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9232B -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程序 - Google Patents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9232B
CN111919232B CN201880091954.4A CN201880091954A CN111919232B CN 111919232 B CN111919232 B CN 111919232B CN 201880091954 A CN201880091954 A CN 201880091954A CN 111919232 B CN111919232 B CN 1119192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user identification
user
managemen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19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9232A (zh
Inventor
宫本慎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19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9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9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9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8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y delegation of authentication, e.g. a proxy authenticates an entity to be authenticated on behalf of this entity vis-à-vis an authentication entit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a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第1取得部(310)取得用于识别设备(100)的设备识别信息、用于在非管理设备(100)的系统中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第2取得部(312)取得用于在设备(100)中识别用户的设备用户设备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第1管理部(316)通过使用用户识别信息而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

Description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信息进行管理的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程序。
背景技术
为检测冲厕装置的使用者而使用生物体信息系统。生物体信息系统由内置个人识别单元的生物体信息收集单元和生物体信息记录单元构成。在该生物体信息系统中,通过个人识别单元得到的个人识别结果在生物体信息系统内部被共享化,由生物体信息系统内部存在的所有生物体信息收集单元测定的生物体信息被与使用者相关联地记录到生物体信息记录单元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398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冲厕装置这样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设备中的用户的识别信息用于对该IoT设备进行管理。但是,IoT设备中的用户识别信息不能在与管理该IoT设备的系统不同的系统中使用。因此,不能使与管理IoT设备的系统不同的系统与IoT设备协作。但是,为提高用户的便利性,希望使它们协作。
本公开鉴于这样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与管理设备的系统不同的系统和设备协作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管理系统包括:取得用于识别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用于在非管理设备的系统中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的第1取得部;取得用于在设备中识别用户的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的第2取得部,以及通过使用用户识别信息而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的管理部。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取得用于识别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用于在非管理设备的系统中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的步骤;取得用于在设备中识别用户的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的步骤;以及通过使用用户识别信息而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的步骤。
此外,将以上的构成要素任意组合,将本发明的表现在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程序、或记录计算机程序的记录介质等之间进行转换的方案也作为本发明的方案而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与管理设备的系统不同的系统和设备协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通信系统的功能块的图。
图3的(a)~图3的(b)是表示存储于图2的管理部中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4的(a)~图4的(b)是表示存储于图2的管理装置中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5的(a)~图5的(c)是表示显示于图2的显示部中的画面的图。
图6是表示存储于图2的存储部中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图2的管理装置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图2的管理装置的另一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前,先说明作为实施例的基础的知识。实施例涉及用于将用户的多种识别信息相关联地进行管理的通信系统。在设置于住宅等的IoT设备(以下,称为“设备”)中规定有用户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设备用户识别信息”),以设备用户识别信息为基础来进行各用户的设定。因为设备设置于住宅等,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为住宅内的用户的总数的程度,例如为4。另一方面,在与管理这样的设备的系统(以下,称为“第1系统”)不同的系统(以下,称为“第2系统”)中也规定有用户的识别信息(以下,称为“用户识别信息”)。第2系统,例如是提供在因特网中的电子商务服务的系统。因此,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例如为1万以上。像这样,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多于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
一般地,设备用户识别信息可识别住宅内的用户,仅在设备内或者第1系统内使用。使用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服务有限。另一方面,因为用户识别信息可识别使用因特网的用户,所以不仅可用于一个电子商务,也可用于多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以外的服务。因此,使用用户识别信息的服务各种各样。在这样的状况下,通过使设备用户识别信息与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从而在设备内或者第1系统内也可使用各种服务。但是,如上所述,因为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多于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所以难以使它们一对一地对应。
图1表示通信系统1000的构成。通信系统1000包括路由器12、网络14、基站装置16、设备100、终端装置200、管理装置300、服务器400。在此,路由器12、设备100、终端装置200设置于住宅10中。
设备100例如是电马桶座、送货箱、家用电梯,但在此为电马桶座。电马桶座具有清洗功能、供暖功能,特别是关于清洗功能、供暖功能等可进行各用户的设定。因为电马桶座设置于住宅10中,所以这里的用户表示住宅10的居住者。因此,在电马桶座中可进行10个人以下、例如4个人的各用户的设定。设备100具有ECHONET Lite(注册商标)等通信功能,与路由器12连接。另外,路由器12经由网络14而与管理装置300连接。网络14例如是因特网。
管理装置300是用于管理电马桶座的各种功能的服务器。管理装置300相当于上述第1系统,仅提供针对电马桶座的各种功能的服务。因为这样的服务使用公知的技术即可,所以在此省略说明。第1系统中的各设备100的用户根据设备用户识别信息来识别。通过设备用户识别信息来实现上述各用户的设定。因此,各设备100的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为10以下,例如为4。管理装置300可以由一个装置构成,也可以由多个装置构成。这样的管理装置300也可以称为管理系统。
另一方面,在网络14中还连接有与管理装置300不同的服务器400。服务器400相当于上述第2系统,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等。第2系统中的用户根据用户识别信息来识别。在通过第2系统而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情况下,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为1万以上。第1系统管理设备100,而第2系统未管理设备100。因为第1系统与第2系统是相互独立的系统,所以设备用户识别信息与用户识别信息没有关联。进而,因为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多于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所以难以使它们一对一地对应。但是,优选通过使它们相关联而使第1系统与第2系统协作。
终端装置200是用户所使用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是智能手机。终端装置200通过与基站装置16之间执行无线通信,从而可经由基站装置16与网络14连接。无线通信例如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因此,终端装置200能够通过访问服务器400而接受电子商务服务的提供。另外,终端装置200可通过访问管理装置300来设定电马桶座的各种功能。进而,终端装置200还具有用于与设备100进行通信的通信功能。该通信功能例如支持Bluetooth(注册商标)、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
图2表示通信系统1000的功能块。在此,表示图1的通信系统1000中的设备100、终端装置200、管理装置300、服务器400。设备100包括管理部110、第1发送部112、第2发送部114,终端装置200包括取得部210、输入部212、第1委托部214、第2委托部216、显示部220。管理装置300包括第1取得部310、第2取得部312、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第1管理部316、第3取得部320、第2管理部322,服务器400包括认证部410、存储部412。
设备100的管理部110管理设备100中的信息。图3的(a)~图3的(b)表示存储于管理部110中的数据的数据结构。图3的(a)表示设备100中的各用户的设定内容。如上所述,为进行各用户的设定而使用设备用户识别信息。在此,作为一个示例,使用“01”至“04”作为设备用户识别信息,与其相对的设定分别表示为“第1设定”至“第4设定”。在设备100是电马桶座的情况下,“第1设定”至“第4设定”表示清洗时的水量的值等。这些数据在设备100未与图1的网络14连接的情况下也被使用。另一方面,图3的(b)表示管理装置300用于识别与网络14连接的设备100的信息(以下,称为“设备识别信息”)。通过使用设备识别信息,管理装置300能够唯一地确定设置于各种住宅10中的设备100。返回图2。
第2发送部114与图1的路由器12连接,经由路由器12、网络14而向管理装置300发送存储于管理部110中的数据。管理装置300的第3取得部320与网络14连接,接收来自设备100的数据。第2管理部322存储第3取得部320接收的数据。图4的(a)~图4的(b)表示存储于管理装置300的数据的数据结构。图4的(a)表示存储于第2管理部322的数据。如图所示,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设定被相对应地存储。管理装置300通过使用存储于第2管理部322中的数据,而能够仅提供第1系统中的服务,例如针对电马桶座的各种功能的服务。图4的(b)如后述。返回图2。
终端装置200的显示部220将规定的信息作为画面而显示。输入部212接受用户对显示于显示部220的画面的操作。用户所进行的操作针对按钮等进行,但也可以针对与显示部220一体化的触摸面板而进行。图5的(a)~图5的(c)表示显示于显示部220的画面。图5的(a)表示用于登录由服务器400提供的服务,也就是说用于登录第2系统中的服务的登录画面。用户输入用户识别信息作为登录ID,并输入密码。输入部212取得用户识别信息与密码。例如,用户识别信息表示为“A”,密码表示为“xxxxxxxx”。接下来,终端装置200也可以通过经由基站装置16、网络14与服务器400通信而登录到第2系统,但在此省略该处理的说明。图5的(b)~图5的(c)后述,返回图2。
输入部212将接受的用户识别信息与密码输出到第1委托部214、第2委托部216。用户识别信息与密码也可以预先存储于终端装置200中。另外,作为用户识别信息与密码,也可以是在进行用户认证之后发行的访问令牌等。
用户将终端装置200靠近设备100。设备100的第1发送部112发送存储于管理部110的设备识别信息,终端装置200的取得部210接收来自设备100的设备识别信息。例如,设备识别信息表示为“a”。取得部210将设备识别信息输出到第1委托部214。图5的(b)是表示多个设备100的一览的画面。用户从其中选择在取得部210中与设备识别信息“a”对应的设备100。第1委托部214通过将设备识别信息“a”、用户识别信息“A”、密码“xxxxxxxx”组合并发送到管理装置300,来向管理装置300委托设备100的登录。
管理装置300的第1取得部310通过从终端装置200接收设备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的组合,从而从终端装置200接受设备100的登录的委托。第1取得部310将设备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的组合输出到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与服务器400连接,使用用户识别信息与密码而向服务器400请求认证(以下,称为“第1认证”)。
服务器400的认证部410被管理装置300请求第1认证。认证部410基于第1认证中的用户识别信息与密码,使用存储于存储部412中的数据来执行用户的认证。存储部412存储用于认证用户的认证信息。图6表示存储于存储部412中的数据的数据结构。如图所示,存储有针对合法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与密码的组合。返回图2。认证部410将认证的结果,也就是说将许可或拒绝的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300。管理装置300的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从服务器400接收认证的结果。在认证的结果中,当第1认证被许可的情况下,第1管理部316存储第1取得部310接收的设备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
终端装置200的显示部220显示用于确定使用设备100的用户的信息,也就是显示用于输入个人编号的画面(以下,称为“个人编号输入画面”)。图5的(c)表示个人编号输入画面。在此,显示使用设备100的用户的一览。用户使用输入部212来选择要变更设备100的设定的用户或者要确认设备100的设定的用户。输入部212将所选择的与用户相关的信息输出到第2委托部216。所选择的与用户相关的信息是所述设备用户识别信息。例如,设备用户识别信息表示为“01”。第2委托部216通过将设备用户识别信息“01”、用户识别信息“A”、密码“xxxxxxxx”组合并发送到管理装置300,从而向管理装置300委托用户“01”的使用登录。
管理装置300的第2取得部312通过从终端装置200接收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的组合,而从终端装置200接受用户的使用登录的委托。如上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多于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第2取得部312将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的组合输出到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与服务器400连接,使用用户识别信息与密码而向服务器400请求认证(以下,称为“第2认证”)。
服务器400的认证部410被管理装置300请求第2认证。认证部410基于第2认证的用户识别信息与密码,使用存储于存储部412中的数据来执行用户的认证。关于用户的认证,执行与第1认证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认证部410将认证的结果发送到管理装置300。
管理装置300的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从服务器400接收认证的结果。在认证的结果中,当第2认证被许可的情况下,第1管理部316存储第2取得部312接收的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在设备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已经被存储的情况下,第1管理部316通过使用用户识别信息而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关联。也就是说,第1管理部316通过使用用户识别信息而将用户识别信息“A”、设备识别信息“a”、设备用户识别信息“01”相对应地进行管理。在第1管理部316中存储的数据如图4的(b)所示。像这样相关联的数据也可以存储于服务器400的存储部412中。
本发明的装置、系统、或方法的主体包括计算机。该计算机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本发明的装置、系统、或方法的主体功能。计算机具备按照程序进行动作的处理器作为主要硬件构成。处理器若能够通过执行程序来实现功能,则其种类不限。处理器由包含半导体集成电路(IC)或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子电路构成。多个电子电路可以集成于一个芯片上,也可以设于多个芯片上。多个芯片可以集中于一个装置上,也可以设于多个装置上。程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的ROM,光碟、硬盘驱动器等非暂时性记录介质中。程序可以预先储存在记录介质中,也可以经由包含因特网等的广域通信网而被提供给记录介质。
说明基于以上构成的通信系统1000的动作。图7是表示管理装置300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第1取得部310取得设备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S10)。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基于用户识别信息、密码而向服务器400请求认证(S12)。在被许可的情况下(S14的是),第1管理部316将设备识别信息与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存储(S16)。在未被许可的情况下(S14的否),处理结束。
图8是表示管理装置300的另一处理步骤的流程图。第2取得部312取得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S50)。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基于用户识别信息、密码而向服务器400请求认证(S52)。在被许可的情况下(S54的是),第1管理部316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存储(S56)。在未被许可的情况下(S54的否),处理结束。
根据本实施例,因为通过使用用户识别信息而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进行管理,所以能够使第2系统与设备100协作。另外,因为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的进行管理,所以能够参照相互的系统的信息。另外,因为参照相互的系统的信息,所以能够提高服务性。另外,因为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多于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所以能够使总数不同的信息相对应。另外,因为使用设备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并使用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所以能够使总数不同的用户识别信息与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
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概要如下所述。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的管理装置300包括:取得用于识别设备100的设备识别信息、用于在非管理设备100的系统中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的第1取得部310;取得用于在设备100中识别用户的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的第2取得部312;以及通过使用用户识别信息而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的第1管理部316。
第1取得部310及第2取得部312可取得的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多于第2取得部312可取得的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
也可以是,还包括基于用户识别信息、与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密码而连接到可认证用户的系统的服务器400的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也可以是,第1取得部310从终端装置200取得设备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其中所述终端装置200从设备100取得设备识别信息。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使用第1取得部310取得的用户识别信息、密码而向服务器400请求第1认证。第2取得部312从终端装置200取得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密码。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4使用第2取得部312取得的用户识别信息、密码而向服务器400请求第2认证。第1管理部316在第1认证被许可且第2认证被许可的情况下,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
本发明的另一方案是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取得用于识别设备100的设备识别信息、用于在非管理设备100的系统中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的步骤;取得用于在设备100中识别用户的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用户识别信息的步骤;以及通过使用用户识别信息而将用户识别信息、设备识别信息、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的步骤。
以上,基于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实施例仅为示例,其各构成要素或各处理流程的组合可能有各种变形例,并且这些变形例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标记说明]
100设备,110管理部,112第1发送部,200终端装置,210取得部,212输入部,214第1委托部,216第2委托部,220显示部,300管理装置(管理系统),310第1取得部,312第2取得部,314认证请求/许可接受部,316第1管理部(管理部),400服务器,410认证部,412存储部,1000通信系统。
[工业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与管理设备的系统不同的系统和设备协作。

Claims (4)

1.一种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1取得部,其取得用于识别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用于在非管理所述设备的电子商务服务系统中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
第2取得部,其取得用于在所述设备中识别用户的设备用户识别信息、所述用户识别信息,
管理部,其通过使用所述用户识别信息而将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所述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以及
连接部,其基于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密码而连接到可认证用户的所述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的服务器,
其中,所述第1取得部从终端装置取得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密码,其中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设备取得所述设备识别信息;
所述连接部使用所述第1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密码而向所述服务器请求第1认证;
所述第2取得部从所述终端装置取得所述设备用户识别信息、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密码;
所述连接部使用所述第2取得部取得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密码而向所述服务器请求第2认证;
所述管理部在所述第1认证被许可且所述第2认证被许可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所述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取得部及所述第2取得部可取得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多于所述第2取得部可取得的所述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的总数。
3.一种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取得用于识别设备的设备识别信息、用于在非管理所述设备的电子商务服务系统中识别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的步骤,
取得用于在所述设备中识别用户的设备用户识别信息、所述用户识别信息的步骤,
通过使用所述用户识别信息而将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所述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的步骤,以及
基于所述用户识别信息、与所述用户识别信息对应的密码而连接到可认证用户的所述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的服务器的步骤,
其中,从终端装置取得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密码,其中所述终端装置从所述设备取得所述设备识别信息;
使用所取得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密码而向所述服务器请求第1认证;
从所述终端装置取得所述设备用户识别信息、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密码;
使用所取得的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密码而向所述服务器请求第2认证;
在所述第1认证被许可且所述第2认证被许可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识别信息、所述设备识别信息、所述设备用户识别信息相对应地进行管理。
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所述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理方法。
CN201880091954.4A 2018-03-30 2018-12-07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程序 Active CN111919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9450 2018-03-30
JP2018069450 2018-03-30
PCT/JP2018/045139 WO2019187367A1 (ja) 2018-03-30 2018-12-07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9232A CN111919232A (zh) 2020-11-10
CN111919232B true CN111919232B (zh) 2025-01-03

Family

ID=68061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1954.4A Active CN111919232B (zh) 2018-03-30 2018-12-07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779854A4 (zh)
JP (1) JP6887093B2 (zh)
CN (1) CN111919232B (zh)
TW (1) TWI692231B (zh)
WO (1) WO2019187367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8286A (zh) * 2013-07-25 2015-04-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电气设备、操作终端、以及程序
CN104499547A (zh) * 2014-12-19 2015-04-08 钟剑威 一种云健康马桶及其使用方法
JP2017069671A (ja) * 2015-09-29 2017-04-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9858A (ja) 1998-11-09 2000-05-23 Toto Ltd 生体情報システム
US8638211B2 (en) * 2009-04-30 2014-01-28 Icontrol Networks, Inc. Configurable controller and interface for home SMA, phone and multimedia
CN101958817B (zh) * 2010-07-17 2012-09-05 刘利华 智能家居信息管理系统
JP2013015992A (ja) * 2011-07-04 2013-01-24 Sony Corp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サービス提供装置、サービス提供方法、連携装置、連携方法、プログラム、送受信システム、及び送受信方法
KR101819510B1 (ko) * 2011-08-22 2018-0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여 이루어지는 온라인 시스템
JP2015032042A (ja) * 2013-07-31 2015-02-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I521480B (zh) * 2014-03-28 2016-02-11 D Link Corp 能主動偵測終端裝置所在位置之安全看護系統
JP3213815U (ja) * 2014-12-19 2017-12-07 鐘 剣威ZHONG, Jianwei 尿、体重、心電波形、人体抵抗の検出機能を有する便器
JP6187564B2 (ja) * 2015-10-09 2017-08-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連携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JP2017120502A (ja) * 2015-12-28 2017-07-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クラウドサービスへのIoT機器の登録方法
WO2017208356A1 (ja) * 2016-05-31 2017-12-07 株式会社オプティム IoT制御システム、IoT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8286A (zh) * 2013-07-25 2015-04-01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气设备的管理方法、管理系统、电气设备、操作终端、以及程序
CN104499547A (zh) * 2014-12-19 2015-04-08 钟剑威 一种云健康马桶及其使用方法
JP2017069671A (ja) * 2015-09-29 2017-04-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機器管理制御システム及び機器制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3246A (zh) 2019-11-01
TWI692231B (zh) 2020-04-21
JP6887093B2 (ja) 2021-06-16
WO2019187367A1 (ja) 2019-10-03
EP3779854A1 (en) 2021-02-17
JPWO2019187367A1 (ja) 2020-08-20
CN111919232A (zh) 2020-11-10
EP3779854A4 (en) 2021-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5360B (zh) 门禁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
US9027085B2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secure authentication
CN110086783B (zh) 一种多账户管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326758B2 (en) Service provis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ervice provision method
CN109951436B (zh) 一种可信终端验证方法、装置
US10984084B2 (en) System,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he same
US1187122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location-aware multi-factor mobile authentication
US2017006387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serv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S2016014238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603963B1 (ko) 지문 정보 및 인증번호를 이용한 인증 방법, 사용자 단말기 및 금융사 서버
CN112585602A (zh) 基于临时密码的固件访问
US20190089538A1 (en) Smart login method using messenger service and apparatus thereof
US9014634B2 (en) Social network based Wi-Fi connectivity
CN111919232B (zh)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程序
CN112084482A (zh) 用于在测量情况下使用户数据在任一平台设备上可用的基于云的系统及相应处理方法
JP6617086B2 (ja) ユーザ認証システム、ユーザ認証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187511B (zh) 一种应用在多个终端上登录的方法和装置
EP3425543A1 (en) Authentic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710280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US20200145418A1 (e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 authentication device and a system comprising the authentication device
JP2017010461A (ja) 撮像システム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制御方法
US20190205521A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integ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EP3425545A1 (en) Authentic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KR20140042222A (ko) 휴대 단말기를 이용한 본인 인증 방법
RU2720639C1 (ru) Способ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регистраци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