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8911A -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48911A
CN103748911A CN201280040481.8A CN201280040481A CN103748911A CN 103748911 A CN103748911 A CN 103748911A CN 201280040481 A CN201280040481 A CN 201280040481A CN 103748911 A CN103748911 A CN 1037489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unit
communication system
host nod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404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48911B (zh
Inventor
木村亮太
泽井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48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8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48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48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3Power depending on the position of the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73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transmission pow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问题]为了消除在二次系统的操作期间来自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的过度干扰的发生。[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其装备有: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相关联,所述第二信息与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的位置相关联,使用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确定单元,其使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对应于防护区域的宽度和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预测的通信范围;以及控制器,用于当确定间隔满足条件时,使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缓解未来的频率资源耗尽的方法,讨论了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是指优先分配给一个系统的频率信道的一部分或全部都由另一个系统二次使用。典型地,被优先分配以频率信道的系统被称为一次系统,而二次使用频率信道的系统则被称为二次系统。
TV空白空间是其二次使用被讨论的示例性频率信道(参见非专利文件1)。TV空白空间是分配给作为一次系统的TV广播系统的频率信道当中取决于区域而未被TV广播系统使用的信道。TV空白空间向二次系统开放,以便可以有效地利用频率资源。使得TV空白空间的二次使用成为可能的物理层(PHY)和MAC层的标准可以使用IEEE802.22、IEEE802.11af和ECMA(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392(CogNea,参见稍后描述的非专利文件2)。
二次系统一般需要操作,以便在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期间不对一次系统给予过度干扰。为此的重要技术是传输功率控制。例如,稍后描述的专利文件1在其中提议了这样一种方法:计算从作为二次系统的主节点的基站至作为一次系统的接收装置的路径损耗以及频率信道之间的离散频率宽度,并且基于计算结果确定二次系统的最大传输功率。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件
非专利文件1:“SECOND REPORT AND ORDER ANDMEMORANDUM OPINION AND ORDER”,[online],[2011年8月15日检索],Internet<URL:http://hraunfoss.fcc.gov/edocs_public/attachmatch/FCC-08-260A1.pdf>
非专利文件2:"Standard ECMA-392MAC and PHY for Operationin TV White Space",[online],[2011年8月15日检索],Internet<URL:http://www.ecma-international.org/publications/standards/Ecma-392.htm>
专利文件
专利文件1:JP2009-100452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一般而言,二次系统包括:主节点,作为主动操作二次系统的装置;以及从节点,作为通过与主节点连接而参与二次系统的装置。自然地,不仅从主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而且从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都可能对一次系统给予干扰。然而,在从节点的位置在操作二次系统开始时未知或者从节点被移动等的情况下,难以准确地预测从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的影响。此外,如果针对每个从节点单独地控制传输功率,则用于控制传输功率的机制复杂。
因此,优选的是提供一种简单的机制,能够防止从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在操作二次系统时造成过度干扰。
针对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装置,该通信控制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其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涉及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的位置,使用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确定单元,其使用通过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所述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以及控制单元,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间隔满足所述条件,则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使用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涉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的位置;使用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所述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以及如果所述间隔被确定满足所述条件,则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控制系统,该通信控制系统包括: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使用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以及通信控制装置,其控制由所述主节点执行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信息获取单元,其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涉及所述主节点的位置;确定单元,其使用通过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所述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以及控制单元,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间隔满足所述条件,则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主节点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可以防止从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在操作二次系统时造成过度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一次系统在二次使用时遭受的干扰的说明图。
图2是用于说明带内干扰和带间干扰的说明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控制系统的配置的说明图。
图4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控制系统中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序列图。
图5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管理器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关于一个实施例中使用的距离的示例性参数的说明图。
图7A是图示通过二次系统管理器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的示意性第一场景的流程图。
图7B是图示通过二次系统管理器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的示意性第二场景的流程图。
图7C是图示通过二次系统管理器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的示意性第三场景的流程图。
图8是图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二次系统的主节点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9是图示通过主节点进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第一例子的流程图。
图10是图示通过主节点进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第二例子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关于针对二次系统之间的干扰控制而使用的距离的示例性参数的说明图。
图12是图示用于二次系统之间的干扰控制的二次系统管理器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的示例性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来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元件用相同的标号来指示,并且省略重复的说明。
将会按照以下顺序来给予描述。
1.系统的概要
1-1.涉及第一实施例的问题
1-2.通信控制系统的概要
2.二次系统管理器的示例性配置
2-1.单元的说明
2-2.过程的流程
3.主节点的示例性配置
3-1.单元的说明
3-2.过程的流程
4.应用于二次系统之间的干扰控制
5.结论
<1.系统的概要>
首先,参考图1至图4,对涉及第一实施例的问题和通信控制系统的概要给予描述。
[1-1.涉及第一实施例的问题]
图1是用于说明一次系统在二次使用时遭受的干扰的说明图。参考图1,图示了一次传输站10,用于提供一次系统的服务,以及一次接收站20,其位于用于一次系统的服务区域之内。一次传输站10例如可以是TV广播站或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或中继站。蜂窝通信系统可以包括GSM、UMTS、WCDMA、CDMA2000、LTEm、LTE-Advanced、IEEE802.16、WiMAX或WiMAX2等。当一次传输站10是TV广播站时,一次接收站20是接收机,其具有用于接收TV广播的天线或调谐器。当一次传输站10是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基站时,一次接收站20是根据蜂窝通信系统操作的无线终端。在图1的例子中,信道F1被分配给一次传输站10。通过在信道F1上传输无线信号,一次传输站10提供TV广播服务、无线通信服务或某些其它无线服务。图1还示出了服务区域的边界12和用于一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外边界14。
图1进一步示出了每个都操作二次系统的主节点200a、200b和200c。主节点中的每一个都使用分配给一次系统的信道F1或附近信道(例如信道F2)来分别操作二次系统。在图1的例子中,从节点202a在信道F1上参与主节点200a操作的二次系统。从节点202b和202c在信道F1上参与主节点200b操作的二次系统。从节点202d在信道F2上参与主节点200c操作的二次系统。这里,二次系统的主节点可以是无线接入点,其兼容于或部分地使用无线通信系统如IEEE802.22、IEEE802.11或ECMA,或者可以是无线基站或中继站,其兼容于蜂窝通信系统或部分地使用其标准。如果根据蜂窝通信系统来操作二次系统,则蜂窝通信系统可以与一次系统的相同或不同。二次系统的从节点是无线通信终端,其与主节点一样支持无线通信系统。主节点200a、200b和200c可以根据相同的无线通信系统来操作二次系统,或者可以根据彼此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来操作二次系统。至少二次系统的主节点根据规则典型地被阻止在用于一次系统的防护区域之内操作。从节点也可以被阻止在防护区域之内操作。
在如图1所示的环境下,一次接收站20可能会被由从二次传输站(主节点和从节点两者)传输的无线信号引起的干扰影响。图2是用于说明带内干扰和带间干扰的说明图。在图2的例子中,信道F1是一次系统的使用信道。信道F2是相邻于信道F1的信道。信道F3是相邻于信道F2的信道。防护带提供在信道F1和信道F2之间,以及信道F2和信道F3之间。然而,即使这些信道F2和F3由二次系统使用,如图2所示,也可能由于带外辐射而从附近的信道(比如信道F2、F3和其它信道)发生显著的干扰。
在图1的例子中,与主节点200a相比,从节点202a位置更加接近于一次接收站20。因为这个原因,如果从节点202a使用等效于主节点200a的传输功率,则来自从节点202a的无线信号可能对一次接收站20给予过度干扰。另一方面,与主节点200b相比,从节点202b和202c位置更远离一次接收站20。因为这个原因,即使从节点202b和202c使用等效于主节点200b的传输功率,来自每个从节点202的无线信号也不会对一次接收站20给予过度干扰。这对于从节点202d同样成立。
使用现有的方法,二次系统的每个主节点控制二次系统中的主节点和从节点使用的传输功率,以便限制对一次系统给予的干扰。然而,在从节点的位置在操作二次系统开始时未知或者从节点被移动等的情况下,如果响应于从节点的出现、移动和消失而动态地控制用于从节点的传输功率,则用于控制传输功率的机制变得极其复杂。此外,信令的开销增加。因此,优选的是提供一种机制,其能够使用比较简单的机制来稳定地防止对一次系统的干扰。
[1-2.通信控制系统的概要]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控制系统1的配置的说明图。参考图3,通信控制系统1包括一次传输站10、数据服务器30、二次系统管理器(SSM)100和主节点200。这里,在图3的例子中,只图示了一个主节点200,但实际上可以存在更多主节点。一个或多个从节点202参与由主节点200操作的二次系统。
数据服务器30是具有数据库的服务器装置,所述数据库在其中存储关于二次使用的数据。数据服务器30接受来自主节点200的访问,以向主节点200提供指示二次可用信道的数据和一次系统的传输站10的位置数据。另外,在二次使用的开始时,主节点200在数据服务器30中登记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可以经由任意网络如因特网来进行数据服务器30和主节点200之间的通信。对于像这样的数据服务器的示例性说明,可参见描述了TV空白空间的二次使用的非专利文件1。
二次系统管理器(SSM)100是具有作为管理器的角色的通信控制装置,所述管理器对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进行管理。SSM100向各个二次系统分配传输功率,以便由操作二次系统引起的干扰不会对一次系统给予过度影响。SSM100例如可以经由网络如因特网访问数据服务器30,并且从数据服务器30获取用于传输功率分配的数据。另外,SSM100还与各个主节点200可通信地连接。然后,响应于来自主节点200或一次系统的请求,或者周期性地,SSM100向二次系统分配传输功率。注意,不限于图3的例子,SSM100可以物理地安装在与数据服务器30或任何主节点200相同的装置上。
图4是图示通信控制系统中执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的示例性示意流程的序列图。
首先,在二次使用的开始时,主节点200在数据服务器30中登记二次系统的信息(步骤S10)。这里登记的信息例如包括开始二次使用的装置ID、类别和位置等。此外,响应于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的登记,数据服务器30向主节点200通知用于配置二次系统的信息如二次可用频率信道的信道号的列表、可接受的最大传输功率和频谱掩码。
进一步,SSM100例如周期性地从数据服务器30接收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并且使用接收的信息来更新自身中存储的信息(步骤S11)。这里,接收的信息可以包括一次传输站10的位置数据、天线的高度、防护区域的宽度、频率信道的信道号的列表、一次系统的可接受的干扰量、登记的主节点200的ID列表以及其它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这里,SSM100可以间接地从主节点200接收关于一次系统的信息(例如信道号的列表)的全部或一部分。
接下来,从主节点200向SSM100传输用于功率分配的请求(步骤S12)。当针对用于功率分配的请求返回响应时,在SSM100和主节点200之间交换相互认证和应用水平信息(步骤S13)。另外,从主节点200向SSM100传输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步骤S14)。这里传输的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主节点200的ID、类别和位置数据、主节点200选择的频率信道(使用信道)的信道号以及期望的通信距离。
接下来,基于从数据服务器30和主节点200获取的信息,SSM100执行功率分配(步骤S15)。稍后将会详细地描述由SSM100在这里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接下来,SSM100向主节点200通知功率分配的结果(步骤S16)。
接下来,主节点200基于SSM100通知的功率分配结果来配置二次系统,并且开始操作二次系统(步骤S17)。此外,主节点200向SSM100报告二次系统配置的结果(步骤S18)。响应于来自主节点200的报告,SSM100更新自身中存储的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步骤S19)。
<2.二次系统管理器的示例性配置>
图5是图示图3中图示的二次系统管理器(SSM)100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考图5,SSM100包括通信单元110、控制单元120和存储单元180。控制单元120包括信息获取单元130、确定单元140和二次控制单元150。
[2-1.单元的说明]
(1)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110是用于SSM100与数据服务器30以及与主节点200的通信的通信接口。SSM100和数据服务器30之间以及SSM100和主节点200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任何的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或其组合来实现。
(2)信息获取单元
信息获取单元130从数据服务器30和二次系统的主节点200获取SSM100用来向二次系统分配传输功率的各种信息项。例如,信息获取单元130从数据服务器30接收关于一次系统的信息。关于一次系统的信息包括涉及用于一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第一信息。另外,信息获取单元130例如从二次系统的主节点200接收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包括涉及主节点200的位置的第二信息。然后,信息获取单元130将获取的信息输出到确定单元140。
(3)确定单元
确定单元140使用通过信息获取单元130获取的第一和第二信息确定一次系统的参考点和主节点200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用于一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然后,确定单元140将确定结果输出到二次控制单元150。一次系统的参考点典型地可以是防护区域的外边界14上与主节点200相距最近的点。代替地,参考点可以是用于一次系统的服务区域或防护区域之内限定的任何点。
可以使用图6所示的关于距离的参数来表达确定单元140使用的上述条件。在图6的例子中,距离D1表示防护区域的宽度。距离D2表示上述参考点和主节点200之间的间隔。在本说明书中,这样的距离D2被称为边际距离。图6还示出了一次系统的通信距离Rprm(例如服务区域的半径)和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例如可以是由主节点200向SSM100通知的对于二次系统而言所期望的通信距离。代替地,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可以预先保持在SSM100中。预先保持在SSM100中的通信距离Rsec例如可以是关于二次系统的可接受的通信距离。
在图6的例子中,例如假定在防护区域的宽度D1、边际距离D2和通信距离Rsec之间,接下来的条件表达式(1)成立。这里,在本说明书展示的各种条件表达式中,可能代替等号来使用不等号。
D2≥2·Rsec-Dl   (1)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位于用于二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边缘周围的从节点使用与主节点相同的传输功率,从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图中的SIG)也不会在实践中到达用于一次系统的服务区域。因此,从节点可以容易地使用与主节点相同的传输功率,允许不需要对从节点进行复杂的传输功率的控制。
这里,如果一次系统并不具有防护区域,则防护区域的宽度D1=0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参考点可以是用于一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外边界12上的任何点(典型地为与主节点200相距最近的点)。涉及用于一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的第一信息可以包括指示一次系统并不具有防护区域的信息。
另外,作为接下来的表达式,可以向条件表达式(1)引入加权系数。
D2≥2αsec·Rsec1D1   (2)
如果条件表达式(2)的右侧由于条件表达式(2)中的加权系数而变得更大,则更加降低了干扰的风险。代替地,例如如果在用于一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边缘周围不存在一次接收站,则加权系数可以设置成使得条件表达式(2)的右侧变得更小。
更一般地,这些条件表达式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如下。
D2≥Th1=f(Rsec,D1)   (3)
根据条件表达式(3),确定单元140使用第一和第二信息来确定边际距离D2是否超过了取决于防护区域的宽度D1和通信距离Rsec而设置的阈值Th1。注意,如果一次系统具有防护区域(亦即D1>0),则确定单元140可以使用接下来的条件表达式(4)或(5)来代替条件表达式(1)至(3)。
D2≥Rsec+Dl并且Dl≥Rsec   (4)
D2≥Rsec并且Dl≥Rsec   (5)
如果满足条件表达式(4)或(5),则不可避免地满足上面描述的条件表达式(1)。因此,同样在这些情况下,即使位于用于二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边缘周围的从节点使用与主节点相同的传输功率,从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也不会在实践中到达用于一次系统的服务区域。
(4)二次控制单元
通过用主节点200的信令,二次控制单元150控制由主节点200执行的二次系统的操作。例如,在这个实施例中,如果关于主节点200的边际距离D2满足上面描述的条件,则二次控制单元150控制主节点200以便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来操作二次系统。给定的传输功率典型地可以是与上面的通信距离Rsec相对应(能够完成上面的通信距离Rsec)的传输功率。给定的传输功率在这里不仅可以应用于主节点200,而且还可以应用于从节点。
如果关于主节点200的边际距离D2不满足上面描述的条件,则二次控制单元150可以执行下面描述的三个措施中的任何一个。亦即,首先,二次控制单元150可以指示主节点200使用比对应于上面的通信距离Rsec的传输功率低的传输功率。第二,二次控制单元150可以向主节点200建议使用其它频率信道。第三,二次控制单元150可以拒绝操作二次系统。根据第一个措施,尽管用于二次系统的服务区域变得较小,但是可以确保二次系统操作。根据第二个措施,在维持用于二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同时,可以确保二次系统操作。然而,第二个措施只有当存在可用的其它频率信道时才有效。根据第三个措施,可以极其容易地控制二次系统。
二次控制单元150使用存储单元180来管理相对于正在操作的每个二次系统的信息如主节点200的位置、使用信道、分配给相关二次系统的传输功率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通信距离。当二次系统的配置完成时,每个二次系统的主节点200向SSM100报告二次系统的配置。然后,二次控制单元150在被主节点200通知分配给二次系统的上述给定的传输功率对于相关的二次系统而言过度时,将关于相关管理的二次系统的传输功率和通信距离更新至较低(较短)的值。这允许较大量的传输功率分配给其它附近的二次系统。另一方面,如果配置的二次系统中使用的传输功率大于分配给相关二次系统的传输功率,则二次控制单元150针对一次系统保护的违反而采取措施(例如警告或将违反的装置登记到数据服务器30等)。
二次控制单元150可以向主节点200通知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的值和防护区域的宽度D1。通信距离Rsec的值这里可以预先保持在SSM100中。这允许例如在主节点200可移动的情况下主节点200移动以使得边际距离D2满足上面描述的条件,并且允许主节点200确保主动地操作二次系统。
(5)存储单元
使用存储介质如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单元180存储用于SSM100的操作的程序和数据。
这里,图5中示出的SSM100的这些部件仅仅是例子。亦即,SSM100可以另外包括未示出的部件,并且可以从SSM100的配置中省略一部分的部件。
[2-2.过程的流程]
在这一节中,将会对SSM100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的示意性的三个场景给予描述。
(1)第一场景
图7A是图示根据这个实施例的SSM100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的第一场景的流程图。
在第一场景中,首先,信息获取单元130获取通信单元110从数据服务器30接收的关于一次系统的信息(步骤S101)。关于一次系统的信息包括涉及用于一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的第一信息。接下来,信息获取单元130获取通信单元110从二次系统的主节点200接收的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步骤S102)。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包括涉及主节点200的位置的第二信息。
接下来,确定单元140使用获取的第一和第二信息确定边际距离D2是否满足上面描述的预定条件(例如条件表达式(1)至(5)中的任何一个),所述条件取决于用于一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宽度D1和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步骤S103)。边际距离D2的值被计算为一次系统的参考点和主节点200之间的间隔。一次系统的参考点例如可以使用第一和第二信息而被决定为防护区域的外边界上与主节点200相距最近的点。
如果在步骤S103边际距离D2被确定满足预定条件,则二次控制单元150将与通信距离Rsec相对应的给定传输功率分配给二次系统(步骤S104)。然后,二次控制单元150允许主节点200操作二次系统(步骤S105)。
接下来,二次控制单元150从已对二次系统进行配置的主节点200获取关于二次系统的配置的报告(步骤S106)。然后,二次控制单元150检验没有对一次系统保护的违反(步骤S107)。如果没有对一次系统保护的违反,则二次控制单元150更新存储单元180中管理的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步骤S108)。另一方面,如果存在任何对一次系统保护的违反,则二次控制单元150针对违反采取措施(步骤S109)。
另外,在第一场景中,如果在步骤S103边际距离D2被确定不满足预定条件,则二次控制单元150通知主节点200二次系统的操作被拒绝(步骤S110)。在这种情况下,二次系统不开始由主节点200进行的操作。
(2)第二场景
图7B是图示根据这个实施例的SSM100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的第二场景的流程图。第二场景中的从步骤S101至步骤S109的过程与第一场景中的相类似。
在第二场景中,如果在步骤S103边际距离D2被确定不满足预定条件,则二次控制单元150向主节点200建议使用与分配给一次系统的频率信道不同的其它频率信道(步骤S111)。如果主节点200接受使用另一个频率信道,则二次系统开始在相关的另一个频率信道上操作。
(3)第三场景
图7C是图示根据这个实施例的SSM100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的第三场景的流程图。第三场景中的从步骤S101至步骤S109的过程与第一场景和第二场景中的相类似。
在第三场景中,如果在步骤S103边际距离D2被确定不满足预定条件,则二次控制单元150计算可分配给二次系统的传输功率(步骤S112)。例如,可分配的传输功率可以被计算,使得即使在从节点位于用于二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边缘周围的情况下,来自相关从节点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功率也等于或小于一次系统的参考点处的可接受的干扰量。在这里可以计算的传输功率具有比对应于上面的通信距离Rsec的传输功率低的值。然后,二次控制单元150指示主节点200使用计算的传输功率(步骤S113)。如果主节点200接受指令以使用传输功率,则相关的传输功率被用来开始操作二次系统。
<3.主节点的示例性配置>
图8是图示二次系统的主节点200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参考图8,主节点200包括网络通信单元210、无线通信单元215、控制单元220和存储单元280。控制单元220包括功率控制单元250、信息获取单元260和确定单元270。
[3-1.单元的说明]
(1)网络通信单元
网络通信单元210是用于主节点200与数据服务器30以及与SSM100的通信的通信接口。主节点200和数据服务器30之间以及主节点200和SSM100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任何的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或其组合来实现。
(2)无线通信单元
无线通信单元215是执行与参与主节点200操作的二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从节点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例如,使用稍后描述的功率控制单元250设置的传输功率,无线通信单元215广播控制信号如信标或参考信号。相关的控制信号包括指示传输功率的设置值的控制信息。从节点在接收到相关控制信号时可以使用与主节点200相同的传输功率来参与主节点200操作的二次系统。
(3)功率控制单元
功率控制单元250控制用于主节点200操作的二次系统的传输功率。在这个实施例中,在开始操作二次系统之前,功率控制单元250在数据服务器30中登记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然后,功率控制单元250例如从数据服务器30提供的二次可用的频率信道的信道号列表中选择用于二次系统的信道。然后,功率控制单元250请求来自SSM100的传输功率分配。功率控制单元250向SSM100提供关于SSM100使用的二次系统的信息以便进行传输功率分配。向SSM100提供的信息包括关于主节点200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通过定位传感器(未示出)如GPS(全球定位系统)来测量,或者预先保持在存储单元280中。此外,向SSM100提供的信息可以包括对于将要操作的二次系统而言期望的通信距离。然后,在当SSM100允许二次系统操作时被通知将要分配的传输功率时,功率控制单元250将相关设置的传输功率输出到无线通信单元215,并且开始操作二次系统。
如果SSM100分配的传输功率过度,则功率控制单元250可以用较低的传输功率而不是SSM100分配的传输功率来配置二次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报告二次系统的配置时,功率控制单元250向SSM100通知实际使用的传输功率的值。
此外,如果被SSM100指示使用低于与期望通信距离相对应的传输功率或者被建议改变使用信道,则功率控制单元250确定是否要接受指令或建议。在接受指令或建议的情况下,如果期望的通信服务不能实现,则二次系统可以停止操作。另一方面,如果即使在接受指令或建议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期望的通信服务,则功率控制单元250可以用指示的传输功率或者在另一个频率信道上操作二次系统。
(4)信息获取单元
信息获取单元260和确定单元270可以可选地设置,以便确定关于边际距离D2的主节点200中的条件。信息获取单元260从SSM100中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一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另外,信息获取单元260获取通过定位传感器测量的或者预先保持在存储单元280中的涉及主节点200的位置的第二信息。然后,信息获取单元260将获取的信息输出到确定单元270。
(5)确定单元
确定单元270使用通过信息获取单元260获取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关于主节点200的边际距离D2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防护区域的宽度D1和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这里,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例如可以是对于二次系统而言期望的通信距离。代替地,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可以是由SSM100向主节点200通知的关于二次系统的通信距离(例如可接受的通信距离)。确定单元270使用的上述条件例如可以是通过上面描述的条件表达式(1)至(5)中的任何一个表达的条件。亦即,确定单元270使用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来确定边际距离D2是否超过了取决于防护区域的宽度D1和通信距离Rsec而设置的阈值。然后,确定单元270将确定结果输出到功率控制单元250。
如果边际距离D2被确定单元270确定满足上述条件,则功率控制单元250可以使用与通信距离Rsec相对应的传输功率来配置二次系统。另一方面,如果边际距离D2被确定单元270确定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功率控制单元250在主节点200移动之后或者在通信距离被缩短的情况下控制确定单元270以再次确定关于边际距离D2的条件。以这种方式,在通过主节点200进行关于边际距离D2的条件的确定的情况下,在SSM100中不再进行关于边际距离D2的确定。
(6)存储单元
使用存储介质如硬盘或半导体存储器,存储单元280存储用于主节点200的操作的程序和数据。
[3-2.过程的流程]
在这一节中,将会对上面描述的主节点200进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两个例子给予描述。在第一例子中,通过SSM100来进行关于边际距离D2的确定。在第二例子中,通过主节点200来进行关于边际距离D2的确定。
(1)通过SSM进行的条件确定
图9是图示通过主节点200进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第一例子的流程图。首先,功率控制单元250从SSM100请求传输功率分配(步骤S201),并且将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传输到SSM100(步骤S202)。这里传输的信息可以包括诸如关于主节点200的位置信息、对于二次系统而言期望的通信距离和使用信道之类的信息。
接下来,当接收到来自SSM100的响应时,功率控制单元250确定二次系统是否被允许操作(步骤S203)。如果二次系统被允许操作,则功率控制单元250进一步确定分配的传输功率是否恰当(步骤S204)。例如,如果分配了过度的传输功率,则功率控制单元250可以向无线通信单元215设置独特的传输功率以完成期望的通信距离(步骤S205)。另一方面,如果分配的传输功率恰当,则功率控制单元250向无线通信单元215设置相关的分配传输功率(步骤S206)。
如果在步骤S203二次系统不被允许操作,则功率控制单元250确定是否用较低的传输功率或者在另一个频率信道上操作二次系统(步骤S207)。在用较低的传输功率或者在另一个频率信道上操作二次系统的情况下,功率控制单元250向无线通信单元215设置较低的传输功率或新的频率信道(步骤S208)。
如果在步骤S205、步骤S206或步骤S208设置了传输功率和频率信道,则主节点200开始操作二次系统(步骤S209)。然后,功率控制单元250向SSM100报告二次系统的配置(步骤S210)。
(2)通过主节点进行的条件确定
图10是图示通过主节点200进行的通信控制处理的流程的第二例子的流程图。首先,信息获取单元260从SSM100获取涉及用于一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的第一信息(步骤S221)。另外,信息获取单元260获取涉及主节点200的位置的第二信息(步骤S222)。
接下来,确定单元270使用获取的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确定关于主节点200的边际距离D2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防护区域的宽度D1和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步骤S223)。这里,如果边际距离D2满足上述条件,则功率控制单元250向无线通信单元215设置对应于通信距离Rsec的传输功率(步骤S224)。然后,主节点200开始操作二次系统(步骤S225)。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223边际距离D2不满足上述条件,则通信距离Rsec可能被改变为较短的值,并且取决于主节点200的移动而更新主节点200的位置(步骤S226)。在这之后,确定单元270可以再次进行步骤S223的确定。
<4.应用于二次系统之间的干扰控制>
在上面描述的实施例中,通过关于与一次系统的参考点和主节点200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边际距离D2的条件确定,能够由主节点和从节点相互使用的传输功率被容易地分配给二次系统。这可以防止从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对一次接收站给予过度的干扰。如这一节中描述的那样,像这样的机制也可以应用以便防止二次系统之间的干扰。
图11是用于说明关于针对二次系统之间的干扰控制而使用的距离的示例性参数的说明图。图11示出了针对作为传输功率分配目标的二次系统而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A和相关二次系统附近的二次系统(在下文中称之为附近系统)的通信距离RsecB。距离D3表示针对附近系统而临时设置的防护区域的宽度。用于附近系统的防护区域的宽度D3可以预先定义为固定值。代替地,用于附近系统的防护区域的宽度D3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来可变地决定:将相关附近系统的通信距离RsecB乘以固定比率。距离D2是边际距离,其对应于临时设置的防护区域的外边界上(如果D3=0则为服务区域的外边界上)的参考点和主节点200之间的间隔。
在图11的例子中,如果在边际距离D2、防护区域的宽度D3和通信距离Rsec之间接下来的条件表达式(6)成立,那么即使从节点使用与主节点相同的传输功率,从相关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也不会在实践中到达用于附近系统的服务区域。
D2≥2·Rsec-D3   (6)
因此,从节点可以容易地使用与主节点相同的传输功率,允许不需要对从节点进行复杂的传输功率的控制。另外,作为接下来的表达式,可以向条件表达式(6)引入加权系数。
D2≥2αsec·Rsec3D3   (7)
更一般地,这些条件表达式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如下。
D2≥Th3=f(Rsec,D3)   (8)
根据条件表达式(8),SSM100中的确定单元140确定边际距离D2是否超过了取决于针对附近系统而临时设置的防护区域的宽度D3和通信距离Rsec而设置的阈值Th3。然后,如果边际距离D2超过了阈值Th3,则二次控制单元150控制主节点200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二次系统。给定的传输功率典型地可以是与上面的通信距离Rsec相对应的传输功率。这里,给定的传输功率不仅可以应用于主节点200,而且还可以应用于从节点。注意,当D3>0时,确定单元140可以使用接下来的条件表达式(9)或(10)来代替条件表达式(6)至(8)。
D2≥Rsec+D3并且D3≥Rsec   (9)
D2≥Rsec并且D3≥Rsec   (10)
图12是图示用于二次系统之间的干扰控制的SSM100进行的功率分配处理的示例性流程的流程图。
参考图12,首先,信息获取单元130从作为传输功率分配目标的主节点200获取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步骤S301)。这里获取的信息包括涉及主节点200的位置的第二信息。接下来,信息获取单元130获取存储单元180中管理的关于附近系统的信息(步骤S302)。这里获取的信息包括涉及服务区域的位置的第一信息,其被用来设置针对附近系统的防护区域(例如指示附近系统的主节点的位置和通信距离的信息)。然后,确定单元140临时设置针对附近系统的防护区域(步骤S303)。
接下来,确定单元140确定关于主节点200的边际距离D2是否满足上面描述的预定条件(例如条件表达式(6)至(10)中的任何一个),所述条件取决于用于附近系统的防护区域的宽度D3和针对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Rsec(步骤S304)。
如果在步骤S304边际距离D2被确定满足预定条件,则二次控制单元150将与通信距离Rsec相对应的给定传输功率分配给二次系统(步骤S305)。然后,二次控制单元150允许主节点200操作二次系统(步骤S306)。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04边际距离D2被确定不满足预定条件,则二次控制单元150计算可分配的传输功率(步骤S306)。例如,可分配的传输功率可以被计算,使得即使在从节点位于用于二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边缘周围的情况下,来自相关从节点的无线信号的接收功率也等于或小于附近系统的参考点处的可接受的干扰量。在这里可以计算的传输功率具有比对应于上面的通信距离Rsec的传输功率低的值。然后,二次控制单元150指示主节点200使用计算的传输功率(步骤307)。这里,代替步骤S306和S307,可以建议与分配给附近系统的频率信道不同的其它频率信道,或者二次系统可以拒绝操作。
在这之后,二次控制单元150从已对二次系统进行配置的主节点200获取关于二次系统的配置的报告(步骤S308)。然后,二次控制单元150更新存储单元180中管理的关于二次系统的信息(步骤S309)。
<5.结论>
至此使用图1至图12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及其应用例子。根据这个实施例,确定与一次系统或附近系统的参考点和二次系统的主节点之间的间隔相对应的边际距离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相关二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并且如果相关的条件被满足,则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来操作二次系统。这防止了从相关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造成过度干扰,即使二次系统的从节点使用等效于主节点的传输功率。因此,可以允许从节点容易地使用与分配给主节点的传输功率等效的传输功率。这意味着消除了针对主节点和从节点中的每一个提供复杂的传输功率计算机制的必要性。因此,方便了二次系统的引入。另外,即使在二次系统的操作开始的时候不知道从节点的位置,也可以防止从从节点传输的无线信号造成过度干扰。
上面假定的通信距离可以是由主节点向二次系统管理器通知的期望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则与对于主节点而言期望的通信距离相对应的传输功率可以被容易地分配给二次系统。另外,上面假定的通信距离可以是预先使用存储介质存储在二次系统管理器中的通信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则与相关的通信距离相对应的传输功率可以被容易地分配给二次系统。
如果确定没有满足上述条件,则主节点可以被指示使用比与上面假定的通信距离相对应的传输功率低的传输功率。因此,只有在没有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二次系统管理器才可以考虑到主节点的位置、路径损耗等来执行传输功率的详细计算。亦即,可以抑制二次系统管理器上的计算负荷。
此外,可以通过二次系统的主节点而不是二次系统管理器来进行上述边际距离的确定。在这种情况下,主节点(或对主节点进行定位的提供者)可以主动调整二次系统的配置。进一步,可以抑制二次系统管理器上的负荷,允许降低管理器和主节点之间的信令的开销。
在此描述的每个设备进行的控制处理的序列可以通过使用软件、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构成软件的程序例如预先存储在每个设备之内或之外设置的存储介质中。然后,例如每个程序在执行期间被读取到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并且由诸如CPU(中央处理单元)之类的处理器执行。
上面已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上面的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之内发现各种变更和修改,并且应当理解的是,它们自然地将会处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下。
另外,本公开还可以配置如下。
(1)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其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涉及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的位置,使用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
确定单元,其使用通过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所述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以及
控制单元,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间隔满足所述条件,则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
(2)根据(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是对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进行管理的管理器,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距离是由所述主节点向所述管理器通知的期望距离。
(3)根据(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是对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进行管理的管理器,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距离是预先保持在所述通信控制装置中的关于二次系统的通信距离。
(4)根据(2)或(3)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条件未被满足,则所述控制单元指示所述主节点使用比对应于所述通信距离的传输功率低的传输功率。
(5)根据(2)或(3)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条件未被满足,则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主节点建议使用另一个频率信道。
(6)根据(2)或(3)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条件未被满足,则所述控制单元不允许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操作。
(7)根据(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是所述主节点,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距离是由对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进行管理的管理器向所述主节点通知的关于二次系统的通信距离。
(8)根据(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是对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进行管理的管理器,并且
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条件被满足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在被所述主节点通知所述给定的传输功率对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而言过度时,将所述给定的传输功率更新至较低的值。
(9)根据(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是一次系统,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是二次系统。
(10)根据(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每一个是使用分配给一次系统的频率信道进行二次操作的二次系统。
(11)根据(10)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是取决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距离而决定的可变值或固定值。
(12)根据(1)至(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参考点存在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外边界上,或者如果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不具有所述防护区域,则所述参考点存在于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外边界上。
(13)根据(1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条件是基于所述间隔和从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所述通信距离的两倍中减去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而获得的差之间的比较的条件。
(14)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使用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涉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的位置;
使用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所述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以及
如果所述间隔被确定满足所述条件,则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
(15)一种通信控制系统,包括:
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使用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以及
通信控制装置,其控制由所述主节点执行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
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其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涉及所述主节点的位置;
确定单元,其使用通过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所述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以及
控制单元,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间隔满足所述条件,则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主节点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
参考符号列表
1    通信控制系统
30   数据服务器
100  通信控制装置(二次系统管理器)
130  信息获取单元
140  确定单元
150  控制单元
200  通信控制装置(主节点)
250  控制单元
260  信息获取单元
270  确定单元
202  从节点

Claims (15)

1.一种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其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涉及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的位置,使用由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
确定单元,其使用通过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所述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以及
控制单元,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间隔满足所述条件,则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是对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进行管理的管理器,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距离是由所述主节点向所述管理器通知的期望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是对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进行管理的管理器,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距离是预先保持在所述通信控制装置中的关于二次系统的通信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条件未被满足,则所述控制单元指示所述主节点使用比对应于所述通信距离的传输功率低的传输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条件未被满足,则所述控制单元向所述主节点建议使用另一个频率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条件未被满足,则所述控制单元不允许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是所述主节点,并且
其中,所述通信距离是由对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进行管理的管理器向所述主节点通知的关于二次系统的通信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是对频率信道的二次使用进行管理的管理器,并且
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条件被满足之后,所述控制单元在被所述主节点通知所述给定的传输功率对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而言过度时,将所述给定的传输功率更新至较低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是一次系统,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是二次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和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每一个是使用分配给一次系统的频率信道进行二次操作的二次系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是取决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距离而决定的可变值或固定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参考点存在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外边界上,或者如果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不具有所述防护区域,则所述参考点存在于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外边界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条件是基于所述间隔和从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所述通信距离的两倍中减去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而获得的差之间的比较的条件。
14.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控制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装置,使用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涉及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的位置;
使用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所述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以及
如果所述间隔被确定满足所述条件,则使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
15.一种通信控制系统,包括:
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主节点,使用由第一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的频率信道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二次操作;以及
通信控制装置,其控制由所述主节点执行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
其中,所述通信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单元,其获取第一信息和第二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涉及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防护区域的位置,所述第二信息涉及所述主节点的位置;
确定单元,其使用通过所述信息获取单元获取的所述第一信息和所述第二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参考点和所述主节点之间的间隔是否满足条件,所述条件取决于所述防护区域的宽度和针对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假定的通信距离;以及
控制单元,如果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间隔满足所述条件,则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主节点以给定的传输功率操作所述第二无线通信系统。
CN201280040481.8A 2011-08-26 2012-06-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Active CN103748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84323A JP2013046328A (ja) 2011-08-26 2011-08-26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184323 2011-08-26
PCT/JP2012/065483 WO2013031337A1 (ja) 2011-08-26 2012-06-18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48911A true CN103748911A (zh) 2014-04-23
CN103748911B CN103748911B (zh) 2018-03-23

Family

ID=47755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0481.8A Active CN103748911B (zh) 2011-08-26 2012-06-18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4) US9544903B2 (zh)
EP (1) EP2750430B1 (zh)
JP (1) JP2013046328A (zh)
CN (1) CN103748911B (zh)
AU (1) AU2012303290A1 (zh)
BR (1) BR112014003914A2 (zh)
CA (1) CA2838597A1 (zh)
MX (1) MX2014001961A (zh)
WO (1) WO201303133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6888A (zh) * 2018-03-26 2020-11-03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12740735A (zh) * 2018-09-28 2021-04-30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46328A (ja) * 2011-08-26 2013-03-04 Sony Corp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US9736801B1 (en) 2013-05-20 2017-08-15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devices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1635B1 (en) 2013-05-21 2016-12-1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device to perform shared functionality in a deterministic and fair manner in a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349328B (zh) * 2013-07-30 2019-10-25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和方法、地理位置数据库和次系统装置
US9883472B1 (en) * 2014-04-30 2018-01-3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coning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an indication of distan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8083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receiving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frequency sharing method
CN101729164A (zh) * 2008-10-27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认知无线电用户设备
CN101803431A (zh) * 2007-04-26 2010-08-11 香港科技大学 基于频谱感测边信息的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功率控制
CN102075267A (zh) * 2010-12-30 2011-05-25 青海西部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分博弈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功率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8444B2 (ja) 2007-09-28 2013-08-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及び周波数共用方法
US8320304B2 (en) * 2010-06-04 2012-11-27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ccess point for allocating whitespace spectrum
JP2013046328A (ja) * 2011-08-26 2013-03-04 Sony Corp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3431A (zh) * 2007-04-26 2010-08-11 香港科技大学 基于频谱感测边信息的认知无线电系统的功率控制
US20090088083A1 (en) * 2007-09-28 2009-04-02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receiving device, mobile terminal, and frequency sharing method
CN101729164A (zh) * 2008-10-27 2010-06-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资源分配方法和认知无线电用户设备
CN102075267A (zh) * 2010-12-30 2011-05-25 青海西部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分博弈的认知无线电系统功率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RAMA HAMDI ET AL: "Power Control in Cognitive Radio Systems Based on Spectrum Sensing Side Information", 《200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6888A (zh) * 2018-03-26 2020-11-03 索尼公司 通信控制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12740735A (zh) * 2018-09-28 2021-04-30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14001961A (es) 2014-03-21
US9781725B2 (en) 2017-10-03
WO2013031337A1 (ja) 2013-03-07
US10531471B2 (en) 2020-01-07
US10142995B2 (en) 2018-11-27
US9544903B2 (en) 2017-01-10
US20140200044A1 (en) 2014-07-17
CN103748911B (zh) 2018-03-23
EP2750430A4 (en) 2015-12-02
US20170099659A1 (en) 2017-04-06
CA2838597A1 (en) 2013-03-07
US20170374657A1 (en) 2017-12-28
EP2750430A1 (en) 2014-07-02
AU2012303290A1 (en) 2014-01-09
BR112014003914A2 (pt) 2017-03-21
JP2013046328A (ja) 2013-03-04
EP2750430B1 (en) 2018-08-22
US20190098619A1 (en)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8911A (zh) 通信控制装置、通信控制方法和通信控制系统
EP3547740B1 (en) Tv white space devices using structured databases
US9681367B2 (en) White space utilization
EP2405685B1 (en) Allowed spectrum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US8583192B2 (en)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742333A (zh) 无线局域网络中的发送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US2019039477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network coverage
US20120129528A1 (en)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200702188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ynamically select a frequency between basic service sets in a same channel
EP3092841B1 (en) Guard band usage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CN10397426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和方法
CN103079282A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034287B2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ntrol apparatus, and radio apparatus
CN102215473A (zh) 分层网络系统中信息交互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51696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20130336277A1 (en) Mesh network configuration in a white space band
WO2022078574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