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7005B - 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07005B CN111907005B CN202010751365.3A CN202010751365A CN111907005B CN 111907005 B CN111907005 B CN 111907005B CN 202010751365 A CN202010751365 A CN 202010751365A CN 111907005 B CN111907005 B CN 1119070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mold
- ejection
- pressure head
- pul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4—Moulds having vent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3—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fluid under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模腔定模上开设有注塑孔,动模上开设有拉槽,动模上竖向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中空的拉杆,拉杆外部固定有第一弹性件,拉杆的顶部设有压头,压头内设有腔体,动模上还设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有送气泵,压头底部开设有若干冲孔;动模内设有顶出孔,顶出孔内竖向滑动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底部与顶出孔之间固定有第二弹性件,拉杆底部与顶杆底部之间固定有钢丝。采用本专利中的技术方案在注塑产品脱模之前将凝料与拉槽以及压头脱离,再进行脱模的方式能够避免这个过程中注塑产品与凝料之间撕裂的情况出现,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注塑模具通常包括定模和动模,在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模腔,另外在定模上开设注塑孔,由于注塑的胶体凝固后会在注塑孔内形成凝料,为了更好的使注塑产品脱离定模,需要在动模上开设正对的拉槽,并在拉槽内设置拉杆,这样能够让凝料快速脱离注塑孔,另外在动模上还设有顶杆机构,通过滑动顶杆机构使得注塑产品脱离动模,由于目前顶杆机构与拉杆通常是采用同一个动力件驱动两者向上移动,这样的方式会使得注塑产品与位于拉槽内的凝料出现撕裂的问题,使得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顶杆机构与拉杆同步移动,会使得注塑产品与凝料之间出现撕裂的现象,使得产品的质量下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模腔,定模位于动模的上方,定模上开设有注塑孔,所述动模上开设有与注塑孔正对的拉槽,动模上竖向开设有连通拉槽的滑槽,滑槽内设有中空的拉杆,所述拉杆外部与滑槽之间固定有第一弹性件,拉杆的顶部设有位于拉槽内的压头,所述压头内设有腔体,腔体与拉杆内部连通,动模上还设有连通拉杆的进气管,进气管远离拉杆一端连接有送气泵,压头底部开设有若干冲孔;
所述动模内设有顶出孔,顶出孔内竖向滑动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底部与顶出孔之间固定有第二弹性件,动模内设有连通顶出孔与滑槽的中间孔,拉杆底部与顶杆底部之间固定有位于中间孔内的钢丝,注塑前,顶杆的顶面与动模的上表面齐平。
本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和效果在于:
由于注入模腔内的胶体凝固后在拉槽以及注塑孔内形成凝料,因此在脱模时,首先将动模向下移动,凝料脱离注塑孔,后启动送气泵,向拉杆与压头内供入高压气体,气体从各冲孔排出,使得压头与拉杆受到向上的反冲力,将使得凝料脱离压头与拉槽,压头与拉杆向上移动时,会拉动拉杆向下移动,第二弹性件进行蓄能,而送气泵关闭后,压头与拉杆向下移动,第二弹性件释放能量,产生向上的形变,使得拉杆向上弹出,使注塑的产品脱离动模。
本方案中在注塑产品脱模之前利用气压反冲力的作用,使得凝料与拉槽以及压头脱离,再进行脱模的方式能够避免这个过程中注塑产品与凝料之间撕裂的情况出现,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而利用第二弹性件蓄能再释放能量使得顶杆弹出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将注塑产品脱出。
进一步,所述压头与拉杆转动连接,若干冲孔沿拉杆中轴周向均布,且各冲孔均沿着压头同一圆周方向倾斜设置。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气流从各冲孔排出的同时,基于反冲原理,压头还会发生转动,由于从微观结构上看,凝料与压头表面有很细微的结合作用,因此通过驱动压头转动,能够更好的使其与凝料松脱。
进一步,所述动模上一体成型有造型柱,所述造型柱为中空结构,造型柱的顶部设有过渡孔,造型柱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模腔的气孔,气孔上固定有疏水性的滤膜,定模上开设有气流道,动模与定模合模后,气流道与过渡孔连通,气流道的孔径小于过渡孔的孔径,气流道通过管道并联有供气泵和吸气泵。
有益效果:1、本方案中动模与定模合模后形成模腔,启动吸气泵,使模腔内的气体通过滤膜被吸出,呈真空状态,后关闭吸气泵,开始注塑时,启动供气泵,供气泵产生的气体通过气流道进入到造型柱内,由于注塑过程中,熔融的胶体对滤膜产生向造型柱内部挤压力,因此供气泵产生的气体在滤膜处与该挤压力能够进行抵消,防止滤膜产生较大的形变。这样设置能够防止注塑过程中由于模腔内的气体难以排出,导致形成的产品表面出现气孔的问题。
2、由于目前模具制作的精度限制,造型柱顶部与动模底部之间始终存在缝隙,虽然这样的缝隙是非常微小的,但由于注塑过程中胶体有一定的压力,使其有向缝隙中流动的趋势,这样就有形成熔接线的可能,而本方案中由于气流道的孔径小于过渡孔的孔径,因此过渡孔与气流道之间形成有错位边,供气泵提供的气体也有沿着错位边向两者之间的缝隙流动的趋势,即对缝隙有封堵作用,且在这样的微小缝隙内,气体的流动性要远高于胶体的流动性的,因此气体能够将微小缝隙封堵住,而为了避免气体压力过大对形成的外壳产生影响,因此本方案中当气流道内的气体压力达到1.5MPA之后就关闭供气泵;通过试产发现这样的方案得到的产品其孔洞处不再有熔接线产生。
进一步,所述造型柱的顶部与气流道处为弧面配合。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提高造型柱与定模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所述造型柱的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圆弧面,动模底部开设有与圆弧面配合的凹面。
有益效果:由于注塑胶体向下的流动性高于向上的流动性,向上流动需克服自身重力,因此这样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胶体向圆弧面与凹面之间的间隙流动的难度。
进一步,所述造型柱内固定有电磁铁,电磁铁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为磁性板,电磁铁通电后与弧形板相斥,并使得弧形板紧贴在气孔处。
有益效果:这样在抽真空时,电磁铁断电,弧形板在弹性件的作用下离开气孔,这样模腔内的气体能够快速的通过滤膜被抽走,而抽真空完成后,电磁铁通电,使其与弧形板相斥,弧形板抵在气孔处,注塑过程中,供气泵向造型柱内回填气体,少量气体会通过弧形板与造型柱内壁之间的微小缝隙进入到弧形板与滤膜之间以支撑滤膜,减小胶体对滤膜产生的形变,使得柱塞产品上形成没有熔接线的光滑孔。
进一步,所述造型柱的内壁上开设有位于气孔处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弧形板的形状匹配。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弧形板更好的与造型柱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所述动模内开设有供电磁铁的导线排出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造型柱的内部连通。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避免电磁铁的导线对注塑产品的表面产生影响。
进一步,所述压头为半球体,且弧面朝上设置。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压头更好的与凝料脱离。
进一步,所述压头的顶部不超出动模的上表面。
有益效果:这样设置减少压头对注塑产品本身形成不良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实施例2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实施例3中造型柱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定模10、动模11、模腔12、注塑孔13、拉槽14、滑槽15、拉杆16、第一弹性件17、顶杆18、第二弹性件19、中间孔20、钢丝21、压头22、腔体23、进气管24、冲孔25、造型柱26、过渡孔27、气孔28、滤膜29、气流道30、错位边31、电磁铁32、第二弹性件33、弧形板34、限位槽35。
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和图2所示:
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10和动模11,定模10与动模11之间形成模腔12,定模10位于动模11的上方,在定模10上开设有注塑孔13,在动模11上开设有与注塑孔13正对的拉槽14,动模11上竖向开设有连通拉槽14的滑槽15,滑槽15内设有中空结构的拉杆16,在拉杆16外部固定有第一弹性件17,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7为拉簧,拉簧将拉杆16固定在滑槽15内,在拉杆1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位于拉槽14内的压头22,其中压头22的底部与拉槽14底部之间为平面配合或者弧面配合,本实施例中选用平面配合,即压头22的底面与拉槽14的底面均为平面,本实施例中压头22为半球体,压头22的顶部不超出动模11的上表面。
在动模11内还设有顶出孔,在顶出孔内竖向滑动连接有顶杆18,顶杆18的底部与顶出孔之间固定有第二弹性件19,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9为压簧,在动模11内设有连通顶出孔与滑槽15的中间孔20,拉杆16的底部与顶杆18的底部通过绷紧的钢丝21固定,钢丝21位于中间孔20内;初始时,压头22底部在第一弹性件17的作用下与拉槽14底面紧贴,而顶杆18在第二弹性件19的作用下其顶面与动模11的上表面齐平。
在压头22内开设有腔体23,腔体23与拉杆16内部连通,在动模11上还设有连通拉杆16的进气管24,具体为:在动模11上开设有连通拉槽14的安装通道,进气管24设置在安装通道内,进气管24的顶部与拉杆16底部连通,进气管24远离拉杆16一端与送气泵连接;在压头22上开设有若干位于压头22底部的冲孔25,各冲孔25沿拉杆16中轴线周向均布,且各冲孔25均沿着压头22同一圆周方向倾斜设置。
具体实施时,注塑的胶体从注塑孔13注入模腔12中,此时压头22与拉杆16在第一弹性件17的作用下,压头22的底部与拉槽14的底面紧贴,顶杆18在第二弹性件19的作用下其顶面与动模11的顶面齐平,注入模腔12内的胶体凝固后在拉槽14以及注塑孔13内形成凝料。
脱模时,首先将动模11向下移动,凝料脱离注塑孔13,后启动送气泵,向拉杆16与压头22内供入高压气体,气体从各冲孔25排出,使得压头22与拉杆16受到向上的反冲力,将使得凝料脱离压头22与拉槽14,压头22与拉杆16向上移动时,会拉动拉杆16向下移动,第二弹性件19进行蓄能,而送气泵关闭后,压头22与拉杆16向下移动,第二弹性件19释放能量,产生向上的形变,使得拉杆16向上弹出,使注塑的产品脱离动模11,这样在注塑产品脱模之前利用气压反冲力的作用,使得凝料与拉槽14以及压头22脱离,再进行脱模的方式能够避免这个过程中注塑产品与凝料之间拉料(撕裂)的情况出现,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而利用第二弹性件19蓄能再释放能量使得顶杆18弹出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将注塑产品脱出。
实施例2基本如附图3和图4所示: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动模11上一体成型有造型柱26,结合图3所示,造型柱26为中空结构,且顶部设有过渡孔27,在造型柱26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模腔12的气孔28,气孔28背对注塑孔13一侧设置,即本实施例中注塑孔13位于造型柱26的左侧,则气孔28开设在造型柱26的右侧,气孔28上固定有疏水性的滤膜29,该滤膜29可供气体通过,熔融的塑料胶体无法穿过。
在定模10上设有气流道30,气流道30远离注塑孔13一侧设置,其中气流道30与造型柱26顶部的过渡孔27连通,且过渡孔27的孔径为气流道30的孔径两倍以上,这样过渡孔27与气流道30之间形成错位边31,气流道30的顶端通过管道并联有供气泵和吸气泵,其中供气泵产生的气压最小可至0.7MPA。
另外本实施例中造型柱26的顶部与气流道30处为弧面配合,具体为:造型柱26的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圆弧面,而在定底部开设有与圆弧面配合的凹面,这样设置不仅提高造型柱26与定模10之间的密封性,同时拉长错位边31的长度。
具体实施时,首先按照图3所示,将动模11与定模10进行合模,合模后造型柱26顶部的圆弧面与定模10底部的凹面配合,启动吸气泵,使模腔12内的气体通过滤膜29被吸出,呈真空状态,后关闭吸气泵,开始注塑时,启动供气泵,供气泵产生的气体通过气流道30进入到造型柱26内,由于注塑过程中,熔融的胶体对滤膜29产生向造型柱26内部挤压力,因此供气泵产生的气体在滤膜29处与该挤压力能够进行抵消,防止滤膜29产生较大的形变,这样设置能够防止注塑过程中由于模腔12内的气体难以排出,导致形成的产品表面出现气孔28的问题。
由于目前模具制作的精度限制,造型柱26顶部圆弧面与定模10底部的凹面之间始终存在缝隙,虽然这样的缝隙是非常微小的,但由于注塑过程中胶体有一定的压力,使其有向缝隙中流动的趋势,这样就有在孔道处形成熔接线的可能,而本方案中由于过渡孔27与气流道30之间形成有错位边31,供气泵提供的气体也有沿着错位边31向两者之间的缝隙流动的趋势,即对缝隙有封堵作用,且在这样的微小缝隙内,气体的流动性要远高于胶体的流动性的,因此气体能够将微小缝隙封堵住,而为了避免气体压力过大对形成的外壳产生影响,因此本申请中当气流道30内的气体压力达到1.5MPA之后就关闭供气泵;通过试产发现这样的方案得到的产品其上形成的孔洞处不再有熔接线产生。
实施例3基本如附图5所示:
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造型柱26内固定有电磁铁32,动模11内开设有供电磁铁32的导线排出的安装孔,安装孔与造型柱26内部连通,在电磁铁32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性件19,第二弹性件19的自由端固定有弧形板34,弧形板34的形状与造型柱26内壁相同,弧形板34为磁性板,在造型柱26的内壁上开设有位于气孔28处的限位槽35,限位槽35与弧形板34的形状匹配,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9也为拉簧,当电磁铁32未通电时,第二弹性件19与弧形板34离开限位槽35,而当电磁铁32通电后,电磁铁32与弧形板34相斥,使得弧形板34抵在限位槽35内。
这样在抽真空时,电磁铁32断电,弧形板34在第二弹性件19的作用下离开限位槽35,这样模腔12内的气体能够快速的通过滤膜29被抽走,而抽真空完成后,电磁铁32通电,使其与弧形板34相斥,弧形板34抵在限位槽35内,注塑过程中,供气泵向造型柱26内回填气体,少量气体会通过弧形板34与限位槽35之间的微小缝隙进入到弧形板34与滤膜29之间以支撑滤膜29,减小胶体对滤膜29产生的形变,使得注塑的产品上形成光滑的孔。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9)
1.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与动模之间形成模腔,定模位于动模的上方,定模上开设有注塑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上开设有与注塑孔正对的拉槽,动模上竖向开设有连通拉槽的滑槽,滑槽内设有中空的拉杆,所述拉杆外部与滑槽之间固定有第一弹性件,拉杆的顶部设有位于拉槽内的压头,所述压头内设有腔体,腔体与拉杆内部连通,动模上还设有连通拉杆的进气管,进气管远离拉杆一端连接有送气泵,压头底部开设有若干冲孔;
所述动模内设有顶出孔,顶出孔内竖向滑动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底部与顶出孔之间固定有第二弹性件,动模内设有连通顶出孔与滑槽的中间孔,拉杆底部与顶杆底部之间固定有位于中间孔内的钢丝,注塑前,顶杆的顶面与动模的上表面齐平;
所述压头与拉杆转动连接,若干冲孔沿拉杆中轴周向均布,且各冲孔均沿着压头同一圆周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上一体成型有造型柱,所述造型柱为中空结构,造型柱的顶部设有过渡孔,造型柱的侧壁上设有连通模腔的气孔,气孔上固定有疏水性的滤膜,定模上开设有气流道,动模与定模合模后,气流道与过渡孔连通,气流道的孔径小于过渡孔的孔径,气流道通过管道并联有供气泵和吸气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柱的顶部与气流道处为弧面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柱的顶部呈向上凸起的圆弧面,动模底部开设有与圆弧面配合的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柱内固定有电磁铁,电磁铁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自由端固定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为磁性板,电磁铁通电后与弧形板相斥,并使得弧形板紧贴在气孔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型柱的内壁上开设有位于气孔处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弧形板的形状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内开设有供电磁铁的导线排出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造型柱的内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为半球体,且弧面朝上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的顶部不超出动模的上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51365.3A CN111907005B (zh) | 2020-07-30 | 2020-07-30 | 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751365.3A CN111907005B (zh) | 2020-07-30 | 2020-07-30 | 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07005A CN111907005A (zh) | 2020-11-10 |
CN111907005B true CN111907005B (zh) | 2022-08-16 |
Family
ID=73287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751365.3A Active CN111907005B (zh) | 2020-07-30 | 2020-07-30 | 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0700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41579A (zh) * | 2023-02-28 | 2023-05-23 | 牛建新 | 一种改性塑料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6968247B (zh) * | 2023-09-11 | 2023-12-15 | 河南省优普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液体硅胶防水拴成型装置 |
CN117549502B (zh) * | 2024-01-12 | 2024-05-28 | 广东益发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化妆品包装盒的真空低压注塑成型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3108A (zh) * | 2010-05-26 | 2010-10-20 | 重庆理工大学 | 熔体脉动辅助注射成型装置及方法 |
CN104260278A (zh) * | 2014-07-30 | 2015-01-07 | 何照云 | 无框眼镜片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 |
CN204431669U (zh) * | 2015-02-15 | 2015-07-01 | 青岛农业大学 | 一种模具卸料机构 |
CN206678300U (zh) * | 2017-01-11 | 2017-11-28 | 成都万顺达模具零件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系统 |
CN210257109U (zh) * | 2019-05-06 | 2020-04-07 | 东泰精密塑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装置 |
-
2020
- 2020-07-30 CN CN202010751365.3A patent/CN1119070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3108A (zh) * | 2010-05-26 | 2010-10-20 | 重庆理工大学 | 熔体脉动辅助注射成型装置及方法 |
CN104260278A (zh) * | 2014-07-30 | 2015-01-07 | 何照云 | 无框眼镜片的加工模具及加工方法 |
CN204431669U (zh) * | 2015-02-15 | 2015-07-01 | 青岛农业大学 | 一种模具卸料机构 |
CN206678300U (zh) * | 2017-01-11 | 2017-11-28 | 成都万顺达模具零件有限公司 | 一种注塑模具排气系统 |
CN210257109U (zh) * | 2019-05-06 | 2020-04-07 | 东泰精密塑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07005A (zh) | 2020-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907005B (zh) | 带弹性顶出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110842175A (zh) | 一种铝合金压铸补缩方法及压铸模具 | |
EP1661684A3 (en) | Ejector with internal fluid path and moulding method | |
CN111907007A (zh) | 一种防拉料的精密注塑模具 | |
CN204109290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KR100356648B1 (ko) | 성형된플라스틱부분을탈형하는방법 | |
CN209409216U (zh) | 一种振动膜注塑模具 | |
CN201287445Y (zh) | 模具 | |
CN212019346U (zh) | 一种立式挤压机铸造模具 | |
CN111907004A (zh) | 一种防止熔接线产生的注塑模具 | |
CN209534024U (zh) | 一种多规格按钮成型的注塑模具 | |
CN114210948A (zh) | 一种前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 | |
CN203854153U (zh) | 一种注塑成型模具 | |
CN111907006B (zh) | 一种防烫伤注塑模具 | |
CN103042683B (zh) | 吸塑模具 | |
CN211591104U (zh) | 一种自带降温效果的开模具 | |
CN203697418U (zh) | 大规格密封卡圈模具浮动强脱机构 | |
CN118322454B (zh) | 一种泡沫塑料快速脱模的模具结构 | |
JP5676086B2 (ja) | 薄板の射出成形方法及びその金型 | |
CN214395016U (zh) | 用于成形模具的脱模装置 | |
CN110181759A (zh) | 一种新型的嵌件安装装置 | |
CN216885003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9726920U (zh) | 一种带吹气强脱结构的波纹管模具装置 | |
CN202318806U (zh) | 三板模具 | |
CN213648537U (zh) | 薄壁壳体注塑件自动顶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