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6926A - 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6926A
CN111876926A CN202010803259.5A CN202010803259A CN111876926A CN 111876926 A CN111876926 A CN 111876926A CN 202010803259 A CN202010803259 A CN 202010803259A CN 111876926 A CN111876926 A CN 111876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ue
dipping
carbon fiber
diaphragm pump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032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76926B (zh
Inventor
谈源
黄娟
陈亚飞
陶魏峰
兰炳
杨倪宏
左国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New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Changzhou Xi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Xi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Xi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Xinch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032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6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6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6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76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6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3/00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 D06B3/02Pass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through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impregnating of fibres, slivers or roving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20Arrangements of apparatus for treating processing-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e.g. purification, filtration or disti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拉挤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运输机构,输出端设置有滑道;浸胶机构,与所述运输机构通过所述滑道连接;注胶机构,与所述浸胶机构通过若干管路连接,向所述浸胶机构输入并处理胶液;控制器,对所述运输机构、所述浸胶机构和所述注胶机构进行控制;所述注胶机构包括注胶机构支架、循环注胶结构和新胶注入结构;所述循环注胶结构和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均固定在所述注胶机构支架上且均与所述浸胶机构管路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通过设置循环注胶结构,将使用后且粘度符合条件的胶液循环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拉挤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碳纤维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核能设备、交通运输以及隐形武器等多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碳纤维不但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低热膨胀系数、耐高温、耐腐蚀、抗蠕变以及自润滑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还具有纤维的柔性和可编织性等特点。
碳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浸胶处理。现有技术中在对碳纤维拉挤浸胶时,通常将使用一次的胶液直接丢弃,往往不会循环使用胶液,造成很多浪费。
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通过设置循环注胶结构,将使用后且粘度符合条件的胶液循环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通过设置循环注胶结构,将使用后且粘度符合条件的胶液循环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包括:
运输机构,承载并运输待补胶碳纤维原材料,输出端设置有滑道;
浸胶机构,与所述运输机构通过所述滑道连接,对运输待补胶碳纤维原材料进行浸胶处理;
注胶机构,与所述浸胶机构通过若干管路连接,向所述浸胶机构输入并处理胶液;
控制器,对所述运输机构、所述浸胶机构和所述注胶机构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注胶机构包括注胶机构支架、循环注胶结构和新胶注入结构;所述循环注胶结构和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均固定在所述注胶机构支架上且均与所述浸胶机构管路连接;所述循环注胶结构接收所述浸胶机构中加工后的胶液,进行过滤处理后再输入所述浸胶机构内循环使用;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向所述浸胶机构输入新胶液。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注胶结构包括第一隔膜泵和第一储胶桶;所述第一隔膜泵将所述第一储胶桶内的胶液输入所述浸胶机构内;所述第一储胶桶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与所述第一隔膜泵之间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胶桶内设置有粘度检测器;所述粘度检测器用于检测胶液粘度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包括第二隔膜泵和第二储胶桶;所述第二隔膜泵将所述第二储胶桶内的新配胶液输入所述浸胶机构内;所述第二隔膜泵和第二储胶桶之间管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浸胶机构包括浸胶机构支架和浸胶槽;所述浸胶槽设置在所述浸胶机构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浸胶机构还包括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固定在所述浸胶机构支架上,用于检测所述浸胶槽内的胶液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浸胶槽底部设置有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带动所述浸胶槽,将所述浸胶槽内的胶液倾倒至废液桶中。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浸胶机构上,对所述运输机构运输的碳纤维原材料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步骤一,通过所述液位检测器将所述浸胶槽内胶液的液位信号实时反馈,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将所述第一隔膜泵和所述第二隔膜泵的实时打胶流量之和设置为所述浸胶槽中碳纤维相应时间带走的胶液量;
步骤二,所述粘度检测器对胶液粘度进行检测,当胶液的粘度数值到达可允许的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启动所述动力结构,所述浸胶槽实现翻转,将粘度值不合格的胶液被倒入所述废液桶,并将所述第一隔膜泵和所述第二隔膜泵关闭;
步骤三,所述浸胶槽倾倒完成后,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启动所述动力结构,将所述浸胶槽复位;
步骤四,启动所述第二隔膜泵,向所述浸胶槽注入新配的胶液,至达到所述液位检测器设定的液面高度后,启动所述第一隔膜泵,循环工作。
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设置循环注胶结构,将使用后且粘度符合条件的胶液循环使用,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中注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中注胶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运输机构1、导向机构2、浸胶机构3、注胶机构4、滑道11、浸胶机构支架31、液位检测器32、浸胶槽33、废液桶34、动力结构35、注胶机构支架41、第一隔膜泵42、第二隔膜泵43、第一储胶桶44、第二储胶桶45、粘度检测器46和过滤机构4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如图1~3所示,
包括:
运输机构1,承载并运输待补胶碳纤维原材料,输出端设置有滑道11;
浸胶机构3,与所述运输机构1通过所述滑道11连接,对运输待补胶碳纤维原材料进行浸胶处理;
注胶机构4,与所述浸胶机构3通过若干管路连接,向所述浸胶机构3输入并处理胶液;
控制器,对所述运输机构1、所述浸胶机构3和所述注胶机构4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注胶机构4包括注胶机构支架41、循环注胶结构和新胶注入结构;所述循环注胶结构和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均固定在所述注胶机构支架41上且均与所述浸胶机构3管路连接;所述循环注胶结构接收所述浸胶机构3中加工后的胶液,进行过滤处理后再输入所述浸胶机构3内循环使用;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向所述浸胶机构3输入新胶液。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循环注胶结构包括第一隔膜泵42和第一储胶桶44;所述第一隔膜泵42将所述第一储胶桶44内的胶液输入所述浸胶机构3内;所述第一储胶桶44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41,与所述第一隔膜泵42之间管路连接。
具体的,在第一储胶桶44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41,过滤生产过程中浸胶机构3内胶液里纱线断羽等杂质,提高循环质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储胶桶44内设置有粘度检测器46;所述粘度检测器46用于检测胶液粘度变化。
具体的,在第一储胶桶44内设置粘度检测器46,对回收的胶液粘度进行检测,实时与控制器中设定的粘度范围比较,当超出正常粘度范围时,控制器会停止第一隔膜泵42,暂停循环胶液,控制浸胶机构3倾倒废液。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包括第二隔膜泵43和第二储胶桶45;所述第二隔膜泵43将所述第二储胶桶45内的新配胶液输入所述浸胶机构3内;所述第二隔膜泵43和第二储胶桶45之间管路连接。
具体的,通过第二隔膜泵43将第二储胶桶45内新配的胶液输送至浸胶机构3内,实现胶液出入平衡。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浸胶机构3包括浸胶机构支架31和浸胶槽33;所述浸胶槽33设置在所述浸胶机构支架31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浸胶机构3还包括液位检测器32;所述液位检测器32固定在所述浸胶机构支架31上,用于检测所述浸胶槽33内的胶液位置。
具体的,浸胶机构支架31上设置液位检测器32,对浸胶槽33内胶液的容积进行实时监测。胶液过多会溢出导致浪费,过少会导致纱线浸润不充分引起产品报废。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所述浸胶槽33底部设置有动力结构35;所述动力结构35带动所述浸胶槽33,将所述浸胶槽33内的胶液倾倒至废液桶34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还包括导向机构2;所述导向机构2设置在所述浸胶机构3上,对所述运输机构1运输的碳纤维原材料进行导向。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3所示,步骤一,通过所述液位检测器32将所述浸胶槽33内胶液的液位信号实时反馈,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将所述第一隔膜泵42和所述第二隔膜泵43的实时打胶流量之和设置为所述浸胶槽33中碳纤维相应时间带走的胶液量;
步骤二,所述粘度检测器46对胶液粘度进行检测,当胶液的粘度数值到达可允许的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启动所述动力结构35,所述浸胶槽33实现翻转,将粘度值不合格的胶液被倒入所述废液桶34,并将所述第一隔膜泵42和所述第二隔膜泵43关闭;
步骤三,所述浸胶槽33倾倒完成后,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启动所述动力结构35,将所述浸胶槽33复位;
步骤四,启动所述第二隔膜泵43,向所述浸胶槽33注入新配的胶液,至达到所述液位检测器32设定的液面高度后,启动所述第一隔膜泵42,循环工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运输机构(1),承载并运输待补胶碳纤维原材料,输出端设置有滑道(11);
浸胶机构(3),与所述运输机构(1)通过所述滑道(11)连接,对运输待补胶碳纤维原材料进行浸胶处理;
注胶机构(4),与所述浸胶机构(3)通过若干管路连接,向所述浸胶机构(3)输入并处理胶液;
控制器,对所述运输机构(1)、所述浸胶机构(3)和所述注胶机构(4)进行控制;
其中,所述注胶机构(4)包括注胶机构支架(41)、循环注胶结构和新胶注入结构;所述循环注胶结构和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均固定在所述注胶机构支架(41)上且均与所述浸胶机构(3)管路连接;所述循环注胶结构接收所述浸胶机构(3)中加工后的胶液,进行过滤处理后再输入所述浸胶机构(3)内循环使用;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向所述浸胶机构(3)输入新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注胶结构包括第一隔膜泵(42)和第一储胶桶(44);所述第一隔膜泵(42)将所述第一储胶桶(44)内的胶液输入所述浸胶机构(3)内;所述第一储胶桶(44)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41),与所述第一隔膜泵(42)之间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胶桶(44)内设置有粘度检测器(46);所述粘度检测器(46)用于检测胶液粘度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胶注入结构包括第二隔膜泵(43)和第二储胶桶(45);所述第二隔膜泵(43)将所述第二储胶桶(45)内的新配胶液输入所述浸胶机构(3)内;所述第二隔膜泵(43)和第二储胶桶(45)之间管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机构(3)包括浸胶机构支架(31)和浸胶槽(33);所述浸胶槽(33)设置在所述浸胶机构支架(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机构(3)还包括液位检测器(32);所述液位检测器(32)固定在所述浸胶机构支架(31)上,用于检测所述浸胶槽(33)内的胶液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胶槽(33)底部设置有动力结构(35);所述动力结构(35)带动所述浸胶槽(33),将所述浸胶槽(33)内的胶液倾倒至废液桶(34)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机构(2);所述导向机构(2)设置在所述浸胶机构(3)上,对所述运输机构(1)运输的碳纤维原材料进行导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所述液位检测器(32)将所述浸胶槽(33)内胶液的液位信号实时反馈,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将所述第一隔膜泵(42)和所述第二隔膜泵(43)的实时打胶流量之和设置为所述浸胶槽(33)中碳纤维相应时间带走的胶液量;
步骤二,所述粘度检测器(46)对胶液粘度进行检测,当胶液的粘度数值到达可允许的最大值时,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启动所述动力结构(35),所述浸胶槽(33)实现翻转,将粘度值不合格的胶液被倒入所述废液桶(34),并将所述第一隔膜泵(42)和所述第二隔膜泵(43)关闭;
步骤三,所述浸胶槽(33)倾倒完成后,所述控制器中的PLC程序启动所述动力结构(35),将所述浸胶槽(33)复位;
步骤四,启动所述第二隔膜泵(43),向所述浸胶槽(33)注入新配的胶液,至达到所述液位检测器(32)设定的液面高度后,启动所述第一隔膜泵(42),循环工作。
CN202010803259.5A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Active CN111876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3259.5A CN111876926B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03259.5A CN111876926B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6926A true CN111876926A (zh) 2020-11-03
CN111876926B CN111876926B (zh) 2021-10-19

Family

ID=7320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03259.5A Active CN111876926B (zh) 2020-08-11 2020-08-11 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692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0616A (zh) * 2014-04-09 2014-07-16 江苏百利达股份有限公司 帘子布浸胶控制系统
CN204074448U (zh) * 2014-06-16 2015-01-07 宁波北仑雷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浸胶机的浸胶槽
CN104907230A (zh) * 2015-05-15 2015-09-16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蜂窝涂胶工序的胶液循环系统
CN104943019A (zh) * 2015-05-15 2015-09-30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大型蜂窝芯浸胶工艺的胶液循环设备
CN206351551U (zh) * 2016-12-14 2017-07-25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拉挤成型用树脂循环式浸胶装置
CN207371792U (zh) * 2017-08-11 2018-05-18 南京诺尔泰复合材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丝束碳纤维及玻璃纤维专用浸胶装置
CN209616387U (zh) * 2019-03-18 2019-11-12 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拉挤成型用分离式浸胶装置
CN210171340U (zh) * 2019-05-29 2020-03-24 贵州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止物料残留的建筑物料混合装置
CN213161668U (zh) * 2020-08-12 2021-05-11 宁波甬强科技有限公司 浸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0616A (zh) * 2014-04-09 2014-07-16 江苏百利达股份有限公司 帘子布浸胶控制系统
CN204074448U (zh) * 2014-06-16 2015-01-07 宁波北仑雷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浸胶机的浸胶槽
CN104907230A (zh) * 2015-05-15 2015-09-16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蜂窝涂胶工序的胶液循环系统
CN104943019A (zh) * 2015-05-15 2015-09-30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大型蜂窝芯浸胶工艺的胶液循环设备
CN206351551U (zh) * 2016-12-14 2017-07-25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拉挤成型用树脂循环式浸胶装置
CN207371792U (zh) * 2017-08-11 2018-05-18 南京诺尔泰复合材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大丝束碳纤维及玻璃纤维专用浸胶装置
CN209616387U (zh) * 2019-03-18 2019-11-12 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 拉挤成型用分离式浸胶装置
CN210171340U (zh) * 2019-05-29 2020-03-24 贵州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止物料残留的建筑物料混合装置
CN213161668U (zh) * 2020-08-12 2021-05-11 宁波甬强科技有限公司 浸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6926B (zh) 2021-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68676Y (zh) 一种改进的排布机胶槽装置
CN104890260A (zh) 用于生产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的浸渍设备
CN111876926B (zh) 一种碳纤维拉挤用补胶装置及其加工工艺
CN215202927U (zh) 一种湿法制备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预浸料的生产线
CN205522557U (zh)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带缠绕成型的管道制造装置
CN202337010U (zh) 玻璃钢拉挤成型注胶浸胶系统
CN204869702U (zh) 用于生产耐高温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的浸渍设备
CN212888417U (zh) 一种高效换胶的碳纤维拉挤用浸胶装置
CN111284041A (zh) 一种胶液循环的注胶设备及工艺
CN208788955U (zh)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CN108689594B (zh) 光纤拉丝工艺
CN204247484U (zh) 涂布机的自动连续加料系统
CN202357455U (zh) 纤维增强塑料缠绕成型注胶浸胶系统
EP0266755A2 (en) Polyarylene sulfide sulfone prepreg
CN110641047A (zh) 泥浆法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生产系统
CN203241595U (zh) 光缆油膏自动循环利用系统
CN109686913A (zh) 一种锂电池补液装置及补液方法
CN211441248U (zh) 泥浆法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生产系统
CN204773455U (zh) 一种玻纤增强复合材料生产系统
CN110641048A (zh) 泥浆法制备热塑性预浸料的浆料浓度调节方法及调节系统
CN205522556U (zh)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带缠绕成型的管道制造设备
CN112723757A (zh) 一种光纤拉丝用涂料的供给装置及方法
CN208583547U (zh) 一种结构改进型浸胶槽
CN114887845B (zh) 供料系统、浆料涂布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CN206392058U (zh) 一种表调剂的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