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8380B - 吸入阻尼箱 - Google Patents

吸入阻尼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8380B
CN111868380B CN201980019054.3A CN201980019054A CN111868380B CN 111868380 B CN111868380 B CN 111868380B CN 201980019054 A CN201980019054 A CN 201980019054A CN 111868380 B CN111868380 B CN 111868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suction
refrigerant
rear cover
damper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90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8380A (zh
Inventor
南宫圭
孔成奎
孙殷基
朴复基
安休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Hanon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6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8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8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8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0873Component parts, e.g. sealing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thereof
    • F04B27/0891Component parts, e.g. sealings; Manufacturing or assembly thereof casings,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09Distribution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7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influencing the flow pattern, e.g. suppression of turbule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2Cooling devices
    • B60H1/3204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 B60H1/3223Cooling devices using compres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r type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having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03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e.g. sealings, lubrication
    • F04B27/1081Casings, hou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6Lubrication
    • F04D29/063Lubric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1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uction 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2Kind or type gaseous, i.e. compressib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10/00Working fluid
    • F05B2210/10Kind or type
    • F05B2210/14Refrigerants with particular properties, e.g. HFC-134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17/00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ressor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在经过规定时间的流动后,使得向吸入阻尼箱的内部流入的制冷剂以减少压力和速度的方式向本体的外部排出,从而可实现阻尼功能,当与后罩相结合时,通过钩部和浮纹来保持防止脱离的结合状态。

Description

吸入阻尼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入阻尼箱,更详细地,涉及可以替代变量式压缩机的止回阀提供阻尼效果的吸入阻尼箱。
背景技术
通常,在用于车辆的制冷、制热的空调装置中,用于制冷的结构具备将从蒸发器流入的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来输送到冷凝器的压缩机。近来,在多种压缩机类型中,趋于使用斜板式压缩机。
斜板式压缩机具有与旋转轴形成规定倾斜角的斜板,其原理如下,即,通过与旋转轴的旋转联动来使得与斜板相连接的筒体内腔内部的活塞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压缩制冷剂。斜板式压缩机有固定容量型和可变容量型,可变容量型斜板式压缩机的排量根据斜板的倾斜角而不同。若制冷负荷变大,则以使斜板的倾斜角变大的方式进行控制,若制冷负荷变小,则以使斜板的倾斜角变小的方式进行控制。
这样的斜板式压缩机在后罩的吸入侧设置有圆筒形的吸入止回阀,其一例为在韩国专利公告2014-0104300号中公开的吸入止回阀。
前述的吸入止回阀包括:圆筒形的外壳,形成有吸入孔;基座,与外壳的端部相结合,形成有吸入口;以及芯部,插入于外壳的内部,被弹簧支撑,在吸入口和吸入孔之间进行选择性的开闭。
吸入止回阀在吸入侧制冷剂达到规定压力以上时起到使得制冷剂压动芯部的作用,但具有如下的问题,即,在开闭阀门时,会因芯部与外壳之间的接触以及芯部与头部之间的接触而产生噪音。并且,阀门结构由四个部分构成,这会成为重量上升的原因。在组装于后封头时,吸入止回阀将以强制压入的方式固定,由于对压入的深度有要求,因此具有组装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替代变量式压缩机的止回阀提供阻尼效果的吸入阻尼箱。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作为压缩机用吸入阻尼箱300来设置于在压缩机的后罩100所形成的吸入口与吸入室之间,包括:本体310,以能够使制冷剂流入的方式形成一端开放的筒体形态,形成使得所流入的上述制冷剂沿着内侧移动的第一区域S1,另一端被端部壁302封闭,形成在使得上述制冷剂沿着轴方向移动并与上述端部壁302接触后以减少压力和速度的状态移动规定时间的第二区域S2;钩部3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310的开放的端部;浮纹350,在上述本体310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以使上述本体310在设置于上述后罩100后不因振动而旋转;以及多个窗口370,在上述本体310上贯通形成,以向上述吸入室排出经由上述第二区域S2移动的制冷剂。
上述钩部330从上述本体310的一端沿着上述本体310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从上述吸入阻尼箱300的上面观察时,以相向的方式配置,向外侧突出的钩形状以与相向的钩部330不对称的方式形成。
上述浮纹350的一端与上述钩部330相邻,另一端沿着上述本体310的长度方向延伸。
上述浮纹350从上述钩部330延伸至上述窗口370,延伸的端部位于上述多个窗口370之间。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上述本体310插入于上述后罩100时,上述浮纹350紧密贴合于上述后罩100的内周面。
上述钩部330防止以上述阻尼箱300结合的方向为基准的轴方向的移动,上述浮纹350防止上述阻尼箱300在圆周方向上旋转。
上述浮纹350在上述本体310的圆周方向上突出。
上述浮纹350形成于上述本体310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在上述本体310的圆周方向上所形成的钩部330之间。
上述窗口370在上述本体310的圆周方向上间隔相同的间距。
本发明还包括油孔390,形成于上述本体的端部壁302。
上述油孔390形成于当上述本体310设置于上述后罩100时重力作用的方向上。
在上述后罩100的与上述钩部330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用于插入上述钩部330的钩槽110。
上述窗口370形成于上述本体310的第一区域S1。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设置于在压缩机的后罩100所形成的吸入口与吸入室之间,包括:本体3100,以能够使制冷剂流入的方式形成一端开放的筒体形态,形成使得所流入的上述制冷剂沿着内侧移动的第一区域S1,另一端被端部壁3002封闭,形成在使得上述制冷剂沿着轴方向移动并与上述端部壁3002接触后以减少压力和速度的状态移动规定时间的第二区域S2;钩部330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3100的开放的端部;浮纹3500,在上述本体3100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以使上述本体3100在设置于上述后罩100后不因振动而旋转;以及多个制冷剂孔3700,在上述本体3100的圆周方向和长度方向上互相隔开,以上述端部壁3002为基准,在上述本体3100的长度方向上以不同的高度开口而成。
上述制冷剂孔3700在上述本体3100的整个圆周方向上以朝向外侧呈放射形态的方式开口而成。
上述钩部3300从上述本体3100的一端沿着上述本体3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从上述吸入阻尼箱3000的上面观察时,以相向的方式配置。向外侧突出的钩形状以与相向的钩部3300不对称的方式形成。
上述浮纹3500的一端与上述钩部3300相邻,另一端沿着上述本体3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上述钩部3300防止以上述阻尼箱3000结合的方向为基准的轴方向的移动,上述浮纹3500防止上述阻尼箱3000在圆周方向上旋转。
本实施例在设置有吸入阻尼箱300、3000的变量式压缩机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可通过设置替代吸入止回阀的结构体,来减少吸入阻尼箱的重量,防止因制冷剂的吸入脉动而引起的轴方向和圆周方向上的旋转。
并且,通过改善作业人员将吸入阻尼箱安装于后罩时的安装结构,来提高了生产性,通过改善吸入阻尼箱的结构来具有改善吸入制冷剂时产生的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变量式压缩机用吸入阻尼箱的设置位置的平面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的钩部和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示出图2所示的吸入阻尼箱的结合结构的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结合于钩槽的状态的图。
图6为示出通过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浮纹形成的结合状态的图。
图7至图8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浮纹的变形实施例的图。
图9为示出图2所示的吸入阻尼箱设置于后罩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及制冷剂的移动流动方向的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钩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变量式压缩机用吸入阻尼箱的设置位置的平面图,图2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的立体图,图3为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的钩部和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剖视图,图4为示出图2所示的吸入阻尼箱的结合结构的图。
参照图1至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变量式压缩机用吸入阻尼箱300也叫SDD(Suction Damping Device),安装在变量式压缩机的后罩100上。
上述吸入阻尼箱300安装于在后罩100所形成的吸入室104与吸入口102之间,起到选择性地阻断制冷剂的流动的作用。
作为参考,图3所示的102示出后罩100的吸入口,104示出吸入室。
本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300包括:本体310,以能够使制冷剂流入的方式形成一端开放的筒体形态,形成使得所流入的上述制冷剂沿着内侧移动的第一区域S1,另一端被端部壁302封闭,形成在使得上述制冷剂沿着轴方向移动并与上述端部壁302接触后以减少压力和速度的状态移动规定时间的第二区域S2;钩部33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310的开放的端部;浮纹350,在上述本体310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以使上述本体310在设置于上述后罩100后不因振动而旋转;以及多个窗口370,在上述本体310贯通形成,以向上述吸入室排出经由上述第二区域S2移动的制冷剂。
上述本体310以可使制冷剂向内部流入的方式使一端(12点方向)开放,在沿着上述本体310的轴方向朝向下侧延伸的端部形成端部壁302(6点方向)。
本体310形成筒体形态,因而可使制冷剂向内部流入,以轴方向为基准来形成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
上述第一区域S1相当于以本体310的轴方向为基准的形成后述的窗口370的区域,相当于当制冷剂向本体310的内侧流入时沿着以直线表示的点划线的箭头方向移动的区域。
上述第一区域S1与后述的第二区域S2相连通,上述制冷剂经由第一区域S1移动到第二区域S2后,通过上述窗口370排出。
上述第二区域S2为以本体310的长度方向为基准来从内侧端部到上述窗口370所在的位置为止的区域,制冷剂流入第一区域S1后不是直接从上述窗口370直接排出,而是先与端部壁302接触来降低制冷剂的压力和速度。
第二区域S2未形成上述窗口370,制冷剂首先向端部壁302移动后与之接触。当制冷剂从第一区域S1向第二区域S2移动时,沿着图中点划线所示的移动轨迹流动,然后通过窗口370排出。
在此情况下,制冷剂在上述第二区域S2流动规定时间来减小压力和速度后通过窗口370排出。
若变量式压缩机在工作的过程中间歇性或持续性地发生脉动现象,则会出现振动引起的问题。
作为一例,制冷剂在向本体310的内侧流入的初期会以高压、高速流入。若制冷剂从第一区域S1向窗口370方向直接排出,则可能发生基于制冷剂的压力和速度的脉动现象。
为了事先预防这样的脉动现象引起的问题,本实施例在上述吸入阻尼箱300的内部形成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使制冷剂从窗口370排除之前经由上述第二区域S2再排出,与向第一区域S1流入时的初期相比,压力和速度将减小,来使因不必要的振动噪音引起的问题最小化。
作为参考,上述窗口370形成于上述本体310的第一区域S1,沿着上述本体310的圆周方向间隔规定间距。
在此情况下,若发生制冷剂的脉动,制冷剂则通过上述窗口370朝向外侧呈放射形态移动,不会发生无法在特定位置排出制冷剂的现象。
因此,随着制冷剂通过上述窗口370稳定地流动,使振动及噪音最小化。
本实施例的窗口370沿着上述本体310的圆周方向贯通并间隔相同的间距。
窗口370将设置多个,在本体310上贯通形成,与封闭的一端间隔规定间距形成。窗口370以规定大小形成,可以形成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形态。
优选地,窗口370的宽度(与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至少与两个钩部330之间的间距相同或更大。窗口370起到如下作用,即,当制冷剂向吸入阻尼箱300流入后与端部壁302冲突并抵消后再次向流入的方向流动后排出的通路的作用。流入本体310的制冷剂在排出时可能会使制冷剂中的油残留,为了排出这些油,可形成前述的油孔390。
本实施例还包括在本体310的端部壁302所形成的油孔390,上述油孔390形成于当上述本体310设置于上述后罩100时重力作用的方向。
上述本体310在以轴方向为基准开放的一端部形成钩部330。上述钩部330用于实施与后罩100之间的稳定结合。
多个钩部330在本体310上侧的圆周方向上以图面为基准朝向外侧延伸规定长度而成。上述钩部330不在本体310的整个圆周方向上突出,而是只在规定区间突出,例如具有4个钩部330。
为了使延伸的端部与后罩100结合时保持勾住的状态,钩部330以多边形形态朝向上述本体310的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上述钩部330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形态,可以变更为多种形态,也能够以环形形态突出。
上述钩部330之所以形成为多边形,是为了提高与后述的沟槽110结合时基于面接触的结合力,来防止沿着轴方向的移动。
以图面为基准,本实施例的钩部330在本体310的上端部以在左右方向相向的方式配置,在前后方向也以相向的方式配置。
在这样的钩部330以相向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当吸入阻尼箱300结合于后罩100时,共形成4个结合点,上述结合点起到保持吸入阻尼箱300的稳定固定的重要作用。
尤其,由于不会发生吸入阻尼箱300在轴方向的脱离或分离,预防因制冷剂的脉动引起的问题,从而可以期待稳定的斜板式压缩机的工作。
参照图3至图5,本实施例的钩部330向外侧突出的钩形态以与相向的钩部330不对称的方式形成。这里的“不对称”是指位于图3左侧的钩部330和位于右侧的钩部的突出的钩形状为非左右对称的形态。
在此情况下,吸入阻尼箱300在钩部330结合于钩槽110时提高基于面接触的结合力,可以防止在轴方向上的分离或脱离现象。钩部330插入于在后罩100所形成的钩槽110,在上述后罩100形成用于插入上述钩部330的钩槽110,如图所示,通过钩部330的结合来提高在如上所述的轴方向上的结合力。
如前所述,例如,本实施例的钩部330在本体310的上端部的位置以相向的方式配置,在与后罩100的钩槽110结合时,为了提高结合力,以图面为基准位于左侧的钩部330可以由如下结构形成,即,包括:第一切面330a,朝向下侧倾斜规定角度;以及第二切面330b,从上述第一切面330a延伸的端部以规定长度垂直向下。
而且,位于右侧的另一钩部330由如下结构形成,即,第三切面330c,朝下垂直向下,以及第四切面,从上述第三切面330c延伸的端部向内侧以规定长度倾斜。
这样,位于左侧的钩部330在形成第一切面330a后延伸形成上述第二切面330b,位于右侧的钩部330在形成第三切面330c后延伸形成上述第四切面330d。
在本实施例中,在与第一切面330a相向的位置有第三切面330c,形成互不相同的形态。并且,在与第二切面330b面对的位置有地四切面330d,形成互不相同的形态。
这样,第一切面330a、第二切面330b、第三切面330c、第四切面330d的形态互不相同,当钩部330结合于钩槽110时,在轴方向上增加面接触点而提高结合力。
当钩部330这样构成时,即使吸入阻尼箱300游动或旋转规定的角度,多个钩部330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保持结合状态。因此,当钩部330以图5所示的形态形成时,提高吸入阻尼箱300的固定力,同时提高在轴方向的结合力。
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浮纹350在吸入阻尼箱300插入后罩100时,与后罩100的插入部位内周面以线接触的形态紧密结合。
将吸入阻尼箱300插入后罩100的空间以与吸入阻尼箱300的本体310的形状及大小相对应的方式形成。浮纹350为比本体310的外周面向外突出的部分,在插入后罩100的状态下,与后罩100的收容空间内周面相接而紧密贴合,可以防止吸入阻尼箱300的旋转。
浮纹350一部分在本体310的外周面,剩余部分在钩部330的外周面上形成。浮纹350这样的位置为防止钩部330的旋转或游动的用于提高固定力的位置。但是,浮纹350也能够以不同的突出程度来位于钩部330之间。
参照图2至图7,本实施例的浮纹350从上述钩部330延伸至上述窗口370,延伸的端部位于上述多个窗口370之间。上述浮纹350在本体310的长度方向突出,用来防止吸入阻尼箱300在圆周方向上的旋转问题。
上述浮纹350相当于在上述本体310的外周面以规定高度和长度突出的突起,在插入上述后罩100时与上述后罩100的内周面紧密结合。
本实施例的钩部330可以防止上述吸入阻尼箱300以结合的方向为基准的轴方向上的移动,上述浮纹350可以防止上述吸入阻尼箱300的圆周方向上的旋转,在因制冷剂引起的振动发生,或外部冲击传达至吸入阻尼箱300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从后罩100的钩槽110脱离或分离的问题。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浮纹350在本体310的圆周方向突出。在此情况下,钩部330可以防止上述吸入阻尼箱300以结合的方向为基准的轴方向上的移动,上述浮纹350可以防止上述吸入阻尼箱300的圆周方向上的旋转,即使在发生制冷剂的脉动的情况下后罩100的结合力也会得到提高。
参照图8,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的浮纹350在上述本体310的长度方向形成,位于上述本体310圆周方向形成的钩部330之间。
上述浮纹350的位置为不与钩部330重叠的位置,即使吸入阻尼箱300在圆周方向上发生旋转时,也稳定保持最初结合的状态。
参照图9,吸入阻尼箱300设置于后罩100的吸入室和吸入口之间,以图6为基准的下侧方向为重力方向时,油将在吸入阻尼箱300的本体内部向下侧聚集。
由此,有空390形成于本体310封闭的一端,优选地,以与油残留的方向对应的方式形成。残留的油通过有空390向吸入阻尼箱300外部排出。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变量式压缩机用止回阀,对于制冷剂的流向和止回阀的功能的说明如下。
吸入阻尼箱300只以本体310来实施止回阀的功能,制冷剂从吸入口向本体310的开放端部流入。制冷剂的流入方向为箭头方向,向吸入阻尼箱300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比在本体310内部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大,制冷剂不会向本体310的开放端部回流。
制冷剂流入本体310内部后与本体310的端部壁302碰撞,从而减小制冷剂的压力及速度。制冷剂流入时发生的脉动会形成波形,与本体310的内部碰撞后向窗口370处回流的制冷剂的脉动会减小该波形的振幅。
由此,制冷剂的压力及流向会抵消,本体310的封闭的端部壁302可以定义为形成制冷剂的抵消的区域。制冷剂在压力抵消后,具有比流入压小的压力而从窗口370处排出。从窗口370排出的制冷剂向后罩100的吸入室104流动。
虽然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例示说明了窗口为具有规定大小的多边形形态,但也可以为多孔穴形态。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吸入阻尼箱。
参照图10,本实施例设置于压缩机后罩100形成的吸入口和吸入室之间。
而且,包括:本体3100,以能够使制冷剂流入的方式形成一端开放的筒体形态,形成使得所流入的上述制冷剂沿着内侧移动的第一区域S1,另一端被端部壁3002封闭,形成在使得上述制冷剂沿着轴方向移动并与上述端部壁3002接触后以减少压力和速度的状态移动规定时间的第二区域S2;钩部3300,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3100的开放的端部;浮纹3500,在上述本体3100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以使上述本体3100在设置于上述后罩100后不因振动而旋转;以及多个制冷剂孔3700,在上述本体3100的圆周方向和长度方向上互相隔开,以上述端部壁3002为基准,在上述本体3100的长度方向上以不同的高度开口而成。
本实施例与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不同,取消窗口370而形成多个制冷剂孔3700。并且,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以及端部壁3002的作用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相似,因此将省略详细说明。
上述制冷剂孔3700以在上述本体3100的圆周方向整体向外侧开放的形态开口,在因制冷剂的脉动引起的压力变动时,在形成多个制冷剂孔3700的第二区域S2稳定排出制冷剂。
尤其,以端部壁3002为基准,上述多个制冷剂孔3700以在上述本体3100的圆周和长度方向互不相同的高度开口而成,使与端部壁3002碰撞的制冷剂通过开口的上述制冷剂孔3700以放射形态向本体3100的外侧移动,从而稳定消除因脉动引起的压力变动。
例如,虽然优选地,制冷剂与上述端部壁3002碰撞后产生如图3所示的移动轨迹,但会因脉动而使移动轨迹如图示的虚线的箭头一样发生不规则的流动。
如图所示,当上述制冷剂在第二区域S2的圆周方向和长度方向以不同高度移动,通过制冷剂孔3700向本体3100的外侧排出时,可以最小化因脉动而产生冲击。
参照图11,钩部3300从上述本体3100的一端沿着上述本体3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以从上述吸入阻尼箱3000的上面观察时相向的方式配置,向外侧突出的钩形状以与相向的钩部3300不对称的方式形成。
其中,不对称是指位于图11左侧的钩部3300和位于右侧的钩部的突出的钩形状为左右不对称的形态。
在此情况下,钩部3300结合与钩槽(未图示)时,通过面接触提高结合力,可以防止吸入阻尼箱300发生分离或脱离的现象。
钩部3300为了使延伸的端部与后罩100结合时保持勾住的状态,以多边形形态朝向上述本体3100的半径方向外侧突出。上述钩部3300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形态,可以变更为多种形态,也可以环形形态突出。
本实施例的钩部3300以图面为基准,在本体3100的上端部以在左右方向相向的方式配置,以在前后方向相向的方式配置。
在钩部3300以这样相向的方式配置的情况下,当吸入阻尼箱3000结合于后罩100时,共形成4个结合点,上述结合点起到保持吸入阻尼箱3000的稳定固定的重要作用。
尤其,由于不会发生吸入阻尼箱3000在轴方向的脱离或分离,预防因制冷剂的脉动引起的问题,从而可以期待稳定的斜板式压缩机的工作。
上述浮纹3500的一端与上述钩部3300相邻,另一端沿着上述本体3100的长度方向延伸。
上述钩部3300防止上述吸入阻尼箱3000以结合的方向为基准的在轴方向上的移动,上述螺纹3500防止上述吸入阻尼箱3000的圆周方向的旋转,从而可防止上述吸入阻尼箱3000的脱离。
上述制冷空3700可以在从本体3100的端部壁3002沿着长度方向到1/2处为止的区域形成。
这样,在排出制冷剂时,可以只以结构简单的本体替代止回阀的功能来停止制冷剂的流向。由此,可以减少吸入止回阀的重量,可以通过取消产生噪音的结构体来防止吸入制冷剂时产生的噪音。并且,改善安装结构而具有提高生产性的效果。
本实施例设置于设置有吸入阻尼箱3000的变量式压缩机。
在此情况下,减少制冷剂流入吸入阻尼箱3000内部后因脉动引起的振动和噪音,提高降低噪音的效果,减少向位于车辆内部驾驶员或乘客传递的噪音,可以形成安静的形式环境。
产业上的可应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具有能够最小化排出制冷剂时产生的噪音的吸入阻尼箱的压缩机。

Claims (14)

1.一种吸入阻尼箱,作为压缩机用吸入阻尼箱来设置于在压缩机的后罩所形成的吸入口与吸入室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阻尼箱包括:
本体,以能够使制冷剂流入的方式形成一端开放的筒体形态,形成使得所流入的上述制冷剂沿着内侧移动的第一区域(S1),另一端被端部壁封闭,形成在使得上述制冷剂沿着轴方向移动并与上述端部壁接触后以减少压力和速度的状态移动规定时间的第二区域(S2);
钩部,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开放的端部;
浮纹,在上述本体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以及
多个窗口,在上述本体上贯通形成,以向上述吸入室排出经由上述第二区域(S2)移动的制冷剂,
其中,所述浮纹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从所述钩部延伸,
其中,在所述后罩的与所述钩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钩部的钩槽,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钩部插入所述钩槽时,所述浮纹紧密贴合于所述后罩的内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钩部从上述本体的一端沿着上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从上述吸入阻尼箱的上面观察时,以相向的方式配置,
向外侧突出的钩形状以与相向的钩部不对称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浮纹从上述钩部延伸至上述窗口,延伸的端部位于上述多个窗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钩部防止以上述阻尼箱结合的方向为基准的轴方向的移动,上述浮纹防止上述阻尼箱在圆周方向上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浮纹在上述本体的圆周方向上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浮纹形成于上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在上述本体的圆周方向上所形成的钩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窗口在上述本体的圆周方向上间隔相同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孔,形成于上述本体的端部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上述油孔形成于当上述本体设置于上述后罩时重力作用的方向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上述窗口形成于上述本体的第一区域(S1)。
11.一种吸入阻尼箱,作为压缩机用吸入阻尼箱来设置于在压缩机的后罩所形成的吸入口与吸入室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阻尼箱包括:
本体,以能够使制冷剂流入的方式形成一端开放的筒体形态,形成使得所流入的上述制冷剂沿着内侧移动的第一区域(S1),另一端被端部壁封闭,形成在使得上述制冷剂沿着轴方向移动并与上述端部壁接触后以减少压力和速度的状态移动规定时间的第二区域(S2);
钩部,以一体的方式形成于上述本体的开放的端部;
浮纹,在上述本体的外周面突出形成;以及
多个制冷剂孔,在上述本体的圆周方向和长度方向上互相隔开,以上述端部壁为基准,在上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上以不同的高度开口而成,
其中,所述浮纹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从所述钩部延伸,
其中,在所述后罩的与所述钩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插入所述钩部的钩槽,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钩部插入所述钩槽时,所述浮纹紧密贴合于所述后罩的内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上述制冷剂孔在上述本体的整个圆周方向上以朝向外侧呈放射形态的方式开口而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钩部从上述本体的一端沿着上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而成,从上述吸入阻尼箱的上面观察时,以相向的方式配置,
向外侧突出的钩形状以与相向的钩部不对称的方式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吸入阻尼箱,其特征在于,上述钩部防止以上述阻尼箱结合的方向为基准的轴方向的移动,上述浮纹防止上述阻尼箱在圆周方向上旋转。
CN201980019054.3A 2018-06-27 2019-05-29 吸入阻尼箱 Active CN111868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074060A KR102590949B1 (ko) 2018-06-27 2018-06-27 흡입 댐핑 케이스
KR10-2018-0074060 2018-06-27
PCT/KR2019/006462 WO2020004821A1 (ko) 2018-06-27 2019-05-29 흡입 댐핑 케이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8380A CN111868380A (zh) 2020-10-30
CN111868380B true CN111868380B (zh) 2022-05-03

Family

ID=68987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9054.3A Active CN111868380B (zh) 2018-06-27 2019-05-29 吸入阻尼箱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5974B2 (zh)
KR (1) KR102590949B1 (zh)
CN (1) CN111868380B (zh)
DE (1) DE112019003228B4 (zh)
WO (1) WO2020004821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815U (zh) * 1989-05-06 1990-02-14 康立强 空压机射流式消声器
CN2837618Y (zh) * 2005-08-06 2006-11-15 胜华波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踏板电机的轴蜗杆组合机构
CN203148036U (zh) * 2013-01-02 2013-08-21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热风炉废气出口消音器
KR20140025909A (ko) * 2012-08-23 2014-03-05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207485632U (zh) * 2017-11-29 2018-06-12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6563B2 (ja) 1999-06-07 2008-03-26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逆止弁
US7494328B2 (en) 2005-07-06 2009-02-24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NVH and gas pulsation reduction in AC compressor
JP4330576B2 (ja) * 2005-10-28 2009-09-16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圧縮機
KR101263432B1 (ko) * 2007-03-21 2013-05-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밀폐형 압축기
JP5325041B2 (ja) 2009-07-30 2013-10-23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往復動圧縮機
KR101452568B1 (ko) * 2012-02-13 2014-10-21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JP6005483B2 (ja) 2012-11-08 2016-10-12 サンデン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圧縮機
KR101935805B1 (ko) 2013-02-20 2019-01-0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흡입체크밸브
KR20160041456A (ko) * 2014-10-07 2016-04-1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가변 사판식 압축기의 소음 저감장치
KR102118600B1 (ko) 2015-09-03 2020-06-04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압축기의 흡입 맥동 저감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2815U (zh) * 1989-05-06 1990-02-14 康立强 空压机射流式消声器
CN2837618Y (zh) * 2005-08-06 2006-11-15 胜华波集团有限公司 汽车踏板电机的轴蜗杆组合机构
KR20140025909A (ko) * 2012-08-23 2014-03-05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203148036U (zh) * 2013-01-02 2013-08-21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一种热风炉废气出口消音器
CN207485632U (zh) * 2017-11-29 2018-06-12 安徽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04821A1 (ko) 2020-01-02
KR20200001294A (ko) 2020-01-06
DE112019003228T5 (de) 2021-03-25
CN111868380A (zh) 2020-10-30
US20210102556A1 (en) 2021-04-08
KR102590949B1 (ko) 2023-10-19
DE112019003228B4 (de) 2023-08-24
US11905974B2 (en)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6615B (zh) 多级往复式压缩机
JP4429931B2 (ja) 開度調整弁
US20100260627A1 (en) Linear compressor
KR20090044884A (ko) 리니어 압축기
KR102088331B1 (ko) 리니어 압축기
JP2007333131A (ja) 差圧弁
CN111868380B (zh) 吸入阻尼箱
CN107084112A (zh) 压缩机
KR20010108562A (ko) 토출밸브 조립체의 소음 저감구조
CN1245577C (zh) 密封压缩机的气缸组件
KR19990080576A (ko) 밀폐형 회전 압축기의 토출 밸브
KR100858773B1 (ko) 압축기의 머플러 설치 구조
CN100412366C (zh) 压缩机的止动器
JP2006132525A (ja) 往復動式圧縮機の吐出弁組立体
KR102081943B1 (ko) 유체압축기
KR101099113B1 (ko) 왕복동식 압축기
KR102524602B1 (ko) 가변식 압축기용 체크 밸브
CN206539477U (zh) 压缩机
JP4503447B2 (ja) 圧縮機の電磁制御弁取付け部構造
JPH09228951A (ja) 圧縮機のバルブ装置
KR100314030B1 (ko) 밀폐형 회전식 압축기의 흡입 장치
KR101189448B1 (ko) 왕복동식 압축기의 밸브파괴 방지구조
KR200273750Y1 (ko) 받침대를 갖춘 압축기 조립체
KR100507315B1 (ko) 밀폐형 압축기의 연결캡 및 그를 이용한 작동유체흡입구조
JPH09324751A (ja) 振動式圧縮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