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5473A - 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5473A
CN111845473A CN201910347892.5A CN201910347892A CN111845473A CN 111845473 A CN111845473 A CN 111845473A CN 201910347892 A CN201910347892 A CN 201910347892A CN 111845473 A CN111845473 A CN 1118454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r body
groove
chair
stoppe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478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兴
曾庆国
洪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nyang Automobile & Ship Decoration Par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nyang Automobile & Ship Decoration Par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nyang Automobile & Ship Decoration Par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nyang Automobile & Ship Decoration Par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478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54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54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54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6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transversally slid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具体涉及公交车客车座椅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车体内腔侧壁设置有多个基座,所述基座一侧设置有第一椅体,所述第一椅体一侧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椅体,所述第一椅体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椅体远离第一椅体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基座一侧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均设置有限制槽,其中一个所述限制槽的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孔,以及另一个限制槽的两端均对应设有插孔。本发明通过根据车厢内部乘客的数量来改变座椅的使用状态,从而改变车厢内部的过道空间,既可以方便乘客通行,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车厢进行清理。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交车客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日益堵塞,而公交车则日益称为与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交通工具。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环境污染,还能改善交通堵塞的情况。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公交车的座椅通常都是固定设置在车厢的内部,不能根据车厢内部情况进行移动旋转,且经常给工作人员的卫生清理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通过根据车厢内部乘客的数量来改变座椅的使用状态,从而改变车厢内部的过道空间,既可以方便乘客通行,又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车厢进行清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包括车体,车体内腔侧壁设置有多个基座,所述基座一侧设置有第一椅体,所述第一椅体一侧设置有容腔,所述容腔内部设置有第二椅体,所述第一椅体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椅体远离第一椅体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基座一侧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两侧均设置有限制槽,其中一个所述限制槽的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孔,以及另一个限制槽的两端均对应设有插孔;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设置于第一椅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竖直向中心位置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设有转杆,且转杆与第一固定块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一椅体的一端设置在带有圆孔的限制槽内部,且转杆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圆孔固定插接;
所述卡位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设置在第二椅体远离第一椅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第二椅体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两端面均竖直贯穿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两端周向侧内壁均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块,且通槽内部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两个所述插杆外部均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且两个插杆之间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插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以及靠近连接带的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插杆远离连接带的一端分别与带有插孔的限制槽内部的插孔匹配插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块表面一侧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贯穿凹槽的两侧壁,且弧形槽的纵深大于通槽一侧到第二固定块开设有凹槽的端面的距离。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椅体与第二椅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且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分别设置在第一椅体上的容腔一端的内腔顶部以及底部,两个所述第四限位块分别设置在第二椅体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所述第二椅体的竖直距离等于两个第三限位块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椅体的底中部固定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第二椅体底部设置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内部设置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一端贯穿设有转轴,且与转轴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转轴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嵌合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板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杆以及支板一端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顶部固定设有底板,所述支杆以及支板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底板之间均设置有缓冲机构。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导杆,所述导杆垂直设置在底板顶部,且与底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杆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支杆以及支板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内腔端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一端周向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五限位块,所述导杆顶端周向侧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六限位块,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底板以及第二导向槽内腔顶端面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杆与底座之间倾斜设有第一加强杆,且第一加强杆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支杆以及底座固定连接,位于第一椅体底部两端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杆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杆,且第二加强杆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两个支杆固定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两端到对应位置的限制槽内腔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弹簧的弹性伸长量或压缩量的长度。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通过根据车厢内部乘客的数量来改变座椅的使用状态,即当车厢内部的人数较少时,乘客可以手动将第二椅体收纳至第一椅体一侧的容腔内壁,并利用第三限位块上的槽孔来限制插杆,从而将第二椅体限制在容腔内部,避免在车辆行走晃动的过程中,第二椅体自第一椅体一侧容腔内滑出,给经过的乘客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当人数较多,但过道上站有少许乘客时,乘客可以手动将第二椅体自空腔内拉出,并利用打来状态的翻转板对第二椅体的伸出端进行辅助支撑,然后将对应椅体底部的万向轮锁止住,避免椅体因车身晃动而发生移动,而当上下板高峰期车厢内乘客数量较多,且过道上也站满乘客时,乘客可以将第一椅体以转杆为中心轴进行旋转,使第一椅体的靠背部分紧贴车厢内壁,然后将第二椅体自第一椅体一侧的容腔内拉出至最大位置,随后将第二椅体一侧的第二固定块插入至邻位基座上带有插孔的限制槽内,并松开连接带,使得两个插杆在对应位置第一弹簧的恢复力作用弹出通槽,并使其端部插入至对应位置的插孔内,从而增大车厢内部的过道空间,可以提供更多的站位空间,给上班族带来极大的便利;
2、本发明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可在缓冲的过程中,利用第二导向槽的端面来压缩第二弹簧,压缩到一定值时,又可利用第二弹簧的回复力来将第一椅体以及第二椅体弹起,并且,第一固定块以及第二固定块两端到对应位置的限制槽内腔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弹簧的弹性伸长量或压缩量的长度,使得第一椅体能够沿着转杆稳定的上下浮动,以实现降低车身颠簸所带来的不适感;
3、本发明通过在第一椅体与第二椅体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机构,可在需要将第二椅体自第一椅体一侧的空腔内拉出,以增大座位数量的过程中,并利用第三限位块以及第四限位块的配合使用,对第二椅体的拉出量进行限制,避免第二椅体脱离空腔,而在不需要扩展座位数量时,可将第二椅体收纳至第一椅体一侧容腔内,并利用第一弹簧的回复力将插杆一端弹出通槽,使其卡入至对应位置的第二限位块上的槽孔内,从而将第二椅体限制在容腔内部,避免在车辆行走晃动的过程中,第二椅体自第一椅体一侧容腔内滑出,从而给经过的乘客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使用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使用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使用状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3中A部分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翻转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图3中B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为:1车体、2基座、3第一椅体、4容腔、5第二椅体、6第一固定块、7转杆、8隔板、9插孔、10第二固定块、11凹槽、12通槽、13插杆、14第一限位块、15第二限位块、16第一弹簧、17连接带、18弧形槽、19第三限位块、20第四限位块、21底座、22支杆、23万向轮、24第一加强杆、25第二加强杆、26嵌合槽、27转轴、28翻转板、29支板、30第一导向槽、31第二导向槽、32导杆、33第二弹簧、34第五限位块、35第六限位块、3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可包括车体1,车体1内腔侧壁设置有多个基座2,所述基座2一侧设置有第一椅体3,所述第一椅体3一侧设置有容腔4,所述容腔4内部设置有第二椅体5,所述第一椅体3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椅体5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基座2一侧中部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1两侧均设置有限制槽,其中一个所述限制槽的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孔,以及另一个限制槽的两端均对应设有插孔9。
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的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固定设置于第一椅体3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竖直向中心位置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设有转杆7,且转杆7与第一固定块6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端设置在带有圆孔的限制槽内部,且转杆7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圆孔固定插接;
所述卡位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二固定块10固定设置在第二椅体5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块10远离第二椅体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腔两端面均竖直贯穿设有通槽12,所述通槽12两端周向侧内壁均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块14,且通槽12内部设置有插杆13,所述插杆13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15,两个所述插杆13外部均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16,且两个插杆13之间设置有连接带17,所述连接带17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插杆1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15以及靠近连接带17的第一限位块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插杆13远离连接带17的一端分别与带有插孔9的限制槽内部的插孔匹配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块10表面一侧设置有弧形槽18,所述弧形槽18贯穿凹槽11的两侧壁,且弧形槽18的纵深大于通槽12一侧到第二固定块10开设有凹槽11的端面的距离。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车厢内部的人数较少时,乘客可以将手自弧形槽18处伸入,并将拉动连接带17,以利用连接带17来拉动插杆13,使其沿着通槽12向凹槽11的方向运动,直至插杆13远离凹槽11的一端陷入通槽12内部即可,此拉动连接带17的过程中,由于第一限位块14以及第二限位块15分别设置在通槽12的周向侧内壁以及插杆13的外部,使得在拉动插杆13或插杆13在第一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不会脱离通槽12,从而提供稳定的卡位效果,待插杆13缩入通槽12内部时,将第二椅体5收缩至第一椅体3一侧的容腔4内,以增大过道空间的宽度,便于上下车的乘客通过,同时,也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车厢进行卫生清洁;当车厢内人数较多,但过道上站有少许乘客时,乘客可将手自弧形槽18处伸入,并将拉动连接带17,以利用连接带17来拉动插杆13,使其沿着通槽12向凹槽11的方向运动,使得插杆13远离连接带17的一端脱离第一椅体3上的容腔4限制,然后继续拉动连接带17,将第二椅体5自第一椅体3一侧的容腔4内拉出,从而增大车厢内的座位数量,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当上下板高峰期车厢内乘客数量较多,且过道上也站满乘客时,乘客可以将第一椅体3以转杆7为中心轴进行旋转,使第一椅体3的靠背部分紧贴车厢内壁,然后将手自弧形槽18处伸入,并将拉动连接带17,以利用连接带17来拉动插杆13,使其沿着通槽12向凹槽11的方向运动,使得插杆13远离连接带17的一端脱离第一椅体3上的容腔4限制,然后继续拉动连接带17,将第二椅体5自第一椅体3一侧的容腔4内拉出至最大位置,随后将第二椅体5一侧的第二固定块10插入至邻位基座2上带有插孔9的限制槽内,并松开连接带17,使得两个插杆13在对应位置第一弹簧16的恢复力作用弹出通槽12,并使其端部插入至对应位置的插孔9内,从而增大车厢内部的过道空间,可以提供更多的站位空间,给上班族带来极大的便利。
参照说明书附图1,该实施例的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的第一椅体3与第二椅体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三限位块19和第四限位块20,且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19分别设置在第一椅体3上的容腔4一端的内腔顶部以及底部,两个所述第四限位块20分别设置在第二椅体5远离第二固定块10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所述第二椅体5的竖直距离等于两个第三限位块19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限位块19的顶部竖直贯穿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内直径等于插杆13的外直径。
实施场景具体为:实际使用时,在需要将第二椅体5自第一椅体1一侧的空腔4内拉出,以增大座位数量的过程中,由于两个第三限位块19分别设置在第一椅体3上的容腔4一端的内腔顶部以及底部,而两个第四限位块20分别设置在第二椅体5远离第二固定块10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且第二椅体5的竖直距离等于两个第三限位块19之间的距离,可方便第二椅体5的顺利拉出,并对第二椅体5的拉出量进行限制,避免第二椅体5脱离空腔,而在不需要扩展座位数量时,可将第二椅体5收纳至第一椅体3一侧容腔4内,并利用第一弹簧16的回复力将插杆13一端弹出通槽,使其卡入至对应位置的第二限位块19上的槽孔内,从而将第二椅体5限制在容腔4内部,避免在车辆行走晃动的过程中,第二椅体5自第一椅体3一侧容腔4内滑出,从而给经过的乘客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参照说明书附图2、图3、图7和图8,该实施例的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的第一椅体3的底中部固定设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杆22,所述第二椅体5底部设置有嵌合槽26,所述嵌合槽26内部设置有翻转板28,所述翻转板28一端贯穿设有转轴27,且与转轴27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转轴27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嵌合槽26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板28远离转轴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板29,所述支杆22以及支板29一端均设置有万向轮23,所述万向轮23顶部固定设有底板36,所述支杆22以及支板29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底板36之间均设置有缓冲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导杆32,所述导杆32垂直设置在底板36顶部,且与底板3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杆32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33,所述支杆22以及支板29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1,所述第二导向槽31的内腔端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0,所述第一导向槽30一端周向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五限位块34,所述导杆32顶端周向侧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六限位块35,所述第二弹簧33两端分别与底板36以及第二导向槽31内腔顶端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6以及第二固定块10两端到对应位置的限制槽内腔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弹簧33的弹性伸长量或压缩量的长度。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由于车辆在行走的过程中会碰到坑洞或障碍物,会形成颠簸,使得座位上的乘客会随着车体1的颠簸而晃动,此过程中,可利用座位底部的缓冲机构来进行缓冲,避免车身颠簸而给乘客带来不适感,在缓冲时,第一椅体3会向下压缩支杆22以及支板29,由于支杆22以及支板29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1,而第二导向槽31的内腔端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0,且第一导向槽30一端周向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五限位块34,导杆32顶端周向侧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六限位块35,而第二弹簧33两端分别与底板36以及第二导向槽31内腔顶端面固定连接,使得支杆22以及支板29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利用第二导向槽31的端面来压缩第二弹簧33,压缩到一定值时,又可利用第二弹簧33的回复力来将第一椅体3以及第二椅体5弹起,并且,第一固定块6以及第二固定块10两端到对应位置的限制槽内腔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弹簧33的弹性伸长量或压缩量的长度,使得第一椅体3能够沿着转杆7稳定的上下浮动,以实现降低车身颠簸所带来的不适感,此外,万向轮23选用的是自锁式结构的万向轮,可以将第一椅体3以及第二椅体5定位在车厢内的固定位置,避免第一椅体3以及第二椅体5随着车身的晃动而发生旋转,从而给乘客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参照说明书附图2和图3,该实施例的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的支杆22与底座21之间倾斜设有第一加强杆24,且第一加强杆24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支杆22以及底座21固定连接,位于第一椅体3底部两端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杆22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杆25,且第二加强杆25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两个支杆22固定连接。
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在支杆22与底座21之间倾斜设有第一加强杆24,以及在位于第一椅体3底部两端的相邻两个支杆22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杆25,有利于提高支杆22的承重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根据车厢内部乘客的数量来改变座椅的使用状态,即当车厢内部的人数较少时,乘客可以手动将第二椅体5收纳至第一椅体3一侧的容腔4内壁,并利用第三限位块19上的槽孔来限制插杆13,从而将第二椅体5限制在容腔4内部,避免在车辆行走晃动的过程中,第二椅体5自第一椅体3一侧容腔4内滑出,给经过的乘客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当人数较多,但过道上站有少许乘客时,乘客可以手动将第二椅体5自空腔4内拉出,并利用打来状态的翻转板28对第二椅体的伸出端进行辅助支撑,然后将对应椅体底部的万向轮23锁止住,避免椅体因车身晃动而发生移动,而当上下板高峰期车厢内乘客数量较多,且过道上也站满乘客时,乘客可以将第一椅体3以转杆7为中心轴进行旋转,使第一椅体3的靠背部分紧贴车厢内壁,然后将第二椅体5自第一椅体3一侧的容腔4内拉出至最大位置,随后将第二椅体5一侧的第二固定块10插入至邻位基座2上带有插孔9的限制槽内,并松开连接带17,使得两个插杆13在对应位置第一弹簧16的恢复力作用弹出通槽12,并使其端部插入至对应位置的插孔9内,从而增大车厢内部的过道空间,可以提供更多的站位空间,给上班族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可利用座位底部的缓冲机构来进行缓冲,并且第一固定块6以及第二固定块10两端到对应位置的限制槽内腔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弹簧33的弹性伸长量或压缩量的长度,使得第一椅体3能够沿着转杆7稳定的上下浮动,以实现降低车身颠簸所带来的不适感。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车体(1)内腔侧壁设置有多个基座(2),所述基座(2)一侧设置有第一椅体(3),所述第一椅体(3)一侧设置有容腔(4),所述容腔(4)内部设置有第二椅体(5),所述第一椅体(3)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第二椅体(5)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侧设置有卡位机构,所述基座(2)一侧中部设置有隔板(8),所述隔板(1)两侧均设置有限制槽,其中一个所述限制槽的的两端均设置有圆孔,以及另一个限制槽的两端均对应设有插孔(9);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固定设置于第一椅体(3)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竖直向中心位置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套设有转杆(7),且转杆(7)与第一固定块(6)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端设置在带有圆孔的限制槽内部,且转杆(7)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圆孔固定插接;
所述卡位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块(10),所述第二固定块(10)固定设置在第二椅体(5)远离第一椅体(3)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块(10)远离第二椅体(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腔两端面均竖直贯穿设有通槽(12),所述通槽(12)两端周向侧内壁均固定设有第一限位块(14),且通槽(12)内部设置有插杆(13),所述插杆(13)外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15),两个所述插杆(13)外部均活动套设有第一弹簧(16),且两个插杆(13)之间设置有连接带(17),所述连接带(17)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插杆(1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6)两端分别与第二限位块(15)以及靠近连接带(17)的第一限位块(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插杆(13)远离连接带(17)的一端分别与带有插孔(9)的限制槽内部的插孔匹配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0)表面一侧设置有弧形槽(18),所述弧形槽(18)贯穿凹槽(11)的两侧壁,且弧形槽(18)的纵深大于通槽(12)一侧到第二固定块(10)开设有凹槽(11)的端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椅体(3)与第二椅体(5)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第三限位块(19)和第四限位块(20),且数量均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限位块(19)分别设置在第一椅体(3)上的容腔(4)一端的内腔顶部以及底部,两个所述第四限位块(20)分别设置在第二椅体(5)远离第二固定块(10)的一端顶部以及底部,所述第二椅体(5)的竖直距离等于两个第三限位块(19)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椅体(3)的底中部固定设有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支杆(22),所述第二椅体(5)底部设置有嵌合槽(26),所述嵌合槽(26)内部设置有翻转板(28),所述翻转板(28)一端贯穿设有转轴(27),且与转轴(27)之间活动连接,所述转轴(27)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嵌合槽(26)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板(28)远离转轴(2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板(29),所述支杆(22)以及支板(29)一端均设置有万向轮(23),所述万向轮(23)顶部固定设有底板(36),所述支杆(22)以及支板(29)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底板(36)之间均设置有缓冲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导杆(32),所述导杆(32)垂直设置在底板(36)顶部,且与底板(36)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杆(32)外部套接有第二弹簧(33),所述支杆(22)以及支板(29)底部均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1),所述第二导向槽(31)的内腔端面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0),所述第一导向槽(30)一端周向侧内壁固定设有第五限位块(34),所述导杆(32)顶端周向侧外部固定套设有第六限位块(35),所述第二弹簧(33)两端分别与底板(36)以及第二导向槽(31)内腔顶端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22)与底座(21)之间倾斜设有第一加强杆(24),且第一加强杆(24)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支杆(22)以及底座(21)固定连接,位于第一椅体(3)底部两端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杆(22)之间设置第二加强杆(25),且第二加强杆(25)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两个支杆(2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6)以及第二固定块(10)两端到对应位置的限制槽内腔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弹簧(33)的弹性伸长量或压缩量的长度。
CN201910347892.5A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Pending CN1118454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7892.5A CN111845473A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47892.5A CN111845473A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5473A true CN111845473A (zh) 2020-10-30

Family

ID=72964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47892.5A Pending CN111845473A (zh) 2019-04-28 2019-04-28 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547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2159A (zh) * 2021-08-17 2021-11-05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汽车座椅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45720A (ko) * 2002-11-25 2004-06-0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버스의 시트구조
CN201151355Y (zh) * 2007-12-31 2008-11-19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座的底座
GB201517803D0 (en) * 2014-10-08 2015-11-25 Grm Consulting Ltd Vehicle seating system
CN106740302A (zh) * 2017-03-08 2017-05-3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旋转式车辆座椅
CN107878491A (zh) * 2017-12-25 2018-04-06 洛阳明创矿山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不占空间的地铁车厢用座椅
CN208069466U (zh) * 2018-02-19 2018-11-09 南京给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pp环保材料的客车座椅
CN109305068A (zh) * 2017-07-27 2019-02-05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乘客舱的可变内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45720A (ko) * 2002-11-25 2004-06-02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버스의 시트구조
CN201151355Y (zh) * 2007-12-31 2008-11-19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儿童汽车座的底座
GB201517803D0 (en) * 2014-10-08 2015-11-25 Grm Consulting Ltd Vehicle seating system
CN106740302A (zh) * 2017-03-08 2017-05-31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旋转式车辆座椅
CN109305068A (zh) * 2017-07-27 2019-02-05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乘客舱的可变内部
CN107878491A (zh) * 2017-12-25 2018-04-06 洛阳明创矿山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不占空间的地铁车厢用座椅
CN208069466U (zh) * 2018-02-19 2018-11-09 南京给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pp环保材料的客车座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02159A (zh) * 2021-08-17 2021-11-05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整汽车座椅的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85989B (zh) 带有双工位支撑功能的汽车电动伸缩踏板
CN101411572B (zh) 可收合式双座婴儿车
CN208682699U (zh) 一种升降双杯托
CN111845473A (zh) 一种便于旋转调节的轻量化客车座椅
CN205018461U (zh) 折叠式多功能充气座椅行李箱
CN204236347U (zh) 带有双工位支撑功能的汽车电动伸缩踏板
CN212307169U (zh) 一种客车用可折叠办公桌
CN203832298U (zh) 一种新型公交车座椅
CN105146885A (zh) 一种可坐式行李箱
CN110774947A (zh) 便携式车用、休闲两用的汽车座椅
CN207970202U (zh) 一种折叠轮椅车及其锁紧装置
CN205871893U (zh) 一种用于轮式运输车车厢的多功能折叠尾梯
CN216596438U (zh) 一种折叠收纳式显示器系统
CN212500009U (zh) 客运工具
CN209987854U (zh) 一种电子产品支架
CN215752994U (zh) 一种无人机的落地缓冲结构
CN214728339U (zh) 一种安全座椅上可以收纳的支撑腿结构
CN211139087U (zh) 一种便携式车用、休闲两用的汽车座椅
CN213130371U (zh) 一种可折叠的老年人轮椅
CN213501968U (zh) 一种靠背骨架翻折装置
CN110386040B (zh) 一种智能儿童安全座椅
CN208585301U (zh) 一种儿童推车
CN114601245B (zh) 一种行李箱拉杆拉手拼接设备
CN219603003U (zh) 一种装配式电梯厢
CN219654504U (zh) 一种折叠车载把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