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6045A - 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6045A
CN111856045A CN201910344915.7A CN201910344915A CN111856045A CN 111856045 A CN111856045 A CN 111856045A CN 201910344915 A CN201910344915 A CN 201910344915A CN 111856045 A CN111856045 A CN 111856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introduction device
container
detection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49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立波
刘洋
肖培瑞
武振兴
刘鹤
王婧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49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6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6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6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 G01N35/0095Scheduling introducing urgent samples with priority, e.g. Short Turn Around Time Samples [STA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该样本复检方法应用于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检测装置、第一进样装置、第二进样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装置的控制器;所述第一进样装置将具有样本的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样本得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样本复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所述第二进样装置将所述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所述样本的复检结果。实现复检样本的优先检测,缩短复检样本的等待时间。

Description

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样本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凝血检测在辅助诊断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DIC、严重肝肾疾病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在抗凝质量的检测和术前检查中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医院、检查中心等临床检验室,凝血分析仪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检验设备。
随着检验项目、检验样本的逐年增加,医生及患者对于检验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检验效率及仪器的自动化程度,这些仪器已使用一种自动顺序将样本运送到分析区的运送装置。该装置一般包含装载区、卸载区,使用者将样本放在装载区,仪器会自动将其运送到仪器分析区,当该样本取样结束后,仪器自动将该样本移走,并移入下一个样本,以此循环,直至测试完所有样本,测试完成后所有样本都处于卸载区。
正常情况下,上述方式已经是一种高效的测试方式,但受到样本自身及仪器自身异常因素的干扰后,此次测试的结果可能并不可信,比如样本浓度过高,超过了分析仪的测量量程,需要稀释后重新测量,比如添加试剂时,引入了气泡,导致测不出结果等等,这种情况下就可能需要进行复检,然后用户可以根据复检结果确定最终报告结果。但此时该样本可能已经被样本运送装置移走了,所以只能等到当批样本测试完成,才能重新复检有问题的样本,这样就导致该样本不能及时发报告,检测时间长过长,复检效率低下,严重时可能会存在致命风险。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复检样本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复检样本快速检测的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样本复检方法,应用于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检测装置、第一进样装置、第二进样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装置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进样装置将具有样本的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样本得到第一检测结果;
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所述第二进样装置将所述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所述样本的复检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读取装置;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包括步骤: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样本读取装置读取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的所述样本容器上的标识以获取所述样本对应的样本ID;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样本ID判断所述样本为复检样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样本ID判断所述样本为复检样本,包括步骤:
所述控制器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匹配所述样本ID,匹配成功后将所述样本判断为所述样本ID对应的复检样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确定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并进入复检程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建立新样本并确定所述新样本在所述第二进样装置的对应位置,进入对所述新样本的检测程序;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样本读取装置读取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的所述样本容器上的标识以获取所述样本对应的样本ID,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样本读取装置读取所述对应位置上的所述样本容器上的标识以获取所述样本对应的样本ID,并以所述样本ID作为所述新样本的ID。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将处于所述第二进样装置对应位置上的样本容器中的样本判断为复检样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确定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并将所述需要复检的样本的原位置信息修改为所述对应位置,并进入复检程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建立新样本并确定所述新样本在所述第二进样装置的对应位置,并根据用户指令将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作为所述新样本的ID,进入对所述新样本的检测程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将所述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获取用户输入的复检参数;
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包括步骤: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复检参数对所述样本进行检测,并得到所述第二检测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检参数包括样本量、试剂量、稀释倍数、浓缩倍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输入的复检参数适用于多个复检样本。
一种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析仪应用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检测装置、第一进样装置、第二进样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装置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进样装置与所述第二进样装置分别将具有样本的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输送样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通过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样本容器中的样本是否为复检样本,然后通过样本检测装置对第二进样装置的样本容器中的样本进行检测,以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控制器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复检结果。本发明的样本复检方法通过对第二进样装置的复用,实现复检样本的优先检测,有效的解决目前复检样本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使得复检样本的检测优先级高于其他样本,缩短复检样本的等待时间,使得第二检测结果可以及时获得,避免因检测时间过长导致的致命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俯视图;
图2为一实施例样本复检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样本复检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操作界面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为原位设置复检样本;
图5为一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的操作界面示意图,其中该图显示为新建复检样本;
图6为一实施例的操作界面显示的第一次检测结果与第二次检测结果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操作界面示意图,其中,将第一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检测结果;
图8为一实施例的操作界面示意图,其中,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检测结果;
图9为一实施例的操作界面显示设置复检参数的示意图。
其中:
100-样本分析仪;
110-第一进样装置;
120-第二进样装置;
130-样本检测装置;
140-样本读取装置;
150-样本装载区;
160-样本卸载区;
170-工控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提供一种样本复检方法,应用于样本分析仪100,用于对样本进行复检。可以理解的,样本分析仪100对待测的样本进行分析检测,可以得到样本相应的检测结果,满足使用需求。当样本的参数异常,如参数值偏高、偏低等时,需要对样本进行再次检测,即为复检,避免因检测错误导致的样本检测结果存在偏差,以保证样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的样本复检方法可以实现待复检的样本进行快速复检,缩短复检样本的等待时间,使得复检样本的检测结果可以及时获得,避免因检测时间过长导致的致命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待测的样本的具体种类不受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的样本包括固体样本或者液体样本。可以理解,对液体样本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液体样本置于样本架上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液体样本包括但不限于血液样本。使用本发明的样本分析仪100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时,血液样本存储于样本容器中,并顺序放置在样本架上。样本分析仪100可以是凝血分析仪、血球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中的一种。
样本分析仪100包括样本检测装置130、第一进样装置110、第二进样装置120以及用于控制上述装置的控制器(图未示出)。控制器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在本实施例中,样本复检方法包括步骤S10-步骤S30。
步骤S10:第一进样装置110将具有样本的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样本得到第一检测结果。样本分析仪100还具有样本装载区150与样本卸载区160。样本装载区150用于承载待检测的样本。可以理解的,样本容器承载待测的样本,并通过样本架承载具有待测样本的样本容器。可选的,样本架上可以承载一个或多个样本容器。示例性地,样本架可以承载五个或十个样本容器。第一进样装置110用于输送样本装载区150中的样本架,以实现待测样本的自动化输送。
样本检测装置130用于对样本容器中的样本进行处理,并对样本进行检测,并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具体的,样本检测装置130可以在吸样位(180或190)转移样本容器中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孵育等处理,然后再对样本进行检测。示例性地,样本检测装置130包括分注装置131、样本孵育装置132以及检测装置133等,分注装置131将第一进样装置110输送的样本转移至样本孵育装置132的样杯中,通过样本孵育装置132对样本进行孵育处理后,再将具有样本的样杯转移到检测装置133中,通过检测装置133对样本进行检测,以获得样本的检测结果,记该检测结果为第一检测结果。第一进样装置110上样本容器的样本在吸样位190被分注装置131分注后,样本架被转移到样本卸载区160,通过样本卸载区160存储检测后的样本容器。在本实施例中,分注装置131包括吸移针,样本孵育装置132包括孵育盘及样杯,检测装置133包括基于光学法和/或磁珠法的凝血检测器。
若样本的第一检测结果存在异常,则用户可以对异常的第一检测结果对应的样本进行复检。
步骤S20:第二进样装置120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
当样本需要复检时,将存储于样本卸载区160中该样本对应的样本容器转移到第二进样装置120上,通过第二进样装置120输送待测样本。可以理解的,样本容器可以通过人工方式进行转移,也可以自动转移,如通过抓手等自动转移装置进行转移等。并且,第二进样装置120可以输送复检样本,也可以输送急诊样本,也可以混合输送复检样本与急诊样本。
第二进样装置120中样本的优先级高于第一进样装置110中样本的优先级,第二进样装置120输送样本容器时,第一进样装置110停止输送样本容器,这样,第二进样装置120的样本容器中的样本可以进行优先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也避免第一进样装置110与第二进样装置120发生干涉。在本实施例中的样本复检方法,可以采用输送急诊样本的第二进样装置120(如急诊模块)对复检样本进行输送,实现第二进样装置120的复用,在实现样本复检的同时,无需增加额外结构。
步骤S30: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第二进样装置120将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控制器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复检结果。
第二进样装置120输送样本过程中,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是否为复检样本。若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第二进样装置120将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对样本容器中的样本进行转移、孵育、检测等,以获得样本的第二检测结果,控制器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复检结果。样本检测装置130对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进行转移的位置是吸样位180。
若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不是复检样本,而是一个急诊新样本,此时,第二进样装置120将急诊新样本对应的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对样本容器中的急诊新样本进行转移、孵育、检测等,以获得急诊新样本的检测结果。
上述实施例的样本复检方法通过对第二进样装置120的复用实现复检样本的复检,由于第二进样装置120中样本的优先级高于第一进样装置110中样本的优先级,第二进样装置120输送样本容器的同时,第一进样装置110停止输送,以对复检样本进行快速检测。有效的解决目前复检样本等待时间过长的问题,使得复检样本的检测优先级高于其他普通样本,缩短复检样本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复检效率,使得第二检测结果可以及时获得,避免因检测时间过长导致的致命风险。
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样本复检方法可以通过样本读取装置140确定样本是否为复检样本;当样本读取装置140未使用或不能使用(例如样本容器缺少条码等标识)时,也可以通过位置信息确定复检样本,以下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说明:
情况1,控制器通过样本读取装置140判断样本容器中的样本是否为复检样本,以下举例说明。在一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100包括样本读取装置140;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包括步骤:控制器控制样本读取装置140读取第二进样装置120上的样本容器上的标识以获取样本对应的样本ID(身份标识号);控制器根据样本ID判断样本为复检样本。
示例性地,样本读取装置140可以为扫描仪,用于读取样本容器上的标识,可以理解的,标识可以为条形码、二维码或者其他可供识别的标记。
第二进样装置120输送样本容器的过程中,控制器控制样本读取装置140样本容器的标识,可以根据该标识获取该样本对应的样本ID,然后控制器根据该样本ID判断该样本是否为复检样本。若是,样本检测装置130对该样本检测时,控制器将检测结果作为该样本的第二检测结果;若否,样本检测装置130对样本检测时,控制器将检测结果作为该样本的第一检测结果。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根据样本ID判断样本为复检样本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控制器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匹配样本ID,匹配成功后将该样本判断为该样本ID对应的复检样本。
控制器获取样本ID后,控制器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进行搜索匹配,若能够匹配到样本ID,则表明该样本为复检样本,并将该样本判断为该样本ID对应的复检样本;若不能够匹配到样本ID,则表明该样本为新样本,例如是急诊样本。
用户通过用户操作界面进行操作,可以将需要复检的样本设置为复检样本,也可以新建一个样本,然后将该新样本与需要复检的样本进行关联。以下举例说明。
先描述将需要复检的样本设置为复检样本的情况。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进样装置120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确定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并进入复检程序。进入复检程序后,第二进样装置120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第二进样装置120将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控制器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复检结果。
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操作,可以直接将第一检测结果对应的样本设为复检样本。将样本卸载区160的样本容器转移到第二进样装置120之前,用户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先将第一检测结果异常的样本标记为复检样本,然后再将该样本对应的样本容器转移到第二进样装置120中。具体的,在样本分析仪100的操作界面的原位置将需要复检的样本标记为复检样本。如图4所示,找到异常的第一检测结果,点选该第一检测结果对应的样本,然后点击复检按钮,进入复检程序。可以理解的,样本分析仪100的操作界面通过样本分析仪100的工控机170显示,用户可以通过工控机170输入相应的程序控制样本分析仪100运行。
接着描述新建一个样本然后将该新样本与需要复检的样本进行关联的情况。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进样装置120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建立新样本并确定新样本在第二进样装置120的对应位置,进入对新样本的检测程序。进入对新样本的检测程序后,第二进样装置120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第二进样装置120将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控制器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复检结果。此种情况下,控制器控制样本读取装置140读取第二进样装置120上的样本容器上的标识以获取样本对应的样本ID,具体包括步骤:控制器控制样本读取装置140读取对应位置上的样本容器上的标识以获取样本对应的样本ID,并以该样本ID作为新样本的ID。
本实施例中,通过新建一个样本作为复检样本,并将该复检样本与第一检测结果异常的样本进行关联。将样本卸载区160的样本容器转移到第二进样装置120之前,将先根据用户指令建立一个新样本。如图5所示,用户在样本分析仪100的操作界面新建一个样本(如图5中流水号为1的样本),此时,控制器会自动生成该新建的样本在第二进样装置120的位置信息(如图5中流水号为1的样本中的位置信息I),因此用户可以将需要进行复检的样本容器放置到第二进样装置的该位置处。
将样本卸载区160中该样本对应的样本容器转移到第二进样装置120中,在第二进样装置120输送样本容器的过程中,样本读取装置140会读取第二进样装置120对应位置处的样本容器的标识,以得到对应的样本ID。然后,控制器自动将该样本ID填入到新建样本处,作为新建样本的新样本ID(如图5中的样本编号信息,与对应需要复检的流水号为96的样本编号一致),然后用户点击测试按钮(图中未示出),对第二进样装置120上的需要复检的样本进行检测。这样,第二进样装置120上需要复检的样本的检测结果可以显示在样本分析仪100操作界面的新样本处。由于需要复检的样本的样本ID与新样本ID相同,表明新样本的检测结果即为原样本的复检结果。
情况2,样本读取装置140未使用或不能使用(例如样本容器缺少条码等标识)时,控制器通过位置信息确定复检样本,以下举例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包括步骤:控制器将处于第二进样装置120对应位置上的样本容器中的样本判断为复检样本。与上面实施例同理,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用户操作界面进行操作,可以将需要复检的样本设置为复检样本,也可以新建一个样本,然后将该新样本与需要复检的样本进行关联。以下举例说明。
先描述将需要复检的样本设置为复检样本的情况。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进样装置120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确定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并将需要复检的样本的原位置信息修改为对应位置,并进入复检程序。进入复检程序后,第二进样装置120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第二进样装置120将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控制器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复检结果。
也就是说,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确定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用户直接在样本分析仪100的操作界面将需要复检的样本的原位置信息(如图4中流水号为96的样本位置16-9)修改为第二进样装置120用户想要放的对应位置,然后点击复检按钮,进入复检程序。随后,控制器控制第二进样装置120上该对应位置的样本容器至样本检测装置130,由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并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最后,将第二检测结果归到该样本ID。此时,该样本ID具有两个检测结果,分别为第一检测结果与第二检测结果,用户可以比对第一检测结果与第二检测结果,并确定将第一检测结果或者第二检测结果作为该样本ID的检测结果。如图6所示,图中在历史回顾界面显示为该样本ID具有两个检测结果,分别为第一检测结果(结果1)与第二检测结果(结果2)。如用户将第一检测结果作为该样本ID的最终检测结果,则如图7所示操作,点击结果1对应数值选择框进行上报;如用户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该样本ID的最终检测结果,则如图8所示操作,点击结果2对应数值选择框进行上报。
接着描述新建一个样本然后将该新样本与需要复检的样本进行关联的情况。参见图1至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进样装置120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建立新样本并确定新样本在第二进样装置120的对应位置,并根据用户指令将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作为新样本的ID,进入对新样本的检测程序。进入对新样本的检测程序后,第二进样装置120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第二进样装置120将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控制器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样本的复检结果。
本实施例中,通过新建一个样本作为复检样本,并将该复检样本与第一检测结果异常的样本进行关联。将样本卸载区160的样本容器转移到第二进样装置120之前,将先根据用户指令建立一个新样本。如图5所示,用户在样本分析仪100的操作界面新建一个样本(如图5中流水号为1的样本),此时,控制器会自动生成该新建的样本在第二进样装置120的位置信息(如图5中流水号为1的样本中的位置信息I),因此用户可以将需要进行复检的样本容器放置到该位置处。
将样本卸载区160中该样本对应的样本容器转移到第二进样装置120中,然后用户将需要复检的样本ID自行填入到新样本ID,然后点击测试按钮(图未示出),以对第二进样装置120上的需要复检的样本进行检测。这样,第二进样装置120上需要复检的样本的检测结果可以显示在样本分析仪100操作界面的新样本处。由于需要复检的样本ID与新样本ID相同,表明新样本的检测结果即为原样本的复检结果。
无论是将需要复检的样本设置为复检样本,还是新建一个样本然后将该新样本与需要复检的样本进行关联,都可以在复检之前单独对复检样本设置复检参数。以下举例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进样装置120将所述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之前,还包括步骤:控制器获取用户输入的复检参数。此种情况下,上述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的步骤,具体包括步骤:样本检测装置130根据复检参数对样本进行检测,并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也就是说,进行复检操作的样本可以独立设置复检参数。比如,当样本容器中的样本量已经较少时,可以修改样本量等相关参数,避免空吸或吸入其他影响测试的异物;再比如,已经确定样本浓度较高时,可以根据第一检测结果设置相应的稀释倍数等,使其一次复检即可发报告。对复检的样本进行独立设置参数后,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节约成本。
具体的,当判断第一检测结果异常时,用户认为需要对该第一检测结果对应的样本进行复检,将该样本对应的样本容器转移到第二进样装置120后,在样本分析仪100的操作界面重新设置该样本对应的复检参数,然后点击复检按钮(对应将需要复检的样本设置为复检样本的情况)或检测按钮(对应新建样本然后将该新样本与需要复检的样本进行关联的情况),第二进样装置120开始输送样本,实现样本的复检操作。样本检测装置130根据该样本对应的复检参数进行检测,以得到该样本的第二检测结果。
可选地,复检参数包括样本量、试剂量、稀释倍数、浓缩倍数中的一种或多种。当然,复检参数还可以为其他检测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用户输入的复检参数适用于多个复检样本。第二进样装置120可以一次输送一个复检样本或多个复检样本,用户可以通过一次输入的复检参数应用到多个复检样本。可以理解的,当同时有多个样本需要复检时,可以在设置完所有的复检样本后,一次将这些样本对应的样本容器转移至第二进样装置120中,然后在启动第二进样装置120。并且,在复检过程中,还可以向第二进样装置120中新加入具有复检样本或急诊样本的样本容器。
如图9所示,独立设置参数时,在样本分析仪100的操作界面中选取需要复检的样本,并点选该样本以及样本检测项目信息(如图4右栏中显示的APTT/PT/TT/FIB/D-D/FDP/AT-Ⅲ等检测项目),然后,点选参数设置按钮以打开参数设置界面,此时,可以根据实际测试需求调整样本的复检参数。对于一个样本,用户可以选择多个需要复检的检测项目进行复检。
本发明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100正常测试过程中,第一进样装置110将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进行检测,以获得样本的第一检测结果。当用户发现样本的第一检测结果异常需要复检时,首先需要设置复检样本,然后将该复检样本对应的样本容器转移至第二进样装置120中。再启动第二进样装置120,第一进样装置110停止进样,样本检测装置130逐个完成第二进样装置120上样本的检测。完成复检后,第一进样装置110恢复进样,并继续进行样本检测。
参见图1至图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100,样本分析仪100应用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样本复检方法,样本分析仪100包括样本检测装置130、第一进样装置110、第二进样装置120以及用于控制这些装置的控制器。第一进样装置110与第二进样装置120分别将具有样本的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所述样本得到检测结果,工控机170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结果输出。
第一进样装置110将具有样本的样本容器输送至样本检测装置130,样本检测装置130检测样本得到第一检测结果。样本分析仪100还具有样本装载区150与样本卸载区160。样本装载区150用于承载待检测的样本。样本检测装置130用于对样本进行处理,并对样本进行检测,并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可以理解的,样本检测装置130的结构及工作流程已在上文提及,在此不一一赘述。
当第一检测结果存在异常时,用户或样本分析仪100将第一检测结果对应样本的样本容器转移至第二进样装置120中,通过第二进样装置120输送复检样本,同时第一进样装置110停止进样,样本检测装置130对第二进样装置120中的样本进行处理、检测,并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将第二检测结果作为该样本的复检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样本分析仪100启动时,先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是否输送样本,若是,则第二进样装置120执行进样操作;若否,第一进样装置110执行进样操作。第二进样装置120执行进样操作后,控制器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中是否有可测样本,若是,则样本检测装置130测试样本,若否,则第一进样装置110恢复进样,并执行进样操作。控制器判断第一进样装置110中是否有可测样本,若是,则样本检测装置130测试样本,若否,则结束测试或再次判断第二进样装置120是否进样。样本检测装置130测试样本完成后,样本分析仪100结束测试。
本申请还提供一实施方式的凝血分析仪,上述实施例的样本分析仪为凝血分析仪时,其用于测定并分析样本的凝固/抗凝、纤溶/抗纤溶功能,其应用的凝固时间法是一种将样本凝固过程作为透射光的变化检测或磁珠在磁力驱动下于样本内运动变化检测的测定方法。凝固时间法的测定项目有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时间)和FIB(纤维蛋白原量)等。
本文参照了各种示范实施例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本文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范性实施例做出改变和修正。例如,各种操作步骤以及用于执行操作步骤的组件,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或考虑与系统的操作相关联的任何数量的成本函数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例如一个或多个步骤可以被删除、修改或结合到其他步骤中)。
另外,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本文的原理可以反映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该可读存储介质预装有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任何有形的、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皆可被使用,包括磁存储设备(硬盘、软盘等)、光学存储设备(CD-ROM、DVD、Blu Ray盘等)、闪存和/或诸如此类。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加载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以形成机器,使得这些在计算机上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执行的指令可以生成实现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可以指示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的方式运行,这样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就可以形成一件制造品,包括实现指定功能的实现装置。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一个计算机实现的进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可以提供用于实现指定功能的步骤。
虽然在各种实施例中已经示出了本文的原理,但是许多特别适用于特定环境和操作要求的结构、布置、比例、元件、材料和部件的修改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原则和范围内使用。以上修改和其他改变或修正将被包含在本文的范围之内。
前述具体说明已参照各种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不脱离本披露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因此,对于本披露的考虑将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意义上的,并且所有这些修改都将被包含在其范围内。同样,有关于各种实施例的优点、其他优点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已如上所述。然而,益处、优点、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任何能产生这些的要素,或使其变得更明确的解决方案都不应被解释为关键的、必需的或必要的。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括”和其任何其他变体,皆属于非排他性包含,这样包括要素列表的过程、方法、文章或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还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不属于该过程、方法、系统、文章或设备的其他要素。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的记载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样本分析仪,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检测装置、第一进样装置、第二进样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装置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进样装置将具有样本的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样本得到第一检测结果;
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所述第二进样装置将所述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所述控制器将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作为所述样本的复检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读取装置;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包括步骤: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样本读取装置读取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的所述样本容器上的标识以获取所述样本对应的样本ID;
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样本ID判断所述样本为复检样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样本ID判断所述样本为复检样本,包括步骤:
所述控制器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匹配所述样本ID,匹配成功后将所述样本判断为所述样本ID对应的复检样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确定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并进入复检程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建立新样本并确定所述新样本在所述第二进样装置的对应位置,进入对所述新样本的检测程序;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样本读取装置读取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的所述样本容器上的标识以获取所述样本对应的样本ID,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样本读取装置读取所述对应位置上的所述样本容器上的标识以获取所述样本对应的样本ID,并以所述样本ID作为所述新样本的I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第二进样装置上样本容器中的样本为复检样本,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将处于所述第二进样装置对应位置上的样本容器中的样本判断为复检样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在已检测样本数据中确定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并将所述需要复检的样本的原位置信息修改为所述对应位置,并进入复检程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样装置接受新放置的样本容器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根据用户指令,建立新样本并确定所述新样本在所述第二进样装置的对应位置,并根据用户指令将需要复检的样本对应的样本ID作为所述新样本的ID,进入对所述新样本的检测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样装置将所述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之前,还包括步骤:所述控制器获取用户输入的复检参数;
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样本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包括步骤: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根据所述复检参数对所述样本进行检测,并得到所述第二检测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检参数包括样本量、试剂量、稀释倍数、浓缩倍数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输入的复检参数适用于多个复检样本。
12.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仪应用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样本复检方法,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样本检测装置、第一进样装置、第二进样装置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装置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进样装置与所述第二进样装置分别将具有样本的样本容器输送至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所述样本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样本。
CN201910344915.7A 2019-04-26 2019-04-26 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Pending CN111856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4915.7A CN111856045A (zh) 2019-04-26 2019-04-26 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4915.7A CN111856045A (zh) 2019-04-26 2019-04-26 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6045A true CN111856045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5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4915.7A Pending CN111856045A (zh) 2019-04-26 2019-04-26 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6045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93660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清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93658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检测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04904A (zh) * 2021-09-13 2021-12-17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复检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116112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系统、方法、样本图像分析系统及血液分析仪
CN114755435A (zh) * 2022-06-13 2022-07-15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检测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样本分析系统、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6112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系统、方法、样本图像分析系统及血液分析仪
CN113793660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清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93658A (zh) * 2021-09-13 2021-12-14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检测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804904A (zh) * 2021-09-13 2021-12-17 广州蓝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复检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55435A (zh) * 2022-06-13 2022-07-15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样本检测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及样本分析系统、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6045A (zh) 样本复检方法及样本分析仪
CN108700603B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8916095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US20150064795A1 (en) Sample analyzer and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US9395378B2 (en) Analyzer and method of analyzing
US9213037B2 (en) Sample analyzer and sample analyzing method
US11002749B2 (en) Calibration method
JP5183457B2 (ja) 自動分析装置、その支援システム
CN111381065B (zh) 一种体外诊断分析仪及其样本架处理方法
JP5501205B2 (ja) 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JP2008209338A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0320318B (zh) 样本分析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JP7219760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3866431A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及其质控方法和测试方法
CN111863164A (zh) 自动分析装置
EP3786634A1 (en) Techniques for checking state of analyzers
JP2007506975A (ja) 自動臨床アナライザにおいて使用されるべき物体を特定する方法
WO2016017291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JP2018080957A (ja) 自動分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90317117A1 (en) Automatic Analyze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20220011330A1 (en) Automated Analysis Device, and Analysis Method
JP7270075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0261656A1 (ja) 自動分析装置
WO2024101274A1 (ja) 検体試料分析装置および検量線生成方法
CN116047044A (zh)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样本分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 / F, building 5, Qunying Science Park, No. 8, Chuangye Road, Shangdi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Mindray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 / F, building 5, Qunying Science Park, No. 8, Chuangye Road, Shangdi Information Industry bas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5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SHEN MINDRAY MEDIC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pulisheng Instrum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