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0140A -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0140A
CN111870140A CN202010753833.0A CN202010753833A CN111870140A CN 111870140 A CN111870140 A CN 111870140A CN 202010753833 A CN202010753833 A CN 202010753833A CN 111870140 A CN111870140 A CN 111870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ing
exhaust
controlling
cooking apparatus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538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云祥
韩平英
梅若愚
吕伟刚
程志喜
杨云
薛钊强
郑怀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538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01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0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01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47J37/0641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air fry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烹饪设备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排气装置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至少包括风叶,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进入蒸煮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保持第一时长;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将第一加热装置和热风组件相结合,可实现先蒸后烤的烹饪方式,既能够得到烘烤食物,又能够保证食材内部水分适宜,保证食材内外熟化程度一致,提升烹饪效果,保证食物口感较佳。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厨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一种烹饪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空气炸锅,一般都是直接将食材放在锅体里,用热空气将食物烤熟,烘烤的时间比较久,导致食材里水分大量散失,最后食材(尤其食材表面)比较干,如果食材比较厚得话,甚至可能出现表面烤糊了,内部还没有烤熟的情况,导致食材内外熟化不一样。烘烤完成以后的食材口感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排气装置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至少包括风叶,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进入蒸煮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保持第一时长;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排气装置和热风组件运行,可完成先蒸后烤的烹饪方案,先后经历蒸煮、排气、烘烤三个烹饪阶段,使食材先在熟化的同时充分吸收水分,再进行烘烤,能够保证食材内部水分适宜,保证食材内外熟化程度一致,提升烹饪效果,保证食物口感较佳。具体而言,当烹饪设备启动时,首先进入蒸煮模式。此时控制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加热烹饪设备的锅体中的水,随着水温的升高和蒸汽的产生,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会逐渐升高,当升高至进入目标温度范围,则认为达到了蒸煮模式的温度条件,可开始计时。此后,在第一时长内通过控制第一加热装置运行,将烹饪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范围内,可实现保温、保压、保湿。当蒸煮计时达到第一时长后,即可生成排气指令,也就是说,排气指令是反映蒸煮计时达到第一时长的指令,此时通过开启排气装置,可排出烹饪腔内的蒸汽,此时第一加热装置可继续运行,以将烹饪腔内的水分蒸干,确保后续烘烤效果。当确定烹饪腔内的水分蒸干后,可进入烘烤模式,令运行热风组件,利用热风烘烤食材,实现最终的烘烤。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热风组件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包括: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热风组件的风叶启动,控制热风组件的第二加热装置和/或第一加热装置启动。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烘烤模式的控制方案。气流方面,通过控制风叶运行可扰动气流,而风叶属于热风组件的一部分,因而必然运行热风组件。加热方面,可利用热风组件的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二者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其中,当启动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中的一个时,可减少运行负荷。具体启动第二加热装置时,可将第二加热装置和风叶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启动热风组件,可简化控制策略,并且由于此前两个阶段第一加热装置运行时间较长,此时不再运行第一加热装置,有助于缩短第一加热装置的连续工作时长,延长第一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当既启动第二加热装置又启动第一加热装置时,由于第二加热装置和风叶通常从顶部送热风,热风流经食材后,热量会被食材吸收,使得气流温度下降,通过运行第一加热装置,可在底部提供热源以保证烘烤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还包括:进入烘烤模式,开始烘烤计时;确定烘烤计时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控制热风组件的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关闭。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如何退出烘烤模式,也就是如何结束烘烤阶段。从结束条件上来说,可借助烘烤时长确定是否结束烘烤阶段,具体在启动烘烤阶段时就开始计时,通过判断计时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时长即可确定是否结束烘烤。从结束时的控制操作上来说,可控制作为热源的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关闭,即可结束烘烤,使得方案简洁可靠。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进入烘烤模式,控制排气装置保持开启。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烘烤模式下保持排气装置开启,可解除烹饪腔的封闭,使烹饪腔与外部环境连通,一方面可引入外界空气,增大气流量。另一方面,可便于烘烤时食物快速排出蒸煮时吸收的水分,使食物表面可以快速烤干脆化,例如对于蒸煮过的鸡肉,可以快速将鸡皮脆化,提高食物口感。此外还能够避免烘烤阶段烹饪腔内压力过高而造成安全隐患,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之后,在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之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判断烹饪设备的锅体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干烧温度,若烹饪设备的锅体温度大于等于干烧温度,则控制烹饪设备进入烘烤模式。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进入烘烤模式的一种方案,也即如何判定烹饪腔内的水分蒸干。由于在水分未蒸干时,第一加热装置传递至锅体的热量会继续传递给水,以实现水的蒸发,因而锅体的温度不会过高。当水分蒸干后,锅体的散热量大幅降低,会导致锅体迅速升高。通过将锅体温度与干烧温度做比较,可以可靠地判断锅体内的水分是否蒸干,据此确定是否进入烘烤模式,可以实现简便、可靠的烹饪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判断烹饪设备的锅体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干烧温度,包括:判断是否接收到烹饪设备的防干烧温控器的跳断信号。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利用防干烧温控器实现锅体温度的检测。通过引入干烧保护使用的防干烧温控器,可利用防干烧温控器的跳断信号准确确定锅体内的水是否蒸干,并在水分蒸干的情况下直接关闭第一加热装置,实现简洁可靠的排气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烘烤模式,判断是否接收到防干烧温控器的复位信号,接收到复位信号则控制第一加热装置启动加热。
在该设计中,针对利用防干烧温控器的跳断信号判断锅体温度的情况,在进入烘烤阶段时,具体还可将跳断的防干烧温控器复位,可保证后续防干烧温控器的正常工作。根据复位信号启动第一加热装置,可在烘烤阶段继续利用第一加热装置实现烘烤加热,并且由于防干烧温控器已复位,可保证用电安全。具体而言,防干烧温控器存在工作温度区间,当锅体温度高于工作温度区间的上限时,防干烧温控器会跳断,使第一加热装置关闭,锅体温度迅速下降;当锅体温度降至低于工作温度区间的下限时,防干烧温控器可自行复位,使得第一加热装置重新启动,继续加热锅体,从而在烘烤阶段将锅体的温度控制在工作温度区间的上限以下,既可利用第一加热装置实现烘烤加热,又可保障产品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在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之后,在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之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烹饪设备的锅体内的水量并开始排气计时;根据水量和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确定排气所需的排气时长;判断排气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排气时长,若排气计时的时长达到排气时长,则控制烹饪设备进入烘烤模式。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进入烘烤模式的另一种方案,也即如何判定烹饪腔内的水分蒸干。该方案利用锅体内的水量和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估算排气时长,利用排气计时判断烹饪腔内的水分是否蒸干,以确定是否结束排气阶段而进入烘烤阶段,不必反复检测锅体温度,只需利用计时器的计时功能即可实现,有助于简化控制方案,降低运算负荷。具体地,可配置相应的水量检测装置,例如红外传感器以检测水位,又如称重传感器以检测盛水的锅体的重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排气指令启动风叶。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排气阶段启动热风组件的风叶,可扰动烹饪腔内的气流,加速蒸汽的排出,有助于提升排气速度,缩短烹饪耗时。可以理解的是,虽然风叶可以加速排气,但在排气阶段仍然需要配合运行第一加热装置,以将水分蒸发成蒸汽,才能排尽烹饪腔内的水分,以保证后续烘烤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排气指令启动烹饪设备的抽气装置。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烹饪设备还包括与烹饪腔相连通的抽气装置例如气泵、负压风机,可将烹饪腔内的气体抽出,从而在排气阶段运行以提升排气速度,缩短烹饪耗时。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抽气装置可以将气体抽出烹饪腔,但在排气阶段仍然需要配合运行第一加热装置,以将水分蒸发成蒸汽,才能排尽烹饪腔内的水分,以保证后续烘烤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和锅盖,在进入蒸煮模式之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锅盖和锅体是否合盖到位,并检测排气装置是否处于封堵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的位置;若锅盖和锅体合盖到位且排气装置处于封堵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的位置,控制烹饪设备进入蒸煮模式,其中蒸煮模式为高压蒸煮模式。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蒸煮模式的准备条件。通过在进入蒸煮模式前保证锅体和锅盖合盖到位,并保证排气装置封堵排气通道,可令锅体和锅盖围成的烹饪腔处于相对密闭的状态,有助于在蒸煮阶段提升烹饪腔内的压力,实现压力锅模式的高压烹饪,有助于提升蒸汽温度,实现高温蒸煮,提升烹饪效果。具体地,可采用干簧管和磁性件相配合来检测锅盖和锅体是否合盖到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若锅盖和锅体未合盖到位,输出合盖提示信息。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当判定锅体和锅盖未合盖到位时的控制方案。通过输出合盖提示信息,可提示用户及时操作合盖,既保护了烹饪安全,又避免了不合盖导致的烹饪中断,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排气装置未处于封堵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的位置,控制排气装置封堵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当判定排气装置未封堵排气通道时,针对排气装置为电动装置的情况,可主动控制排气装置封堵到位,确保了高压蒸煮模式的顺利实现,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排气装置未处于封堵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的位置,输出封堵提示信息。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当判定排气装置未封堵排气通道时,针对排气装置为手动装置的情况,可输出封堵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及时关闭排气装置,确保了高压蒸煮模式的顺利实现,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蒸煮模式,根据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控制排气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处于目标湿度范围内。
在该设计中,进一步限定了在蒸煮模式下还对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进行检测,并据此控制排气装置的运行,以将烹饪湿度控制在目标湿度范围内。该方案尤其适用于高压蒸煮模式。通过在蒸煮阶段将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即可避免湿度不足造成的食材水分不足,又可避免湿度过高时后续烘烤阶段水分大量滞留或延长烘烤时间,保证了食材内部水分适宜,烹饪完成后食材内外熟化程度一致。进一步地,还可检测食材的体积或厚度,对于不同的体积或厚度,相应配置适宜的目标湿度范围,例如体积越大或厚度越厚,目标湿度范围的取值越高,可实现更灵活有效的湿度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锅体、热风组件、第一加热装置、排气装置、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锅体形成烹饪腔;热风组件能够加热并扰动烹饪腔内的空气;第一加热装置能够提升锅体的温度;排气装置与烹饪腔相连通。处理器能够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因而具备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备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蒸煮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排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烘烤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烹饪设备,100锅体,102烹饪腔,104置物篮,106支撑脚,200热风组件,202导风罩,204加热腔,206第二加热装置,208风叶,210驱动装置,300第一加热装置,400排气装置,402排气通道,500盖体,600壳体,700防干烧温控器,800抽气装置,902存储器,904处理器,2水,3蒸汽,4食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1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需说明的是,图1至图3中的箭头方向代表蒸汽的运动方向。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排气装置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至少包括风叶。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2,进入蒸煮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保持第一时长;
S104,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
S106,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排气装置和热风组件运行,可完成先蒸后烤的烹饪方案,先后经历蒸煮、排气、烘烤三个烹饪阶段,使食材先在熟化的同时充分吸收水分,再进行烘烤,能够保证食材内部水分适宜,保证食材内外熟化程度一致,提升烹饪效果,保证食物口感较佳。
具体而言,当烹饪设备启动时,首先进入蒸煮模式。此时控制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加热烹饪设备的锅体中的水,随着水温的升高和蒸汽的产生,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会逐渐升高,当升高至进入目标温度范围,则认为达到了蒸煮模式的温度条件,可开始计时。此后,在第一时长内通过控制第一加热装置运行,将烹饪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范围内,可实现保温、保压、保湿。具体地,第一时长与食材的种类和量相关,可经试验确定。控制第一加热装置运行时,可按照恒定的加热功率运行,并根据烹饪温度与目标温度范围的关系控制第一加热装置启停,例如将目标温度范围内的一个合理的中间温度值作为目标温度,在烹饪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关闭第一加热装置,此时烹饪温度可在余热的作用下继续升温而不超过目标温度范围的上限,并随后降低,当烹饪温度降至目标温度以下时重新启动第一加热装置,此时烹饪温度可能继续下降但不至于低于目标温度范围的下限,并随后上升,如此反复,直到达到第一时长。此外,也可以根据烹饪温度与目标温度范围的关系调整第一加热装置的功率,类似地,当烹饪温度高于目标温度时,可降低加热功率,当烹饪温度低于目标温度时,可升高加热功率。
当蒸煮计时达到第一时长后,即可生成排气指令,也就是说,排气指令是反映蒸煮计时达到第一时长的指令,此时通过开启排气装置,可排出烹饪腔内的蒸汽,此时第一加热装置可继续运行,以将烹饪腔内的水分蒸干,确保后续烘烤效果。其中,当排气装置为手动装置时,可依据排气指令输出排气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手动开启排气装置;当排气装置为电动装置时,则可依据排气指令控制排气装置开启。
当确定烹饪腔内的水分蒸干后,可进入烘烤模式,令运行热风组件,利用热风烘烤食材,实现最终的烘烤。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热风组件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上述S106具体包括: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热风组件的风叶启动,控制热风组件的第二加热装置和/或第一加热装置启动。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烘烤模式的控制方案。气流方面,通过控制风叶运行可扰动气流,而风叶属于热风组件的一部分,因而必然运行热风组件。加热方面,可利用热风组件的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二者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其中,当启动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中的一个时,可减少运行负荷。具体启动第二加热装置时,可将第二加热装置和风叶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启动热风组件,可简化控制策略,并且由于此前两个阶段第一加热装置运行时间较长,此时不再运行第一加热装置,有助于缩短第一加热装置的连续工作时长,延长第一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当既启动第二加热装置又启动第一加热装置时,由于第二加热装置和风叶通常从顶部送热风,热风流经食材后,热量会被食材吸收,使得气流温度下降,通过运行第一加热装置,可在底部提供热源以保证烘烤温度。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106具体还包括:进入烘烤模式,开始烘烤计时;确定烘烤计时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控制热风组件的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如何退出烘烤模式,也就是如何结束烘烤阶段。从结束条件上来说,可借助烘烤时长确定是否结束烘烤阶段,具体在启动烘烤阶段时就开始计时,通过判断计时是否达到预设的第二时长即可确定是否结束烘烤。其中,第二时长与食材的种类和量相关,可经试验确定。从结束时的控制操作上来说,可控制作为热源的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关闭,即可结束烘烤,使得方案简洁可靠。可以理解的是,在控制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关闭时,对于处于启动状态的元件则予以关闭,对于处于关闭状态的元件则保持关闭即可。对于风叶,可在烘烤计时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时,同时关闭风叶,也可控制风叶继续运行一定时长,以为烹饪腔散热。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进入烘烤模式,控制排气装置保持开启。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烘烤模式下保持排气装置开启,可解除烹饪腔的封闭,使烹饪腔与外部环境连通,一方面可引入外界空气,增大气流量。另一方面,可便于烘烤时食物快速排出蒸煮时吸收的水分,使食物表面可以快速烤干脆化,例如对于蒸煮过的鸡肉,可以快速将鸡皮脆化,提高食物口感。此外还能够避免烘烤阶段烹饪腔内压力过高而造成安全隐患,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S202,进入蒸煮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保持第一时长;
S204,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
S206,判断烹饪设备的锅体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干烧温度,若是,则转到S208,若否,则返回S206;
S208,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进入烘烤模式的一种方案,也即如何判定烹饪腔内的水分蒸干。由于在水分未蒸干时,第一加热装置传递至锅体的热量会继续传递给水,以实现水的蒸发,因而锅体的温度不会过高。当水分蒸干后,锅体的散热量大幅降低,会导致锅体迅速升高。通过将锅体温度与干烧温度做比较,可以可靠地判断锅体内的水分是否蒸干,据此确定是否进入烘烤模式,可以实现简便、可靠的烹饪控制。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206的判断可执行为判断是否接收到烹饪设备的防干烧温控器的跳断信号。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了利用防干烧温控器实现锅体温度的检测。通过引入干烧保护使用的防干烧温控器,可利用防干烧温控器的跳断信号准确确定锅体内的水是否蒸干,并在水分蒸干的情况下直接关闭第一加热装置,实现简洁可靠的排气控制。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烘烤模式,判断是否接收到防干烧温控器的复位信号,接收到复位信号则控制第一加热装置启动加热。
在该实施例中,针对利用防干烧温控器的跳断信号判断锅体温度的情况,在进入烘烤阶段时,具体还可将跳断的防干烧温控器复位,可保证后续防干烧温控器的正常工作。根据复位信号启动第一加热装置,可在烘烤阶段继续利用第一加热装置实现烘烤加热,并且由于防干烧温控器已复位,可保证用电安全。具体而言,防干烧温控器存在工作温度区间,当锅体温度高于工作温度区间的上限时,防干烧温控器会跳断,使第一加热装置关闭,锅体温度迅速下降;当锅体温度降至低于工作温度区间的下限时,防干烧温控器可自行复位,使得第一加热装置重新启动,继续加热锅体,从而在烘烤阶段将锅体的温度控制在工作温度区间的上限以下,既可利用第一加热装置实现烘烤加热,又可保障产品安全。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如图7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S302,进入蒸煮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保持第一时长;
S304,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
S306,检测烹饪设备的锅体内的水量并开始排气计时;
S308,根据水量和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确定排气所需的排气时长;
S310,判断排气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排气时长,若是,则转到S312,若否,则返回S310;
S312,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进入烘烤模式的另一种方案,也即如何判定烹饪腔内的水分蒸干。该方案利用锅体内的水量和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估算排气时长,利用排气计时判断烹饪腔内的水分是否蒸干,以确定是否结束排气阶段而进入烘烤阶段,不必反复检测锅体温度,只需利用计时器的计时功能即可实现,有助于简化控制方案,降低运算负荷。具体地,可配置相应的水量检测装置,例如红外传感器以检测水位,又如称重传感器以检测盛水的锅体的重量。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8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S402,进入蒸煮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保持第一时长;
S404,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
S406,根据排气指令启动风叶;
S408,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排气阶段启动热风组件的风叶,可扰动烹饪腔内的气流,加速蒸汽的排出,有助于提升排气速度,缩短烹饪耗时。可以理解的是,虽然风叶可以加速排气,但在排气阶段仍然需要配合运行第一加热装置,以将水分蒸发成蒸汽,才能排尽烹饪腔内的水分,以保证后续烘烤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406也可执行为:根据排气指令启动烹饪设备的抽气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烹饪设备还包括与烹饪腔相连通的抽气装置例如气泵、负压风机,可将烹饪腔内的气体抽出,从而在排气阶段运行以提升排气速度,缩短烹饪耗时。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抽气装置可以将气体抽出烹饪腔,但在排气阶段仍然需要配合运行第一加热装置,以将水分蒸发成蒸汽,才能排尽烹饪腔内的水分,以保证后续烘烤效果。可以想到的是,也可同时启动风叶和抽气装置。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和锅盖,如图9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S502,检测锅盖和锅体是否合盖到位,若是,则转到S504,若否,则转到S506;
S504,检测排气装置是否处于封堵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的位置,若是,则转到S510,若否,则转到S508;
S506,输出合盖提示信息,并返回S502;
S508,控制排气装置封堵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并转到S510;
S510,进入蒸煮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保持第一时长,其中蒸煮模式为高压蒸煮模式;
S512,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
S514,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蒸煮模式的准备条件。通过在进入蒸煮模式前保证锅体和锅盖合盖到位,并保证排气装置封堵排气通道,可令锅体和锅盖围成的烹饪腔处于相对密闭的状态,有助于在蒸煮阶段提升烹饪腔内的压力,实现压力锅模式的高压烹饪,有助于提升蒸汽温度,实现高温蒸煮,提升烹饪效果。具体地,可采用干簧管和磁性件相配合来检测锅盖和锅体是否合盖到位。
其中,当判定锅体和锅盖未合盖到位时,通过输出合盖提示信息,可提示用户及时操作合盖,既保护了烹饪安全,又避免了不合盖导致的烹饪中断,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当判定排气装置未封堵排气通道时,针对排气装置为电动装置的情况,可主动控制排气装置封堵到位,确保了高压蒸煮模式的顺利实现,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针对排气装置为手动装置的情况,当判定排气装置未封堵排气通道时,S508可执行为输出封堵提示信息,输出完成后可转到S504以继续检测排气装置的状态,可提示用户及时关闭排气装置,确保了高压蒸煮模式的顺利实现,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10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S602,进入蒸煮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保持第一时长;
S604,在蒸煮模式,根据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控制排气装置运行,以令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处于目标湿度范围内;
S606,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
S608,进入烘烤模式,控制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限定了在蒸煮模式下还对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进行检测,并据此控制排气装置的运行,以将烹饪湿度控制在目标湿度范围内。该方案尤其适用于高压蒸煮模式。通过在蒸煮阶段将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即可避免湿度不足造成的食材水分不足,又可避免湿度过高时后续烘烤阶段水分大量滞留或延长烘烤时间,保证了食材内部水分适宜,烹饪完成后食材内外熟化程度一致。进一步地,还可检测食材的体积或厚度,对于不同的体积或厚度,相应配置适宜的目标湿度范围,例如体积越大或厚度越厚,目标湿度范围的取值越高,可实现更灵活有效的湿度控制。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S702,进入蒸煮模式,控制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产生蒸汽;
S704,确定蒸汽温度T满足T≥TA,开始计时得到保压时长t1;
S706,判断是否满足t1≥ta,若是,则转到S708,若否,则返回S702;
S708,打开排气装置;
S710,第一加热装置继续运行以蒸发水分;
S712,判断防干烧温控器是否跳断,若是,则转到S714,若否,则返回S710;
S714,启动热风组件的风叶和第二加热装置,开始计时得到烘烤时长t2;
S716,防干烧温控器复位,运行第一加热装置以干烧锅体;
S718,判断是否满足t2≥tb,若是,则转到S720,若否,则返回S716;
S720,关闭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一加热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烹饪时,首先在锅体100中加入适当的水2,将放有食材4的置物篮104放入锅体100中,安放盖体500。启动烹饪设备1工作,进入蒸煮状态,锅体100底部的第一加热装置300开始给锅体100中的水2加热,锅体100中产生高温的蒸汽3,进而蒸煮置物篮104里的食材4,进而保压状态下,食材4熟化的同时充分吸水。在如图1所示的蒸煮过程中,当食材4熟化充分吸水以后,如图2所示,打开排气装置400,进入排气状态,将锅体100里的蒸汽3排出锅外,进行加热直到锅体100中烧干为止,防干烧温控器700跳断,第一加热装置300停止工作。如图3所示,进入高温空气烘烤状态,排气装置400持续打开,热风组件200的第二加热装置206开始加热工作,驱动装置210带动风叶208转动,将第二加热装置206产生的热量吹到食材4上烘烤食材4,直到食材4烘烤好了,就停止工作。通过时间、温度检查将三个工作阶段串联起来,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1,能够实现先蒸后烤的烹饪方式,能够保证食材内外熟化程度一致,提升烹饪效果,保证食物口感较佳。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1,烹饪设备1包括锅体100、热风组件200、第一加热装置300和排气装置400。其中,锅体100形成烹饪腔102;热风组件200能够加热并扰动烹饪腔102内的空气;第一加热装置300能够提升锅体100的温度;排气装置400与烹饪腔102相连通。烹饪设备1还包括处理器904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902,处理器9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能够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1,锅体100内可形成烹饪腔102,第一加热装置300可加热锅体100,通过向烹饪腔102内注水并运行第一加热装置300,可令烹饪腔102中的水沸腾产生蒸汽,以蒸煮烹饪腔102内放置的食材,使食材在熟化的同时充分吸收水分。热风组件200则能够在烹饪腔102内形成热风以烘烤食材,将第一加热装置300和热风组件200相结合,可实现先蒸后烤的烹饪方式,既能够得到烘烤食物,又能够保证食材内部水分适宜,保证食材内外熟化程度一致,提升烹饪效果,保证食物口感较佳。此外,与烹饪腔102相连通的排气装置400可在开启状态下供蒸汽通过,以将烹饪腔102内的水分蒸干并排出烹饪腔102,可确保后续烘烤食材的烘烤效果。具体地,锅体100形成具有开口的烹饪腔102,烹饪设备1还包括盖体500和密封件(图中未示出),盖体500能够覆盖烹饪腔102的开口,密封件位于盖体500和锅体100之间,以密封烹饪腔102,可在蒸煮食材的过程中提升烹饪腔102内的压力,有助于提升蒸汽温度,实现高温蒸煮,提升烹饪效果。
具体地,烹饪设备1包括空气炸锅,即烹饪设备1主要用于烘烤食材,通过在锅体100底部设置第一加热装置300并配置排气装置400,可以使食材在蒸煮熟化的同时充分吸收水分,既能够得到烘烤食物,又能够保证食材内部水分适宜,保证食材内外熟化程度一致,提升烘烤烹饪效果,保证食物口感较佳。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烹饪设备1还包括置物篮104,置物篮104位于烹饪腔102中,置物篮104底部设支撑脚106,以与锅体100的底壁形成间隔。烹饪时先在锅体100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放有食材的置物篮104放入锅体100中,避免食材直接浸泡在水中。水沸腾蒸发产生的蒸汽可进入置物篮104以蒸煮食材,热风组件200产生的热风也可顺畅进出置物篮104以实现烘烤食材。当然,烹饪设备1也可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其组合:烤箱、蒸箱、炸烤箱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具体地,如图1所示,将第一加热装置300设置在锅体100的底部。由于为产生蒸汽,锅体100中加入的水量往往不多,此时底部的第一加热装置300可集中加热锅底。这一方面能够满足产生蒸汽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在排气阶段的后期甚至烘烤阶段需干烧锅体100,因而需对锅体100进行相应处理,以减少干烧对锅体100的损坏,故集中加热锅底时能够适当降低锅体100侧壁的抗干烧能力要求,可减化对锅体100的抗干烧处理,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此外,将第一加热装置300设置在底部可减少对侧方空间的占用,有助于缩小烹饪设备1的横向尺寸,使得烹饪设备1能够应用于较紧凑的空间,拓展了烹饪设备1的应用范围,并有助于简化产品结构。相应地,热风组件200可设置在锅体100的顶部,实现顶部送热风,使得锅体100的顶部和底部均存在热源,可在烘烤阶段提供全方位的热源。可以理解的是,除设置在锅体100的底部外,第一加热装置300也可设置在锅体100的侧方,还可同时设置在锅体100的底部和侧方,这都是本发明的实现方式,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具体地,第一加热装置300包括发热件和电磁感应第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可协调产品成本和期望实现的烹饪效果,实现丰富的锅体100加热方式。其中,发热件,例如发热丝、发热管、发热盘等,成本相对较低,能够产生热量并将热量传递给锅体100的结构,发热件可以与锅体100直接接触。电磁感应第二加热装置则无需与锅体100直接接触,通过在电磁线圈中通入电流产生磁场,锅体100在磁场中发热,实现锅体100升温,加热迅速且节省能耗,并具有安全、无明火、易操作的优势。
具体地,存储器9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9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9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9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9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9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上述处理器904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1,还包括排气通道402,排气装置400能够封堵或开启排气通道402。如图1所示,排气装置400封堵排气通道402后,可使烹饪腔102处于相对密闭的状态,有助于在蒸煮阶段提升烹饪腔102内的压力,实现压力烹饪,有助于提升蒸汽温度,实现高温蒸煮,提升烹饪效果。排气装置400开启排气通道402后,可解除烹饪腔102的封闭,使烹饪腔102与外部环境连通,如图2所示,在排气阶段可令蒸汽经排气通道402自然排出,如图3所示,在烘烤阶段则一方面可引入外界空气,增大气流量,另一方面,可便于烘烤时食物快速排出蒸煮时吸收的水分,使食物表面可以快速烤干脆化,例如对于蒸煮过的鸡肉,可以快速将鸡皮脆化,提高食物口感。此外还能够避免烘烤阶段烹饪腔102内压力过高而造成安全隐患,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可以理解的是,排气装置400可为包括阀体和阀芯的排气阀。
具体地,排气装置400和排气通道402的设置位置为锅体100的顶部。由于蒸汽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具有上升的运动趋势,将排气装置400和排气通道402设置在锅体100的顶部可顺应该趋势,有助于提高排气阶段的排气速度。进一步地,烹饪设备1还包括壳体600和盖体500,壳体600的顶部具有开口,盖体500能够覆盖壳体600的开口以与壳体600围成容纳腔,锅体100位于容纳腔中,排气装置400可与盖体500相连接,即在盖体500上设置排气通道402,也可在锅体100的顶端与盖体500之间留出间距,将排气装置400与壳体600相连接,即在壳体600上设置排气通道402,并在锅体100高度方向上令排气装置400位于锅体100和盖体500之间。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1,热风组件200包括形成加热腔204的导风罩202、位于加热腔204内的第二加热装置206和风叶208,且加热腔204与烹饪腔102相连通。第二加热装置206能够提升加热腔204内的空气的温度,再由风叶208将热空气吹入烹饪腔102内,也可理解为是风叶208转动以将第二加热装置206产生的热量吹向烹饪腔102,实现高温空气烘烤烹饪。通过设置导风罩202,一方面可在导风罩202上设置导风口,以调整进入烹饪腔102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有助于调整烹饪腔102内的流场,提升烘烤效率。另一方面,可避免第二加热装置206和风叶208直接暴露在烹饪腔102中,减少第二加热装置206和风叶208的油污集聚。具体地,导风罩202可与烹饪设备1的盖体500可拆卸连接,从而可将导风罩202拆卸清洗,也可拆卸下导风罩202以清洁风叶208和第二加热装置206,可保障食品安全。此外,如图3所示,加热腔204与排气装置400相连通,即排气装置400经加热腔204与烹饪腔102间接连通,在烘烤阶段,可使得从外界进入烹饪设备1内的空气先进入加热腔204升温,再进入烹饪腔102,有助于保证烹饪效果。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热风组件200还包括驱动装置210,如电机,以为风叶208的转动提供动力,驱动装置210可具体设置在盖体500内,以保护驱动装置210,避免受潮损坏,保证了用电安全。
具体地,如图3所示,第二加热装置206的设置位置在风叶208背离导风罩202的一侧,即风叶208位于第二加热装置206和导风罩202之间,使得第二加热装置206远离导风罩202。一方面,在排气阶段蒸汽可先与风叶208接触,避免第二加热装置206直接接触大量蒸汽,能够减少蒸汽对第二加热装置206的损坏,有助于延长第二加热装置206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提升烹饪设备1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此时第二加热装置206的布线不受风叶208转动的影响,既可缩短并简化第二加热装置206布线路径,又保证了第二加热装置206的线路安全,有助于简化结构,提高安全性。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1,还包括与锅体100相接触并与第一加热装置300相连接的防干烧温控器700,除实现基本的锅体100防干烧保护外,还可在排气阶段利用防干烧温控器700的跳断准确判断锅体100内的水是否蒸干,并在水分蒸干的情况下直接关闭第一加热装置300,实现简洁可靠的排气控制。
实施例五:
如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实施例五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1,还包括与烹饪腔102相连通的抽气装置800,例如气泵、负压风机,可在排气阶段运行以提升排气速度,缩短烹饪耗时。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抽气装置800可以将气体抽出烹饪腔102,但在排气阶段仍然需要配合运行第一加热装置300,以将水分蒸发成蒸汽,才能排尽烹饪腔102内的水分,以保证后续烘烤效果。
综上,如图1所示,烹饪时,首先在锅体100中加入适当的水2,将放有食材4的置物篮104放入锅体100中,安放盖体500。启动烹饪设备1工作,进入熏蒸状态,锅体100底部的第一加热装置300开始给锅体100中的水2加热,锅体100中产生高温的蒸汽3,进而熏蒸置物篮104里的食材4,进而保压状态下,食材4熟化的同时充分吸水。在如图1所示的熏蒸过程中,当食材4熟化充分吸水以后,如图2所示,打开排气装置400,进入排气状态,将锅体100里的蒸汽3排出锅外,进行加热直到锅体100中烧干为止,防干烧温控器700跳断,第一加热装置300停止工作。如图3所示,进入高温空气烘烤状态,排气装置400持续打开,热风组件200的第二加热装置206开始加热工作,驱动装置210带动风叶208转动,将第二加热装置206产生的热量吹到食材4上烘烤食材4,直到食材4烘烤好了,就停止工作。通过时间、温度检查将三个工作阶段串联起来,完成整个工作流程。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而具备该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设备包括第一加热装置、排气装置和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至少包括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进入蒸煮模式,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第一加热装置运行,以令所述烹饪设备的烹饪腔内的烹饪温度在目标温度范围内保持第一时长;
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所述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
进入烘烤模式,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热风组件还包括第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烘烤模式,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包括:
进入烘烤模式,控制所述热风组件的风叶启动,控制所述热风组件的第二加热装置和/或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入烘烤模式,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还包括:
进入烘烤模式,开始烘烤计时;
确定所述烘烤计时的时长达到第二时长,控制所述热风组件的第二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进入烘烤模式,控制所述排气装置保持开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所述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之后,在所述进入烘烤模式,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之前,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烹饪设备的锅体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干烧温度,若所述烹饪设备的锅体温度大于等于所述干烧温度,则控制所述烹饪设备进入烘烤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烹饪设备的锅体温度是否大于等于干烧温度,包括:
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烹饪设备的防干烧温控器的跳断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烘烤模式,判断是否接收到所述防干烧温控器的复位信号,接收到所述复位信号则控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启动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生成排气指令,以开启所述烹饪设备的排气装置之后,在所述进入烘烤模式,控制所述烹饪设备的热风组件运行之前,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烹饪设备的锅体内的水量并开始排气计时;
根据所述水量和所述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确定排气所需的排气时长;
判断所述排气计时的时长是否达到所述排气时长,若所述排气计时的时长达到所述排气时长,则控制所述烹饪设备进入烘烤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排气指令启动所述风叶;和/或
根据所述排气指令启动所述烹饪设备的抽气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和锅盖,其特征在于,在进入蒸煮模式之前,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锅盖和所述锅体是否合盖到位,并检测所述排气装置是否处于封堵所述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的位置;
若所述锅盖和所述锅体合盖到位且所述排气装置处于封堵所述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的位置,控制所述烹饪设备进入蒸煮模式,其中所述蒸煮模式为高压蒸煮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锅盖和所述锅体未合盖到位,输出合盖提示信息;和/或
若所述排气装置未处于封堵所述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的位置,控制所述排气装置封堵所述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和/或
若所述排气装置未处于封堵所述烹饪设备的排气通道的位置,输出封堵提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蒸煮模式,根据所述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控制所述排气装置运行,以令所述烹饪腔内的烹饪湿度处于目标湿度范围内。
13.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形成烹饪腔;
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能够提升所述锅体的温度;
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能够加热并扰动所述烹饪腔内的空气;
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与所述烹饪腔相连通;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程序;和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010753833.0A 2020-07-30 2020-07-30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8701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833.0A CN111870140A (zh) 2020-07-30 2020-07-30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53833.0A CN111870140A (zh) 2020-07-30 2020-07-30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0140A true CN111870140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04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53833.0A Pending CN111870140A (zh) 2020-07-30 2020-07-30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014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0148A (zh) * 2021-08-30 2021-10-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31700A (zh) * 2020-11-04 2022-05-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烹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4468787A (zh) * 2021-12-23 2022-05-13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和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6172417A (zh) * 2021-11-26 2023-05-3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空气炸锅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694748A (zh) * 2023-03-03 2024-03-1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口感脆嫩可调的空气炸锅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7514A (en) * 1987-06-12 1989-02-01 Flour Milling & Baking Res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tmospheric humidity in ovens
US5272963A (en) * 1992-04-29 1993-12-28 Zanussi Grandi Impianti S.P.A. Arrangement for measuring moisture in ovens, in particular food cooking ovens
CN102058053A (zh) * 2010-09-25 2011-05-18 单正国 台式炉自动电馍锅
CN102805551A (zh) * 2011-11-11 2012-12-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防溢保湿电饭锅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04188505A (zh) * 2014-09-25 2014-12-1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WO2018113038A1 (zh) * 2016-12-23 2018-06-2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蒸箱烤箱微波炉一体机
US20180213615A1 (en) * 2017-01-23 2018-07-26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Cover body component and microwave oven
CN110623556A (zh) * 2019-09-20 2019-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预约保鲜方法
CN110754929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空气炸锅
CN111096662A (zh) * 2019-12-16 2020-05-05 浙江厨壹堂厨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烤箱以及基于蒸烤箱的烹饪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07514A (en) * 1987-06-12 1989-02-01 Flour Milling & Baking Res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tmospheric humidity in ovens
US5272963A (en) * 1992-04-29 1993-12-28 Zanussi Grandi Impianti S.P.A. Arrangement for measuring moisture in ovens, in particular food cooking ovens
CN102058053A (zh) * 2010-09-25 2011-05-18 单正国 台式炉自动电馍锅
CN102805551A (zh) * 2011-11-11 2012-12-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防溢保湿电饭锅及其烹饪控制方法
CN104188505A (zh) * 2014-09-25 2014-12-10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蒸汽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WO2018113038A1 (zh) * 2016-12-23 2018-06-2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蒸箱烤箱微波炉一体机
US20180213615A1 (en) * 2017-01-23 2018-07-26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Cover body component and microwave oven
CN110754929A (zh) * 2018-07-27 2020-02-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空气炸锅
CN110623556A (zh) * 2019-09-20 2019-12-3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器具及预约保鲜方法
CN111096662A (zh) * 2019-12-16 2020-05-05 浙江厨壹堂厨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蒸烤箱以及基于蒸烤箱的烹饪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1700A (zh) * 2020-11-04 2022-05-06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烹饪方法、装置、存储介质
CN113520148A (zh) * 2021-08-30 2021-10-2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172417A (zh) * 2021-11-26 2023-05-30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空气炸锅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68787A (zh) * 2021-12-23 2022-05-13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和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4468787B (zh) * 2021-12-23 2023-08-11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设备和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7694748A (zh) * 2023-03-03 2024-03-1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口感脆嫩可调的空气炸锅
CN117694748B (zh) * 2023-03-03 2024-05-0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口感脆嫩可调的空气炸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70140A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U2433349C1 (ru) Пароварочный аппарат
CN104026995B (zh) 具有气候受控温度限制器的烤箱
JP5355735B2 (ja) 加熱調理器及び調理方法
JP4607649B2 (ja) 加熱調理器と調理方法
CA2915995C (en) Apparatus for heating food
KR20170140029A (ko) 계란 굽는 기계 및 시스템
JP4194642B2 (ja) 加熱調理器
JP417815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4048012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01193941A (ja) 加熱調理器
JPS5918319A (ja) 加熱調理器
ES2137150T3 (es) Procedimiento de coccion de alimentos en un horno.
JP2015072094A (ja) 加熱調理器
KR20120104825A (ko) 계란 구이 장치 및 모드설정 제어방법
JP5025308B2 (ja) 加熱調理器及びビタミンcを増加させる調理方法
JPH028727B2 (zh)
JP7303096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9041818A (ja) 蒸気調理器
JP2009085517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0070150A (ja) 自動フィッシュロースター
KR101081337B1 (ko) 과열스팀조리장치
CN115517538A (zh) 烹饪器具以及用于其的控制方法
JPS5920813Y2 (ja) 電気炊飯器
JP2000070151A (ja) 自動フィッシュロースタ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