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2343B - 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2343B
CN111872343B CN202010728756.3A CN202010728756A CN111872343B CN 111872343 B CN111872343 B CN 111872343B CN 202010728756 A CN202010728756 A CN 202010728756A CN 111872343 B CN111872343 B CN 1118723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alling
tube
drop
drop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87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72343A (zh
Inventor
刘亚宾
李佳玫
常涛
马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Nationa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tiona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National Intelligent Foundr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107287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23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23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23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723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23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3/00Centrifugal casting; Casting by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 B22D13/12Controlling, supervis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centrifugal casting, e.g. for safety reas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3/00Centrifugal casting; Casting by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 B22D13/02Centrifugal casting; Casting by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of elongated solid or hollow bodies, e.g. pipes, in moulds rotating around their longitudinal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3/00Centrifugal casting; Casting by using centrifugal force
    • B22D13/10Accessories for centrifugal casting apparatus, e.g. moulds, linings therefor, means for feeding molten metal, cleansing moulds, removing castings
    • B22D13/108Removing of ca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所述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采用所述落管调度系统管理控制落管。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包括:若干落管设备、斜面支板以及缓冲台架;所述斜面支板的上方设置若干所述落管设备,且所述斜面支板与各所述落管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与位置检测开关,所述辅助件用于向落于所述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用于检测落管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所述缓冲台架设置于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用于中转落管至下一工序。所述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拔管落管时机,提升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铸管生产设备常采用离心浇注机,离心浇注完毕后,与离心浇注机配套的拔管落管设备,将铸管从离心浇注机中拔出,之后将铸管放置于斜面支板上。给予一定的动力后,使铸管沿着斜面支板向下序滚落。离心浇注完毕拔管落管后,只要前序合格铁水供应到位,即可随时准备下轮离心浇注。为提升生产效率,离心浇注基本处于连续工作状态。
当离心浇注机台数较多,生产节拍紧凑时,加之离心浇注机间距不一,所生产的铸管规格不同,铸管斜面支板角度与摩擦力各异,拔管落管设备的控制器不易采取穷尽的办法进行编程。为防止铸管之间碰撞,严重时引起铸管弹跳,甚至脱轨,造成生产、质量、安全问题,现场拔管落管常采用人工干预方式,判断及操作拔管落管时机。
由于重力作用,运行时间越长的铸管速度越来越快。对于碰撞的控制条件检测与计算,常规方法为建立追击模型,具体推导公式如下:
S1=v1*t1+0.5*a1*t1*t1
S0=v0*t0+0.5*a0*t0*t0
其中,S1与S0为前后两铸管的行进距离;
v1与v0为前后两铸管初始行进速度,由于拔档力度大致相同,故可认为两者初始行进速度一致;
t1与t0为前后两铸管的行进时间;
a1与a0为前后两铸管于斜面支板上的行进加速度,因两者运行于同一斜面支板,故可认为两者行进加速度一致;
前后两铸管拔管落管点相距记为ΔS(S1-S0),时间差记为Δt(t1-t0),假设在斜面支板上能两铸管能追击碰撞,则所需时间
t0=(ΔS-v0*Δt+0.5*a0*Δt*Δt)/(a0*Δt)
但上述公式基于理论推导,不能反映复杂多变的现场应用,随着使用时间增加,斜面支板表面粗糙度、拔档力度也会逐渐改变,只能用作理论推导,且运行时需要实时计算,占用控制器或上位机资源。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在铸造领域生产铸管时由于浇注节拍紧凑,导致拔管落管难以控制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控制拔管落管时机,提升生产效率的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一种落管调度系统,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包括:若干落管设备、斜面支板以及缓冲台架;所述斜面支板的上方设置若干所述落管设备,且所述斜面支板与各所述落管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与位置检测开关,所述辅助件用于向落于所述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用于检测落管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所述缓冲台架设置于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用于中转落管至下一工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台架上设置有缓冲槽,用于限定落管,且所述缓冲槽处设置有所述位置检测开关与所述辅助件。
一种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采用所述落管调度系统管理控制落管,包括下述步骤:设定预设值范围,根据顺序滚落工况设定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初始化操作,根据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的反馈信号干预落管操作,将落管滚落工况调整为顺序滚落工况;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若是,则继续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清零设定,对各落管移出所述缓冲台架时的剩余时间进行清零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的步骤包括: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否,则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当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先放落管,则判断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大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当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先放落管,且先放落管在通过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落管位置后释放后放落管,则判断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大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当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先放落管,且先放落管在没有到达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落管位置时释放后放落管,则判断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小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的步骤中还包括下述步骤:修正落管滚落工况,根据所述斜面支板的使用情况同步校正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修正落管滚落工况的步骤中包括对不同规格的落管进行校正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
上述落管调度系统及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与若干落管设备对应的斜面支板,从而使得由落管设备拔出的落管下落到斜面支板并朝向其倾斜面的低端位置自由滚落;在进行管理控制落管下落中,首先通过设定预设值范围,以保证落管在预设值范围内进行落管,并通过初始化操作将落管工况调整为顺序执行落管操作的工况开始情况,在启动落管操作后,通过分析判断相邻落管的剩余时间比较分析是否其在预设值范围,从而可根据情况随时分析判断当前是否继续执行落管操作或等待落管操作,在完成落管操作后做清理处理以便对下一次执行落管操作做准备,通过对落管调度系统的管理控制,有效避免落管下落过程中发生相互碰撞问题,减少人工干预操作,极大提升落管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落管调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顶部”、“底部”、“底端”、“顶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落管调度系统,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包括:若干落管设备、斜面支板以及缓冲台架;所述斜面支板的上方设置若干所述落管设备,且所述斜面支板与各所述落管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与位置检测开关,所述辅助件用于向落于所述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用于检测落管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所述缓冲台架设置于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用于中转落管至下一工序。
在一实施方式中,一种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采用所述落管调度系统管理控制落管,包括下述步骤:
设定预设值范围,根据顺序滚落工况设定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
初始化操作,根据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的反馈信号干预落管操作,将落管滚落工况调整为顺序滚落工况;
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若是,则继续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清零设定,对各落管移出所述缓冲台架时的剩余时间进行清零操作。
上述落管调度系统及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通过设置与若干落管设备对应的斜面支板,从而使得由落管设备拔出的落管下落到斜面支板并朝向其倾斜面的低端位置自由滚落;在进行管理控制落管下落中,首先通过设定预设值范围,以保证落管在预设值范围内进行落管,并通过初始化操作将落管工况调整为顺序执行落管操作的工况开始情况,在启动落管操作后,通过分析判断相邻落管的剩余时间比较分析是否其在预设值范围,从而可根据情况随时分析判断当前是否继续执行落管操作或等待落管操作,在完成落管操作后做清理处理以便对下一次执行落管操作做准备,通过对落管调度系统的管理控制,有效避免落管下落过程中发生相互碰撞问题,减少人工干预操作,极大提升落管操作效率。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所述落管调度系统进行说明,以进一步理解所述落管调度系统的发明构思。请参阅图1,一种落管调度系统10,所述的落管调度系统包括:若干落管设备100、斜面支板200以及缓冲台架300;所述斜面支板200的上方设置若干所述落管设备100,且所述斜面支板200与各所述落管设备10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210与位置检测开关220,所述辅助件210用于向落于所述斜面支板200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220用于检测落管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所述缓冲台架300设置于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用于中转落管至下一工序。
具体地,落管设备100是生产或存储落管的设备,落管首先通过落管设备落入到斜面支板200上向前滚动输送。在铸造领域中落管设备100多为浇注机,落管浇注后由落管设备100拔出采用斜面支板200承载分别输送。在本实施例中,落管设备100至少设置2个,这样两个落管设备100拔出的落管时间节拍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避免两个落管设备100拔出的落管在倾斜设置的斜面支板200上滚落时发生碰撞。而为了使得落管设备100拔出的落管纷纷落入到斜面支板200上,需要将落管设备100设置于斜面支板200的上方,从而使得落管能够准确地落入到斜面支板200上。
进一步地,斜面支板200倾斜设置,使得各个落管能够在斜面助力作用下自由滚落,而在若干落管朝向各斜面支板200的低端方向滚落时通过在斜面支板200的低端设置缓冲台架300使得落管最终到达缓冲台架300等到中转至下一工序。需要说明的是,缓冲台架300具有水平支撑台面,这样当落管到达缓冲台架300时将在支撑台面上停止运行。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斜面支板200上设置有若干凹槽230,每一所述凹槽对应一所述落管设备100。也就是说,当落管通过落管设备100拔出时首先落入到斜面支板200的对应凹槽内,通过设置凹槽以避免落管直接在斜面支板200上自由滚落,从而容易出现相邻落管之间发生碰撞问题。进一步地,当管理系统开始执行正常落管控制操作时,则处于凹槽内的各个落管需要辅助外力将其从凹槽内取出以实现在斜面支板200上自由滚落。具体地,通过在斜面支板200与各落管设备100对应的位置处设置辅助件210,采用辅助件210对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使其由凹槽拔出。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辅助件210为拨挡,拨挡设置在凹槽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拨挡具有弹力,当拨动其朝向一侧倾斜时利用其自由恢复力将凹槽内的落管抵接使其从凹槽内拔出继而朝向斜面支板200运动。
为了进行准确计数,从而便于落管调度系统对斜面支板200上的各落管进行有顺序的调控,本实施例通过在斜面支板200上设置位置检测开关220,通过位置检测开关220实时反馈落管在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从而便于落管调度系统能够按照反馈信号做出准确调整落管的顺序和时间,避免落管之间发生碰撞。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位置检测开关220为光电检测开关。即,通过光电信号反馈落管的经过信息,以便落管调度系统实时将落管时间进行系统计量。
为了将缓冲台架上的落管中转至下一工序的时间进行准确计量,以便安排其他落管的下落时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台架300上设置有缓冲槽310,用于限定落管,且所述缓冲槽310处设置有所述位置检测开关220与所述辅助件210。即,落管在缓冲台架300的水平支撑平台上开设的缓冲槽310内停放,当其到达该缓冲槽310内时,通过检测开关220及时计量即到达时间,从而便于落管调度系统及时安排其他落管的下落时机。进一步通过设置辅助件210,从而使得在进行中转落管时,通过辅助件210即可实现将落管从缓冲槽310内取出。
上述落管调度系统,通过设置与若干落管设备对应的斜面支板,从而使得由落管设备拔出的落管下落到斜面支板并朝向其倾斜面的低端位置自由滚落;进一步为了准确控制各个落管的落管时机以避免相互发生碰撞,通过在斜面支板与各落管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以便通过辅助件向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使其启动下落,通过设置位置检测开关以便及时将落管的经过实际进行计量,从而使得落管调度系统可以根据反馈的计量信息按照预设顺序下落的程序进行控制落管下落,有效避免落管下落过程中发生相互碰撞问题,减少人工干预操作,极大提升落管操作效率。
上述落管调度系统在进行落管顺序操作中,具体采用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进行顺序控制落管。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一种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采用所述落管调度系统管理控制落管,包括下述步骤:
S110:设定预设值范围,根据顺序滚落工况设定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
在该步骤中,首先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在各个落管设备中拔出的落管在斜面支板滚落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相互碰撞的工况下,相邻两个落管从开始滚落到最终到达缓冲台架期间所经历的时间为相邻落管剩余时间,并将该落管剩余时间定义成预设值范围。也就是说,落管不发生碰撞的工况是顺序滚落工况,在顺序滚落工况下相邻落管之间的滚落剩余时间即为预设值范围。另外,需要强调的是,预设值范围是一个时间数据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时间数值,在本步骤中在实验获取预设值范围一方面考虑不发生碰撞的最小时间点,另一方面兼顾效率确定最大的时间点,在最小和最大时间点之间相邻落管都不会发生碰撞。
需要说明的是,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采用的是上位机PLC控制实现,即PLC接收落管调度系统当前工况中各个落管下落至斜面支板时间点、在斜面支板滚落时间以及到达缓冲台架所剩余时间信号,同时根据接收到的各个时间信号按照保证各个落管不发生碰撞的要求调整各个落管的下落及滚落时间,并将调整信号发送至落管调度系统按照调整后信息进行操作。
S120:初始化操作,根据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的反馈信号干预落管操作,将落管滚落工况调整为顺序滚落工况;
应该理解的是,上位机PLC控制落管不发生碰撞的落管操作中,需要首先将当前的落管工况进行调整,使得其符合PLC控制系统能够按照顺序落管的步骤执行控制操作。因此,本步骤中所述初始化操作,指对当先放落管调度系统的工况调整至PLC控制落管按照不会发生相互碰撞的顺序滚落工况的状态,其中当前工况包括落管调度系统突然断电后上电、正常启停等情况的调整。而判断是否当前工况符合顺序落管工况状态,则通过落管调度系统中位置检测开关所反馈信号,采用人工或自动干预落管操作,将落管滚落工况调整为顺序滚落工况。具体地,当斜面支板上存在部分落管,则可通过人工拨动辅助件或自动控制辅助件将斜面支板上的各个落管分别通过该干预操作使得其纷纷落入到缓冲台架并转移至下一工位,此时斜面支板上没有落管存在,当启动落管调度系统后,PLC控制系统将使落管按照顺序滚落工况下落。通过初始化操作,有利于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能够不受前述操作的影响,而按照PLC既定程序执行落管操作,极大提高落管按照顺序下落不发生碰撞的操作效率。
S130: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若是,则继续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应该理解的是,发生碰撞的情况只有相邻落管才会首先发生,因此在进行判断分析时,主要分析相邻落管其落管滚落的剩余时间是否在不发生相互碰撞的工况下的预设值范围内。PLC上位机根据落管在经过各个位置检测开关时所获取的时间计量其滚落剩余时间,按照追击理论,可知后面滚落的落管剩余时间要大于前面滚落的落管剩余时间,否则二者就会发生相撞。另外需要综合考虑不同落管在斜面支板的不同落管位置和时机判断分析是否继续执行落管操作或暂时停止,等待到达顺序落管工况的时机再开始落管操作。因此,在本步骤中主要分析下述几种操作情况下的落管的控制过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的步骤包括: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应该理解的是,当两个相邻落管之间其滚落时间相同,则最终将在斜面支板上的某一位置开始同步落入缓冲台架,这样导致两个落管必然发生碰撞,则此时需要停止当前的落管操作步骤,需要等待执行落管操作,等待相邻落管的剩余滚落时间错开,然后重新按照顺序滚落工况执行落管操作,这样保证落管之间能够按照既定的顺序落管,而避免发生碰撞。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否,则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不相同,则是否会发生碰撞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情况下相邻落管的剩余时间。本实施例中,按照斜面支板的摩擦力相同的情况下,且在相同时间点同时释放落管,判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应该理解的是,当斜面支板的摩擦力相同,则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下落速度大于位于底端位置的落管下落速度,按照追击原理,如果滚落较快的位于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滚落时间大于位于低端位置的落管的剩余时间,则高端位置的落管则不会追击到位于低端位置的落管,则二者也将不会发生碰撞问题,相反,则需要等待执行落管操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当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先放落管,则判断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大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点释放高度不同位置处的落管的剩余时间。即,如果先释放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的落管,将其设定成先放落管,计量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进一步判断后释放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的落管,将其设定成后放落管,计量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则由于先后放落管在斜面支板的不同位置开始滚落,其滚落速度不同,后放落管速度大于先放落管速度,则后放落管与先放落管之间呈现追击,要想实现二者不发生追击碰撞问题,则需要控制后放落管滚落时长大于先放落管时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当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先放落管,且先放落管在通过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落管位置后释放后放落管,则判断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大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斜面支板上的高端位置的落管先释放,其低端位置的落管后释放,进一步判断高端位置的落管在经过低端落管释放位置时,低端位置的落管是否释放,如果已经释放,则高端位置的落管追击低端位置的落管;如果低端位置的落管没有释放,则低端位置的落管追击高端位置的落管。在本实施例中判断分析的是,高端位置先放落管已经经过低端位置后放落管的释放点,这样后放落管成为分析追击时间的高端位置的落管,而先放落管成为低端位置的落管,此时换位成前述实施例的情况,分析后放落管剩余滚落时间是否大于先放落管的时间,如果是,则按照追击原理,后放落管与先放落管不会发生追击碰撞问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当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先放落管,且先放落管在没有到达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落管位置时释放后放落管,则判断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小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斜面支板上的高端位置的落管先释放,其低端位置的落管后释放,进一步判断高端位置的落管在经过低端落管释放位置时,低端位置的落管是否释放,如果低端位置的落管在先放落管到达其落管位置时已经释放。也就是说,先放落管没有越过后放落管点的情况,则高端位置的落管追击低端位置的落管,进一步分析先放落管剩余滚落时间是否大于后放落管的时间,如果是,则按照追击原理,先放落管与后放落管不会发生追击碰撞问题。
S140:清零设定,对各落管移出所述缓冲台架时的剩余时间进行清零操作。
即,在完成落管操作后,需要在PLC上位机中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清零操作,以便对下一次执行落管操作做好准备。根据落管控制方法,PCL中所记录的主要是各个落管从落管设备落到斜面支板到其滚落至缓冲台架所经过的时间或者在倾斜支板上的某一处位置到其滚落至缓冲台架的剩余时间。而当所有落管均完成下落操作后,需要在缓冲台架位置作为中转站将其移到另一工序中,清零处理操作也是从此刻开始计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的步骤中还包括下述步骤:修正落管滚落工况,根据所述斜面支板的使用情况同步校正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即,在进行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进行测定设置时,需要考虑落管调度系统中各个部件的情况进行设定,如上述实施例考虑到的倾斜支板的表面摩擦力等情况,需要在测定时考虑该部分情况将摩擦力不同时其落管滚落时间的不同计入到剩余时间测算范围内,这样有利于更加精准地控制各个落管的下落步序,以保证各个落管按照既定的顺序落管工况下进行落管。
进一步地,修正落管滚落工况的步骤中包括对不同规格的落管进行校正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即,对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落管而言,其在斜面支板上的滚落速度不相同,则相应地其预设的相邻落管的剩余滚落时间及时在相同工况条件下也不相同,所以PLC上位机在进行落管的管理控制中,需要对不同规格的落管做出分析判断,然后根据其不同情况调整预设时间,从而实现整个落管调度系统在进行落管调度操作时,可有效调控各个落管不发生相互碰撞。
上述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在进行管理控制落管下落中,首先通过设定预设值范围,以保证落管在预设值范围内进行落管,并通过初始化操作将落管工况调整为顺序执行落管操作的工况开始情况,在启动落管操作后,通过分析判断相邻落管的剩余时间比较分析是否其在预设值范围,从而可根据情况随时分析判断当前是否继续执行落管操作或等待落管操作,在完成落管操作后做清理处理以便对下一次执行落管操作做准备,通过对落管调度系统的管理控制,有效避免落管下落过程中发生相互碰撞问题,减少人工干预操作,极大提升落管操作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落管调度系统管理控制落管;
所述落管调度系统包括:若干落管设备、斜面支板以及缓冲台架;
所述斜面支板的上方设置若干所述落管设备,且所述斜面支板与各所述落管设备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辅助件与位置检测开关,所述辅助件用于向落于所述斜面支板上的落管提供辅助动力,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用于检测落管滚落过程中的经过信号;所述缓冲台架设置于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用于中转落管至下一工序;
所述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设定预设值范围,根据顺序滚落工况设定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
初始化操作,根据所述位置检测开关的反馈信号干预落管操作,将落管滚落工况调整为顺序滚落工况;
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若是,则继续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清零设定,对各落管移出所述缓冲台架时的剩余时间进行清零操作;
所述顺序滚落工况为落管不发生碰撞的工况;
所述相邻落管剩余时间为相邻两个落管从开始滚落到最终到达所述缓冲台架期间所经历的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台架上设置有缓冲槽,用于限定落管,且所述缓冲槽处设置有所述位置检测开关与所述辅助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相邻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在预设值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相邻两个落管的滚落剩余时间是否相同,若否,则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
当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先放落管,则判断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大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
当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先放落管,且先放落管在通过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落管位置后释放后放落管,则判断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大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相邻落管中位于斜面支板高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是否大于位于斜面支板低端位置的落管剩余时间的步骤中包括:
当所述斜面支板的高端位置先放落管,且先放落管在没有到达所述斜面支板的低端位置的后放落管的落管位置时释放后放落管,则判断后放落管的剩余时间是否小于先放落管的剩余时间,若否,则等待执行所述落管设备的落管下落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落管调度系统执行落管操作的步骤中还包括下述步骤:
修正落管滚落工况,根据所述斜面支板的使用情况同步校正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管的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修正落管滚落工况的步骤中包括对不同规格的落管进行校正相邻落管剩余时间的预设值范围。
CN202010728756.3A 2020-07-27 2020-07-27 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8723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8756.3A CN111872343B (zh) 2020-07-27 2020-07-27 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8756.3A CN111872343B (zh) 2020-07-27 2020-07-27 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2343A CN111872343A (zh) 2020-11-03
CN111872343B true CN111872343B (zh) 2022-02-18

Family

ID=7320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8756.3A Active CN111872343B (zh) 2020-07-27 2020-07-27 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2343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3335A (zh) * 2018-01-30 2018-06-08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gv设备的物流多任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631342A (en) * 1948-04-02 1953-03-17 Pacific Cast Iron Pipe & Fitti Molding and casting apparatus
US2731690A (en) * 1954-07-29 1956-01-24 American Cast Iron Pipe Co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entrifugally cast tubular metal articles
DE1262519B (de) * 1963-07-18 1968-03-07 Peter Stuehlen Fa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Loesen von Gussrohren mit an beiden Enden angegossenen Flanschen aus einer mit Formsand ausgekleideten Schleudergiessform
US3397735A (en) * 1965-10-23 1968-08-20 Shahmoon Ind Inc Pull and spray station for centrifugal casting machine
JPS54120166A (en) * 1978-03-09 1979-09-18 Nippon Steel Corp Method of minimizing noise in transporting steel pipes
JPH03223016A (ja) * 1990-01-26 1991-10-02 Daido Steel Co Ltd 搬送材料の検出装置
JPH07328552A (ja) * 1994-06-14 1995-12-19 Daido Steel Co Ltd 金属成形品の判別装置
GB2396126B (en) * 2001-10-09 2005-03-23 Honda Motor Co Ltd Centrifugal casting equipment
CN203268328U (zh) * 2013-05-21 2013-11-06 亿鸿环保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分料装置
EP2866337B1 (en) * 2013-08-30 2016-09-28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Slider for linear conveyer and linear conveyer
CN203781177U (zh) * 2014-02-26 2014-08-2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管材防碰撞降噪音装置
CN105540130B (zh) * 2015-12-30 2018-02-02 金石机器人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转子用重力料道
DE102016109313A1 (de) * 2016-05-20 2017-11-23 Deutsche Post Ag Rutsche für Stückgut und Verfahren zur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Rutsche
CN106395234B (zh) * 2016-08-04 2018-10-02 眉山德鑫航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航空行李包的可调式双滑槽
CN107671127B (zh) * 2017-08-25 2019-05-31 宝钢特钢韶关有限公司 用于棒材编组收集台架防止圆钢尾部弯曲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840114B (zh) * 2017-11-09 2019-11-19 宣城加特林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活动式运输通道的疏通方法
CN108637201B (zh) * 2018-07-27 2023-07-18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接管车和接管托轮的位置检测装置及热模离心机接管车
CN109677834A (zh) * 2019-02-15 2019-04-26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薄板零件的缓存滑道机构
CN210231519U (zh) * 2019-03-25 2020-04-03 江苏宇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离心铸管的自动生产线
CN110918922B (zh) * 2019-12-26 2020-11-17 安徽省天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缸套铸件取料及清理机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3335A (zh) * 2018-01-30 2018-06-08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gv设备的物流多任务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2343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4361B (zh) 一种等间隙轧钢控制方法
CN110802207A (zh) 一种连铸坯组合压下方法
CN111872343B (zh) 落管调度系统及其管理控制方法
CN111438193B (zh) 一种防止粗轧板坯轧制追尾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
CN101028642B (zh) 滚丝机的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
CN103240277A (zh) 热轧线的控制装置
JP5768467B2 (ja) 熱間圧延ラインにおける圧延鋼板の仕上げ出側温度制御方法
EP2448686B2 (en) Rolling process and relating longitudinal, multi-stand rolling mill of continuous, restrained type for hollow bodies
CN107671127B (zh) 用于棒材编组收集台架防止圆钢尾部弯曲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600770B (zh) 一种用于连铸更换下水口时减少钢坯废品量的系统及方法
CN102234715B (zh) 初轧炉群交叉出钢控制方法
CN103273641B (zh) 一种吹瓶机的瓶坯输送装置
CN105817485B (zh) 一种对热轧卷取擦伤缺陷的控制方法
CN203579857U (zh) 一种自动送板机的托板检测装置
CN105499308B (zh) 一种高速线材生产中托板控制方法
CN100443200C (zh) 双连铸机四流单辊道三加热炉中薄板坯直装物流控制方法
KR101736573B1 (ko) 연주압연방법 및 연주압연장치
CN207927868U (zh) 尖角袢推烫模具
CN109482834B (zh) 一种连铸拉矫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KR101676138B1 (ko) 연주압연방법 및 연주압연장치
KR102089147B1 (ko) 열연압연의 폭압연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042206B1 (ko) 정리대 컨베이어 속도 제어 장치
CN115591939A (zh) 一种二层式冷床方坯连铸机自动出坯系统设计方法
CN212688148U (zh) 推钢式加热炉防止钢坯粘钢的装置
KR970000374B1 (ko) 선재압연설비에 있어서 선재분할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