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3687B - 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抑制疫霉菌的新用途 - Google Patents
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抑制疫霉菌的新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903687B CN111903687B CN202010834036.5A CN202010834036A CN111903687B CN 111903687 B CN111903687 B CN 111903687B CN 202010834036 A CN202010834036 A CN 202010834036A CN 111903687 B CN111903687 B CN 11190368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ytophthora
- methyl propyl
- trisulfide
- zoospores
- propyl trisulf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sulfur atom bound to a hetero atom
- A01N41/1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sulfur atom bound to a hetero atom not containing sulfur-to-oxygen bonds, e.g. polysulf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抑制疫霉菌的新用途,所述化合物能有效抑制辣椒疫霉菌。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在抑制疫霉菌游动孢子的释放、游动孢子的游动、休止孢的萌发、菌丝的生长以及促进游动孢子裂解方面效果显著。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可用于土壤中疫霉菌的防治,从源头预防及抑制疫霉菌对植物,特别是农作物的侵染。本发明所述化合物为生物源化合物,可减少疫霉菌耐药性的产生、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防治土传病原领域,尤其是一种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用于抑制辣椒疫霉菌的新用途。
背景技术
疫霉菌寄主范围广,对寄主植物有很大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常导致农作物生产的严重损失,因而由它所致的植物病害通称“疫病”。多年来,对植物疫病的控制一直是农业科研与生产部门的难题。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除危害辣椒外,也可侵染番茄,茄子,黄瓜,西瓜,南瓜等作物。该病1918年首次在美国被发现,现已遍及世界各地的辣椒种植区。近年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的发生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我国青海,新疆,浙江,湖北,上海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生。
辣椒疫霉菌可在寄主作物上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无性孢子。此外,辣椒疫霉菌还能在两种交配型之间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厚壁的卵孢子。卵孢子具休眠期,可在环境适宜时萌发,能够在几年内给受侵染地区的作物生产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卵孢子能够维持菌体的杂交优势和遗传多样性。现有技术中对疫霉菌,特别是辣椒疫霉菌多采用化学杀菌剂,易对环境产生伤害,还易使疫霉菌产生耐药性。
有机硫化物数量种类众多,对动物和植物的病原菌都具备广谱抑菌活性,在医学领域也具有一定的医学价值。在生物学抑菌方面,已报道二甲基二硫(DMDS)对土壤根结线虫及土壤病原真菌疫霉菌、镰刀菌均有较好的防效;三硫化二甲酯(DMTS)具有抗真菌活性,可直接对芒果炭疽菌分生孢子和菌丝造成伤害,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其常规用途是用作肉制品、烧烤制品的食品添加剂及食用香精香料等的原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新用途,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源的抑菌剂,从疫霉菌孢子阶段抑制其游动孢子的释放、游动,疫霉菌休止孢的萌发以及促进疫霉菌游动孢子的裂解,减少疫霉菌孢子在土壤中的潜伏、减少疫霉菌对农作物的侵染。
本发明首次在大蒜中发现所述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所述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来源于大蒜的根系挥发物中,已知大蒜根系挥发物中的含硫物质有一定的广谱抑菌性。在对大蒜含硫化合物单个物质,如二甲基三硫化物(DMTS)、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二烯丙基三硫化物(DATS)等的抑菌效果研究中,集中在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研究。
现有技术表明在DMTS、DADS、DATS的浓度为1000mg/L时,对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100%,本发明所述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在浓度为100mg/L时,能完全抑制疫霉菌菌丝的生长。除此之外,本发明所述硫醚类化合物在疫霉菌孢子阶段抑制效果显著,包括抑制孢子囊释放孢子、抑制休止孢萌发、促进游动孢子的裂解、抑制游动孢子的游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抑制疫霉菌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中的用途,使用下述实验方案,发现在甲基丙基三硫醚浓度至少为50μg/mL时,对疫霉菌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抑制率达到51.68%。
实验方案:
①配制浓度为1×104个/mL的辣椒疫霉菌孢子囊悬浮液;
②用移液器吸取40μL游动孢子悬浮液至凹玻片的凹槽中,加入6种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水溶液10μL,使甲基丙基三硫醚终浓度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将凹玻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4倍物镜找到游动孢子,用10倍物镜进行观察。统计0min、20min、40min孢子释放率,并计算释放抑制率。释放抑制率(%)=(对照释放率-处理释放率)/对照释放率×10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抑制疫霉菌游动孢子游动中的用途,使用下述实验方案,发现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至少为500μg/mL时,对游动孢子游动的抑制率达到79.1%。
实验方案:
①配制浓度为2×105个/mL的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
②用移液器吸取40μL游动孢子悬浮液至凹玻片的凹槽中,分别加入6种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水溶液10μL,使甲基丙基三硫醚终浓度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
③统计加入甲基丙基三硫醚溶液40min后游动孢子的停止率,并计算停止率平均值。停止率(%)=休止孢数量/(休止孢数量+游动孢子数量)×100%,即游动抑制率。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抑制疫霉菌休止孢萌发中的用途,使用下述实验方案,发现在甲基丙基三硫醚浓度至少为500μg/mL时,对辣椒疫霉菌休止孢萌发的抑制率达到100%。
实验方案:
①配制浓度为2×105个/mL的辣椒疫霉菌休止孢悬浮液;
②用移液器吸取40μL休止孢悬浮液至凹玻片的凹槽中,分别加入6种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水溶液10μL(使用前涡旋5s),使含甲基丙基三硫醚终浓度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
③统计6h和24h休止孢萌发率,并计算萌发抑制率。萌发抑制率(%)=(对照萌发率-处理萌发率)/对照萌发率×100%。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抑制疫霉菌菌丝生长中的用途,通过下述实验方案,发现在甲基丙基三硫醚浓度至少为50μg/mL时,对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72.1%以上;在甲基丙基三硫醚浓度至少为100μg/mL时,对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
实验方案:
①制作100ml液体培养基,倒入三角锥形瓶中;
②用甲醇配制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溶液;
③每个三角锥形瓶中加入1ml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甲醇混合溶液,使甲基丙基三硫醚的终浓度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每个处理重复3次;
④对照组的三角锥形瓶中加入1ml甲醇,重复3次;每个三角锥形瓶中加入6个菌丝饼,放入摇床,140rpm培养3d,过滤去除液体,再用滤纸包裹菌丝,烘干,称重,计算菌丝抑制率。菌丝抑制率(%)=(对照菌丝重量-处理菌丝重量)/对照菌丝重量×100%。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促进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中的用途,使用下述实验方案,发现在甲基丙基三硫醚浓度至少为50μg/mL时,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的裂解率为62.43%以上,且随着甲基丙基三硫醚浓度的升高,游动孢子裂解率上升。
实验方案:
①配制浓度为2×105个/mL的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
②用移液器吸取40μL游动孢子悬浮液至凹玻片的凹槽中,分别加入6种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水溶液10μL,使甲基丙基三硫醚终浓度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
③静置140min,统计裂解率,裂解率(%)=(对照未裂解率-处理未裂解率)/对照未裂解率×100%。
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制备抑制疫霉菌的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中的用途。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一种用于防治辣椒病害的农药,该农药含有甲基丙基三硫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在疫霉菌孢子的整个侵染过程中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于疫霉菌游动孢子的休止、休止孢萌发的抑制效果突出,且能显著促进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为生物源物质,可从大蒜根系挥发物中获取,也可化学合成得到,原料来源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为生物源,从大蒜根系挥发物中获取。本发明对大蒜根系挥发物、根际土壤挥发物、根系水浸液均进行检测,仅在大蒜根系挥发物中获取到甲基丙基三硫醚。
其中,大蒜根系挥发物、根际土壤挥发物、根系水浸液获取方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方法可采用常规方法。
可参考方法如下:
(1)大蒜根系挥发物的收集
将300g新鲜大蒜根放入密封采样室,连接Porapak Q 80/100柱,建立密封空气回路。3d后,用正己烷淋洗树脂柱,收集5mL淋洗液,并利用氮吹法浓缩至2mL,大蒜根系挥发物中的含硫化合物被富集到液体中。将2ml正己烷溶解液置于2mL棕色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于4℃。
(2)大蒜根际土壤挥发物的收集
①根际土壤样品的采集:采集需要检测的大蒜根际土壤,装入自封袋中,密封好后立即放入冰盒或冰箱内,温度控制在4℃左右,从采样结束到挥发物检测开始所经过的时间不超过24h;
②待测土壤挥发物的收集:称取2kg待测土壤,分散置于10个玻璃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放入200g土壤,将其分散放置于大玻璃缸中,盖上玻璃盖子,用封口膜将盖子与缸体的空隙密封,玻璃缸的顶部与装有吸附树脂的样品管以及由空样品管、橡皮管、吸水性变色硅胶管、活性炭管顺次相连而成的排空管分别相连;打开位于所述样品管另一端的气泵,收集5d,使所述待测土壤中的含硫化合物充分挥发并吸附于样品管内的吸附树脂上,再用正己烷淋洗所述吸附树脂,收集淋洗液5ml,利用氮吹浓缩至2ml,将2ml正己烷溶解液过22μm滤膜后置于2mL棕色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于4℃。
(3)大蒜根系水浸液的收集
①将500g新鲜大蒜垂直插入500ml烧杯中,加入150ml ddH2O,使大蒜根系完全浸入水中,用封口膜封住烧杯口,静置3h;
②萃取:取100ml大蒜根部浸提液作为样品,加入200ml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后将上层有机相倒出待用,下层水相继续加入200ml乙酸乙酯进行二次萃取,静置后获得上层有机相萃取液,将两次萃取获得的有机相混合,加入无水碳酸钠除去萃取液中的水分后待用;
③萃取液进行旋转蒸发:打开低温冷却循环泵预冷至4℃;将萃取液加入到圆底烧瓶中,水浴温度40-60℃,旋蒸;待圆底烧瓶中液体剩余少量时,将液体转移至心形瓶中旋蒸至干燥,用正己烷或乙醇溶解心形瓶中的物质,定容到2ml。将2ml正己烷溶解液过22μm滤膜后置于2mL棕色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于4℃;将2ml正己烷溶解液置于2mL冻存管中,密封保存于4℃。
(4)大蒜根系挥发物的检测:
①取含硫化合物的标准品,以正己烷为溶剂,分别配制成浓度0μg/mL、100μg/mL、200μg/mL、400μg/mL、600μg/mL的标准品溶液,在棕色进样瓶中避光存储备用;
②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QP2010 ultra,Shimadzu,Japan)进行检测。GC条件:SH-Rxi-5Sil MS色谱柱(30.0m×0.25mm×0.25μm)。起始柱温40℃,以3.0℃/min升温至80.0℃后,以5.0℃/min升温至260.0℃,保持30min。载气为氦气,进样口温度250.0℃,进样量2μl,进样方式为分流进样,分流比为10:1。MS条件:EI电离源,离子源温度230℃,接口温度250℃,扫描范围m/z 35-500,采集方式Scan,扫描间隔0.30s。挥发物成分的鉴定通过NIST14s谱图库。
本发明中所用疫霉菌菌丝饼、孢子囊悬浮液、游动孢子悬浮液、休止孢悬浮液,可用常规方法获得,具体方法参考如下:
(1)供试培养基及菌丝培养:制备胡萝卜培养基(carrot agar,CA)。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倒入切块的胡萝卜,煮40min,在榨汁机中加入胡萝卜汁和煮过的胡萝卜,打碎,用2层纱布过滤,将滤液与胡萝卜汁混匀,再加入ddH2O定容。每1L培养基需要200g胡萝卜和20g琼脂粉。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降温至90℃后倒入90mm塑料培养皿中,每皿约15ml,冷却至室温后,接种直径7mm的菌饼,25℃黑暗培养箱培养7d备用。
(2)孢子囊悬浮液的制备:用盖玻片将辣椒疫霉菌丝从培养7d的培养基上刮下,用无菌水冲洗至一层纱布阻隔的冻存管中。使用血球板计数板将孢子囊悬浮液浓度调至1×104个/mL。
(3)游动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在培养7d的培养皿中加入15ml灭菌ddH2O,放入4℃冰箱冷刺激30min,然后25℃光照静置30min后开始释放游动孢子,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并稀释后制成浓度为2×105个/mL的游动孢子悬浮液。
(4)休止孢悬浮液的制备:在培养7d的培养皿中加入15ml灭菌ddH2O,放入4℃冰箱冷刺激30min,然后25℃光照静置30min后开始释放游动孢子,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并稀释后制成浓度为2×105个/mL的游动孢子悬浮液。用涡旋仪震荡5min,使游动孢子鞭毛脱落,游动孢子转为休止孢,所得液体即为休止孢悬浮液。
以甲基丙基三硫醚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为例,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甲基丙基三硫醚对疫霉菌游动孢子的释放、游动孢子的游动、休止孢萌发、菌丝生长以及游动孢子裂解的影响。实施例1-5的实验结果见表1。
实施例1甲基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①配制浓度为1×104个/mL的辣椒疫霉菌孢子囊悬浮液;
②用移液器吸取40μL游动孢子悬浮液至凹玻片的凹槽中,加入6种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水溶液10μL,使甲基丙基三硫醚终浓度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将凹玻片置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4倍物镜找到游动孢子,用10倍物镜进行观察。统计0min、20min、40min孢子释放率,并计算释放抑制率。释放抑制率(%)=(对照释放率-处理释放率)/对照释放率×100%。
实验结果表明:
在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100μg/mL时,对孢子囊释放孢子的抑制率达到87.59%,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1000μg/mL时,对孢子囊释放孢子的抑制率达到91.19%。
实施例2甲基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游动的影响
①配制浓度为2×105个/mL的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
②用移液器吸取40μL游动孢子悬浮液至凹玻片的凹槽中,分别加入6种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水溶液10μL,使甲基丙基三硫醚终浓度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
③在显微镜下,统计加入甲基丙基三硫醚40min后游动孢子的停止率,并计算停止率平均值。停止率(%)=休止孢数量/(休止孢数量+游动孢子数量)×100%。(即游动抑制率)。
实验结果表明:
在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500μg/mL时,对游动孢子的游动的抑制效果,达到79.1%;在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1000μg/mL时,完全抑制游动孢子游动,抑制率达到100%。
实施例3甲基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霉菌休止孢萌发的影响
①配制浓度为2×105个/mL的辣椒疫霉菌休止孢悬浮液;
②用移液器吸取40μL休止孢悬浮液至凹玻片的凹槽中,分别加入6种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水溶液10μL(使用前涡旋5s),使甲基丙基三硫醚的终浓度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
③在显微镜下,统计6h和24h休止孢萌发率,并计算萌发抑制率,萌发抑制率(%)=(对照萌发率-处理萌发率)/对照萌发率×100%。
实验结果表明:
甲基丙基三硫醚有效抑制疫霉菌休止孢的萌发,在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50μg/mL时,其抑制率达到54.2%;在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500μg/mL时,对休止孢萌发的抑制率达到100%。
实施例4甲基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的影响
①制作100ml液体培养基,倒入三角锥形瓶中;
②用甲醇配制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溶液;
③每个三角锥形瓶中加入1ml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甲醇混合溶液,使甲基丙基三硫醚的终浓度为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每个处理重复3次;
④对照组的三角锥形瓶中加入1ml甲醇,重复3次;每个三角锥形瓶中加入6个菌丝饼,放入摇床,140rpm培养3d,过滤去除液体,再用滤纸包裹菌丝,烘干,称重,计算菌丝抑制率。菌丝抑制率(%)=(对照菌丝重量-处理菌丝重量)/对照菌丝重量×100%。
实验结果表明:
甲基丙基三硫醚对疫霉菌菌丝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50μg/mL时,抑制率达到72.1%;在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100μg/mL时,抑制率达到100%。
实施例5甲基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的影响
①配制浓度为2×105个/mL的辣椒疫霉菌游动孢子悬浮液;
②用移液器吸取40μL游动孢子悬浮液至凹玻片的凹槽中,分别孢子数量)×100%,加入6种不同浓度的甲基丙基三硫醚水溶液10μL,使甲基丙基三硫醚终浓度分别为0μg/mL、10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1000μg/mL;
③静置140min,在显微镜下,统计裂解率,裂解率(%)=(对照未裂解率-处理未裂解率)/对照未裂解率×100%。
实验结果表明:
甲基丙基三硫醚促进疫霉菌游动孢子的裂解,在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50μg/mL时,游动孢子的裂解率达到62.43%;在甲基丙基三硫醚的浓度为1000μg/mL时,游动孢子的裂解率达到88.57%。
表1不同浓度甲基丙基三硫醚对辣椒疫霉菌不同侵染阶段的影响
对比例1二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1所用方法,使用二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对比例2甲基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1所用方法,使用甲基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对比例3二甲基三硫醚对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1所用方法,使用二甲基三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硫醚类化合物对疫霉菌游动孢子释放的影响
对比例4二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游动孢子游动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2所用方法,使用二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游动孢子游动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对比例5甲基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游动孢子游动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2所用方法,使用甲基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游动孢子游动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不同硫醚类化合物对疫霉菌游动孢子游动的影响
对比例6二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休止孢萌发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3所用方法,使用二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休止孢萌发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
对比例7甲基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休止孢萌发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3所用方法,使用甲基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休止孢萌发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不同硫醚类化合物对疫霉菌休止孢萌发的影响
对比例8二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4所用方法,使用二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5所示。
对比例9甲基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4所用方法,使用甲基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5所示。
表5不同硫醚类化合物对疫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对比例10二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5所用方法,使用二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6所示。
对比例11甲基丙基二硫醚对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5所用方法,使用甲基丙基二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6所示。
对比例12二甲基三硫醚对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的影响
采用上述实施例5所用方法,使用二甲基三硫醚替代甲基丙基三硫醚进行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的实验,对比结果如表6所示。
表6不同硫醚类化合物对疫霉菌游动孢子裂解的影响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抑制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中的用途。
2.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抑制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游动孢子释放中的用途。
3.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抑制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游动孢子游动中的用途。
4.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抑制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休止孢萌发中的用途。
5.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抑制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菌丝生长中的用途。
6.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促进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游动孢子裂解中的用途。
7.甲基丙基三硫醚或含有其的制剂在制备抑制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的化学制剂或生物制剂中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34036.5A CN111903687B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抑制疫霉菌的新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34036.5A CN111903687B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抑制疫霉菌的新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03687A CN111903687A (zh) | 2020-11-10 |
CN111903687B true CN111903687B (zh) | 2021-09-24 |
Family
ID=73278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34036.5A Active CN111903687B (zh) | 2020-08-18 | 2020-08-18 | 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抑制疫霉菌的新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903687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70035319A (ko) * | 2005-09-27 | 2007-03-30 |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 : 산림청 국립산림과학원장) | 식물성 정유 및 정유 성분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살선충제 |
CN103766342A (zh) * | 2014-02-28 | 2014-05-07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一种杀虫剂原液及其应用 |
-
2020
- 2020-08-18 CN CN202010834036.5A patent/CN11190368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70035319A (ko) * | 2005-09-27 | 2007-03-30 | 대한민국(관리부서 : 산림청 국립산림과학원장) | 식물성 정유 및 정유 성분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살선충제 |
CN103766342A (zh) * | 2014-02-28 | 2014-05-07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 一种杀虫剂原液及其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The Antifungal Effect of Garlic Essential Oil on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and the Inhibitory Component Involved;Yaochen Wang et,al.;《Biomolecules》;20191021;第1-12页 * |
大蒜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娄红祥 等;《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10501;第55-59页 * |
大蒜挥发物和浸提液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活性分析;廖静静 等;《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0424;第29卷(第3期);第337-34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903687A (zh) | 2020-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459593B2 (en) | Dendrobium officinale endophytic fungus strain and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produced thereby, and extra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 |
CN101575574B (zh) | 一种哈茨木霉类复合菌培养物及其在植保方面的应用 | |
CN108165500A (zh) | 一株海洋真菌土曲霉c23-3、发酵液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2760248B (zh) | 一种可防治桃褐腐病的林肯链霉菌及其应用 | |
CN116218736B (zh) |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oot-47及其产高效抑菌物质的方法和应用 | |
CN113481105A (zh) | 一种拟茎点霉属真菌新菌株、制备方法及用途 | |
CN108102928B (zh) | 一株银杏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 |
CN1785989A (zh) | 吡喃酮抗生素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1903687B (zh) | 硫醚类化合物甲基丙基三硫醚抑制疫霉菌的新用途 | |
CN102742585B (zh) | 一种简便的瓜类疫霉快速分离培养基 | |
CN112021311B (zh) | 硫醚类化合物烯丙基丙基二硫醚抑制疫霉菌的新用途 | |
CN109673674B (zh) | 中山杉精油及其在抑制植物病原菌中的应用 | |
CN111870620A (zh) | 坎巴的炮制工艺及药物组合物 | |
CN114287424B (zh) | 挥发性物质在防治番茄颈腐根腐病中的应用 | |
CN105695334A (zh) | 一种新的棘孢木霉及其用途 | |
CN115851553A (zh) | 一种可防治根肿病的弗吉尼亚链霉菌及其应用 | |
CN114958660A (zh) | 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 |
CN103276028A (zh) | 一种发酵法制取埃博霉素b的方法 | |
CN102763661B (zh) | 一种用于分离辣椒疫霉的培养基 | |
CN104785231B (zh) | 加快凤阳产气霉生长的方法及所用的预处理后活性炭颗粒 | |
CN112877218A (zh) | 牛樟芝子实体栽培及其应用 | |
CN104774773A (zh) | 转化虎杖苷的虎杖内生菌株烟曲霉j3菌株 | |
CN103361276A (zh) | 刺糖多孢菌hberc-25376及其培养、活性物质的分离方法与应用 | |
CN115812744B (zh) | 一种油桐提取物及其抑制油茶炭疽病的应用 | |
CN108913633B (zh) | 一株产挥发性抑菌气体的链霉菌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