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6888A - 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6888A
CN111886888A CN201980020534.1A CN201980020534A CN111886888A CN 111886888 A CN111886888 A CN 111886888A CN 201980020534 A CN201980020534 A CN 201980020534A CN 111886888 A CN111886888 A CN 111886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arameter
control apparatus
wireless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05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6888B (zh
Inventor
古市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86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6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管理无线资源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设置有:获取部,用于从第二无线系统获取关于二次使用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设定部,用于基于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来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判定部,用于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系统的保护标准来判定由设定部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以及通知部,用于在由判定部判定为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将基于临时通信参数的许可通信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中公开的技术涉及用于管理由第一无线系统使用的资源中的一些或全部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各种无线系统共存于近来的无线电波环境中,并且使用无线电波的内容量正在增加和多样化。这些情况揭示了可分配给无线系统的无线电资源(频率)短缺的问题。然而,事实证明,因为所有无线电波频段都被现有的无线系统使用,因此新分配无线电资源是困难的。为此,为了提供需要的无线电资源,已经要求通过使用认知无线电技术来利用现有无线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空闲无线电波(空白空间)(动态频谱访问(DSA))。
在美国,利用频谱共享技术的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CBRS)的立法和CBRS的标准化正在推进中,以便向公众开放联邦使用频段(3.55至3.70GHz),该联邦使用频段与国际上被定义为3GPP第42和43频段的频谱段重叠。
认知无线电技术不仅对动态频谱访问做出了贡献,而且对提高无线系统的频谱利用效率做出了贡献。例如,ETSI EN 303 387和IEEE 802.19.1-2014各自定义了有关使用空白空间的无线系统共存的技术。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公开第2016-123110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CBRSA-TS-2001 V1.0.0 CBRS联盟技术规范
非专利文献2:WINNF-SSC-0008-V1.0.0频谱共享委员会策略和过程协调周期性活动策略,无线创新论坛
非专利文献3:WINNF-TS-0016-V1.2.1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CBRS)的信令协议和过程;频谱接入系统(SAS)-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装置(CBSD)接口技术规范
非专利文献4:WINNF-TS-0096-V1.2.0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DBRS)的信令协议和过程:频谱接入系统(SAS)-SAS接口技术规范
非专利文献5:IEEE标准802.19.1a-2017
非专利文献6:WINNF-TS-0112-V1.4.1美国3550-3700MHz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频段中的商业运营的要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理由第一无线系统使用的资源中的一些或全部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一方面是一种用于管理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第二无线系统二次地使用由第一无线系统使用的频率中的一些或全部。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获取部,所述获取部从第二无线系统获取关于二次使用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设定部,所述设定部基于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来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判定部,所述判定部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系统的保护标准来判定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以及通知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将基于临时通信参数的许可通信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所述获取部获取基于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第一类型包括关于由第二无线系统所期望的最大发送功率和频率的信息,第二类型包括关于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参数的要求。关于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参数的要求包括带宽或发送功率的范围中的至少一个。
在所述获取部获取到基于第一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将由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所指示的最大发送功率和频率设定为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替选地,在所述获取部获取到基于第二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在考虑期望通信参数信息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第二无线系统的相互干扰的同时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
此外,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第二方面是一种用于管理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第二无线系统二次地使用由第一无线系统使用的频率中的一些或全部,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步骤,从第二无线系统获取基于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的关于二次使用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设定步骤,基于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来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判定步骤,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系统的保护标准来判定在设定步骤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以及通知步骤,在判定步骤判定为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将临时通信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可以通过有效地安装用于控制通信节点之间的干扰的功能来提供用于管理由第一无线系统使用的资源中的一些或全部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描述的效果仅是示例,因此,由本发明提供的效果不限于那些效果。另外,本发明可以进一步提供附加效果。
通过基于稍后描述的实施例和附图的详细描述,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用于实现无线系统的共存的系统参考模型的图。
图2是示出数据库功能的参考模型的图。
图3是示出主要保护功能的参考模型的图。
图4是示出将主要保护功能应用于由FCC规则第96部分CBRS所要求的机制的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增强频谱协调功能的参考模型的图。
图6是示出转换功能的图。
图7是示出控制功能的参考模型的图。
图8是示出频谱感测功能的参考模型的图。
图9是示出通信功能的参考模型的图。
图10是示出接口功能的参考模型的图。
图11是示出安装SAS和CBSD及其相应接口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示出安装SAS之间的接口的示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安装介于SAS和CBSD之间的域代理的示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安装介于SAS和CBSD之间的CxM的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不同CxM之间的接口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6是示出与FCC已经立法的CBRS的使用有关的层次结构的图。
图17是示出由CBRS中的层所使用的频带的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中执行频谱共享的通信系统100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19是示出通信控制装置300的功能组件的框图。
图20是示出通信装置200的功能组件的框图。
图21是示出二次使用节点登记过程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22是示出可用频率信息查询过程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23是示出频率使用许可过程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24是示出通知频率使用的过程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25是示出数据库间信息同步过程的处理序列的图。
图26是示出SAS周期性地执行以用于频谱共享的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
图27是示出SAS周期性地执行以用于频谱共享的处理过程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28是示出干扰图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29是示出通信节点1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节点2的覆盖范围的图。
图30是示出干扰图的一个示例的图,该干扰图指示涉及由另一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通信节点的相互干扰关系。
图31是示出覆盖范围计算过程的处理序列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实施例。
为了执行频谱共享,需要考虑在同一频率信道或相邻频率信道中使用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无线系统的共存。例如,在CBRS频带中,预计TDD-LTE和LBT(先听后说)-LTE的操作,并且将来将操作5GNR(新无线电)。
当来自已经分配给主要系统的无线电资源当中的需要无线电资源被提供给二次系统时,需要防止主要系统受到来自二次系统的干扰,也就是说,需要保护主要系统。例如,已经提出了一种通信装置,其中,在抑制在二次系统的运行期间计算二次系统的发送功率的负荷的同时,防止对主要系统的有害干扰(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CBRS联盟是旨在促进LTE在CBRS频带中的商业使用的组织,CBRS联盟已经规定了通过被称为CxM(共存管理器)的逻辑实体来实现无线系统共存的方法,该CxM与SAS(频谱访问系统)相关联地利用图论将信道分配给无线装置(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同时,由无线创新论坛(WINNF)发布的有关策略的文档(参加非专利文献2)公开了达成如下协议:每24小时一次在多个SAS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以及执行关于主要系统保护的计算。
可以合理地预计由WINNF标准规定的SAS(参加非专利文献2等)配备有由CBRS联盟规定的CxM(参见非专利文献1)。已经公布了关于用于实现无线系统共存的无线电波技术的各种文档,但是尚未公布用于有机地组合各种文档中公开的技术并且适当地操作这些技术的任何方法。为了操作涉及无线系统共存的技术,该技术尤其需要遵守由WINNF公开的其他规范所指定的架构和过程。
首先,提供了WINNF标准(参见非专利文献6),该WINNF标准已经被发布,并且该WINNF标准规定:在主要系统保护计算中,应基于通信装置的请求参数(功率、频率)进行干扰计算。然而,可以合理地预期,将来将采用不从通信装置提供请求参数的方法(例如,仅提供对通信参数的要求)。
为此,为了在无需大幅改变有关涉及无线系统共存的技术的现有规范的情况下同时实现特别是由CBRS联盟(参见非专利文献1)和WINNF标准(参见非专利文献2等)规定的规范,下面将提出这样的技术,该技术用于通过CxM来初步地调整通信装置的通信参数,并且基于调整后的通信参数执行主要系统保护计算。
A.系统模型
A-1.系统参考模型
图1示意性地示出在本说明书中假设的用于实现无线系统共存的系统参考模型。在本说明书中,定义了图1中示出的8个逻辑功能。此外,还包括另外两个功能作为常规功能。然而,如果需要,可以包括除了所示出的功能之外的逻辑功能。在下文中,将解释这些逻辑功能。
A-1-1.数据库功能
图2示出数据库功能的参考模型。数据库功能是这样的软件或硬件模块,该软件或硬件模块存储通信节点登记信息和通信参数信息,并且还存储为计算关于通信节点的可用频率的信息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库功能的服务访问点是数据库SAP(DB-SAP)。
接口功能使用DB-SAP,以便访问由数据库提供的服务,例如通信节点的登记或关于主要系统的信息的提供。
A-1-2.主要保护功能
图3示出主要保护功能的参考模型。主要保护功能是具有如下功能的软件或硬件模块:计算可被通信节点使用而不会妨碍主要系统对无线电波的使用的频率信息(频率、最大可允许发送功率)。
主要保护的服务访问点是主要保护SAP(PP-SAP)。接口功能使用PP-SAP,以便访问由主要保护功能提供的服务,例如可用频率信息的计算。
为了实现无线系统共存,不一定需要该逻辑功能。例如,在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应用于不需要对现有用户进行动态保护的频带(例如,2.4GHz或5GHz频带中不需要许可的频谱)的情况下,不需要保护计算,从而不需要存在该逻辑功能。
A-1-2-1.主要保护功能的一个示例
作为主要保护功能的参考模型的一个示例,图4示出由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建立的规则第96部分CBRS所要求的机制的应用示例。所示出的主要保护功能包括现有保护功能和PAL信道分配功能。
现有保护功能是这样的功能,该功能指定通信节点可用的频率并且计算最大可允许EIRP(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以便按照C.F.R第96部分的要求来保护现有系统。
PAL信道分配功能是这样的功能,该功能基于优先访问许可(PAL)将信道分配给由C.F.R第96部分规定的优先访问层(Priority Access Tier)中的通信节点,并且执行PAL保护区(PPA)的计算。
A-1-3.增强频谱协调功能
图5示出增强频谱协调功能的参考模型。增强频谱协调功能是这样的软件或硬件模块,该软件或硬件模块为了提高通信节点的网络性能的目的而调整通信节点的频率使用。所示出的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包括共存功能和测量功能。
共存功能是这样的功能,该功能为了减少或避免使用相同和/或不同频率的通信节点之间的干扰并且协助通信节点之间的协作操作的目的而执行通信节点的频率使用的调整。
测量功能是收集与由通信节点执行的测量有关的信息并且发出测量命令的功能。可以将通过该功能收集的测量信息提供给共存功能。替选地,可以基于由共存功能做出的判定来做出与执行测量的命令有关的判定。
增强频谱协调功能的服务访问点是增强频谱协调SAP(ES-SAP)。接口功能使用ES-SAP,以便访问由增强频谱协调功能提供的服务(功能),例如共存或测量。
A-1-4.转换功能
图6示出转换功能的参考模型。转换功能是这样的软件或硬件模块,该软件或硬件模块为了向监视通信节点的无线电波的通信控制装置通知通信节点装置参数并且向通信节点通知可用频率信息的目的而将信令形式转换为伙伴装置可识别的形式。
转换功能的服务访问点是转换SAP(TR-SAP)。TR-SAP由用于通知和接收信息的应用来使用。
A-1-5.控制功能
图7示出控制功能的参考模型。控制功能是这样的软件或硬件模块,该软件或硬件模块经由转换功能将辅助信息发送到通信控制装置,并且基于从通信控制装置通知的控制结果来控制通信节点。
控制功能的服务访问点是控制SAP(C-SAP)。C-SAP由用于向通信控制装置通知信息并且接收信息的应用来使用。通信节点主要是控制功能的消费者。另外,为了控制通信节点的无线电功能,可以定义控制功能的唯一数据结构及其参数。
A-1-6.频谱感测功能
图8示出频谱感测功能的参考模型。频谱感测功能是用于感测另一无线系统的存在(频谱共享)的软件或硬件模块。
如图8中所示,频谱感测功能可以包括感测功能、存储功能和感测决定功能。
感测功能是执行与来自另一无线系统的信号有关的感测的功能,并且还是将感测数据提供给存储功能和/或感测决定功能的功能。
存储功能是用于存储从感测功能提供的数据的功能。
感测决定功能是管理从感测功能提供的数据和/或从存储功能提取的数据并且确定来自另一无线系统的信号的存在或不存在的功能。
频谱感测功能的服务接入点是频谱感测SAP(SS-SAP)。SS-SAP可由需要感测结果的功能(例如,主要保护功能)来使用。
A-1-7.通信功能
图9示出通信功能的参考模型。通信功能是这样的软件或硬件模块,该软件或硬件模块提供由通信协议栈或在逻辑功能之间的接口所请求的通信服务。
通信功能的服务访问点是通信SAP(Com-SAP)。Com-SAP在通信功能和接口功能之间交换诸如可用频率信息、装置参数和使用频率信息等信息。
A-1-8.接口功能
图10示出接口功能的参考模型。接口功能是抽象功能,该抽象功能可以通过上述功能块的组合来实现,并且用于确保物理实体的完整性。
接口功能的服务访问点可以是所有上述SAP。
A-2.代表性系统模型
将参考上面在A-1中解释的参考模型来解释用于无线系统共存的代表性系统模型。
A-2-1.SAS-CBSD接口
图11示出安装具有共存功能的SAS、CBSD(公民宽带无线电服务装置)及其之间的接口的示例。在所示出的示例中,SAS包括数据库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和增强频谱协调功能。此外,CBSD包括转换功能和控制功能。例如,SAS是管理二次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该二次系统二次地使用由主要系统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中的一些或全部。CBSD对应于向通信控制装置发出对无线电资源的二次使用的请求的基站(例如,eNB或gNB)。
根据由WINNF标准规定的SAS-CBSD标准WINNF-TS-0016(非专利文献3),要求在SAS和CBSD之间的相互信令中执行HTTPS(超文本传输协议安全)通信。因此,可以认为通过通信功能来提供应用层通信。
A-2-2.SAS-SAS接口
图12示出安装各自具有共存功能的SAS之间的接口的示例。在所示出的示例中,SAS各自包括数据库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和增强频谱协调功能。
A-2-3.SAS-域代理-CBSD
图13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安装介于SAS和CBSD之间的被称为域代理的中间装置的示例。可以通过转换功能来实现域代理。在这种情况下,期望CBSD单独具有无线电单元(然而,CBSD不一定用作无线电单元)。
这里,SAS和域代理之间的通信功能提供了应用层通信(例如HTTPS),如先前在A-2-1中描述的情况那样。同时,在蜂窝系统的核心网络中预计的层通信被假定为域代理和CBSD(无线电单元)之间的通信功能的一个示例。结果,类似于SAS和域代理之间的通信,可以执行层通信(例如HTTPS)。
A-2-4.SAS-CxM-CBSD
图14示出在通信系统中安装介于SAS和CBSD之间的被称为共存管理器(CxM)的中间装置的示例,该共存管理器提供共存服务。作为该CxM的一个示例,假定在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CxM。
A-2-5.CxM-CxM接口
图15示出在非专利文献1中未公开的不同CXM之间的接口的一个示例。结果,类似于先前在A-2-1中描述的情况,CxM之间的通信可以执行应用层通信(例如HTTPS)。
A-3.其他示例和补充说明
用于实现无线系统共存的安装示例不限于上述安装示例。应当完全理解,可以通过上述功能块的组合来实现的任何实施例都落入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应用范围内。
可以通过上述功能块的组合来实现的无线装置通常对应于无线基站、接入点或无线中继站。无线装置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以安装在诸如车辆之类的移动体中。此外,可以使用任何无线接入技术。无线装置可以具有从宏小区等较大小区到微微小区等较小小区的覆盖范围大小。另外,在无线装置具有波束形成能力的情况下,可以由每个波束形成小区或服务区域。
在通常情况下,无线装置是由一个公司或个人来设定和操作的。然而,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应用范围不限于这种情况。替选地,无线装置可以是由多个公司或多个个人使用的共享设施。在设施被多个个人使用的情况下,设施的设定和操作可以由除了用户之外的第三方来执行。
使用上述无线装置的终端通常是诸如智能电话之类的通信设备。然而,终端不一定由人们来使用,并且可以是网络连接设备,诸如安装在工厂机器或建筑物中的传感器。另外,终端可以配备有中继通信功能,如D2D(装置到装置)中那样。另外,终端可以是在无线回程等中使用的被称为CPE(客户驻地设备)的设备。
另外,当二次系统二次地使用分配给主要系统的资源中的一些或全部时,通信控制装置判定并且指定用于无线装置的通信参数。判定和指定可以通过上述功能块的组合来实现。例如,假定网络管理器或由频谱管理器或共存管理器代表的通信控制装置,该网络管理器整体地控制网络中的无线装置;该频谱管理器或共存管理器在ETSIEN 303 387或IEEE802.19.1-2014中表示,用于控制无线装置之间的无线电波接口。另外,在频谱共享环境下,通信控制装置也可以包括诸如GLDB(地理位置数据库)或SAS之类的数据库服务器。
可以存在多个通信控制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通信控制装置彼此交换关于由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无线装置的信息,从而可以执行需要频率的分配和干扰控制计算。已经发布的有关WINNF标准的策略文档公开了这样的操作策略,该操作策略定义了将多个SAS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用于主要系统保护的计算每24小时执行一次(参见非专利文献2)。
通信控制装置基本上控制无线装置(无线基站、接入点、无线中继站等),但是可以控制从属于无线装置的终端。
A-3-1.频谱共享
作为频谱共享环境的一个示例,图16示出与FCC已经立法的CBRS的使用有关的层次结构。图17示出由CBRS中的层所使用的频带。
已经开始了框架的创建,该框架用于通过使用数据库功能(例如SAS)的动态频谱共享将3.5GHz频带开放给新公共宽带服务,该3.5GHz频带已被分配给美国国防部的军舰雷达和固定卫星服务。
使用3.5GHz频带的用户分为三组(层),被称为现有层、优先访问层和一般授权访问(GAA)层,如图16中所示。现有层的用户的示例包括军舰雷达(军用雷达系统)、固定卫星服务(空间对地球)和祖父无线系统(排除应用的无线系统)。优先访问层的用户可以利用许可证(优先访问许可证)来使用共享区域。另外,一般授权访问(GAA)层的用户基本上不需要许可证。
关于频率的使用,现有层是具有最高优先级的主要系统。主要系统不需要避免或抑制干扰属于较低的优先访问层和一般授权访问层的其余无线系统,并且主要系统受保护以免受到来自优先访问层和一般授权访问层的干扰(主要系统的保护)。
优先访问层和一般授权访问层中的每个都是具有比主要系统低的优先级的二次系统。二次系统需要避免或抑制干扰主要系统。此外,在二次系统之间也设定了优先级,优先访问层通过使用许可证而具有更高的优先级,而不需要许可证的一般授权访问层具有最低的优先级。优先访问层受保护以免受到来自一般授权访问层的干扰,但是一般授权访问层不受针对来自优先访问层的干扰的保护。
然而,应该完全理解,在实现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情况下,共享频率的无线系统不限于上述系统。除了上述无线系统之外的任何无线系统都可以用作主要系统或二次系统。此外,应该完全理解,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可应用于在除了3.5Hz频带之外的频带中的多个无线系统之间的频谱共享。
另外,应该完全理解,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可应用的范围不限于频谱共享环境。在频谱共享中,使用目标频带的现有系统和二次用户通常分别被称为主要系统和二次系统。然而,在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应用于除了频谱共享环境之外的环境的情况下,以上术语可以用其他术语来代替。
例如,在HetNet(异构网络)中,宏小区被定义为主要系统,而小小区或中继站被定义为二次系统,并且对其应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从而可以优选地实现无线系统的共存。
另外,基站被定义为主要系统,并且用于实现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中存在的D2D或V2X(车辆到一切)的中继UE或车辆UE被定义为二次系统,并且应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从而可以优选地实现无线系统的共存。这里,基站不限于固定类型,并且可以是便携式类型或移动类型。
此外,实体之间的接口可以是有线类型或者可以是无线类型。例如,可以使用在管理无线电资源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与请求无线电资源的通信装置之间的接口、独立于频谱共享的无线接口(例如,由移动通信公司通过许可频段提供的无线接口、或者使用不需要许可证的现有频段的Wi-Fi通信)。
此外,术语“频率”可以用另一术语来代替。例如,术语“频率”可以用“资源”、“资源块”、“资源元素”、“信道”、“分量载波”、“载波”、“子载波”和具有与之相似的含义的术语中的任何一个来代替。
B.用于频谱共享的过程
接下来,将给出用于频谱共享的过程的解释,即,将要由主要系统使用的过程,该过程用于允许二次系统二次地使用由主要系统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中的一些或全部。在无线电资源的二次使用中,主要系统需要受保护以免受到来自二次系统的干扰(先前所说明的)。
在下文中,假定通信控制装置被配置为管理由通信装置对由主要系统使用的无线资源的二次使用。应当注意,二次使用被定义为通过允许二次系统的通信装置使用已经分配给主要系统的目标区域中的一些或全部来执行的通信服务。
通信控制装置是与SAS对应的系统,该SAS例如配备有数据库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和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其中,该数据库功能存储通信节点登记信息、通信参数信息以及为计算通信节点可用的频率信息所需要的信息,该主要保护功能计算在不妨碍主要系统的无线电波使用的情况下可用于通信节点的频率信息(频率、最大可允许发送功率),以及该增强频谱协调功能调整通信节点的频率使用。通信控制装置在保护主要系统免受干扰的同时,向通信装置分配将要被二次地使用的无线电资源。
每个通信装置是与属于二次系统的无线基站、接入点或无线中继站相对应的通信节点,并且例如配备有控制功能和转换功能,其中,该控制功能向通信控制装置发送辅助信息,并且基于由通信控制装置通知的控制结果来控制通信节点;以及该转换功能将用于通知自己的通信节点装置参数的信令转换成通信控制装置可识别的格式,并且将来自通信控制装置的可用频率信息转换成通信装置可识别的格式。
此外,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装置可以通过通信功能来执行相互通信。例如,参见图11中的接口安装示例。
图18示意性地示出实现频谱共享的通信系统100的一个示例。所示出的通信系统100包括通信节点(主要使用节点)110、一个或多个(在所示出的示例中为两个)通信节点(二次使用节点)200a和200b以及通信控制装置300,其中,通信节点110是已经使用目标频带(例如3.5GHz频带)的主要系统,通信节点200a和200b作为二次系统二次地使用目标频带,以及通信控制装置300管理由通信节点200a和200b对目标频带的二次使用。
通信节点110是主要使用节点,该主要使用节点作为主要系统通过使用目标频带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然而,通信节点110例如是诸如军舰雷达之类的移动类型,但是可以是固定类型的基站。
在图18中,附图标记101表示通信节点110可以在其中进行通信的服务区域。此外,由附图标记102表示的阴影线区域是通信节点110的服务区域的外边缘。作为主要系统的终端,位于外边缘102内部的通信装置(未示出)可以通过使用目标频带向/从通信节点110发送/接收无线信号。此外,在外边缘102外部的由附图标记103表示的区域是对于主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空闲区域(空白空间)。外边缘102是设置在通信节点110的服务区域101与空闲区域103之间的缓冲区域(警戒区域)。
作为二次系统的二次使用节点,通信节点200a和200b各自通过使用目标频带的无线电资源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该目标频带的无线电资源的使用被通信控制装置300允许。通信节点200a和200b是例如使用PAL信道或GAA频率的基站,但是通信节点200a和200b中的每个可以不是固定类型,而是便携式或移动类型。通信节点200a和通信节点200b可以经由骨干网络(未示出)等相互连接。
通信控制装置300通过骨干网络(未示出)等连接到主要系统的通信节点110以及二次系统的通信节点200a和200b。通信控制装置300接收为判定允许/禁止通信节点200a和200b二次地使用目标频带所需要的信息(登记信息、位置信息等),通过数据库功能存储所接收到的信息,以及借助于主要保护功能通过计算在不妨碍主要系统使用无线电波的情况下对通信节点200a和200b可用的频率信息(频率、最大可允许发送功率)来判定二次使用的允许/禁止,并且将结果通知给通信节点200a和200b。
假定根据规定频谱策略来做出将要由通信控制装置300做出的关于二次使用的允许/禁止的判定,该规定频谱策略包括避免或禁止对主要系统的干扰,以及包括在通信节点200a和200b之间存在优先级的差异的情况下(例如,在通信节点200a是PAL并且通信节点200b是GAA的情况下)保护具有较高优先级的通信节点以免受到来自具有较低优先级的通信的干扰。
在图18中,附图标记201a和201b分别表示通信节点200a和200b的服务区域。服务区域201a和201b对应于其中通信节点200a和200b能够利用由通信控制装置300通知的最大可允许发送功率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的区域。
通信控制装置300在限制可用频率信息的同时允许空闲区域103中存在的通信节点200a和200b的二次使用,从而避免或抑制干扰通信节点110的服务区域101,由此主要系统受到保护。要注意的是,在空闲区域103中二次地使用目标频带的情况下,警戒区域102的存在降低了发生诸如对服务区域101的干扰之类的故障的可能性。
在通信节点110是诸如军舰雷达之类的移动类型的情况下,通信节点110的服务区域101、警戒区域102和空闲区域103随着通信节点110的移动而移动。在图18中示出的时间点,通信节点200a和200b能够二次地使用在空闲区域103中存在的目标频带,并且从通信节点200a和200b到通信节点110的服务区域101的各自距离也随着时间而变化,从而通信节点200a或200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一定时间段内进入服务区域110。
即,来自二次系统的通信节点200a和200b的干扰对主要系统的影响不断变化。因此,通信控制装置300需要在每个规定时间段中计算可用于通信节点200a和200b的频率信息(频率、最大可允许发送功率)并且通知该信息。
图19示意性地示出通信控制装置300的功能组件,该通信控制装置300管理由二次系统对已经由主要系统使用的频带的二次使用。所示出的通信控制装置300包括通信部310、存储部320、估计部330和控制部340。每个功能块由软件或硬件模块来实现。
通信部310是用于与二次系统的通信节点200a和200b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并且例如从通信节点200a和200b中的每个接收二次使用登记请求、关于可用频率信息的查询、频率使用通知(将在稍后描述)等。通信部310配备有通信功能和Com-SAP,其中,通信功能提供由通信协议栈和在逻辑功能之间的接口所请求的通信服务,以及Com-SAP是通信功能的服务访问点(参见图9)。另外,通信部310使存储部320存储从通信节点200a和200b接收的信息。
存储部320包括具有相对大容量的存储介质,诸如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存储部320用于存储由通信部310从通信节点200a和200b接收的信息。存储部320配备有数据库功能和DB-SAP,其中,数据库功能存储关于通信节点200a和200b的登记信息和通信参数信息,并且存储为计算可用于通信节点200a和200b的频率信息所需要的信息;以及DB-SAP是数据库功能的服务访问点(参见图2)。
估计部330通过使用存储在存储部320中的与通信节点200a和200b有关的信息,根据规定频谱策略来计算可用于通信节点200a和200b中的每个的频率信息(频率、最大可允许发送功率),并且估计相应通信节点200a和200b的服务区域201a和201b。估计部330配备有主要保护功能和PP-SAP,其中,主要保护功能计算在不禁止主要系统的无线电波使用的情况下可用于通信节点的频率信息,以及PP-SAP是主要保护功能的服务访问点。
例如,控制部340基于由估计部130估计的在二次系统中的服务区域201a和201b之间的位置关系,并且基于可用于通信系统200a和200b的无线访问方法来调整用于通信节点200a和200b之间的二次使用的配置。控制部340配备有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共存功能)和ES-SAP,其中,增强频谱协调功能调整通信节点200a和200b的频率使用(共存功能调整通信节点200a和200b的频率使用,以便减少或避免通信节点200a和200b之间的干扰,或者协助通信节点200a和200b之间的协作操作),以及ES-SAP是增强频谱协调功能的服务访问点(参见图5)。
要注意的是,尽管在图18和图19中的每个中将通信控制装置300示出为单个装置,但是数据库功能和主要保护功能例如可以分别形成在物理上彼此分离的两个装置上,以便实现通信控制装置300的所有功能。
通信控制装置300用作用于管理由二次系统对已经由主要系统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中的一些或全部的二次使用的SAS,但是还能够起到附加作用。要注意的是,通信控制装置300可以根据给定的角色而配备有除了图19中所示出的功能块之外的功能块。
图20示意性地示出用作二次系统的通信节点的通信装置200的功能配置。通信装置200根据由通信控制装置300关于使用的允许/禁止而做出的判定,二次地使用已经由主要系统使用的频率中的一些或全部。所示出的通信装置200包括第一通信部210、第二通信部220、存储部230和二次使用控制部240。每个功能块通过软件或硬件模块来安装。
第一通信部210是用于允许作为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与通信控制装置300进行通信的通信接口。第一通信部210例如向通信控制装置300发送二次使用登记请求、关于可用频率信息的查询、频率使用通知(稍后描述)等,并且从通信控制装置300接收响应信号。第一通信部210配备有通信功能和Com-SAP,其中,通信功能提供由通信协议栈和在逻辑功能之间的接口所请求的通信服务,以及Com-SAP是通信功能的服务访问点(参见图9)。
第二通信部220是用于通过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向位于通信装置200的服务区域(201a或201b)中的终端装置提供二次使用通信服务的通信接口。例如,第二通信部220支持诸如TDD-LTE、LBT-LTE、5GNR或IEEE 802.11之类的无线访问方法。关于由第二通信部220支持的无线访问方法的信息被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30中。
存储部230包括具有相对大容量的存储介质,诸如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对通信控制装置300的二次使用登记请求所需要的信息、关于由第二通信部220支持的无线访问方法的信息等被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30中。另外,当关于二次使用许可的信息被从通信控制装置300提供并且在第一通信部210处被接收时,存储部230存储该信息。
二次使用控制部240控制用于使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二次地使用已经由主要系统使用的频带中的一些或全部并且经由第二通信部220在服务区域201a或201b内提供二次使用通信服务的处理。二次使用控制部240适当地使用为二次使用所需要的并且存储在存储部230中的信息。二次使用控制部240配备有控制功能和C-SAP,其中,控制功能向通信控制装置300发送辅助信息并且基于由通信控制装置300通知的控制结果来控制作为二次使用节点的操作,以及C-SAP是控制功能的服务访问点。
用作二次系统的通信节点的通信装置200对应于无线基站、接入点或无线中继站。然而,要注意的是,通信装置200可以根据角色而配备有除了图20中所示出的功能块之外的功能块。
在通信装置200二次地使用已经由主要系统使用的频率中的一些或全部作为二次系统的通信节点的情况下,通信装置200可以在向通信控制装置300(例如SAS)执行二次使用登记之后进行频率使用许可过程。要注意的是,通信装置200可以在进行频率使用许可过程之前向通信控制装置300进行关于可用频率信息的查询。此外,当通信装置200实际地使用由通信控制装置300许可的频率时,通信装置200还针对通信控制装置300执行频率使用通知过程。此外,通信控制装置300定期执行数据库记录信息与另一通信控制装置中的数据库记录信息的同步。
在下文中,将按此顺序说明登记过程、可用频率信息查询过程、频率使用许可过程、频率使用通知过程以及数据库间信息同步过程。
B-1.登记过程
通信节点首先执行通信控制装置登记过程。例如,可以使用已经发布的WINNF标准中的“CBSD登记过程”(参见非专利文献3)。
图21示出根据(先前描述的)系统参考模型的二次使用节点登记过程的处理序列。然而,在图21中,在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中执行控制功能和转换功能的处理,并且在管理由主要系统使用的无线电资源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300中执行数据库功能的处理。此外,在图21中,虚线箭头各自指示其执行被可选地定义的处理。
转换功能从控制功能获取与请求二次使用登记的通信节点有关的装置参数(SEQ2102)。然而,可选地定义是否响应于来自转换功能的装置参数请求(SEQ 2101)从控制功能发送装置参数。转换功能可以从多个控制功能和/或单个控制功能获取与多个通信节点有关的信息,但是未示出这样的处理。
对于这种情况下的装置参数,假定以下参数(1)至(6)。
(1)通信节点唯一信息(例如序列号、生产型号信息)
(2)安装位置信息(例如,纬度、经度、高度、关于获取位置信息的准确度的信息)
(3)天线信息(例如位置、高度、方向、波束图案)
(4)无线接口信息(例如,指示无线电波标准的标识符、版本信息、双工模式信息)
(5)公共认证信息(例如,公共认证号/ID、最大EIRP、所支持的频段)
(6)提供者信息(例如,提供者ID、数字签名、联系信息)
通过使用从控制功能获取的装置参数,转换功能生成登记请求(通信控制装置300可识别的格式)(SEQ 2103)。在装置参数包括提供者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在登记请求生成处理中通过使用提供者信息来执行用于防止登记请求的任何改变的处理。此外,包括在登记请求中的信息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加密。此外,提供者可以将提供位置信息直接写入到数据库功能中,如非专利文献3中所公开的。
然后,将由转换功能生成的登记请求通知给数据库功能(SEQ 2105)。响应于该请求,已经接收到登记请求的数据库功能登记作为请求源的通信节点(SEQ 2105),并且根据登记结果发送登记响应(SEQ 2106)。
B-2.可用频率信息查询过程
在完成上述登记过程之后,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可以在任何定时向通信控制装置300进行有关可用频率的查询。有关可用频率的查询通常可以在以上登记过程之前进行。其原因在于,可以由通信装置200基于关于作为该查询的结果而获取的可用频率的信息来执行稍后的频率可用使用许可过程。对于可用频率信息的查询过程,例如,使用已经发布的WINNF标准的“CBSD频谱查询过程”(参见非专利文献3)。
图22示出根据(先前描述的)系统参考模型的可用频率信息查询过程的处理序列。在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中执行图22中的控制功能和转换功能的处理,并且在管理由主要系统使用的无线电资源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300中执行数据库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和接口功能的处理。另外,在图22中,虚线箭头各自指示其执行被可选地定义的处理。
首先,转换功能从控制功能(即,二次使用节点)获取查询要求(SEQ 2202)。然而,可选地定义是否使控制功能响应于来自转换功能的查询要求请求(SEQ 2201)而发送装置参数。这里,查询要求可以包括例如关于期望知道其可用性的频带的信息。
基于从控制功能获取的查询要求信息,转换功能生成(通信控制装置300可识别的格式的)查询请求(SEQ 2203)。然后,转换功能将查询请求通知给接口功能(SEQ 2204)。
接口功能与增强频谱协调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和/或数据库功能相协作地获取关于请求源二次使用节点的可用频率(SEQ 2205)。与这些功能相协作,接口功能根据关于主要系统的保护和频率使用的调整的规定频谱策略来获取可用频率信息。稍后将对该获取的细节进行说明(参见C-2-2)。
然后,接口功能将所获取的可用频率信息通知给请求源的转换功能(SEQ 2206)。
B-3.频率使用许可过程
在完成上述登记过程之后,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可以针对通信控制装置300执行频率使用许可过程。对于频率使用许可过程,例如,可以使用已经发布的WINNF标准的“CBSD授予过程”(参见非专利文献3)。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频率使用许可请求的类型,假定以下两种类型。
(1)固定类型
通信装置200指定二次使用节点期望的最大发送功率和频带使用,并且基于这些通信参数请求通信控制装置300许可操作。
(2)灵活类型
通信装置200仅指定关于通信参数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例如,通信控制装置300被配置为作为要求而基于带宽和发送功率范围来指定作为请求源的通信节点的通信参数。
在非专利文献3中,规定了与固定类型的频率使用许可请求相对应的频率使用许可过程。应当完全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于固定类型和灵活类型两者的请求来执行频率使用许可过程。
图23示出根据(先前描述的)系统参考模型的频率使用许可过程的处理序列。然而,在图23中,在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中执行控制功能和转换功能的处理,以及在管理由主要系统使用的无线电资源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300中执行数据库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和接口功能的处理。另外,在图23中,虚线箭头各自指示其执行被可选地定义的处理。
首先,转换功能从控制功能(即,二次使用节点)获取期望通信参数信息(SEQ2302)。然而,可选地定义了控制功能是否响应于来自转换功能的期望通信参数请求(SEQ2301)来发送装置参数。这里,例如,期望通信参数信息包括诸如请求类型(固定/灵活)、频率信息(固定)、最大发送功率(固定)、期望带宽(灵活)和期望发送功率范围(灵活)之类的参数,作为用于主要系统保护计算的辅助信息。另外,作为用于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辅助信息,例如,诸如在覆盖范围端的期望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功率比)和I/N(干扰与噪声功率比)之类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在期望通信参数信息中。
转换功能基于从控制功能获取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生成(通信控制装置300可识别的格式的)频率使用许可请求(SEQ 2303)。然后,转换功能将频率使用许可请求通知给接口功能(SEQ 2304)。
接口功能与增强频谱协调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和/或数据库功能相协作地进行关于作为请求源的二次使用节点的频率使用许可判定(SEQ 2305)。与这些功能相协作,接口功能根据关于主要系统的保护和针对另一通信节点的频率使用调整的规定频谱策略来进行频率使用许可判定。稍后将对判定的细节进行说明(参见C-2-3)。
然后,接口功能将频率使用许可判定结果通知给请求源的转换功能(SEQ 2306)。在来自二次使用节点的频率使用许可请求是固定类型的情况下,通知关于频带和最大发送功率的频率使用许可判定结果作为许可允许通信参数。另外,与频率使用许可请求的类型无关,关于频率使用许可判定结果的通知包括频率使用许可ID。频率使用许可ID与WINNF标准的授予ID相当。
B-4.频率使用通知过程
在正常完成通信控制装置300的频率使用许可过程之后,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进一步执行频率使用通知过程。期望的是周期性地执行频谱使用通知过程,直到通信控制装置300拒绝通过上述频率使用许可过程允许的频率使用为止。对于频率使用通知过程,例如,可以使用已经发布的WINNF标准的“CBSD心跳过程”(参见非专利文献3)。
图24示出根据(先前描述的)系统参考模型的频率使用通知过程的处理序列。然而,在图24中,在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中执行控制功能和转换功能的处理,并且在管理由主要系统使用的无线电资源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300中执行数据库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和接口功能的处理。另外,在图24中,虚线箭头各自指示其执行被可选地定义的处理。
首先,转换功能从控制功能(即,二次使用节点)获取频率使用状况信息(SEQ2402)。然而,可选地定义了控制功能是否响应于来自转换功能(SEQ 2401)的有关频率使用状况的查询而发送装置参数。
转换功能基于从控制功能获取的频率使用状况信息来生成(通信控制装置300可识别的格式的)频率使用通知(SEQ 2403)。频率使用通知可以至少包括频率使用许可ID(如前所述)。然后,转换功能向接口功能通知频率使用通知(SEQ 2404)。
接口功能与增强频谱协调功能、主要保护功能和/或数据库功能相协作地判定关于作为请求源的二次使用节点的频率使用的许可(SEQ 2405)。与这些功能相协作,接口功能根据关于主要系统的保护和针对另一通信节点的频率使用调整的规定策略,判定是否在接收频率使用通知的时间点许可频率使用。
然后,接口功能将频率使用许可判定结果通知给请求源的转换功能(SEQ 2406)。
当正常完成上述频谱使用通知过程并且通信控制装置300许可频率使用时,用作二次使用节点的通信装置200可以通过使用已经通过上述频率使用许可过程(参见图23)许可了使用的无线电资源来开始或继续无线电发送。
B-5.数据库间信息同步过程
通信控制装置300定期地将记录部320中的记录信息与另一通信控制装置中的记录信息同步。例如,非专利文献2公开了每24小时一次在多个SAS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以及执行有关主要系统保护的计算的操作策略(参见非专利文献2)。此外,可以在数据库间同步过程中使用WINNF标准的“完整活动转储交换”(参见非专利文献4)。
图25示出根据(先前描述的)系统参考模型的数据库间信息同步过程的处理序列。然而,在图25中,在通信控制装置300和另一通信控制装置中的每个中执行数据库功能的处理。
数据库间信息同步对应于不同数据库功能之间的记录信息的交换。在不同的数据库功能之间定期地执行记录信息的同步(SEQ2501)。
在数据库间信息同步过程中,期望的是至少交换以下信息。
(1)通信节点登记信息
(2)关于由通信节点使用的频率的信息
(3)关于高优先级通信节点的保护区域的信息
本实施例的主要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作为将要在通信控制装置中周期性地执行的处理。在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中,基于作为二次系统的通信节点(每个通信节点二次地使用已经由主要系统使用的无线电资源中的一些或全部)之间的干扰的影响,判定二次使用通信节点的通信参数。
C.关于频谱共享的实施例
C-1.关于频谱共享的代表性实施例
图26和图27各自以流程图的形式示出将要由通信控制装置300周期性地执行以进行频谱共享的处理过程的代表性示例。处理过程包括通信控制装置300与另一通信控制装置之间的数据库间信息同步、主要系统保护计算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此外,两个处理的特征在于,在主要系统保护计算之前执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
根据图26或图27中的处理过程,在调整各自二次地使用由主要系统使用的频带的多个通信节点之间的干扰之后,通信控制装置300可以满足对主要系统的保护的要求。同时,当在主要系统保护计算之后执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至少一部分)时,有可能不满足对主要系统的保护的要求。
C-1-1.与周期性处理有关的第一实施例
根据图26中所示出的处理过程,通信控制装置首先执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一部分(为了简化,在图26中由“第1部分”来指示)(步骤S2601)。该处理由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参见图5)来执行。
例如,可以在从通信节点发出登记请求和/或频率使用请求时,适当地执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第1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通信控制装置300可以在向通信节点给予使用许可的同时避免许可通信节点执行无线电发送(例如,通信控制装置300通过频率使用许可过程(参见图23)来许可通信节点使用频率,但是除非响应于来自通信节点的频率使用通知而许可频率的使用(参见图24),否则通信节点无法执行无线电通信)。替选地,例如,可以紧接在周期性地执行的数据库间信息同步之前执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第1部分。
作为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第1部分的结果,每个通信控制装置具体地指定由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关系。作为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第1部分,例如,通过使用图论来执行指示通信节点之间的干扰关系的干扰图的计算。
图28示出干扰图的一个示例。在干扰图的计算中,通信节点在概念上由顶点来表示,使得执行通过边来连接被认为彼此相互干扰的通信节点的处理。替选地,例如,可以计算在IEEE 802.19.1标准中描述的被称为网络几何类别的类似信息(参见非专利文献5)。
对于用于判定不同通信节点是否会彼此相互干扰的标准,例如可以使用关于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信息。例如,在不同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彼此部分地(按覆盖范围的一定比例或更高)或完全地重叠的情况下,可以判定通信节点会相互干扰,从而通过边来连接顶点。图29示出通信节点1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节点2的覆盖范围。在图28中所示出的示例中,通信节点1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节点2的覆盖范围在由附图标记2901表示的区域中彼此重叠。
此外,在考虑到关于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信息判定可以通过RAT特有的技术来相互避免干扰的情况下,即使通信节点的相应覆盖范围重叠,也不需要经由边来连接顶点。
用于判定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是否彼此重叠的标准或方法的另外两个示例如下。
(1)将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划分为规定大小的网格。然后,在重叠网格的数目大于规定数目的情况下,判定覆盖范围重叠。例如,在覆盖范围重叠但是仅几个网格重叠的情况下,可以排除这些网格。关于表述“仅几个”,可以指定网格占用率。
(2)在两个不同通信节点彼此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认为覆盖范围彼此不重叠。
对后一种判定标准或判定方法(2)作了附加说明。
(2-1)后一种判定标准基于如下假设:与无线中继站一样,通信节点需要用于因特网连接的无线回程。
(2-2)后面的处理包括将不同频率信道分配给具有重叠覆盖范围的通信节点的处理。为了执行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除非将相同频率信道分配给通信节点,否则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是不可能的。为了向通信节点分配相同频率信道,判定覆盖范围彼此不重叠。
(2-3)为了判定彼此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彼此不重叠,例如,可以在通信节点登记信息中包括关于指示通信节点是否如在无线中继站中那样需要用于因特网连接的无线回程的标识符和/或指示用于这样的通信节点的服务通信节点的标识符的信息。这些标识符可以用作辅助信息,以使得能够判定覆盖范围彼此不重叠。
(2-4)两个不同通信节点“彼此无线通信”的表述可以用“两个不同通信节点通过TDD或全双工通信来彼此无线通信的情况”或“两个不同通信节点不同时执行发送的情况”来重新表达。
对于在其之间执行数据库间信息同步的通信控制装置,期望使用相同的标准或方法来进行关于通信节点之间的覆盖范围重叠的判定。如果通信控制装置使用不同的标准或方法来进行关于覆盖范围重叠的判定,则产生例如通过对于每个通信控制装置执行的计算而获得的干扰图中的差异,从而在执行数据库间信息同步之后妨碍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关系的指定(例如,假定在其之间执行同步的通信控制装置之一判定通信节点1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节点2的覆盖范围彼此重叠,而其他通信控制装置由于判定标准的不同而判定通信节点1的覆盖范围和通信节点2的覆盖范围彼此不重叠)。
在用于进行覆盖范围重叠判定的不同标准或方法被用于通信控制装置的情况下,期望在执行数据库间信息同步时由通信控制装置共享指示方法的判定标准或方法。另外,为了减小通信控制装置之间的差异,期望在稍后的数据库间信息同步中共享由通信控制装置计算的覆盖范围。
为了减少计算量,可以将覆盖范围计算限于特定频率的计算。例如,对于3550MHz至3700MHz频带,可以仅在作为中间频率的3625MHz上执行覆盖范围计算。如果计算量无关紧要,则可以计算并且记录所有预计信道的覆盖范围,以便可以在以后的处理中使用。
通信控制装置指定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关系,然后向具有相互干扰关系的通信节点临时分配不同频率。该处理也由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参见图5)来执行。
这里,临时分配频率的方式取决于来自通信节点的频率使用许可请求的类型(即,根据请求是固定类型还是灵活类型)。
对于已发出了固定类型的频率使用许可请求的通信节点,所请求的频率和发送功率被设定为临时通信参数。
对于已发出了灵活类型的频率使用许可请求的通信节点,将与经由边连接的通信节点的频率不同的频率和满足作为要求呈现的频率宽度的频带设定为临时通信参数。发送功率可以基本上基于装置参数(所登记的信息),但是,如果发送功率的范围被指定为要求,则落入该范围内的最大发送功率可以被设定为临时通信参数。
频率的临时分配是步骤S2601中的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第1部分的最后部分。
接下来,通信控制装置与另一通信控制装置将数据库间信息同步(步骤S2602)。数据库间信息的同步由在其之间执行同步的各自通信控制装置的数据库功能(参见图2)来执行。这里,除了先前在B-5中描述的信息(1)至(3)之外,通过在步骤S2601中执行的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第1部分获取的以下信息(4)和(5)也由通信控制装置共享。
(4)指示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关系的信息(干扰图、网络几何类别等)
(5)关于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信息
在执行数据库间信息同步之后,通信控制装置执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后半部分(为简化起见,在图26中由“第2部分”来表示)(步骤S2603)。与步骤S2601类似,该步骤由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参见图5)来执行。在步骤S2603,执行以下计算。
(1)指定涉及由其他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通信节点的相互干扰关系(干扰图、网络几何类别等)
(2)基于相互干扰关系的指定结果,向通信节点指定将要分配的频率候选。
图30示出干扰图的一个示例,该干扰图指示涉及由另一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通信节点的相互干扰关系。图30示出通过在指示由通信控制装置1管理的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关系的干扰图(参见图28)上叠加包括由作为同步伙伴的通信控制装置2管理的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关系的干扰图而获得的图。
为了指定涉及由其他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通信节点的相互干扰关系,可以基于关于所有通信节点的信息再次执行计算。然而,如图30中所示,期望的是,针对在数据库间信息的同步之前计算的相互干扰关系,仅计算通过从其他通信控制装置获取的通信节点信息生成的附加边。
在步骤S2603,增强频谱协调功能执行将要分配的频率候选的附加指定。基本上,在随后将要在步骤S2604执行的主要系统保护计算中使用临时通信参数。对于由其他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通信节点,参考与这些通信节点相关联的通信参数信息以在主要系统保护计算中使用。执行在步骤S2603处的将要分配的频率候选的指定,以便校正不满足在主要系统保护计算之后获得的主要系统保护要求的临时通信参数,并且通知推荐通信参数。具体地,将要分配的频率候选的指定如下。
(1)关于与由另一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通信节点具有相互干扰关系并且将相同频率设定为临时通信参数的通信节点,可以设定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或全部的所有候选。
(1-a)在相同频率下防止覆盖范围重叠(或者重叠面积或类似标准变为等于或小于规定值)的最大发送功率
(1-b)与由其他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通信节点的频率和最大发送功率不同的频率和最大发送功率,以及不会严重干扰由同一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其余(相邻)通信节点的频率和最大发送功率
(2)关于其余通信节点,可以设定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意一个或全部的所有候选。
(2-a)对其他(相邻)通信节点没有严重影响的最大发送功率
随后,通信控制装置通过主要保护功能(参见图3)来执行主要系统保护计算(步骤S2604)。
在本实施例中,假设在一个示例中,通信控制装置在主要系统保护计算中执行由WINNF标准定义的干扰余量分配处理(IAP)和DPA(动态保护区域)移动列表(MOVE List)(参见非专利文献6)的计算。因此,在实现期间,没有对它们施加限制。
通信控制装置通过IAP将主要系统可允许的干扰量(干扰余量)均等地分配给通信节点,并且判定基于每个通信节点的(临时)通信参数而计算的所估计的将要给予的干扰量是否超过干扰余量。非专利文献6公开了:如果这样的量被判定为超过干扰余量,则通过将EIRP降低1dB来重复地执行判定处理。
在“移动列表(Move List)”中,登记了可以各自对军舰雷达产生强烈干扰的通信节点。例如,如果已经根据图23中所示的处理序列许可其使用的频率可以对军舰雷达产生强烈干扰,则在移动列表中登记已经许可该频率的使用的通信节点。然后,根据军舰雷达的移动来更新用于主要系统的可用频率信息,例如,禁止该列表中包括的通信节点使用无线电波(例如,即使从移动列表中包括的通信节点接收到频率使用通知,也不给予使用频率的任何许可)。
在主要系统保护计算中,优选的是,IAP的计算和移动列表的计算可以按此顺序执行。
这里,当向移动列表中包括的通信节点通知无线电波的使用的暂停时,通信控制装置通知上述分配的频率候选作为推荐通信参数。替选地,在由于IAP(或者输出相似结果的干扰余量分配处理)的结果而没有将任何干扰余量分配给某个通信节点的情况下,通信控制装置还向该通信节点通知上述将要分配的频谱候选作为通信参数。然而,将要通知的将要分配的频谱候选也应满足主要系统的保护标准。
C-1-2.与周期性处理有关的第二实施例
根据图27中所示的处理过程,每个通信控制装置首先执行数据库间信息同步(步骤S2701)。数据库间信息同步由在其之间执行同步的每个通信控制装置的数据库功能(参见图2)来执行。这里,先前在B-5中描述的信息(1)至(3)由通信控制装置共享(由于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第1部分尚未执行,所以没有共享指示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关系的信息或覆盖范围信息)。
这里,数据库可以共享与已经在操作的通信节点有关的通信参数信息,但是数据库无法通过同步来共享与未从通信控制装置给予任何正式操作许可的通信节点有关的通信参数信息。因此,期望的是,在步骤S2701中执行数据库间信息同步之前,如图26中的处理过程那样,通信控制装置对通信节点执行临时频谱分配处理,使得通信控制装置共享临时通信参数。
接下来,通信控制装置执行通信节点间控制计算(步骤S2702)。在该步骤中,共同地执行通信节点间控制计算的第1部分中的通信节点之间的相互干扰关系的计算、频率到通信节点的临时分配以及通信节点间控制计算的第2部分中的将要分配的频率候选到通信节点的指定。
然后,通信控制装置通过主要保护功能(参见图3)执行主要系统保护计算(步骤S2703)。在主要系统保护计算中,例如,如图26中的处理过程那样,通信控制装置执行干扰余量分配处理(IAP)和移动列表(MOVE List)的计算。
C-2.应用实例
这里,将对与先前在C-1中所述的频谱共享的代表性实施例有关的覆盖范围计算、可用频率信息的获取以及许可频率使用的判定进行说明。
C-2-1.覆盖范围计算处理
通信控制装置通过增强频谱协调功能来计算登记的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
覆盖范围信息可以被包括在登记请求中以执行通信节点登记处理。如果是这样的话,则优选的是,还通过增强频谱协调功能来执行覆盖范围计算以检查覆盖范围信息的适当性。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结果被反映在对通信节点的登记响应中(例如,在判定覆盖范围信息无效的情况下,发出指示登记已被拒绝的通知)。
在下文中,为方便起见,仅说明在登记处理之后执行覆盖范围计算的情况。
图31示出根据(先前描述的)系统参考模型的覆盖范围计算过程的处理序列。然而,在图31中,在通信控制装置300中执行增强频谱协调功能和数据库功能两者的处理。
数据库功能登记通信节点(图31中未示出),该通信节点二次地使用由主要系统使用的频带(SEQ 3101)。对于通信控制装置300登记通信节点的过程的细节,参见图21。
增强频谱协调功能从数据库功能获取关于已登记的通信节点的信息(SEQ 3103)。然而,可选地定义数据库功能是否响应于来自增强频谱协调功能的登记信息查询(SEQ3102)而发送登记信息。
然后,增强频谱协调功能通过使用登记信息来计算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SEQ3104)。
可选地定义增强频谱协调功能是否将通过覆盖范围计算获得的覆盖范围信息通知给数据库功能(SEQ 3105)。
数据库功能记录从增强频谱协调功能通知的覆盖范围信息或来自通信节点的登记请求中包含的覆盖范围信息(SEQ 3106)。
作为由增强频谱协调功能执行的覆盖范围计算的结果,可以获得与以下(1)或(2)有关的信息。
(1)半径(关于通信节点)
(2)指示覆盖范围外形的位置信息集合
为了获取后一个信息,可以通过使用例如在非专利文献6中公开的PPA轮廓方法来执行计算。这里,为了减少计算量,期望的是,频谱频率被指定用于覆盖范围计算。例如,在CBRS中,当目标频带是3550MHz至3700MHz频带时,可以仅在作为中间频率的3625MHz上执行覆盖范围计算。如果计算量无关紧要,则可以计算并且记录所有预计信道的覆盖范围,并且可以在以后的处理中使用。
另外,在CBRS中,由主要保护功能的PAL信道分配功能(参见图4)计算的PPA可以被认为是由PAL操作并且在以后的过程中使用的CBSD(即,通信节点)的覆盖范围。
C-2-2.可用频率信息获取处理
这里,将给出在可用频率信息查询过程(参见图22)期间在通信控制装置300中执行的可用频率信息获取处理的说明。
作为用于获取可用频率信息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1)至(3)中的任何一个。
(1)初步执行计算并且获取记录的信息
(2)通过使用通过初步计算获得的信息来计算关于当前推荐的可用频率的信息
(3)基于在查询到达时的最新信息来计算关于当前推荐的可用频率的信息
如在非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CPAS(协调周期性活动SAS)中那样,在每24小时一次在多个通信控制装置之间交换信息以及执行主要系统保护计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方法(1)。例如,在CPAS中定期执行的计算中还执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方法(1)。
例如,在将主要系统保护计算每24小时执行一次并且动态地执行通信节点间干扰计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方法(2)。替选地,在定期执行主要系统保护计算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两者但将在请求时间点推荐的可用频率信息提供给新通信节点(新进入者、将开始其操作的通信节点)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2)。
在动态地执行包括主要系统保护计算和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计算等在内的所有计算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方法(3)。
可以通过安装数据库功能来唯一地确定采用方法(1)至(3)中的哪一个。然而,可以通过转换功能(通信节点侧)来通知关于用于获取可用频率信息的方法的请求。
在采用方法(2)或(3)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先前在C-1中说明的通信参数计算方法。例如,被指定为可用频率候选的通信参数被提供为可用频率信息。
C-2-3.频率使用许可判定处理
这里,将给出在频率使用许可过程(参见图23)期间在通信控制装置300中执行的可用频率信息获取处理的说明。
为了判定对频率使用的许可,至少基于主要系统保护计算的结果,进行响应于固定类型的请求来许可通信参数的判定,或者进行响应于灵活类型的请求来许可允许通信参数的判定。
如同在可用频率信息获取处理中一样,也可以在频率使用许可判定处理中采用先前已经在C-1中说明的通信参数计算方法。
在对通信参数的许可的请求是固定类型的情况下,当判定通过通信节点间干扰计算所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未能满足主要系统的保护标准时,可以将通过通信节点间干扰计算所设定的将要分配的频率候选当中的满足主要系统的保护标准的频率作为推荐参数提供给请求源通信节点。
在对通信参数的许可的请求是灵活类型的情况下,当判定通过通信节点间干扰计算所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未能满足主要系统的保护标准时,可以将校正后的临时通信参数(在满足要求的范围内进行校正)或通过通信节点间干扰计算所设定的将要分配的频率候选当中的满足主要系统的保护标准的频率作为许可参数提供给请求源通信节点。
在执行频率使用许可判定处理的情况下,例如,在紧接在数据库之间共享信息之前的定时,可以临时许可所请求的通信参数(灵活类型)。在做出对频率使用的许可的灵活类型请求的情况下,可以临时许可通过仅考虑主要系统保护计算而获得的通信参数。临时许可的通信参数用于计算在数据库之间共享信息期间的相互干扰关系。
由于遵循先前在C中说明的处理过程,例如,作为监视二次地使用由主要系统使用的频带的通信节点的无线电波的服务器,通信控制装置可以有效地具有通信节点间干扰控制功能。
工业适用性
上面已经参考特定实施例详细解释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然而,明显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要旨之内对实施例进行修改或替换。
本说明书主要给出了对这样的实施例的说明,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应用于FCC已立法的3.5GHz频带中的CBRS的使用。然而,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要旨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即使当将除了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无线系统之外的任何无线系统用作主要系统和二次系统时,或者即使当多个无线系统共享除了3.5Hz频带之外的频带时,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使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
另外,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受频谱共享环境的限制。在频谱共享中,通常将使用目标频段的现有系统和二次用户分别称为主要系统和二次系统。然而,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应用于除了频谱共享环境之外的环境的情况下,这些术语可以用其他术语来代替。
例如,HetNet(异构网络)中的宏小区以及小小区或中继站分别被定义为主要系统和二次系统,并且对其应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因此,可以优选地实现无线系统的共存。
此外,当存在于基站的覆盖范围内以实现D2D或V2X(车辆到一切)的基站以及中继UE或车辆UE分别被定义为主要系统和二次系统时,对其应用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因此,可以优选地实现无线系统的共存。在这种情况下,基站不限于固定类型,并且可以是便携式类型或移动类型。
此外,实体之间的接口可以是有线的,或者可以是无线的。例如,可以使用不依赖于频谱共享的无线接口(例如,由移动通信提供商经由许可频段提供的无线接口或使用不需要任何许可证的现有频段的Wi-Fi通信),作为管理无线电资源的二次使用的通信控制装置与做出无线电资源请求的通信装置之间的接口。
即,已经以示例的形式解释了本文中公开的技术,因此,本说明书中的公开不应被限制性地解释。为了评估本文中公开的技术的要旨,应该考虑权利要求。
要注意的是,本文中公开的技术还可以具有以下配置。
(1)一种用于管理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第二无线系统二次地使用由第一无线系统使用的频率中的一些或全部,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部,所述获取部从第二无线系统获取关于二次使用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
设定部,所述设定部基于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来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
判定部,所述判定部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系统的保护标准来判定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以及
通知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将基于临时通信参数的许可通信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2)根据(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获取基于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第一类型包括关于由第二无线系统所期望的最大发送功率和频率的信息,第二类型包括关于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参数的要求。
(3)根据(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关于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参数的要求包括带宽或发送功率的范围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2)或(3)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获取部获取到基于第一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将由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所指示的最大发送功率和频率设定为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
(5)根据(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获取部获取到基于第二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在考虑期望通信参数信息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第二无线系统的相互干扰的同时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部还将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通知给其他通信控制装置。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设定部还设定关于第二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信息,以及
所述通知部还将覆盖范围信息通知给其他通信控制装置。
(7-1)根据(7)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设定被执行,使得彼此无线通信的两个或多个第二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彼此不重叠。
(7-2)根据(7-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设定被执行,使得覆盖范围基于关于所述两个或多个第二无线系统的登记信息而彼此不重叠。
(7-3)根据(7-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设定被执行,使得如果第二无线系统包括CPE CBSD,则覆盖范围彼此不重叠。
(7-4)根据(7-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设定部执行设定,使得通过时分通信或通过全双工通信彼此无线通信的两个或多个第二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彼此不重叠。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还从其他通信控制装置获取与关于由其他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有关的信息,以及
通过使用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与临时通信参数有关的信息和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保护标准的信息,所述判定部判定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还从其他通信控制装置获取与由其他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有关的信息,以及
通过使用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与临时通信参数有关的信息,所述判定部判定相对于由通信控制装置本身管理的第二无线系统的相互干扰关系。
(10)根据(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设定部设定预计被第二无线系统允许的多个临时通信参数候选。
(11)根据(10)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根据基于第一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而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不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将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多个临时通信参数候选当中的满足规定要求的通信参数设定为推荐参数,以及
所述通知部将推荐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12)根据(10)或(1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根据基于第二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而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不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通过校正临时通信参数或者通过选择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多个临时通信参数候选当中的满足规定要求的通信参数来设定许可通信参数,以及
所述通知部将许可通信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13)一种用于管理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第二无线系统二次地使用由第一无线系统使用的频率中的一些或全部,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从第二无线系统获取基于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的关于二次使用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
设定步骤,基于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来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
判定步骤,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系统的保护标准来判定在设定步骤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以及
通知步骤,在判定步骤判定为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将临时通信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附图标记列表
100…通信系统
110…通信节点(主要使用节点)
200a、200b…通信节点(二次使用节点)
210…第一通信部,220…第二通信部
230…存储部,240…二次使用控制部
300…通信控制部
310…通信部,320…存储部,330…估计部,340…控制部

Claims (13)

1.一种用于管理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第二无线系统二次地使用由第一无线系统使用的频率中的一些或全部,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获取部,所述获取部从第二无线系统获取关于二次使用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
设定部,所述设定部基于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来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
判定部,所述判定部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系统的保护标准来判定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以及
通知部,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满足规定条件的情况下,所述通知部将基于临时通信参数的许可通信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获取基于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第一类型包括关于由第二无线系统所期望的最大发送功率和频率的信息,第二类型包括关于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参数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关于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参数的要求包括带宽或发送功率的范围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获取部获取到基于第一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将由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所指示的最大发送功率和频率设定为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获取部获取到基于第二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在考虑期望通信参数信息以及与一个或多个其他第二无线系统的相互干扰的同时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通知部还将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通知给其他通信控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设定部还设定关于第二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信息,以及
所述通知部还将覆盖范围信息通知给其他通信控制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还从其他通信控制装置获取与关于由其他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有关的信息,以及
通过使用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与临时通信参数有关的信息和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保护标准的信息,所述判定部判定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获取部还从其他通信控制装置获取与由其他通信控制装置管理的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有关的信息,以及
通过使用由所述获取部获取的与临时通信参数有关的信息,所述判定部判定相对于由通信控制装置本身管理的第二无线系统的相互干扰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设定部设定预计被第二无线系统允许的多个临时通信参数候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根据基于第一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而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不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将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多个临时通信参数候选当中的满足规定要求的通信参数设定为推荐参数,以及
所述通知部将推荐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判定部判定为根据基于第二类型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而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不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的情况下,所述设定部通过校正临时通信参数或者通过选择由所述设定部设定的所述多个临时通信参数候选当中的满足规定要求的通信参数来设定许可通信参数,以及
所述通知部将许可通信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13.一种用于管理第二无线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第二无线系统二次地使用由第一无线系统使用的频率中的一些或全部,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步骤,从第二无线系统获取基于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的关于二次使用的期望通信参数信息;
设定步骤,基于期望通信参数信息来设定第二无线系统的临时通信参数;
判定步骤,通过使用第一无线系统的保护标准来判定在设定步骤设定的临时通信参数是否满足关于第一无线系统的规定要求;以及
通知步骤,在判定步骤判定为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下,将临时通信参数通知给第二无线系统。
CN201980020534.1A 2018-03-26 2019-01-16 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886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58557 2018-03-26
JP2018-058557 2018-03-26
PCT/JP2019/001008 WO2019187507A1 (ja) 2018-03-26 2019-01-16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6888A true CN111886888A (zh) 2020-11-03
CN111886888B CN111886888B (zh) 2024-08-06

Family

ID=68057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0534.1A Active CN111886888B (zh) 2018-03-26 2019-01-16 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1969B2 (zh)
EP (1) EP3780692B1 (zh)
JP (1) JP7207400B2 (zh)
CN (1) CN111886888B (zh)
WO (1) WO20191875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2010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索尼集团公司 用于动态频谱共享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0411A1 (ja) * 2019-11-19 2021-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4868415A (zh) * 2019-12-24 2022-08-05 索尼集团公司 通信控制设备和通信控制方法
JP2023057555A (ja) * 2020-03-27 2023-04-24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EP4132055A4 (en) * 2020-03-31 2023-09-27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21257253A1 (en) * 2020-06-17 2021-12-23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sioning of parameter data of radios controlled by a spectrum access system
EP4221298A4 (en) * 2020-09-24 2024-03-20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12074687B2 (en) 2021-01-12 2024-08-27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minishing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between radios using shared frequency spectrum
US12120615B2 (en) 2021-04-22 2024-10-15 Outdoor Wireless Network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planned spectrum allocation for shared spectrum
US11974314B2 (en) * 2021-06-30 2024-04-30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minishing frequency spectrum contentions amongst at least two spectrum access systems
WO2023212923A1 (en) * 2022-05-06 2023-11-09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of co-channel coexistence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3103A (zh) * 2006-04-26 2009-05-13 诺基亚公司 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利用
CN101841820A (zh) * 2009-03-12 2010-09-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站使用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03581920A (zh) * 2012-08-10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共存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天线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748911A (zh) * 2011-08-26 2014-04-23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CN104756532A (zh) * 2012-11-12 2015-07-01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16082788A1 (zh) * 2014-11-28 2016-06-02 索尼公司 用于支持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设备和方法
WO2017161570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295497A1 (en) * 2016-04-07 2017-10-12 Federated Wireless, Inc. Spectrum access optimization for self organizing networks
CN107409332A (zh) * 2015-03-13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网络中的无线回程和接入通信之间的资源划分
US20170374558A1 (en) * 2015-01-19 2017-12-28 Sony Corpor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device,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and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534867A (zh) * 2015-05-08 2018-01-02 索尼公司 用于在多个无线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装置、方法和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76911B1 (ko) * 2008-09-11 2015-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세컨더리 시스템의 협력 신호에 기반하는 인지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US8886126B2 (en) * 2009-07-09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lution algorithms for multi-radio coexistence
EP2567493A2 (en) * 2010-05-06 2013-03-13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whitespace spectrum management
WO2012030171A2 (en) * 2010-09-03 2012-03-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making a coexistence decision on centralized topology
JP5649168B2 (ja) * 2010-09-09 2015-01-07 独立行政法人情報通信研究機構 異種のコグニティブ無線システムを共存させるためのシステム
US8379586B2 (en) * 2010-11-01 2013-02-1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dio coexistence
WO2013061586A1 (ja) * 2011-10-26 2013-05-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スペクトル制御システム、データベース、スペクトル制御方法及びスペクトル制御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SG10201602989SA (en) 2012-01-24 2016-05-30 Sony Corp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Transmission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9253778B2 (en) * 2012-05-04 2016-02-0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ervice for spectrum sharing
GB2505038B (en) * 2012-07-13 2014-10-08 Korea Electronics Telecom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operating channel priority between frequency sharing systems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US9161243B2 (en) * 2012-07-13 2015-10-1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ystem for measuring channel information between spectrum sharing devices and method thereof
US9094836B2 (en) * 2012-09-15 2015-07-2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fairness index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based on the fairness index in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ystem
US10091798B2 (en) * 2012-11-07 2018-10-02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gnitive radi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ad hoc interference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04105141B (zh) * 2013-04-02 2020-03-17 索尼公司 无线电资源管理设备、方法以及系统
MX352160B (es) * 2013-05-08 2017-11-10 Sony Corp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comunicacion, metodo de control de comunicacion y aparato de procesamiento de la informacion.
ES2879901T3 (es) * 2013-08-21 2021-11-23 Sony Group Corp Aparato de control de la comunicación y aparato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US10536386B2 (en) * 2014-05-16 2020-0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over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spectrums
US9736875B2 (en) * 2014-11-19 2017-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vice to-device radio coexistence management
US9439197B1 (en) * 2015-08-10 2016-09-06 Planetary Networ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ed adaptive control of dynamic channel selec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1196623B2 (en) * 2016-12-30 2021-12-07 Intel Corporation Data packaging protocols for communications between IoT devices
US10506592B2 (en) * 2017-04-04 2019-1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system and/or device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channels
US10638513B2 (en) * 2017-09-05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ed RTS/CTS for synchronous NR-SS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3103A (zh) * 2006-04-26 2009-05-13 诺基亚公司 无线电系统中的频谱利用
CN101841820A (zh) * 2009-03-12 2010-09-2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站使用的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03748911A (zh) * 2011-08-26 2014-04-23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CN103581920A (zh) * 2012-08-10 2014-02-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共存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天线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4756532A (zh) * 2012-11-12 2015-07-01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16082788A1 (zh) * 2014-11-28 2016-06-02 索尼公司 用于支持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控制设备和方法
US20170374558A1 (en) * 2015-01-19 2017-12-28 Sony Corpor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device,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and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7409332A (zh) * 2015-03-13 2017-11-2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毫米波网络中的无线回程和接入通信之间的资源划分
CN107534867A (zh) * 2015-05-08 2018-01-02 索尼公司 用于在多个无线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装置、方法和程序
WO2017161570A1 (zh) * 2016-03-25 2017-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295497A1 (en) * 2016-04-07 2017-10-12 Federated Wireless, Inc. Spectrum access optimization for self organizing network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32010A1 (zh) * 2022-06-02 2023-12-07 索尼集团公司 用于动态频谱共享的电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87507A1 (ja) 2021-03-11
JP7207400B2 (ja) 2023-01-18
EP3780692A1 (en) 2021-02-17
US20210022011A1 (en) 2021-01-21
EP3780692B1 (en) 2023-09-06
US11451969B2 (en) 2022-09-20
WO2019187507A1 (ja) 2019-10-03
EP3780692A4 (en) 2021-05-19
CN111886888B (zh) 2024-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6888B (zh) 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KR101806422B1 (ko) 채널 선택에 대한 서비스­기반의 접근 방식 및 텔레비전 화이트 스페이스 네트워크들을 위한 네트워크 구성
TWI644527B (zh) 通訊控制裝置、通訊控制方法及無線通訊裝置
RU271392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пособ и программа
US9107089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cation based query for interferer discovery in coexistence management system
US9301149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such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access points can coexist
JP7074123B2 (ja) 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40219B2 (ja) Rfスペクトルにおいて共存管理を行うネットワークコントローラ間の権限移譲のための方法、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7243719B2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13545365A5 (zh)
JP2016536864A (ja) データベース間またはスペクトル管理機能間の通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手順
US9326159B2 (en) Representative device selection method in coexistence scheme
KR101509303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 내의 자원의 일시적 해제를 위한 방법, 장치,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을 포함하는 컴퓨터 판독가능 저장매체, 제어노드 및 네트워크 제어기
WO2019230671A1 (ja) 無線装置、端末、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130113112A (ko) 펨토 기지국, 펨토 기지국 관리 장치 및 그 장치에서의 주파수 대역 할당 방법
JP598851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6980088A (zh) 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TELECOMMUNITY working Document towards a darft REPORT ON CRS DEPLOYMENT SCENARIOS AND ASSOCIATED TECHNOLOGI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