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9480A - 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9480A
CN111859480A CN202010656251.0A CN202010656251A CN111859480A CN 111859480 A CN111859480 A CN 111859480A CN 202010656251 A CN202010656251 A CN 202010656251A CN 111859480 A CN111859480 A CN 111859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ge
design process
node
approval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5625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9480B (zh
Inventor
陈凤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ZHEDA LIAN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ZHEDA LIAN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ZHEDA LIAN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ZHEDA LIAN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5625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94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9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9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9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9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2CAD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e.g. collaborative CAD or distributed sim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品数据管理领域,提供一种产品设计过程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PDM系统中的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创建问题报告,再根据问题报告创建变更请求表单,将变更请求表单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产生变更通告单,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并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针对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能够有效提高PDM系统中产品设计效率。

Description

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数据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PDM系统(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管理所有与产品相关信息,包括零件信息、配置、文档、CAD文件、结构、权限信息等,以及和所有与产品相关过程,包括过程定义和管理,企业实施PDM系统的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加强对于文档,图纸,数据的高效利用,使工作流程规范化,在企业产品数据管理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CN106471503B公开了一种用于产品数据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由数据处理系统执行并且包括:接收CAD模型,所述CAD模型包括各自具有底层几何结构的多个实体;如果要被处理的第一实体不是已经在高速缓存中所存储的偏移对中,标识与所述多个实体中的第一实体对应的第一偏移对链,包括标识作为相同偏移对的部分的第一同伴实体;确定第一偏移对链是否是强链,以及当第一偏移对链是强链时则将第一实体标记为偏移对的一部分;以及存储包括经标记的第一实体的CAD模型;其中第一偏移对链基于第一实体和第一同伴实体的底层几何结构的几何类型而被确定为是强链。
在目前企业实际应用PDM系统中,问题数据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的系统中的不必要的任务变更以及甚至流程混乱,PDM系统中问题的管理和追溯不当,从而演化为危机,甚至相同或相似的问题重复发生,不仅会导致产品协同设计效率降低,而且导致产品设计多个部门间的推诿以及责任不清,更不利于问题从根本上解决。
发明内容
长期的实践发现,由于产品设计过程不可避免的产生各种问题,而系统中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在多个环节或多个专业部门间,单纯的一个环节或单个部门解决问题,往往起不到对发生问题的全过程管理和追溯,且不能完全从根本上解决和分析问题,所以导致PDM系统中多个环节或多个专业部门责任不清,审批混乱等问题,进而导致产品协同设计效率降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以解决设计人员在PDM系统中问题的管理和追溯缺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程中问题,导致PDM系统管理混乱,进而导致产品设计效率降低的问题,该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PDM系统中发现问题后创建问题报告,所述问题报告的属性包括问题编号、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版本编号;
步骤S2,根据所述问题报告创建变更页面,生成变更请求表单,所述变更页面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设计流程节点,第二显示区域包括问题编号、变更类型、变更文件类型、变更文件列表、审阅签章;
步骤S3,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发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创建变更通告单,所述变更通告单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
步骤S4,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审阅通过后创建变更实施计划单和第二版本编号、变更编号,所述变更编号与所述变更通告单一一映射;
步骤S5,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第二版本编号,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变更编号,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
步骤S6,将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与未产生该问题的实施计划预计产生的第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和差异编号,所述差异编号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问题编号的编码信息中包括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信息、问题类型、时间和产品编码。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问题报告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属性值包括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原因数据的记录。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第一版本编号包括编辑问题报告后,创建新的所述第一版本编号;所述问题报告中问题编号不变。
优选地,在步骤S3中,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发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结果包括两种状态,合格与不合格;
当审阅不合格时,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和审批意见返回至当前设计流程节点,当年设计流程节点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后,继续提交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
优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所述第二审批节点审阅结果包括两种状态,通过与不通过;
当审阅不通过时,将所述变更通告单以及审批意见发至第一审批节点,所述第一审批节点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后,继续提交至所述第二审批节点。
优选地,所述问题报告中的所述问题编号、所述变更编号、所述差异编号一一映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新增模块,用于PDM系统中发现问题后创建问题报告,所述问题报告的属性包括问题编号、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版本编号;
新建变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问题报告创建变更页面,生成变更请求表单,所述变更页面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设计流程节点,第二显示区域包括问题编号、变更类型、变更文件类型、变更文件列表、审阅签章;
第一审批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发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创建变更通告单,所述变更通告单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
第二审批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审阅通过后创建变更实施计划单和第二版本编号、变更编号,所述变更编号与所述变更通告单一一映射;
实施计划模块,用于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第二版本编号,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变更编号,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
对比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与未产生该问题的实施计划预计产生的第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和差异编号,所述差异编号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
优选地,所述系统包括编码模块,用于将设计流程节点信息、问题类型、时间和产品编码作为编码信息产生问题编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通过PDM系统中的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创建问题报告,问题报告包括问题编号,再根据问题报告创建变更请求表单,再将变更请求表单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产生变更通告单,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审阅通过后创建变更实施计划单和第二版本编号、变更编号,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第二版本编号,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变更编号,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将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与未产生该问题的实施计划预计产生的第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和差异编号。如此,PDM系统中问题的产生开始进行跟踪,因问题产生后续设计流程节点的变更和管理,以及与原始实施计划对比计算差异等,实现PDM系统中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防止系统对问题的系统化管理和追溯不当,出现多个部门间的推诿以及责任不清,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系统,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针对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能够有效提高PDM系统中产品设计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部分所指的解决目前企业实际应用PDM系统中,问题数据管理不当往往会造成的系统中的不必要的任务变更以及甚至流程混乱,PDM系统中问题的管理和追溯不当,从而演化为危机,甚至相同或相似的问题重复发生,不仅会导致产品协同设计效率降低,而且导致产品设计多个部门间的推诿以及责任不清,更不利于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流程图,所述一种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PDM系统中发现问题后创建问题报告,所述问题报告的属性包括问题编号、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版本编号;
步骤S2,根据所述问题报告创建变更页面,生成变更请求表单,所述变更页面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设计流程节点,第二显示区域包括问题编号、变更类型、变更文件类型、变更文件列表、审阅签章;
步骤S3,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发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创建变更通告单,所述变更通告单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
步骤S4,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审阅通过后创建变更实施计划单和第二版本编号、变更编号,所述变更编号与所述变更通告单一一映射;
步骤S5,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第二版本编号,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变更编号,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
步骤S6,将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与未产生该问题的实施计划预计产生的第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和差异编号,所述差异编号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通过PDM系统中的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创建问题报告,问题报告包括问题编号,再根据问题报告创建变更请求表单,再将变更请求表单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产生变更通告单,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审阅通过后创建变更实施计划单和第二版本编号、变更编号,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第二版本编号,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变更编号,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将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与未产生该问题的实施计划预计产生的第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和差异编号。如此,PDM系统中问题的产生开始进行跟踪,因问题产生后续设计流程节点的变更和管理,以及与原始实施计划对比计算差异等,实现PDM系统中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防止系统对问题的系统化管理和追溯不当,出现多个部门间的推诿以及责任不清,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针对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能够有效提高PDM系统中产品设计效率。
例如,由于问题报告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必须具有相应的唯一的编号,使得在整个设计流程节点中均能够快速有效地溯源,在本发明优选的情况下,所述问题报告的属性包括问题编号、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版本编号,如表1所示;
表1
问题编号 设计流程节点 问题原因 版本编号
LN0320070102308 Node.03 材料强度不足,需要调整 V2
MN0520070301104 Node.05 零部件尺寸缺失,替换零件 V1
在表1中,在设计流程节点Node.03产生问题,而问题的原因在于材料的调整,比如,在设计过程中,某种零件的材料可能引起某些力学性能的不足,采用更优的材料,在问题报告提交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编辑提交,并生成控制版本的编号,例如,版本编号V2,表示经过编辑和更新,另存为产生第二次的版本,其中版本编号V1仍然存在,并不覆盖。
为了更好地在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全生命周期跟踪问题,以及为了更好地识别问题产生的节点、类型、时间以及针对的产品,在本发明优选的情况下,步骤S1中,所述问题编号的编码信息中包括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信息、问题类型、时间和产品编码。
例如,问题编号为LN0320070102308,其中LN为产品型号,03为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信息,200701为时间,023为LN产品的编码,08为问题类型,例如,08表示材料问题,04表示尺寸问题。
为了更好地记录产生当年设计流程节点的问题原因数据,在对应问题报告中,问题原因属性值必须包括具体的问题原因数据,在本发明优选的情况下,步骤S1中,所述问题报告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属性值包括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原因数据的记录。
例如,在问题编号为MN0520070301104的问题报告中,所述问题原因为“零部件尺寸缺失,替换零件”,为了更好地呈现问题所在的零部件,必须说明具体的零件所在位置、零件图纸、代号、名称、编码等。
为了更好控制问题报告的版本,为了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快速溯源,在本发明优选的情况下,步骤S1中,所述第一版本编号包括编辑问题报告后,创建新的所述第一版本编号;所述问题报告中问题编号不变。
为了审阅变更请求单,确定哪些问题需要进入到变更状态,哪些不需要变更或者是需要进行再次提交,在本发明优选的情况下,在步骤S3中,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发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结果包括两种状态,合格与不合格;
当审阅不合格时,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和审批意见返回至当前设计流程节点,当年设计流程节点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后,继续提交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
为了更好地将所述变更通告单是否发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因为前置设计流程节点的问题导致后续设计流程节点自动变更,从而提升整个流程的效率,在本发明优选的情况下,在步骤S4中,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所述第二审批节点审阅结果包括两种状态,通过与不通过;
当审阅不通过时,将所述变更通告单以及审批意见发至第一审批节点,所述第一审批节点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后,继续提交至所述第二审批节点。
为了对PDM系统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跟踪和监控每一个问题产生、变化、变更、审批、终结等多个状态,在本发明优选的情况下,所述问题报告中的所述问题编号、所述变更编号、所述差异编号一一映射。
为了更好地再PDM系统中实施上述方法,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新增模块,用于PDM系统中发现问题后创建问题报告,所述问题报告的属性包括问题编号、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版本编号;
新建变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问题报告创建变更页面,生成变更请求表单,所述变更页面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设计流程节点,第二显示区域包括问题编号、变更类型、变更文件类型、变更文件列表、审阅签章;
第一审批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发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创建变更通告单,所述变更通告单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
第二审批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审阅通过后创建变更实施计划单和第二版本编号、变更编号,所述变更编号与所述变更通告单一一映射;
实施计划模块,用于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第二版本编号,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变更编号,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
对比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与未产生该问题的实施计划预计产生的第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和差异编号,所述差异编号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系统用于执行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通过PDM系统中的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创建问题报告,问题报告包括问题编号,再根据问题报告创建变更请求表单,再将变更请求表单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产生变更通告单,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审阅通过后创建变更实施计划单和第二版本编号、变更编号,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第二版本编号,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变更编号,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将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与未产生该问题的实施计划预计产生的第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和差异编号。如此,PDM系统中问题的产生开始进行跟踪,因问题产生后续设计流程节点的变更和管理,以及与原始实施计划对比计算差异等,实现PDM系统中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防止系统对问题的系统化管理和追溯不当,出现多个部门间的推诿以及责任不清,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本发明提供的这种系统,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针对问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进一步能够有效提高PDM系统中产品设计效率。
为了更好地在PDM系统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报告、变更表单、变更请求单、变更通告单、实施计划单等,针对各类表单的编码需要有单独的模块进行管理,本发明优选的情况下,所述系统包括编码模块,用于将设计流程节点信息、问题类型、时间和产品编码作为编码信息产生问题编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移动终端、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PDM系统中发现问题后创建问题报告,所述问题报告的属性包括问题编号、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版本编号;
步骤S2,根据所述问题报告创建变更页面,生成变更请求表单,所述变更页面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设计流程节点,第二显示区域包括问题编号、变更类型、变更文件类型、变更文件列表、审阅签章;
步骤S3,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发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创建变更通告单,所述变更通告单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
步骤S4,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审阅通过后创建变更实施计划单和第二版本编号、变更编号,所述变更编号与所述变更通告单一一映射;
步骤S5,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第二版本编号,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变更编号,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
步骤S6,将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与未产生该问题的实施计划预计产生的第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和差异编号,所述差异编号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问题编号的编码信息中包括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信息、问题类型、时间和产品编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问题报告中产生问题的原因属性值包括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原因数据的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意一项所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第一版本编号包括编辑问题报告后,创建新的所述第一版本编号;所述问题报告中问题编号不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发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结果包括两种状态,合格与不合格;
当审阅不合格时,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和审批意见返回至当前设计流程节点,当年设计流程节点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后,继续提交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所述第二审批节点审阅结果包括两种状态,通过与不通过;
当审阅不通过时,将所述变更通告单以及审批意见发至第一审批节点,所述第一审批节点根据审批意见进行修改后,继续提交至所述第二审批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1-3、5、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问题报告中的所述问题编号、所述变更编号、所述差异编号一一映射。
8.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新增模块,用于PDM系统中发现问题后创建问题报告,所述问题报告的属性包括问题编号、产生问题的当前设计流程节点、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一版本编号;
新建变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问题报告创建变更页面,生成变更请求表单,所述变更页面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设计流程节点,第二显示区域包括问题编号、变更类型、变更文件类型、变更文件列表、审阅签章;
第一审批模块,用于将所述变更请求单发至第一审批节点进行审阅,审阅合格后,创建变更通告单,所述变更通告单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将所述变更通告单发送至后续设计流程节点和第二审批节点;
第二审批模块,用于所述第二审批节点接收所述变更通告单,审阅通过后创建变更实施计划单和第二版本编号、变更编号,所述变更编号与所述变更通告单一一映射;
实施计划模块,用于后续设计流程节点接收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第二版本编号,根据所述变更实施计划单和所述变更编号,完成实施后生成第一结果数据;
对比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结果数据与未产生该问题的实施计划预计产生的第二结果数据进行差异对比分析,并产生结果差异数据和差异编号,所述差异编号与所述问题编号一一映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编码模块,用于将设计流程节点信息、问题类型、时间和产品编码作为编码信息产生问题编号。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56251.0A 2020-07-09 2020-07-09 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18594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6251.0A CN111859480B (zh) 2020-07-09 2020-07-09 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56251.0A CN111859480B (zh) 2020-07-09 2020-07-09 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9480A true CN111859480A (zh) 2020-10-30
CN111859480B CN111859480B (zh) 2023-12-12

Family

ID=73153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56251.0A Active CN111859480B (zh) 2020-07-09 2020-07-09 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94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9217A (zh) * 2022-09-23 2022-10-25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航空产品生产计划变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0281A (ja) * 2001-07-18 2003-01-31 Sony Corp 統合技術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統合技術情報管理装置並びに統合技術情報管理方法
US20130132424A1 (en) * 2011-11-23 2013-05-23 Siemen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Massive model visualization with spatial indexing
CN106779336A (zh) * 2016-11-29 2017-05-31 盐城工学院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0281A (ja) * 2001-07-18 2003-01-31 Sony Corp 統合技術情報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統合技術情報管理装置並びに統合技術情報管理方法
US20130132424A1 (en) * 2011-11-23 2013-05-23 Siemens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Software Inc. Massive model visualization with spatial indexing
CN106779336A (zh) * 2016-11-29 2017-05-31 盐城工学院 工程更改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啊青 等: "汽车行业产品和设计变更优化策略研究", 时代汽车, no. 20, pages 1 - 4 *
方国庆: "CMII变更管理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 机电兵船档案, no. 04, pages 1 - 2 *
王健: "基于PDM的工程变更管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现代电子技术》, no. 16, pages 1 - 3 *
王健;: "基于PDM的工程变更管理在生产中的应用", 现代电子技术, no. 16 *
王宁 等: "PLM系统中的设计变更管理实现", 《重庆大学学报》, vol. 26, no. 1, pages 1 - 4 *
王宁, 郭钢, 代红: "PLM系统中的设计变更管理实现",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1 *
王少鹏;夏清华;葛燕飞;汪永明;: "图文档的审批流程分析及其UML建模", 机械工程师, no. 02, pages 1 - 4 *
郝宸霈: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信息科技, no. 12, pages 1 - 8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9217A (zh) * 2022-09-23 2022-10-25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航空产品生产计划变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9480B (zh)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8373B (zh) 电力业务信息系统关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asiak et al. Managing by e-mail: what e-mail can do for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CN112800044B (zh) 数据质量判定及监测方法、管理系统、存储介质、终端
US7353230B2 (en) Dynamic distributed customer issue analysis
Cleland-Huang Just enough requirements traceability
CN107808003A (zh) 一种文档管理方法及装置
Chillayil et al. Is imperfect evaluation a deterrent to adoption of energy audit recommendations?
CN112348530A (zh) 一种服务器生产自动检验及返修的方法
Li et al. Produc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main resul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management
CN111859480A (zh) 产品设计过程中问题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及系统
Hicks The language of collaborative engineering projects
Hussain et al. Developing resilience in disaster relief operations management through lean transformation
CN112257234A (zh) 一种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58236A (zh) 知识图谱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Gerke et al.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f IT processes based on reference models and process mining
CN116701714A (zh) 一种基于多叉树的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751452A (zh) 一种工作流程管理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KR100850550B1 (ko) 국제 항공안전 규정관리 시스템
Bumblauskas et al.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ject selection and execution
CN112184026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采购物资质量反馈系统
CN111026705A (zh) 建筑工程文件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Gladysz et al. An assessment of technologies with wide range of impact. A case of RFID
Rahmaoui et al. Improv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using Data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CN105930329A (zh) 一种交易日志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3626518B (zh) 一种产品有害物质管控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Room 403-405, No.5, Lane 999, Yangfan Road, high tech Zone, Ningbo, Zhejiang 315000

Applicant after: Ningbo Zhixun Liank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3-405, No.5, Lane 999, Yangfan Road, high tech Zone, Ningbo, Zhejiang 315000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ZHEDA LIANKE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