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2590A -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2590A
CN111912590A CN202010551573.9A CN202010551573A CN111912590A CN 111912590 A CN111912590 A CN 111912590A CN 202010551573 A CN202010551573 A CN 202010551573A CN 111912590 A CN111912590 A CN 111912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c load
load deformation
box
judging
rig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157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2590B (zh
Inventor
陈雪梅
骆金威
叶翔宇
陈清良
潘雨
冯若琪
李栎森
舒阳
周裕力
何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5157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2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2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2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5/00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 G01M5/0041Investigating the elasticity of structures, e.g. deflection of bridges or air-craft wings by determining deflection or str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建立弱刚性结构的特征模型;b、确定待加工区域,所述加工区域为方形盒体四面的缘条结构;c、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找出待加工区域的刚性薄弱点;d、通过几何特征的数量和参数设计正交试验;e、建立有限元模型;f、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刚性薄弱点的静载变形量;g、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极差分析;h、通过机械加工试验判断静载变形临界值;i、通过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判断出弱刚性结构是否加工的依据。解决了解决机械加工零件工艺设计时,对弱刚性结构的可加工性缺乏快速、有效判断方法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航天工业中,由于厚度薄、刚性弱的机加零件在生产加工中容易发生加工振动,影响产品质量,导致零件不能加工,但是究竟如何判断一种结构能否满足机械加工要求,目前工厂中主要依靠工艺人员的经验。
中国授权专利公告号:CN106126778B公开了一种带曲面的薄壁件周铣稳定性预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薄壁件周铣稳定性预测方法预测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将有限元方法和结构动力修改方法相结合,模拟工件动力学参数因材料去除的变化,提取工件在不同刀具位置和不同轴向高度的动态位移,并提取出刀具运动到某个刀具位置点处时工件动力学参数沿刀具轴向的变化,最后建立多点刀具工件动力学模型,将工件动力学特性代入并求解稳定性。同时考虑周铣曲面时刀具工件接触域和刀具进给方向对稳定性的影响,可准确地预测带有曲面的薄壁件的周铣过程切削稳定性。
上述专利通过带有平面和曲面薄壁件的周铣过程,当以大轴向切深和小径向切深周铣薄壁件时,能够准确地预测切削稳定性,但是没有给出弱刚性结构能否加工的判断标准,或难以对不同尺寸参数的一系列弱刚性结构的可加工性进行快速判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解决了解决机械加工零件工艺设计时,对弱刚性结构的可加工性缺乏快速、有效判断方法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弱刚性结构的特征模型,所述特征模型为方形盒体结构模型,所述方形盒体的上方开口;
b、确定待加工区域,所述加工区域为方形盒体四面的缘条结构,所述缘条结构包括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
c、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找出待加工区域的刚性薄弱点;
d、通过几何特征的数量和参数设计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的正交试验;
e、建立有限元模型;
f、正交试验中,在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的刚性薄弱点施加静力载荷,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刚性薄弱点的静载变形量;
g、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极差分析;
h、通过机械加工试验判断静载变形临界值,如果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则能加工;如果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则不能加工;
i、通过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判断出弱刚性结构是否加工的依据。
步骤c中,所述模态分析包括四阶振型,所述四阶振型包括一阶模态、二阶模态、三阶模态和四阶模态。
步骤c中,所述待加工区域的刚性薄弱点为盒体四边顶部正中间位置。
步骤f中,所述静力载荷的大小、方向不变。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1、通过建立弱刚性结构的典型特征模型,确定待加工区域,并分析影响该区域加工几何特征因素,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找到待加工区域刚性薄弱点,根据几何特征因素的数量和参数选择范围,设计正交实验,并建立特征结构的的有限元模型,在刚性薄弱点施加静力载荷,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该区域的静载变形量,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对不同几何特征参数对结构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进行机械加工实验,建立静载变形量大小和可加工性的映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选取判断零件能否加工的静载变形量临界值,根据静载变形临界值,对影响最大的几个几何特征因素进行全要素分析,画出各几何特征因素的值与可加工性能判断的包络线图,作为快速判断该弱刚性结构可加工性的依据,解决了解决机械加工零件工艺设计时,对弱刚性结构的可加工性缺乏快速、有效判断方法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弱刚性结构的典型特征的模型示意图。
图2是模态分析结果中一阶模态的示意图。
图3是模态分析结果中二阶模态的示意图。
图4是模态分析结果中三阶模态的示意图。
图5是模态分析结果中四阶模态的示意图。
图6是正交实验表格图。
图7是有限元模型的示意图。
图8是施加静力载荷位置和方向的示意图。
图9是正交试验结果表格图。
图10是极差分析表格图。
图11是机械加工试验结果表格图。
图12是几何特征因素与可加工性关系的包络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弱刚性结构的特征模型,所述特征模型为方形盒体结构模型,所述方形盒体的上方开口;
b、确定待加工区域,所述加工区域为方形盒体四面的缘条结构,所述缘条结构包括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
c、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找出待加工区域的刚性薄弱点;
d、通过几何特征的数量和参数设计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的正交试验;
e、建立有限元模型;
f、正交试验中,在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的刚性薄弱点施加静力载荷,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刚性薄弱点的静载变形量;
g、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极差分析;
h、通过机械加工试验判断静载变形临界值,如果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则能加工;如果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则不能加工;
i、通过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判断出弱刚性结构是否加工的依据。
步骤c中,所述模态分析包括四阶振型,所述四阶振型包括一阶模态、二阶模态、三阶模态和四阶模态。
步骤c中,所述待加工区域的刚性薄弱点为盒体四边顶部正中间位置。
步骤f中,所述静力载荷的大小、方向不变。
通过建立弱刚性结构的典型特征模型,确定待加工区域,并分析影响该区域加工几何特征因素,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找到待加工区域刚性薄弱点,根据几何特征因素的数量和参数选择范围,设计正交实验,并建立特征结构的的有限元模型,在刚性薄弱点施加静力载荷,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该区域的静载变形量,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对不同几何特征参数对结构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进行机械加工实验,建立静载变形量大小和可加工性的映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选取判断零件能否加工的静载变形量临界值,根据静载变形临界值,对影响最大的几个几何特征因素进行全要素分析,画出各几何特征因素的值与可加工性能判断的包络线图,作为快速判断该弱刚性结构可加工性的依据,解决了解决机械加工零件工艺设计时,对弱刚性结构的可加工性缺乏快速、有效判断方法的问题。
实施例2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如图1至5所示,建立弱刚性结构的特征模型,所述特征模型为方形盒体结构模型,所述方形盒体的上方开口,由于盒体四周边缘高且薄,加工时容易发生震动,存在工艺风险;
b、确定待加工区域,并分析加工区域的几何特征因素,所述加工区域为方形盒体四面的缘条结构,所述缘条结构包括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
c、采用模态分析的方法找到待加工区域刚性薄弱点,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找出待加工区域的刚性薄弱点;
d、如图6所示,通过几何特征的数量和参数设计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的正交试验;
e、如图7所示,建立有限元模型;
f、如图8所示,正交试验中,在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的刚性薄弱点施加静力载荷,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刚性薄弱点的静载变形量,在刚性薄弱点施加一个大小、方向不变的静力载荷,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该区域的静载变形量静力载荷的大小根据实际加工测量的值来给出,正交试验结果如图9所示;
g、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极差分析,如图10所示,其中K1,K2,K3为各水平下的3个变形量之和,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为各水平下的平均变形量,根据极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各几何特征参数对结构刚度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盒体厚度>盒体高度>盒体边长;
h、如图11所示,通过机械加工试验判断静载变形临界值,如果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则能加工;如果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则不能加工;
i、如图12所示,通过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判断出弱刚性结构是否加工的依据。
步骤c中,所述模态分析包括四阶振型,所述四阶振型包括一阶模态、二阶模态、三阶模态和四阶模态。
步骤c中,如图2至5所示,可以看出模态分析结果,所述待加工区域的刚性薄弱点为盒体四边顶部正中间位置,根据静载变形临界值0.7mm,对影响最大的几个几何特征因素进行全要素分析,找到静载变形量处于临界值时的各个特征因素参数值,画出各几何特征因素的值与可加工性关系的包络图,作为快速判断该弱刚性结构可加工性的依据。
步骤f中,所述静力载荷的大小、方向不变。
通过建立弱刚性结构的典型特征模型,确定待加工区域,并分析影响该区域加工几何特征因素,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找到待加工区域刚性薄弱点,根据几何特征因素的数量和参数选择范围,设计正交实验,并建立特征结构的的有限元模型,在刚性薄弱点施加静力载荷,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该区域的静载变形量,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对不同几何特征参数对结构刚性的影响程度进行排序,进行机械加工实验,建立静载变形量大小和可加工性的映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选取判断零件能否加工的静载变形量临界值,根据静载变形临界值,对影响最大的几个几何特征因素进行全要素分析,画出各几何特征因素的值与可加工性能判断的包络线图,作为快速判断该弱刚性结构可加工性的依据,解决了解决机械加工零件工艺设计时,对弱刚性结构的可加工性缺乏快速、有效判断方法的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弱刚性结构的特征模型,所述特征模型为方形盒体结构模型,所述方形盒体的上方开口;
b、确定待加工区域,所述加工区域为方形盒体四面的缘条结构,所述缘条结构包括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
c、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找出待加工区域的刚性薄弱点;
d、通过几何特征的数量和参数设计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的正交试验;
e、建立有限元模型;
f、正交试验中,在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的刚性薄弱点施加静力载荷,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刚性薄弱点的静载变形量;
g、通过正交试验进行盒体厚度A、盒体高度B和盒体边长C极差分析;
h、通过机械加工试验判断静载变形临界值,如果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则能加工;如果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则不能加工;
i、通过静载变形临界值0.7判断出弱刚性结构是否加工的依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模态分析包括四阶振型,所述四阶振型包括一阶模态、二阶模态、三阶模态和四阶模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待加工区域的刚性薄弱点为盒体四边顶部正中间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静力载荷的大小、方向不变。
CN202010551573.9A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 Active CN111912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1573.9A CN111912590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1573.9A CN111912590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590A true CN111912590A (zh) 2020-11-10
CN111912590B CN111912590B (zh) 2022-05-10

Family

ID=7323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1573.9A Active CN111912590B (zh) 2020-06-17 2020-06-17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259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0765A (zh) * 2022-04-21 2022-08-09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薄壁复合材料舱体负刚度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5130208A (zh) * 2022-06-21 2022-09-30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刚度校核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393A (zh) * 2008-11-21 2009-04-29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脚支撑工作台的设计方法
CN102063548A (zh) * 2011-01-07 2011-05-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机床整机动态性能优化设计方法
CN102708247A (zh) * 2012-05-09 2012-10-03 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的压力补偿灌水器设计方法
CN103612688A (zh) * 2013-11-28 2014-03-05 宁波跃进汽车前桥有限公司 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拓扑优化技术的汽车底盘件轻量化方法
CN104156501A (zh) * 2014-07-15 2014-11-19 天津大学 一种机床整机静刚度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4535420A (zh) * 2014-12-29 2015-04-22 西南交通大学 测定静载下铁路路基土体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CN105930616A (zh) * 2016-05-16 2016-09-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动翼面超静定结构的载荷分配方法
CN106326558A (zh) * 2016-08-24 2017-01-11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异型网架结构受力的建模及计算方法
CN106529035A (zh) * 2016-11-09 2017-03-2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分形理论的栓接结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CN107729603A (zh) * 2017-09-04 2018-02-23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复合材料壁板螺栓连接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CN207620019U (zh) * 2017-12-04 2018-07-17 镇江市丹徒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一种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用反力装置
CN108334654A (zh) * 2017-10-20 2018-07-27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几何模型的静力学分析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8595733A (zh) * 2018-01-30 2018-09-28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间接测量控制荷载所产生变形的静力测试方法
CN110095274A (zh) * 2019-04-30 2019-08-06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非弹性变形的钢栈桥静载试验评价方法
US20190324439A1 (en) * 2017-08-02 2019-10-24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Data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to update input channel routing in response to an alarm state
CN110704950A (zh) * 2019-09-27 2020-01-1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消除自由飞配平载荷下飞机变形中刚性位移的方法
CN110737947A (zh) * 2019-10-10 2020-01-31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车架性能评估方法
CN110990957A (zh) * 2019-12-19 2020-04-1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过载性能设计中的机翼结构重量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17393A (zh) * 2008-11-21 2009-04-29 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气脚支撑工作台的设计方法
CN102063548A (zh) * 2011-01-07 2011-05-18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机床整机动态性能优化设计方法
CN102708247A (zh) * 2012-05-09 2012-10-03 西安瑞特快速制造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基于流固耦合数值计算的压力补偿灌水器设计方法
CN103612688A (zh) * 2013-11-28 2014-03-05 宁波跃进汽车前桥有限公司 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拓扑优化技术的汽车底盘件轻量化方法
CN104156501A (zh) * 2014-07-15 2014-11-19 天津大学 一种机床整机静刚度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04535420A (zh) * 2014-12-29 2015-04-22 西南交通大学 测定静载下铁路路基土体变形状态荷载阈值的方法
CN105930616A (zh) * 2016-05-16 2016-09-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动翼面超静定结构的载荷分配方法
CN106326558A (zh) * 2016-08-24 2017-01-11 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异型网架结构受力的建模及计算方法
CN106529035A (zh) * 2016-11-09 2017-03-22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三维分形理论的栓接结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US20190324439A1 (en) * 2017-08-02 2019-10-24 Strong Force Iot Portfolio 2016, Llc Data monitoring systems and methods to update input channel routing in response to an alarm state
CN107729603A (zh) * 2017-09-04 2018-02-23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 复合材料壁板螺栓连接的非线性分析方法
CN108334654A (zh) * 2017-10-20 2018-07-27 北京空天技术研究所 一种基于几何模型的静力学分析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CN207620019U (zh) * 2017-12-04 2018-07-17 镇江市丹徒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一种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用反力装置
CN108595733A (zh) * 2018-01-30 2018-09-28 江西理工大学 一种间接测量控制荷载所产生变形的静力测试方法
CN110095274A (zh) * 2019-04-30 2019-08-06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考虑非弹性变形的钢栈桥静载试验评价方法
CN110704950A (zh) * 2019-09-27 2020-01-1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消除自由飞配平载荷下飞机变形中刚性位移的方法
CN110737947A (zh) * 2019-10-10 2020-01-31 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车架性能评估方法
CN110990957A (zh) * 2019-12-19 2020-04-1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过载性能设计中的机翼结构重量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唐维: ""民用飞机发动机吊挂连接件强度试验与分析"",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0765A (zh) * 2022-04-21 2022-08-09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薄壁复合材料舱体负刚度稳定性分析方法
CN115130208A (zh) * 2022-06-21 2022-09-30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刚度校核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590B (zh) 202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2590B (zh) 一种基于静载变形判断零件结构刚性的方法
CN110487464B (zh) 一种基于残余应力的变形轮廓测量方法
CN109940460B (zh) 一种铣削已加工表面几何误差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
CN105783842B (zh) 一种大螺距外螺纹加工表面形貌分布特性的检测方法
CN105252342A (zh) 检测五轴数控机床曲面加工能力的检测试件及检测方法
Logins et al. The influence of high-speed milling strategies on 3D surface roughness parameters
CN110232388A (zh) 一种从蜂窝芯表面测量数据中识别蜂窝边的方法
CN113051740B (zh) 一种超精密动态切削加工过程的三维形貌仿真方法
CN103927786A (zh) 一种刀具刃口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CN110874500A (zh) 一种基于振动监测的飞机结构件加工方案评估方法
CN107796332B (zh) 一种从蜂窝芯表面测量数据中识别蜂窝边区域的方法
Flaño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lectrode geometry and electrode path on wear pattern in EDM
Afonso et al. Incremental forming of tunnel type parts
Chakraborty et al. Improvement of die corner inaccuracy of inconel 718 alloy using entropy based GRA in WEDM process
CN113042823B (zh) 一种多工艺参数条件下沿直线切削的残余高度预测方法
Ding et al. Computer aided EDM electrode design
CN111730113A (zh) 一种薄壁结构件铣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Biondani et al. Surface topography analysis of ball end milled tool steel surfaces
Tisza et al.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FLD for single point incremental sheet metal forming
Daud et al. Prediction of chatter in CNC machining based on dynamic cutting force for ball end milling
Radu Effects of process parameters on the quality of parts processed by single point incremental forming
Varga et al. CAD modelling of the chip shape in case of ball-end milling
CN110039101B (zh) 一种v型槽刨削反刻复合加工方法
Igarashi et al. Study on Improvement of Machining Accuracy of Corner-R with Square Endmill-Effect of Constant Number of Simultaneous Cutting Edge
TWI763233B (zh) 用於自動生成加工製程特徵的處理方法及其系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