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4018A -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4018A
CN111854018A CN201910357370.3A CN201910357370A CN111854018A CN 111854018 A CN111854018 A CN 111854018A CN 201910357370 A CN201910357370 A CN 201910357370A CN 111854018 A CN111854018 A CN 111854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assembly
humidifying
water tank
wet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573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展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573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5401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8590 priority patent/WO20202204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854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40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 F24F2006/046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stationary unheated wet elements with a water pum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支架、加湿组件、水箱、水泵组件和加湿风机组件。加湿支架具有水槽,加湿组件设在水槽内,加湿组件包括湿膜组件和微孔导水材料层,微孔导水材料层设在湿膜组件的顶部,水箱设在加湿支架上,水泵组件设在加湿支架上,水泵组件适于将水槽或水箱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湿膜组件,加湿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湿膜组件。根据本发明的加湿装置,可以显著地提高湿膜组件的湿润效率且可以使得湿膜组件整体均处在湿润状态下,进而可以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Description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加湿装置或者是具有加湿装置的空调器等设备,存在加湿效率低且加湿量小的不足,不能有效满足实际用户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的加湿效率高且加湿量大。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加湿装置的空调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湿装置,包括:加湿支架,所述加湿支架具有水槽;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在所述水槽内,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组件和微孔导水材料层,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设在所述湿膜组件的顶部;水箱,所述水箱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所述湿膜组件的加湿风机组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装置,通过设置的水泵组件,使得水泵组件将水槽或水箱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湿膜组件,通过水泵组件将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通过微孔导水材料层的分散及导水作用,可以使得水由上向下均匀地蔓延并渗入至湿膜组件上,可以显著地提高湿膜组件的湿润效率且可以使得湿膜组件整体均处在湿润状态下,进而可以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d≥3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孔隙率为n,所述n满足:30%≤n≤80%。
可选地,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3mm≤d≤9mm,且所述n满足:30%≤n≤5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箱适于向所述水槽供水,所述水槽内的水适于渗入至所述湿膜组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湿风机组件驱动气流沿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湿膜组件,所述水泵组件邻近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湿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水泵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组件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且所述水泵组件位于所述水箱与所述加湿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邻近所述加湿组件的一侧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水泵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泵组件的出水口处设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泵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泵相连;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相连,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上方,所述分水管的底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水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分水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一致,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孔沿所述分水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出水盒,所述出水盒设在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且所述出水盒的顶部敞开,所述分水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出水盒内,所述出水盒的底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出水孔。
可选地,所述加湿风机组件驱动气流沿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湿膜组件,在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出水盒中部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所述出水盒两端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
可选地,所述出水盒内设有隔板,所述出水盒与所述隔板之间限定出在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排布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所述隔板与所述出水盒的底壁间隔开以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水槽和所述第二水槽的连通通道,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水槽内,所述第一水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二水槽的底壁上均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出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水槽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所述第二水槽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
可选地,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支架,所述湿膜组件设在所述湿膜支架内,所述湿膜支架的顶部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和顶部均敞开,所述出水盒和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均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延伸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之间限定出通水口,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支撑在所述翻边部上且与所述通水口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盖设在所述出水盒的敞开端,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盒和所述盒盖所限定的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出水盒和所述盒盖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卡扣,所述出水盒和所述盒盖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孔。
可选地,所述盒盖上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分水管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具有与所述分水管配合的定位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部件和风机部件,所述换热器部件和所述风机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部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机壳内并与所述换热器部件换热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加湿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内,并经所述加湿组件加湿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加湿装置,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所述水箱适于向所述水槽供水,所述水槽内的水适于渗入至所述湿膜组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开启所述空调器;检测环境湿度;判定检测的环境湿度值S0与第一预设值S1、第二预设值S2的关系,其中S1<S2,若S0<S1,控制所述加湿风机组件和所述水泵组件均开启,若S1≤S0≤S2,控制所述加湿风机组件开启,且控制所述水泵组件关闭,若S0>S2,控制所述加湿风机组件和所述水泵组件均关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加湿效率和加湿量;并且,根据检测的室内环境湿度值,控制加湿风机组件和水泵组件是否工作,可以调节空调器的加湿量,使得环境湿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S1为40%,所述S2为6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S0<S1时,所述水泵组件单位时间的出水量与所述S0呈负相关。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的侧视图;
图7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又一个角度的侧视图;
图8是沿图7中B-B线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7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3中的加湿装置的爆炸图;
图11是图10中的水泵组件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0中的加湿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中的加湿组件的爆炸图;
图14是图13中的湿膜本体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3中的加强结构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3中的出水盒和盒盖的立体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加湿装置的加湿组件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中的加湿组件的爆炸图;
图19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0;
机壳10;第一安装腔101;第一进风口102;第一出风口103;第二安装腔104;第二出风口105;
换热器部件20;风机部件30;
加湿装置100;
加湿支架1;第一子加湿支架11;水槽111;第二子加湿支架12;导风通道121;
加湿组件2;
湿膜支架21;第一子湿膜支架211;第二子湿膜支架212;安装槽213;
湿膜组件22;湿膜本体221;第二过风孔2211;第一弯折部2212;湿膜片2213;加强结构222;第一过风孔2221;第二弯折部2222;
出水盒23;隔板231;第一水槽232;第二水槽233;卡孔234;穿孔235;
盒盖24;卡扣241;定位筋242;定位槽2421;
微孔导水材料层25;
水箱3;避让缺口31;
水泵组件4;水泵41;出水管42;分水管43;
加湿风机组件5;加湿风机51;蜗壳52;出风端5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装置100。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湿装置100,包括:加湿支架1、加湿组件2、水箱3、水泵组件4和加湿风机组件5。
具体而言,参照图3-图10,加湿支架1具有水槽111,加湿组件2设在水槽111内,加湿组件2包括湿膜组件22和微孔导水材料层25。可选地,微孔导水材料层25从组织构造上可以选取堆聚、纤维、层状、散粒等多种形式。例如,微孔导水材料层25可以为PE海绵层或PU海绵层,由此使得微孔导水材料层25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且成本较低。
水箱3设在加湿支架1上,水箱3适于向水槽111供水,水箱3内的水可以是人工加入,水箱3内的水也可以是自动加入,例如水箱3的进水口可以连接自来水管,水箱3内的水通过水箱3的出水口向水槽111供水。其中,水箱3内可以设置水位检测器,例如水位检测器可以为浮子开关,在水位检测器检测到水位较低时,可以提醒用户加水或者通过控制实现自动加水。
水泵组件4设在加湿支架1上,水泵组件4适于将水槽111或水箱3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以湿润湿膜组件22。水泵组件4将水槽111或水箱3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输入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的水向下渗入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内并通过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分散和导水作用,可以使得水向下均匀地渗入至湿膜组件22内,使得湿膜组件22由上向下均可以得到较为均匀的湿润,使得湿膜组件22的整体均处在湿润状态。加湿风机组件5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湿膜组件22,从而可以使得湿膜组件22加湿气流,最后排出是室内以调节室内环境湿度。
例如,在水泵组件4的进水口适于与水箱3的内腔连通时,水泵组件4可以将水箱3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
再例如,在水泵组件4的进水口适于与水槽111连通时,水箱3适于向水槽111供水,水箱3内的水通过水箱3的出水口向水槽111供水,水泵组件4可以将水槽111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
通过设置的水泵组件4,使得水泵组件4将水槽111或水箱3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以湿润湿膜组件22,通过水泵组件4将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通过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分散和导水作用,可以使得水由上向下均匀地蔓延并渗入至湿膜组件22上,从而可以显著地提高湿膜组件22的湿润效率且可以使得湿膜组件22整体均处在湿润状态下,进而可以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另外,在水泵组件4的进水口适于与水槽111连通时,水箱3适于向水槽111供水,水箱3内的水通过水箱3的出水口向水槽111供水,水泵组件4可以将水槽111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通过水槽111内的水由下向上蔓延并渗入至湿膜组件22上;同时,水泵组件4将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通过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分散和导水作用,使得水由上向下蔓延并渗入至湿膜组件22上,从而可以显著地提高湿膜组件22的湿润效率且可以使得湿膜组件22整体均处在湿润状态下,进而可以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并且,在水泵组件4的进水口适于与水槽111连通时,通过控制水泵组件4是否工作,可以调节加湿装置100的加湿量,使得环境湿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例如,在室内环境湿度较大时,可以不用开启水泵组件4,使得环境湿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在室内环境湿度较小时,可以开启水泵组件4,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从而可以快速地提高室内的环境湿度,使得环境湿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
可选地,由于气流沿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组件22,气流的中心与湿膜组件22的中心可以大体相对,这样湿膜组件22所处风道场在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上呈中间风量大且两端风量小的特点,沿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可以将微孔导水材料层25分成三部分,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中间部分的孔隙可以设置的较大,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两端部分的孔隙可以设置的较小,这样使得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中部部分的滴水量较大,加湿风机组件5吹出的风主要集中在中部,这部分水汽蒸发量和效率都较高,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加湿装置100,通过设置的水泵组件4,使得水泵组件4将水槽111或水箱3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以湿润湿膜组件22,通过水泵组件4将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通过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分散和导水作用,可以使得水由上向下蔓延并均匀渗入至湿膜组件22上,从而可以显著地提高湿膜组件22的湿润效率且可以使得湿膜组件22整体均处在湿润状态下,进而可以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微孔导水材料层25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d≥3mm。由此,可以保证微孔导水材料层25具有较大的吸水量,且可以进一步地增强对水的分散作用,进一步地使得模组件整体湿润更为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孔隙率为n,所述n满足:30%≤n≤80%。由此,通过将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孔隙率n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湿膜组件22的湿膜本体221的渗透效率保持在较高的范围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加湿效率。
可选地,微孔导水材料层25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3mm≤d≤9mm,且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孔隙率n满足:30%≤n≤50%。由此,通过将微孔导水材料层25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d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且同时将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孔隙率n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湿膜组件22的湿膜本体221的渗透效率保持在较高的范围内的同时,可以使得微孔导水材料层25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d较小,减少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用料,并且可以减小加湿组件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参照下述表1,经过试验验证,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孔隙率n满足:30%≤n≤80%时,可以使得湿膜本体221的渗透效率保持在较高的范围内。例如,在微孔导水材料层25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d满足:3mm≤d≤9mm时,且在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孔隙率n满足:30%≤n≤50%时,单位时间内湿膜本体221的渗透率可以达到90%以上。再例如,在微孔导水材料层25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d满足:11mm≤d≤19mm时,且在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孔隙率n满足:50%≤n≤80%时,单位时间内湿膜本体221的渗透率可以达到80%以上。需要解释的是,所述“湿膜本体221的渗透率”是指湿膜本体221湿润的部分占湿膜本体221整体的体积比例。
由此可见,微孔导水材料层25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d满足:3mm≤d≤9mm,且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孔隙率n满足:30%≤n≤50%时,可以使得湿膜组件的渗透效率保持在较高的范围内,同时可以使得微孔导水材料层25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d较小,减少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用料,并且可以减小加湿组件2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
上述试验方法说明:由于加湿装置或空调器的空间限制,20mm以上的微孔导水材料层25太厚,不太适合应用在加湿装置或空调器等空间紧凑地场合中;同时3mm以下的微孔导水材料层25由于太薄,渗水均匀性很差。因此,结合空间限制情况以及实际渗透效果综合评估,对3-20mm之间的微孔导水材料层25进行试验。该试验中,选取湿膜组件22的湿膜本体221是采用吸水性布制成,湿膜本体221在其宽度方向上呈折线延伸,湿膜本体221的相邻两个第一弯折部2212之间的夹角为20度,湿膜本体221上形成的第二过风孔2211的孔径为0.5mm且孔距5mm,折叠成型后的湿膜本体221的厚度为20mm、高度为150mm,宽度为200mm,同时选取水泵组件4的流量是1L/min。
表1
Figure BDA0002045836680000081
Figure BDA000204583668000009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加湿风机组件5驱动气流沿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例如图3和图4中的前后方向)穿过湿膜组件22,水泵组件4邻近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例如图3和图4中的左右方向)垂直于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由此,通过使得气流沿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组件22,在保证加湿量的同时,可以减少气流的流动阻力。并且,由于气流沿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组件22,气流的中心与湿膜组件22的中心可以大体相对,这样湿膜组件22所处风道场在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上呈中间风量大且两端风量小的特点,通过将水泵组件4邻近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可以减少流动的阻力,保证湿膜组件22的中部通过的风量,保证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加湿风机组件5驱动气流沿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组件22,水泵组件4还可以位于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设置,由此可以更好地减少水泵组件4对于气流流动影响,进一步地降低气流流动的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和图4,加湿风机组件5的出风端521与水泵组件4分别位于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由此,使得加湿装置100的结构紧凑,在保证加湿量的同时,有利于加湿装置100的小型化。
可选地,参照图3和图4,水箱3与水泵组件4位于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且水泵组件4位于水箱3与加湿组件2之间。由此,使得加湿装置100的各个部件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并且可以减少对气流的阻力。而且,由于水泵组件4位于水箱3和加湿组件2之间,使得水泵组件4邻近加湿组件2,缩短水泵组件4输送至湿膜组件22的顶部水的流动路径。
进一步地,参照图3、图4和图10,水箱3的邻近加湿组件2的一侧形成有避让缺口31,水泵组件4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避让缺口31内。由此,通过在水箱3的邻近加湿组件2的一侧形成有用于容纳水泵组件4的避让缺口31,可以进一步地使得加湿装置100的结构紧凑,并且可以保证水箱3与加湿组件2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供气流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水泵组件4的出水口处设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由此,在水泵组件4工作时,可以通过控制控制阀的开度,从而调节水泵组件4单位时间的出水量,控制阀的开度越大,水泵组件4单位时间的出水量越大,控制阀的开度越小,水泵组件4单位时间的出水量越小,从而可以调节加湿效率和加湿量。其中,控制阀的开度可以根据检测到的环境湿度值进行控制,环境湿度值相对较大时,可以控制控制阀的开度较小,环境湿度值相对较小时,可以控制控制阀的开度较大,从而可以使得环境湿度始终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3、图4、图10和图11,水泵组件4包括:水泵41、出水管42和分水管43。水泵41设在加湿支架1上,出水管42与水泵41相连,分水管43与出水管42的远离水泵41的一端相连,分水管43位于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上方,分水管43的底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水孔。由此,通过将水泵组件4设置成包括上述的结构,在水泵41工作时,水泵41可以将水槽111或水箱3内的水依次通过出水管42和分水管43并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在水进入分水管43内时,水可以通过分水管43底部的多个第一出水孔均匀地淋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使得水泵组件4输送的水可以较为均匀地淋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从而可以更好地使得湿膜组件22的整体湿润均匀,进一步地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其中,在水泵组件4的出水口处设置开度可调的控制阀时,控制阀可以设在出水管42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3、图4、图10和图11,分水管43的延伸方向与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一致,多个第一出水孔沿分水管43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由此,可以使得分水管43更为均匀地将水淋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使得湿膜组件22的整体湿润更为均匀,进一步地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0、图12和图13,加湿组件2包括:出水盒23,出水盒23设在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且出水盒23的顶部敞开,分水管4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出水盒23内,出水盒23的底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出水孔。由此,通过设置的出水盒23且使得分水管4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出水盒23内,可以保证分水管43内的水通过多个第一出水孔淋至出水盒23内,然后通过出水盒23底部的多个第二出水孔将水淋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从而可以保证是水泵组件4输送的水基本可以淋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保证加湿效率,并且可以防止分水管43内滴落的水溅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外部。
可选地,加湿风机组件5驱动气流沿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组件22,在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出水盒23中部的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出水盒23两端的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由于气流沿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组件22,气流的中心与湿膜组件22的中心可以大体相对,这样湿膜组件22所处风道场在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上呈中间风量大且两端风量小的特点,通过使得位于出水盒23中部的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出水盒23两端的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可以使得出水盒23的中部的出水阻力小且出水量大,从而可以使得湿膜组件22的中部得到快速的湿润且水量大,从而气流的中部穿过湿膜组件22的中部时,可以保证较多的气流得到充分的加湿,进一步地改善加湿效果。
其中,沿湿膜组件22的宽度方向,可以将出水盒23的底壁可以分成三等份,中间的三分之一分布横截面积较大的第二出风孔,两端的三分之一分别分布横截面积较小的第二出风孔。
可选地,参照图13和图16,出水盒23内设有隔板231,出水盒23与隔板231之间限定出在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上排布的第一水槽232和第二水槽233,隔板231与出水盒23的底壁间隔开以形成连通第一水槽232和第二水槽233的连通通道,分水管43位于第一水槽232内,第一水槽232的底壁和第二水槽233的底壁上均形成有多个第二出水孔,位于第一水槽232的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第二水槽233的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
由此,通过在出水盒23内设置隔板231且限定出相互连通的第一水槽232和第二水槽233,可以避免流入出水盒23内的水集中,使得水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出水盒23内,从而使得湿膜组件22的整体湿润均匀。并且,通过将分水管43位于第一水槽232内,且使得第一水槽232内的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第二水槽233的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可以进一步地使得水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出水盒23内。另外,在分水管43内的水流入第一水槽232后,由于第一水槽232内的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相对较小,第一水槽232内的水积累的一定时候,可以通过水压的作用使得第一水槽232内的水通过连通通道快速流入第二水槽233内,进一步地改善出水盒23内水分布的均匀性。
可选地,参照图12和图13,加湿组件2包括湿膜支架21,湿膜组件22设在湿膜支架21内,湿膜支架21的顶部形成有安装槽213,安装槽213的底部和顶部均敞开,出水盒23和微孔导水材料层25均设在安装槽213内。由此,通过在湿膜支架21的顶部形成用于容纳出水盒23和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安装槽213,方便出水盒23以及微孔导水材料层25与湿膜组件22的装配。
进一步地,安装槽213的内侧壁可以形成有向内(所述向内是指朝向邻近安装槽213的中心的方向)延伸的翻边部,翻边部之间限定出通水口,微孔导水材料层25支撑在翻边部上且与通水口相对。由此,通过设置翻边部,可以使得微孔导水材料层25和出水盒23安装在安装槽213之后,可以得到稳定的支撑,出水盒23内水通过第二出水孔淋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上,并通过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分散和导水作用,使得渗入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内的水向下渗入至湿膜组件22上。
可选地,上述翻边部向内延伸的尺寸可以为2mm-10mm,由此可以保证微孔导水材料层25和出水盒23的支撑面积,从而可以保证微孔导水材料层25和出水盒23的支撑稳定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2、图13和图16,加湿组件2还包括:盒盖24,盒盖24盖设在出水盒23的敞开端,分水管43位于出水盒23和盒盖24所限定的空间内。由此,通过设置的盒盖24,且使得分水管43位于出水盒23和盒盖24所限定的空间内,可以保证分水管43流出的水均流至出水盒23内,进一步地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并且可以防止出水盒23内水溅至出水盒23外。
可选地,参照图16,出水盒23和盒盖24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卡扣241,出水盒23和盒盖24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卡扣241配合的卡孔234。例如,在出水盒23上形成有卡扣241时,盒盖24上形成有卡孔234;在出水盒23上形成有卡孔234时,盒盖24上形成有卡扣241。由此,通过卡扣241和卡孔234的配合,方便盒盖24与出水盒23的连接装配,且方便盒盖24打开和关闭出水盒23的敞开端。
可选地,参照图16,盒盖24上形成有用于定位分水管43的定位筋242,定位筋242具有与分水管43配合的定位槽2421。由此,通过在盒盖24上设置上述定位筋242,在将分水管43伸入至出水盒23和盒盖24限定的空间内时,分水管43可以与定位筋242的定位槽2421配合,从而可以起到固定分水管43的作用。其中,分水管43可以为圆形管,定位槽2421的形状可以为弧形,使得分水管43与定位槽2421更稳固地配合。
例如,在图16的示例中,盒盖24的朝向出水盒23的壁面上形成有多个定位筋242,多个定位筋242沿盒盖24的长度方向(例如图16中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分水管43的延伸方向与盒盖24的长度方向一致,分水管43与每个定位筋242的定位槽2421均配合,从而可以更好地将分水管43固定在盒盖24上。进一步地,出水盒23的侧壁上形成有适于出水管42穿过的穿孔235,由此可以起到对出水管42的固定作用,穿孔235可以向上贯穿出水盒23的上端面,由此方便将出水管42穿过穿孔235。
例如,在图3-图16的示例中,加湿装置100包括:加湿支架1、加湿组件2、水箱3、水泵组件4和加湿风机组件5。其中,加湿支架1包括相连的第一子加湿支架11和第二子加湿支架12,第一子加湿支架11内具有水槽111,第二子加湿支架12内限定出导风通道121。加湿组件2包括上述的湿膜支架21、湿膜组件22、出水盒23、盒盖24和微孔导水材料层25,湿膜支架21包括彼此连接第一子湿膜支架211和第二子湿膜支架212,第一子湿膜支架211和第二子湿膜支架212可以卡接,湿膜组件22设在湿膜支架21限定的空间内。湿膜支架21的顶部具有安装槽213,安装槽213的邻近湿膜组件22的一端的内侧壁形成有上述翻边部,出水盒23容纳在安装槽213内,微孔导水材料层25位于安装槽213内且支撑在上述翻边部上,微孔导水材料层25位于湿膜组件22和出水盒23之间,盒盖24盖设在出水盒23的上端。
水泵组件4包括上述的水泵41、出水管42和分水管43,加湿风机组件5包括蜗壳52和设在蜗壳52上的加湿风机51,加湿风机组件5设在加湿支架1的下方且与加湿支架1相连。气流沿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组件22,蜗壳52的出风端521位于湿膜组件22的迎风侧,蜗壳52的出风端521与第二子加湿支架12的导风通道121连通。加湿组件2设在水槽111内,水泵组件4和水箱3均设在水槽111内且位于加湿组件2的背风侧,水泵组件4位于加湿组件2和水箱3之间,水箱3向水槽111内供水。水泵组件4邻近加湿组件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水箱3上形成有上述避让缺口31,水泵41容纳在该避让缺口31内,水泵41的下端位于水槽111内且水泵41与第一加湿支架1卡扣241连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出水管42朝向加湿组件2延伸,分水管43位于出水盒23和盒盖24限定的空间内。
由此,在加湿装置100工作时,水泵41将水槽111内水输送至出水盒23内,并通过第二出水孔淋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通过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分散和导水作用,将水向下渗入至湿膜组件22内。同时,水槽111内的水从湿膜组件22的底部由下向上伸入至湿膜组件22内。加湿风机51运转,驱动气流从蜗壳52的出风端521流入导风通道121内,从导风通道121内流出的气流沿湿膜组件22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从而加湿气流,加湿后的气流从加湿组件2和水箱3之间的空间流出,最后流出至室内环境,从而可以快速调节室内环境湿度。
其中,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参照图17和图18,加湿组件2还以采用其他结构。加湿组件2可以包括湿膜支架21、湿膜组件22和微孔导水材料层25,湿膜组件22设在湿膜支架21内,微孔导水材料层25设在湿膜组件22的顶部。其中,湿膜支架21可以呈框架结构,湿膜组件22与湿膜支架21之间通过胶黏连接固定。在加湿装置100工作时,水泵41将水槽111内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通过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分散和导水作用,将水向下渗入至湿膜组件22内。同时,水槽111内的水从湿膜组件22的底部由下向上伸入至湿膜组件22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2-图18,加湿组件2包括:湿膜支架21和湿膜组件22,湿膜组件22设在湿膜支架21内,湿膜组件22包括湿膜本体221和加强结构222,加强结构222设在湿膜本体221上,加强结构222的至少一部分嵌入湿膜本体221内,例如可以是整个加湿结构均嵌入至湿膜本体221内,也可以是加强结构222的一部分嵌入至湿膜本体221内。由此,通过在湿膜本体221上设置加强结构222,可以提高湿膜组件22的整体结构强度,可以防止湿膜本体221在长期泡水之后整体变形或坍塌,保证湿膜本体221的加湿效率和美观性。并且,通过将加强结构222的至少一部分嵌入至湿膜本体221内,可以使得加强结构222较为稳固地连接在湿膜本体221上,且可以更好地加强湿膜本体221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7和图18,湿膜本体221包括多层叠置的湿膜片2213,相邻两个湿膜片2213之间设有加强结构222。由此,通过将加强结构222设在湿膜本体221的相邻两个湿膜片2213之间,使得位于加强结构222两侧的湿膜片2213的结构强度均可以得到提高,使得湿膜本体221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均匀提高,可以更好地提高湿膜本体221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2-图15,加强结构222设在湿膜本体221的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例如加强结构222可以仅设在湿膜本体221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加强结构222也可以设在湿膜本体221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气流适于沿湿膜本体221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本体221。由此,通过将加强结构222设在湿膜本体221的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侧,方便加强结构222与湿膜本体221的安装。
可选地,加强结构222设在湿膜本体221的背风侧。由此,相对于加强结构222设在湿膜本体221的迎风侧,可以减少加强结构222对于气流的阻力。
可选地,加强结构222嵌入湿膜本体221的深度为h,所述h满足:h≥0.5mm。由此,可以保证加强结构222与湿膜本体221的可靠连接,且同时可以更好地提高湿膜本体221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2-图18,加强结构222包括:加强筋板,加强筋板沿竖直方向设置,加强筋板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过风孔2221。由此,可以增大加强筋板与湿膜本体221的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湿膜本体221的结构强度,通过在加强筋板上设置的多个第一过风孔2221,在气流流经湿膜组件22时,气流可以穿过多个第一国风孔,保证气流顺畅穿过湿膜组件22。
可选地,加强筋板呈网状结构,例如加强筋板可以为金属网。由此,使得加强筋板的结构简单,且风阻较小。
例如,在图15的示例中,加强筋板可以为金属网,加强筋板可以由纵横交错的金属筋条而成,该连接工艺可以是铰接也可以是焊接,纵横交错的金属筋条之间限定出第一过风孔2221。
再例如,加强筋板可以采用金属箔片(例如铝箔),通过在金属箔片上冲孔形成多个第一过风孔2221。
可选地,参照图12和图13,加强筋板可以设在湿膜本体221的背风侧,加强筋板的远离湿膜本体221的一侧设有微孔通风材料层。由此,通过将加强筋板设在湿膜本体221的背风侧,可以减少加强筋板对于气流的阻力。并且,通过在加强筋板的远离湿膜本体221的一侧设置微孔通风材料层,若是加强筋板附近有水滴吹出,微孔通风材料层可以阻挡水滴的吹出并将水滴吸收,吸收至微孔通风材料层内水滴在微孔通风材料层内均匀扩散,进而在气流的作用下蒸发加湿。其中,微孔通风材料层可以为PE海绵层、PU海绵层、高密度喷绒棉等。由此,使得微孔通风材料层具有较好的吸水性和通风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在湿膜本体221的宽度方向上,湿膜本体221呈折线延伸且加强筋板呈折线延伸,湿膜本体221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湿膜本体221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气流适于沿湿膜本体221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本体221。由此,通过将湿膜本体221呈折线延伸,在不增加占用空间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湿膜本体221的体积和加湿面积,提高加湿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湿膜本体221的结构强度。并且,同时将加强筋板呈折线延伸,可以提高加强筋板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湿膜本体221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湿膜本体221与加强筋板贴合。由此,可以使得湿膜组件22的结构紧凑,且可以更好地提高湿膜本体221的结构强度。
可选地,参照图14和图15,湿膜本体221的相邻两个第一弯折部2212之间的夹角为α,加强筋板的相邻两个第二弯折部2222之间的夹角为β,所述α、所述β满足:5°≤α≤30°,所述5°≤β≤30°。由此,在不增加占用空间的情况下,既可以增大湿膜本体221的体积和加湿面积,提高加湿量,同时可以使得湿膜本体221的迎风面的风阻较小,从而可以提高湿膜组件22的整体加湿效果。其中,湿膜本体221的相邻两个第一弯折部2212之间的夹角α与加强筋板的相邻两个第二弯折部2222之间的夹角β可以相同。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12-图15,加强结构222可以包括多个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加强筋条,每个加强筋条沿湿膜本体221的宽度方向穿设于湿膜本体221,湿膜本体221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湿膜本体221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气流适于沿湿膜本体221的厚度方向穿过湿膜本体221。由此,使得加强结构222的结构简单,且可以较好地提高湿膜本体221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4,湿膜本体221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过风孔2211,每个第二过风孔2211的孔径为D,所述D满足:0.5mm≤D≤3mm。由此,通过在湿膜本体221上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过风孔2211,可以减小风阻。并且,将每个第二过风孔2211的孔径D设置上述范围内,在减小风阻的同时,可以保证湿膜本体221本身的结构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加强结构222上设有除菌层。由此,通过在加强结构222上设置除菌层,当湿膜本体221在潮湿状态下滋生细菌后,细菌接触除菌层后,通过除菌层可以将细菌杀灭。可选地,除菌层可以为银层或铜层,由此使得除菌层具有较好的除菌效果且安全。
参照图1和图2并结合图3-图18,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10、换热器部件20、风机部件30和加湿装置100。其中,空调器可以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也可以为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参照图1和图2,机壳10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部件20和风机部件30设在机壳10内,风机部件30用于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机壳10内并与换热器部件20换热后从出风口排出。
加湿装置100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加湿装置100,加湿装置100设在机壳10内,加湿风机组件5用于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机壳10内,并经加湿组件2加湿后从出风口排出。
由此,在空调器工作时,风机部件30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机壳10内并与换热器部件20换热后从出风口排出至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环境湿度。在空调器开启加湿功能时,加湿风机组件5工作,驱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机壳10内并通过加湿组件2加湿后从出风口排出至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环境湿度。
例如,在图2的示例中,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1000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上述的机壳10、换热器部件20、风机部件30和加湿装置100。机壳10内限定出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腔101和第二安装腔104,进风口包括上下排布的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二进风口,出风口包括上下排布的第一出风口103和第二出风口105,第一安装腔101连通第一进风口102和第一出风口103,第二安装腔104连通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105,换热器部件20和风机部件30安装在第一安装腔101内,加湿装置100安装在第二安装腔104内。
由此,在空调器工作时,风机部件30驱动气流从第一进风口102进入第一安装腔101内并与换热器部件20换热后从第一出风口103排出至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环境湿度。在空调器开启加湿功能时,加湿风机组件5工作,驱动气流从第二进风口进入第二安装腔104内并通过加湿组件2加湿后从第二出风口105排出至室内,从而可以调节室内环境湿度。
另外,在水泵组件4的进水口适于与水槽111连通时,通过控制水泵组件4是否工作,可以调节空调器的加湿量,使得环境湿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例如,在空调器开启加湿功能时,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值较大,可以仅开启加湿风机组件5,水泵组件4关闭,通过水槽111内的水湿润湿膜组件22,加湿风机组件5驱动气流穿过湿膜组件22,以起到加湿空气的作用;若检测到环境湿度值较小,加湿风机组件5和水泵组件4均开启,通过水槽111内的水湿润湿膜组件22,同时水泵组件4输送水至湿膜组件22的顶部以湿润湿膜组件22,加湿风机组件5驱动气流穿过湿膜组件22,以起到加湿空气的作用,可以显著增大加湿效率和加湿量。由此,可以通过控制水泵组件4是否工作,可以调节空调器的加湿量,使得环境湿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的加湿装置100,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加湿效率和加湿量。
参照图19并结合图1-图18,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为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水箱3适于向水槽111供水,水槽111内的水适于渗入至湿膜组件22上,水泵组件4适于将水槽111或水箱3内的水输送至微孔导水材料层25的顶部以湿润湿膜组件22,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空调器;
检测环境湿度,例如空调器可以具有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环境湿度;
判定检测的环境湿度值S0与第一预设值S1、第二预设值S2的关系,其中S1<S2
若S0<S1,说明此时室内环境湿度较低,需要快速加湿,此时可以控制加湿风机组件5和水泵组件4均开启,提高加湿效率和加湿量,使得室内环境湿度快速达到舒适范围内;
若S1≤S0≤S2,说明此时室内环境湿度在舒适范围内,通过控制加湿风机组件5开启且控制水泵组件4关闭,使得加湿装置100保持在较小的加湿效率和加湿量,以使得室内环境湿度维持在舒适范围内。
若S0>S2,说明此时室内环境湿度较大,不需要加湿,控制加湿风机组件5和水泵组件4均关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提高空调器的加湿效率和加湿量;并且,根据检测的室内环境湿度值,控制加湿风机组件5和水泵组件4是否工作,可以调节空调器的加湿量,使得环境湿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
可选地,所述S1为40%,所述S2为60%,由此通过控制加湿装置100,可以使得室内环境湿度保持在40%-60%的范围内,使得室内环境湿度保持在体感舒适的范围内。
可选地,在所述S0<S1时,水泵组件4单位时间的出水量与S0呈负相关。当前的环境湿度值越小,水泵组件4单位时间的出水量越大;当前的环境湿度值越大,水泵组件4单位时间的出水量越小,从而在检测到环境湿度S0<S1时,根据当前环境湿度值实时调节水泵组件4的单位时间出水量,可以更为精确地调节室内环境湿度。
其中,水泵组件4单位时间的出水量的控制,可以通过在水泵组件4的出水口处设置控制阀实现,该控制阀的开度可调且该控制阀与空调器的控制器电连接。或者,可以直接控制水泵组件4的水泵41的转速等控制水泵组件4单位时间的出水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4)

1.一种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湿支架,所述加湿支架具有水槽;
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设在所述水槽内,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组件和微孔导水材料层,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设在所述湿膜组件的顶部;
水箱,所述水箱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
水泵组件,所述水泵组件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
用于驱动气流流向所述湿膜组件的加湿风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d≥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孔隙率为n,所述n满足:30%≤n≤8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为d,所述d满足:3mm≤d≤9mm,且所述n满足:30%≤n≤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适于向所述水槽供水,所述水槽内的水适于渗入至所述湿膜组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风机组件驱动气流沿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湿膜组件,所述水泵组件邻近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风机组件的出风端与所述水泵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与所述水泵组件位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的同一侧,且所述水泵组件位于所述水箱与所述加湿组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邻近所述加湿组件的一侧形成有避让缺口,所述水泵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避让缺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的出水口处设有开度可调的控制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组件包括:
水泵,所述水泵设在所述加湿支架上;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水泵相连;
分水管,所述分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远离所述水泵的一端相连,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上方,所述分水管的底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出水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水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一致,多个所述第一出水孔沿所述分水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出水盒,所述出水盒设在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且所述出水盒的顶部敞开,所述分水管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出水盒内,所述出水盒的底部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出水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风机组件驱动气流沿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穿过所述湿膜组件,在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出水盒中部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所述出水盒两端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所述湿膜组件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且垂直于上下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盒内设有隔板,所述出水盒与所述隔板之间限定出在所述湿膜组件的厚度方向上排布的第一水槽和第二水槽,所述隔板与所述出水盒的底壁间隔开以形成连通所述第一水槽和所述第二水槽的连通通道,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第一水槽内,所述第一水槽的底壁和所述第二水槽的底壁上均形成有多个所述第二出水孔,位于所述第一水槽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小于位于所述第二水槽的所述第二出水孔的横截面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湿膜支架,所述湿膜组件设在所述湿膜支架内,所述湿膜支架的顶部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和顶部均敞开,所述出水盒和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均设在所述安装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形成有向内延伸的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之间限定出通水口,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支撑在所述翻边部上且与所述通水口相对。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盖设在所述出水盒的敞开端,所述分水管位于所述出水盒和所述盒盖所限定的空间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盒和所述盒盖中的一个上形成有卡扣,所述出水盒和所述盒盖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孔。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上形成有用于定位所述分水管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具有与所述分水管配合的定位槽。
2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部件和风机部件,所述换热器部件和所述风机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风机部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机壳内并与所述换热器部件换热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设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加湿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机壳内,并经所述加湿组件加湿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2.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为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器,所述水箱适于向所述水槽供水,所述水槽内的水适于渗入至所述湿膜组件上,所述水泵组件适于将所述水槽或所述水箱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微孔导水材料层的顶部以湿润所述湿膜组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开启所述空调器;
检测环境湿度;
判定检测的环境湿度值S0与第一预设值S1、第二预设值S2的关系,其中S1<S2
若S0<S1,控制所述加湿风机组件和所述水泵组件均开启,
若S1≤S0≤S2,控制所述加湿风机组件开启,且控制所述水泵组件关闭,
若S0>S2,控制所述加湿风机组件和所述水泵组件均关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为40%,所述S2为60%。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0<S1时,所述水泵组件单位时间的出水量与所述S0呈负相关。
CN201910357370.3A 2019-04-29 2019-04-29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8540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370.3A CN111854018A (zh) 2019-04-29 2019-04-29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CT/CN2019/088590 WO2020220421A1 (zh) 2019-04-29 2019-05-27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57370.3A CN111854018A (zh) 2019-04-29 2019-04-29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4018A true CN111854018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65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57370.3A Pending CN111854018A (zh) 2019-04-29 2019-04-29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5401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7000A (ja) * 2002-11-27 2004-06-24 Sharp Corp 加湿装置
CN105716188A (zh) * 2016-02-04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加湿方法
CN105980780A (zh) * 2014-05-30 2016-09-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湿元件及加湿装置
CN107218658A (zh) * 2017-06-19 2017-09-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组件和空调器
CN208238104U (zh) * 2018-04-27 2018-12-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膜、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763394U (zh) * 2019-04-29 2019-12-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7000A (ja) * 2002-11-27 2004-06-24 Sharp Corp 加湿装置
CN105980780A (zh) * 2014-05-30 2016-09-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湿元件及加湿装置
CN105716188A (zh) * 2016-02-04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加湿方法
CN107218658A (zh) * 2017-06-19 2017-09-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组件和空调器
CN208238104U (zh) * 2018-04-27 2018-12-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膜、加湿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763394U (zh) * 2019-04-29 2019-12-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763394U (zh) 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CN209763393U (zh) 加湿组件、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CN210688496U (zh) 湿膜组件、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CN110715426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JP541091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715419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WO2015170415A1 (ja) 加湿装置及び加湿装置付きの空気調和機
CN210463288U (zh) 加湿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262542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1854017A (zh) 加湿组件、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CN111854018A (zh)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2577121A (zh) 一种加湿模块及具有其的新风空调、控制方法
CN11071542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209960637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20220421A1 (zh) 加湿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WO2020220614A1 (zh) 加湿组件、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CN110701688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440059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15062473U (zh) 空调室外机和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JP2008025898A (ja) 加湿機能付空気清浄機
JP6890666B2 (ja) 加湿体ユニット及び加湿装置
KR101563696B1 (ko) 가습 및 환기 장치
JP4872555B2 (ja) 加湿装置
CN209857206U (zh) 加湿装置和空调器
JPH05312363A (ja) 自然蒸発式加湿器の給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