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3678A -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3678A
CN111933678A CN202010837169.8A CN202010837169A CN111933678A CN 111933678 A CN111933678 A CN 111933678A CN 202010837169 A CN202010837169 A CN 202010837169A CN 111933678 A CN111933678 A CN 111933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istor
sub
pattern
substrate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71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玉乾
肖云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71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3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3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3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大尺寸显示面板存在的显示区栅线负载过大,充电不足的问题。所述显示基板中,栅线图形包括异层设置,且相连接的第一栅线子图形与第二栅线子图形,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第一导电连接部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一端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二端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栅线图形在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端在基底上的正投影和第二端在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本发明提供的显示基板用于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产业的成熟与发展,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AMOLED)显示面板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穿戴等中小尺寸产品,并逐步向平板、电脑、电视等大尺寸面板领域扩展。然而目前大尺寸面板存在着因尺寸大,走线长而导致的显示区栅线负载过大,充电不足等问题,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显示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尺寸AMOLED屏幕的技术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用于解决大尺寸显示面板存在的显示区栅线负载过大,充电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底和阵列分布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栅线图形,所述栅线图形包括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栅线子图形和第二栅线子图形,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连接;
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与所述栅线图形绝缘的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同层设置的电源信号线图形和数据线图形,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数据线图形的至少部分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第二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二交叠区域,所述第二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交叠区域的第二过孔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可选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复位信号线图形,所述复位信号线图形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复位子图形和第二复位子图形,所述第一复位子图形和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同层同材料设置。
可选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复位子图形依次连接。
可选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数据线图形、初始化信号线图形、第一复位信号线图形、第二复位信号线图形、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和电源信号线图形;以及第二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存储电容;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图形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图形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连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下一个子像素中的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显示基板中对应的发光元件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复用为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连接。
基于上述显示基板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
基于上述显示基板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显示基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制作阵列分布的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
制作栅线图形,所述栅线图形包括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栅线子图形和第二栅线子图形,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
制作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连接;
制作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制作与所述栅线图形绝缘的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即不会形成额外的晶体管;因此,可以设置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能够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能够依次连接,使得显示区域中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栅线图形依次连接形成的栅线,能够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双层并联结构,从而有效减小了栅线的电阻,降低了栅线的负载,有效改善了栅线充电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大尺寸产品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像素驱动电路的布局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有源层的布局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有源层和第一栅金属层布局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有源层和两层栅金属层布局示意图;
图6为图2中有源层和两层栅金属层以及第一源漏金属层布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底和阵列分布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栅线图形92,所述栅线图形92包括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栅线子图形921和第二栅线子图形922,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921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922依次连接;
第一晶体管T1,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连接;
驱动晶体管(即第三晶体管T3),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连接;
与所述栅线图形92绝缘的第一导电连接部961,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92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具体地,所述栅线图形92包括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栅线子图形921和第二栅线子图形922,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直接接触。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的至少部分沿第一方向延伸,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921依次连接,示例性的,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921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922依次连接,示例性的,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922形成为一体结构。
示例性的,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为7T1C结构,即包括7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形成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通过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晶体管T1作为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补偿晶体管,用于对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进行补偿。
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与所述栅线图形92绝缘,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与所述栅线图形92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921和第二栅线子图形922均异层设置。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包括竖直方向,所述第一方向包括水平方向。
根据上述显示基板的具体结构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92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即不会形成额外的晶体管;因此,可以设置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921能够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922能够依次连接,使得显示区域中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栅线图形92依次连接形成的栅线,能够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双层并联结构,从而有效减小了栅线的电阻,降低了栅线的负载,有效改善了栅线充电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大尺寸产品的竞争力。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位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同层设置的电源信号线图形91和数据线图形98,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91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数据线图形98的至少部分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的具体布局位置多种多样,示例性的,可将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布局在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与基底之间;或者将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布局在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和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之间;或者将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布局在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
示例性的,所述显示基板中包括第一源漏金属层和第二源漏金属层,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位于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之间。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91和所述数据线图形98均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与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
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91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数据线图形98的至少部分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同一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电源信号线图形91依次连接,形成为一体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位于同一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数据线图形98依次连接,形成为一体结构。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位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之间设置有绝缘层,不仅使得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与所述栅线图形92绝缘,还为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和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留出足够大的布局空间。
另外,通过将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与电源信号线图形91和数据线图形98同层同材料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能够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91和所述数据线图形98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形成,从而更好的简化了第一导电连接部961的制作流程,节约了制作成本。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五晶体管T5,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第二导电连接部962,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962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通过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962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91连接。
具体地,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同一行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图形依次连接,形成为一体结构。
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通过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962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91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用于在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的控制下,控制将电源信号线图形91提供的电源信号写入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962和所述第二栅极子图形均与第一源漏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962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同层同材料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962与所述栅线子图形能够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形成,从而有效简化了显示基板的制作流程,节约了制作成本。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第一过孔81与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二交叠区域,所述第二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交叠区域的第二过孔82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显示基板中的有源层同层同材制作,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显示基板中的第一栅金属层同层同材料制作,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961与显示基板中的第二源漏金属层同层同材料制作。
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所述第一过孔81和第二过孔82分别位于所述栅线图形92的两侧,较大的节省了子像素驱动电路占用的空间,减小了像素尺寸,提升了显示基板的分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具体地,将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同层同材料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921能够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形成,从而有效简化了显示基板的制作工艺流程,节约制作成本。
如图2、图4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复位信号线图形(如第一复位信号线图形951和第二复位信号线图形952),所述复位信号线图形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复位子图形9501和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所述第一复位子图形9501和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同层同材料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依次连接。
具体地,所述复位信号线图形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复位子图形9501和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所述第一复位子图形9501和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直接接触。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沿所述第一方向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依次连接,形成为一体结构。
上述设置所述复位信号线图形包括所述第一复位子图形9501和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能够有效降低所述复位信号线图形上的负载。
另外,将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同层同材料设置,使得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9502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922能够在同一次构图工艺中形成,从而更好的简化了制作流程,节约了制作成本。
如图1~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数据线图形98、初始化信号线图形94、第一复位信号线图形951、第二复位信号线图形952、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和电源信号线图形91;以及第二晶体管T2、第四晶体管T4、第五晶体管T5、第六晶体管T6、第七晶体管T7和存储电容Cst;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图形951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图形94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与所述栅线图形92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图形98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91连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
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图形952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第一极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下一个子像素中的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图形94'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显示基板中对应的发光元件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Cst的第一极板Cst1复用为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即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203g),所述存储电容Cst的第二极板Cst2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91连接。
如图1~图6所示,以一个子像素驱动电路为例,该子像素驱动电路包括7个薄膜晶体管和1个电容。该子像素驱动电路包括的各晶体管均采用P型晶体管,每个晶体管的第一极包括源极,每个晶体管的第二极包括漏极。
第一晶体管T1为双栅结构,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201g与栅线图形92电连,第一晶体管T1的源极S1与第三晶体管T3(即驱动晶体管)的漏极D3电连,第一晶体管T1的漏极D1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203g电连。
第二晶体管T2为双栅结构,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202g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图形951电连,第二晶体管T2的源极S2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图形94电连,第二晶体管T2的漏极D2与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203g电连。
第四晶体管T4的栅极204g与所述栅线图形92电连,第四晶体管T4的源极S4与数据线图形98电连,第四晶体管T4的漏极D4与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S3电连。
第五晶体管T5的栅极205g与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电连,第五晶体管T5的源极S5与电源信号线图形91电连,第五晶体管T5的漏极D5与第三晶体管T3的源极S3电连。
第六晶体管T6的栅极206g与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93电连,第六晶体管T6的源极S6与第三晶体管T3的漏极D3电连,第六晶体管T6的漏极D6与发光元件EL的阳极电连。
第七晶体管T7的栅极207g与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图形952电连,第七晶体管T7的漏极D7与对应的发光元件EL的阳极电连,第七晶体管T7的源极S7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下一个子像素中的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图形94'电连。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即不会形成额外的晶体管;因此,可以设置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能够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能够依次连接,使得显示区域中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栅线图形依次连接形成的栅线,能够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并联结构,从而有效减小了栅线的电阻,降低了栅线的负载,有效改善了栅线充电不足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包括上述显示基板时,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视、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制作阵列分布的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
制作栅线图形,所述栅线图形包括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栅线子图形和第二栅线子图形,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
制作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连接;
制作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制作与所述栅线图形绝缘的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作方法制作的显示基板中,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使得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不交叠,即不会形成额外的晶体管;因此,可以设置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能够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能够依次连接,使得显示区域中由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栅线图形依次连接形成的栅线,能够形成为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并联结构,从而有效减小了栅线的电阻,降低了栅线的负载,有效改善了栅线充电不足的问题。
需要说明,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产品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产品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耦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和阵列分布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包括:
栅线图形,所述栅线图形包括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栅线子图形和第二栅线子图形,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
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连接;
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与所述栅线图形绝缘的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背向所述基底的一侧;
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与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同层设置的电源信号线图形和数据线图形,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数据线图形的至少部分均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第二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通过所述第二导电连接部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一交叠区域,所述第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交叠区域的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具有第二交叠区域,所述第二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交叠区域的第二过孔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同层同材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
复位信号线图形,所述复位信号线图形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复位子图形和第二复位子图形,所述第一复位子图形和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的至少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复位子图形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同层同材料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复位子图形依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数据线图形、初始化信号线图形、第一复位信号线图形、第二复位信号线图形、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和电源信号线图形;以及第二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第五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第七晶体管和存储电容;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
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
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栅线图形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数据线图形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连接;
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元件连接;
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复位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下一个子像素中的所述初始化信号线图形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显示基板中对应的发光元件连接;
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极板复用为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极板与所述电源信号线图形连接。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10.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基底上制作阵列分布的多个子像素驱动电路的步骤;该步骤具体包括:
制作栅线图形,所述栅线图形包括沿远离基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栅线子图形和第二栅线子图形,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与所述第二栅线子图形连接,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一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各子像素驱动电路中的第二栅线子图形依次连接;
制作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栅线子图形连接;
制作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
制作与所述栅线图形绝缘的第一导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至少部分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连接部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栅线图形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基底上的正投影之间。
CN202010837169.8A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933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7169.8A CN111933678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7169.8A CN111933678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3678A true CN111933678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04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7169.8A Pending CN111933678A (zh) 2020-08-19 2020-08-19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3678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3255A (zh) * 2020-05-09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08977A (zh) * 2020-05-09 2020-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3255A (zh) * 2020-05-09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08977A (zh) * 2020-05-09 2020-08-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768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90265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0897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0897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4701352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70071659A (ko)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EP4068259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apparatus
WO2022111172A1 (zh) 一种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1697040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13722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JP2020529097A (ja) 配線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oledアレイ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US20080211385A1 (e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CN11063492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613822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586163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6488063U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3629104A (zh)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17513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0911468A (zh) 一种显示用基板及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CN110854129A (zh) Tft阵列基板及oled面板
US1110741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CN211629115U (zh) 像素单元、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616668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124158A1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33678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