的IRCj之和不大于M。
2.若I帧待重传数据包数据量之和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73
小于S*t1,则统计各STAj传输完I帧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记为IRUCountsj,且IRCj=IRUCountsj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74
此时,由于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75
小于S*t1,因此可得出剩余可用的RU资源个数,即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76
并且在剩余可用RU资源个数的前提下进一步考虑P帧和 B帧,其逻辑思路与I帧的情况一致,需分情况设计:
2.1若剩余可用的RU资源个数无法满足P帧待重传数据包待传输的需求,即换言之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77
则统计需要重传P帧数据包的STAj 的重传权重PRQj,其中PRUCountsj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78
权重PRQj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79
AP根据PRQj为各STAj分配在DRT阶段单个传输时隙的RU资源个数PRCj,其中PRCj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81
2.2若剩余可用的RU资源个数可以满足P帧待重传数据包待传输的需求,即换言之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82
则统计各STAj传输完P帧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PRUCountsj,由公式13得到,且PRCj=PRUCountsj。同时进一步考虑是否还有剩余可用的RU资源个数可以满足B帧重传数据包。
在2.2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上,由于仍有剩余可用资源,其剩余可用的RU资源个数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83
由此进一步考虑B帧,需芬情况设计
2.2.1若剩余可用的RU资源个数无法满足B帧待重传数据包待传输的需求,即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84
则统计需要重传B帧数据包的STAj的重传权重BRQj,其中BRUCountsj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85
权重BRQj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86
AP根据BRQj为各STAj分配在DRT阶段单个传输时隙的RU资源个数BRCj,其中BRCj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87
2.2.2若剩余可用的RU资源个数可以满足B帧待重传数据包待传输的需求,即换言之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188
则统计各STAj 传输完B帧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BRUCountsj,由公式16可得,且 BRCj=BRUCountsj
至此可以得出各STAj在DRT阶段单个传输时隙的RU资源个数RCj,其中 RCj的计算公式如下:
RCj=IRCj+PRCj+BRCj (17)
最后,AP并将分配好的RU资源信息通过TriggerResourceAllocation帧发送给各STA。
各STA在收到TriggerResourceAllocation帧后解析RU资源分配信息,并在下一个RSlot重传时隙按待重传数据包I帧、P帧、B帧的顺序传输视频数据。
在DRT阶段,每一个重传时隙RSlot结束后,AP返回ACKandTriggerRUAllacation帧,用于反馈在上一个重传时隙中,未传输成功的视频数据包,并实时分配下一个重传时隙的RU资源个数,本文设计的 ACKandTriggerRUAllacation帧格式图3所示,在Trigger帧的基础上新增User QoS Info field用于表示AP收到的视频数据包接收情况。
STA在收到ACKandTriggerRUAllacation帧后,解析User QoS field可知上一个RSlot重传时隙数据包的传输情况,并在下一个重传时隙中优先传输未传输成功的高优先级视频帧。
DRT阶段结束时,剩余未重传成功的数据包由于超过了视频解码的最大等待时延1/f,且视频帧类型为低优先级视频帧,故AP将丢弃剩余未重传成功的视频数据包,并统计当前信标周期丢包率的大小,标志着当前信标周期结束,AP 发送信标帧,进入下一个信标周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方法是基于IEEE 802.11ax标准的无线数据传输方法。针对上述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对应提供一种用于执行上述的步骤的执行主体,该执行主体可以为图4 中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系统200。所述系统包括无线访问接入点和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无线访问接入点与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构成的网络的拓扑结构为星型网络。请参考图4,所述系统包括:
获得模块210,用于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帧、P帧、B帧;
传输模块220,用于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 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220,还用于:
获得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获得当前传输数据容量,所述当前传输数据容量等于当前网络传输速率与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乘积;
若所述总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201
其中,I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 I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202
表示I 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I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2)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IRCj=M×IRQj (2);
其中,IRCj表示给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的用于在单个数据传输时隙传输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表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220,还用于:
若计算得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为非整数,对非整数的IRCj按照四舍五入取整,且取整后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小于或者等于M。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220,还用于:
若所述总数据量小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预估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具体通过公式(3)所示的计算方式预估得到: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211
其中,IRUCountsj表示预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t1表示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按照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传输所述 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在传输完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4)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212
其中,P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P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213
表示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P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 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5)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PRCj=M1×PRQj (5);
其中,P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1表示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221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可选的,所述传输模块220,还用于:
在传输完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 帧和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6)所示: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222
其中,B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B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223
表示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B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7)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BRCj=M2 (7);
其中,B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2表示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BDA0002561333400000231
PRUCountsj=PRCj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除此之外,所述系统用于执行上述通信网络数据传输资源分配方法所述的任一步骤。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系统,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数据接口和处理器。处理器通过数据接口与存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具体的处理器通过数据接口与存储系统中的存储区块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系统。同样的,处理器通过数据接口与存储系统中的存储区块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的,电子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文所述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存储系统可以是存储器,也可以与存储器不同,存储系统也可以是存储器的部分存储分区,还可以是存储器是存储系统中的某个存储区块。
其中,总线架构(用总线来代表),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包括由处理器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进一步描述。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7数据传输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申请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申请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申请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 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申请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申请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申请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Claims (8)

1.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在线支付系统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帧、P帧、B帧;
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
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包括:
获得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获得当前传输数据容量,所述当前传输数据容量等于当前网络传输速率与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乘积;
若所述总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所示: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11
其中,I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I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12
表示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I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2)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IRCj=M×IRQj (2);
其中,IRCj表示给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的用于在单个数据传输时隙传输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表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计算得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为非整数,对非整数的IRCj按照四舍五入取整,且取整后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小于或者等于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还包括:
若所述总数据量小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预估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具体通过公式(3)所示的计算方式预估得到: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21
其中,IRUCountsj表示预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t1表示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S表示当前网络传输速率;按照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传输所述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在传输完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4)所示: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31
其中,P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P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32
表示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P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5)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PRCj=M1×PRQj (5);
其中,P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1表示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33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还包括:
在传输完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和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6)所示: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41
其中,B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B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42
表示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B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7)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BRCj=M2 (7);
其中,B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2表示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43
PRUCountsj=PRCj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5.一种基于OFDMA模式的在线支付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以及获得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以所述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作为待重传数据包;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类型有I帧、P帧、B帧;
传输模块,用于按照I帧、P帧、B帧的顺序,依次传输I帧、P帧、B帧对应的待重传数据包,以实现对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包的重传;
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
获得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获得当前传输数据容量,所述当前传输数据容量等于当前网络传输速率与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乘积;
若所述总数据量大于或者等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1)所示: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51
其中,I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I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I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52
表示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I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I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2)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IRCj=M×IRQj (2);
其中,IRCj表示给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的用于在单个数据传输时隙传输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表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
若计算得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为非整数,对非整数的IRCj按照四舍五入取整,且取整后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IRCj小于或者等于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总数据量小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预估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具体通过公式(3)所示的计算方式预估得到: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61
其中,IRUCountsj表示预估的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传输完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t1表示单个视频数据传输时隙长度;S表示当前网络传输速率;按照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资源个数,传输所述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在传输完I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4)所示: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71
其中,P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P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P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72
表示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P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P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5)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PRCj=M1×PRQj (5);
其中,P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1表示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73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模块,还用于:
在传输完所述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后,获得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所述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为总共信道资源数量减去传输完I帧和P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所需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的差值;获得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
若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小于第一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以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作为当前传输数据容量;
若所述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大于当前传输数据容量,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获得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的计算方式如公式(6)所示: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81
其中,BRQ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重传B帧数据包的重传权重,j是正整数;k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包括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数量,k为正整数;B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82
表示B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总数据量;Ba表示静态时序分析组网中的第a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量,a是正整数;
根据每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对于B帧的数据包的重传权重确定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具体的按照公式(7)所述的方式计算得到:
BRCj=M2 (7);
其中,BRCj表示第j个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单个数据传输时隙的传输B帧类型的待重传数据包的数据传输资源数量;M2表示第二剩余可用的传输资源数量;
Figure FDA0003267377020000083
PRUCountsj=PRCj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资源数量给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分配数据传输资源,发送资源分配信息至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所述资源分配信息包括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所述数据传输资源包括数据传输信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所需传输数据量为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组网包括的所有的静态时序分析站点需要传输的数据量之和;
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根据所述所分配的数据传输信道的索引信息与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IEEE802.11ax标准中的索引值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的频率范围,按照所述频率范围传输所述静态时序分析站点中P帧对应的所有的待重传数据包。
CN202010613643.9A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348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3643.9A CN111934828B (zh)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3643.9A CN111934828B (zh)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828A CN111934828A (zh) 2020-11-13
CN111934828B true CN111934828B (zh) 2021-12-10

Family

ID=7331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364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934828B (zh)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48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884B (zh) * 2022-01-06 2023-12-0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单元的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7354941A (zh) * 2022-06-24 2024-0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3480A (zh) * 2016-07-15 2017-04-26 深圳曼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流媒体文件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517482A (zh) * 2017-09-28 2017-1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41091A1 (en) * 2006-12-06 2008-06-12 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vering From Errors in Transmission of Encoded Video Over a Local Area Network
US8009567B2 (en) * 2009-02-05 2011-08-3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data transmission reliability over a network
CN101656747A (zh) * 2009-09-25 2010-02-24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流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243342A (zh) * 2014-09-19 2014-12-24 深圳市优视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151612B (zh) * 2017-06-27 2020-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277423B (zh) * 2017-07-28 2020-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丢包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3480A (zh) * 2016-07-15 2017-04-26 深圳曼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流媒体文件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517482A (zh) * 2017-09-28 2017-1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4828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91177B2 (en) Messag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131297A (zh) 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11934828B (zh) 基于ofdma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JP2002111733A (ja) 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02625459B (zh) VoLTE业务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743751B (zh) 无线接入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1188477A (zh) 一种数据包序列接收的方法及设备
CN111065102B (zh) 基于q学习的免授权频谱下5g多系统共存资源分配方法
CN109728927A (zh) 时延优化方法、业务调度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21027451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831206A (zh) 一种应用于车联异构网络的无线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3312469B (zh) 组播重传中的确认代表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06658609A (zh) 一种数据传输资源预约方法及装置
Bankov et al. On the use of multilink access methods to support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Wi-Fi networks
CN111669835A (zh) 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02575A (zh) 一种多媒体传感网实时调度方法
CN110399210B (zh) 基于边缘云的任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1935556B (zh) 在线教育平台的大数据无线网络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431901A (zh) 蜂窝网络中的调度
Zhou et al. DRA-OFDMA: Double random access based QoS oriented OFDMA MAC protocol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WLAN
CN116015402A (zh) 一种卫星反向信道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卫星通信系统
CN101958828A (zh) 一种业务复用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1114807A1 (zh) 一种传输速率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7050143A1 (zh) 一种基于ofdma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13924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4

Address after: 315700 7th floor, No. 929 Binhai Avenue, Danxi street, Xiangshan County,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YDOOL.COM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group 9, Wansheng, Liucheng, Wen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Liuyu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