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8182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8182A
CN111918182A CN202010371288.9A CN202010371288A CN111918182A CN 111918182 A CN111918182 A CN 111918182A CN 202010371288 A CN202010371288 A CN 202010371288A CN 111918182 A CN111918182 A CN 1119181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sound generator
layer
disposed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12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元秉喜
李在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18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81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6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 H04R7/10Plane diaphragm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ections or layers comprising superposed layers in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8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associated with devices performing functions other than acoustics, e.g. electric cand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04R7/045Plane diaphragms using the distributed mode principle, i.e. whereby the acoustic radiation is emanated from uniformly distributed free bending wave vibration induced in a stiff panel and not from pistonic mo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8Transducer mountings or enclosures modified by provision of mechanical or acoustic impedances, e.g. resonator, damping means
    • H04R1/2807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 H04R1/283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 passive diaphragm
    • H04R1/2834Enclosures comprising vibrating or reso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a passive diaphragm for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7/00Piezoelectric transducers; Electrostrictiv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02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 H04R7/04Plane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16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 H04R7/18Mounting or tensioning of diaphragms or cones at the periphery
    • H04R7/20Securing diaphragm or cone resiliently to support by flexible material, springs, cords, or str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7/00Diaphragms for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Cones
    • H04R7/26Damping by means acting directly on free portion of diaphragm or c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6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8Details of timing specific for flat panels, other than clock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20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H04R1/22Arrangement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or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obtaining desired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only 
    • H04R1/24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transducers or of two parts of the same transducer and responsive respectively to two or more frequency ra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03Transducers capable of generating both sound as well as tactile vibration, e.g. as used in cellular 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2Cool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下盖、第一声音发生器和第二声音发生器,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布置在第一衬底的第一表面上的发光元件层,下盖布置在第一衬底的第二表面上,第一声音发生器布置在第一衬底的第二表面上,其中,第一声音发生器通过使用由位于第一声音发生器中的音圈生成的磁力使显示面板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且第二声音发生器布置在第一衬底的第二表面上,其中,第二声音发生器与显示面板和下盖之间的空间中的压力变化对应地输出第二声音,压力变化由显示面板的振动引起。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5月10日提交的第10-2019-0055032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从其获得的所有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增加并多样化了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需求。例如,显示装置应用于各种电子装置,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导航装置和智能电视。显示装置可为平板显示装置,诸如液晶显示装置、场发射显示装置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和用于提供声音的扬声器。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向前输出声音来改善声音品质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振动使用声音发生器的显示面板来向前输出声音。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能够通过进一步包括低频声音发生器来改善声音品质的显示装置。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下盖、第一声音发生器和第二声音发生器,其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布置在第一衬底的第一表面上的发光元件层,下盖布置在第一衬底的第二表面上,第一声音发生器布置在第一衬底的第二表面上,其中,第一声音发生器通过使用由位于第一声音发生器中的音圈生成的磁力使显示面板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并且第二声音发生器布置在第一衬底的第二表面上,其中,第二声音发生器与显示面板和下盖之间的空间中的压力变化对应地输出第二声音,压力变化由显示面板的振动引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特征将变得明确和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图3排除了下盖和控制电路板的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5是沿图3和图4的线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图3的显示装置的阻挡构件和声音发生器的仰视图;
图7是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8至图10是示出声音发生器的振动方法和显示面板的振动的沿图3的线III-III'截取的剖面图;
图11是图5的区域A的放大图;
图12和图13示出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阻挡构件和声音发生器的布置;
图14是排除了下盖和控制电路板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15是沿图3和图14的线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16是示出图14和图15的显示装置的阻挡构件和声音发生器的仰视图;
图17是图14和图15的第三声音发生器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
图18是沿图17的线IV-IV'截取的剖面图;
图19示出一种振动布置在第三声音发生器的第一分支电极和第二分支电极之间的振动层的方法;
图20和图21是示出由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第三声音发生器的振动引起的显示面板的振动的侧视图;
图2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仰视图;以及
图23是沿图22的线V-V'截取的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照实施方式的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可更容易地理解本发明概念的特征以及实现其的方法。然而,本发明可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内容,并且本发明将仅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示相似的元件。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是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除非内容另有明确说明,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一(an)”和“该(the)”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在内。“或(or)”意味着“和/或(and/or)”。“A和B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A和/或B”。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还应理解,当措辞“包括(comprise)”和/或“包括有(comprising)”或者“包括(include)”和/或“包括有(including)”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示所陈述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集群的存在或添加。
应理解,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层时,该元件或层可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层上,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存在有中间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者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者“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层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或者层。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措辞“和/或者”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应理解,尽管措辞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者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者部分不应受这些措辞限制。这些措辞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与另一个区域、层或者部分区分开。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者部分,而不背离本发明的教导。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各个特征可部分或全部彼此结合或组合,并且技术上各种链接和驱动是可能的。实施方式可独立地或彼此关联地实现。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和本公开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文中参照作为理想化实施方式的示意性图示的剖面图对实施方式进行描述。由此,由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的结果所导致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是可预期的。因此,本文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示出的特定的区域形状,而是包括由例如通过制造而导致的形状上的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域通常可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特征。此外,示出的锐角可被倒圆角。因此,图中所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们的形状并不旨在示出区域的精确形状,并不意图限制本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便利,将对显示装置10为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其中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使用有机发光元件作为发光元件,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也可为使用微发光二极管、纳米发光二极管、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或其它无机半导体(无机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元件的无机发光显示装置。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的仰视图。图4是图3排除了下盖180和控制电路板160的显示装置10的仰视图。图5是沿图3和图4的线I-I'截取的显示装置10的剖面图。
参照图1至图5,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包括机盖100、显示面板110、源驱动电路121、柔性膜122、散热膜130、源电路板140、线缆150、控制电路板160、时序控制电路170和下盖180。
在本文中,措辞“上方(above)”、“顶部(top)”和“上表面(upper surface)”指示相对于显示面板110的第一衬底111布置第二衬底112的方向(即,Z轴方向),并且措辞“下方(below)”、“底部(bottom)”和“下表面(lower surface)”指示相对于显示面板110的第一衬底111布置下盖180的方向(即,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Z轴方向可为显示面板110的厚度方向。另外,“左(left)”、“右(right)”、“上(upper)”和“下(lower)”指示当在Z轴方向上在平面图中观察显示面板110时的方向。例如,“左(left)”指示X轴方向,“右(right)”指示与X轴方向相反的方向,“上(upper)”指示Z轴方向,并且“下(lower)”指示与Z轴方向相反的方向。
机盖100可围绕显示面板110的边缘。机盖100可覆盖除了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以外的非显示区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机盖100可包括如图2中所示的上机盖101和下机盖102。上机盖101可覆盖显示面板110的上表面的边缘部分,并且下机盖102可覆盖显示面板110的下表面和侧表面。上机盖101和下机盖102可通过如螺钉的固定构件或诸如双面胶带或粘合剂的粘合构件彼此联接。上机盖101和下机盖102可包括塑料或金属或由其制成,或者可包括塑料和金属两者。
在平面图中显示面板110可为矩形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2中所示,显示面板110可具有带有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边和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短边的矩形平面形状。每个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长边与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短边相交的角落可成直角或以预定曲率圆化。显示面板11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矩形的形状,而是可进行各种修改以具有另一种多边形的形状、圆形的形状或椭圆形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显示面板110为平坦的。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显示面板110也可以预定曲率弯曲。
显示面板110可包括第一衬底111和第二衬底112。第一衬底111和第二衬底112可为刚性的或柔性的。第一衬底111可包括玻璃或塑料或者由其制成,并且第二衬底112可包括玻璃、塑料、封装层或阻挡膜或者由其制成。该塑料可为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聚芳酯(PAR)、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烯丙基酯、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三乙酸纤维素(CAT)、乙酸丙酸纤维素(CAP)或这些材料的组合物。该封装层或该阻挡膜可为多个无机层彼此堆叠的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显示面板110可包括布置在第一衬底111与第二衬底112之间的显示层1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中所示,显示层113可包括薄膜晶体管层TFTL、发光元件层EML、填充物FL、光波长转换层QDL和滤色器层CFL。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底111可为布置有薄膜晶体管层TFTL、发光元件层EML和封装层345的薄膜晶体管衬底,第二衬底112可为布置有光波长转换层QDL和滤色器层CFL的滤色器衬底,并且填充物FL可布置在第一衬底111的封装层345与第二衬底112的光波长转换层QDL之间。稍后将参照图7对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层113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显示面板110还可包括布置在第二衬底112上的偏振膜114。偏振膜114可附接到第二衬底112上以防止因外部光的反射而导致的可见度的降低。
多个柔性膜122中的每个的一侧可附接在显示面板110的第一衬底111的表面上,并且另一侧可附接在多个源电路板140中的一个的表面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衬底111的尺寸大于第二衬底112的尺寸,并且第一衬底111的一侧可被暴露而不被第二衬底112覆盖。柔性膜122可附接到第一衬底111的未被第二衬底112覆盖的暴露侧。多个柔性膜122中的每个可通过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附接到第一衬底111的表面和多个源电路板140中的一个的表面上。
柔性膜122中的每个可为带载封装或膜上芯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中所示,多个柔性膜122中的每个为可弯曲的,以使得柔性膜122可朝向第一衬底111的下表面弯曲。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源电路板140、线缆150和控制电路板160可布置在第一衬底111的下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八个柔性膜122附接到显示面板110的第一衬底111上,但是柔性膜122的数量不限于此。
多个源驱动电路121可分别布置在多个柔性膜122的多个表面上。源驱动电路121可形成为集成电路。多个源驱动电路121中的每个基于时序控制电路170的源控制信号将数字视频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电压,并且通过柔性膜122将模拟数据电压供给到显示面板110的数据线。
多个源电路板140中的每个可通过线缆150连接到控制电路板16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源电路板140中的每个可包括用于连接到线缆150的第一连接件151。源电路板140可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线缆150可为柔性线缆。
控制电路板160可经由线缆150连接到源电路板14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控制电路板160可包括用于连接到线缆150的第二连接件152。控制电路板160可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四个线缆150连接多个源电路板140和控制电路板160,但是线缆150的数量不限于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多个线缆150连接到两个源电路板140,但是源电路板140的数量不限于此。
时序控制电路170可布置在控制电路板160的表面上。时序控制电路170可形成为集成电路。时序控制电路170可从系统电路板的芯片上的系统接收数字视频数据和时序信号,并且基于时序信号生成用于控制源驱动电路121的时序的源控制信号。
芯片上的系统可安装在经由另一个柔性线缆与控制电路板160连接的系统电路板上,并且可形成为集成电路。芯片上的系统可为智能电视的处理器、个人计算机(“PC”)或膝上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图形卡或者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应用处理器。系统电路板可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
控制电路板160的表面上可附加地附接有电源电路(未示出)。电源电路可从接收自系统电路板的主电源生成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10的电压,并且将生成的电压供给到显示面板1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电源电路可生成用于驱动有机发光元件的高电势电压、低电势电压和初始化电压,并且将生成的电压供给到显示面板1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可生成用于驱动源驱动电路121、时序控制电路170等的驱动电压,并且供给生成的电压。电源电路可形成为集成电路。替代性地,电源电路可布置在电源电路板上,该电源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160分别地形成。电源电路板可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中所示,散热膜130可布置在第一衬底111的不面对第二衬底112的另一表面上,即,在第一衬底111的下表面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布置在散热膜130的不面对第一衬底111的表面上,即,在散热膜130的下表面上。散热膜130消散由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生成的热量。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散热膜130可包括具有高导热率的层,诸如石墨、银(Ag)、铜(Cu)或铝(Al)。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散热膜130可包括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形成、但不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形成的多个石墨层或多个金属层。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生成的热量可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和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扩散,因此其可被更有效地释放。在本文中,第一方向(X轴方向)可为显示面板110的宽度方向(或水平方向),第二方向(Y轴方向)可为显示面板110的高度方向(或垂直方向),并且第三方向(Z轴方向)可为显示面板110的厚度方向。因此,散热膜130可使由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生成的热量对显示面板110的影响最小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散热膜130的厚度D1可大于第一衬底111的厚度D2和第二衬底112的厚度D3,以便能够有效地防止由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生成的热量对显示面板110的影响。
散热膜130的尺寸可小于第一衬底111的尺寸。因此,第一衬底111的表面的边缘可被暴露而不被散热膜130覆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可为能够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振动显示面板110的振动装置。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0可作为用于输出声音的膜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可为通过使用其中的音圈生成磁力来使显示面板110振动的激励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为响应于显示装置10的内部压力变化而通过收缩或膨胀来生成声音的无源辐射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可用作输出中高频范围内的声音的中高频声音发生器,并且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用作低频声音发生器,该低频声音发生器输出低频范围内的声音,该低频范围比第一声音发生器210输出的声音的频率范围低。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中所示,显示装置10包括两个声音发生器(210和230),但是声音发生器的数量不限于此。稍后将参照图8至图10对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下盖180可布置在散热膜130的表面上。下盖180可通过第一粘合构件115附接到显示面板110的第一衬底111的表面的边缘部分。第一粘合构件115可为包括如泡沫的缓冲层的双面胶带。下盖180可包括金属或钢化玻璃。
显示装置10可通过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使用作为膜片的显示面板110来输出声音。因此,由于显示装置10可向前输出声音,因此可改善声音品质。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使得通常设置在常规显示面板的下表面或一侧上的扬声器可被省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可为包括多个如图2和图4中所示的源驱动电路121的中型或大型显示装置,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替代性地,显示装置10可为包括单个源驱动电路121的小型显示装置。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柔性膜122、源电路板140和线缆150可被省略。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源驱动电路121和时序控制电路170可集成到一个集成电路中,且然后附接到一个柔性电路板上或者附接到显示面板110的第一衬底111上。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可为包括例如监视器和电视的中型或大型显示装置,或者为包括例如智能电话和平板电脑的小型显示装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中所示,柔性膜122可朝向散热膜130的下表面弯曲。因此,源电路板140可布置在散热膜130的表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源电路板140布置在散热膜130的表面上,并且控制电路板160布置在下盖180的第一表面上。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源电路板140布置在散热膜130的表面与下盖180的第二表面之间。因此,与源电路板140的第一连接件151连接的线缆150可经由穿过下盖180限定的第一线缆孔CH1与控制电路板160的第二连接件152连接。
控制电路板160上可布置有声音驱动电路171以及时序控制电路170。
声音驱动电路171可从系统电路板接收作为数字信号的声音控制信号。声音驱动电路171可形成为集成电路,并且可布置在控制电路板160或系统电路板上。声音驱动电路171可包括用于处理作为数字信号的声音控制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用于将由DSP处理的数字信号转换为作为模拟信号的驱动电压的数模转换器(“DAC”)以及用于放大从DAC输出的模拟驱动电压并输出放大的模拟驱动电压的放大器(“AMP”)。模拟驱动电压可包括正驱动电压和负驱动电压。
声音驱动电路171可基于声音控制信号来生成用于驱动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的第一声音信号。
在如图3中所示的声音驱动电路171、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布置在下盖180上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与下盖180固定。
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可通过声音信号线WL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160。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可通过声音信号线WL接收第一声音信号。第一声音生成器210可响应于接收到的第一声音信号通过使显示面板110振动来输出声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基于内部压力变化而被动地输出声音,而不接收声音信号。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传输声音信号的线可被省略。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响应于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的振动通过振动来输出声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实现为激励器的声音发生器的数量和实现为无源辐射器的声音发生器的数量不限于图3至图5中所示的数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0与下盖180之间还可布置有包括弹性材料的缓冲构件(未示出)。当第一声音发生器210产生振动时,缓冲构件可有效地防止布置在显示面板110与下盖180之间的元件受损。
阻挡构件200可位于散热膜130与下盖180之间。阻挡构件200可阻挡或防止声波(或波长)的移动。
图11是图5的区域A的放大图。另外参照图11,阻挡构件200可包括基础膜201、缓冲层202、牺牲层203、第一粘合层204和第二粘合层205。
基础膜201可包括塑料或由塑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基础膜201可为PET。
缓冲层202可布置在基础膜201的表面上。缓冲层202可包括具有弹性的泡沫或由具有弹性的泡沫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缓冲层202可包括聚氨酯、硅树脂、橡胶或气凝胶或由其制成。
牺牲层203可布置在缓冲层202的表面上。在阻挡构件200被错误附接之后拆卸的情况下,牺牲层203可被分离。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粘合层204和牺牲层203的一部分可保留在散热膜130的表面上。牺牲层203可包括具有低弹性的材料或由具有低弹性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牺牲层203可包括聚氨酯或由聚氨酯制成。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牺牲层203可被省略。
第一粘合层204可布置在牺牲层203的表面上。第一粘合层204可附接到散热膜130的表面上。第一粘合层204可为丙烯酸粘合剂或硅酮粘合剂,但不限于此。
第二粘合层205可布置在基础膜201的另一表面上。第二粘合层205可布置在下盖180的第二表面上。第二粘合层205可为丙烯酸粘合剂或硅酮粘合剂,但不限于此。
图6是示出图3的显示装置10的阻挡构件200以及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的仰视图。为了描述的便利,在图6中仅示出显示面板110的第一衬底111、散热膜130、阻挡构件200、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并且从图6省略了源驱动电路121、柔性膜122、源电路板140、线缆150、控制电路板160、时序控制电路170和下盖180。
参照图5和图6,散热膜130的尺寸可小于第一衬底111的尺寸。因此,第一衬底111的表面的四个边缘可被暴露而不被散热膜130覆盖。
阻挡构件200可包括第一部分200a和第二部分200b。
第一部分200a可位于散热膜130与下盖180之间,并且在平面图中可完全围绕散热膜130的边缘。第一部分200a可限定用于在散热膜130与下盖180之间传输声波的气隙空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200a可在气隙空间的边缘处以密封的方式将下盖180连接到散热膜130,从而密封气隙空间。第一部分200a可附接到散热膜130的表面和下盖180的第二表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部分200a限定所有侧上密封的气隙空间的情况下,可确保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振动的空间。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防止由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生成的声音沿显示装置10的侧面泄漏。
第二部分200b可将在散热膜130与下盖180之间由第一部分200a限定的气隙空间划分为声音区域A1和电路区域B。
声音区域A1为布置有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的区域。声音区域A1的所有侧可由第一部分200a和第二部分200b密封。相应地,由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生成的声音可不泄漏出显示装置10。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声音区域A1形成完全密封的空间,以使得声音区域A1中的压力可保持基本上恒定。相应地,由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的振动引起的气隙空间的压力变化可更有效地传输到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压力变化被更有效地传输到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因此可增强从作为无源辐射器的第二声音发生器230输出的声音的特性。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振动可防止在显示面板110中生成的声音的强度或声压被降低。相应地,可增强中高频范围和低频范围内的声音输出特性。
电路区域B为布置有源电路板140的区域。电路区域B的所有侧可由第一部分200a和第二部分200b密封。
如果连续地传输由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类似物生成的振动到源电路板140等,则存在着源电路板140将受损或者它们的性能将变差的可能性。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第二部分200b将气隙空间划分为声音区域A1和电路区域B,以便可防止由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类似物生成的振动传输到源电路板140、源驱动电路121、柔性膜122等,或者可基本上减少该振动的这种传输。
电路区域B的尺寸可根据布置在电路区域B中的电路板的尺寸而变化。在一个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在散热膜130上未布置有电路的情况下,电路区域B可被省略。
阻挡构件200也可布置成各种形式中的一种,该各种形式将在后面参照图12和图13更详细地描述。
图7是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区域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参照图7,显示面板110可包括第一衬底111、第二衬底112、薄膜晶体管层TFTL、发光元件层EML、填充物FL、光波长转换层QDL和滤色器层CFL。
第一衬底111的面对第二衬底112的表面上可布置有缓冲层302。缓冲层302可布置在第一衬底111上以保护薄膜晶体管335和发光元件免受通过第一衬底111引入的湿气的影响,第一衬底111易受湿气渗透。缓冲层302可包括彼此交替地堆叠的多个无机层或由其构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缓冲层302可具有多层结构,在该多层结构中,一个或多个无机层被交替地堆叠,且该一个或多个无机层选自氧化硅(SiOx)层、氮化硅(SiNx)层和氮氧化硅(SiON)层。替代性地,缓冲层302可被省略。
薄膜晶体管层TFTL布置在缓冲层302上。薄膜晶体管层TFTL包括薄膜晶体管335、栅极绝缘层336、层间绝缘膜337、保护层338和平坦化层339。
多个薄膜晶体管335布置在缓冲层302上。多个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个包括有源层331、栅电极332、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中所示,多个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个形成为栅电极332位于有源层331上方的顶栅型。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替代性地,多个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个可形成为栅电极332位于有源层331下方的底栅型或者栅电极332位于有源层331上方和下方的双栅型。
有源层331布置在缓冲层302上。有源层331可包括硅基半导体材料或氧化物基半导体材料或由其制成。缓冲层302与有源层331之间可布置有遮光层以阻挡外部光进入有源层331。
栅极绝缘层336可布置在有源层331上。栅极绝缘层336可为无机层,例如,SiOx层、SiNx层,或者可具有包括这些层或由这些层构成的多层结构。
多个栅电极332和多个栅极线可布置在栅极绝缘层336上。多个栅电极332和多个栅极线中的每个可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其中,每层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e)、铜(Cu)及其组合物(例如,合金)中的一种或多种,或由其制成。
层间绝缘膜337可布置在栅电极332和栅极线上。层间绝缘膜337可为无机层,例如,SiOx层、SiNx层,或者可具有包括这些层或由这些层构成的多层结构。
多个源电极333、多个漏电极334和多个数据线可布置在层间绝缘膜337上。多个源电极333和多个漏电极334中的每个可通过穿透栅极绝缘层336和层间绝缘膜337的接触孔连接到有源层331。多个源电极333、多个漏电极334和多个数据线中的每个可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其中,每层包括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e)、铜(Cu)及其组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或由其制成。
用于使薄膜晶体管335绝缘的保护层338可布置在源电极333、漏电极334和数据线上。保护层338可为无机层,例如,SiOx层、SiNx层,或者可具有包括这些层或由这些层构成的多层结构。
平坦化层339可布置在保护层338上以平坦化因薄膜晶体管335引起的台阶。平坦化层339可包括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有机材料,或由其制成。
发光元件层EML布置在薄膜晶体管层TFTL上。发光元件层EML包括发光元件和像素限定层344。
多个发光元件和像素限定层344布置在平坦化层339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可为有机发光器件。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可包括阳极341、发光层342和阴极343。
阳极341可布置在平坦化层339上。阳极341可通过穿过保护层338和平坦化层339限定的接触孔与薄膜晶体管335的漏电极334连接。
像素限定层344可布置在平坦化层339上并且可覆盖阳极341的边缘以限定像素。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像素限定层344作为用于限定子像素PX1至PX3的像素限定层。子像素PX1至PX3中的每个为阳极341、发光层342和阴极343被顺序地堆叠以使得来自阳极341的空穴和来自阴极343的电子在发光层342中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射光的的区域。
发光层342布置在阳极341和像素限定层344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层342可为有机发光层。发光层342可发射具有短波长的光,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蓝色光可具有约450纳米(nm)至约490nm的峰值波长范围,并且紫外光可具有小于450nm的峰值波长范围。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层342可为通常提供给子像素PX1至PX3中的所有的公共层。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110可包括光波长转换层QDL和滤色器层CFL,其中,光波长转换层QDL用于将从发光层342发射的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的短波长光转换为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并且滤色器层CFL用于选择性地透射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层342可以两个或更多个堆叠的串联结构(例如,三个蓝色发光层彼此重叠的三个堆叠的串联结构)形成。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堆叠之间还可布置有电荷产生层。
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一个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发光层342可包括量子点材料。量子点的核可选自II-VI族化合物、III-V族化合物、IV-VI族化合物、IV族元素、IV族化合物和它们的组合物。
II-VI族化合物可选自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和四元化合物,其中,二元化合物选自CdSe、CdTe、ZnS、ZnSe、ZnTe、ZnO、HgS、HgSe、HgTe、MgSe、MgS和它们的混合物,三元化合物选自AgInS、CuInS、CdSeS、CdSeTe、CdSTe、ZnSeS、ZnSeTe、ZnSTe、HgSeS、HgSeTe、HgSTe、CdZnS、CdZnSe、CdZnTe、CdHgS、CdHgSe、CdHgTe、HgZnS、HgZnSe、HgZnTe、MgZnSe、MgZnS和它们的组合物,并且四元化合物选自HgZnTeS、CdZnSeS、CdZnSeTe、CdZnSTe、CdHgSeS、CdHgSeTe、CdHgSTe、HgZnSeS、HgZnSeTe、HgZnSTe和它们的组合物。
III-V族化合物可选自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和四元化合物,其中,二元化合物选自GaN、GaP、GaAs、GaSb、AlN、AlP、AlAs、AlSb、InN、InP、InAs、InSb和它们的组合物,三元化合物选自GaNP、GaNAs、GaNSb、GaPAs、GaPSb、AlNP、AlNAs、AlNSb、AlPAs、AlPSb、InGaP、InNP、InNAs、InNSb、InPAs、InPSb和它们的组合物,并且四元化合物选自GaAlNP、GaAlNAs、GaAlNSb、GaAlPAs、GaAlPSb、GaInNP、GaInNAs、GaInNSb、GaInPAs、GaInPSb、InAlNP、InAlNAs、InAlNSb、InAlPAs、InAlPSb和它们的组合物。
IV-VI族化合物可选自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和四元化合物,其中,二元化合物选自SnS、SnSe、SnTe、PbS、PbSe、PbTe和它们的组合物,三元化合物选自SnSeS、SnSeTe、SnSTe、PbSeS、PbSeTe、PbSTe、SnPbS、SnPbSe、SnPbTe和它们的组合物,并且四元化合物选自SnPbSSe、SnPbSeTe、SnPbSTe和它们的组合物。IV族元素可选自Si和Ge。IV族化合物可为选自SiC、SiGe和它们的组合物的二元化合物。
此处,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或四元化合物可以均匀的浓度存在于颗粒中,或者可以部分不同的浓度存在于相同的颗粒中。另外,二元化合物、三元化合物或四元化合物可具有一个量子点围绕另一个量子点的核/壳结构。核与壳之间的界面可具有存在于壳中的元素的浓度朝向中心降低的浓度梯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可具有包括含有上述纳米晶体的核和围绕该核的壳的核-壳结构。每个量子点的壳可作为用于通过防止核的化学变性来保持半导体特性的保护层和/或作为用于为量子点赋予电泳特性的充电层。壳可为单层或多层。核与壳之间的界面可具有存在于壳中的元素的浓度朝向中心降低的浓度梯度。每个量子点的壳可为例如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或它们的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可为诸如SiO2、Al2O3、TiO2、ZnO、MnO、Mn2O3、Mn3O4、CuO、FeO、Fe2O3、Fe3O4、CoO、Co3O4或NiO的二元化合物,或者诸如MgAl2O4、CoFe2O4、NiFe2O4或CoMn2O4的三元化合物,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半导体化合物可为CdS、CdSe、CdTe、ZnS、ZnSe、ZnTe、ZnSeS、ZnTeS、GaAs、GaP、GaSb、HgS、HgSe、HgTe、InAs、InP、InGaP、InSb、AlAs、AlP或AlSb,但不限于此。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可具有约45nm或更小的发射波长频谱的半峰全宽(FWHM),优选为约40nm或更小,或者更优选为约30nm或更小。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改善颜色纯度和颜色再现性,并且可在所有方向上辐射通过量子点发射的光,从而改善宽视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量子点可为在本公开所属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形式,并且不限于特定形式。更具体地,量子点可为球形、金字塔形、多臂或立方纳米颗粒、纳米管、纳米线、纳米纤维或板状纳米颗粒的形式。
多个量子点中的每个可根据粒径来控制发射光的颜色。因此,量子点可具有各种发射颜色,诸如蓝色、红色和绿色。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发光层342包括量子点材料的情况下,光波长转换层QDL可被省略。
除了发光层342以外,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还可定位在阴极343与多个阳极341中的每个之间。
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便利,将对发光层342为有机发光层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阴极343布置在发光层342上。阴极343可形成为覆盖发光层342。阴极343可为通常提供给所有像素的公共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层EML可形成为朝向第二衬底112(即,在向上方向上)发射光的顶部发射型。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阳极341可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诸如Al和Ti的堆叠结构(Ti/Al/Ti)、Al和铟锡氧化物(“ITO”)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或APC合金和ITO的堆叠结构(ITO/APC/ITO)),或由其制成。APC合金为Ag、钯(Pd)和Cu的合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阴极343可包括可透射光的透明导电材料(“TCO”)(诸如ITO或铟锌氧化物(“IZO”))或半透射导电材料(诸如镁(Mg)、Ag或Mg与Ag的合金),或者由其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阴极343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制成的情况下,可通过微腔来增加光输出效率。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一个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发光元件层EML可形成为底部发射型。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阴极343可包括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并且阳极341可包括可透射光的透明导电材料或半透射导电材料,或由其制成。为了描述的便利,下面将对发光元件层EML具有顶部发射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发光元件层EML上布置有封装层345。封装层345用于防止氧气或湿气渗透到发光层342和阴极343中。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封装层345可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无机层可包括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钛,或由其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封装层345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有机层可具有足够的厚度以防止颗粒穿透封装层345并且进入发光层342和阴极343。有机层可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封装层345可包括两个无机层和位于两个无机层之间的有机层。
滤色器层CFL布置在第二衬底112的面对第一衬底111的表面上。滤色器层CFL可包括黑矩阵360和滤色器370。
黑矩阵360可布置在第二衬底112的表面上。黑矩阵360可不与子像素PX1至PX3重叠,并且可与像素限定层344重叠。黑矩阵360可包括能够阻挡光的黑色染料或不透明的金属材料。
滤色器370可与子像素PX1至PX3重叠。第一滤色器371可与第一子像素PX1重叠,第二滤色器372可与第二子像素PX2重叠,并且第三滤色器373可与第三子像素PX3重叠。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滤色器371可为透射第一颜色的光的第一颜色光透射过滤器,第二滤色器372可为透射第二颜色的光的第二颜色光透射过滤器,并且第三滤色器373可为透射第三颜色的光的第三颜色光透射过滤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颜色可为红色,第二颜色可为绿色,并且第三颜色可为蓝色。在这种情况下,透射过第一滤色器371的红色光的峰值波长范围可为约620nm至约750nm,透射过第二滤色器372的绿色光的峰值波长范围可为约500nm至约570,并且透射过第三滤色器373的蓝色光的峰值波长范围可为约450nm至约490n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相邻的滤色器的边缘可与黑矩阵360重叠。因此,黑矩阵360可防止当从任一个子像素的发光层342发射的光行进到相邻子像素的滤色器时可能发生的颜色混合。
滤色器370上可布置有外涂层以平坦化因滤色器370和黑矩阵360而引起的台阶。替代性地,外涂层可被省略。
光波长转换层QDL布置在滤色器层CFL上。光波长转换层QDL可包括第一覆盖层351、第一波长转换层352、第二波长转换层353、第三波长转换层354、第二覆盖层355、层间有机层356和第三覆盖层357。
第一覆盖层351可布置在滤色器层CFL上。第一覆盖层351可防止湿气或氧气从外部通过滤色器层CFL渗透到第一波长转换层352、第二波长转换层353和第三波长转换层354中。第一覆盖层351可包括诸如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钛的无机材料,或由其制成。
第一波长转换层352、第二波长转换层353和第三波长转换层354可布置在第一覆盖层351上。
第一波长转换层352可与第一子像素PX1重叠。第一波长转换层352可将从第一子像素PX1的发光层342发射的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的短波长光转换为第一颜色的光。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波长转换层352可包括第一基础树脂、第一波长移位器和第一散射体。
第一基础树脂可为对于第一波长移位器和第一散射体具有高透光率和优异的色散特性的材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基础树脂可包括诸如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卡多树脂或酰亚胺树脂的有机材料。
第一波长移位器可使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转换或移位。第一波长移位器可为量子点、量子棒或磷光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作为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当第一波长移位器为量子点时,第一波长移位器可具有根据其组分和尺寸的特定带隙。因此,第一波长移位器可吸收入射光,且然后发射具有唯一波长的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波长移位器可具有包括含有纳米晶体的核和围绕该核的壳的核-壳结构。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形成核的纳米晶体包括IV族纳米晶体、II-VI族化合物纳米晶体、III-V族化合物纳米晶体、IV-VI族纳米晶体和它们的组合物。壳可作为用于通过防止核的化学变性来保持半导体特性的保护层和/或作为用于为量子点赋予电泳特性的充电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壳可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壳可为例如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化合物或它们的组合物。
第一散射体可具有与第一基础树脂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并且可与第一基础树脂形成光学界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散射体可为光散射颗粒。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散射体可为诸如氧化钛(TiO2)、氧化硅(SiO2)、氧化锆(ZrO2)、氧化铝(Al2O3)、氧化铟(In2O3)、氧化锌(ZnO)或氧化锡(SnO2)的金属氧化物颗粒。替代性地,第一散射体可为诸如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树脂的有机颗粒。
第一散射体可在基本上不改变透射过第一波长转换层352的光的波长的情况下在随机方向上散射入射光。相应地,可增加透射过第一波长转换层352的光的路径的长度,从而增加第一波长移位器的颜色转换效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波长转换层352可与第一滤色器371重叠。因此,从第一子像素PX1提供的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的短波长光的一部分可穿过第一波长转换层352因为它没有被第一波长移位器转换为第一颜色的光。然而,在不由第一波长转换层352转换的情况下入射到第一滤色器371上的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的短波长光可不穿过第一滤色器371。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从第一波长转换层352输出的第一颜色的光可穿过第一滤色器371并且朝向第二衬底112行进。
第二波长转换层353可与第二子像素PX2重叠。第二波长转换层353可将从第二子像素PX2的发光层342发射的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的短波长光转换为第二颜色的光。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波长转换层353可包括第二基础树脂、第二波长移位器和第二散射体。第二波长转换层353的第二基础树脂、第二波长移位器和第二散射体与第一波长转换层352的基本上相同,并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波长移位器和第二波长移位器为量子点的情况下,第二波长移位器的直径可小于第一波长移位器的直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波长转换层353可与第二滤色器372重叠。因此,从第二子像素PX2提供的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的短波长光的一部分可如不由第二波长移位器转换为第二颜色的光的情况那样穿过第二波长转换层353。然而,在不由第二波长转换层353转换的情况下入射到第二滤色器372上的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的短波长光可不穿过第二滤色器372。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从第二波长转换层353输出的第二颜色的光可穿过第二滤色器372并且朝向第二衬底112行进。
第三波长转换层354可与第三子像素PX3重叠。第三波长转换层354可将从第三子像素PX3的发光层342发射的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的短波长光转换为第三颜色的光。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波长转换层354可包括第三基础树脂和第三散射体。第三波长转换层354的第三基础树脂和第三散射体与第一波长转换层352的基本上相同,并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波长转换层354可与第三滤色器373重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从第三子像素PX3提供的光为蓝色光的情况下,从第三子像素PX3提供的蓝色光可如不由第三波长转换层354转换的情况那样穿过第三波长转换层354。穿过第三波长转换层354的光可穿过第三滤色器373并且朝向第二衬底112行进。即,当从第三子像素PX3提供的光为蓝色光时,第三波长转换层354可不包括波长移位器。
第二覆盖层355可布置在第一波长转换层352、第二波长转换层353、第三波长转换层354和未被波长转换层352至354覆盖的第一覆盖层351上。第二覆盖层355防止湿气或氧气从外部渗透到第一波长转换层352、第二波长转换层353和第三波长转换层354中。第二覆盖层355可包括诸如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钛的无机材料,或由其制成。
层间有机层356可布置在第二覆盖层355上。层间有机层356可为用于平坦化因波长转换层352至354而引起的台阶的平坦化层。层间有机层356可包括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有机材料,或由其制成。
第三覆盖层357可布置在层间有机层356上。第三覆盖层357可包括诸如氮化硅、氮化铝、氮化锆、氮化钛、氮化铪、氮化钽、氧化硅、氧化铝或氧化钛的无机材料,或由其制成。
填充物FL可布置在布置于第一衬底111上的封装层345与布置于第二衬底112上的第三覆盖层357之间。填充物FL可包括具有缓冲功能的材料或由具有缓冲功能的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填充物FL可包括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的有机材料,或由其制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结合第一衬底111和第二衬底112的密封材料可布置在显示面板110的非显示区域中。当在平面图中观察时,填充物FL可被密封材料围绕。密封材料可为玻璃料或密封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中所示,第一子像素PX1至第三子像素PX3可发射诸如蓝色光或紫外光的短波长光。第一子像素PX1的光由第一波长转换层352转换为第一颜色的光,且然后通过第一滤色器371输出。第二子像素PX2的光由第二波长转换层353转换为第二颜色的光,且然后通过第二滤色器372输出。第三子像素PX3的光通过第三波长转换层354和第三滤色器373输出。因此,可输出白色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7中所示,子像素PX1至PX3中的每个形成为朝向第二衬底112(即,在向上方向上)发射光的顶部发射型。因此,包括诸如石墨或铝的不透明材料的散热膜130可布置在第一衬底111的另一表面上。
图8是示出图3的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8是沿图3的线III-III'截取的剖面。
参照图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可为通过使用其中的音圈生成磁力来使显示面板110振动的激励器。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下盖180的布置有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的区域中可限定或形成有孔。
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可包括磁体211、线轴212、音圈213、第一阻尼器214和下板215。
磁体211为永磁体,并且可使用如钡铁氧体的烧结磁体。磁体211的材料可为三氧化三铁(Fe2O3)、碳酸钡(BaCO3)、钕磁体、具有改善的磁性成分的锶铁氧体或者铸造磁体的铝(Al)、镍(Ni)或钴(Co)合金,但不限于此。钕磁体可为例如钕铁硼(Nd-Fe-B)。
磁体211可包括板211a、从板211a的中心突出的中央突起211b以及从板211a的边缘突出的侧壁211c。中央突起211b和侧壁211c可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因此,中央突起211b与多个侧壁211c中的每个之间可形成有预定空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磁体211可为圆柱体的形状,具体地,具有在圆柱体的任一个基部中形成的圆形空间的圆柱体。
磁体211的中央突起211b可具有北(N)极的磁极,并且板211a和侧壁211c可具有南(S)极的磁极。因此,可在磁体211的中央突起211b与板211a之间以及中央突起211b与侧壁211c之间形成外部磁场。
线轴212可为圆柱形的。磁体211的中央突起211b可布置在线轴212的内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轴212可围绕磁体211的中央突起211b。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磁体211的侧壁211c可布置在线轴212的外部。即,磁体211的侧壁211c可围绕线轴212。线圈架212与磁体211的中央突起211b之间以及在线圈架212与磁体211的侧壁211c之间可形成空间。
线轴212可包括通过加工纸浆或纸而获得的材料、铝或镁或其组合物、如聚丙烯的合成树脂或聚酰胺基纤维,或者由其制成。线轴212的端部可使用粘合构件附接到散热膜130。粘合构件可为双面胶带。
音圈213缠绕在线轴212的外周表面上。与线轴212的端部相邻的音圈213可接收第一声音信号。因此,电流可根据第一声音信号而流过音圈213,并且施加的磁场可根据流过音圈213的电流而形成在音圈213周围。形成在音圈213周围的施加的磁场的N极和S极可根据流过音圈213的电流的交流电(AC)驱动来改变。相应地,吸力和斥力交替地作用在磁体211和音圈213上。因此,如图9和图10中所示,缠绕有音圈213的线轴212可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往复运动。相应地,显示面板110和散热膜130可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振动,从而输出声音。
第一阻尼器214布置在线轴212的上侧的一部分与磁体211的侧壁211c之间。第一阻尼器214根据线轴212的上下运动通过收缩或松弛来控制线轴212的上下振动。即,由于第一阻尼器214连接到线轴212和磁体211的侧壁211c,因此线轴212的上下运动可被第一阻尼器214的恢复力限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当线轴212在预定高度以上振动或在预定高度以下振动时,可通过第一阻尼器214的恢复力将其复位到其初始位置。
下板215可布置在磁体211的下表面上。下板215可与磁体211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与磁体211分离地形成。当下板215与磁体211分离地形成时,磁体211可通过如双面胶带的粘合构件附接到下板215。
下板215可通过如螺钉的固定构件216固定到下盖180。相应地,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的磁体211可固定到下盖180。
与第一声音发生器210不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不包括磁体211和音圈213。因此,第二声音发生器230不响应于施加的电压而输出声音。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8中所示,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通过一起使用的声音发生器(例如,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的共振现象来输出声音。为此,如图8中所示,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包括框架部231、膜片232、盖部233和第二阻尼器234。
框架部231可用作将膜片232和第二阻尼器234固定到其上的支承构件。框架部231可通过如螺钉的固定构件235固定到下盖180以便稳定地用作支承构件。框架部231可包括诸如塑料或金属材料的固体和硬质材料,或由其制成。
膜片232的边缘固定到框架部231的边缘。膜片232可包括各种材料或由各种材料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膜片232可包括通过加工纸浆或纸而获得的材料、陶瓷、芳纶、铝或镁或其组合物(例如,合金)、如聚丙烯的合成树脂或聚酰胺基纤维,或者由其制成。膜片232可根据显示面板110与下盖180之间的空间中的压力变化而在膜片232的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振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8中所示,膜片232在图8中可具有圆锥形结构,但不限于此。替代性地,膜片232可被各种修改为各种形状中的一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膜片232可具有平板状结构。
第二阻尼器234可连接到框架部231的底表面或侧壁的一部分,并且可连接到膜片232。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阻尼器234通过收缩或松弛来控制膜片232的上下振动。即,由于第二阻尼器234连接到膜片232和框架部231的底表面或侧壁,因此膜片232的上下运动可通过第二阻尼器234的恢复力来限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当膜片232在预定高度以上振动或在预定高度以下振动时,可通过第二阻尼器234的恢复力将膜片232复位到其初始位置。
盖部233可布置在膜片232上并且防止异物渗透到第二声音发生器230中。盖部233可具有圆顶形结构并且位于膜片232的中央部分中。在一个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密封结构由膜片232形成,并且盖部233可被省略。
膜片232可根据显示面板110与下盖180之间的空间中的压力变化而在膜片232的厚度方向上(即,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振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9中所示,当显示面板110通过第一声音发生器210朝向第二衬底112膨胀时,显示面板110与下盖180之间的空间中的压力减小。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9中所示,膜片232在向上方向上(即,朝向下盖180的内部)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0中所示,当显示面板110通过第一声音发生器210朝向第一衬底111收缩时,显示面板110与下盖180之间的空间中的压力增加。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0中所示,膜片232在向下方向上(即,朝向下盖180的外部)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当第一声音发生器210通过使显示面板110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时,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的膜片232可在没有施加电压的情况下由自身振动,从而输出低频范围内的第二声音。由于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布置在形成于下盖180中的孔中,因此可在不改变显示装置10的整体厚度的情况下改善低频声音的品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固定到所示的下盖180,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此。替代性地,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固定到控制电路板160、系统电路板、电源电路板或虚设电路板,而不是下盖180。虚设电路板是指未布置有除了第一声音发生器210或第二声音发生器230以外的其它电路的电路板。虚设电路板可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或印刷电路板。
图12和图13示出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阻挡构件200_1和声音发生器的布置。图12和图13的实施方式与图6的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除了第一声音发生器和第二声音发生器中的每个包括多个声音发生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2,阻挡构件200_1可包括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和第三部分200c。
第一部分200a可在散热膜130与下盖180之间限定气隙空间,并且第二部分200b可将气隙空间划分为声音区域A1_1和电路区域B。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它元件或特征与上面参照图6描述的元件或特征相同或相似,并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第三部分200c可将声音区域A1_1划分为彼此不同的第一声音区域A1a和第二声音区域A2a。第一声音区域A1a和第二声音区域A2a中的每个可由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和第三部分200c完全密封。
第一声音发生器可包括多个声音发生器210a和210b,具体地,可包括布置在第一声音区域A1a中的第一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a和布置在第二声音区域A2a中的第二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a和第二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b可为激励器。
第二声音发生器也可包括多个声音发生器(230a和230b),具体地,可包括布置在第一声音区域A1a中的第一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a和布置在第二声音区域A2a中的第二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b。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a和第二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b可为无源辐射器。
第一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a和第一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a可布置在第一声音区域A1a中,并且第二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b和第二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b可布置在第二声音区域A2a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10_1的第一声音区域A1a可通过第一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a和第一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a提供右立体声,并且第二声音区域A2a可通过第二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b和第二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b提供左立体声。因此,显示装置10_1可提供2.0声道的立体声。
由于声音区域A1_1由第三部分200c划分为第一声音区域A1a和第二声音区域A2a,因此可防止在第一声音区域A1a中生成的声音或声波与在第二声音区域A2a中生成的声音或声波之间的干扰。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声音区域A1a和第二声音区域A2a中的每个形成完全密封的空间,因此可将第一声音区域A1a中的压力变化和第二声音区域A2a中的压力变化有效地传输到第一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a和第二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b。
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声音区域A1a和第二声音区域A2a被完全密封,因此可防止声压的降低,从而改善显示装置10_1的声音输出特性。
电路区域B为布置有源电路板140的区域。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其它元件或特征与上述的相同或相似,并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在一个替代性实施方式中,电路区域B可被省略。
在一个替代性实施方式中,参照图13,阻挡构件200_2可包括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第三部分200c1和第四部分200c2。
第一部分200a可在散热膜130与下盖180之间限定气隙空间,并且第二部分200b可将气隙空间划分为声音区域A1_2和电路区域B。其它元件或特征与上面参照图6描述的元件或特征相同或相似,并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第三部分200c1和第四部分200c2可将声音区域A1_2划分为彼此不同的第一声音区域A1b、第二声音区域A2b和第三声音区域A3b。第一声音区域A1b可由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和第三部分200c1完全密封。第二声音区域A2b可由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和第四部分200c2完全密封。第三声音区域A3b可由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第三部分200c1和第四部分200c2完全密封。
第一声音发生器可包括多个声音发生器(210a、210b和210c),例如,多个激励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发生器可包括布置在第一声音区域A1b中的第一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a、布置在第二声音区域A2b中的第二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b和布置在第三声音区域A3b中的第三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c。
第二声音发生器可包括多个声音发生器(230a、230b和230c),例如,多个无源辐射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声音发生器可包括布置在第一声音区域A1b中的第一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a、布置在第二声音区域A2b中的第二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b和布置在第三声音区域A3b中的第三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c。
第一声音区域A1b、第二声音区域A2b和第三声音区域A3b可具有相同的尺寸或不同的尺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声音区域A1b和第二声音区域A2b可具有相同的尺寸,并且第三声音区域A3b的尺寸可小于第一声音区域A1b的尺寸和第二声音区域A2b的尺寸。然而,每个声音区域的尺寸和多个声音区域之间的大小关系可被各种修改。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声音区域A1b、第二声音区域A2b和第三声音区域A3b彼此分离的情况下,显示装置10_2的第一声音区域A1b可通过第一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a和第一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a提供中频范围至高频范围内的右立体声,第二声音区域A2b可通过第二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b和第二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b提供中频范围至高频范围内的左立体声,并且第三声音区域A3b可通过第三个第一声音发生器210c和第三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c以提供中频范围至低频范围内的声音。因此,显示装置10_2可提供2.0声道的立体声。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由于声音区域A1_2由第三部分200c1和第四部分200c2划分为第一声音区域A1b、第二声音区域A2b和第三声音区域A3b,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一声音区域A1b、第二声音区域A2b和第三声音区域A3b中生成的声音或声波之间的干扰。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声音区域A1b、第二声音区域A2b和第三声音区域A3b中的每个被密封,因此可防止声压的降低,并且可在所有频率范围内提供丰富的声音输出。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声音区域A1b、第二声音区域A2b和第三声音区域A3b中的每个形成完全密封的空间,因此每个空间中的压力变化可有效地传输到第一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a、第二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b和第三个第二声音发生器230c。因此,可增强低音特性。
图14是排除了下盖180和控制电路板160的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_3的仰视图。图15是沿图3和图14的线II-II'截取的显示装置10_3的剖面图。图16是示出图14和图15的显示装置10_3的阻挡构件200_3和声音发生器210、230、250和260的仰视图。
图14至图16的实施方式与图3至图5的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除了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还附接到散热膜130的下表面,第一声音电路板270和第二声音电路板280还设置为将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电连接到源电路板140,并且设置阻挡构件200_3。
参照图3和图14至图16,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可通过如双面粘合剂的粘合构件附接到散热膜130的表面上。
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可通过第一声音电路板270连接到源电路板140的第二个第一连接件151b,并且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可通过第二声音电路板280连接到源电路板140的第二个第一连接件151b。
与布置在第三声音发生器250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可布置在第一声音电路板270的一侧上。与布置在第四声音发生器260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一焊盘和第二焊盘可布置在第二声音电路板280的一侧上。
用于连接到源电路板140的第二个第一连接件151b的连接部可布置在第一声音电路板270的另一侧和第二声音电路板280的另一侧上。即,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可通过第一声音电路板270电连接到源电路板140,并且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可通过第二声音电路板280电连接到源电路板14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声音电路板270和第二声音电路板280中的每个可为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线缆。
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可从声音驱动电路171接收第三声音信号。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可根据第三声音信号通过振动显示面板110来输出声音。
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可从声音驱动电路171接收第四声音信号。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可根据第四声音信号通过振动显示面板110来输出声音。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图14至图16中所示,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源电路板140通过第一声音电路板270连接,并且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和源电路板140通过第二声音电路板280连接。因此,即使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布置在散热膜130的表面上,并且控制电路板160布置在下盖180的表面上,控制电路板160和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可容易地彼此电连接,并且控制电路板16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可容易地彼此电连接。
图16是示出显示装置10_3的散热膜130、阻挡构件200_3以及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的仰视图。为了描述的便利,在图16中仅示出显示面板110的第一衬底111、散热膜130、阻挡构件200_3、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第二声音发生器230、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即,图16中省略了源驱动电路121、柔性膜122、源电路板140、线缆150、控制电路板160、时序控制电路170和下盖180。
参照图16,阻挡构件200_3可包括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第三部分200d1和第四部分200d2。
第一部分200a可在散热膜130与下盖180之间限定气隙空间,并且第二部分200b可将气隙空间划分为声音区域A1_3和电路区域B。其它元件或特征与上面参照图6描述的元件或特征相同或相似,并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第三部分200d1和第四部分200d2可将声音区域A1_3划分为彼此不同的第一声音区域A1c、第二声音区域A2c和第三声音区域A3c。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声音区域A2c可位于与电路区域B相邻的声音区域A1_3的角落处,并且第三声音区域A3c可位于与电路区域B相邻的声音区域A1_3的另一个角落处。
第一声音区域A1c可由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第三部分200d1和第四部分200d2完全密封。第二声音区域A2c可由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和第三部分200d1完全密封。第三声音区域A3c可由第一部分200a、第二部分200b和第四部分200d2完全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6中所示,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和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布置在第一声音区域A1c中。
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可布置在第二声音区域A2c中,并且第四声音发生器260可布置在第三声音区域A3c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声音区域A2c和第三声音区域A3c可具有彼此基本上相同的尺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声音区域A2c和第三声音区域A3c的相应的尺寸可小于第一声音区域A1c的尺寸。
电路区域B为布置有源电路板140的区域。其它元件或特征与上述的相同或相似,并因此,将省略其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由于通过第三部分200d1和第四部分200d2将声音区域A1_3划分为第一声音区域A1c、第二声音区域A2c和第三声音区域A3c,因此能够防止在第一声音区域A1c、第二声音区域A2c和第三声音区域A3c中生成的声音或声波之间的干扰。
图17是图14和图15的第三声音发生器250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图18是沿图17的线IV-IV'截取的剖面图。
参照图17和图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中的每个可为根据施加的电压通过收缩或膨胀来使显示面板110振动的压电元件。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中的每个可包括振动层511、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
第一电极512可包括第一主电极5121和第一分支电极5122。如图17中所示,第一主电极5121可布置在振动层511的仅一个侧表面上或振动层511的多个侧表面上。第一主电极5121也可布置在振动层511的上表面上。第一分支电极5122可从第一主电极5121分支。第一分支电极5122可彼此平行地排列。
第二电极513可包括第二主电极5131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7中所示,第二主电极5131可布置在振动层511的另一侧表面上,或者布置在振动层511的多个侧表面上。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7中所示,第一主电极5121可布置在布置有第二主电极5131的任一个侧表面上。第二主电极5131可布置在振动层511的上表面上。第一主电极5121和第二主电极5131可不彼此重叠。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从第二主电极5131分支。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彼此平行地排列。
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或Y轴方向)上彼此平行地排列。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在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交替地排列。即,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按照第一分支电极5122、第二分支电极5132、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的顺序在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重复地排列。
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可连接到第一声音电路板270或第二声音电路板280的金属线或焊盘电极。第一声音电路板270或第二声音电路板280的金属线或焊盘电极可连接到布置在第三声音发生器250或第四声音发生器260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
振动层511可为根据施加到第一电极512的第一驱动电压和施加到第二电极513的第二驱动电压而变形的压电元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振动层511可包括诸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或锆钛酸铅(“PZT”)的压电材料和电活性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由于振动层511的生产温度高,因此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可包括具有高熔点的银(Ag)或由Ag和钯(Pd)的合金制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包括Ag和Pd的合金或由Ag和Pd的合金制成的情况下,Ag含量可高于Pd含量以提高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的熔点。
振动层511可布置在每对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振动层511可根据施加到每个第一分支电极5122的第一驱动电压与施加到对应的第二分支电极5132的第二驱动电压之间的差异而收缩或膨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8中所示,布置在第一分支电极5122与布置在第一分支电极5122下方的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可为向上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层511在与第一分支电极5122相邻的上部区域中具有正极性,并且在与第二分支电极5132相邻的下部区域中具有负极性。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布置在第二分支电极5132与布置在第二分支电极5132下方的第一分支电极512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可为向下方向(↓)。在这种情况下,振动层511在与第二分支电极5132相邻的上部区域中具有负极性,并且在与第一分支电极5122相邻的下部区域中具有正极性。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可通过使用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将电场施加到振动层511的极化工艺来确定。
图19示出一种振动布置在第三声音发生器250的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方法。图20和图21是示出由图17和图18中所示的第三声音发生器250的振动引起的显示面板110的振动的侧视图。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9中所示,当布置在第一分支电极5122与布置在第一分支电极5122下方的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为向上方向(↑)时,如果正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一分支电极5122并且负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分支电极5132,则振动层511可根据第一力F1而收缩。第一力F1可为压缩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负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一分支电极5122并且正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分支电极5132,则振动层511可根据第二力F2而膨胀。第二力F2可为拉伸力。
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9中所示,当布置在第二分支电极5132与布置在第二分支电极5132下方的第一分支电极512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性方向为向下方向(↓)时,如果正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分支电极5132并且负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一分支电极5122,则振动层511可根据拉伸力而膨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负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二分支电极5132并且正极性的驱动电压施加到第一分支电极5122,则振动层511可根据压缩力而收缩。第二力F2可为拉伸力。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图20和图21中所示,当施加到第一电极512的驱动电压和施加到第二电极513的驱动电压在正极性与负极性之间重复地交替时,振动层511可重复收缩和膨胀,从而使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振动。
由于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中的每个布置在显示面板110的下表面上,因此当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中的每个的振动层511收缩和膨胀时,如图20和图21中所示,显示面板110可因应力而上下振动。随着显示面板110以这种方式通过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中的每个而振动时,显示装置10_3可输出声音。
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布置在与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相同的区域中,但是可布置在与布置有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中的每个可用作输出高频范围内的声音的高频声音发生器,并且第一声音发生器210可用作输出中低频范围内的声音低频声音发生器。即,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的振动位移可小于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的振动位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二声音发生器230根据显示装置10_3的内部压力变化而通过膜片232(参见图8)的上下运动来输出声音。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布置有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的第一声音区域A1c中发生足够的压力变化,因此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输出足够量的低频声音。然而,在布置有第三声音发生器250和第四声音发生器260的第二声音区域A2c和第三声音区域A3c中可不发生内部压力的足够变化。因此,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不会有效地输出足够量的低频声音以增强显示装置10_3的声音品质。相应地,在这样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声音发生器230可在布置有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的区域中布置成与第一声音发生器210相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显示装置10_1和10_2可包括如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多个第一声音发生器,并且多个第二声音发生器可布置在布置有第一声音发生器的区域中并且可布置成与第一声音发生器相邻。
图22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_4的仰视图。图23是沿图22的线V-V'截取的显示装置10_4的剖面图。
图22和图23的实施方式与图3至图5的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除了柔性膜122朝向下盖180的下表面弯曲,并且源电路板140布置在下盖180的下表面上。
参照图22和图23,柔性膜122朝向下盖180的下表面弯曲。相应地,源电路板140和控制电路板160可布置在下盖180的下表面上。因此,用于连接源电路板140和控制电路板160的线缆150可直接连接到源电路板140和控制电路板160,而不需要穿过通过下盖180限定的第一线缆孔CH1。
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声音发生器使用显示面板作为膜片以输出声音。因此,声音可从显示装置向前输出,从而改善声音品质。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声音发生器使得能够省略布置在常规显示面板的下表面或侧面上的扬声器。
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中,在没有施加的电压的情况下生成低频声音的低频声音发生器附接到下盖的表面。因此,能够增强显示装置的低频声音并且改善整体声音品质。
在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中,低频声音发生器附接到在下盖的表面中提供的孔。因此,显示装置的声音品质可在没有厚度增加的情况下得到改善。
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内容。
虽然已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特定示出和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如随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在形式和细节上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和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的第一表面上的发光元件层;
下盖,所述下盖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的第二表面上;
第一声音发生器,所述第一声音发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声音发生器通过使用由位于所述第一声音发生器中的音圈生成的磁力使所述显示面板振动来输出第一声音;以及
第二声音发生器,所述第二声音发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二声音发生器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下盖之间的空间中的压力变化对应地输出第二声音,所述压力变化由所述显示面板的振动引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声音发生器包括:
膜片,所述膜片通过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下盖之间的所述空间中的所述压力变化而在厚度方向上振动;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控制所述膜片在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振动;以及
框架部,所述框架部上固定有所述膜片和所述阻尼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布置在所述发光元件层上的第二衬底,并且
当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第一声音发生器朝向所述第二衬底膨胀时,所述膜片朝向所述下盖的内部膨胀。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第一声音发生器朝向所述第一衬底收缩时,所述膜片朝向所述下盖的外部膨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声音发生器包括:
线轴,所述线轴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上;
第一音圈,所述第一音圈围绕所述线轴;
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布置在所述线轴上并且与所述线轴间隔开;以及
下板,所述下板布置在所述第一磁体上并且通过第一固定构件固定到所述下盖。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三声音发生器,所述第三声音发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衬底的所述第二表面上,其中,所述第三声音发生器通过使用压电元件使所述显示面板振动来输出第三声音,其中,所述压电元件基于施加到所述压电元件上的电压而收缩或膨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
阻挡构件,所述阻挡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一声音发生器与所述第三声音发生器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阻挡构件围绕所述第一声音发生器和所述第三声音发生器中的每个。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声音发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声音发生器被所述阻挡构件围绕的第一区域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声音发生器布置在与所述第三声音发生器被所述阻挡构件围绕的第二区域不同的区域中。
CN202010371288.9A 2019-05-10 2020-05-06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9181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55032 2019-05-10
KR1020190055032A KR20200130603A (ko) 2019-05-10 2019-05-10 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8182A true CN111918182A (zh) 2020-11-10

Family

ID=73046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1288.9A Pending CN111918182A (zh) 2019-05-10 2020-05-0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17708B2 (zh)
KR (1) KR20200130603A (zh)
CN (1) CN11191818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52124B1 (ko) * 2018-12-27 2024-03-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555A (zh) * 2012-12-28 2015-08-26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454519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通过振动面板发声的显示装置
CN108124224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CN10812421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US20190098411A1 (en) * 2017-09-27 2019-03-2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9474A (ja) 1997-08-20 1999-03-09 Kenwood Corp 薄型テレビ用スピーカ装置
EP1617699A3 (en) 2004-07-12 2013-11-27 Sony Corporation Flat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stand and speaker apparatus
JP4923657B2 (ja) 2006-03-23 2012-04-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ピーカ装置およびこのスピーカ装置を用いた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2018129686A (ja) 2017-02-08 2018-08-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ウーハーボックス、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KR102266209B1 (ko) * 2017-04-29 2021-06-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1919454B1 (ko) * 2017-07-31 2018-11-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컴퓨팅 장치
KR102312266B1 (ko) * 2017-08-03 2021-10-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2386452B1 (ko) * 2018-05-02 2022-04-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1555A (zh) * 2012-12-28 2015-08-26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454519A (zh) * 2016-05-30 2017-12-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通过振动面板发声的显示装置
CN108124224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CN108124218A (zh) * 2016-11-30 2018-06-0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面板振动型发声显示装置
US20190098411A1 (en) * 2017-09-27 2019-03-28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CN109561374A (zh) * 2017-09-27 2019-04-02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17708B2 (en) 2021-02-09
KR20200130603A (ko) 2020-11-19
US20200359119A1 (en) 2020-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8352B (zh) 显示装置
US11561756B2 (en)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ound generator and vibration damping member
US11323652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00219935A1 (en) Display panel
JP7483388B2 (ja) 表示装置
US11095984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sound providing method thereof
US11675224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171183B2 (en) Display panel
US20200252707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917708B2 (en) Display device
US20230412972A1 (en) Blocking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668395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668665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668284B1 (ko) 표시 장치
KR20230100821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