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7971B - 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7971B
CN111907971B CN202010811443.4A CN202010811443A CN111907971B CN 111907971 B CN111907971 B CN 111907971B CN 202010811443 A CN202010811443 A CN 202010811443A CN 111907971 B CN111907971 B CN 1119079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delivery
time period
category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114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7971A (zh
Inventor
成张得
倪磊
赵方
周长荣
杨兆红
马俊驰
戚志海
毛建伟
陈宁
李贺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sseniot Intelligent Medical Equipment Suzhou Ltd inc
Original Assignee
Esseniot Intelligent Medical Equipment Suzhou Lt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sseniot Intelligent Medical Equipment Suzhou Ltd inc filed Critical Esseniot Intelligent Medical Equipment Suzhou Ltd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8114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79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7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79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79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79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14Other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1/00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5F1/0033Refuse receptacles; Accessories theref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g. receptacles with several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 of receptacles
    • B65F1/0053Combination of several receptac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38Identific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FGATHERING OR REMOVAL OF DOMESTIC OR LIKE REFUSE
    • B65F2210/00Equipment of refuse receptacles
    • B65F2210/176Sort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Refuse Collection And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时段信息,将与当前时段相匹配的垃圾类别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获取实际投放垃圾的垃圾类别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当前时段的垃圾投放类别;如果是,则打开垃圾投递门,并在垃圾投入投递管道后关闭投递门;如果否,则保持垃圾投递门处于关闭状态。本发明可简化了操作流程,还可避免操作人员由于误操作垃圾类别按键造成的垃圾错误投递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更高效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同时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大幅增加。在丢弃垃圾时,许多人的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会将整袋垃圾直接丢入垃圾桶,加重了环卫工人的分拣工作压力;同时,许多人不甚清楚垃圾分类细则,容易出现丢错垃圾桶的情况。
对于工厂、医院等垃圾种类比较单一的场合来说,垃圾分类收集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垃圾的种类很多,包括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等,而居民的素质也不尽相同,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将垃圾误投到非对应种类的垃圾箱中,给垃圾分类回收造成了困难。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智能垃圾分类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更高效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时段信息,将与当前时段相匹配的垃圾类别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获取实际投递垃圾的垃圾类别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当前时段的垃圾投递类别;
如果是,则打开垃圾投递门,并在垃圾投入投递管道后关闭投递门;
如果否,则保持垃圾投递门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时段信息包括厨余垃圾投递时段、其他垃圾投递时段和系统切换时段,当前垃圾类别投递时段结束后变为系统切换时段,系统切换时段结束后变为另一垃圾类别投递时段;所述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基于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进行,所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具有所述投递管道的收集系统、输送系统和控制模块,每一类别垃圾时段结束后,控制模块控制收集系统关闭,输送系统启动,将投递管道内的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当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后,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系统关闭,收集系统启动,并调整当前时段收集系统所收集的垃圾类别,所述收集系统具有一个所述投递管道,并且该投递管道在设置前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楼宇中的每一楼层内仅具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投递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相应投递门的上方,所述输送系统具有连接于投递管道下端的输送管道、设置于输送管道上的导向阀、与导向阀配合设置的多个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导向阀具有连接至不同垃圾收集装置的多个输送口,所述投递管道的底部设有垃圾储存装置及与垃圾储存装置相配合的垃圾排放阀,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垃圾排放阀相连,所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垃圾排放阀下方的进气阀、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相连的抽风机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厨余垃圾投递时段为:7:00-12:50、19:00-24:50,其他垃圾投递时段为:1:00-6:50、13:00-18:50,系统切换时段为:6:51-6:59、12:51-12:59、18:51-18:59、24:51-24:59。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集系统包括身份识别和垃圾类别识别,所述显示屏上设有启动收集系统的触控按键,当垃圾投入投递管道内并关闭投递门后,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系统立即将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获取实际投递垃圾的垃圾类别信息前,先检测显示屏预设范围内是否有流动人员,如果有,则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同时识别流动人员手中是否有垃圾袋,如果无,则继续播放动画,如果有,则进行实际投放的垃圾类别信息的获取,同时获取流动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与数据库对比判断其是否具有投递权限,如果有,并且实际垃圾类别符合当前投递垃圾类别时,投递门打开,如果否,则投递门保持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当实际垃圾类别符合当前投递垃圾类别时,先获取来自显示屏上的投递反馈,投递门打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人脸识别与数据库不匹配时,身份信息采用RFID识别或二维码进行辅助获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同时识别流动人员手中是否有垃圾袋,当流动人员手中有垃圾袋时,先获取来自显示屏上的投递反馈,再获取流动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判断其是否具有投递权限,如果有,并且实际垃圾类别符合当前投递垃圾类别时,投递门打开,如果否,则投递门保持关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身份信息采用人脸识别或RFID或或二维码识别进行获取。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垃圾类别根据垃圾袋颜色、或者粘贴于垃圾袋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识别。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其中,包括:
显示屏;
时间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段信息,将与当前时段相匹配的垃圾类别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实际投递垃圾的垃圾类别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当前时段的垃圾投递类别;如果是,则打开垃圾投递门,并在垃圾投入投递管道后关闭投递门;如果否,则保持垃圾投递门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时段信息包括厨余垃圾投递时段、其他垃圾投递时段和系统切换时段,当前垃圾类别投递时段结束后变为系统切换时段,系统切换时段结束后变为另一垃圾类别投递时段;所述投递管道为一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投递管道,所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具有前述投递管道的收集系统、输送系统和控制模块,每一类别垃圾时段结束后,控制模块控制收集系统关闭,输送系统启动,将投递管道内的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当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后,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系统关闭,收集系统启动,并调整当前时段收集系统所收集的垃圾类别,所述收集系统具有一个所述投递管道,并且该投递管道在设置前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楼宇中的每一楼层内仅具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投递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相应投递门的上方,所述输送系统具有连接于投递管道下端的输送管道、设置于输送管道上的导向阀、与导向阀配合设置的多个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导向阀具有连接至不同垃圾收集装置的多个输送口,所述投递管道的底部设有垃圾储存装置及与垃圾储存装置相配合的垃圾排放阀,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垃圾排放阀相连,所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垃圾排放阀下方的进气阀、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相连的抽风机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流动人员的身份信息,并与数据库对比判断其是否具有投递权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用户信息、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垃圾类别信息,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通信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通过将每天分隔成不同时段,在每一时段内投放不同类别的垃圾,简化了操作流程,而且,也可避免操作人员由于误操作垃圾类别按键造成的垃圾错误投递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是集中收集某一类别的垃圾,回收装置的输送系统的工作频率也大大降低,延长了输送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智能垃圾分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智能垃圾分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图1和2所示为本发明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可以应用于社区、马路或其他公共场合设置于地面上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通常为垃圾分类收集箱,也可以应用于写字楼、工厂或医院的多层楼宇结构内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通常为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垃圾分类方法主要基于多楼层场景的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进行。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多个用以收集不同种类垃圾的投递管道1、设置于每一所述投递管道1上的多个投递门11、分别与每一所述投递管道1底部相连的输送管道2、设置于所述输送管道2上的导向阀21,所述导向阀21具有与每一输送管道2相对应的输送口211,其中,每一所述投递管道1的底部均设有垃圾储存装置12及与垃圾储存装置12相配合的垃圾排放阀13,所述输送管道2与所述垃圾排放阀13相连,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每一所述输送口211相连的垃圾收集装置3。
具体地,所述投递管道1在每一层均设有一个所述投递门11,以便将各个楼层的垃圾通过该回收装置统一收集。且为方便操作,每一投递门11上方还设有一显示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装置仅具有一个所述投递管道1,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投递管道1的数量可根据需求具体设置。
所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回收装置相配合的软件部分,所述软件部分包括还包括及控制模块、身份识别模块、垃圾类别识别模块、时间管理模块、存储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垃圾类别识别模块、时间管理模块、存储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用户信息、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垃圾类别信息,所述时间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段信息,将与当前时段相匹配的垃圾类别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可以为人脸识别摄像头或RFID刷卡模块或二维码模块。例如,当操作人员靠近所述投递门11时,所述人脸识别摄像头开始识别操作人员人脸,通过时,所述控制模块发出打开所述投递门11的指令,所述投递门11则自动打开。或者所述投递门11上设置RFID刷卡模块或二维码模块,操作人员具有工作牌,该工作牌带有感应芯片或者二维码,则操作人员只需刷卡或者将工作牌对准二维码模块识别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同时具有人脸识别摄像头和RFID刷卡模块,优先采用人脸识别,当人脸识别无法正常工作时,比如,人脸识别与数据库不匹配或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RFID刷卡模块或二维码模块进行身份识别,保证了身份识别过程的顺利进行。
如此,可不仅可减少无关人员打开所述投递门11所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还可避免产生安全隐患。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投递管道1也可不设置所述身份识别装置。
所述回收装置还具有检测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流动人员的红外传感器,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流动人员在该范围内存在时,则显示屏播放操作垃圾分类宣传动画。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无需设置红外传感器,当操作人员需要投递垃圾时,只需点亮显示屏,并触碰显示屏上的触控按键即可启动,并可按照提示进行投递。
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收集系统和输送系统,所述收集系统具有所述投递管道1、在楼宇中的每一楼层内仅具有一个与投递管道1相配合的投递门11。所述输送系统具有连接于投递管道1下端的输送管道2、设置于输送管道2上的导向阀21、与导向阀21配合设置的多个垃圾收集装置3,所述导向阀21具有连接至不同垃圾收集装置3的多个输送口211。
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每一所述垃圾排放阀13下方的进气阀4、通过排气管道5分别与每一所述垃圾收集装置3相连的抽风机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机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抽风机6,每一所述抽风机6的进气口61与出气口62分别与所述排气管道5相连,所述排气管道5还设有位于每一抽风机6的进气口61和出气口62之间的单向阀7。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机组包括两台抽风机6,所述输送系统工作时,只需随机选择一台抽风机6工作即可,例如,选择左侧的抽风机6工作时,打开右侧的单向阀7,选择右侧的抽风机6工作时,打开左侧的单向阀7。如此,保证某台抽风机6故障时,可以有备用选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机6的数量可以更多。
所述输送系统工作时,先从所述进气阀4进气并随机启动一台抽风机6进行抽气,如此在所述输送管道2内形成流动的空气,从而形成负压带动垃圾向所述垃圾收集装置3输送。
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与所述排气管道5相连以净化所述抽风机6排出的空气的空气净化系统8,所述抽风机6将所抽出的空气送入所述空气净化系统8内,过滤完杂质并去除异味后再向外界排出,以便达到环保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收集装置3器包括垃圾收集器31和垃圾收集车32,所述垃圾收集器31具有设置于其下方以将垃圾传递至垃圾收集车32内的排放口311。如此,所述垃圾收集器31可储存较大量的垃圾,操作人员可用轻便的垃圾收集车32运输垃圾,更加方便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投递管道1的顶端均设有无动力排风机9及设置于所述无动力排风机9下方的防火阀10,所述无动力排风机9持续工作以便将所述投递管道1内的气体向外界排出,如此,当操作人员打开所述投递门11时,气流不会向门外扩散而造成操作人员感觉不适,再者,当管道内起火时,所述防火阀10自动关闭,隔绝空气,降低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时段信息,将与当前时段相匹配的垃圾类别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获取实际投放垃圾的垃圾类别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当前时段的垃圾投放类别;
如果是,则打开垃圾投递门,并在垃圾投入投递管道后关闭投递门;
如果否,则保持垃圾投递门处于关闭状态。
具体的,所述时段信息包括厨余垃圾投递时段、其他垃圾投递时段和系统切换时段,当前垃圾类别投递时段结束后变为系统切换时段,系统切换时段结束后变为另一垃圾类别投递时段。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厨余垃圾投递时段为:7:00-12:50、19:00-24:50,其他垃圾投递时段为:1:00-6:50、13:00-18:50,系统切换时段为:6:51-6:59、12:51-12:59、18:51-18:59、24:51-24:59。当然时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因此,将每天24小时分隔成不同时段,在每一时段内,收集相应的类别的垃圾,即在该时段内,对某种类别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从而无需操作人员选择对应的垃圾类别按键,简化了操作流程,而且,也可避免操作人员由于误操作垃圾类别按键造成的垃圾错误投递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是集中收集某一类别的垃圾,所述回收装置的导向阀21不必一直切换输送口211,只需在下一时段切换即可,延长了导向阀21的使用寿命。
每种垃圾类别的投递时段均设置的足够长,可尽可能地保证操作人员能够在该时段内将垃圾按时投递,降低出现错过投递时段的概率,从而整体上可提高集中收集效率。
通过设置导向阀21,可在每层仅设置一个投递门11即可,降低生产成本,也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为减少无关人员打开所述投递门11所产生的不必要的麻烦,且为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需要获取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判断其是否具有投递权限,具体的,一般会先将特定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录入回收装置存储模块内。
在获取实际投递垃圾的垃圾类别信息前,先检测显示屏预设范围内是否有流动人员,如果有,则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
如图1所示,其中一种身份识别过程为: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同时识别流动人员手中是否有垃圾袋,如果无,则继续播放动画,如果有,则进行实际投放的垃圾类别信息的获取,同时获取流动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与数据库对比判断其是否具有投递权限,如果有,并且实际垃圾类别符合当前投递垃圾类别时,投递门11打开。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投递门11打开包括通过操作显示屏上的对应位置打开,即授予打开投递门11的权限或直接打开两种方式。
此种方式更为迅速,在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的同时,识别了垃圾类别和身份信息。
但为保证安全性,优选的方式为:当实际垃圾类别符合当前投递垃圾类别时,应当先获取来自显示屏上的投递反馈,投递门11才会打开,即操作人员会点击显示屏上的投递按键,投递门11打开。从而降低投递门11自动打开后,操作人员由于某些原因无法及时投递垃圾产生的安全风险。
如图2所示,另一种身份识别过程为: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同时识别流动人员手中是否有垃圾袋,当流动人员手中有垃圾袋时,先获取来自显示屏上的投递反馈,再获取流动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判断其是否具有投递权限,如果有,并且实际垃圾类别符合当前投递垃圾类别时,投递门11打开,如果否,则投递门11保持关闭。
两种方式都是在预设范围内存在流动人员的基础上,先检测流动人员手上是否有垃圾袋,如果有,则同时检测垃圾类别。提高了整体垃圾投递的效率。
为保证身份识别的顺利进行,所述身份识别可采用人脸识别、RFID识别模块、二维码模块三种识别手段。在第一种身份识别过程中,垃圾类别和人脸识别同时进行,但当人脸识别出现问题时,操作人员可改用RFID识别模块或二维码模块,进行辅助识别,从而保证投递顺利进行。在第二种身份识别过程中,操作人员点击显示屏上的按键后,可自行选择何种方式来进行身份识别,例如,当操作人员佩戴口罩,帽子等容易影响面容的东西时,操作人员可选择RFID识别模块或二维码模块来识别。
投递门11打开后,操作人员将垃圾投入投递管道1内并关闭投递门11,垃圾沿着投递管道1向下流入垃圾储存装置12内,集中储存,当当前垃圾投递时段结束,变为系统切换时间时,控制模块控制收集系统关闭,控制输送系统启动,并将投递管道1内的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器31内。
在整个操作人员投递过程中,可通过摄像头进行拍照或录屏来保存该操作人员投递的整个过程,从而便于管理。
所述输送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先打开进气阀4,同时随机启动一台抽风机6抽气以形成负压,控制模块控制导向阀21打开与该装满垃圾的投递管道1相对应的输送口211,且关闭其余输送口211,待输送系统稳定后,打开垃圾排放阀13,垃圾通过输送管道2及导向阀21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3内。最后,操作人员打开垃圾收集装置3的排放口311,将垃圾转移至垃圾收集车32内,运输至下一工作站。
当垃圾收集完成后,且系统切换时段结束后,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系统停关闭,控制收集系统启动,并调整当前时段收集系统所收集的垃圾类别,并将当前时段所收集的垃圾类别显示在显示屏上以提醒操作人员。操作人员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一次垃圾的投递量较大时,当垃圾投入投递管道1内并关闭投递门11后,输送系统可立即将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器31内,以避免垃圾储存装置12内的垃圾量过多,降低输送系统的负荷。
需要注意的是,所述收集系统和输送系统工作是无法同时工作的,即当收集系统工作时,输送系统不工作,输送系统工作时,收集系统不工作。更具体的是指,当垃圾收集完成后,投递门11关闭状态下,输送系统才可以工作。从而,可避免由于投递门11打开且同时输送系统工作产生的安全隐患产生。例如,输送系统产生的负压吸引操作人员,容易使操作人员受伤。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本发明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通过将每天分隔成不同时段,在每一时段内投放不同类别的垃圾,简化了操作流程,而且,也可避免操作人员由于误操作垃圾类别按键造成的垃圾错误投递的情况发生,同时,由于是集中收集某一类别的垃圾,所述回收装置的输送系统的工作频率也大大降低,延长了输送系统的使用寿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时段信息,将与当前时段相匹配的垃圾类别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获取实际投递垃圾的垃圾类别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当前时段的垃圾投递类别;
如果是,则打开垃圾投递门,并在垃圾投入投递管道后关闭投递门;
如果否,则保持垃圾投递门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时段信息包括厨余垃圾投递时段、其他垃圾投递时段和系统切换时段,当前垃圾类别投递时段结束后变为系统切换时段,系统切换时段结束后变为另一垃圾类别投递时段;所述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基于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进行,所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具有所述投递管道的收集系统、输送系统和控制模块,每一类别垃圾时段结束后,控制模块控制收集系统关闭,输送系统启动,将投递管道内的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当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后,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系统关闭,收集系统启动,并调整当前时段收集系统所收集的垃圾类别,所述收集系统具有一个所述投递管道,并且该投递管道在设置前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楼宇中的每一楼层内仅具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投递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相应投递门的上方,所述输送系统具有连接于投递管道下端的输送管道、设置于输送管道上的导向阀、与导向阀配合设置的多个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导向阀具有连接至不同垃圾收集装置的多个输送口,所述投递管道的底部设有垃圾储存装置及与垃圾储存装置相配合的垃圾排放阀,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垃圾排放阀相连,所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垃圾排放阀下方的进气阀、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相连的抽风机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厨余垃圾投递时段为:7:00-12:50、19:00-24:50,其他垃圾投递时段为:1:00-6:50、13:00-18:50,系统切换时段为:6:51-6:59、12:51-12:59、18:51-18:59、24:51-24:5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系统包括身份识别和垃圾类别识别,所述显示屏上设有启动收集系统的触控按键,当垃圾投入投递管道内并关闭投递门后,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系统立即将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实际投递垃圾的垃圾类别信息前,先检测显示屏预设范围内是否有流动人员,如果有,则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同时识别流动人员手中是否有垃圾袋,如果无,则继续播放动画,如果有,则进行实际投放的垃圾类别信息的获取,同时获取流动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与数据库对比判断其是否具有投递权限,如果有,并且实际垃圾类别符合当前投递垃圾类别时,投递门打开,如果否,则投递门保持关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实际垃圾类别符合当前投递垃圾类别时,先获取来自显示屏上的投递反馈,投递门打开。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人脸识别与数据库不匹配时,身份信息采用RFID识别或二维码进行辅助获取。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播放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同时识别流动人员手中是否有垃圾袋,当流动人员手中有垃圾袋时,先获取来自显示屏上的投递反馈,再获取流动人员的身份信息,并判断其是否具有投递权限,如果有,并且实际垃圾类别符合当前投递垃圾类别时,投递门打开,如果否,则投递门保持关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身份信息采用人脸识别或RFID或二维码识别进行获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垃圾类别根据垃圾袋颜色、或者粘贴于垃圾袋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识别。
11.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
时间管理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时段信息,将与当前时段相匹配的垃圾类别信息显示在显示屏上;
控制模块,用于获取实际投递垃圾的垃圾类别信息,并判断是否符合当前时段的垃圾投递类别;如果是,则打开垃圾投递门,并在垃圾投入投递管道后关闭投递门;如果否,则保持垃圾投递门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时段信息包括厨余垃圾投递时段、其他垃圾投递时段和系统切换时段,当前垃圾类别投递时段结束后变为系统切换时段,系统切换时段结束后变为另一垃圾类别投递时段;所述投递管道为一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投递管道,所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包括具有前述投递管道的收集系统、输送系统和控制模块,每一类别垃圾时段结束后,控制模块控制收集系统关闭,输送系统启动,将投递管道内的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当垃圾输送至对应的垃圾收集装置内后,控制模块控制输送系统关闭,收集系统启动,并调整当前时段收集系统所收集的垃圾类别;所述收集系统具有一个所述投递管道,并且该投递管道在设置前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楼宇中的每一楼层内仅具有一个与之相配合的投递门,所述显示屏设置在相应投递门的上方,所述输送系统具有连接于投递管道下端的输送管道、设置于输送管道上的导向阀、与导向阀配合设置的多个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导向阀具有连接至不同垃圾收集装置的多个输送口,所述投递管道的底部设有垃圾储存装置及与垃圾储存装置相配合的垃圾排放阀,所述输送管道与所述垃圾排放阀相连,所述气力式垃圾分类回收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垃圾排放阀下方的进气阀、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相连的抽风机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还包括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获取流动人员的身份信息,并与数据库对比判断其是否具有投递权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用户信息、垃圾分类宣传动画、垃圾类别信息,控制模块与存储模块通信连接。
CN202010811443.4A 2020-08-13 2020-08-13 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Active CN1119079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1443.4A CN111907971B (zh) 2020-08-13 2020-08-13 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11443.4A CN111907971B (zh) 2020-08-13 2020-08-13 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7971A CN111907971A (zh) 2020-11-10
CN111907971B true CN111907971B (zh) 2023-02-17

Family

ID=73284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11443.4A Active CN111907971B (zh) 2020-08-13 2020-08-13 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797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1829A (en) * 1990-07-23 1991-07-16 Mark Shantzis Separated waste collection system for multi-story building
CN1847110A (zh) * 2005-04-11 2006-10-18 张涉 一种真空管道垃圾收运系统
CN106001047A (zh) * 2016-05-12 2016-10-12 成都易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输送智能收集系统
CN109264239A (zh) * 2018-08-31 2019-01-25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垃圾投放口装置
CN110182488A (zh) * 2019-05-23 2019-08-30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分体式垃圾投放装置
CN110498157A (zh) * 2019-09-18 2019-11-26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589285A (zh) * 2019-09-17 2019-12-20 西安咏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垃圾分类辅助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0949914A (zh) * 2019-12-27 2020-04-03 北京秉盛尚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垃圾真空管道分类收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1829A (en) * 1990-07-23 1991-07-16 Mark Shantzis Separated waste collection system for multi-story building
CN1847110A (zh) * 2005-04-11 2006-10-18 张涉 一种真空管道垃圾收运系统
CN106001047A (zh) * 2016-05-12 2016-10-12 成都易顺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固废物及生活垃圾管道输送智能收集系统
CN109264239A (zh) * 2018-08-31 2019-01-25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垃圾投放口装置
CN110182488A (zh) * 2019-05-23 2019-08-30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分体式垃圾投放装置
CN110589285A (zh) * 2019-09-17 2019-12-20 西安咏圣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视觉垃圾分类辅助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0498157A (zh) * 2019-09-18 2019-11-26 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949914A (zh) * 2019-12-27 2020-04-03 北京秉盛尚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垃圾真空管道分类收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7971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151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语音分类识别垃圾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059782A (zh)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11476085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和积分奖励的垃圾分类投放系统及方法
CN210456027U (zh) 一种社区厨余垃圾的智能分类系统
CN111907971B (zh) 智能垃圾分类方法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CN104843401B (zh) 一种垃圾压缩转运系统及垃圾压缩转运方法
CN108442651A (zh) 医院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CN111268306A (zh) 一种防控病毒感染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装置及其方法
CN108877000A (zh) 用于门禁管理的无线对讲系统
CN108328177B (zh) 一种包括备用电源的垃圾投放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2291364U (zh) 一种防控病毒感染的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装置
CN205899671U (zh) 一种自动废旧瓶回收机
CN208004481U (zh) 一种垃圾回收系统
CN208718302U (zh) 医院垃圾分类收集系统
CN215624437U (zh) 一种基于ros智能agv小车的生活垃圾回收系统
CN208207954U (zh) 用于门禁管理的无线对讲系统
CN115321044A (zh) 一种无废社区垃圾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2523467A (zh) 一种自动分类污物投掷系统及分类方法
CN214358056U (zh) 一种楼道垃圾智能处理装置
CN115082863A (zh) 一种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扫描系统及方法
CN210804050U (zh) 集中远程监管的垃圾分类桶
CN113044428A (zh) 一种智能语音识别的垃圾分类投放系统的实现方法
CN211768003U (zh) 被服分类回收装置
CN204528236U (zh) 一种智能垃圾回收柜用控制电路
CN106697690A (zh) 环保型小型化垃圾自动收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