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5214A - 喉罩 - Google Patents

喉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5214A
CN111905214A CN202010991684.1A CN202010991684A CN111905214A CN 111905214 A CN111905214 A CN 111905214A CN 202010991684 A CN202010991684 A CN 202010991684A CN 111905214 A CN111905214 A CN 111905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breathing
tube
patient
laryngeal m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16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峥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Exploratio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Exploratio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Exploratio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Exploration Medical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916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052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05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5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喉罩,包括管体和罩体,管体设有用以供呼吸气体流通的呼吸腔道和用以供植入通气过程产生的废液流通的消化腔道,管体具有管连接端,罩体设有罩连接端,罩连接端与管连接端密封连接,罩体设有用以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腔室和用以与消化道连通的消化腔室,呼吸腔室与呼吸腔道连通,消化腔室与消化腔道连通;罩连接端与管连接端的连接处设有减薄部,减薄部的壁厚小于管体及罩体其余部位的壁厚。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喉罩植入患者喉部后,容易随着患者头部扭动而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喉罩植入后通气的问题。

Description

喉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喉罩。
背景技术
喉罩是一种人工气道装置,既可以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自主呼吸,又可实施正压通气。使用时,需要将喉罩植入患者喉部,而喉罩植入患者喉部后,当患者头部扭动时,很容易导致喉罩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喉罩植入后通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喉罩,旨在解决喉罩植入患者喉部后,容易随着患者头部扭动而发生变形,从而影响喉罩植入后通气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喉罩,包括:管体,设有用以供呼吸气体流通的呼吸腔道和用以供植入通气过程产生的废液流通的消化腔道,所述管体具有管连接端;以及,罩体,设有罩连接端,所述罩连接端与所述管连接端密封连接,所述罩体设有用以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腔室和用以与消化道连通的消化腔室,所述呼吸腔室与所述呼吸腔道连通,所述消化腔室与所述消化腔道连通;所述罩连接端与所述管连接端的连接处设有减薄部,所述减薄部的壁厚小于所述管体及所述罩体其余部位的壁厚。
可选地,所述减薄部的壁厚自其连接所述管体的一端至其连接所述罩体的一端先渐薄后渐厚。
可选地,所述罩连接端与所述管连接端的外壁平滑设置,内壁具有凹部,以形成所述减薄部。
可选地,所述减薄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外径以及所述罩体的外径。
可选地,所述减薄部的外径自其连接所述管体的一端至其连接所述罩体的一端先渐小后渐大。
可选地,所述呼吸腔室设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用以与呼吸道连通,所述呼吸口的周缘环设有用以与患者呼吸道口密封抵接的气囊。
可选地,所述气囊的囊壁上设有结构增强部。
可选地,所述结构增强部设于所述气囊靠近所述罩连接端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气囊靠近所述罩连接端的一端的壁厚大于所述气囊的其余部位的壁厚,以形成所述结构增强部。
可选地,所述结构增强部设于所述气囊的内壁。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管体上设置供呼吸气体流通的呼吸腔道和供植入通气过程产生的废液流通的消化腔道,在罩体上设置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腔室和与消化道连通的消化腔室,将管连接端和罩连接管密封连接,使呼吸腔道与呼吸腔室连通,消化腔道与消化腔室连通,从而使喉罩植入患者喉部时,呼吸气体能够从呼吸腔道流经呼吸腔室,然后进入患者喉部供患者呼吸,而植入通气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能够经过消化腔室进入消化腔道后排出患者体外。而在罩连接端与管连接端的连接处设置减薄部,减薄部的壁厚小于罩体其余部位的壁厚,使得在喉罩植入患者喉部的状态下,当患者头部扭动时,减薄部优先于罩体的其余部位发生变形而适应患者头部的位置变化,使得患者头部扭动对罩体产生的形变力较小,从而使罩体更好地保持预设的形状,从而保障植入通气过程顺利的进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喉罩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喉罩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喉罩的前视图;
图4为图1中喉罩的右视图;
图5为图1中喉罩的后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管体 212 限位槽
101 管连接端 220 呼吸口
110 呼吸腔道 221 气囊
120 消化腔道 222 增厚件
121 第一子腔道 230 消化腔室
122 第二子腔道 231 第一子腔室
130 减薄部 232 第二子腔室
200 罩体 240 消化口
201 罩连接端 250 循环口
202 罩植入端 251 第一子口
210 呼吸腔室 252 第二子口
211 凸台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喉罩。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喉罩包括管体100和罩体200。管体100设有呼吸腔道110和消化腔道120,且管体100具有管连接端101,其中,呼吸腔道110用以供呼吸气体流通,消化腔道120用以供植入通气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流通。罩体200设有罩连接端201,罩连接端201与管连接端101密封连接,罩体200设有用以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腔室210和用以与消化道连通的消化腔室230,呼吸腔室210与呼吸腔道110连通,消化腔室230与消化腔道120连通。并且,罩连接端201与管连接端101的连接处设有减薄部130,减薄部130的壁厚小于管体100以及罩体200其余部位的壁厚。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管体100上设置供呼吸气体流通的呼吸腔道110和供植入通气过程产生的废液流通的消化腔道120,在罩体200上设置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腔室210和与消化道连通的消化腔室230,将管连接端101和罩连接管密封连接,使呼吸腔道110与呼吸腔室210连通,消化腔道120与消化腔室230连通,从而使喉罩植入患者喉部时,呼吸气体能够从呼吸腔道110流经呼吸腔室210,然后进入患者喉部供患者呼吸,而植入通气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能够经过消化腔室230进入消化腔道120后排出患者体外。而在罩连接端201与管连接端101的连接处设置减薄部130,减薄部130的壁厚小于罩体200其余部位的壁厚,使得在喉罩植入患者喉部的状态下,当患者头部扭动时,减薄部130优先于罩体200的其余部位发生变形而适应患者头部的位置变化,使得患者头部扭动对罩体200产生的形变力较小,从而使罩体200更好地保持预设的形状,从而保障植入通气过程顺利地进行。
在一实施例中,减薄部130的壁厚自其连接管体100的一端至其连接罩体200的一端先渐薄后渐厚,即减薄部130的中间部位的厚度最小,当患者头部扭动导致罩体200的两端分别受到不容方向的扭力时,壁厚最小的减薄部130优先扭转变形,使得传递至罩体200上的扭力很小,从而避免植入通气过程中因患者头部扭动而导致罩体200变形影响通气。并且,由于减薄部130的壁厚是先渐薄后渐厚,即减薄部130的壁厚变化并非突变,从而使减薄部130与罩体200之间以及减薄部130与管体100之间的连接处不容易损坏,使得即使减薄部130因患者头部扭动而扭转变形,喉罩也能保持完好。
在一实施例中,罩连接端201与管连接端101的外壁平滑设置,内壁具有凹部,以形成所述减薄部130。通过在罩连接端201与管连接端101的内壁设置凹部形成减薄部130,而罩连接端201与管连接端101的外壁平滑设置,使得减薄部130的设置不对喉罩植入患者喉部的过程的产生阻碍。
在一实施例中,减薄部130的外径小于管体100的外径以及罩体200的外径。在喉罩植入患者喉部的过程中,管体100与患者的喉部之间相互挤压,在会厌处的挤压力较大,在喉罩植入的前一阶段,管体100长度方向上的各段对会厌处的挤压力保持稳定,而由于减薄部130的外径小于管体100的外径,使得当减薄部130经过会厌处时,会厌处受到的挤压力突然减小,即在喉罩植入患者咽喉部的过程中,减薄部130经过会厌处时会产生落空感,使得操作人员在无法看到咽喉部的细节的情况下,也能准确地知道喉罩插入的位置,减少了调整插入位置的次数。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减薄部130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减薄部130的外径即为减薄部130横截面的直径,当减薄部130的横截面为非圆形时,减薄部130的外径即为减薄部130横截面的等效直径。
在一实施例中,减薄部130的外径自其连接管体100的一端至其连接罩体200的一端先渐小后渐大。即减薄部130从连接罩体200的一端平滑渐缩形成一个内凹的部位后再平滑扩张至外径与管体100的外径相等,从而在保持插入过程的落空感的同时,使得喉罩插入和取出的过程更顺利,降低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
在上述实施例中,呼吸腔室210设有呼吸口220,呼吸口220用以与呼吸道连通,呼吸口220的周缘环设有用以与患者呼吸道口密封抵接的气囊221。从而保障罩体200与患者喉部的密封效果,使得植入通气过程中,通过呼吸腔道110流入呼吸腔室210的呼吸气体能够更顺利地进入患者的呼吸道,避免发生漏气,使患者能够更舒适、更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气囊221的囊壁上设有结构增强部。通过在气囊221的囊壁上设置结构增强部,使得气囊221不容易发生过度变形,从而使得在喉罩植入患者喉部的状态下,当患者头部扭动导致减薄部130发生变形而适应患者头部的位置变化时,罩体200及气囊221的变形程度很小,以保障植入通气过程顺利地进行。
在一实施例中,结构增强部设于气囊221靠近罩连接端201的一端。由于在减薄部130因患者头部扭动发生变形时,气囊221靠近罩连接端201的一端(即气囊221靠近减薄部130的一端)受到的扭力相较于气囊221的其余部位受到的扭力更大,因此,将结构增强部设于气囊221靠近罩连接端201的一端,使得气囊221上最容易因患者头部扭动而发生变形的部位结构强度更大,从而更好地防止气囊221在植入通气过程中过渡变形而影响通气。
在一实施例中,气囊221靠近罩连接端201的一端的壁厚大于气囊221的其余部位的壁厚,以形成结构增强部。通过将气囊221靠近罩连接端201的一端的壁厚设置为大于气囊221的其余部位的壁厚,使得气囊221在该部位的结构强度大于气囊221在其他部位的结构强度,从而在形成结构增强部的同时,不破坏气囊221本身的结构,也无需在气囊221上额外设置多于的部件,使喉罩的整体结构简单。
在一实施例中,结构增强部设于气囊221的内壁。通过将结构增强部设置在气囊221的内壁,使得气囊221的外壁面保持平滑,从而使结构增加部的设置不对喉罩植入过程产生阻碍。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喉罩包括管体100和罩体200,管体100设有呼吸腔道110,呼吸腔道110用以供呼吸气体流通,管体100具有管连接端101,罩体200具有罩连接端201,罩连接端201与管连接端101密封连接,罩体200设有与呼吸腔道110连通的呼吸腔室210,呼吸腔室210设有用以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口220。当喉罩植入患者喉部时,呼吸口220对准患者的呼吸道口,从而将呼吸道与呼吸腔道110连通,以利用呼吸腔道110向呼吸道提供呼吸气体。而呼吸口220的边缘设置有支撑组件(图中未示出),支撑组件用以将搭在呼吸口220的会厌软骨支撑,以使呼吸口220敞开。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呼吸口220将呼吸腔室210与呼吸道连通,当喉罩植入患者喉部时,呼吸口220对准呼吸道口,使呼吸腔室210与呼吸道连通,而呼吸腔道110又与呼吸腔室210连通,从而利用呼吸腔道110向呼吸道提供呼吸气体。并且,在呼吸口220的边缘设置支撑组件,利用支撑组件将搭在呼吸口220的会厌软骨支撑,从而保障呼吸口220处于敞开的状态,避免会厌软骨堵塞喉罩与呼吸道的连通处而影响患者呼吸,使得喉罩植入后患者能够呼吸顺畅。
在一实施例中,呼吸口220的周缘环设有气囊221,气囊221用以与患者呼吸道口密封抵接,从而保障罩体200与患者喉部的密封效果,使得植入通气过程中,通过呼吸腔道110流入呼吸腔室210的呼吸气体能够更顺利地进入患者的呼吸道,避免发生漏气,使患者能够更舒适、更安全。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设于气囊221内。通过将支撑组件设置在气囊221内,使得支撑组件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不与患者的喉部直接接触,从而避免支撑组件对患者的喉部造成损伤,提升喉罩使用的安全性。并且,支撑组件的设置,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气囊221的厚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气囊221与患者喉部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设置在气囊221的内壁面上。通过将支撑组件设置在气囊221的内壁面上,一方面使得支撑组件不与患者的喉部直接接触而避免支撑组件对患者的喉部造成损伤,另一方面使得气囊221收到挤压时,支撑组件能够随着气囊221的囊壁变形而适应性变形,以使喉罩更顺利地植入患者喉部。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气囊221的内壁面上的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将气囊221的囊壁位于第一加强部与第二加强部之间的部分撑起,以支撑会厌软骨。气囊221的囊壁上除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以外的部位相对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更容易发生变形,当喉罩植入患者喉部时,由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不容易变形,使得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之间的部位也被撑起,即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形成支撑桥梁结构,使得会厌软骨能够搭在支撑桥梁上,而避免会厌软骨搭在呼吸口220,从而保障患者能够顺利地呼吸。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为设于气囊221的内壁面上的加强筋。通过在气囊221的内壁面上设置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增加该部分的结构强度,使得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能够起到支撑会厌软骨的作用,结构简单,不破坏气囊221原本的结构,从而保障喉罩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呈长条状,并且,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自气囊221靠近呼吸道口的一侧向气囊221靠近呼吸口220的一侧延伸。由于气囊221环设于呼吸口220的周缘,即气囊221的一侧是靠近呼吸口220的周缘设置的,而气囊221的另一侧则朝向患者的呼吸道口,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呈长条状,并自气囊221靠近呼吸道口的一侧向气囊221靠近呼吸口220的一侧延伸,使得气囊221自呼吸口220至呼吸道口方向的厚度增加,从而能够更好地起到在支撑会厌软骨的作用,避免气囊221自呼吸口220至呼吸道口方向的厚度太低,会厌软骨绕过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后又搭在呼吸口220而堵塞呼吸口22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的边缘设有倒圆角。通过在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的边缘设置倒圆角,使得气囊221受到挤压变形时,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的边缘不容易损坏气囊221;且喉罩植入患者喉部后,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在对会厌软骨进行支撑的同时,不容易对患者喉部造成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呈圆形或者椭圆形。通过将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设置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使得第一加强部和第二加强部的边缘更圆滑,不容易损坏气囊221,也不容易对患者的喉部造成损伤。
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组件与气囊221的内壁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方式使得支撑组件的加工更简单方便,且植入通气过程中支撑组件不会在气囊221内发生移动,从而稳定地对会厌软骨起到支撑作用,进而保障患者在植入通气过程中能够呼吸顺畅。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喉罩包括管体100和罩体200,管体100设有呼吸腔道110,呼吸腔道110用以供呼吸气体流通,管体100具有管连接端101,罩体200具有罩连接端201,罩连接端201与管连接端101密封连接,罩体200设有用以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腔室210,呼吸腔室210与呼吸腔道110连通;罩体200还具有朝向呼吸道的前侧和背向呼吸道的后侧,前侧设有呼吸口220,利用呼吸口220将呼吸腔室210与呼吸道连通,呼吸口220的周缘环设有用以与患者的呼吸道口密封抵接的气囊221,气囊221上设有增厚件222,增厚件222用以增加罩体200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在一实施例中,增厚件222与结构增强部为同一结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管体100上设置呼吸腔道110,在罩体200上设置与呼吸腔道110连通的呼吸腔室210,将呼吸腔室210设置在前侧,在前侧设置呼吸口220,利用呼吸口220将呼吸腔室210与患者的呼吸道连通,并在呼吸口220的周缘环设气囊221,利用气囊221与患者的呼吸道口密封抵接,当喉罩植入患者喉部时,呼吸口220对准患者的呼吸道口,以使呼吸腔道110与呼吸道连通,从而利用呼吸腔道110向呼吸道通入呼吸气体,以保障患者的呼吸。并在气囊221上设置增厚件222,利用增厚件222增加罩体200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从而使得植入患者喉部后,喉罩能够更好地与喉部密封抵接,保障密封效果;并且,增厚件222的设置,使得喉罩植入患者喉部时,气囊221不容易随着患者头部扭动而发生变形,从而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使患者更好地获取呼吸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罩体200还具有与罩连接端201相对的罩植入端202,增厚件222靠近罩连接端201设置,以使罩连接端201在前后方向的厚度大于罩植入端202在前后方向的厚度。通过将增厚件222靠近罩连接端201设置,使得罩连接端201在前后方向的厚度大于罩植入端202在前后方向的厚度,使得喉罩植入患者喉部的过程中,先抵达喉部的罩植入端202能够更顺利地进入喉部,从而使喉罩更好植入患者喉部。
在一实施例中,罩体200在前后方向的厚度由罩连接端201至罩植入端202渐缩,即罩植入端202较小,从而使得罩植入端202更容易进入患者喉部,同时又能保障罩连接端201喉部较大,从而更好地与喉部之间进行密封。并且,而罩体200在前后方向的厚度是逐渐变化的,即喉罩植入患者喉部的过程中,先是较小的一端进入喉部,随后是逐渐变大的部分慢慢进入喉部,而不是突然将尺寸很大的部分植入喉部,使喉部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从而降低喉罩植入过程中对患者造成的不舒适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罩体200在前后方向的厚度大于管体100在前后方向的厚度,罩体200的后侧与管体100平滑过渡,气囊221凸设于罩体200的前侧。由于喉罩植入患者喉部后,管体100的管连接端101与罩体200位于患者的喉部,而管体100的另一端则位于患者的口中,将管体100在前后方向的厚度设置为小于罩体200在前后方向的厚度,以在满足罩体200与喉部的密封效果的同时,减小管体100对患者口部造成的不适。气囊221凸设在罩体200的前侧,利用气囊221与患者的呼吸道口进行密封抵接,同时罩体200的后侧与管体100平滑过渡,使得在满足罩体200在前后方向的厚度大于管体100在前后方向的厚度的同时,罩体200与管体100的连接处对喉罩植入的阻碍较小。
在一实施例中,增厚件222的一端连接于管体100,另一端连接于气囊221。将增厚件222的两端分别连接管体100和气囊221,使得喉罩植入患者喉部的过程中,当罩体200与管体100的连接处受到挤压时,增厚件222能够更好的撑起喉罩在前后方向的厚度,不容易被压瘪,从而使喉罩与患者喉部的密封性更好。
在一实施例中,管体100、气囊221以及增厚件222一体成型,使得喉罩的加工更方便,并且,管体100与气囊221以及增厚件222一体成型,使得增厚件222与气囊221的连接更稳定,不容易损坏,从而更好地起到增厚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增厚件222与气囊221为一体结构,即气囊221的囊壁在该处的厚度大于其余部位的厚度,以形成增厚件222,无需额外在囊壁上增加其他结果,保障气囊221结果的完整性,不容易损坏,同时又使得气囊221的囊壁在该处的结构强度大于其余部位,从而使该部位更能抗挤压,不容易变形,使得喉罩植入患者喉部时,气囊221不容易随着患者头部扭动而发生变形,从而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使患者更好地获取呼吸气体。
在一实施例中,增厚件222与气囊221的表面平滑过渡,及/或,增厚件222与管体100的表面平滑过渡,从而使得增厚件222对植入过程的阻碍较小,且增厚件222的设置不增加患者喉部的不适感。在一实施例中,增厚件222与管体100的表面平滑过渡,且增厚件222与气囊221的表面平滑过渡,从而使得设置增厚件222以后,罩体200的表面各处依然保持平滑,以便于植入。
参照图2和图3,在一实施例中,呼吸口220设于前侧,喉罩后侧呈弓形,呼吸腔室210内设有凸台211,凸台211具有朝向呼吸腔道110及呼吸口220的倾斜面,使得喉罩植入患者喉部时,罩体200在喉部的挤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并使罩体200先插入喉部的一端向弓形的内凹处靠拢,使呼吸口220的形状发生变化,同时带动凸台211向呼吸口220所在的平面靠近,使得罩体200与呼吸道开口更贴合,减少空气死腔,有利于新鲜空气的流通;并且凸台211的设置使得植入通气过程中,操作人员将检查器件通过呼吸腔室210插入呼吸道时,凸台211的倾斜面可以对检查器件起到引导作用,使检查器件能够更准确地插入呼吸道,降低检查器件戳到呼吸道壁的机率。
在一实施例中,凸台211与呼吸腔室210的侧壁平滑过渡,使得凸台211对插入的检查器件起到引导作用的同时,检查器件能够更顺利地通过凸台211与呼吸腔道110的侧壁的连接处,从而使检查器件插入更顺利。
在一实施例中,凸台211远离呼吸腔道110的一侧边缘设有倒圆角。当凸台211在发生形变的罩体200的带动下向呼吸口220所在的平面靠近时,凸台211可能与喉部接触,在凸台211的边缘设置的倒圆角使得凸台211与喉部接触时,凸台211对喉部的刺激减小,从而降低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对患者带来的不适感。
在一实施例中,凸台211上设有从呼吸腔道110向呼吸口220延伸的限位槽212,当检查器件从呼吸腔道110插入时,限位槽212可以对检查器件起到引导及限位作用,使得检查器件能够更准确地插入所需的位置,并且插入后检查器件不容易随意移动,从而使植入通气过程更顺利。
在一实施例中,凸台2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限位槽212,使得检查器件插入的位置有更多的选择,从而使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限位槽212。
在一实施例中,限位槽212的横截面呈弧形,由于检查器件通常包括圆柱形的管状结构,横截面为弧形的限位槽212能够更贴合检查器件,使得限位槽212对检查器件的引导限位效果更好。
参照图2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管体100具有消化腔道120,罩体200具有与消化腔道120连通的消化腔室230,消化腔室230具有与消化道连通的消化口240;消化腔室230包括第一子腔室231和第二子腔室232,第一子腔室231与第二子腔室232之间设有连通通道;消化腔室230的后侧壁设有用以供植入通气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入消化腔室230的循环口250;消化腔道120包括第一子腔道121和第二子腔道122,第一子腔道121与第一子腔室231连通,第二子腔道122与第二子腔室232连通,第一子腔道121用以供清洁物进入消化腔室230,以将植入通气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通过连通通道冲入第二子腔道122,并排出患者体外。即循环口250、第一子腔室231、连通通道、第二子腔室232、第二子腔道122形成废液排出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管体100还具有呼吸腔道110,罩体200还具有与呼吸腔道110连通的呼吸腔室210,呼吸腔室210具有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口220。植入通气过程中,呼吸气体通过呼吸腔道110进入呼吸腔室210,从而以为患者提供呼吸气体,保障患者在植入通气过程中能够正常呼吸;将第一子腔道121与抽吸源相连并将第二子腔道122与正压源相连或者与大气连通,或者,将第二子腔道122与抽吸源相连并将第一子腔道121与正压源相连或者与大气连通,从而使得植入通气过程中,患者产生的唾液、胃液以及血液等废液在抽吸源的作用下先通过循环口250或者消化口240进入消化腔室230,再通过与消化腔室230连通的第一子腔道121或者第二子腔道122排出患者体外,从而有效避免植入通气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入呼吸道引起患者不适。
在一实施例中,循环口250包括第一子口251和第二子口252,第一子口251设于第一子腔室231,第二子口252设于第二子腔室232。通过对应第一子腔室231和第二子腔室232分别设置第一子口251和第二子口252,使得植入通气过程产生的废液循环过程中,废液进入消化腔室230的通道增加,从而更及时地将植入通气过程产生的废液排出患者体外。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腔道121、第二子腔道122以及呼吸腔道110相互平行设置,使得第一子腔道121的腔壁、第二子腔道122的腔壁以及呼吸腔道110的腔壁在管体100长度方向各处厚度均匀,从而使管体100结构更稳定,不易破裂。
在一实施例中,管体100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即管体100为扁平管,在管体100的同一横截面上,呼吸腔道110的中心与椭圆中心重合,第一子腔道121与第二子腔道122对称设置在呼吸腔道110的两侧,与此同时,罩体200也呈扁平状,消化口240也呈椭圆形,即消化口240的形状与第一腔道和第二腔道的分布位置相适配,使得废液能够更快速地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体,设有用以供呼吸气体流通的呼吸腔道和用以供植入通气过程产生的废液流通的消化腔道,所述管体具有管连接端;以及,
罩体,设有罩连接端,所述罩连接端与所述管连接端密封连接,所述罩体设有用以与呼吸道连通的呼吸腔室和用以与消化道连通的消化腔室,所述呼吸腔室与所述呼吸腔道连通,所述消化腔室与所述消化腔道连通;
所述罩连接端与所述管连接端的连接处设有减薄部,所述减薄部的壁厚小于所述管体及所述罩体其余部位的壁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部的壁厚自其连接所述管体的一端至其连接所述罩体的一端先渐薄后渐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连接端与所述管连接端的外壁平滑设置,内壁具有凹部,以形成所述减薄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外径以及所述罩体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减薄部的外径自其连接所述管体的一端至其连接所述罩体的一端先渐小后渐大。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腔室设有呼吸口,所述呼吸口用以与呼吸道连通,所述呼吸口的周缘环设有用以与患者呼吸道口密封抵接的气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囊壁上设有结构增强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增强部设于所述气囊靠近所述罩连接端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靠近所述罩连接端的一端的壁厚大于所述气囊的其余部位的壁厚,以形成所述结构增强部。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增强部设于所述气囊的内壁。
CN202010991684.1A 2020-09-17 2020-09-17 喉罩 Pending CN111905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1684.1A CN111905214A (zh) 2020-09-17 2020-09-17 喉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1684.1A CN111905214A (zh) 2020-09-17 2020-09-17 喉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5214A true CN111905214A (zh) 2020-11-10

Family

ID=732651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1684.1A Pending CN111905214A (zh) 2020-09-17 2020-09-17 喉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052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333A (zh) * 2021-09-03 2021-11-26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0003A (zh) * 2010-08-23 2013-06-26 卡纳格·巴斯卡 增强插入型喉罩
CN204655711U (zh) * 2015-05-13 2015-09-23 邹德伟 一种引流型喉罩
CN110787349A (zh) * 2019-11-26 2020-02-14 安徽探索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三腔可弯曲冲洗喉罩气道导管
CN211068575U (zh) * 2019-10-30 2020-07-24 安徽探索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
CN212439641U (zh) * 2020-09-17 2021-02-02 安徽探索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喉罩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80003A (zh) * 2010-08-23 2013-06-26 卡纳格·巴斯卡 增强插入型喉罩
CN204655711U (zh) * 2015-05-13 2015-09-23 邹德伟 一种引流型喉罩
CN211068575U (zh) * 2019-10-30 2020-07-24 安徽探索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
CN110787349A (zh) * 2019-11-26 2020-02-14 安徽探索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三腔可弯曲冲洗喉罩气道导管
CN212439641U (zh) * 2020-09-17 2021-02-02 安徽探索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喉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4333A (zh) * 2021-09-03 2021-11-26 无锡圣诺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气囊吸痰喉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4150B2 (en) Laryngeal mask airway device
JP2009527260A (ja) 幼児用経鼻インターフェイスマスク
JPH10263086A (ja) 喉頭マスク組立体
US8899235B2 (en) Tracheal tube conne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CN110652642A (zh) 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
BRPI0610655A2 (pt) dispositivo de canal de ventilação com máscara larìngea e método de fabricação
CN212439641U (zh) 喉罩
CN111905214A (zh) 喉罩
KR102007253B1 (ko) 코골이 방지장치
CN211068575U (zh) 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
CN211050580U (zh) 罩体及喉罩
CN213789402U (zh) 喉罩
CN213789403U (zh) 喉罩
CN212369398U (zh) 喉罩
CN220276077U (zh) 具有梨状窝内限位结构的声门罩
CN212369399U (zh) 喉罩
CN212439642U (zh) 喉罩
CN212369397U (zh) 喉罩
US20220370746A1 (en) Oxygen mask having bite block and monitoring
CN211068576U (zh) 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
CN211068574U (zh) 三腔可冲洗鱼嘴型喉罩气道导管
CN111905211A (zh) 喉罩
US7089943B2 (en) Laryngeal mask
CN211022567U (zh) 一种便于纤支镜插入的喉罩
CN111905212A (zh) 喉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