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2414A - 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2414A
CN111932414A CN202010788733.1A CN202010788733A CN111932414A CN 111932414 A CN111932414 A CN 111932414A CN 202010788733 A CN202010788733 A CN 202010788733A CN 111932414 A CN111932414 A CN 111932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information
student
module
cou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887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小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887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24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2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2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1Item recommend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Fina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培训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培训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培训管理系统包括培训管理服务端,用于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学员端获取学员的培训信息和在业务端获取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确定推荐课程信息,将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与学员对应的讲师端;讲师端,用于接收推荐课程信息,并根据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学员端,用于接收目标课程,并根据目标课程生成培训信息;业务端,用于统计学员的业务情况,并根据业务情况生成与学员对应的业务信息。本公开通过学员的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为学员制定相对应的目标课程,使学员的培训课程更有针对性,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管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培训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培训管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均存在大量的线上培训,线上培训节省人力物力,学员可以自主完成线培训任务,但是,线上培训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培训数据难以追踪,培训学员对培训课程的接受度会有所差异。
现有技术是根据线上考核的成绩对培训课程加以调整,但是仅通过线上考核成绩调整培训课程的方法,仍然难以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鉴于此,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新的培训管理系统及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培训管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培训管理的效率。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培训管理系统,所述培训管理系统包括:培训管理服务端,用于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学员端获取所述学员的培训信息和在业务端获取所述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所述培训信息和所述业务信息确定推荐课程信息,将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学员对应的讲师端;所述讲师端,用于接收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并根据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创建所述目标课程;所述学员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课程,并根据所述目标课程生成所述培训信息;所述业务端,用于统计所述学员的业务情况,并根据所述业务情况生成与所述学员对应的所述业务信息;其中,所述讲师端、所述学员端和所述业务端通过所述培训管理服务端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讲师端包括信息接收模块、课程创建模块和课程分享模块,其中: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培训管理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推荐课程信息;所述课程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创建所述目标课程;所述课程分享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课程分享至所述学员端。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学员端包括登录模块和培训模块,其中:所述登录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学员的登录信息,并根据所述登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课程;所述培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学员针对所述目标课程的用户行为操作,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操作生成所述培训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培训管理服务端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等级评价模块、推荐课程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其中: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所述学员端获取所述培训信息和在所述业务端获取所述业务信息;所述等级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培训信息和所述业务信息对所述学员进行等级评价;所述推荐课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等级评价的评级结果确定所述推荐课程信息;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所述讲师端、将所述评级结果发送至所述学员端。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培训信息包括培训记录,所述业务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出单数量;所述等级评价模块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培训记录确定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和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培训次数;所述第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培训管理系统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有学员的的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并根据所述所有学员的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计算平均培训次数和平均出单数量;所述第三单元,用于将所述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与所述预设时间段、所述培训次数与所述平均培训次数、所述出单数量与所述平均出单数量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学员的评级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培训管理系统还包括管理端,所述管理端包括获取等级模块、计划制定模块和绩效统计模块,其中:所述获取等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培训管理服务端针对所述学员的评级结果;所述计划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级结果对所述学员制定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并将所述培训计划和所述业务计划发送至所述学员端和所述讲师端。所述绩效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级结果生成与所述讲师端对应的绩效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学员端还包括第一更新模块,所述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管理端发送的所述培训计划和所述业务计划,根据所述培训计划更新所述培训信息,并根据所述业务计划更新所述业务信息;所述讲师端还包括第二更新模块,所述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管理端发送的所述培训计划和所述业务计划,并根据所述培训计划和所述业务计划更新所述目标课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培训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培训管理系统中的培训管理服务端,包括:所述培训管理系统还包括学员端、讲师端和业务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所述学员端中获取所述学员的培训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所述业务端中获取所述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所述培训信息和所述业务信息确定与所述学员对应的推荐课程信息;将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所述讲师端,以使所述讲师端根据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并将所述目标课程发送至所述学员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培训管理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培训管理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培训管理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电子设备至少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培训管理系统包括培训管理服务端、讲师端、学员端和业务端,其中,该培训管理服务端用于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学员端获取学员的培训信息和在业务端获取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确定推荐课程信息,将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与学员对应的讲师端;该讲师端用于接收推荐课程信息,并根据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该学员端用于接收目标课程,并根据目标课程生成培训信息;该业务端用于统计学员的业务情况,并根据业务情况生成与学员对应的业务信息,其中,所述讲师端、所述学员端和所述业务端通过所述培训管理服务端连接。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培训管理系统通过培训管理服务端将讲师端、学员端和业务端相连接,使培训管理系统更加完善,讲师端、学员端、业务端与培训管理服务端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信息更加全面的培训管理;另一方面,培训管理服务端可以根据学员的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为学员制定相对应的推荐课程信息,并通过讲师端根据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使学员的培训课程更有针对性,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管理的效率。
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培训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利用RFI模型表示评级结果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考核结果雷达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培训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程序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个行业均存在大量的线上培训,线上培训节省人力物力,学员可以自主完成线上培训任务,但是,线上培训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培训数据难以追踪,培训学员对培训课程的接受度会有所差异。
现有技术是根据线上考核的成绩对培训课程加以调整,但是仅通过线上考核成绩调整培训课程的方法,仍然难以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示例性实施例首先提出了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图1示出了本示例性实施例所提供的培训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培训管理系统100可以包括培训管理服务端110、讲师端120、学员端130和业务端140。其中:
培训管理服务端110,用于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学员端获取学员的培训信息和在业务端获取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确定推荐课程信息,将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与学员对应的讲师端120;
讲师端120,用于接收推荐课程信息,并根据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
学员端130,用于接收目标课程,并根据目标课程生成培训信息;
业务端140,用于统计学员的业务情况,并根据业务情况生成与学员对应的业务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讲师端120、学员端130和业务端140通过培训管理服务端110连接,即,讲师端120、学员端130和业务端140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通过培训管理服务端110来完成,比如,讲师端120向学员端130发送目标课程,则具体的过程为,讲师端120将目标课程发送至培训管理服务端110,以使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目标课程转发至对应的学员端130。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培训管理系统100,一方面,本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培训管理系统100通过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讲师端120、学员端130和业务端140相连接,使培训管理系统100更加完善,讲师端120、学员端130、业务端140与培训管理服务端110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信息更加全面,且高效的培训管理;另一方面,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可以根据学员的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为学员制定相对应的推荐课程信息,并通过讲师端120根据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使学员的培训课程更有针对性,有效地提高了培训管理的效率。
下面,对上述培训管理系统100的细节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培训管理系统100可以是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存在的培训管理系统100,也可以是以网站或网页的形式存在的培训管理系统100,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本实施例将以微信小程序形式的培训管理系统100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培训管理服务端110,用于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学员端获取学员的培训信息和在业务端获取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确定推荐课程信息,将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与学员对应的讲师端120。
具体地,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等级评价模块、推荐课程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其中:
上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身份信息在学员端130获取培训信息和在业务端140获取业务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学员的身份信息包括学员的姓名、工号、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获取模块可以在学员端130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该身份信息在学员端130获取学员的培训信息,并根据该身份信息在业务端140获取学员的业务信息。
其中,学员的培训信息可以包括参与培训的培训记录,比如参与培训的培训时间、参与培训的培训课程标识,培训课程的考核结果等等。其中,学员参与的培训可以是线上的培训课程,也可以是线下的培训课程,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学员的业务信息可以包括预设时间段内学员的出单数量,出单数量指的是学员进行业务操作完成的业务量,即学员在预设时间段内成交的业务量,业务信息还可以包括预设时间段内学员的成交金额等,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业务端140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出单数量,通过预设时间段内的出单数量可以代表学员的业务能力,进一步可以代表学员参加培训课程的实际效果。
另外,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在初次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时,判定该学员为新学员,根据该学员为新学员确定的推荐课程信息为初始课程信息。该初始课程信息可以是企业文化课程,还可以是入门培训课程等课程信息,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在将初始课程信息发送至讲师端120后,讲师端120根据该学员的从业年限或从业经历和初始课程信息确定目标课程。学员端130在接收到该目标课程后,根据该目标课程生成培训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预设时间段是从起始时间点至当前时间点之间的时间段,该起始时间点可以是学员参与培训的时间点,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的时间点,比如,在当前时间点之前,且以与当前时间点间隔30天的时间点为起始时间点,还可以与当前时间点间隔10天的时间点为起始时间点,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等级评价模块,用于根据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对学员进行等级评价,该等级评价模块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其中:
上述第一单元,用于根据培训记录确定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和预设时间段内的培训次数。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培训记录获取与当前时间距离最近的培训时间,将与当前时间距离最近的培训时间作为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通过获取学员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可以代表学员最近一段时间是否参加过培训。根据培训记录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培训次数,通过预设时间段内的培训次数可以代表学员最近是否经常参加培训。
上述第二单元,用于获取培训管理系统100中预设时间段内的所有学员的的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并根据所有学员的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计算平均培训次数和平均出单数量。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获取学员的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之后,通过第二单元获取培训管理系统100中预设时间段内的所有学员的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根据所有学员的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获取所有学员的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并根据所有学员的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计算预设时间段内在培训管理系统100中的平均培训次数和平均出单数量。
上述第三单元,用于将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与预设时间段、培训次数与平均培训次数、出单数量与平均出单数量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学员的评级结果。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第三单元将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与预设时间段、培训次数与平均培训次数、出单数量与平均出单数量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学员的评级结果。
具体地,判断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是否处于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平均培训次数,出单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平均出单数量,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学员的评级结果。
举例而言,当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大于或等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大于或等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将学员的评级结果确定为第一等级;
当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小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大于或等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将学员的评级结果确定为第二等级;
当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不在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小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大于或等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将学员的评级结果确定为第三等级;
当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不在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大于或等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大于或等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将学员的评级结果确定为第四等级;
当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大于或等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小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将学员的评级结果确定为第五等级;
当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小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小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将学员的评级结果确定为第六等级;
当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不在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小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小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将学员的评级结果确定为第七等级;
当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不在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小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小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将学员的评级结果确定为第八等级。
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和评级结果的关系,本实施例利用RFI模型(Recency-Frequency-Issue)来表示,图2示出了利用RFI模型表示评级结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RFI模型为三维笛卡尔坐标系,其中,X轴表示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Y轴表示培训次数,Z轴表示出单数量,坐标原点为(x0,y0,z0),x0表示起始时间点,y0表示平均培训次数,z0表示平均出单数量。X轴为时间轴,X轴正向表示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X轴负向表示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在起始时间点之前;Y轴正向表示培训次数大于平均培训次数,Y轴负向表示培训次数小于平均培训次数;Z轴正向表示出单数量大于平均出单数量,Z轴负向表示出单数量小于平均出单数量。
若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位于该三维笛卡尔坐标系的第一象限中,则该学员的评级结果为第一等级201;若落在第二象限中,则评级结果为第二等级202;若落在第三象限中,则评级结果为第三等级203;若落在第四象限中,则评级结果为第四等级204;若落在第五象限中,则评级结果为第五等级205;若落在第六象限中,则评级结果为第六等级206;若落在第七象限中,则评级结果为第七等级207;若落在第八象限中,则评级结果为第八等级208。
上述推荐课程模块,用于根据等级评价的评级结果确定推荐课程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推荐课程信息可以包括培训课程的时间、地点和培训内容。该培训课程信息可以是针对一个或多个培训课程对应的时间、地点和培训内容,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举例而言,若学员的评级结果为第八等级208,即学员的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不在预设时间段内、预设时间段内的培训次数小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小于平均出单数量时,推荐课程信息可以是,一天推荐四节培训课程,每节培训课程的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推荐线下课程和线上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并且,推荐更多的线下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可以是预设时间段内的历史课程内容,也可以是业务领域内的基础课程内容,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外,还可以将等级评价的评级结果与培训信息中培训课程的考核结果相结合来确定推荐课程信息,比如,该学员在销售话术方面的考核结果较低,则在培训内容中可以增加销售话术方面的培训内容。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学员登录学员端130成功后,培训管理服务端110还可以获取学员端130所在的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根据学员端130的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向学员推荐与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线上培训课程和线下培训课程列表,该线上培训课程和线下培训课程列表可以是讲师端120创建的课程。
上述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讲师端120、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以使学员清楚自己的评级结果,以更新自己的培训计划的业务计划。
上述的讲师端120包括信息接收模块、课程创建模块和课程分享模块,其中:
上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发送的推荐课程信息。
上述课程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讲师可以在接收到推荐课程信息之后,根据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比如,讲师在收到推荐的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内容之后,根据推荐的培训时间、培训地点确定目标培训时间和目标培训地点,并根据培训内容录制课程视频或者根据培训内容制作培训课程文档作为目标课程的课程内容,并将目标培训时间、目标培训地点和目标课程的课程内容作为目标课程发布。另外,也可以针对推荐课程信息中的多个培训课程信息进行选择,确定目标课程,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讲师在进入培训管理系统100后,可在系统后台创建培训,并查看自己创建过的培训记录,培训记录包括培训时间、课程标识、每场培训参与的学员人数及参数培训的学员的身份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讲师可以通过讲师端120与培训管理服务端110进行交互,以创建培训课程,交互过程具体包括:讲师首次进入培训管理系统100时,需要在讲师端120向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发送创建培训课程权限申请,待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审核通过之后,才具备创建培训课程的权限。讲师在具备创建培训课程的权限之后,可以在讲师端120通过设置培训主题、培训时间、培训地点、打卡距离范围和签到时间范围即可创建培训课程。
另外,培训课程的创建可以按照学员需要提升的能力维度进行细分,比如,可以分别在保险知识、分析能力、企业文化、销售话术和沟通能力等五个方面创建相应的培训课程。
上述课程分享模块,用于将目标课程分享至学员端130。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讲师通过在讲师端120点击完成培训课程创建按钮,将创建的培训课程发送至培训管理服务端110,以使培训管理服务端110生成培训课程二维码,以及向学员端130发送该培训课程。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讲师端120还可以包括讲师登录模块,讲师可通过讲师登录模块登录讲师的个人信息进入培训管理系统100,讲师的个人信息包括包括账号和密码,账号可以是手机号或讲师编号,讲师首次登录需填写身份信息,讲师的身份信息包括个人信息,还包括姓名、年龄、所属部门等。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讲师端120还可以包括考核发布模块,该考核发布模块用于根据目标课程生成考核信息,并将考核信息分享至对应的学员端130,以使学员端130根据考核信息生成培训课程的考核结果。
上述的学员端130包括登录模块和培训模块,其中:
上述登录模块,用于获取学员的登录信息,并根据登录信息获取目标课程。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学员可通过登录学员的个人账号进入培训管理系统100,个人账号可以是手机号或工号,首次登录需填写学员的个人信息,该学员的个人信息可以包括姓名、年龄、所属部门等。学员在学员端130可以查看自己参与过的培训记录。
另外,学员可以通过学员端130与培训管理服务端110进行交互,以完成培训课程,交互过程具体包括:学员可以通过微信搜索培训课程标识或扫描讲师分享的培训课程二维码进入培训管理系统100,在进入培训管理系统100后,需要在学员端130进行登录。在学员登录成功后,培训管理服务端110会获取学员端130所在的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培训管理服务端110根据学员端130的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向学员推荐与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相对应的线上培训课程和线下培训课程列表。学员在学员端130上可以在培训列表中选择进行线上培训课程的学习,也可以选择进行线下培训课程的学习。
另外,学员在进入培训管理系统100后,可以通过在学员端130点击签到按钮进行打卡签到,打卡签到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会根据当前时间和当前位置信息校验学员参与培训的时间是否在培训时间范围内,并将校验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
上述培训模块,用于获取学员针对目标课程的用户行为操作,根据用户行为操作生成培训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记录学员针对目标课程产生一系列的用户行为操作,将根据用户行为操作形成学员针对目标课程的培训记录。其中,用户行为操作可以包括点击目标课程进行观看,还可以包括根据考核信息产生的选择操作等,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学员端130还可以包括考核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考核信息信息生成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发送至培训管理服务端110,以使该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培训管理服务端110还可以包括培训考核模块,通过获取到学员的培训信息中的培训课程的考核结果来对学员的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并基于多个考核维度形成学员考核结果雷达图。
举例而言,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可以对学员的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并基于保险知识、分析能力、企业文化、销售话术和沟通能力等五个维度形成学员考核结果雷达图。图3示出了该考核结果雷达图的结构示意图,该考核结果雷达图是在上述五个维度上对学员的参训时长和考核结果进行统计,雷达图中的五角形的五个角分别代表五个维度,每一个五角形代表一定的范围,在最中心的五角形代表五个维度的考核结果为0,参训时长为0的情况,依次类推。比如,图3中给出了某为学员的考核结果,代表,该学员在保险知识方面参训时长为12小时,考核结果为32;在分析能力方面参训时长为12小时,考核结果为32;在沟通能力方面参训时长为12小时,考核结果为32;在销售话术方面参训时长为22小时,考核结果为13;在企业文化方面参训时长为28小时,考核结果为16。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可以将该考核结果雷达图发送至学员端130、讲师端120,以使讲师端120对该学员创建新的课程或者提醒该学员加强弱势方面的课程学习等等。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培训管理系统100还包括管理端,管理端包括获取等级模块、计划制定模块和绩效统计模块,其中:
上述获取等级模块,用于获取培训管理服务端110针对学员的评级结果。
上述计划制定模块,用于根据评级结果对学员制定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并将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计划制定模块根据学员的评级结果针对学员制定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并将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以使该讲师端120根据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更新目标课程,该学员端130根据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进行培训课程的学习和业务的完成。
其中,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和培训课程,业务计划包括业务量或业务金额。比如,培训计划可以是周五在某个地点进行销售话术的培训,业务计划可以是在当前时间起一个月内,完成一个订单等,本公开对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的实际内容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绩效统计模块,用于根据评级结果生成与讲师端120对应的绩效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绩效统计模块根据学员的评级结果对讲师端120对应的讲师进行绩效统计。比如,若学员的评级结果为第一等级201,即该学员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预设时间段内的培训次数大于或等于平均培训次数和预设时间段内的出单数量大于或等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则该学员对应的讲师的绩效信息可以确定为第一绩效信息;若学员的评级结果为第五等级205,即该学员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在预设时间段内、培训次数大于或等于平均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小于平均出单数量时,则该学员对应的讲师的绩效信息可以确定为第五绩效信息。其中,第一绩效信息中的绩效总额大于第五绩效信息中的绩效总额,学员的不同等级的评级结果对应讲师的不同的绩效信息,本公开对绩效信息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学员端130还包括第一更新模块,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接收管理端发送的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根据培训计划更新培训信息,并根据业务计划更新业务信息。上述讲师端120还包括第二更新模块,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接收管理端发送的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并根据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更新目标课程。
举例而言,当评级结果为第一等级201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还可以向学员端130发送分享邀请提示,以使学员在收到该分享邀请提示时,向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发送经验分享视频或经验分享文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在收到学员端130发送的经验分享视频或经验分享文件时,将该经验分享视频或经验分享文件转发至其它学员端130。另外,培训管理服务端110还可以向学员端130开通创建培训权限,并向学员端130发送创建培训提示,在该学员端130创建培训后,该学员端130转化为讲师端120。
当评级结果为第二等级202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还可以向学员端130发送调研问卷,调研问卷的内容包括未预设时间段内未参加培训的原因。接收学员端130返回的调研问卷,将问卷结果发送至讲师端120,以使讲师端120根据问卷结果更新目标课程。
当评级结果为第三等级203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还可以向学员端130发送培训课程需求,接收学员端130返回的培训课程需求,并将该培训课程需求发送至讲师端120和管理服务器122,以使讲师端120根据培训课程需求更新目标课程。
当评级结果为第四等级204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还可以向学员端130推送最近的培训课程邀请,向讲师端120发送创建新培训课程邀请。
当评级结果为第五等级205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还可以向学员端130发送调研问卷和培训课程需求,了解学员出单数量少的原因,并接收学员端130返回的调研问卷和培训课程需求,将问卷结果和培训课程需求发送至讲师端120,以使讲师端120根据问卷结果和培训课程需求更新目标课程。
当评级结果为第六等级206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还可以向学员端130推送历史培训课程。另外,可以向学员端130发送调研问卷,调研问卷的内容包括未预设时间段内未参加培训的原因。接收学员端130返回的调研问卷,将问卷结果发送至讲师端120,以使讲师端120根据问卷结果更新目标课程。
当评级结果为第七等级207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还可以向学员端130推送历史培训课程。另外,可以向学员端130发送调研问卷和培训课程需求,了解学员出单数量少的原因,并接收学员端130返回的调研问卷和培训课程需求,将问卷结果和培训课程需求发送至讲师端120,以使讲师端120根据问卷结果和培训课程需求更新目标课程。
当评级结果为第八等级208时,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将评级结果发送至学员端130和讲师端120,还可以向学员端130发送调研问卷和培训课程需求,了解学员出单数量少和培训课程是否有用的原因,并接收学员端130返回的调研问卷和培训课程需求,将问卷结果和培训课程需求发送至讲师端120,以使讲师端120根据问卷结果和培训课程需求更新目标课程。
上述业务端140,用于统计学员的业务情况,并根据业务情况生成与学员对应的业务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业务端140用于统计学员的业务情况,学员的业务情况包括学员的成交记录等,根据成交记录生成学员的出单数量和成交金额等业务信息,业务端140可以与培训管理服务端110相连接,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可以通过学员的身份信息在业务端140进行查询,业务端140返回学员的业务信息。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学员可以根据个人信息登录该业务端140,并可以在该业务端140上生成业务链接,学员可以将业务链接发送至客户终端上进行业务对接,对接成功则完成业务。在学员完成一件业务时,业务端130会自动形成成交记录,该成交记录包括该学员的身份信息、客户信息和成交金额等业务信息。当然该业务端140也可以和学员端130进行合并,使学员可以在学员端130完成培训功能和业务功能的对接,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下介绍本公开的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方法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上述的培训管理系统100的实施例。该培训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但不限于下述场景:保险代理人培训管理领域,房产代理人培训管理领域、专利代理人培训管理领域等等,本公开对该培训管理系统100的具体应用场景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应用场景的变化应该裂解为皆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培训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培训管理方法应用于上述的培训管理系统100中的培训管理服务端110,培训管理系统100还包括讲师端120、学员端130和业务端140,如图4所示,该培训管理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0: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学员端130中获取学员的培训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业务端140中获取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确定与学员对应的推荐课程信息;
步骤S420:将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讲师端120,以使讲师端120根据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并将目标课程发送至学员端130。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该培训管理方法还可以根据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对所述学员进行等级评价,并根据等级评价的评价结果对培训管理系统100进行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培训管理方法一般由具有计算功能的处理器执行,其中,该处理器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也可以包括服务器,还可以是终端设备和服务器组合而成的具有计算功能的处理器,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各培训管理方法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培训管理系统100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标识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00。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5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5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5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520和处理单元510)的总线530、显示单元5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标识,所述程序标识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5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5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510可以执行如图4中所示的步骤S410,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学员端130中获取学员的培训信息,根据身份信息在业务端140中获取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培训信息和业务信息确定与学员对应的推荐课程信息;步骤S420,将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讲师端120,以使讲师端120根据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并将目标课程发送至学员端130。
存储单元5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5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5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5203。
存储单元5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205的程序/实用工具5204,这样的程序模块5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5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5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观众能与该电子设备5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5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5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560通过总线530与电子设备5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5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标识、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标识,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标识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6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6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标识,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标识。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标识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标识,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标识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0)

1.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培训管理服务端,用于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学员端获取所述学员的培训信息和在业务端获取所述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所述培训信息和所述业务信息确定推荐课程信息,将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与所述学员对应的讲师端;
所述讲师端,用于接收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并根据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创建所述目标课程;
所述学员端,用于接收所述目标课程,并根据所述目标课程生成所述培训信息;
所述业务端,用于统计所述学员的业务情况,并根据所述业务情况生成与所述学员对应的所述业务信息;
其中,所述讲师端、所述学员端和所述业务端通过所述培训管理服务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讲师端包括信息接收模块、课程创建模块和课程分享模块,其中:
所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培训管理服务端发送的所述推荐课程信息;
所述课程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创建所述目标课程;
所述课程分享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课程分享至所述学员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学员端包括登录模块和培训模块,其中:
所述登录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学员的登录信息,并根据所述登录信息获取所述目标课程;
所述培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学员针对所述目标课程的用户行为操作,根据所述用户行为操作生成所述培训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训管理服务端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等级评价模块、推荐课程模块和信息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所述学员端获取所述培训信息和在所述业务端获取所述业务信息;
所述等级评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培训信息和所述业务信息对所述学员进行等级评价;
所述推荐课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等级评价的评级结果确定所述推荐课程信息;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所述讲师端、将所述评级结果发送至所述学员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训信息包括培训记录,所述业务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的出单数量;
所述等级评价模块包括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培训记录确定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和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培训次数;
所述第二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培训管理系统中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所有学员的的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并根据所述所有学员的培训次数和出单数量计算平均培训次数和平均出单数量;
所述第三单元,用于将所述最近一次的培训时间与所述预设时间段、所述培训次数与所述平均培训次数、所述出单数量与所述平均出单数量两两之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所述学员的评级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培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训管理系统还包括管理端,所述管理端包括获取等级模块、计划制定模块和绩效统计模块,其中:
所述获取等级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培训管理服务端针对所述学员的评级结果;
所述计划制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级结果对所述学员制定培训计划和业务计划,并将所述培训计划和所述业务计划发送至所述学员端和所述讲师端;
所述绩效统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评级结果生成与所述讲师端对应的绩效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学员端还包括第一更新模块,所述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管理端发送的所述培训计划和所述业务计划,根据所述培训计划更新所述培训信息,并根据所述业务计划更新所述业务信息;
所述讲师端还包括第二更新模块,所述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管理端发送的所述培训计划和所述业务计划,并根据所述培训计划和所述业务计划更新所述目标课程。
8.一种培训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训管理系统中的培训管理服务端,包括:所述培训管理系统还包括学员端、讲师端和业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学员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所述学员端中获取所述学员的培训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在所述业务端中获取所述学员的业务信息,并根据所述培训信息和所述业务信息确定与所述学员对应的推荐课程信息;
将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发送至所述讲师端,以使所述讲师端根据所述推荐课程信息创建目标课程,并将所述目标课程发送至所述学员端。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培训管理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培训管理方法。
CN202010788733.1A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19324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8733.1A CN111932414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88733.1A CN111932414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2414A true CN111932414A (zh) 2020-11-13

Family

ID=73306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88733.1A Pending CN111932414A (zh) 2020-08-07 2020-08-07 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241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4104A (zh) * 2021-01-13 2021-04-09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企业培训管理信息系统
CN113516356A (zh) * 2021-05-10 2021-10-19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一种基于数据化智能教育培训管理系统
CN115409493A (zh) * 2022-10-21 2022-11-29 神华培训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企业培训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3310A1 (en) * 2005-05-09 2006-11-09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Capability assessment of a training program
CN101650809A (zh) * 2009-09-10 2010-02-17 上海一佳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岗位能力培训管理方法和系统
CA2835324A1 (en) * 2011-04-07 2012-10-11 Tristan DENLEY Course recommend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530341A (zh) * 2013-10-08 2014-01-22 广州品唯软件有限公司 物品信息生成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06528656A (zh) * 2016-10-20 2017-03-22 杨瀛 一种基于学员历史和实时学习状态参量实现课程推荐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00492A (zh) * 2016-12-12 2017-04-26 戴雨霖 一种定制化课程生成系统
KR20170120362A (ko) * 2016-04-21 2017-10-31 윤경호 소규모 그룹 강습 예약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80307801A1 (en) * 2017-04-25 2018-10-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sonalized Training Based on Planned Course and Personal Assessment
CN109523132A (zh) * 2018-10-26 2019-03-26 深圳市医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陪护从业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09741222A (zh) * 2018-12-28 2019-05-10 云峰核信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培训管理系统
CN109800949A (zh) * 2018-12-14 2019-05-24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员工画像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78737A (zh) * 2019-03-18 2019-07-05 重庆替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职业培训课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060538A (zh) * 2019-04-08 2019-07-26 上海云之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历史数据建模的个性化人工智能驾培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10163661A (zh) * 2019-04-23 2019-08-23 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营销信息推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866849A (zh) * 2019-11-18 2020-03-0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主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062623A (zh) * 2019-12-19 2020-04-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课程效果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222792A (zh) * 2020-01-08 2020-06-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式培训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53310A1 (en) * 2005-05-09 2006-11-09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Capability assessment of a training program
CN101650809A (zh) * 2009-09-10 2010-02-17 上海一佳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岗位能力培训管理方法和系统
CA2835324A1 (en) * 2011-04-07 2012-10-11 Tristan DENLEY Course recommend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530341A (zh) * 2013-10-08 2014-01-22 广州品唯软件有限公司 物品信息生成推送方法和系统
KR20170120362A (ko) * 2016-04-21 2017-10-31 윤경호 소규모 그룹 강습 예약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6528656A (zh) * 2016-10-20 2017-03-22 杨瀛 一种基于学员历史和实时学习状态参量实现课程推荐的方法和系统
CN106600492A (zh) * 2016-12-12 2017-04-26 戴雨霖 一种定制化课程生成系统
US20180307800A1 (en) * 2017-04-25 2018-10-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sonalized Training Based on Planned Course and Personal Assessment
US20180307801A1 (en) * 2017-04-25 2018-10-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sonalized Training Based on Planned Course and Personal Assessment
CN109523132A (zh) * 2018-10-26 2019-03-26 深圳市医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陪护从业人员信息化管理系统
CN109800949A (zh) * 2018-12-14 2019-05-24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员工画像构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41222A (zh) * 2018-12-28 2019-05-10 云峰核信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厂培训管理系统
CN109978737A (zh) * 2019-03-18 2019-07-05 重庆替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职业培训课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060538A (zh) * 2019-04-08 2019-07-26 上海云之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历史数据建模的个性化人工智能驾培训练系统及方法
CN110163661A (zh) * 2019-04-23 2019-08-23 上海淇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营销信息推广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866849A (zh) * 2019-11-18 2020-03-0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主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062623A (zh) * 2019-12-19 2020-04-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课程效果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222792A (zh) * 2020-01-08 2020-06-02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式培训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宗阳 等: "中国 MOOCs 学习者价值研究——基于RFM模型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 no. 2 *
宗阳 等: "中国MOOCs学习者价值研究——基于RFM模型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 《现代远距离教育》, no. 2, pages 21 - 28 *
张春霁: "电子商务推荐系统课程研究", no. 11 *
思辨大使: "数据分析实战系列(一)——RFM模型" *
易观方舟: "10分钟,快速搞懂RFM用户分析模型" *
采悟: "如何通俗易懂的理解和应用RFM分析方法(模型)?"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4104A (zh) * 2021-01-13 2021-04-09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企业培训管理信息系统
CN113516356A (zh) * 2021-05-10 2021-10-19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 一种基于数据化智能教育培训管理系统
CN115409493A (zh) * 2022-10-21 2022-11-29 神华培训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企业培训系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ledson et al. The adoption of 4D BIM in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 innovation diffusion approach
Newhouse STEM the boredom: Engage students in 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 using ICT with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assessment
CN111932414A (zh) 一种培训管理系统及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Salman ICT, the new media (Internet) and development: Malaysian experience
CN105184520A (zh) 教师职业能力测评方法及装置
Jabeen et al. Localisation in an emerging Gulf economy: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education, job attributes and analysing the barriers in its process
Hussein et al. Cloud computing based e-learning in Malaysian universities
Sarkar et al. Developing institutional skills for addressing big data: Experiences in implementation of AACSB Standard 5
CN11248866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共享型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
Wu et al. Comparing traditional and mixed reality-facilitated apprenticeship learning in a wood-frame construction lab
CN110377827B (zh) 课程培训场景推送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Kunda A social-technical approach to selecting software supporting COTS-based systems.
Paula et al. ICT strategic planning at public higher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building an approach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at UNIRIO
CN113902596B (zh) 一种利用信息匹配的课后服务方法及系统
Pasipamire Chapter Six Research Support by Subject Librarians in Selected State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Zimbabwe: Accommodating New Trends
Armacost et al. Operations research capstone course: A project-based process of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Tenso et al. Evaluating A Novel Agile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Method: A Case Study.
Herselman et al. Findings from a Mobile Tablet Project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South Africa.
CN110689221A (zh) 培训创建方法、装置、计算机及介质
Koshoeva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level of university digitalization by the method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al ranking of the Kyrgyz Republic
Kim et al. Improvement strategy for the level of BIM utilisation in the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US11816639B2 (en) Providing an interface for interview sessions
US20170103463A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observing, interacting with and testing a virtual market
Smith et al.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n instructional triptych for a digital future
Santoso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takeholder involvement in the condu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