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9586B - 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9586B
CN111869586B CN202010658993.7A CN202010658993A CN111869586B CN 111869586 B CN111869586 B CN 111869586B CN 202010658993 A CN202010658993 A CN 202010658993A CN 111869586 B CN111869586 B CN 1118695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tag
mobile terminal
intelligent mobile
animal
rf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899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9586A (zh
Inventor
叶佳缘
何昊晨
李�昊
辛后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ew Vision Risk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ew Vision Risk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ew Vision Risk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New Vision Risk Manage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899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9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9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9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9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1/00Marking of animals
    • A01K11/001Ear-tags
    • A01K11/004Ear-tags with electronic identification means, e.g. transpon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1/00Marking of animals
    • A01K11/001Ear-tags
    • A01K11/002Pl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xing ear-tags to ea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动物戴标装置包括RFID耳标和耳标钳,耳标钳包括:闭合识别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闭合识别模块设置在耳标钳的钳口端,识别到耳标钳的钳口闭合时将闭合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出去;戴标及识别系统包括RFID耳标、耳标钳、智能移动终端和RFID读卡器,RFID耳标存储有电子身份信息;耳标钳将闭合信号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智能移动终端收到闭合信号后给RFID读卡器发送读卡信号,RFID读卡器接收到读卡信号后读取RFID耳标的电子身份信息后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将耳标钳的闭合动作作为触发信号,在收到该触发信号后开始进行后续RFID耳标存储的电子身份信息的读取和存储,成本低,可借助智能手机中的传感器设备完成。

Description

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耳标是牲畜标识之一,主要采用二维码耳标和电子耳标,用于证明牲畜身份,承载牲畜个体信息的标志,加施于牲畜耳部。根据中国的《牲畜免疫标识管理办法》规定,以及人们对牲畜检疫和饲养的日益重视,牲畜的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严格,猪、牛、羊等牲畜必须配戴免疫耳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耳标佩戴工具和耳标信息读取工具独立分离。其中,传统耳标配戴工具采用耳标钳,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0610069519.0,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发明名称“耳标钳”,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专利号ZL200620011132.5,授权公告日2007年10月24日,实用新型名称“耳标钳”。
而耳标信息读取工具通常采用可识别RFID的读卡器。在打耳标过程中,通常需要先把耳标通过耳标钳佩戴上后,再通过信息读取设备读取耳标信息,过程花费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戴标和读取耳标信息过程复杂耗时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包括:RFID耳标和耳标钳,所述耳标钳包括:闭合识别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耳标钳的钳口端,识别到所述耳标钳的钳口闭合时将闭合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出去。
一种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动物戴标装置,还包括相互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智能移动终端和RFID读卡器,所述RFID耳标存储有电子身份信息;
所述耳标钳将所述闭合信号发送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收到所述闭合信号后给所述RFID读卡器发送读卡信号,所述RFID读卡器接收到所述读卡信号后读取所述RFID耳标的电子身份信息后发送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耳标钳上设置闭合识别模块,使耳标钳的闭合作为触发信号,在收到该触发信号后开始进行后续RFID耳标存储的电子身份信息的读取和存储,成本低,可借助智能手机中的传感器设备完成;经实验验证,耳标识别及拍摄响应度可达99%以上;快捷便利,不需额外操作,可保证耳标一打即扫即拍;无环境污染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闭合识别模块为磁体和磁控开关;
所述磁体和所述磁控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耳标钳的两个手柄对应位置处的内部空腔里,两个所述手柄相互靠近所述磁体使所述磁控开关闭合时产生所述闭合信号。
进一步,所述耳标钳的钳口端的一个钳臂上设置有与所述RFID耳标结构匹配的耳标放置位,另一个钳臂上设置有与所述RFID耳标结构匹配的限位孔;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为设置在所述限位孔上的光电传感器或设置在一个钳臂上的测距传感器;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为光电传感器时,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所述RFID耳标进入所述限位孔中时判定所述耳标钳的钳口闭合;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为测距传感器时,所述测距传感器测量到两个所述钳臂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判定所述耳标钳的钳口闭合。
进一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进行蓝牙匹配后;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将闭合信号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发送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
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摄像模块;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收到所述电子身份信息后启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拍照或视频拍摄。
进一步,启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视频拍摄时,将各个视频帧依次与标准图片进行对比,选择相似度超过阈值的视频帧的图片进行存储;所述标准图片为清楚拍到动物是否打上耳标的图片。
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通过佩戴方式悬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所述拍照/摄像模块的摄像头与所述操作人员的朝向相同。
进一步,所述动物戴标装置和所述RFID读卡器包括蓝牙模块,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一对多蓝牙模块,所述动物戴标装置、RFID读卡器和智能移动终端相互之间通过蓝牙进行通信。
进一步,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收到所述电子身份信息进行拍照或视频拍摄后,以所述电子身份信息对拍摄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命名后存储;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记录收到所述闭合信号的时间,并将所述时间与拍到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对应存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RFID耳标存储的电子身份信息,作为各个动物的唯一的身份标识,协助对各个动物进行全寿命管理,如果后续发现有任何的电子身份信息没有识别到,可以通过该唯一的身份标识进行查找该动物进行戴标时的照片或视频,检查耳标是否正确打在动物耳朵上;拍摄的为视频时,可以从视频中截取清晰的图片进行存储,防止因为虚焦或者角度问题没有清楚拍到动物是否打上耳标的图片的问题产生;智能移动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该智能手机通过佩戴方式悬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操作人员佩戴该智能手机时,使用耳标钳对动物进行戴标时身体朝向该动物即可自动拍到该动物的耳朵戴标处的图像或视频;可以自动确认并对应记录戴标时间,避免人工记录的繁琐工作量及错误;可以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来增加打耳标地点定位信息;可以使用蓝牙通讯,对网络依赖性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标钳,2、RFID耳标,3、智能移动终端,4、RFID读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包括:耳标钳1和RFID耳标2,耳标钳1包括:闭合识别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闭合识别模块设置在耳标钳1的钳口端,识别到耳标钳1的钳口闭合时将闭合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出去。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物戴标装置,还包括相互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智能移动终端3和RFID读卡器4,RFID耳标2存储有电子身份信息。
耳标钳1将闭合信号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3。
智能移动终端3收到闭合信号后给RFID读卡器4发送读卡信号,RFID读卡器4接收到读卡信号后读取RFID耳标2的电子身份信息后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3。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通过在耳标钳上设置闭合识别模块,使耳标钳的闭合作为触发信号,在收到该触发信号后开始进行后续RFID耳标存储的电子身份信息的读取和存储,成本低,可借助智能手机中的传感器设备完成;经实验验证,耳标识别及拍摄响应度可达99%以上;快捷便利,不需额外操作,可保证耳标一打即扫即拍;无环境污染问题。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一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物戴标装置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动物戴标装置包括:耳标钳1和RFID耳标2,耳标钳1包括:闭合识别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闭合识别模块设置在耳标钳1的钳口端,识别到耳标钳1的钳口闭合时将闭合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出去。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一个闭合识别模块的实施例中,闭合识别模块为磁体和磁控开关。
所述磁体和所述磁控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耳标钳的两个手柄对应位置处的内部空腔里,两个所述手柄相互靠近所述磁体使所述磁控开关闭合时产生所述闭合信号。
耳标钳夹到底时刚好磁体的磁性导致磁控开关的传感器闭合,闭合信号传给手机拍照。
本发明提供的第二个闭合识别模块的实施例中,耳标钳1的钳口端的一个钳臂上设置有与RFID耳标2结构匹配的耳标放置位,另一个钳臂上设置有与RFID耳标2结构匹配的限位孔。
闭合识别模块为设置在限位孔上的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检测到RFID耳标2进入限位孔中时判定耳标钳1的钳口闭合。
本发明提供的第三个闭合识别模块的实施例中,闭合识别模块为设置在一个钳臂上测量两个钳臂之间距离的测距传感器。
测距传感器测量到两个钳臂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判定耳标钳1的钳口闭合。
该设定值的大小跟耳标钳大小以及测距传感器设置在钳臂上的位置有关,该设定值的最小值为耳标钳的钳口闭合时测距传感器所在位置处两个钳臂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与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3进行蓝牙匹配后,闭合识别模块将闭合信号通过蓝牙模块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3,进行蓝牙通信,对网络依赖性低。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的实施例,该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物戴标装置,还包括相互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智能移动终端3和RFID读卡器4,RFID耳标2存储有电子身份信息。
耳标钳1将闭合信号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3。
智能移动终端3收到闭合信号后给RFID读卡器4发送读卡信号,RFID读卡器4接收到读卡信号后读取RFID耳标2的电子身份信息后发送给智能移动终端3。
优选的,智能移动终端3包括摄像模块。
智能移动终端3收到电子身份信息后启动摄像模块进行拍照或视频拍摄。
视频拍摄的时长不需要太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几秒钟。
具体的,启动摄像模块进行视频拍摄时,将各个视频帧依次与标准图片进行对比,选择相似度超过阈值的视频帧的图片进行存储;标准图片为清楚拍到动物是否打上耳标的图片。
具体的该标准图片可以从拍到的图片中进行选择,防止因为虚焦或者角度问题没有清楚拍到动物是否打上耳标的图片的问题产生。
具体的该智能移动终端3可以为智能手机、PDA或平板电脑等包含蓝牙通信功能以及信息接收处理功能的可移动终端,具体的,智能移动终端3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通过佩戴方式悬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拍照/摄像模块的摄像头与操作人员的朝向相同。
操作人员佩戴该智能手机时,使用耳标钳对动物进行戴标时身体朝向该动物即可自动拍到该动物的耳朵戴标处的图像或视频。
优选的,动物戴标装置和RFID读卡器包括蓝牙模块,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一对多蓝牙模块,动物戴标装置、RFID读卡器和智能移动终端相互之间通过蓝牙进行通信。
包含一对多的蓝牙模块的智能移动终端可以为支持与多个蓝牙设备连接的智能手机。
优选的,智能移动终端3收到电子身份信息进行拍照或视频拍摄后,以电子身份信息对拍摄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命名后存储。
RFID耳标存储的电子身份信息,作为各个动物的唯一的身份标识,协助对各个动物进行全寿命管理,如果后续发现有任何的电子身份信息没有识别到,可以通过该唯一的身份标识进行查找该动物进行戴标时的照片或视频,检查耳标是否正确打在动物耳朵上。
优选的,智能移动终端3记录收到闭合信号的时间,并将时间与拍到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对应存储。
还可以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来增加打耳标地点定位信息。
具体的,对应存储的方式可以是将时间补充到图片的名称中或者通过图像技术保存在对应的图片上,该记录的时间即为动物的戴标时间,该戴标时间可以为后续动物寿命管理提供依据,由于目前大部分RFID耳标存储的电子身份信息只包含身份标识,戴标时间需要戴标完成后,操作人员需要在纸档或移动终端记录各个身份标识对应的戴标时间,不仅工作量繁琐而且可能出现错误,使用该戴标及识别系统,可以自动确认并对应记录戴标时间,避免人工记录的繁琐工作量及错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戴标及识别系统包括相互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动物戴标装置、智能移动终端和RFID读卡器;
所述动物戴标装置包括:RFID耳标和耳标钳,所述RFID耳标存储有电子身份信息,所述耳标钳包括:闭合识别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耳标钳的钳口端,识别到所述耳标钳的钳口闭合时将闭合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收到所述闭合信号后给所述RFID读卡器发送读卡信号,所述RFID读卡器接收到所述读卡信号后读取所述RFID耳标的电子身份信息后发送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摄像模块;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收到所述电子身份信息后启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拍照或视频拍摄;
启动所述摄像模块进行视频拍摄时,将各个视频帧依次与标准图片进行对比,选择相似度超过阈值的视频帧的图片进行存储;所述标准图片为清楚拍到动物是否打上耳标的图片;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为磁体和磁控开关;
所述磁体和所述磁控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耳标钳的两个手柄对应位置处的内部空腔里,两个所述手柄相互靠近所述磁体使所述磁控开关闭合时产生所述闭合信号;
耳标钳夹到底时刚好磁体的磁性导致磁控开关的传感器闭合,闭合信号传给手机拍照;
所述耳标钳的钳口端的一个钳臂上设置有与所述RFID耳标结构匹配的耳标放置位,另一个钳臂上设置有与所述RFID耳标结构匹配的限位孔;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为设置在所述限位孔上的光电传感器或设置在一个钳臂上的测距传感器;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为光电传感器时,所述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所述RFID耳标进入所述限位孔中时判定所述耳标钳的钳口闭合;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为测距传感器时,所述测距传感器测量到两个所述钳臂之间的距离小于设定值时判定所述耳标钳的钳口闭合;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通过佩戴方式悬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所述摄像模块的摄像头与所述操作人员的朝向相同;
所述动物戴标装置和所述RFID读卡器包括蓝牙模块,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包括一对多蓝牙模块,所述动物戴标装置、RFID读卡器和智能移动终端相互之间通过蓝牙进行通信;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收到所述电子身份信息进行拍照或视频拍摄后,以所述电子身份信息对拍摄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命名后存储;
所述智能移动终端记录收到所述闭合信号的时间,利用智能移动终端的定位信息来增加打耳标地点定位信息,并将所述时间与拍到的图片或视频进行对应存储,对应存储的方式为将时间补充到图片的名称中或者通过图像技术保存在对应的图片上,该记录的时间为动物的戴标时间,该戴标时间为后续动物寿命管理提供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戴标及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具有蓝牙通信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进行蓝牙匹配;
所述闭合识别模块将闭合信号通过所述蓝牙模块发送给所述智能移动终端。
CN202010658993.7A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 Active CN111869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8993.7A CN111869586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8993.7A CN111869586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9586A CN111869586A (zh) 2020-11-03
CN111869586B true CN111869586B (zh) 2022-03-15

Family

ID=73150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8993.7A Active CN111869586B (zh) 2020-07-09 2020-07-09 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95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9087A (zh) * 2021-06-30 2021-09-07 安徽瑞佰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仔猪智能打标车及打标方法
CN114631498B (zh) * 2022-03-31 2023-07-25 上海绿度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打标和管理系统
CN115380839B (zh) * 2022-07-25 2024-03-22 杭州慧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佩戴智能耳标的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74874U (zh) * 2013-06-09 2013-11-06 青岛农业大学 肉牛生长指标自动测量仪
CN107959730A (zh) * 2018-01-09 2018-04-24 成都睿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牲畜耳标的智能监控装置、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74874U (zh) * 2013-06-09 2013-11-06 青岛农业大学 肉牛生长指标自动测量仪
CN107959730A (zh) * 2018-01-09 2018-04-24 成都睿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牲畜耳标的智能监控装置、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9586A (zh) 2020-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9586B (zh) 一种动物戴标装置和动物耳标戴标及识别系统
US2022002241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ampling
CN106552772B (zh) 视觉识别系统和使用所述视觉识别系统的分类分拣系统
EP1672456A3 (en) Target object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robot provided with the same
EP1521213A3 (en) Index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SE0203906D0 (sv) Container character recognition system
CN105096223A (zh) Rfid技术双感应安全监护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06446992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身份信息比对系统及比对方法
CN112150514A (zh) 视频的行人轨迹追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35797A (zh) 基于多载体识别技术的钢卷顺序精准定位方法
CN109409250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交叠视域跨摄像机行人再识别方法
CN112036206A (zh) 基于识别码式猪耳标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JP2007193566A (ja) Rfidシステム
CN104065934B (zh) 一种移动物体的监控装置及其监控方法
CN209842636U (zh) 一种用于监狱的身份识别系统
CN113243309A (zh) 一种具有拍摄功能的耳标钳及用其采集信息的方法
US9165231B2 (en) Image recognition in passive RFID devices
CN207067999U (zh) 一种智能移动巡检系统
CN204463161U (zh) 一种图像检测处理系统
US20220354091A1 (en) Anim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anim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
KR20220027780A (ko) 낚시 도구 식별 장치 및 낚시 도구 관리 시스템
CN113762089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牲畜左脸识别系统及使用方法
WO2021243590A1 (zh) 一种具有拍摄功能的耳标钳及用其采集信息的方法
CN114241182A (zh) 一种身体语言的识别系统和方法
CN210605768U (zh) 远距离兼容识别多格式标签的门式读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