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20356B -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20356B
CN113420356B CN202110702163.4A CN202110702163A CN113420356B CN 113420356 B CN113420356 B CN 113420356B CN 202110702163 A CN202110702163 A CN 202110702163A CN 113420356 B CN113420356 B CN 113420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ameter
temporary
edge
shadow
temporary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21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20356A (zh
Inventor
惠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d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lod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d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lod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021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20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20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0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20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20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即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与所述剪力墙中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相对应的钢筋类型参数和外部尺寸参数;所述钢筋类型参数表征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内部包含的钢筋布置形式,所述外部尺寸参数包括所述临时构件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和高度参数;在已预先布置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预先布置的墙身构件之间生成临时构件;其中,所述临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钢筋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钢筋,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部尺寸参数相对应;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根据调整后的临时构件确定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

Description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算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规定,当剪力墙墙肢相对受压区高度或者轴压比大到一定值,就应该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可以理解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设置的纵筋、箍筋或拉筋的组合,从而提升剪力墙的受压变形能力。根据强度的不同,约束边缘构件又可以分为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其中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通常位于剪力墙的端部,包括暗柱、端柱等形式,其内部布置的纵筋、箍筋或拉筋需满足一定的截面承载力计算要求。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作为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墙身之间的承压过渡区域,其内部的钢筋构造形式复杂多样。图1示出了剪力墙中约束边缘构件的平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YY01表示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该构件内部布置有符合阴影区构件要求的纵筋、箍筋或拉筋;YF01表示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该构件内部布置有符合非阴影区构件要求的纵筋、箍筋或拉筋;QS01表示墙身构件。可以看出,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YF01位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YY01和墙身构件QS01之间。
现有技术目前是手动绘制非阴影区构件或者是用简单的柱体直接代替非阴影区构件,其中手动绘制方式操作过程复杂容易出错,柱体代替的方式无法准确模拟不规则场景下的非阴影区构件形状,从而无法准确获得非阴影区构件内部的钢筋设置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准确地生成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适用于剪力墙,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与所述剪力墙中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相对应的钢筋类型参数和外部尺寸参数;所述钢筋类型参数表征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内部包含的钢筋布置形式,所述外部尺寸参数包括所述临时构件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和高度参数;
在所述剪力墙中已预先布置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预先布置的墙身构件之间生成临时构件;其中,所述临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钢筋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钢筋,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部尺寸参数相对应;
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临时构件确定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布置方法,所述在预先确定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墙身构件之间生成临时构件的步骤包括:
检测光标移动位置,根据所述光标移动位置确定所述临时构件的目标位置;
将所述目标位置作为中心点,生成具有默认形状的所述临时构件;所述默认形状包括矩形,所述临时构件的长度为所述长度参数的2倍,所述临时构件的宽度与所述宽度参数一致,所述临时构件的高度与所述高度参数一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布置方法,所述检测光标移动位置,根据所述光标移动位置确定所述临时构件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所述墙身构件对应的墙线;
基于所述光标移动位置做所述墙线的第一垂线,将垂足位置确认为所述目标位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布置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所述临时构件和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临时构件和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之间的交点确定所述临时构件的第一边界线;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长度参数确定所述临时构件的第二边界线;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调整所述临时构件的形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布置方法,根据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长度参数确定所述临时构件的第二边界线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边界线中包含的与所述目标位置距离最远的第一交点;
获取与所述第一交点的距离为所述长度参数的目标端点;其中所述目标端点和所述第一交点分别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两侧;
基于所述目标端点做所述墙线的第二垂线,将所述第二垂线被所述墙体构件截取的线段作为所述第二边界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布置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临时构件和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的情况下,修改所述长度参数以使所述临时构件和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在所述根据调整后的临时构件确定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墙体构件内部包含的钢筋数量;
根据所述钢筋数量对所述剪力墙进行钢筋算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适用于获取与所述剪力墙中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相对应的钢筋类型参数和外部尺寸参数;所述钢筋类型参数表征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内部包含的钢筋布置形式,所述外部尺寸参数包括所述临时构件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和高度参数;
临时构件生成模块,适用于在所述剪力墙中已预先布置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预先布置的墙身构件之间生成临时构件;其中,所述临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钢筋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钢筋,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部尺寸参数相对应;
调整模块,适用于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
非阴影区确定模块,适用于根据调整后的临时构件确定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可以根据已有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墙身构件自适应布置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通过本发明生成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可以自动适应墙身厚度、高度以及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的不同形状,并且其内部可以自动设置符合预设规范的钢筋类型,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进行剪力墙整体钢筋算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现有技术中剪力墙中约束边缘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钢筋类型参数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外部尺寸参数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确定目标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确定临时构件边界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自适应布置装置实施例一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自适应布置装置实施例一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获取与剪力墙中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相对应的钢筋类型参数和外部尺寸参数;所述钢筋类型参数表征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内部包含的钢筋布置形式,所述外部尺寸参数包括所述临时构件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和高度参数。
可以理解,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内部布置的钢筋数量、钢筋规格、连接方式等可以有不同选择,这些不同的钢筋选择构成了本实施例中的钢筋类型参数。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钢筋类型参数示意图。如图3所示,示出了五种不同的钢筋类型参数,分别为拉筋类型、非封闭箍筋类型、封闭箍筋-1类型、封闭箍筋-2类型、U性箍筋-1类型,每一种类型包含对应的布置示意图,例如图3右侧显示的是拉筋类型的布置示意图,具体说明了纵筋取墙纵筋,拉筋取柱箍筋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中一种预设的钢筋类型参数。在确定了钢筋类型参数的情况下,意味着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内部钢筋布置形式是确定的。
外部尺寸参数用于限定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外部尺寸参数示意图。在图4中,长度参数设置为400,高度参数通过默认的顶标高和底标高来确定,宽度参数可以默认为墙身构件的厚度。通过长度参数、高度参数和宽度参数可以确定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外部大致轮廓。
S200:在所述剪力墙中已预先布置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预先布置的墙身构件之间生成临时构件;其中,所述临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钢筋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钢筋,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部尺寸参数相对应。
如前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是位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墙身构件之间的过渡区域构件。本实施例在已布置完成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墙身构件的基础上,可以自动生成中间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无需手动绘制。本步骤中,首先生成一个用来代替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临时构件。该临时构件布置的目标位置由光标的移动位置确定,外部形状由上述外部尺寸参数基于默认形状生成。具体的,首先获取与墙身构件对应的墙线;基于当前的光标移动位置做所述墙线的第一垂线,将垂足位置确认为所述目标位置。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确定目标位置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WL10为墙身构件QS10的墙线,P10为用户控制的光标的当前移动位置。经过P10做WL10的垂涎,得到垂足处的交点O10,即为布置临时构件的目标位置;换句话说,将目标位置O10作为临时构件的中心点。进一步,本实施例中的临时构件可以默认为矩形,其中该矩形的长度为步骤S100中获取的长度参数的2倍,该矩形的宽度与宽度参数一致,高度与高度参数一致。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将临时构件的矩形长度设置为长度参数的2倍,目的是为了保证自目标位置起左右两侧的长度均为上述长度参数。这样可以在不确定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具体在哪一侧的情况下,保证临时构件至少有一侧可以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临时构件的宽度和高度通常和墙身构件的厚度和高度保持一致,这是因为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本身就是设置在墙身内部的,因此在设置钢筋时通常与墙身的厚度和高度相匹配。
S300: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生成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中点在于如何确定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交界处的形状。当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为规则的矩形暗柱时,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也相应地是规则矩形;当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为不规则的任意多边形暗柱或端柱时,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的端部形状需要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匹配。因此,本步骤需要根据临时构件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临时构件的端部形状。具体包括,当临时构件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时,根据交点和预先获取的长度参数确定临时构件的端部形状;当临时构件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不相交时,修改长度参数使临时构件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然后再根据交点和修改后的长度参数确定临时构件的端部形状。
S400:根据调整后的临时构件确定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保证临时构件其中一个端部形状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的形状完全匹配,另一个端部形状则与墙身构件相匹配,从而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外部形状。进一步,在外部形状之内根据预先获取的钢筋类型参数布置钢筋,从而起到提升剪力墙受压变形能力的作用。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所述所述临时构件和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的情况下,步骤S300包括:
S310:根据所述临时构件和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之间的交点确定所述临时构件的第一边界线。
可以理解,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一端连接墙身构件,另一端连接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其中墙身构件的平面形状通常比较固定,可以看作矩形或近似矩形,而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的形状就比较多样,可能包括矩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多种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因此,如何确定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之间的边界线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本实施例通过交点来确定临时构件和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之间的第一边界线。也就是说,当临时构件和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时,由所有交点构成的线段即为第一边界线。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确定临时构件边界线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临时构件LS10与位于其右侧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YY10相交,交点包括M1、M2以及位于M1、M2之间的无数个点,这些交点组成了线段M1M2,因此在图7的示例中,线段M1M2即为第一边界线。
S320:根据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长度参数确定所述临时构件的第二边界线。
第二边界线是临时构件与墙身构件之间的边界线。如前所述,墙身构件可以看作近似矩形,因此临时构件与墙身构件之间的边界线可以直接看作与墙线垂直的竖直线段。本实施例需要确定的实际是第二边界线的位置。在步骤S100已经获得长度参数的基础上,本步骤通过第一边界线和长度参数来确定第二边界线。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边界线中包含的与所述目标位置距离最远的第一交点。目标位置即临时构件的中心位置,在图7的示例中,第一交点为M1。
获取与所述第一交点的距离为所述长度参数的目标端点;其中所述目标端点和所述第一交点分别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两侧。继续参阅图7,假设长度参数为L,那么通过第一交点M1向远离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的方向截取长度L,从而得到目标端点N1。此时线段N1M1的长度为L。
基于所述目标端点做所述墙线的第二垂线,将所述第二垂线被所述墙体构件截取的线段作为所述第二边界线。从图7可以看出,第二边界线即为线段N1N2。
S330:根据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调整所述临时构件的形状。
在确定了第一边界线M1M2以及第二边界线N1N2的基础上,截取临时构件位于第一边界线M1M2和第二边界线N1N2之间的部分,可以得到调整后的临时构件,也即本实施例要生成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保证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与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之间的匹配度,提高生成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准确性。
在确定了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已确定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墙体构件计算整个剪力墙中包含的全部钢筋类型以及每种类型的钢筋数量,从而对剪力墙中使用的钢筋工程量进行算量,指导后期施工进度。
请继续参阅图8,示出了一种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自适应布置装置80可以包括或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并可实现上述自适应布置方法。本发明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本身更适合于描述自适应布置装置80在存储介质中的执行过程。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参数获取模块81,适用于获取与所述剪力墙中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相对应的钢筋类型参数和外部尺寸参数;所述钢筋类型参数表征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内部包含的钢筋布置形式,所述外部尺寸参数包括所述临时构件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和高度参数;
临时构件生成模块82,适用于在所述剪力墙中已预先布置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预先布置的墙身构件之间生成临时构件;其中,所述临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钢筋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钢筋,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部尺寸参数相对应;
调整模块83,适用于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
非阴影区确定模块84,适用于根据调整后的临时构件确定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可以执行程序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90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的存储器91、处理器92,如图9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图9仅示出了具有组件91-92的计算机设备9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91(即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1可以是计算机设备90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9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1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9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9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9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90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9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9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实施例一的自适应布置装置80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9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9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92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90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92用于运行存储器9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装置80,以实现实施例一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相应功能。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自适应布置装置80,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一的自适应布置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它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适用于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与所述剪力墙中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相对应的钢筋类型参数和外部尺寸参数;所述钢筋类型参数表征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内部包含的钢筋布置形式,所述外部尺寸参数包括临时构件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和高度参数;
在所述剪力墙中已预先布置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预先布置的墙身构件之间生成临时构件;其中,所述临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钢筋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钢筋,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部尺寸参数相对应;
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
根据调整后的临时构件确定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包括:
在所述临时构件和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的情况下,将由所有交点构成的线段作为所述临时构件的第一边界线;
获取所述第一边界线中包含的与目标位置距离最远的第一交点;目标位置为临时构件的中心位置;
获取与所述第一交点的距离为所述长度参数的目标端点;其中所述目标端点和所述第一交点分别位于所述目标位置的两侧;
基于所述目标端点做与所述墙身构件对应的墙线的第二垂线,将所述第二垂线被所述墙身构件截取的线段作为第二边界线;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线和所述第二边界线调整所述临时构件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先确定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墙身构件之间生成临时构件的步骤包括:
检测光标移动位置,根据所述光标移动位置确定所述临时构件的目标位置;
将所述目标位置作为中心点,生成具有默认形状的所述临时构件;所述默认形状包括矩形,所述临时构件的长度为所述长度参数的2倍,所述临时构件的宽度与所述宽度参数一致,所述临时构件的高度与所述高度参数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光标移动位置,根据所述光标移动位置确定所述临时构件的目标位置的步骤包括:
获取与所述墙身构件对应的墙线;
基于所述光标移动位置做所述墙线的第一垂线,将垂足位置确认为所述目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的步骤还包括:
在所述临时构件和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不相交的情况下,修改所述长度参数以使所述临时构件和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调整后的临时构件确定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分别计算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墙身构件内部包含的钢筋数量;
根据所述钢筋数量对所述剪力墙进行钢筋算量。
6.一种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适用于获取与所述剪力墙中的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相对应的钢筋类型参数和外部尺寸参数;所述钢筋类型参数表征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内部包含的钢筋布置形式,所述外部尺寸参数包括临时构件的长度参数、宽度参数和高度参数;
临时构件生成模块,适用于在所述剪力墙中已预先布置的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预先布置的墙身构件之间生成临时构件;其中,所述临时构件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钢筋类型参数相对应的钢筋,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与所述外部尺寸参数相对应;
调整模块,适用于根据所述约束边缘阴影区构件和所述临时构件的位置关系对所述临时构件的外部形状进行调整;
非阴影区确定模块,适用于根据调整后的临时构件确定所述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0702163.4A 2021-06-24 2021-06-24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420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2163.4A CN113420356B (zh) 2021-06-24 2021-06-24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2163.4A CN113420356B (zh) 2021-06-24 2021-06-24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0356A CN113420356A (zh) 2021-09-21
CN113420356B true CN113420356B (zh) 2024-04-12

Family

ID=7771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2163.4A Active CN113420356B (zh) 2021-06-24 2021-06-24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203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6789A (zh) * 2022-05-20 2022-09-02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构造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8770B1 (ko) * 2012-06-11 2013-12-06 현대건설주식회사 비선형 거동을 고려한 구조 시스템의 설계방법
CN104517008A (zh) * 2014-12-07 2015-04-15 沈阳工业大学 基于bim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09242969A (zh) * 2018-09-29 2019-01-18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轮廓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400812A (zh) * 2020-04-03 2020-07-10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结构剪力墙加工图设计方法
CN112257137A (zh) * 2019-07-22 2021-01-22 成都笔木智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自动设计方法
WO2021103507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插接节点及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8770B1 (ko) * 2012-06-11 2013-12-06 현대건설주식회사 비선형 거동을 고려한 구조 시스템의 설계방법
CN104517008A (zh) * 2014-12-07 2015-04-15 沈阳工业大学 基于bim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09242969A (zh) * 2018-09-29 2019-01-18 中民筑友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外轮廓模型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257137A (zh) * 2019-07-22 2021-01-22 成都笔木智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evit的建筑结构BIM正向自动设计方法
WO2021103507A1 (zh) * 2019-11-29 2021-06-03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钢板仓组合剪力墙插接节点及计算方法
CN111400812A (zh) * 2020-04-03 2020-07-10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结构剪力墙加工图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尺寸取值的讨论;张元坤;;广东土木与建筑(第01期);全文 *
基于BIM技术的剪力墙边缘构件参数化设计研究;陆海燕;杨静;鲁丽华;;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第06期);全文 *
基于广联达GGJ-2013剪力墙中钢筋细节处理探讨;常斐;祝云华;;四川建材(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20356A (zh) 202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79682B (zh) 施工钢筋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20356B (zh) 约束边缘非阴影区构件的自适应布置方法及装置
CN113010937B (zh) 构件截面钢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及相关装置
JP2019114259A (ja) 複数のコンクリート補強鉄筋を囲む連結バーを設計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14565703A (zh) 一种调整集中标注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38034A (zh) 一种钢筋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9684739B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钢筋参数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22807B (zh) 一种计算梁端处钢筋样式和尺寸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2560147B (zh) 一种异形顶板下柱结构的bim建模算量方法及系统
CN113919027A (zh) Bim模型中的构件调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19033A (zh) 施工段中钢筋甩筋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13051639B (zh) 箍筋及拉筋的识别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1240A (zh) 二次构件的算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98794A (zh) 拱形建筑的钢筋三维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051640B (zh) 柱大样数据重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56947A (zh) 框架梁水平加腋体的箍筋计算方法及计算装置
CN113434937A (zh) 设计模型转换为算量模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376410B (zh) 箍筋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66330A (zh) 交叉墙体的墙面生成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26457A (zh) 道路施工的标段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CN115098925A (zh) 在墙中生成附加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05284623A (ja) 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設計支援方法及び設計支援装置
CN115130182A (zh) 梁的支座识别方法和梁的钢筋量确定方法
CN113763541A (zh) 一种计算柱中纵筋的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4340B (zh) 施工bim模型的转换方法及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