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4835A - 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4835A
CN111884835A CN202010658549.5A CN202010658549A CN111884835A CN 111884835 A CN111884835 A CN 111884835A CN 202010658549 A CN202010658549 A CN 202010658549A CN 111884835 A CN111884835 A CN 111884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enter
area control
aidc
message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85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4835B (zh
Inventor
马雪冬
陈雪珍
潘庆革
李钢
周飞
张现伟
信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 Info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 Info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 Info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84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4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4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4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其中每个区域管制中心包括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中的至少两个自动化系统;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Description

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指一种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民航的高速发展,我国民航的运输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位,飞行活动里的增长十分迅猛,根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里将提高二、三倍,民航运输机规模将超过2000架,日处理空中交通活动将超过2万架次。为了解决相邻管制区域之间的管制协调和移交问题,国际民航组织已有成熟的协议:AIDC、OLDI。亚太地区ICAO组织推荐使用AIDC协议,通过空管自动化系统之间自动交互管理移交信息,实现管制屏幕移交。
AIDC(Air Traffic Services Interfacility Data Communication,空中交通服务设备之间的数据通讯)在传输方式的选择中,报文传输延迟和传输链路的稳定性是作为参考的两重要指标。目前,AIDC采用的传输方式有AFTN(Aeronautical Fixed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航空固定电信网)和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专线,AFTN线路可以通过接口转换一般可以直接使用,但是传输的延迟较高,并且由于传输内容较多易产生积压;DDN专线链路实现了点对点的连接,其报文传输延迟低,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其缺点是线路连接复杂。
鉴于上述情况,相关技术中,AIDC报文的移交是采用DDN专线的方式进行通讯。如图1所示,区域管制中心建设的多套自动化系统,包括: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其中,两个区域管制中心间的连接均通过DDN专线连接。
由于AIDC通过专用线路连接各管制系统,在和多个区域管制中心连接时线路复杂,且不方便主备系统切换,不能直观反应出各区域管制中心间的系统连接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任一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和装置。
为了达到本申请实施例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包括:
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其中每个区域管制中心包括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中的至少两个自动化系统;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一种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装置,与民航的至少两个区域管制中心相连,其中每个区域管制中心包括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中的至少两个自动化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切换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通过切换运行系统的操作完成快速切换自动化系统的目的,不需要调整线路,解决了民航区域管制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切换时操作复杂、切换时间长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中提供的两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区域管制中心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应用实例提供的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应用实例提供的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开发设计了AIDC管制移交处理平台。区域管制中心的各管制系统接入到AIDC管制移交处理平台,平台接收AIDC报文后交给移交路由模块进行转发处理,移交路由中定义了相邻区域管制中心的各系统的连接关系,监管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应急系统的运行状态,切换运行系统。
本发明解决了民航区域管制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切换时操作复杂、切换时间长和接口不一致的问题;解决了使用AFTN网络的自动化系统和使用DDN专线的自动化系统无法通讯的问题;解决自动化系统接口数量比相邻区域管制中心少的通讯问题;解决了DDN专线连时AIDC报文缺少传输记录和监控的问题。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201、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其中每个区域管制中心包括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中的至少两个自动化系统;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预先记录相邻的各个区域管制中心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各个区域管制中心当前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以区域管制中心为单位,记录每个区域管制中心的各个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
步骤202、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如果一个区域管制中心当前运行的自动化系统为主用系统,在检测到该主用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如果该区域管理中心中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均能够正常工作,则从该区域管制中心执行进行主备切换操作,保证该区域控制中心能够继续正常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通过切换运行系统的操作完成快速切换自动化系统的目的,不需要调整线路,解决了民航区域管制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切换时操作复杂、切换时间长的问题。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区域管制中心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区域管制中心包括多个自动化系统,其中每个自动化系统可以采用一个或至少两个通讯信道,每个通信信道有对应的移交信息;其中:
区域管制中心记录如下信息,包括:ID、名称、运行模式、移交模式和备注说明;其中:
运行模式,包括:复制模式和切换模式,其中,复制模式为所有自动化系统都可收发电报;切换模式为同时只有一个自动化系统可收发电报;
移交方式,包括:专线和非专线,其中,专线为直接通讯不按地址路由;非专线的区域管制中心发出的电报需要按地址路由,向非专线的区域管制中心发送的电报只需要送到转报网即可。
自动化系统记录如下信息,包括:ID、名称、地址、运行状态和通讯信道;其中运行状态用于表示该自动化系统是否正在运行,如果该区域管制中心的运行模式为复制模式,则不需要设置该运行状态。
通讯信道可支持不同种类的通讯方式,包括HDLC、TCP\IP、RS232、X.25;且,每个通讯信道有对应的移交关系。
移交关系定义了从一个区域管制中心的自动化系统的信道到另一个区域管制中心的自动化系统的信道的连接关系。
基于上述区域管制中心,报文管理平台在与区域管理中心建立连接后,并为上述区域管理中心提供AIDC报文的移交操作,还可以执行如下操作,包括: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AIDC报文;
确定发送所述AIDC报文的源区域管制中心;
确定从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接收所述AIDC报文的目的区域管制中心;
向所述目的区域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发送所述AIDC报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从自动化系统接收AIDC报文时,自动化系统接入可以采用不同协议,例如,可以采用HDLC、X.25、RS232和TCP/IP,其中上述协议对比可参见表1。
Figure BDA0002577645940000051
Figure BDA0002577645940000061
表1
发明人发现,由于以上四种传输协议封装数据的机制完全不同,使用的硬件也不相同,所以在进行协议转换传输数据时会有一定难度。在实际的数据传输以及进行AIDC数据传输时,很少采用单一的通信协议完成整个数据的传输交换过程。因此,可以预先设置支持以上四种协议的接入的功能,根据所连接的自动化系统实现在使用不同的接口的AIDC系统间的数据通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源区域管制中心可以根据发送该AIDC报文所使用的信道来确定。可以预先获取每个信道与区域管制中心的对应关系,在得到AIDC报文后,获取传输该AIDC报文所使用的信道,进而再根据该信道从预先获取的对应关系中查找到该信道对应的区域管制中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发送所述AIDC报文的源区域管制中心,包括:
获取执行发送所述AIDC报文操作所使用的信道,根据预先记录的信道与区域管制中心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信道对应的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从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接收所述AIDC报文的目的区域管制中心,包括:
获取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所使用的移交方式;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专线,则根据预先存储的移交信息,确定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对应的目的管理区域;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非专线,则根据AIDC报文的接收地址,确定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对应的目标区域管制中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向所述目的区域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发送所述AIDC报文,包括:
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专线,则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运行模式,在运行模式为切换模式时,将所述AIDC报文发送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正在运行的系统;在运行模式为复制模式时,将所述AIDC报文复制成至少两份,再发送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所有系统;
如果数据传输方式为非专线,通过转报网络向所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发送所述AIDC报文。
基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看出对报文的移交操作包括系统接入、报文校验、路由选择和报文移交,其中:
系统接入
根据自动化系统的通讯信道所使用的通信协议,通过该通讯信道接收AIDC报文。
报文校验
报文接入到系统后需要验证报文的完整性再进行路由选择和报文移交。由于传输协议的不可靠,AIDC报文使用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方式进行校验报文的完整性,支持多种CRC版本,包括:CRC-8、CRC-12、CRC-16、CRC-CCITT、CRC-32、CRC-32C。
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是系统的核心功能,根据区域管制中心间的移交关系、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模式将AIDC报文路由到相关的自动化系统。
报文移交
报文通过路由选择后,将报文送到目的自动化系统中,从报文接入到报文移交整个过程用时20毫秒左右,对AIDC报文移交时延影响非常小。
下面对以具体应用实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4为本申请应用实例提供的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通过通讯信道接收AIDC报文;
步骤402、校验报文的完整性,并标记报文是否完整;
如果对报文的标记结果为完整,则执行步骤403;
步骤403、根据发送该AIDC报文所使用的通讯信道,确定AIDC报文来自哪个区域管制中心的哪个系统,得到源区域管制中心;
步骤404、获取源区域管制中心的移交方式;
步骤405、根据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的移交方式确定目标区域管制中心;
如果是专线方式则根据移交关系确定目标区域管制中心,如果是非专线方式则根据收电地址确定目标区域管制中心;
步骤406、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移交方式;
如果是非专线方式,则执行步骤407,流程结束;其中:
步骤407、移交该AIDC报文到转报网中由转报网络进行处理。
如果是专线方式,则执行步骤408至步骤410,流程结束;其中:
步骤408、判断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运行模式;
如果运行模式为切换模式,则执行步骤409移交到该区域管制中心的正在运行的系统;
如果运行模式为复制模式,则执行步骤410移交到该区域管制中心的所有系统。
综上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具有如下优势,包括:
1、解决了专线自动化系统和转报网的自动化系统通讯;
2、通过切换运行系统的操作可以快速切换自动化系统,并且不需要调整线路;
3、增加复制模式,可满足一个管制中心的多套系统同时运行的需求。
4、解决了自动化系统接口数量比相邻管制中心少的通讯问题。
5、监控报文的收发及流量情况。
图5为本申请应用实例提供的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装置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图5所示装置,与民航的至少两个区域管制中心相连,其中每个区域管制中心包括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中的至少两个自动化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501,用于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切换模块502,用于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AIDC报文;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发送所述AIDC报文的源区域管制中心;
路由模块,用于确定从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接收所述AIDC报文的目的区域管制中心;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的区域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发送所述AIDC报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执行发送所述AIDC报文操作所使用的信道,根据预先记录的信道与区域管制中心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信道对应的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路由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所使用的移交方式;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专线,则根据预先存储的移交信息,确定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对应的目的管理区域;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非专线,则根据AIDC报文的接收地址,确定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对应的目标区域管制中心。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专线,则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运行模式,在运行模式为切换模式时,将所述AIDC报文发送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正在运行的系统;在运行模式为复制模式时,将所述AIDC报文复制成至少两份,再发送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所有系统;
如果数据传输方式为非专线,通过转报网络向所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发送所述AIDC报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实现通过切换运行系统的操作完成快速切换自动化系统的目的,不需要调整线路,解决了民航区域管制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切换时操作复杂、切换时间长的问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0)

1.一种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其中每个区域管制中心包括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中的至少两个自动化系统;
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AIDC报文;
确定发送所述AIDC报文的源区域管制中心;
确定从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接收所述AIDC报文的目的区域管制中心;
向所述目的区域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发送所述AIDC报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发送所述AIDC报文的源区域管制中心,包括:
获取执行发送所述AIDC报文操作所使用的信道,根据预先记录的信道与区域管制中心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信道对应的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从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接收所述AIDC报文的目的区域管制中心,包括:
获取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所使用的移交方式;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专线,则根据预先存储的移交信息,确定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对应的目的管理区域;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非专线,则根据AIDC报文的接收地址,确定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对应的目标区域管制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的区域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发送所述AIDC报文,包括:
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专线,则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运行模式,在运行模式为切换模式时,将所述AIDC报文发送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正在运行的系统;在运行模式为复制模式时,将所述AIDC报文复制成至少两份,再发送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所有系统;
如果数据传输方式为非专线,通过转报网络向所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发送所述AIDC报文。
6.一种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装置,与民航的至少两个区域管制中心相连,其中每个区域管制中心包括主用系统、备用系统和应急系统中的至少两个自动化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对每个区域管制中心中的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得到检测结果;
切换模块,用于如果所述检测结果中任一区域管制中心中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将所述检测结果中该区域管制中心中能正常工作的自动化系统切换为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AIDC报文;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发送所述AIDC报文的源区域管制中心;
路由模块,用于确定从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接收所述AIDC报文的目的区域管制中心;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的区域中心的自动化系统发送所述AIDC报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执行发送所述AIDC报文操作所使用的信道,根据预先记录的信道与区域管制中心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信道对应的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所使用的移交方式;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专线,则根据预先存储的移交信息,确定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对应的目的管理区域;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非专线,则根据AIDC报文的接收地址,确定所述源区域管制中心对应的目标区域管制中心。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移交方式为专线,则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运行模式,在运行模式为切换模式时,将所述AIDC报文发送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正在运行的系统;在运行模式为复制模式时,将所述AIDC报文复制成至少两份,再发送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的所有系统;
如果数据传输方式为非专线,通过转报网络向所述目标区域管制中心发送所述AIDC报文。
CN202010658549.5A 2020-06-30 2020-07-09 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1884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1226 2020-06-30
CN2020106212269 2020-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4835A true CN111884835A (zh) 2020-11-03
CN111884835B CN111884835B (zh) 2023-03-07

Family

ID=7315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8549.5A Active CN111884835B (zh) 2020-06-30 2020-07-09 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848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0945A (zh) * 2021-04-07 2021-08-10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备用民航系统中飞行电报自动化处理容错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8737A (zh) * 2011-10-12 2012-06-20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空中交通管制主系统及备份系统之间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04301335A (zh) * 2014-11-11 2015-01-21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管自动化系统间的管制移交互联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84637A (zh) * 2018-11-28 2019-04-05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域管制中心席位互备的空管容灾备份系统及备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08737A (zh) * 2011-10-12 2012-06-20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空中交通管制主系统及备份系统之间数据同步的方法
CN104301335A (zh) * 2014-11-11 2015-01-21 成都民航空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空管自动化系统间的管制移交互联转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84637A (zh) * 2018-11-28 2019-04-05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域管制中心席位互备的空管容灾备份系统及备份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佚名: ""ICAO Doc 4444 Procedure for air navigation services Air Traffic Management"", 《ICAO》 *
吕跃玲: ""航管主备自动化系统电子移交功能切换的实现"",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林洁明: "" 主备空管自动化系统电子移交分析"", 《科技创新与应用》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0945A (zh) * 2021-04-07 2021-08-10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备用民航系统中飞行电报自动化处理容错系统和方法
CN113240945B (zh) * 2021-04-07 2022-05-10 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主备用民航系统中飞行电报自动化处理容错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4835B (zh) 2023-03-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8868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lternative second stationary access point in response to detecting impeded wireless connection
EP0115761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order of active stations on a token ring
CN105607590B (zh) 用于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提供冗余性的方法和装置
US7016957B2 (en) Distribute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error analysis information saving method appropriate therefor
US7420925B2 (en) Duplex system of wireless LAN base stations
CN100461697C (zh) 基于设备容灾的业务接管方法及备份机
JPH04217136A (ja) データインテグリティを保証する通信システム
US2016006235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n-process migration of industrial control and automation system across disparate network types
CN104866234A (zh)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62827B (zh) 设备链路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32731B (zh) 一种多路行情数据源自动择优的方法及装置
CN111884835B (zh) 民航系统中报文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6685693A (zh) 一种网络异常检测方法、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08600235B (zh) 一种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设备及方法
CN108616591B (zh) 一种用于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设备及方法
CN112188482A (zh) 标识id配置方法及装置、标识id获取方法及装置
JP2001237889A (ja) データ通信網における迂回経路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102843265A (zh) 一种通讯规约的不复位无微扰的热备双连接方法
CN111130941B (zh) 一种网络错误检测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0463373C (zh) 一种集中控制并分层实施的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JPH05225161A (ja) ネットワーク監視方式
JP2002237827A (ja) Lan制御装置、ドライバ、スイッチングハブ、及びそれらを有するlan制御装置自動切り替えシステム
CN112543224B (zh) 一种电力通信网中与系统接口的方法
WO2024085264A1 (ko) 끊김 없이 데이터를 저장하기 위한 플랫폼 간 요청 메시지 재라우팅 방법
JP2972601B2 (ja) 無線通信アダプ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9

Address after: No. 301 Weigou (East Campus),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Civil Aviation Air Traffic Contro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2 802, block B,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alth center, 8 Xue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AERO-INFO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