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5711A -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5711A
CN111865711A CN202010581373.8A CN202010581373A CN111865711A CN 111865711 A CN111865711 A CN 111865711A CN 202010581373 A CN202010581373 A CN 202010581373A CN 111865711 A CN111865711 A CN 111865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terference
data
central processing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13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苟尚进
汤勇
冯治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hong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hong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hong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hong Chong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13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657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65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57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47Transmission err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2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using digital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1Measur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to, or emission from, the device under test, e.g. EMC, EMI, EMP or ESD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1Measur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to, or emission from, the device under test, e.g. EMC, EMI, EMP or ESD testing
    • G01R31/002Measur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to, or emission from, the device under test, e.g. EMC, EMI, EMP or ESD testing where the device under test is an electronic circui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005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 G01R31/006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on road vehicles, e.g. automobiles or trucks
    • G01R31/007Testing of electric installations on transport means on road vehicles, e.g. automobiles or trucks using microprocessors or compu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04L43/045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for graphical visualisation of monitoring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扰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包括:干扰信号发生模块、开关控制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网络信号输出模块、网络信号接收模块、示波模块、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本发明通过脉冲发生器输出端与待测汽车的输入端口连通,通过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控制干扰信号的输出强度,并对不同信号强度下收的干扰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的测试汽车上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抗扰性,从而得到其抗扰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其测试效率高,出错率底;同时通过以太网测试仪可以检测网络信号受到干扰信号的影响强度,测试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抗扰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汽车的智能网联化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将搭载数十个通信传输模块、几十上百个传感器、几百个控制单元以及数公里长的线缆,其带来的电磁兼容风险显而易见。另外,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着复杂的道路电磁环境。从外部电磁骚扰源来说,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各种广播电台、变电站、通信基站、高压线的数量越来越多,车内手持式发射机也越来越多,这些因素将会导致空间中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复杂电磁环境可能威胁到行车安全。
汽车行业正着力开发单车智能和车联网技术融合技术,更为关注其功能性能测试。由于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电磁干扰风险较大,所以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抗扰性能测试势在必行。但是传统的对网联汽车的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方式都是通过人为通过检测仪器进行检测评估,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而且现有的测试方式不能对网联汽车的网络信号受到的干扰进行检测,测试范围有限。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传统的对网联汽车的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方式都是通过人为通过检测仪器进行检测评估,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现有的测试方式不能对网联汽车的网络信号受到的干扰进行检测,测试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所述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探头与待测汽车的输入端口进行连通,通过干扰信号发生模块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脉冲;同时通过频率控制单元对干扰信号的输出频率大小进行控制,通过时钟单元对干扰信号的发射时间进行计时控制,通过滤波单元对发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步骤二,通过开关控制模块对断路器的开关进行控制,待测汽车输入端口接收第一测试脚本;所述第一测试脚本包括多个测试信号强度。
步骤三,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测试脚本依次设置当前测试信号强度;所述以太网测试仪在所述当前测试信号强度下发送测试信号至所述待测汽车输入端口。
步骤四,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在所述当前测试信号强度下获取所述待测汽车输入端口接收测试信息的第一丢包率,并判断所述第一丢包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五,若否则执行步骤三。
步骤五,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发送第二测试脚本至脉冲发生器,所述第二测试脚本包括多个干扰信号强度;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测试脚本依次设置当前干扰信号强度;所述脉冲发生器在所述当前干扰信号强度下发送干扰信号至所述汽车输入端口,调节干扰脉冲的输出状态。
步骤六,通过电压检测模块利用电压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施加特定干扰脉冲后的瞬态电压进行检测;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利用温度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步骤七,通过网络信号输出模块利用以太网测试仪向要测试的输入端口以最大吞吐量速率发送特定数量的帧;同时通过速率检测单元对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进行检测,通过数据量调节单元调节输出的网络信号数据的数量;通过数据记录单元将输出的数据的数量和内容类别进行打包记录,并发送到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
步骤八,将以太网测试仪与接收端口连接,通过网络信号接收模块对信号接收端的接收帧进行接收,对接收帧进行接收;同时计算由接收端口收到接收帧的帧数,使用等式计算以特定线速率传输时的帧错误率:PER(%)=(传输帧数-接收帧数-错误帧数)×100/传输帧数。
步骤九,调整注入干扰脉冲不同的幅值和脉宽参数继续注入,并重新执行测试;同时收集干扰脉冲在不同参数下的以太网PER数据,整理总结并分析规律得到实验结果。
步骤十,通过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利用处理器对各个模块的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并通过参数配置单元利用外部输入设备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通过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各个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控制参数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指令生成单元对采集信息的处理结果和控制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控制输出单元将控制指令输出到对应的受控模块。
步骤十一,通过示波模块利用示波器对干扰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通过曲线图进行实时显示;通过存储模块利用存储器对干扰信号强度下检测到的对应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十二,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并将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或图表形式进行显示。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脉冲的方法,包括:
在干扰信号的类型、个数和强度都固定的外部环境下,调整脉冲发生器输入信号的信号强度,使脉冲发生器输出信噪比等于脉冲发生器最低输出信噪比时待测汽车的输入端口的信噪比。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通过滤波单元对发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方法,包括:
(I)通过ADC芯片获取发出的干扰信号的采样数据;其中,所述采样数据包括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
(II)采用设定的转移函数,通过乘累加的运算方式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低通滤波或带通滤波处理;
(III)将滤波后的采样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
进一步,步骤七中,所述通过速率检测单元对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
(1)对具有预定长度的窗口中的初始帧的数目进行计数;其中,所述源的帧以输入帧速率重复并输入;
(2)使用所述预定长度与所述数目之间的比值计算所述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方法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所述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包括:
干扰信号发生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脉冲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脉冲;
开关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断路器对干扰信号的输入进行开关控制;
电压检测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电压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施加特定干扰脉冲后的瞬态电压进行检测;
温度检测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温度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网络信号输出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以太网测试仪向要测试的以太网端口以最大吞吐量速率发送特定数量的帧;
网络信号接收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以太网测试仪与接收端口连接,对接收帧进行接收;
示波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示波器对干扰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通过曲线图进行实时显示;
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与干扰信号发生模块、开关控制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网络信号输出模块、网络信号接收模块、示波模块、存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处理器对各个模块的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并根据预设参数和数据处理结果对各个受控模块进行控制;
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存储器对干扰信号强度下检测到的对应数据进行存储;
人机交互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并将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或图表形式进行显示。
进一步,所述干扰信号发生模块包括:
频率控制单元,用于对干扰信号的输出频率大小进行控制;
时钟单元,用于对干扰信号的发射时间进行计时控制;
滤波单元,用于对发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进一步,所述网络信号输出模块包括:
速率检测单元,用于对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进行检测;
数据量调节单元,用于调节输出的网络信号数据的数量;
数据记录单元,用于将输出的数据的数量和内容类别进行打包记录,并发送到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
进一步,所述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包括: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通过外部输入设备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各个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控制参数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对采集信息的处理结果和控制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控制输出单元,用于将控制指令输出到对应的受控模块。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供于电子装置上执行时,提供用户输入接口以实施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储存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通过脉冲发生器输出端与待测汽车的输入端口连通,通过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控制干扰信号的输出强度,并对不同信号强度下收的干扰进行检测,能够有效的测试汽车上的电子电气设备的抗扰性,从而得到其抗扰是否符合设计的要求,其测试效率高,出错率底;同时通过以太网测试仪可以检测网络信号受到干扰信号的影响强度,测试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结构框图;
图中:1、干扰信号发生模块;2、开关控制模块;3、电压检测模块;4、温度检测模块;5、网络信号输出模块;6、网络信号接收模块;7、示波模块;8、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9、存储模块;10、人机交互模块。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脉冲的输出状态具体调节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滤波单元对发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速率检测单元对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进行检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探头与待测汽车的输入端口进行连通,通过干扰信号发生模块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脉冲。
S102,通过开关控制模块利用断路器对干扰信号的输入进行开关控制;通过网络信号输出模块利用以太网测试仪向要测试的以太网端口以最大吞吐量速率发送特定数量的帧。
S103,通过电压检测模块利用电压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施加特定干扰脉冲后的瞬态电压进行检测;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利用温度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S104,将以太网测试仪与接收端口连接,通过网络信号接收模块对接收帧进行接收,计算由接收端口收到接收帧的帧数以及以特定线速率传输时的帧错误率。
S105,通过示波模块利用示波器对干扰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通过曲线图进行实时显示。
S106,调整注入干扰脉冲不同的幅值和脉宽参数继续注入,并重新执行测试;收集干扰脉冲在不同参数下的以太网PER数据,整理总结并分析规律得到实验结果。
S107,通过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利用处理器对各个模块的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并根据预设参数和数据处理结果对各个受控模块进行控制。
S108,通过存储模块利用存储器对干扰信号强度下检测到的对应数据进行存储;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并将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或图表形式进行显示。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包括:
干扰信号发生模块1,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连接,用于通过脉冲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脉冲。
开关控制模块2,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连接,用于通过断路器对干扰信号的输入进行开关控制。
电压检测模块3,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连接,用于通过电压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施加特定干扰脉冲后的瞬态电压进行检测。
温度检测模块4,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连接,用于通过温度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网络信号输出模块5,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连接,用于通过以太网测试仪向要测试的以太网端口以最大吞吐量速率发送特定数量的帧。
网络信号接收模块6,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连接,用于通过以太网测试仪与接收端口连接,对接收帧进行接收。
示波模块7,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连接,用于通过示波器对干扰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通过曲线图进行实时显示。
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与干扰信号发生模块1、开关控制模块2、电压检测模块3、温度检测模块4、网络信号输出模块5、网络信号接收模块6、示波模块7、存储模块9和人机交互模块10连接,用于通过处理器对各个模块的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并根据预设参数和数据处理结果对各个受控模块进行控制。
存储模块9,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连接,用于通过存储器对干扰信号强度下检测到的对应数据进行存储。
人机交互模块10,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连接,用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并将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或图表形式进行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干扰信号发生模块1包括:
频率控制单元1-1,用于对干扰信号的输出频率大小进行控制。
时钟单元1-2,用于对干扰信号的发射时间进行计时控制。
滤波单元1-3,用于对发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信号输出模块5包括:
速率检测单元5-1,用于对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进行检测。
数据量调节单元5-2,用于调节输出的网络信号数据的具体数量的多少。
数据记录单元5-3,用于将输出的数据的数量和内容类别进行打包记录,并发送到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8包括:
参数配置单元8-1,用于通过外部输入设备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
数据处理单元8-2,用于接收各个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控制参数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
指令生成单元8-3,用于通过对采集信息的处理结果和控制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控制输出单元8-4,用于将控制指令输出到对应的受控模块。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干扰脉冲的输出状态具体调节的方法包括:
S201,待测汽车输入端口接收第一测试脚本,所述第一测试脚本包括多个测试信号强度。
S202,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测试脚本依次设置当前测试信号强度;所述以太网测试仪在所述当前测试信号强度下发送测试信号至所述待测汽车输入端口。
S203,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在所述当前测试信号强度下获取所述待测汽车输入端口接收测试信息的第一丢包率,并判断所述第一丢包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执行S204,若否则执行S202。
S204,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发送第二测试脚本至脉冲发生器,所述第二测试脚本包括多个干扰信号强度。
S205,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测试脚本依次设置当前干扰信号强度;所述脉冲发生器在所述当前干扰信号强度下发送干扰信号至所述汽车输入端口。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滤波单元对发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方法包括:
S301,通过ADC芯片获取发出的干扰信号的采样数据;其中,所述采样数据包括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
S302,采用设定的转移函数,通过乘累加的运算方式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低通滤波或带通滤波处理。
S303,将滤波后的采样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方法如图1所示,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过速率检测单元对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
S401,对具有预定长度的窗口中的初始帧的数目进行计数;其中,所述源的帧以输入帧速率重复并输入。
S402,使用所述预定长度与所述数目之间的比值计算所述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Disk(SSD))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优的具体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脉冲发生器的输出探头与待测汽车的输入端口进行连通,通过干扰信号发生模块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脉冲;同时通过频率控制单元对干扰信号的输出频率大小进行控制,通过时钟单元对干扰信号的发射时间进行计时控制,通过滤波单元对发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步骤二,通过开关控制模块对断路器的开关进行控制,待测汽车输入端口接收第一测试脚本;所述第一测试脚本包括多个测试信号强度;
步骤三,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测试脚本依次设置当前测试信号强度;所述以太网测试仪在所述当前测试信号强度下发送测试信号至所述待测汽车输入端口;
步骤四,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在所述当前测试信号强度下获取所述待测汽车输入端口接收测试信息的第一丢包率,并判断所述第一丢包率是否在第一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执行步骤五,若否则执行步骤三;
步骤五,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发送第二测试脚本至脉冲发生器,所述第二测试脚本包括多个干扰信号强度;中央处理与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测试脚本依次设置当前干扰信号强度;所述脉冲发生器在所述当前干扰信号强度下发送干扰信号至所述汽车输入端口,调节干扰脉冲的输出状态;
步骤六,通过电压检测模块利用电压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施加特定干扰脉冲后的瞬态电压进行检测;通过温度检测模块利用温度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步骤七,通过网络信号输出模块利用以太网测试仪向要测试的输入端口以最大吞吐量速率发送特定数量的帧;同时通过速率检测单元对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进行检测,通过数据量调节单元调节输出的网络信号数据的数量;通过数据记录单元将输出的数据的数量和内容类别进行打包记录,并发送到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
步骤八,将以太网测试仪与接收端口连接,通过网络信号接收模块对信号接收端的接收帧进行接收,对接收帧进行接收;同时计算由接收端口收到接收帧的帧数,使用等式计算以特定线速率传输时的帧错误率:PER(%)=(传输帧数-接收帧数-错误帧数)×100/传输帧数;
步骤九,调整注入干扰脉冲不同的幅值和脉宽参数继续注入,并重新执行测试;同时收集干扰脉冲在不同参数下的以太网PER数据,整理总结并分析规律得到实验结果;
步骤十,通过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利用处理器对各个模块的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并通过参数配置单元利用外部输入设备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通过数据处理单元接收各个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控制参数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指令生成单元对采集信息的处理结果和控制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控制输出单元将控制指令输出到对应的受控模块;
步骤十一,通过示波模块利用示波器对干扰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通过曲线图进行实时显示;通过存储模块利用存储器对干扰信号强度下检测到的对应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十二,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并将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或图表形式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利用脉冲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脉冲的方法,包括:
在干扰信号的类型、个数和强度都固定的外部环境下,调整脉冲发生器输入信号的信号强度,使脉冲发生器输出信噪比等于脉冲发生器最低输出信噪比时待测汽车的输入端口的信噪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通过滤波单元对发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的方法,包括:
(I)通过ADC芯片获取发出的干扰信号的采样数据;其中,所述采样数据包括电压信号或电流信号;
(II)采用设定的转移函数,通过乘累加的运算方式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低通滤波或带通滤波处理;
(III)将滤波后的采样数据发送至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七中,所述通过速率检测单元对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
(1)对具有预定长度的窗口中的初始帧的数目进行计数;其中,所述源的帧以输入帧速率重复并输入;
(2)使用所述预定长度与所述数目之间的比值计算所述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
5.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方法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包括:
干扰信号发生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脉冲发生器产生不同频率的干扰脉冲;
开关控制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断路器对干扰信号的输入进行开关控制;
电压检测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电压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施加特定干扰脉冲后的瞬态电压进行检测;
温度检测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温度检测探头对待测车辆线路周围的环境温度数据进行实时采集;
网络信号输出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以太网测试仪向要测试的以太网端口以最大吞吐量速率发送特定数量的帧;
网络信号接收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以太网测试仪与接收端口连接,对接收帧进行接收;
示波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示波器对干扰信号强度和网络信号强度通过曲线图进行实时显示;
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与干扰信号发生模块、开关控制模块、电压检测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网络信号输出模块、网络信号接收模块、示波模块、存储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处理器对各个模块的检测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并根据预设参数和数据处理结果对各个受控模块进行控制;
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存储器对干扰信号强度下检测到的对应数据进行存储;
人机交互模块,与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并将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的处理结果通过数字或图表形式进行显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信号发生模块包括:
频率控制单元,用于对干扰信号的输出频率大小进行控制;
时钟单元,用于对干扰信号的发射时间进行计时控制;
滤波单元,用于对发出的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信号输出模块包括:
速率检测单元,用于对测试端口可以容纳的最大数据速率进行检测;
数据量调节单元,用于调节输出的网络信号数据的数量;
数据记录单元,用于将输出的数据的数量和内容类别进行打包记录,并发送到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和控制模块包括:
参数配置单元,用于通过外部输入设备对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预设输入;
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各个模块采集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控制参数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处理;
指令生成单元,用于通过对采集信息的处理结果和控制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控制输出单元,用于将控制指令输出到对应的受控模块。
9.一种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程序,供于电子装置上执行时,提供用户输入接口以实施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储存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方法。
CN202010581373.8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18657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1373.8A CN111865711A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1373.8A CN111865711A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5711A true CN111865711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88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1373.8A Pending CN111865711A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657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4956A (zh) * 2021-03-19 2021-06-1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电磁干扰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7665335A (zh) * 2023-12-08 2024-03-08 广东诺帝恩智控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手摇脉冲发生器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8060A (zh) * 2017-01-10 2017-06-23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模块的抗干扰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462947A (zh) * 2018-03-13 2018-08-28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lte-v的车联网通信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US10581522B1 (en) * 2018-12-06 2020-03-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ree-space, twisted light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07739A (zh) * 2019-12-12 2020-03-24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88060A (zh) * 2017-01-10 2017-06-23 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模块的抗干扰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8462947A (zh) * 2018-03-13 2018-08-28 长安大学 一种基于lte-v的车联网通信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US20190288781A1 (en) * 2018-03-13 2019-09-19 Chang'an University Lte-v based internet of vehicles communication test system and test method thereof
US10581522B1 (en) * 2018-12-06 2020-03-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ree-space, twisted light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07739A (zh) * 2019-12-12 2020-03-24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亚萍等: "V2X测试环境搭建研究与分析", 《汽车工业研究》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4956A (zh) * 2021-03-19 2021-06-1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电磁干扰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7665335A (zh) * 2023-12-08 2024-03-08 广东诺帝恩智控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手摇脉冲发生器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7665335B (zh) * 2023-12-08 2024-05-14 广东诺帝恩智控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手摇脉冲发生器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387176B1 (en)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 for testing terminated network cable
CN102749539A (zh) 一种具有量化电磁干扰的电磁兼容快速测试诊断系统
CN101493486B (zh) 一种诊断电磁干扰的装置及方法
CN111865711A (zh) 一种用于智能网联汽车电磁抗扰性能测试的系统及方法
CN105866501B (zh) 一种基于示波器的协议解码分析方法及协议解码分析装置
CN105022020A (zh) 电能表射频电磁场、无线电抗扰度试验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7250561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电气线束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0609183A (zh) 一种基于ivi技术的识别模块及整机的自动测试系统
CN108521348A (zh) 一种1553b总线网络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1876935B (zh) 调试程序监控方法与装置
CN202267836U (zh) 一种重型汽车总线模拟测试台
CN111426924A (zh) 一种高频局部放电信号模式识别功能校验方法及系统
CN105846263A (zh) 一种usb转接线、移动终端的充电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7171893A (zh) 基于can网络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及其测试方法
CN110514931B (zh) 具有车载以太网功能的设备的电磁兼容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368786B (zh) 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数据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6540681A (zh) 控制器接口功能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208971519U (zh) 多通道光模块误码率测试系统
CN111521857A (zh) 基于tmr隧道磁阻的多导体电流测量系统
US6937029B2 (en)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a shielding fault in a multiwire cable
CN211264169U (zh) 一种用于逻辑控制单元的自动化测试装置
CN108646206A (zh) 一种电子系统排查方法及装置
CN101420634A (zh) 自动测试系统及其切换模组和路由方法
CN217546084U (zh) 车载WiFi模块的抗干扰测试系统
CN112505601B (zh) 惯性mems器件电参数测量系统的校准装置和校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