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4152B -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4152B
CN111834152B CN202010216492.3A CN202010216492A CN111834152B CN 111834152 B CN111834152 B CN 111834152B CN 202010216492 A CN202010216492 A CN 202010216492A CN 111834152 B CN111834152 B CN 1118341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ing
magnetic
plate
arm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64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34152A (zh
Inventor
陈�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4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4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34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4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6/00Switches actuated by change of magnetic field or of electric field, e.g. by change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magnet and switch, by shielding
    • H01H36/02Switches actuated by change of magnetic field or of electric field, e.g. by change of relative position of magnet and switch, by shielding actuated by movement of a float carrying a magnet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包括:支撑底板;键帽,第一磁性区设置在键帽上;支撑结构,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拔动件,拔动件的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连接,拔动件的一端:连接支撑结构及位于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位置对应;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一磁性区沿第一方向产生的磁吸力吸附第二磁性区,拔动件托起支撑结构;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当键帽被外力按压,支撑结构推动拔动件移动,导致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远离时,键帽伴随支撑结构由未被按压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第一磁性区沿第一方向产生的磁吸力,使按键可选用体积非常小的磁性件;磁吸与复位弹片组合设置,按键的键帽被按压时有非常好的手感。

Description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磁吸力使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产生按压段落感的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
背景技术
即使触控面板已经广泛在各种电子装置上使用,然就一般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仍为电子装置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而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薄型化的趋势,键盘亦随之产生薄型化的需求。
请参考图1、图2,图1是现有技术的按键l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按键l的三维示意图;如图1包括支撑底板10、键帽12、电路板14、剪刀脚结构16以及构成复位体的弹性件18。电路板14设置于支撑底板10上。支撑结构由注塑的剪刀脚结构16构成,剪刀脚结构16设置于键帽12与支撑底板10之间,用以支撑键帽12。弹性件18也设置于键帽12与支撑底板10之间,注塑的剪刀脚结构16由注塑的内圈剪刀脚8与注塑的外圈剪刀脚9构成;如图2、内圈剪刀脚8位于外圈剪刀脚9的外剪刀臂901内侧,内圈剪刀脚8设置有内剪贯穿孔802,内剪贯穿孔802使内圈剪刀脚8形成内剪刀臂801;当键帽12被使用者按压后,弹性件18提供键帽12弹性回复力,使键帽12可回复至按压前的位置。习知的键盘按键内常设置有弹性件18(橡胶碗体rubberdome)等类似弹性元件,压下时能触发开关送出电讯号,还能提供按压段落感(tactile),让使用者知道按键已被致动。然而,橡胶碗体具有一定的体积,需设计较大的按键高度以提供空间容纳。同时,橡胶的寿命有限,经过一定次数的形变后容易弹性疲乏,使按键失去效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键,其利用磁吸力使键帽伴随支撑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按键体积较小且具有较长的寿命;及解决现有利用磁吸力按键手感差且按键只能实现小行程的问题,以及利用磁吸力作为第一复位体,由有弹性的复位弹片作为第二复位体,以获取最佳手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本发明的按键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一实施例,一种超薄磁浮按键,所述按键包括:支撑底板;键帽,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之上;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键帽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用以带动所述键帽相对于所述支撑底板沿笫三方向上下运动;
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所述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以及
拔动件,所述第二磁性区位于所述拔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磁性区与所述第一磁性区位置对应;当所述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一磁性区沿第一方向产生的磁吸力吸附第二磁性区,所述拔动件托起所述支撑结构;所述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所述键帽被外力按压,所述支撑结构推动所述拔动件移动,导致所述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所述第一磁性区远离时,所述键帽伴随所述支撑结构由所述未被按压位置,沿笫三方向移动至按压位置;
当所述外力释放时,所述磁吸力使所述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所述第一磁性区靠近,使得所述键帽伴随所述支撑结构由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回所述未被按压位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磁性区设置在键帽上或所述第一磁性区设置在支撑底板上。
进一步的是:拔动件由拔连接部、拔动臂板、拔动部、拔磁臂板、磁吸附板构成;其中,拔动部与支撑结构连接,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连接,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均与拔连接部连接或均与拔连接部附近连接,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均沿第一方向并同向延伸,拔动部位于拔磁臂板的悬臂端,磁吸附板设置在拔磁臂板的悬臂端,磁吸附板与拔磁臂板成一定夹角,第二磁性区设置在磁吸附板上,磁吸附板至拔连接部的距离L2>拔动部至拔连接部的距离L1。
进一步的是:按键设置的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第二复位体由复位弹片构成,复位弹片一端与拔连接部连接或与拔连接部附近连接,复位弹片沿第一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是:复位弹片的悬臂端与按键设置的开关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是: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均沿第二方向布置,拔磁臂板位于两个拔动臂板之间。
进一步的是: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复位弹片沿第二方向布置,拔磁臂板、复位弹片位于两个拔动臂板之间。
进一步的是:按键上设置的第一磁性区为第一磁件,拔磁臂板设置有磁让位空间,键帽位于按压位置时,第一磁件位于磁让位空间内,拔磁臂板位于支撑底板上的支板贯穿孔内。
进一步的是:按键上设置的支撑结构由剪刀脚结构构成;剪刀脚结构由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构成,内圈剪刀脚位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内圈剪刀脚设置有内剪贯穿孔,内剪贯穿孔使内圈剪刀脚形成内剪刀臂,拔动部与内剪刀臂连接,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的是:按键上设置的支撑结构由剪刀脚结构构成;剪刀脚结构由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构成,内圈剪刀脚位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内圈剪刀脚设置有内剪贯穿孔,内剪贯穿孔使内圈剪刀脚形成内剪刀臂;在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刀臂外侧设置内剪延伸板,在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设置外剪延伸板,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延伸板的悬臂端、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延伸板的悬臂端,分别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刀臂相互支撑,拔动部与外剪延伸板连接,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包括:支撑底板,第一磁性区设置在支撑底板上;键帽,设置于支撑底板之上;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一端可活动的与键帽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与支撑底板连接,用以带动键帽相对于支撑底板沿笫三方向上下运动;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以及拔动件,拔动件的拔连接部与键帽连接,拔动件的一端:连接支撑结构、位于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沿第一方向位置对应;
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一磁性区沿第一方向产生的磁吸力吸附第二磁性区,拔动件托起支撑结构;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键帽被外力按压,支撑结构推动拔动件移动,导致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远离时,键帽伴随支撑结构由未被按压位置,沿笫三方向移动至按压位置;
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使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靠近,使得键帽伴随支撑结构由按压位置移动回未被按压位置。
进一步的是:拔动件由拔连接部、拔动臂板、拔动部、拔磁臂板、磁吸附板构成;其中,拔动部与支撑结构连接,拔连接部与键帽连接,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均与拔连接部连接或均与拔连接部附近连接,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均沿第一方向并同向延伸,拔动部位于拔磁臂板的悬臂端,磁吸附板设置在拔磁臂板的悬臂端,磁吸附板与拔磁臂板成一定夹角,第二磁性区设置在磁吸附板上,磁吸附板至拔连接部的距离L2>拔动部至拔连接部的距离L1。
进一步的是:按键设置的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第二复位体由复位弹片构成,复位弹片一端与拔连接部连接或与拔连接部附近连接,复位弹片沿第一方向布置。
进一步的是:复位弹片的悬臂端与按键设置的开关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是: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均沿第二方向布置,拔磁臂板位于两个拔动臂板之间。
进一步的是: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复位弹片沿第二方向布置,拔磁臂板、复位弹片位于两个拔动臂板之间。
进一步的是:按键上设置的第一磁性区为第一磁件,拔磁臂板设置有磁让位空间,键帽位于按压位置时,第一磁件位于磁让位空间内。
进一步的是:按键设置的支撑结构由剪刀脚结构构成;剪刀脚结构由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构成,内圈剪刀脚位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内圈剪刀脚设置有内剪贯穿孔,内剪贯穿孔使内圈剪刀脚形成内剪刀臂,拔动部与内剪刀臂连接,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进一步的是:按键设置的支撑结构由剪刀脚结构构成;剪刀脚结构由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构成,内圈剪刀脚位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内圈剪刀脚设置有内剪贯穿孔,内剪贯穿孔使内圈剪刀脚形成内剪刀臂;在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刀臂外侧设置内剪延伸板,在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设置外剪延伸板,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延伸板的悬臂端、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延伸板的悬臂端,分别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刀臂相互支撑,拔动部与外剪延伸板连接,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包括:支撑底板;键帽,设置于支撑底板之上;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一端可活动的与键帽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与支撑底板连接,用以带动键帽相对于支撑底板上下运动;第一磁性区,设置于支撑底板上;以及第二磁性区,设置于拔动件的一端的磁吸附板,可与第一磁性区相互吸引,且拔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键帽或支撑结构;
其中,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构成,第二复位体由金属材料的有弹性的复位弹片构成;
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磁吸附板与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拔动件托起键帽或托起支撑结构,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位于拔动件的第一磁性区与磁吸附板远离,第一磁性区与磁吸附板的磁力减小至一定数值时,复位弹片的悬臂端开始接触开关触点或开始接触电路片或开始接触电路片的开关或开始接支撑底板,复位弹片被推动变形,复位弹片的弹力开始增加,至按压位置时,复位弹片的弹力增至最大;
当外力释放时,复位弹片使支撑结构及键帽向未被按压位置复位,当复位弹片的弹力减少到一定数值时,第一磁性区与磁吸附板的磁吸力开始增加,至未被按压位置时,磁吸力使第一磁性区与磁吸附板靠近,使得键帽伴随支撑结构由按压位置移动回未被按压位置。
进一步的是:复位弹片由悬臂弹片构成或由键支弹片构成或由剪刀弹片构成;其中,悬臂弹片与拔动件连接并沿第一方向布置;键支弹片设置在键帽上;剪刀弹片设置在端部相互抵触的剪刀脚上。
进一步的是:复位弹片的悬臂端与位于支撑底板上方的开关触点位置对应,开关触点由金属薄片构成,开关触点与控制器电气连通,悬臂弹片通过支撑底板与控制器电气连通。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包括:支撑底板;键帽;拔动件: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第二磁性区位于支撑底板上;以及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由剪刀脚结构构成;剪刀脚结构由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构成,内圈剪刀脚位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内圈剪刀脚设置有内剪贯穿孔,内剪贯穿孔使内圈剪刀脚形成内剪刀臂;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设置于支撑底板与键帽之间,且分别与键帽及支撑底板活动地连接,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拔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拔磁臂板及拔动臂板,拔连接部设置在拔磁臂板与拔动臂板连接处或靠近连接处,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均沿第一方向并反向延伸,拔磁臂板的悬臂端连接磁吸附板,第一磁性区位于磁吸附板上,拔动臂板的悬臂端有沿第二方向并向外延伸的二延板,拔动部位于二延板上;磁吸附板、拔磁臂板及拔动臂板均位于内剪贯穿孔内,拔动部位于内剪刀臂下方,拔动部连接内剪刀臂,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连接;磁吸附板的位置对应第二磁性区的位置;
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二磁性区与磁吸附板之间的磁吸力,使拔动件的拔动部托起内剪刀臂,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内剪刀臂推动拔动部移动,导致位于拔动件的磁吸附板与第二磁性区远离时,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由未被按压位置,沿笫三方向移动至按压位置;
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使磁吸附板与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由按压位置移动回未被按压位置。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包括:支撑底板;键帽;拔动件: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第二磁性区位于支撑底板上;以及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由剪刀脚结构构成;剪刀脚结构由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构成,内圈剪刀脚位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内圈剪刀脚设置有内剪贯穿孔,内剪贯穿孔使内圈剪刀脚形成内剪刀臂;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设置于支撑底板与键帽之间,且分别与键帽及支撑底板活动地连接;在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刀臂外侧设置内剪延伸板,在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设置外剪延伸板,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延伸板的悬臂端、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延伸板的悬臂端,分别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刀臂相互支撑,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拔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拔磁臂板及拔动臂板,拔连接部设置在拔磁臂板与拔动臂板连接处或靠近连接处,拔动臂板、拔磁臂板均沿第一方向并反向延伸,拔磁臂板的悬臂端连接磁吸附板,第一磁性区位于磁吸附板上,拔动臂板的悬臂端有沿第二方向并向外延伸的二延板,拔动部位于二延板上;磁吸附板、拔磁臂板及拔动臂板均位于内剪贯穿孔内,拔动部位于外剪延伸板下方,拔动部连接外剪延伸板,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连接;磁吸附板的位置对应第二磁性区的位置;
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二磁性区与磁吸附板之间的磁吸力,使拔动件的拔动部托起外剪延伸板,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外剪延伸板推动拔动部移动,导致位于拔动件的磁吸附板与第二磁性区远离时,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由未被按压位置,沿笫三方向移动至按压位置;
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使磁吸附板与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由按压位置移动回未被按压位置。
进一步的是:按键设置有拔动件,按键还设置有第二复位体,第二复位体由悬臂弹片构成,拔动臂板的悬臂端有沿第一方向并向外延伸的板面,有弹性的悬臂的板面构成悬臂弹片,悬臂弹片的悬臂端与开关或开关触点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是:按键设置有拔动件,开关或开关触点位于支撑底板上方,开关或开关触点或悬臂弹片及其组合,分别与控制器电气连通。
进一步的是:按键设置有拔动件,开关触点由金属薄片构成,悬臂弹片通过支撑底板与控制器电气连通。
进一步的是:拔动件由折弯钣金形成,拔磁臂板与拔动臂板折弯形成的拔动件中弧位于拔动件的下表面,拔动件中弧与支撑底板连接,拔连接部由拔动件中弧、拔板连孔构成;拔板连孔由位于拔动件上的贯穿孔构成,拔磁臂板、拔动臂板均与支撑底板呈夹角,支撑底板与拔板连孔对应位置设置有折弯板面形成的折弯连接,折弯连接与拔板连孔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是:拔动件由折弯钣金形成,拔连接部设置在拔磁臂板与拔动臂板连接处或靠近连接处,拔连接部由沿第二方向并向外延伸的板面构成或沿第二方向冲压拉伸的拔凸台构成;按键还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与拔连接部对应位置,设置有折弯板面形成的支板折边、支板折边,支板折边、支板折边与拔连接部间隙配合,支板折边、支板折边限制拔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移动。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按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以及,拔动件,拔动件的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连接,拔动件的一端:连接支撑结构及位于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位置对应;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一磁性区沿第一方向产生的磁吸力吸附第二磁性区,拔动件托起支撑结构;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当键帽被外力按压,支撑结构推动拔动件移动,导致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远离时,键帽伴随支撑结构由未被按压位置,沿笫三方向移动至按压位置;由于本发明第一磁性区沿第一方向产生的磁吸力,使按键可选用体积非常小的磁性件6;由于本发明磁吸与复位弹片组合设置,按键的键帽被按压时有非常好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按键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按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铁安装在键帽的按键的立体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处于按压位置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处于未被按压位置的按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按键的具有一个复位弹片的拔动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拔动件被磁性件吸附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按压位置复位弹片被压在电路板的开关上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的按键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时的B—B线的剖面图;
图11是图9本发明的按键被按下时的B—B线的剖面图;
图12是图9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按压位置时的B—B线的剖面图;
图13是图9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按压位置时的A—A线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2局部放大图;
图15是图9本发明的按键被按下时的A—A线的剖面图;
图16是图9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按压位置时的A—A线的剖面图;
图17是图15局部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具有两个复位弹片的拔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采用图18具有两个复位弹片的拔动件且磁铁安装在键帽的按键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的主视图;
图21是图20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时的D—D线的剖面图;
图22是图20的按键被按下时的D—D线的剖面图;
图23是图20的按键处于按压位置时的的D—D线的剖面图;
图24是图20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时的C—C线的剖面图;
图25是图20的按键被按下时的C—C线的剖面图;
图26是图20的按键处于按压位置时的C—C线的剖面图;
图2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具有两个复位弹片的拔动件的立体图;
图28是采用图27具有两个复位弹片的拔动件且磁铁安装在支撑底板10上的按键的立体图;
图29是图28的主视图;
图30是图29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时的B—B线的剖面图;
图31是图29的按键被按下时的B—B线的剖面图;
图32是图29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时的A—A线的剖面图;
图33是图29的按键被按下时的A—A线的剖面图;
图3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拔动件的复位弹片的立体图;
图35是采用图34的复位弹片的且磁铁安装在支撑底板10上的键帽处于按压位置的立体图;
图36是采用图35键帽处于未被按压位置的立体图;
图37是图36的主视图;
图38是图37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时的B—B线的剖面图;
图39是图37本发明的按键被按下时的B—B线的剖面图;
图40是图37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按压位置时的B—B线的剖面图;
图41是图37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时的A—A线的剖面图;
图42是图37本发明的按键被按下时的A—A线的剖面图;
图43是图37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按压位置时的A—A线的剖面图;
图44是本发明的拔动件7采用另一种拔连接部的立体爆炸图;
图45是图44装配关系的立体图;
图4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有另一种复位弹片的立体图;
图47是本发明有另一种复位弹片的立体图;
图48是本发明有另一种复位弹片的立体图;
图49是本发明有另一种复位弹片的立体图;
图50是本发明有另一种复位弹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考图3至图16,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磁铁安装在键帽的按键的立体爆炸图;参见图3支撑结构设置于支撑底板10与键帽12之间,且分别与键帽12及支撑底板10可转动地连接。按键包括支撑底板10、键帽12、磁性件6、拔动件7、导光板19、复位体、支撑结构以及电路板14于此实施例中,于实际应用中,电路板14可以是薄膜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
其中,支撑结构由剪刀脚结构16构成;剪刀脚结构16(本实施例采用冲圧钣金)由内圈剪刀脚8与外圈剪刀脚9构成,内圈剪刀脚8位于外圈剪刀脚9的外剪刀臂901内侧,内圈剪刀脚8设置有内剪贯穿孔802,内剪贯穿孔802使内圈剪刀脚8形成内剪刀臂801,在内圈剪刀脚8的内剪刀臂801外侧设置内剪延伸板803,在外圈剪刀脚9的外剪刀臂901内侧设置外剪延伸板902,内圈剪刀脚8的内剪延伸板803的悬臂端设置内支部804,外圈剪刀脚9的外剪延伸板902的悬臂端设置外支部903;内圈剪刀脚8的内支部804、外圈剪刀脚9的外支部903,分别与外圈剪刀脚9的外剪刀臂901、内圈剪刀脚8的内剪刀臂801相互支撑,形成相互支撑结构以确保键帽沿第三方向平行地上下移动。
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复位体也可由第一复位体构成、第二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第一磁性区于此实施例中,采用磁性件6(例如,磁铁),第二磁性区(磁铁或导磁性材料例如:铁或其它金属)位于拔动件7上;第一磁性区采用磁铁时,第二磁性区可采用磁铁或可采用导磁性材料;第一磁性区采用导磁性材料时,第二磁性区可采用磁铁;第二复位体由复位弹片构成,键帽12设置于支撑底板之上,磁性件6设置在键帽12上。
笫一方向是沿剪刀脚结构16的长度方向,笫二方向是沿剪刀脚结构16的宽度方向,笫二方向是键帽12上下移动的方向;
图4是本发明的处于按压位置的按键的立体图;图5是本发明的处于未被按压位置的按键的立体图;参见图3至图5,拔动件7的长长度方向、剪刀脚结构16长度方向均沿笫一方向布置。
参见图6复位弹片由拔动件7上设置的与拔动件7连接的悬臂的单悬臂弹片708构成(如键的行程较小如0.7mm时,按键也可不设置复位弹片),拔动件7由拔连接部、拔动臂板702、拔动部703、拔磁臂板705、磁吸附板706构成;其中,拔动部703位于拔动臂板702的悬臂端;拔磁臂板705上方有磁让位空间704,于此实施例中,拔连接部由拔板连孔709、拔动件中弧701构成,拔动件中弧701是折弯拔动件7形成的,拔动件中弧701是位于拔动件7的下表面的弧面;
拔动臂板702、拔磁臂板705、单悬臂弹片708沿笫二方向排列,拔磁臂板705、单悬臂弹片708位于两个拔动臂板702之间,单悬臂弹片708位于两个拔磁臂板705之间,单悬臂弹片708的悬臂端设置有拔开关触点707,当键的行程较小时,拔动件7上也可不设置复位弹片,但以于此实施例中为佳;拔动臂板702、拔磁臂板705均沿第一方向并同向延伸,拔动部703位于拔磁臂板705的悬臂端,磁吸附板706设置在拔磁臂板705的悬臂端,磁吸附板706与拔磁臂板705成一定夹角,第二磁性区设置在磁吸附板706上。
图7是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拔动件被磁性件吸附的立体图;参见图7、图10--图16,拔动件7的拔连接部更靠近内圈剪刀脚8与支撑底板10连接处(本实施例采用),拔动件7的拔动部703连接外圈剪刀脚9的外剪延伸板902的下板面(本实施例采用);也可采用:拔动件7的拔动部703连接内剪刀臂801的下板面或的外剪刀臂901下板面,但以拔动部703连接内剪刀臂801或外剪延伸板902为最佳,拔动件7的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10转动连接或近似转动连接。
图8是本发明的按键处于按压位置复位弹片被压在电路板的开关上的立体图;参见图7至图9拔动件7的拔磁臂板705、单悬臂弹片708均位于内剪贯穿孔802内;拔动臂板702位于外剪延伸板902的下板面、位于内剪刀臂801的下板面;
拔动件7通过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10转动连接,拔连接部由拔动件中弧701、拔板连孔709构成,支撑底板10设置有折弯连接10a、支板贯穿孔10b,支板贯穿孔10b由贯穿支撑底板10的通孔构成,折弯连接10a由沿第三方向的折弯板构成;折弯连接10a位于拔板连孔709内,拔动件中弧701与支撑底板10连接。
图9是本发明的按键的主视图;图10--图12是图9本发明的按键的B—B线的剖面图;
图12、图14、图15是图9本发明的的A—A线的剖面图;
参考图9拔动部703与剪刀脚结构16连接,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10连接,拔动臂板702、拔磁臂板705均与拔连接部连接或均与拔连接部附近连接,磁吸附板706至拔连接部的距离L2>拔动部703至拔连接部的距离L1。
拔动件7的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10转动连接或近似转动连接,当键帽12受外力F时,拔动件7的转矩N1=N2,N1=F1*L1,N2=F2*L2,L2=2.84mm,L1=1.41,F1*1.41=F2*2.84,F2=F1*1.41/2.84=0.496F1,
F3=Sin30 F2=0.5F2=0.5*0.496F2=0.248F2;F/F2=Cos30,F2=F/Cos30=1.15F
当键帽12受外力F=60g时,磁力F3=0.248F2=0.248*1.15F=0.286F
由于磁力的大小与磁性件6的体积成正比,本实施例采用的方案,可选用非常小的磁性件6;磁性件6设置在键帽12上时,磁性件6为磁铁,磁性件6的N、磁性件6的S笫一方向布置;当磁性件6设置在键帽12上时,磁性件6为导磁材料,磁铁因定在磁吸附板706时,当键帽12处于未被按压位置时,磁铁的N、磁铁6的S笫一方向布置;
参考图9至图17复位弹片的悬臂端与按键设置的开关位置对应。
当键帽12未被按压时,磁性件6沿第一方向产生的磁吸力吸附磁吸附板706,拔动件7的拔动部703与外剪延伸板902的下板面连接,托起剪刀脚结构16;键帽12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键帽12被外力按压,外圈剪刀脚9推动拔动件7的拔动部703移动,拔动件7旋转,导致拔动件7上的磁吸附板706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磁性件6远离时,键帽12伴随支撑结构由未被按压位置,沿笫三方向移动至按压位置;此时,磁性件6位于磁让位空间704内,拔磁臂板705位于支撑底板10上的支板贯穿孔10b内。
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使拔动件7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靠近,使得键帽12伴随支撑结构由按压位置移动回未被按压位置。
键帽,设置于支撑底板之上,第一磁性区设置在键帽上;
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构成,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以及
拔动件,拔动件的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连接,拔动件的一端:连接支撑结构及位于拔动件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位置对应;第一磁性区沿第一方向产生的磁吸力吸附第二磁性区。此方案的最大优是
1.第一磁性区沿第一方向产生的磁吸力,使按键可选用体积非常小的磁性件6;
2.由于本发明磁吸与复位弹片组合设置,按键的键帽被按压时有非常好的手感。
实施例2
请参考图18至图26,图1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具有两个复位弹片的拔动件的立体图;
图19是采用图18具有两个复位弹片的拔动件且磁铁安装在键帽的按键的立体图;参见图18复位弹片由拔动件7上设置的与拔动件7连接的悬臂的第一悬臂弹片708a、第二悬臂弹片708b构成,拔动臂板702、拔磁臂板705、第一悬臂弹片708a、第二悬臂弹片708b沿笫二方向排列,拔磁臂板705、第一悬臂弹片708a、第二悬臂弹片708b位于两个拔动臂板702之间,拔磁臂板705位于第一悬臂弹片708a、第二悬臂弹片708b之间,第一悬臂弹片708a与拔动臂板702的夹角大于第二悬臂弹片708b与拔动臂板702的夹角,第一悬臂弹片708a、第二悬臂弹片708b与拔动件7连接,第一悬臂弹片708a、第二悬臂弹片708b可采用弹力及不易氧化的材料(如铍青铜),第一悬臂弹片708a、第二悬臂弹片708b可与拔动件7粘接或钟铆接,第一悬臂弹片708a、第二悬臂弹片708b也可是拔动件7的一部分。
拔动件7的拔连接部更靠近外圈剪刀脚9与支撑底板10连接处(本实施例采用),拔动件7的拔动部703连接外圈剪刀脚9的外剪延伸板902的下板面(本实施例采用)或拔动件7的拔连接部更靠近内圈剪刀脚8与支撑底板10连接处,拔动件7的拔动部703连接内剪刀臂801的下板面时,(参见图21至图26)键帽12未被按压位置至按压位置,磁吸附板706上的第二磁性区与磁性件6远离的距离最大。此方案的最大优点是,键帽12被按下一定位置时磁吸力因两磁性元件距离加大而降低至如8g时,第一悬臂弹片708a开始接触一个开关,键帽12继续向下移动,第一悬臂弹片708a产生的弹力逐渐增大,键帽12继续向下移动,第二悬臂弹片708b开始接触另一个开关(电路导通),第二悬臂弹片708b产生的弹力逐渐增大,至按压位置。
此方案的最大优是按键的手感最佳,手的触感从未被按压位置55g—60g降低至如8g(键帽12下降2/3行程时),最后1/3行程又从8g上升至100g,从而实现起崩塌手感,同时,复位弹片与开关产生的撞击声类似台式机机械键盘,现有笔记本健盘的按键的手感为55g—60g降低至如25g--30g,最后由25g--30g上升至100g。
其余与实施例1同。
实施例3
图27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具有两个复位弹片的拔动件的立体图;图28是采用图27具有两个复位弹片的拔动件且磁铁安装在支撑底板10的按键的立体图;
参见图27拔动件7上的第一悬臂弹片708a、第二悬臂弹片708b与拔磁臂板705及拔动臂板702均沿第一方向并反向布置,拔连接部由拔圈弧709a、拔板连孔709构成,拔动件7与键帽12转动连接。
参见图27至图33磁性件6安装在支撑底板10上,拔动件7与键帽12转动连接,于未被按压位置时,磁性件6的N、磁性件6的S笫一方向布置(磁性件6即沿笫一方向产生磁吸力)。
其余与实施例2同。
实施例4
请见图34至图45,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第二磁性区由磁性件6构成,磁性件6位于支撑底板10上,磁性件6沿第三方向产生磁吸力;图35是采用图34的复位弹片的且磁铁安装在支撑底板10上的键帽处于按压位置的立体图;
图3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拔动件的有复位弹片的立体图;请参考图34拔动件7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拔磁臂板705及拔动臂板702,拔磁臂板705与拔动臂板702刚性连接在一起,拔连接部设置在拔磁臂板705与拔动臂板702连接处或靠近连接处,拔磁臂板705的悬臂端连接磁吸附板706,第一磁性区位于磁吸附板706上,拔动臂板702的悬臂端有沿第二方向并向外延伸的二延板702a,拔动部703位于二延板702a上;拔动件7有沿第一方向并向外延伸的板面,浚有弹性的悬臂的板面构成单悬臂弹片708,单悬臂弹片708的悬臂端与开关或开关触点位置对应;第二复位体由单悬臂弹片708构成。
请参考图35--图37磁吸附板706、拔磁臂板705及拔动臂板702均位于内剪贯穿孔802内,拔动部703位于内剪刀臂801下方,拔动部703连接内剪刀臂801(本实施例采用),也可采用拔动部703位于外剪延伸板下方(图中未示),拔动部703连接外剪延伸板,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10连接;磁吸附板706的位置对应磁性件6的位置,拔连接部与支撑底板10连接;请见图38至图43,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磁性件6与磁吸附板706之间沿第三方向的磁吸力,使拔动件7的拔动部703托起内剪刀臂801,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内剪刀臂801推动拔动部703移动,导致位于拔动件7的磁吸附板706与磁性件6远离时,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由未被按压位置,沿笫三方向移动至按压位置;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使磁吸附板706与磁性件6靠近,使得键帽伴随剪刀脚结构由按压位置移动回未被按压位置。
开关或开关触点位于支撑底板10上方,开关或开关触点或单悬臂弹片708及其组合,分别与控制器电气连通。
开关触点由金属薄片(图中未示)构成,单悬臂弹片708通过支撑底板10与控制器电气连通。
拔动件7由折弯钣金形成,拔磁臂板705与拔动臂板702折弯形成的拔动件中弧701位于拔动件7的下表面,拔动件中弧701与支撑底板10连接,拔连接部由拔动件中弧701、拔板连孔709构成;拔板连孔709由位于拔动件7上的贯穿孔构成,拔磁臂板705、拔动臂板702均与支撑底板10呈夹角,支撑底板10与拔板连孔709对应位置,设置有折弯板面形成的折弯连接10a,折弯连接10a与拔板连孔709间隙配合。
请见图44至图45,拔动件7由折弯钣金形成,拔连接部设置在拔磁臂板705与拔动臂板702连接处或靠近连接处,拔连接部由沿第二方向冲压拉伸的拔凸台7b构成(本实施例采用)或沿第二方向并向外延伸的板面构成(图中未示);拔凸台7b位于拔折弯也7a上,支撑底板10与拔凸台7b对应位置,设置有折弯板面形成的支板折边10c、支板折边10d,支板折边10c、支板折边10d与拔连接部间隙配合,支板折边10c、支板折边10d限制拔凸台7b沿第一方向移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按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位于拔动件的第一磁性区与磁吸附板706远离,第一磁性区与磁吸附板706的磁力减小至一定数值时,复位弹片的悬臂端开始接触开关触点或开始接触电路片或开始接触电路片的开关或开始接支撑底板,复位弹片被推动变形,复位弹片的弹力开始增加,至按压位置时,复位弹片的弹力增至最大;不需安装现有按键中的弹性件,可有效延长按键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本发明磁吸与复位弹片组合设置,按键的键帽被按压时有非常好的手感。
动。
其余与实施例2同。
实施例5
请见图46至图48,支撑结构由两个端部支撑结构5构成,两个端部支撑结构5于端部相互抵触形成相互支撑的结构,拔动件7支撑其中一个端部支撑结构5,在磁吸力作用下,使键帽维持于未按压位置,键帽由键壳12a及金属的键支架12b构成,两个端部支撑结构5与键支架12b活动连接,键壳12a与金属的键支架12b粘接。
请见图46在金属的键支架12b的两侧设置有键支弹片4,复位弹片由键支弹片4构成。
请见图47在金属的键支架12b的两侧的下表面粘接或焊接键铜弹片3,键铜弹片3的悬臂端与金属开关触点14a对应。
请见图49至图50,在端部支撑结构5的两倒设置有端剪弹片6,端剪弹片6的悬臂端与金属开关触点14a对应。
复位弹片由单悬臂弹片708构成或由键支弹片构成或由剪刀弹片构成;其中,单悬臂弹片708与拔动件连接并沿第一方向布置;键支弹片设置在键帽上;剪刀弹片设置在端部相互抵触的剪刀脚上。
复位弹片的悬臂端与位于支撑底板上方的开关触点位置对应,开关触点由金属薄片构成,开关触点与控制器电气连通,单悬臂弹片708通过支撑底板与控制器电气连通。
因此,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按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位于拔动件的第一磁性区与磁吸附板706远离,第一磁性区与磁吸附板706的磁力减小至一定数值时,复位弹片的悬臂端开始接触开关触点或开始接触电路片或开始接触电路片的开关或开始接支撑底板,复位弹片被推动变形,复位弹片的弹力开始增加,至按压位置时,复位弹片的弹力增至最大;不需安装现有按键中的弹性件,可有效延长按键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本发明磁吸与复位弹片组合设置,按键的键帽被按压时有非常好的手感。
其余与实施例4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

Claims (10)

1.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底板;
键帽,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之上;
复位体,由第一复位体、第二复位体构成;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键帽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用以带动所述键帽相对于所述支撑底板上下运动;
第一磁性区,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上;以及
第二磁性区,设置于拔动件的一端的磁吸附板,可与所述第一磁性区相互吸引,且所述拔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键帽或所述支撑结构;
其中,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元件及第二磁性元件构成,第二复位体由有弹性的复位弹片构成;当所述键帽未被按压时,所述磁吸附板与所述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所述拔动件托起所述键帽或托起所述支撑结构,所述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所述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位于所述拔动件的第一磁性区与所述磁吸附板远离,第一磁性区与所述磁吸附板的磁力减小至一定数值时,复位弹片的悬臂端开始接触开关触点或开始接触电路片或开始接触电路片的开关或开始接支撑底板,复位弹片被推动变形,复位弹片的弹力开始增加,至按压位置时,复位弹片的弹力增至最大;
当所述外力释放时,复位弹片使支撑结构及键帽向未被按压位置复位,当复位弹片的弹力减少到一定数值时,第一磁性区与所述磁吸附板的磁吸力开始增加,至未被按压位置时,所述磁吸力使所述第一磁性区与所述磁吸附板靠近,使得所述键帽伴随所述支撑结构由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回所述未被按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片由悬臂弹片构成或由键支弹片构成或由剪刀弹片构成;其中,悬臂弹片与拔动件连接并沿第一方向布置;键支弹片设置在键帽上;所述剪刀弹片设置在端部相互抵触的剪刀脚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片的悬臂端与位于支撑底板上方的开关触点位置对应,所述开关触点由金属薄片构成,所述开关触点与控制器电气连通,悬臂弹片通过支撑底板与控制器电气连通。
4.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
支撑底板;
键帽;
拔动件:
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所述第二磁性区位于支撑底板上;以及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由剪刀脚结构构成;所述剪刀脚结构由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构成,内圈剪刀脚位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所述内圈剪刀脚设置有内剪贯穿孔,所述内剪贯穿孔使所述内圈剪刀脚形成内剪刀臂;所述内圈剪刀脚与所述外圈剪刀脚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键帽之间,且分别与所述键帽及所述支撑底板活动地连接,所述键帽伴随所述剪刀脚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拔动件上设置有拔连接部,所述拔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拔磁臂板及拔动臂板,所述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拔磁臂板与拔动臂板连接处或靠近连接处,所述拔动臂板、所述拔磁臂板均沿第一方向并反向延伸,所述拔磁臂板的悬臂端连接磁吸附板,所述第一磁性区位于磁吸附板上,所述拔动臂板的悬臂端有沿第二方向并向外延伸的二延板,所述二延板设置有拔动部;所述磁吸附板、所述拔磁臂板及所述拔动臂板均位于所述内剪贯穿孔内,所述拔动部位于内剪刀臂下方,所述拔动部连接所述内剪刀臂,所述拔连接部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所述磁吸附板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磁性区的位置;
当所述键帽未被按压时,所述第二磁性区与所述磁吸附板之间的磁吸力,使所述拔动件的拔动部托起所述内剪刀臂,所述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所述键帽被外力按压,所述内剪刀臂推动所述拔动部移动,导致位于所述拔动件的磁吸附板与所述第二磁性区远离时,所述键帽伴随所述剪刀脚结构由所述未被按压位置,沿笫三方向移动至按压位置;
当所述外力释放时,所述磁吸力使所述磁吸附板与所述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所述键帽伴随所述剪刀脚结构由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回所述未被按压位置。
5.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
支撑底板;
键帽;
拔动件:
第一复位体,由第一磁性区及第二磁性区构成,所述第二磁性区位于支撑底板上;以及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由剪刀脚结构构成;所述剪刀脚结构由内圈剪刀脚与外圈剪刀脚构成,内圈剪刀脚位于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所述内圈剪刀脚设置有内剪贯穿孔,所述内剪贯穿孔使所述内圈剪刀脚形成内剪刀臂;所述内圈剪刀脚与所述外圈剪刀脚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键帽之间,且分别与所述键帽及所述支撑底板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刀臂外侧设置内剪延伸板,在所述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内侧设置外剪延伸板,所述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延伸板的悬臂端、所述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延伸板的悬臂端,分别与所述外圈剪刀脚的外剪刀臂、所述内圈剪刀脚的内剪刀臂相互支撑,所述键帽伴随所述剪刀脚结构于未被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所述拔动件上设置有拔连接部,所述拔动件沿第一方向设置有拔磁臂板及拔动臂板,所述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拔磁臂板与拔动臂板连接处或靠近连接处,所述拔动臂板、所述拔磁臂板均沿第一方向并反向延伸,所述拔磁臂板的悬臂端连接磁吸附板,所述第一磁性区位于磁吸附板上,所述拔动臂板的悬臂端有沿第二方向并向外延伸的二延板,所述二延板上设置有拔动部;所述磁吸附板、所述拔磁臂板及所述拔动臂板均位于所述内剪贯穿孔内,所述拔动部位于外剪延伸板下方,所述拔动部连接所述外剪延伸板,所述拔连接部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所述磁吸附板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磁性区的位置;
当所述键帽未被按压时,所述第二磁性区与所述磁吸附板之间的磁吸力,使所述拔动件的拔动部托起所述外剪延伸板,所述键帽维持于未被按压位置;
当所述键帽被外力按压,所述外剪延伸板推动所述拔动部移动,导致位于所述拔动件的磁吸附板与所述第二磁性区远离时,所述键帽伴随所述剪刀脚结构由所述未被按压位置,沿笫三方向移动至按压位置;
当所述外力释放时,所述磁吸力使所述磁吸附板与所述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所述键帽伴随所述剪刀脚结构由所述按压位置移动回所述未被按压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动件上设置有有弹性的悬臂,所述按键设置有拔动件,所述按键还设置有第二复位体,第二复位体由悬臂弹片构成,所述拔动臂板的悬臂端有沿第一方向并向外延伸的板面,所述有弹性的悬臂的板面构成所述悬臂弹片,所述悬臂弹片的悬臂端与开关或开关触点位置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设置有拔动件,所述开关或开关触点位于支撑底板上方,所述开关或开关触点或所述悬臂弹片及其组合,分别与控制器电气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设置有拔动件,所述开关触点由金属薄片构成,所述悬臂弹片通过支撑底板与控制器电气连通。
9.如权利要求5或7或8所述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动件由折弯钣金形成,所述拔动件上设置有拔连接部,所述拔连接部由拔动件中弧、拔板连孔构成,所述拔磁臂板与所述拔动臂板折弯形成的所述拔动件中弧位于所述拔动件的下表面,所述拔动件中弧与所述支撑底板连接,所述拔板连孔由位于所述拔动件上的贯穿孔构成,所述拔磁臂板、所述拔动臂板均与所述支撑底板呈夹角,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拔板连孔对应位置设置有折弯板面形成的所述折弯连接,所述折弯连接与所述拔板连孔间隙配合。
10.如权利要求5或7或8所述一种超薄磁浮按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动件由折弯钣金形成,所述拔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拔磁臂板与拔动臂板连接处或靠近连接处,所述拔连接部由沿第二方向并向外延伸的板面构成或沿第二方向冲压拉伸的拔凸台构成;所述按键还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与拔连接部对应位置,设置有折弯板面形成的支板折边,所述支板折边与拔连接部间隙配合,所述支板折边限制拔连接部沿第一方向移动。
CN202010216492.3A 2019-03-25 2020-03-25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 Active CN111834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228557 2019-03-25
CN2019102285573 2019-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4152A CN111834152A (zh) 2020-10-27
CN111834152B true CN111834152B (zh) 2024-04-05

Family

ID=7291352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6497.6A Active CN111834153B (zh) 2019-03-25 2020-03-25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
CN202010216492.3A Active CN111834152B (zh) 2019-03-25 2020-03-25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6497.6A Active CN111834153B (zh) 2019-03-25 2020-03-25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83415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757A (zh) * 2008-07-31 2010-02-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应用该按键结构的移动通信终端
DE102012015133A1 (de) * 2011-11-17 2013-05-23 Benq Corporation Druckschalter
CN103390514A (zh) * 2013-06-26 2013-11-1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N105206459A (zh) * 2015-08-07 2015-12-3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9458A (ja) * 2001-09-27 2003-04-11 Clarion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TWI550666B (zh) * 2015-05-14 2016-09-2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TWM528009U (zh) * 2016-03-18 2016-09-0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按鍵結構與鍵盤之底板結構
CN205656992U (zh) * 2016-03-30 2016-10-19 群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与键盘的底板结构
TWM557384U (zh) * 2017-12-08 2018-03-2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鍵盤結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7757A (zh) * 2008-07-31 2010-02-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及应用该按键结构的移动通信终端
DE102012015133A1 (de) * 2011-11-17 2013-05-23 Benq Corporation Druckschalter
CN103123871A (zh) * 2011-11-17 2013-05-29 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
CN103390514A (zh) * 2013-06-26 2013-11-1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N105206459A (zh) * 2015-08-07 2015-12-3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4152A (zh) 2020-10-27
CN111834153B (zh) 2024-04-05
CN111834153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9991B2 (en) Keyswitch
TWI356431B (zh)
CN103065842B (zh) 按键
TWI613690B (zh) 按鍵
CN210270823U (zh) 一种拨动式有声无声自由切换鼠标
US6933925B1 (en) Computer mouse with elastomeric dome switch
TWI226570B (en) Two-direction input device and operating device using combination of two-direction input device and coordinate input member
CN106057536B (zh) 按键结构
KR20070116796A (ko) 푸시-버튼 방식의 로커 스위치
CN111834152B (zh)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
CN210170824U (zh) 一种触摸屏的辅助点击装置
CN209947724U (zh) 一种超薄磁浮按键
CN111223701A (zh) 按键结构
US8143544B2 (en) Switch
CN101763968B (zh) 按键及使用该按键的电子设备
CN110189949B (zh) 按键结构
CN109390177B (zh) 具有按压段落感的薄型按键
TWI699797B (zh) 鍵盤
TWM523955U (zh) 按鍵結構
CN211788756U (zh) 一种机械键盘
US20120312672A1 (en) Push butt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563145B (en) Push button switch
CN213070961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器的按键安装结构及气溶胶发生器
CN219916327U (zh) 一种顶针式触摸板
WO2024157998A1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