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4546B - 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4546B
CN111874546B CN202011038799.5A CN202011038799A CN111874546B CN 111874546 B CN111874546 B CN 111874546B CN 202011038799 A CN202011038799 A CN 202011038799A CN 111874546 B CN111874546 B CN 1118745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otating
rod
groov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387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74546A (zh
Inventor
金维国
赵忠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Power Science &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 Power Science &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Power Science &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Power Science &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387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45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4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4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74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4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9/00Rotary conveyors, e.g. rotating discs, arms, star-wheels or c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0Turntables carry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transferred, e.g. combined with ploughs or scra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调节板,本发明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该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对零部件进行夹紧固定时,分别通过两侧的转动板和连接筒的协同对夹板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两个夹板对零部件进行夹紧固定,转动板和固定箱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轮对转动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保障转动板整体位置的稳定,同时与第一转动轮协同减小转动板和固定箱之间的摩擦,保障零部件在夹紧状态下,转动板可以转动,从而实现零部件在夹紧状态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的目的,解决了常见的固定装置在调节零部件位置时,操作繁琐,浪费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机电一体化是由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光学技术等相融合构成的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机电一体化主要发展方向为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系统化等。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领域,比如零部件加工领域,所有的机械产品均由对应的零部件组合而成,零部件的性能决定了机械产品整体的性能。
对零部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零部件的位置进行固定,常见的固定装置结构较为简单,通过简单的夹紧装置进行固定,零部件加工时,需要对不同位置进行加工,所以需要调节零部件的位置,需要先松开夹紧装置,调节零部件位置,再进行夹紧固定,在夹紧时,不能调节零部件位置,操作较为繁琐,浪费时间,而且常见的固定装置难以满足对不同大小的零部件进行夹紧,工作范围受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解决了常见的固定装置在调节零部件位置时,操作繁琐,浪费时间和难以满足对不同大小的零部件进行夹紧,工作范围受限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调节板,所述支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一滑板的顶部与调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侧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设置有两个,零部件位于两个所述夹板之间,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杆,且第一滑板的底部与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腔与调节槽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槽设置四个,均匀分布在支架的上方,与同一所述滑槽连通的调节槽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箱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轮,所述固定箱的四周均匀设置多个第二转动轮,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外表面均与转动板的侧面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箱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连接筒贯穿转动槽,所述夹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轮,所述第三转动轮的外表面与固定箱的侧面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与移动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筒,所述固定筒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筒,且第二移动筒的内表面与第一移动筒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移动筒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槽的内表面与第一限位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移动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的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侧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外表面与支架的侧面传动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杆,所述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面与第一滑板的侧面压接,所述调节板的侧面贯穿有定位筒,所述移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外表面与定位筒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该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朝上移动挡板,挡板通过侧杆带动移动杆在移动槽内朝上移动,直至挡板高度高于第一滑板高度,移动第一滑板,第一滑板带动调节杆移动,使调节杆从调节槽进入到滑槽内,调节杆在滑槽内滑动,通过第一滑板带动调节板左右移动,带动移动板左右移动,再通过固定筒带动转动板左右移动,转动板通过连接筒带动夹板左右移动,根据零部件的大小调节两个夹板之间距离,然后移动第一滑板,第一滑板带动调节杆移动,使调节杆进入到与之位置最近的调节槽内,朝下移动挡板,直至挡板与支架的顶部接触,同时挡板与第一滑板的侧面接触;
步骤二、转动第一移动筒,第一移动筒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一限位槽带动转动杆转动,由于转动杆与固定筒之间螺纹连接,转动杆转动时,转动杆相对于固定筒横向移动,转动杆带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带动定位杆移动,定位杆与定位筒相对移动,移动板带动固定杆带动固定箱移动,固定箱带动转动板移动,转动板通过连接筒带动夹板移动,把零部件放置于两个夹板之间,通过两个夹板对零部件进行夹紧固定,把第二移动筒朝远离零部件的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筒带动第二限位块在第二限位槽内滑动,直至第二限位块移动到第二限位槽最远离零部件的一侧,把第一移动筒朝靠近零部件的方向移动,第一移动筒带动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槽内移动,第一移动筒进入到第二移动筒的内部,使第一移动筒的外表面和第二移动筒的内表面相啮合,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
步骤三、需要调节零部件的方向时,转动夹板,夹板带动连接筒在转动槽内转动,连接筒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转动,夹板带动零部件转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通过在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设置有两个,零部件位于两个夹板之间,固定箱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轮,固定箱的四周均匀设置多个第二转动轮,且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的外表面均与转动板的侧面传动连接,固定箱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连接筒贯穿转动槽,夹板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轮,第三转动轮的外表面与固定箱的侧面传动连接,调节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与移动板的侧面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轮增加夹板的受力面积,提高稳定性,对零部件进行夹紧固定时,分别通过两侧的转动板和连接筒的协同对夹板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分别位于零部件两侧的两个夹板对零部件进行夹紧固定,转动板和固定箱之间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轮对转动板的位置进行限定,保障转动板整体位置的稳定,同时与第一转动轮协同减小转动板和固定箱之间的摩擦,保障零部件在夹紧状态下,转动板可以转动,从而实现零部件在夹紧状态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的目的,解决了常见的固定装置在调节零部件位置时,操作繁琐,浪费时间的问题。
2、该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通过在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调节板,支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第一滑板的顶部与调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调节板的侧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的侧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箱,固定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夹板设置有两个,零部件位于两个夹板之间,支架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调节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杆,且第一滑板的底部与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架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腔与调节槽的内腔连通,滑槽设置四个,均匀分布在支架的上方,与同一滑槽连通的调节槽设置有多个,滑槽连接有多个调节槽,便于调节杆从一个调节槽移动到另一个调节槽内,通过更换调节杆所在调节槽,可以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与移动板和固定箱协同,可以实现调节两个夹板之间距离的效果,可以把不同大小的零部件放在两个夹板之间,从而实现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大小零部件进行夹紧固定的效果,解决了常见的固定装置难以满足对不同大小的零部件进行夹紧,工作范围受限的问题。
3、该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通过在转动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筒,固定筒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筒,且第二移动筒的内表面与第一移动筒的外表面相啮合,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第一移动筒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槽的内表面与第一限位块的内表面滑动连接,固定筒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移动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且第二限位块的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块的协同,保障第一移动筒和转动杆之间可以相对移动,但不会相对转动,保障可以通过转动第一移动筒带动转动杆转动,便于旋转转动杆,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块的协同,保障第二移动筒可以左右移动,不会转动,通过夹板对零部件进行夹紧之后,分别横向移动第一移动筒和第二移动筒,使第一移动筒的外表面和第二移动筒的内表面相啮合,可以使第一转动筒不会转动,从而使转动杆不会转动,通过与固定筒协同,可以保障夹板位置的固定,保障夹板对零部件的固定效果,保障零部件位置的稳定性。
4、该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通过在支架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杆,侧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挡板的侧面与第一滑板的侧面压接,移动槽实现移动杆可以上下移动,不会水平移动的效果,通过与侧杆协同,实现挡板可以上下移动,不会水平移动的效果,需要更换调节杆所在调节槽时,挡板朝上移动,使挡板高于第一滑板,使第一滑板可以朝靠近挡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保障调节杆可以进入到滑槽内,调节杆位于调节槽内时,挡板的侧面与第一滑板的侧面接触,第一滑板无法朝靠近挡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调节杆无法进入到滑槽内,从而保障调节杆在调节槽内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固定箱、转动板和连接筒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调节杆、调节槽和滑槽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挡板和支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和支架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支架;2、调节板;3、第一滑板;4、移动板;5、固定杆;6、固定箱;7、转动板;8、连接筒;9、夹板;10、调节槽;11、调节杆;12、滑槽;13、第一转动轮;14、第二转动轮;15、转动槽;16、第三转动轮;17、固定筒;18、转动杆;19、第一移动筒;20、第二移动筒;21、第一限位块;22、第一限位槽;23、第二限位槽;24、第二限位块;25、第二滑板;26、滚轮;27、移动槽;28、移动杆;29、侧杆;30、挡板;31、定位筒;32、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包括支架1,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调节板2,调节板2呈平行状态设置有两个,支架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3,第一滑板3的顶部与调节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滑板3设置有两个,与两个调节板2一一对应,调节板2的侧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板4,移动板4的侧面通过固定杆5固定连接有固定箱6,固定箱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7,转动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8,连接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9,夹板9设置有两个,零部件位于两个夹板9之间,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10,调节槽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1,且第一滑板3的底部与调节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2,且滑槽12的内腔与调节槽10的内腔连通,滑槽12设置四个,均匀分布在支架1的上方,与同一滑槽12连通的调节槽10设置有多个,通过更换调节杆11所在调节槽10,可以对调节板2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与移动板4和固定箱6协同,可以实现调节两个夹板9之间距离的效果,可以把不同大小的零部件放在两个夹板9之间,从而实现可以根据需要对不同大小零部件进行夹紧固定的效果,固定箱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轮13,第一转动轮13设置多个,以固定箱6横向轴心为圆心均匀分布,零部件处于夹紧状态时,固定箱6侧面远离零部件一侧的第一转动轮13和转动板7之间压力增加,静摩擦力增加,通过静摩擦力可以防止零部件在不受外力时随意转动,固定箱6的四周均匀设置多个第二转动轮14,且第一转动轮13和第二转动轮14的外表面均与转动板7的侧面传动连接,第二转动轮14对转动板7的位置进行限定,保障转动板7整体位置的稳定,同时与第一转动轮13协同减小转动板7和固定箱6之间的摩擦,保障零部件在夹紧状态下,转动板7可以转动,从而实现零部件在夹紧状态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移动的目的,固定箱6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15,连接筒8贯穿转动槽15,夹板9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轮16,第三转动轮16的外表面与固定箱6的侧面传动连接,第三转动轮16增加夹板9的受力面积,提高稳定性,调节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7,固定筒17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转动杆18,转动杆18的一端与移动板4的侧面转动连接,转动杆1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筒19,固定筒1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筒20,且第二移动筒20的内表面与第一移动筒19的外表面相啮合,转动杆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1,第一移动筒19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2,且第一限位槽22的内表面与第一限位块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限位槽22和第一限位块21的协同,保障第一移动筒19和转动杆18之间可以相对移动,但不会相对转动,保障可以通过转动第一移动筒19带动转动杆18转动,便于旋转转动杆18,固定筒1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3,第二移动筒2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4,且第二限位块24的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槽2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槽23和第二限位块24的协同,保障第二移动筒20可以左右移动,不会转动,对零部件夹紧固定之后,调节第一移动筒19和第二移动筒20的相对位置,使第一移动筒19的外表面和第二移动筒20的内表面相啮合,通过第二移动筒20对第一移动筒19进行限定,使第一移动筒19不会转动,从而使转动杆18不会转动,保障转动杆18位置的稳定,从而保障移动板4和固定箱6位置的稳定,再通过与转动板7和连接筒8协同,保障夹板9位置的稳定,使夹板9与零部件保持紧密接触,保障零部件位置的稳定性,调节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25,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25的侧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轮26,滚轮26的外表面与支架1的侧面传动连接,滚轮26通过轴承连接,可以实现调节滚轮26转动方向的效果,保障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25在水平方向可以任意角度移动,同时通过滚轮26可以减小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25移动时所受阻力,便于移动,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27,移动槽2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28,移动杆2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杆29,侧杆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0,挡板30的侧面与第一滑板3的侧面压接,移动槽27实现移动杆28可以上下移动,不会水平移动的效果,通过与侧杆29协同,实现挡板30可以上下移动,不会水平移动的效果,需要更换调节杆11所在调节槽10时,挡板30朝上移动,使挡板30高于第一滑板3,使第一滑板3可以朝靠近挡板30的方向移动,从而保障调节杆11可以进入到滑槽12内,调节杆11位于调节槽10内时,挡板30的侧面与第一滑板3的侧面接触,第一滑板3无法朝靠近挡板3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调节杆11无法进入到滑槽12内,从而保障调节杆11在调节槽10内的稳定,调节板2的侧面贯穿有定位筒31,移动板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2,且定位杆32的外表面与定位筒3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该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朝上移动挡板30,挡板30通过侧杆29带动移动杆28在移动槽27内朝上移动,直至挡板30高度高于第一滑板3高度,移动第一滑板3,第一滑板3带动调节杆11移动,使调节杆11从调节槽10进入到滑槽12内,调节杆11在滑槽12内滑动,通过第一滑板3带动调节板2左右移动,带动移动板4左右移动,再通过固定筒17带动转动板7左右移动,转动板7通过连接筒8带动夹板9左右移动,根据零部件的大小调节两个夹板9之间距离,然后移动第一滑板3,第一滑板3带动调节杆11移动,使调节杆11进入到与之位置最近的调节槽10内,朝下移动挡板30,直至挡板30与支架1的顶部接触,同时挡板30与第一滑板3的侧面接触;
步骤二、转动第一移动筒19,第一移动筒19通过第一限位块21和第一限位槽22带动转动杆18转动,由于转动杆18与固定筒17之间螺纹连接,转动杆18转动时,转动杆18相对于固定筒17横向移动,转动杆18带动移动板4移动,移动板4带动定位杆32移动,定位杆32与定位筒31相对移动,移动板4带动固定杆5带动固定箱6移动,固定箱6带动转动板7移动,转动板7通过连接筒8带动夹板9移动,把零部件放置于两个夹板9之间,通过两个夹板9对零部件进行夹紧固定,把第二移动筒20朝远离零部件的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筒20带动第二限位块24在第二限位槽23内滑动,直至第二限位块24移动到第二限位槽23最远离零部件的一侧,把第一移动筒19朝靠近零部件的方向移动,第一移动筒19带动第一限位块21在第一限位槽22内移动,第一移动筒19进入到第二移动筒20的内部,使第一移动筒19的外表面和第二移动筒20的内表面相啮合,对转动杆18的位置进行固定;
步骤三、需要调节零部件的方向时,转动夹板9,夹板9带动连接筒8在转动槽15内转动,连接筒8带动转动板7转动,转动板7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轮13和第二转动轮14转动,夹板9带动零部件转动。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

1.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部设置有位置可调的调节板(2),所述支架(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3),所述第一滑板(3)的顶部与调节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2)的侧面活动连接有移动板(4),所述移动板(4)的侧面通过固定杆(5)固定连接有固定箱(6),所述固定箱(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板(7),所述转动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筒(8),所述连接筒(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板(9),所述夹板(9)设置有两个,零部件位于两个所述夹板(9)之间,所述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调节槽(10),所述调节槽(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1),且第一滑板(3)的底部与调节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12),且滑槽(12)的内腔与调节槽(10)的内腔连通,所述滑槽(12)设置四个,均匀分布在支架(1)的上方,与同一所述滑槽(12)连通的调节槽(10)设置有多个,所述固定箱(6)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轮(13),所述固定箱(6)的四周均匀设置多个第二转动轮(14),且第一转动轮(13)和第二转动轮(14)的外表面均与转动板(7)的侧面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箱(6)的侧面开设有转动槽(15),所述连接筒(8)贯穿转动槽(15),所述夹板(9)的侧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轮(16),所述第三转动轮(16)的外表面与固定箱(6)的侧面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板(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筒(17),所述固定筒(17)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转动杆(18),所述转动杆(18)的一端与移动板(4)的侧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8)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移动筒(19),所述固定筒(17)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移动筒(20),且第二移动筒(20)的内表面与第一移动筒(19)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转动杆(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1),所述第一移动筒(19)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2),且第一限位槽(22)的内表面与第一限位块(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筒(17)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3),所述第二移动筒(20)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4),且第二限位块(24)的外表面与第二限位槽(23)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调节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板(25),所述第一滑板(3)和第二滑板(25)的侧面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轮(26),所述滚轮(26)的外表面与支架(1)的侧面传动连接,所述支架(1)的顶部开设有移动槽(27),所述移动槽(27)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杆(28),所述移动杆(28)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杆(29),所述侧杆(2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30),所述挡板(30)的侧面与第一滑板(3)的侧面压接,所述调节板(2)的侧面贯穿有定位筒(31),所述移动板(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2),且定位杆(32)的外表面与定位筒(3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朝上移动挡板(30),挡板(30)通过侧杆(29)带动移动杆(28)在移动槽(27)内朝上移动,直至挡板(30)高度高于第一滑板(3)高度,移动第一滑板(3),第一滑板(3)带动调节杆(11)移动,使调节杆(11)从调节槽(10)进入到滑槽(12)内,调节杆(11)在滑槽(12)内滑动,通过第一滑板(3)带动调节板(2)左右移动,带动移动板(4)左右移动,再通过固定筒(17)带动转动板(7)左右移动,转动板(7)通过连接筒(8)带动夹板(9)左右移动,根据零部件的大小调节两个夹板(9)之间距离,然后移动第一滑板(3),第一滑板(3)带动调节杆(11)移动,使调节杆(11)进入到与之位置最近的调节槽(10)内,朝下移动挡板(30),直至挡板(30)与支架(1)的顶部接触,同时挡板(30)与第一滑板(3)的侧面接触;
步骤二、转动第一移动筒(19),第一移动筒(19)通过第一限位块(21)和第一限位槽(22)带动转动杆(18)转动,由于转动杆(18)与固定筒(17)之间螺纹连接,转动杆(18)转动时,转动杆(18)相对于固定筒(17)横向移动,转动杆(18)带动移动板(4)移动,移动板(4)带动定位杆(32)移动,定位杆(32)与定位筒(31)相对移动,移动板(4)带动固定杆(5)带动固定箱(6)移动,固定箱(6)带动转动板(7)移动,转动板(7)通过连接筒(8)带动夹板(9)移动,把零部件放置于两个夹板(9)之间,通过两个夹板(9)对零部件进行夹紧固定,把第二移动筒(20)朝远离零部件的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筒(20)带动第二限位块(24)在第二限位槽(23)内滑动,直至第二限位块(24)移动到第二限位槽(23)最远离零部件的一侧,把第一移动筒(19)朝靠近零部件的方向移动,第一移动筒(19)带动第一限位块(21)在第一限位槽(22)内移动,第一移动筒(19)进入到第二移动筒(20)的内部,使第一移动筒(19)的外表面和第二移动筒(20)的内表面相啮合,对转动杆(18)的位置进行固定;
步骤三、需要调节零部件的方向时,转动夹板(9),夹板(9)带动连接筒(8)在转动槽(15)内转动,连接筒(8)带动转动板(7)转动,转动板(7)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轮(13)和第二转动轮(14)转动,夹板(9)带动零部件转动。
CN202011038799.5A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Active CN1118745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8799.5A CN111874546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38799.5A CN111874546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4546A CN111874546A (zh) 2020-11-03
CN111874546B true CN111874546B (zh) 2020-12-18

Family

ID=73199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38799.5A Active CN111874546B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454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12448B (zh) * 2022-02-21 2022-07-26 徐州云致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元器件制造用的具有防护结构的辅助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39879A1 (de) * 1997-09-04 1999-03-11 Dieter Mosig Mehrfachaufspannvorrichtung für Werkstücke
CN201220354Y (zh) * 2008-06-30 2009-04-15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刨床上的可调节加紧装置
CN109570897A (zh) * 2019-02-13 2019-04-05 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工件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轴类工件定位装置的焊接系统
CN110369757A (zh) * 2019-08-07 2019-10-25 东莞市凯勒帝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板精加工的具有夹紧机构的装置
CN111168113A (zh) * 2020-02-29 2020-05-19 王满永 一种铸造件阀门法兰端钻孔再加工机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39879A1 (de) * 1997-09-04 1999-03-11 Dieter Mosig Mehrfachaufspannvorrichtung für Werkstücke
CN201220354Y (zh) * 2008-06-30 2009-04-15 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用于刨床上的可调节加紧装置
CN109570897A (zh) * 2019-02-13 2019-04-05 江苏北人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轴类工件定位装置及具有该轴类工件定位装置的焊接系统
CN110369757A (zh) * 2019-08-07 2019-10-25 东莞市凯勒帝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钢板精加工的具有夹紧机构的装置
CN111168113A (zh) * 2020-02-29 2020-05-19 王满永 一种铸造件阀门法兰端钻孔再加工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4546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4546B (zh) 一种零部件一体化智能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110920118A (zh) 一种电子产品用压合装置
CN220312505U (zh) 一种铸件加工固定夹具
CN213325853U (zh) 一种导电铜箔胶带加工用基带收卷装置
CN211638695U (zh) 可调角度的数控激光刀模
CN111515882A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钢管夹持装置
CN220592181U (zh) 手机屏压合用定位装置
CN112312243A (zh) 一种蓝牙耳机电路板安装到骨架上的保压装置
CN221018336U (zh) 一种固态硬盘外壳模具
CN218642783U (zh) 一种汽车转向器外壳热处理固定支架
CN220880024U (zh) 一种电缆桥架折弯机
CN216175506U (zh) 一种便携式母排折弯装置
CN215941266U (zh) 一种双层钢制床立柱生产用模具压紧结构
CN117619977B (zh) 一种间距可调声屏障金属单元板冲压设备
CN218638262U (zh) 高硅铝合金生产加工用折弯装置
CN216128737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线下周转装置
CN220426439U (zh) 一种铜鼻子折弯装置
CN217858454U (zh) 一种箱体用具有固定夹持结构的整形装置
CN219747960U (zh) 一种新型软支撑平衡摆架
CN215969650U (zh) 一种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模具用可调节结构
CN220957788U (zh) 视频拍摄用镜头稳定推移装置
CN217597219U (zh) 一种用于胶片自动切片的装置
CN219683681U (zh) 一种用于旋转触片的加工装置
CN110102971B (zh) 一种压力容器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17474961U (zh) 一种自动化钢板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