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93824B -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93824B
CN111893824B CN202010821811.3A CN202010821811A CN111893824B CN 111893824 B CN111893824 B CN 111893824B CN 202010821811 A CN202010821811 A CN 202010821811A CN 111893824 B CN111893824 B CN 1118938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pipe
road
collecting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18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93824A (zh
Inventor
陈志永
林锦钊
陈茂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b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181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938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93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3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938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938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02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street systems, cross-sections ; Design for noise abatement, e.g. sunken road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1/00Details of pavings
    • E01C11/22Gutters; Kerbs ; 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roads or like traffic areas
    • E01C11/224Surface drainage of stree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3/00Foundations for pav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收集槽以及排水管道,所述道路本体内设置带有水感应器的蓄水组件,所述道路本体内有主蓄水管,所述收集槽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排水管道进水端相连通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内安装有用于增大收集槽排水口且用于封堵主蓄水管进水端的调节组件,所述收集槽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水感应器电性连接。本申请具有使排水管道的排水口可根据收集槽内收集到的雨水量来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收集槽内的雨水能够及时排出的目的,同时对于收集槽内收集到的部分雨水可进行收回后作用于道路本体上,从而对道路本体的温度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市政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政道路是服务城市内部体系,市政道路是连接城市各区域的主要干线,由于市政道路服务的主要是人和车,所以在细部的设计中会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879726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位于道路本体两侧的雨水收集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道路本体两侧的收集槽和连接在收集槽底部的排水管道,所述收集槽顶部安装有支撑面板和过滤板;雨水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清扫过滤板的清扫机构。通过雨水收集装置来收集路面上的水,然后排放出去,在雨水收集装置地收集槽上设置有支撑面板和过滤板来对雨水进行过滤,过滤的杂物残留在过滤板上,通过清扫机构来清扫过滤板,避免杂物堵塞过滤板导致路面积水。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收集槽内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排出,从而导致收集槽内的雨水无法回收利用于道路本体上,同时当遇到雨势较大时,排水管道的排水口不可调节会出现排水不及时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收集槽内的雨水外溢,对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为了使收集槽内的排水口可根据收集槽内收集到的雨水量来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收集槽内的雨水能够及时排出的目的,同时对于收集槽内收集到的部分雨水可进行收回后作用于道路本体上,从而对道路本体的温度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本申请提供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设置于道路本体相对两侧的收集槽以及设置于收集槽底壁上的排水管道,所述道路本体内设置带有水感应器的蓄水组件,所述道路本体内还设置有相对两端分别与两收集槽相互靠近的侧壁相连通且用于对蓄水组件进行蓄水的主蓄水管,所述收集槽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排水管道进水端相连通的安装缺口,所述安装缺口内安装有用于增大收集槽排水口且用于封堵主蓄水管进水端的调节组件,所述收集槽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组件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水感应器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集槽内的雨水过多通过内管外排不及时时,收集槽内的水位上升,从而使得收集槽内的雨水通过主蓄水管道流向蓄水组件,给蓄水组件进行补水,同时当蓄水组件上的水感应器被水触发之后,水感应器控制驱动组件动作,从而使得调节组件动作,使收集槽的排水口变大,从而达到收集槽内的雨水能够及时排出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对于收集于蓄水组件内的部分雨水可蒸发作用于道路本体上,从而对道路本体的温度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排水管道同轴线设置的外管、设置于排水管道和外管之间的连接环、嵌套于外管内且可沿外管的内侧壁上下滑移的内管以及设置于安装缺口内且与安装缺口相匹配的安装板,所述连接环设置于排水管道的进水端,所述连接环包括与排水管道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外环、与外管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内环以及多个沿排水管道的圆周方向设置于连接外环和连接内环之间的连接杆,所述内管远离连接环的一端穿过安装板且与安装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通过连接环固定于排水管道的进水端上,内管和外管的相互嵌套,而内管与安装板固定的同时也与安装板相连通,从而在驱动组件向上拉伸安装板的过程中,内管可被拉伸,同时安装板脱离安装缺口,从而使得收集槽内的排水口变大,进而加快收集槽内雨水的排放速度。
优选的,所述内管远离安装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内管相连通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侧壁相抵接,所述外管靠近安装板的端面径向延伸有内环侧与内管的外周面相抵接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限位块相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限位块和限位环的作用下,有效减少内管直接从外管内拔出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收集槽相对两内侧壁上的支托块以及设置于每一支托块背对收集槽底壁一侧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穿过与其所对应的支托块与安装板远离连接套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托块用于支托驱动件,而驱动件则用于驱动安装板,从而使得排水管道外露。
优选的,所述道路本体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路基层、加固层、蓄水层和找平层,所述主蓄水管设置于加固层内,所述蓄水组件设置于蓄水层内,所述加固层和蓄水层之间设置有蓄水支管,所述蓄水支管连通主蓄水管和蓄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支管将收集槽内流向主蓄水管内的雨水导流向蓄水组件,对蓄水组件进行补水,从而夏天天气炎热时,储存在蓄水组件中的水向上蒸发,带走加固层和路基层上的热量。
优选的,所述蓄水组件包括设置于蓄水层内的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各个节点处且彼此间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的蓄水杯,每一所述蓄水杯上均带有开口且其开口处设置有隔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膜的设置用于阻挡蓄水层内的土体进入到蓄水杯内,而蓄水杯的设置存储收集槽内的雨水,以供夏天天气炎热时,储存在蓄水杯中的水向上蒸发,带走加固层和路基层上的热量,从而对道路本体的温度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蓄水杯包括设置于基座中心位置的主蓄水杯和设置于主蓄水杯四周的副蓄水杯,所述蓄水支管远离主蓄水管的一端与主蓄水杯的顶面连通,所述连通管从主蓄水杯沿着顺时针螺旋向下方向依次连通每一副蓄水杯,所述蓄水支管远离主蓄水管的一端与主蓄水杯连通,最边角处的所述副蓄水杯内均设置有水感应器,所述水感应器均与驱动件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槽内的雨水从主蓄水管的进水端进入到主蓄水管内,经过与主蓄水管相连通的蓄水支管流向主蓄水杯内,然后通过连通管以螺旋向下的方式依次流向每一副蓄水杯,直至最边角处的副蓄水杯内的水感应器感应到雨水一定时间后,水感应器将触发信号输送给驱动件,驱动件向上拉动安装板,从而使得排水管外露,加快收集槽内的雨水的排放速度。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端面贴合于收集槽与主蓄水管的连通处,所述安装板的厚度大于主蓄水管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的厚度大于主蓄水管的外径,使得驱动件驱动安装板时,安装板能够完全的封堵住主蓄水管的进水端。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两相对内侧壁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托部和第二支托部,所述第一支托部上支托有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水孔,所述第二支托部上支托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滤孔,所述透水孔的孔径大于过滤孔的孔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面板和过滤板的设置对流向过滤槽内的雨水中的杂物起到过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路基层的上表面从中间往两侧向下倾斜设置,且路基层的两侧与收集槽的槽口处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基层的倾斜设置有助于处于路基层上表面上的雨水流向收集槽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收集槽内的雨水过多通过内管外排不及时时,收集槽内的水位上升,从而使得收集槽的雨水通过主蓄水管道流向蓄水组件,给蓄水组件进行补水,同时当蓄水组件上的水感应器被水触发之后,水感应器控制驱动组件动作,从而使得调节组件动作,使排水管道的排水口变大,从而达到收集槽内的雨水能够及时排出的目的;而另一方面对于收集于蓄水组件内的部分雨水可蒸发作用于道路本体上,从而对道路本体的温度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
2.外管通过连接环固定于排水管道的进水端上,内管和外管的相互嵌套,而内管与安装板固定的同时也与安装板相连通,从而在驱动组件向上拉伸安装板的过程中,内管可被拉伸,同时安装板脱离安装缺口,从而使得排水管道外露,对排水管道的排水口起到调节的作用,从而加快收集槽内雨水的排放速度;
3.收集槽内的雨水从主蓄水管的进水端进入到主蓄水管内,经过与主蓄水管相连通的蓄水支管流向主蓄水杯内,然后通过连通管以螺旋向下的方式依次流向每一副蓄水杯,直至最边角处的副蓄水杯内的水感应器感应到雨水一定时间后,水感应器将触发信号输送给驱动件,驱动件向上拉动安装板,从而使得排水管外露,加快收集槽内的雨水的排放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蓄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道路本体;11、路基层;12、加固层;121、主蓄水管;122、蓄水支管;13、蓄水层;14、找平层;2、收集槽;21、灌溉孔;22、第一支托部;221、支撑面板;222、透水孔;23、第二支托部;231、过滤板;232、过滤孔;24、安装缺口;3、排水管道;4、蓄水组件;41、基座;411、连通管;42、蓄水杯;421、隔膜;422、主蓄水杯;423、副蓄水杯;424、水感应器;5、调节组件;51、连接环;511、连接外环;512、连接内环;513、连接杆;52、外管;521、限位环;53、内管;531、限位块;54、安装板;6、驱动组件;61、支托块;62、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道路本体1、设置于道路本体1相对两侧的收集槽2以及设置于每一收集槽2底壁上的排水管道3;其中道路本体1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路基层11、加固层12、蓄水层13和找平层14;加固层12内设置有主蓄水管121,主蓄水管121的相对两端分别与两收集槽2相互靠近的侧壁相连通,收集槽2远离道路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绿植区(图中未示出),收集槽2远离主蓄水管121的内侧壁开设有与绿植区相连通的灌溉孔21;蓄水层13内设置有蓄水组件4,加固层12和蓄水层13之间设置有蓄水支管122,蓄水支管122连通主蓄水管121和蓄水组件4。收集槽2内还设置有调节组件5以及用于驱动调节组件5的驱动组件6。
如图1、2所示,为了使路基层11上的积水能够顺利的流向路基层11两侧的收集槽2内,路基层11的上表面从中间往两侧向下倾斜设置,且路基层11的两侧与收集槽2的槽口处平齐。同时为了给流向收集槽2内的雨水进行杂物上的过滤,收集槽2的两相对内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托部22和第二支托部23,其中第一支托部22位于第二支托部23上方,第一支托部22上支托有支撑面板221,支撑面板221上沿其厚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呈长条状的透水孔222(见图6),多个透水孔222均匀分布于支撑面板221上。第二支托部23上支托有过滤板231,过滤板231上沿其厚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过滤孔232(见图6),多个过滤孔232均匀分布于过滤板231上,且透水孔222的孔径大于过滤孔232的孔径,支撑面板221背对过滤板231的一侧与收集槽2的槽口平齐。由此,雨水中的杂物,在流向收集槽2的过程中,经过支撑面板221上的透水孔222和过滤板231上的过滤孔232的双重过滤下与雨水分离。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6设置于第二支托部23的下方。驱动组件6包括设置于收集槽2相对两侧的支托块61以及设置于每一支托块61背对收集槽2底壁一侧的驱动件62,支托块61位于第二支托部23和主蓄水管121与收集槽2的连通处之间;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62为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穿过与其所对应的支托块61与调节组件5固定连接。
如图2、3所示,调节组件5(见图4)包括连接环51、外管52、内管53和安装板54;外管52与排水管道3同轴线设置,内管53嵌套与外管52内,内管53嵌套于外管52内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531,限位块531与内管53相连通,且限位块531的外周面与外管52的内侧壁相抵接。外管52靠近连接环51的端面径向延伸有限位环521,限位环521的内环侧与内管53的外周面相抵接,限位环521与限位块531相卡接。
如图4、5所示,连接环51设置于排水管道3(见图3)的进水端;其中,连接环51包括连接外环511、连接内环512和多个连接杆513。连接外环511与排水管道3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接内环512与外管52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多个连接杆513沿排水管道3的圆周方向设置于连接外环511和连接内环512之间。
如图5所示,收集槽2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排水管道3进水端相连通的安装缺口24,安装板54呈长方体形状,且安装板54与安装缺口24相匹配,安装板54通过安装缺口24嵌入于收集槽2的底壁上;内管53远离限位块531的一端贯穿安装板54且与安装板54固定连接。安装板54远离排水管道3进水端的一侧与安装缺口24的开口处平齐。安装板54的相对两端面分别与收集槽2的相对两内侧壁相抵接,且安装板54的厚度大于主蓄水管121的外径。电动推杆穿过支托块61的一端与安装板54背对排水管道3进水端的一侧固定连接。由此,当电动推杆触发,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向上拉起安装板54,安装板54封堵主蓄水管121(见图1)和灌溉孔21。同时连接环51外露,排水管道3的进水端由此变大。
如图1、6所示,蓄水组件4包括设置于蓄水层13内的基座41以及设置于基座41各个节点处且彼此间通过连通管411相互连通的蓄水杯42,每一蓄水杯42上均带有开口且其开口处设置有隔膜421。蓄水杯42包括设置于基座41中心位置的主蓄水杯422和设置于主蓄水杯422四周的副蓄水杯423,蓄水支管122远离主蓄水管121的一端与主蓄水杯422的顶面连通,连通管411从主蓄水杯422沿着顺时针螺旋向下方向依次连通每一副蓄水杯423,蓄水支管122远离主蓄水管121的一端与主蓄水杯422连通,最边角处的副蓄水杯423内均设置有水感应器424,水感应器424均与电动推杆(见图5)电性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正常排水时,雨水经过支撑面板221和过滤板231流向收集槽2内,通过内管53进行排水;当雨势猛烈,流向收集槽2内的雨水来不及通过内管53外排时,收集槽2内的水位会逐步上升,当水位上升至灌溉孔21和主蓄水管121的进水端时,雨水一方面通过灌溉孔21流向绿植区,对绿植区内的绿植进行灌溉;另一方面雨水通过主蓄水管121流向蓄水支管122,然后流向主蓄水杯422。在连通管411的连通作用下,流向主蓄水杯422内的水逐渐沿着顺时针螺旋方向依次对每一副蓄水杯423进行补水,以供夏天天气炎热时,储存在蓄水杯42中的水向上蒸发,带走加固层12和路基层11上的热量,从而对道路本体1的温度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当最边角的副蓄水杯423内的水感应器424感应到水量时,水感应器424触发电动推杆动作,从而使得电动推杆向上拉起安装板54,直至安装板54封堵灌溉孔21和主蓄水管121;此时,安装缺口24和排水管道3外露,加快了收集槽2内的雨水的排水速度。当带有水感应器424的副蓄水杯423干涸时,水感应器424触发电动推杆恢复初始状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包括道路本体(1)、设置于道路本体(1)相对两侧的收集槽(2)以及设置于收集槽(2)底壁上的排水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内设置带有水感应器(424)的蓄水组件(4),所述道路本体(1)内还设置有相对两端分别与两收集槽(2)相互靠近的侧壁相连通且用于对蓄水组件(4)进行蓄水的主蓄水管(121),所述收集槽(2)的底壁上开设有与排水管道(3)进水端相连通的安装缺口(24),所述安装缺口(24)内安装有用于增大收集槽(2)排水口且用于封堵主蓄水管(121)进水端的调节组件(5),所述收集槽(2)的两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调节组件(5)的驱动组件(6),所述驱动组件(6)与水感应器(424)电性连接;
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与排水管道(3)同轴线设置的外管(52)、设置于排水管道(3)和外管(52)之间的连接环(51)、嵌套于外管(52)内且可沿外管(52)的内侧壁上下滑移的内管(53)以及设置于安装缺口(24)内且与安装缺口(24)相匹配的安装板(54),所述连接环(51)设置于排水管道(3)的进水端,所述连接环(51)包括与排水管道(3)内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外环(511)、与外管(52)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内环(512)以及多个沿排水管道(3)的圆周方向设置于连接外环(511)和连接内环(512)之间的连接杆(513),所述内管(53)远离连接环(51)的一端穿过安装板(54)且与安装板(5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3)远离安装板(54)的一端设置有与内管(53)相连通的限位块(531),所述限位块(531)的外周面与外管(52)的内侧壁相抵接,所述外管(52)靠近安装板(54)的端面径向延伸有内环侧与内管(53)的外周面相抵接限位环(521),所述限位环(521)与限位块(531)相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设置于收集槽(2)相对两内侧壁上的支托块(61)以及设置于每一支托块(61)背对收集槽(2)底壁一侧的驱动件(62),所述驱动件(62)的输出端穿过与其所对应的支托块(61)与安装板(54)远离连接套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本体(1)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路基层(11)、加固层(12)、蓄水层(13)和找平层(14),所述主蓄水管(121)设置于加固层(12)内,所述蓄水组件(4)设置于蓄水层(13)内,所述加固层(12)和蓄水层(13)之间设置有蓄水支管(122),所述蓄水支管(122)连通主蓄水管(121)和蓄水组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组件(4)包括设置于蓄水层(13)内的基座(41)以及设置于基座(41)各个节点处且彼此间通过连通管(411)相互连通的蓄水杯(42),每一所述蓄水杯(42)上均带有开口且其开口处设置有隔膜(4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杯(42)包括设置于基座(41)中心位置的主蓄水杯(422)和设置于主蓄水杯(422)四周的副蓄水杯(423),所述蓄水支管(122)远离主蓄水管(121)的一端与主蓄水杯(422)的顶面连通,所述连通管(411)从主蓄水杯(422)沿着顺时针螺旋向下方向依次连通每一副蓄水杯(423),所述蓄水支管(122)远离主蓄水管(121)的一端与主蓄水杯(422)连通,最边角处的所述副蓄水杯(423)内均设置有水感应器(424),所述水感应器(424)均与驱动件(62)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4)的端面贴合于收集槽(2)与主蓄水管(121)的连通处,所述安装板(54)的厚度大于主蓄水管(121)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2)的两相对内侧壁由上到下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托部(22)和第二支托部(23),所述第一支托部(22)上支托有支撑面板(221),所述支撑面板(221)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水孔(222),所述第二支托部(23)上支托有过滤板(231),所述过滤板(231)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过滤孔(232),所述透水孔(222)的孔径大于过滤孔(232)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层(11)的上表面从中间往两侧向下倾斜设置,且路基层(11)的两侧与收集槽(2)的槽口处平齐。
CN202010821811.3A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Active CN1118938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1811.3A CN111893824B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1811.3A CN111893824B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3824A CN111893824A (zh) 2020-11-06
CN111893824B true CN111893824B (zh) 2021-08-10

Family

ID=7322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1811.3A Active CN111893824B (zh) 2020-08-15 2020-08-15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938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3088B (zh) * 2021-09-16 2022-06-03 东莞市金建达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节能排水道路及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2052B (zh) * 2016-12-15 2018-10-26 福州幻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收集雨水和太阳能发电功能的城市道路结构
CN207552854U (zh) * 2017-12-09 2018-06-29 安徽星辰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降水储蓄和湿度调节一体化系统
CN208104940U (zh) * 2018-03-12 2018-11-16 盐城工学院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CN209099099U (zh) * 2018-10-13 2019-07-12 湖北安达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
CN210066388U (zh) * 2019-05-25 2020-02-14 皓耀时代(福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排水及再利用的水循环结构
CN210636259U (zh) * 2019-07-02 2020-05-29 广东源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93824A (zh) 2020-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5611U (zh) 一种道路雨水处理系统
CN108867239B (zh) 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自调节系统
CN111893824B (zh)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结构
CN113175050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11995099A (zh) 一种城市高架桥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2582728U (zh) 一种带有绿化结构的挡土墙
CN210507025U (zh) 一种应用于海绵城市的城市雨水系统
CN112160397A (zh) 一种基于市政道路分流制管网的排水系统及排水方法
CN111794311A (zh) 屋顶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906695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生态护坡保护支撑结构
CN208293713U (zh) 一种道路绿化带下渗雨水的净化及综合利用系统
CN217011928U (zh) 一种节能型海绵城市花坛
CN111005506A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型屋顶系统
CN213203674U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CN213296917U (zh)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CN108589463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集水灌溉装置
CN210247822U (zh) 一种绿地灌溉或道路绿地灌溉系统
CN209211536U (zh) 一种雨水收集与自动灌溉装置
CN209891359U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净化回收利用单元系统
CN109673477B (zh) 一种生态园屋顶植被灌溉装置
CN207032428U (zh) 一种适用于老旧小区不同历时降雨处理的海绵组合系统
CN220100100U (zh) 车库顶板种植屋面虹吸防排收集系统
CN111732212A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屋顶绿色生态系统
CN112031169A (zh) 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拼装式箱式房
CN109235606A (zh) 一种多用途智能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