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2131A -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2131A
CN111832131A CN202010669093.2A CN202010669093A CN111832131A CN 111832131 A CN111832131 A CN 111832131A CN 202010669093 A CN202010669093 A CN 202010669093A CN 111832131 A CN111832131 A CN 1118321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
structural member
model
arrangement
working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690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d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d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d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d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690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21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21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10Constructive solid geometry [CSG] using solid primitives, e.g. cylinders, cub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BIM模型,其中,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确定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工作面包括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根据钢筋排布信息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根据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通过本发明,在基于BIM模型进行钢筋建模时,无需逐根绘制和布置钢筋图元,减小了绘制工作量。

Description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筋建模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使设计团队、施工单位、设施运营部门和业主等各方人员可以进行协同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BIM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是通过设计软件或者运维软件,把二维结构图纸翻模生成三维构件,而钢筋模型是基于三维构件上表达的钢筋配置信息。在传统的BIM设计软件中,构件的钢筋模型的建立是需要按实体模型逐根钢筋建立,也就是说,BIM模型中一个构件包括多少根钢筋,就需要对应绘制多少钢筋图元。当该构件的钢筋骨架较复杂时,对从事该项工作的技术人员或者工程师来说,绘制的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需要逐根绘制和布置钢筋图元,所带来的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
该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包括:获取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所述工作面包括所述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根据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方式;确定所述工作面上钢筋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钢筋的数量、级别、直径和/或间距;以及根据所述钢筋排布方式和所述配置参数得到所述钢筋排布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排布方式包括若干排布单元在所述工作面上重复排布,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的步骤包括:响应于单元绘制操作,绘制所述排布单元的示意图;根据所述钢筋的级别和直径修改所述示意图,以绘制所述排布单元;以及根据所述钢筋排布方式以及所述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复制所述排布单元,以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排布单元包括单根钢筋;或者所述排布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钢筋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钢筋,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建模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其中,所述端部拉结结构用于与相邻的结构构件连接;以及根据所述端部拉结结构和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绘制所述BIM模型的钢筋模型。
进一步地,确定所述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的步骤包括:确定所述钢筋的端部拉结方式,其中,所述端部拉结方式包括端部锚固和端部弯折;确定所述钢筋的拉结参数,其中,当所述端部拉结方式为所述端部锚固时,所述拉结参数包括端部锚固长度,当所述端部拉结方式为所述端部弯折时,所述拉结参数包括弯折长度、弯折角度和旋转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钢筋建模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和所述拉结参数计算所述所述BIM模型的钢筋长度。
另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
该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所述工作面包括所述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第一绘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第二绘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
又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又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首先获取BIM模型,针对BIM模型中的结构构件,确定其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然后根据该钢筋排布信息绘制该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实现了结构构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钢筋对应的二维平面表达,最后再根据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出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也即,通过二维平面表达翻模,生成结构构件中钢筋的三维实体结构。通过本发明,将结构构件中钢筋的三维实体结构拆解为结构构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也即工作面的平面表达,最终通过二维至三维的翻模,得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因此,绘制人员只需完成结构构件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配置,而无需逐根绘制和配置钢筋图元,简化了钢筋模型的建模过程,减少了建模工作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中一种端部拉结参数的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中另一种端部拉结参数的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需要逐根绘制和布置钢筋图元所带来的工作量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本发明中,获取到BIM模型后,针对BIM模型中包括的结构构件,将其钢筋模型的建模过程拆解为其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的绘制,也即拆解为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的钢筋结构的绘制,其中,在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时,针对结构构件的一个工作面,先确定该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然后根据钢筋排布信息绘制该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实现结构构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的二维的钢筋结构绘制,得到结构构件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后,再进一步通过现有技术中将二维结构图纸翻模生成三维结构的方法,根据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从中可以看出,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绘制BIM模型中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时,与现有技术中采用逐根绘制钢筋图元的技术手段不同,而是将钢筋模型的建模过程拆解为其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的绘制,按照平面表达的方式,通过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最终形成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简化了钢筋模型的建模过程。
关于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简化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过程,具体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4。
步骤S101:获取BIM模型。
其中,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
具体而言,该步骤S101中,可通过直接绘制得到BIM模型,具体的BIM模型绘制过程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的绘制方法,该处不再赘述。或者也可导入外部已经建立好的BIM模型。BIM模型通常包括多个结构构件,具体可包括板洞加筋、加腋钢筋、吊筋、板筋、筏板、剪力墙、挑檐板、柱、梁和桩等结构构件。
每个结构构件的外表面由多个几何面构成,该几何面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者规则的多边形等,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例如,一个形状为长方体的结构构件,其外表面由六个长方形构成,一个形状为三棱柱的结构构件,其外表面由三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构成,无论结构构件的形状如何,都可以选择其几何面作为需要配置钢筋的工作面,进行钢筋的配置。
对于一些近似于平面形状的结构构件,例如上述的板洞加筋、加腋钢筋、吊筋、板筋、筏板、剪力墙和挑檐板等结构构件,此结构构件整体抽象为一个平面,其延伸几何面上的钢筋结构也即结构构件的钢筋结构,对于此类结构构件,将其延伸几何面作为工作面,在该工作面上完成的钢筋配置也即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的整体钢筋配置。
对于一些立体的结构构件,例如上述的柱、梁和桩等结构构件,还可以选择其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的剖面作为需要配置钢筋的工作面,进行钢筋的配置,也就是说,该类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剖面上的钢筋结构共同构成了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的平面表达。
步骤S102:确定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
其中,工作面包括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
可选地,钢筋排布信息包括钢筋在该工作面上的排布方式以及排布的钢筋的参数,例如多根钢筋相互独立不相交的排布方式,又如多个钢筋相互交叉行成网状排布的排布方式等;钢筋的参数包括钢筋的级别和直径等。
具体而言,可提供用于人机交互的操作界面,向用户显示BIM模型,用户在针对BIM模型的一个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进行建模时,选定该结构构件的一个几何面和/或剖面作为工作面,可在该工作面上进行绘图操作,也可通过该工作面对应的参数配置界面输入钢筋的配置参数,从而实现该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的输入,因此,在该步骤S102中,基于用户的绘图操作和/或参数配置界面上的参数输入操作,确定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
步骤S103:根据钢筋排布信息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
具体而言,在该步骤S103中,在工作面上绘制钢筋,以绘制出符合钢筋排布信息的钢筋结构。可选地,用户可通过直线、弧线、矩形、圆形等基础形状,在工作面上绘制出单根钢筋或多根钢筋组成的钢筋单元的示意图,同时,设置基于示意图和钢筋排布信息绘制钢筋结构的绘制功能模块,通过调用该绘制功能模块,在示意图所标定的钢筋长度、位置等信息的基础上,绘制出符合钢筋排布信息的钢筋结构,实现了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的平面表达,也即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的二维结构,关于上述绘制功能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基于示意图和配置信息绘制实体结构的方法实现,该处不再赘述。
步骤S104:根据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
具体而言,在该步骤S104中,根据结构构件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也即利用结构构件外表面和/或剖面上钢筋的平面表达,绘制出结构构件上钢筋的立体表达,实现钢筋模型的三维建模。可选地,设置基于二维结构转换三维结构的转换功能模块,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将二维结构翻模生成三维实体结构的方法实现,该处不再赘述。
在该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中,首先获取BIM模型,针对BIM模型中的结构构件,确定其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然后根据该钢筋排布信息绘制该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实现了结构构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钢筋对应的二维平面表达,最后再根据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出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也即,通过二维平面表达翻模,生成结构构件中钢筋的三维实体结构。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将结构构件中钢筋的三维实体结构拆解为结构构件几何面和/或剖面上,也即工作面的平面表达,最终通过二维至三维的翻模,得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因此,绘制人员只需完成结构构件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配置,而无需逐根绘制和配置钢筋图元,简化了钢筋模型的建模过程,减少了建模工作量。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的步骤包括:确定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方式;确定工作面上钢筋的配置参数,其中,配置参数包括钢筋的数量、级别、直径和/或间距;以及根据钢筋排布方式和配置参数得到钢筋排布信息。
具体而言,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方式包括若干排布单元在工作面上重复排布,形成规律的排布结构,或者也可以为不规律的排布结构。可选地,预置不同的钢筋排布方式,并提供钢筋排布方式配置界面,用户可在该配置界面上选定一种钢筋排布方式。针对工作面上的钢筋参数的配置,可提供钢筋参数的接收框,用户通过该接收框输入钢筋的配置参数,例如,预定义钢筋的配置参数格式为“数量级别直径@间距”的格式,当用户输入5C12@200时,表示该工作面上5根三级钢筋,直径为12,间距为200。可选地,对于上述数量、级别、直径和/或间距,当用户没有输入确定的值时,可以采用缺省值或根据工作面大小自动计算的值,例如,当用户没有输入级别时,默认钢筋的级别为三级;当用户没有输入数量时,根据工作面的大小、形状、间距和钢筋排布方式,优化计算出钢筋的数量;当用户没有输入间距时,根据工作面的大小、形状、数量和钢筋排布方式,优化计算出钢筋的数量间距。通过上述钢筋排布方式和配置参数得到工作面上钢筋排布信息,也即得到在该工作面上钢筋的配置情况。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通过钢筋排布方式和配置参数得到钢筋排布信息,限定工作面上钢筋的配置情况,无需用户逐根配置钢筋,进一步简化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过程。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钢筋排布方式包括若干排布单元在工作面上重复排布,根据钢筋排布信息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的步骤包括:响应于单元绘制操作,绘制排布单元的示意图;根据钢筋的级别和直径修改示意图,以绘制排布单元;以及根据钢筋排布方式以及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复制排布单元,以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
具体而言,对于在工作面上以排布单元重复排布的钢筋排布方式,在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时,首先由用户在工作面上完成排布单元的绘制,具体可使用直线、弧线、矩形、圆形等基础图形绘制出排布单元的示意图。可选地,可预置钢筋不同级别、不同直径分别所对应的钢筋图示显示方式,在接收到用户绘制的示意图之后,根据钢筋实际的级别和直径,按照示意图按照钢筋实际的级别和直径所对应的钢筋图示显示方式对示意图进行修改,对示意图的修改也即排布单元的绘制过程,修改后的示意图也即排布单元。在绘制排布单元之后,根据钢筋排布方式可以确定排布单元的排列方式,根据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可以确定排布单元的数量和间距,排布单元按照前述确定的排列方式、数量和间距排布,即可得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对于以排布单元重复排布的钢筋排布方式,仅需要用户绘制一个排布单元即可实现工作面上钢筋结构的绘制,进一步简化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过程。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排布单元包括单根钢筋。
具体而言,对于单根钢筋作为排布单元,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是指在结构构件的某个相对平面布置单个或者多个钢筋的独立体,起到局部加强的作用。用户用直线、弧线、矩形、圆形等绘制方式,绘制出单个钢筋的形状,基于用户的绘制操作,在绘制的具体设计位置描绘出单根钢筋。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排布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钢筋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钢筋,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
具体而言,对于两根交叉的钢筋作为排布单元,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形成钢筋网片,可选地,两根交叉的钢筋分别为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或者,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也可以为其他任意的方向。用户可以用直线、弧线、矩形、圆形等绘制方式,绘制出单个钢筋的形状,然后确定该排布单元按照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或者平行于工作面某一边的方向排布。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钢筋建模方法还包括:确定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其中,端部拉结结构用于与相邻的结构构件连接;以及根据端部拉结结构和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绘制BIM模型的钢筋模型。
具体而言,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构件而言,其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合形成的结构,而钢筋是通过预先绑扎好,类似形成“钢筋笼”的网架结构,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在本发明中被定义为钢筋骨架。在绘制出BIM模型中各个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后,通过一个结构构件的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将该结构构件与其相邻的结构构件连接,实现结构构件之间的相互拉结,形成BIM模型的钢筋模型,也即BIM模型的钢筋骨架。可选地,提供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的配置界面,用户通过该配置界面输入一个结构构件中的钢筋的端部与其他相邻的结构构件的拉结方式和拉结参数,基于用户的输入确定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然后按照该拉结结构以及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绘制出BIM模型整体的钢筋模型,也即BIM模型的钢筋骨架。
在该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将由一个结构构件延伸至相邻结构构件的钢筋端部,作为连接结构构件的端部拉结结构独立配置,在分别确定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和端部拉结结构之后,再将各个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以及各个结构构件连接其相邻结构构件的端部拉结结构组合,得到BIM模型的钢筋模型。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对BIM模型中的每根钢筋完整建模,对于设计复杂的钢筋端部,使得钢筋绘制方式变得复杂,而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先对结构构件中的主体钢筋进行建模,得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然后对起结构构件之间拉结作用的钢筋的端部独立配置,最后再根据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以及拉结结构绘制出BIM模型整体的钢筋模型,使得BIM模型的钢筋模型建模过程更高效和灵活。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确定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的步骤包括:确定钢筋的端部拉结方式,其中,端部拉结方式包括端部锚固和端部弯折;确定钢筋的拉结参数,其中,当端部拉结方式为端部锚固时,拉结参数包括端部锚固长度,当端部拉结方式为端部弯折时,拉结参数包括弯折长度、弯折角度和旋转方向。
具体而言,通过钢筋的端部拉结方式和钢筋的拉结参数确定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其中,端部拉结方式包括端部锚固和端部弯折,钢筋的端部包括钢筋的两端,分别定义为起点和终点。可选地,可提供一种钢筋的端部拉结方式的配置界面,基于该配置界面,用户可配置钢筋的端部拉结方式。
端部锚固是指在钢筋的延伸方向直线延伸,钢筋的端部由一个结构构件延伸至另一个结构构件中,实现与相邻构件的拉结。对于端部锚固,拉结参数包括端部锚固长度,也即延伸至相邻结构构件中的钢筋长度,可选地,一个结构构件相邻的结构构件不同时,端部锚固长度不同,例如,提供一种钢筋端头设置界面如图2所示,用户基于该设置界面,可分别设置一个钢筋的起点和终点在遇到不同结构构件时的锚固长度,具体包括遇梁锚固长度、遇砼墙锚固长度、遇柱锚固长度以及遇其它(结构构件)锚固长度。
端部弯折是指按照非直线的方向弯折延伸,钢筋的端部由一个结构构件弯折延伸至另一个结构构件中,实现与相邻构件的拉结。对于端部弯折,拉结参数包括弯折长度、弯折角度和旋转方向,通过设置钢筋平面示意的端部弯折角度、旋转方向和弯折长度,实现钢筋端部的构造效果。例如,提供一种钢筋端头设置界面如图3所示,用户基于该设置界面,可分别设置一个钢筋的起点和终点的弯折角度、弯折长度和旋转方向。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钢筋建模方法还包括:根据钢筋排布信息和拉结参数计算BIM模型的钢筋长度。
具体而言,通过结构构件各个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可以确定钢筋主体部分在结构构件中的长度,通过钢筋的拉结参数,可以确定钢筋端部在结构构件中的长度,进而可以计算出钢筋整体长度,对BIM模型中所有的钢筋的钢筋整体长度累加和,即可得到BIM模型的钢筋长度。
采用该实施例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可直接根据钢筋排布信息和拉结参数自动计算出BIM模型的钢筋长度,而不需要用户逐根输入钢筋长度,简化BIM模型的钢筋长度的计算工作量。
实施例二
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一,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201、第一确定模块202、第一绘制模块203和第二绘制模块204。
其中,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BIM模型,其中,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第一确定模块202用于确定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工作面包括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第一绘制模块203用于根据钢筋排布信息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第二绘制模块204用于根据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确定模块202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二确定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方式;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工作面上钢筋的配置参数,其中,配置参数包括钢筋的数量、级别、直径和/或间距;以及处理单元用于根据钢筋排布方式和配置参数得到钢筋排布信息。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钢筋排布方式包括若干排布单元在工作面上重复排布,第一绘制模块203包括第一绘制单元、第二绘制单元和第三绘制单元,其中,第一绘制单元用于响应于单元绘制操作,绘制排布单元的示意图;第二绘制单元用于根据钢筋的级别和直径修改示意图,以绘制排布单元;以及第三绘制单元用于根据钢筋排布方式以及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复制排布单元,以绘制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排布单元包括单根钢筋;或者排布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钢筋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钢筋,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钢筋建模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和第三绘制模块,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其中,端部拉结结构用于与相邻的结构构件连接;第三绘制模块用于根据端部拉结结构和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绘制BIM模型的钢筋模型。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三确定单元和第四确定单元,其中,第三确定单元确定钢筋的端部拉结方式,其中,端部拉结方式包括端部锚固和端部弯折;第四确定单元确定钢筋的拉结参数,其中,当端部拉结方式为端部锚固时,拉结参数包括端部锚固长度,当端部拉结方式为端部弯折时,拉结参数包括弯折长度、弯折角度和旋转方向。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例中,钢筋建模装置还包括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钢筋排布信息和拉结参数计算BIM模型的钢筋长度。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可以执行程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01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存储器011、处理器012,如图3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3仅示出了具有组件存储器011和处理器012的计算机设备01,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011(即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011可以是计算机设备0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01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011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0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01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01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0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01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01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实施例二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01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012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01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012用于运行存储器0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等。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相应功能。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
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所述工作面包括所述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
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
根据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方式;
确定所述工作面上钢筋的配置参数,其中,所述配置参数包括钢筋的数量、级别、直径和/或间距;以及
根据所述钢筋排布方式和所述配置参数得到所述钢筋排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排布方式包括若干排布单元在所述工作面上重复排布,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的步骤包括:
响应于单元绘制操作,绘制所述排布单元的示意图;
根据所述钢筋的级别和直径修改所述示意图,以绘制所述排布单元;以及
根据所述钢筋排布方式以及所述钢筋的数量和间距复制所述排布单元,以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布单元包括单根钢筋;或者
所述排布单元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钢筋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钢筋,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建模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其中,所述端部拉结结构用于与相邻的结构构件连接;以及
根据所述端部拉结结构和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绘制所述BIM模型的钢筋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结构构件中钢筋的端部拉结结构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钢筋的端部拉结方式,其中,所述端部拉结方式包括端部锚固和端部弯折;
确定所述钢筋的拉结参数,其中,当所述端部拉结方式为所述端部锚固时,所述拉结参数包括端部锚固长度,当所述端部拉结方式为所述端部弯折时,所述拉结参数包括弯折长度、弯折角度和旋转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建模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和所述拉结参数计算所述BIM模型的钢筋长度。
8.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BIM模型,其中,所述BIM模型包括一个或多个结构构件;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结构构件的工作面上的钢筋排布信息,其中,所述工作面包括所述结构构件的几何面和/或剖面;
第一绘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钢筋排布信息绘制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以及
第二绘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面上的钢筋结构绘制所述结构构件的钢筋模型。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669093.2A 2020-07-13 2020-07-13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18321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9093.2A CN111832131A (zh) 2020-07-13 2020-07-13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69093.2A CN111832131A (zh) 2020-07-13 2020-07-13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2131A true CN111832131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2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69093.2A Pending CN111832131A (zh) 2020-07-13 2020-07-13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213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7575A (zh) * 2020-12-18 2021-02-26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墙和异形顶板bim组合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2800500A (zh) * 2021-01-15 2021-05-14 珠海新势力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模型的楼板加腋自动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3378256A (zh) * 2020-12-30 2021-09-1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管廊筏板与墙内角加腋bim建模及其钢筋精细化调整
CN113536409A (zh) * 2021-08-06 2021-10-22 北京涌联恒创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单一软件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86916A (zh) * 2021-09-30 2022-01-04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钢筋图元上确定断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9033A (zh) * 2021-10-20 2022-01-11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段中钢筋甩筋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6544A (zh) * 2014-08-29 2014-11-19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梁柱钢筋节点自动布置与施工模拟方法
CN106326556A (zh) * 2016-08-24 2017-01-11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钢筋计算及三维建模方法
CN108549748A (zh) * 2018-03-27 2018-09-18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catia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单线形钢筋的建模方法
CN108829954A (zh) * 2018-06-01 2018-11-16 广州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结构模型剖面特征的钢筋配置方法
EP3502370A1 (en) * 2017-12-22 2019-06-26 Dassault Systèmes Method for designing a tying bar enclosing a plurality of concrete-reinforcing bars
CN110119516A (zh) * 2018-02-05 2019-08-1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
CN111027120A (zh) * 2019-11-27 2020-04-17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异型体三维配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6544A (zh) * 2014-08-29 2014-11-19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bim技术的梁柱钢筋节点自动布置与施工模拟方法
CN106326556A (zh) * 2016-08-24 2017-01-11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钢筋计算及三维建模方法
EP3502370A1 (en) * 2017-12-22 2019-06-26 Dassault Systèmes Method for designing a tying bar enclosing a plurality of concrete-reinforcing bars
CN110119516A (zh) * 2018-02-05 2019-08-13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钢筋翻样方法
CN108549748A (zh) * 2018-03-27 2018-09-18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catia的混凝土构件表面单线形钢筋的建模方法
CN108829954A (zh) * 2018-06-01 2018-11-16 广州图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结构模型剖面特征的钢筋配置方法
CN111027120A (zh) * 2019-11-27 2020-04-17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异型体三维配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开乐: "《三维布筋在BIM中的应用 ProStructures钢筋混凝土模块应用指南》", 31 July 2016, 知识产权出版社, pages: 104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7575A (zh) * 2020-12-18 2021-02-26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异形墙和异形顶板bim组合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3378256A (zh) * 2020-12-30 2021-09-10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管廊筏板与墙内角加腋bim建模及其钢筋精细化调整
CN112800500A (zh) * 2021-01-15 2021-05-14 珠海新势力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模型的楼板加腋自动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2800500B (zh) * 2021-01-15 2024-03-19 珠海新势力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模型的楼板加腋自动设计方法及装置
CN113536409A (zh) * 2021-08-06 2021-10-22 北京涌联恒创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单一软件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536409B (zh) * 2021-08-06 2024-04-05 北京涌联恒创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单一软件的电力工程设计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86916A (zh) * 2021-09-30 2022-01-04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钢筋图元上确定断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9033A (zh) * 2021-10-20 2022-01-11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段中钢筋甩筋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32131A (zh) 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建模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779682B (zh) 施工钢筋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10937B (zh) 构件截面钢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190893B (zh) 构件的钢筋属性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859494A (zh) 一种建筑模型的创建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2948914B (zh) 自动生成梁配筋图的方法、处理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784340B (zh) 施工bim模型的转换方法及转换装置
CN113821860B (zh) 在钢筋图元上确定断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0184A (zh) 多边形简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87043A (zh) 在钢筋图元上确定断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67125A (zh) 基于bim的复杂钢筋节点设计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85031A (zh) 路基三维模型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84739B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190894A (zh) 一种钢筋翻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09697322A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22807B (zh) 一种计算梁端处钢筋样式和尺寸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3420356B (zh)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CN113919027A (zh) Bim模型中的构件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99757B (zh) 结构楼板生成方法、装置、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3919033A (zh) 施工段中钢筋甩筋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12861240A (zh) 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98794A (zh) 拱形建筑的钢筋三维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376410B (zh) 箍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3350500B2 (ja) 鉄筋加工表作成装置
CN113886916A (zh) 在钢筋图元上确定断点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