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8843B -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8843B
CN111828843B CN202010991478.0A CN202010991478A CN111828843B CN 111828843 B CN111828843 B CN 111828843B CN 202010991478 A CN202010991478 A CN 202010991478A CN 111828843 B CN111828843 B CN 111828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viscous liquid
pipeline
pump
main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914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28843A (zh
Inventor
曲昌通
曲贝贝
崔冬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Sok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Sok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Sok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Sok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566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7815B/zh
Priority to CN202010991478.0A priority patent/CN111828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8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8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28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8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1/00Pipe-line systems
    • F17D1/08Pipe-line systems for liquids or viscous products
    • F17D1/14Conveying liquids or viscous products by pu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 F16K11/06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 F16K11/07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 F16K11/071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sliding valves, i.e. sliding closure elements with linearly sliding closure members with cylindrical slides with fluid passages through the valve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1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a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ipeline System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包括阀体,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阀芯与阀体为滑动配合,阀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出液口,阀体上连接有若干接管,在一个工作状态,有且只有一个出液口与一个接管相通;阀体前端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的输出轴与阀芯的一端固定连接,阀芯中部有通孔,连接有入液管,所述入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包括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主管道,泵,排水管,冲水管等结构,以解决目前多通道分配时,阀门数量多控制复杂,及阀门入液时直接采用泵抽取粘稠液体的方式,存在输送困难,输送时间长,效率慢等技术问题,以实现简化系统分流结构及快速输送粘稠液体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诸多需要进行多通道分配的情况,依据工序需要,每个通道处安装单独的控制阀门,通过控制不同通道的通断阀门进行交替作业,对于出口通道交替工作,且交替进行工作的情况,控制系统比较复杂,在一些粘稠液体的输送系统中同样如此。
同时阀门对粘稠液体进行分流时,阀门输入口的粘稠液体一般均为采用各种泵体输送,依据不同粘度不同输送要求,选择不同规格的泵体,粘稠液体的输送,会存在输送困难,输送时间长,所需功率高的等问题,进而会造成工作效率低,设备笨重等问题,因此传统的进液输送方式对分流阀使用效率也形成了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以解决目前多通道分配时,阀门数量多,控制复杂,以及阀门入液时直接采用泵抽取粘稠液体进行输送的方式,存在输送困难,输送时间长,效率慢等技术问题,以实现简化系统分流结构,以及粘稠液体的快速输送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前阀盖,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后阀盖,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为滑动配合,所述阀芯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出液口,若干所述出液口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上均设置有间距,所述阀体上连接有若干接管,在一个工作状态,有且只有一个所述出液口与一个所述接管相通;
所述前阀盖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与所述阀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所述阀芯中部有通孔,所述后阀盖的一侧连接有入液管,所述入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粘稠液体输送装置;
所述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包括,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一端与储存粘稠液体的储存容器相连接;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入液管相连接;
泵,所述泵的入口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泵的出水口相连接;
冲水管,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相连接,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粘稠液体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泵与粘稠液体储存容器之间的主管道充满与粘稠液体相适合的低粘稠度介质;
粘稠液体使用端需要使用粘稠液体时,将粘稠液体储存端的控制阀门打开,同时开启所述泵,所述泵排出设定量的低粘稠度介质,所述泵排出低粘稠度介质的同时,设定量的粘稠液体进入主管道,并储存在主管道中;
然后关闭所述泵以及粘稠液体储存端的控制阀门;
打开连接主管道一端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的管道上的阀门,并打开与主管道另一端相连接的冲水管道的阀门,由冲水管道入口进行冲水,将整个管道内的液体冲到粘稠液体使用端。
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包括,
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一端与储存粘稠液体的储存容器相连接;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主管道通过使用端分支管道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相连接,所述主管道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泵,所述泵的入口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泵的出水口相连接;
冲水管,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相连接,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进一步,所述主管道与泵之间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主管道的出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换向阀的一个出口相连接;所述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与所述冲水管相连接;
所述主管道的入口与储液端分支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主阀,所述管道主阀的另一端连接有使用端分支管道。
进一步,所述换向阀还可以为两个并联的电动阀,其中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泵的通断,另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冲水管的通断。
基于上述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始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为关闭状态,管道主阀为关闭状态,泵与主管道之间为相通状态,主管道与冲水管之间为关闭状态;
当使用端的设备发出需要储液端的粘稠液体的信号后,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打开,泵启动开始工作,将管道中的水排出,同时粘稠液体进入到管道中,当达到设定的量后,泵停止;之后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关闭,同时换向阀动作,泵与主管道之间断开,主管道与冲水管之间相连通、同时管道主阀打开,水通过冲水管进入,经过换向阀、主管道、储液端分支管道、管道主阀以及使用端分支管道,将整条管道中的液体冲到使用端的设备内;之后所有阀门复位到初始状态。
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包括,
粘稠液体储存端阀门组,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阀门组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若干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出口均与储液端分支管道相连接;
粘稠液体使用端阀门组,所述粘稠液体使用端阀门组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若干所述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的入口均与使用端分支管道相连接;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与若干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相连接,所述主管道还通过使用端分支管道与若干所述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相连接,所述主管道与使用端分支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泵,所述泵的入口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泵的出水口相连接;
冲水管,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相连接,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进一步,所述主管道与泵之间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主管道的出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换向阀的一个出口相连接;所述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与使用端分支管道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主管道的入口与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主阀,所述管道主阀的另一端连接有冲水管。
进一步,所述换向阀也可以为两个并联的电动阀,其中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与泵的通断,另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与使用端分支管道的通断。
基于上述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开始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与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均为关闭状态,管道主阀为关闭状态,泵与主管道之间为相通状态,主管道与使用端分支管道之间为断开状态;
当使用端的某一台设备发出需要储液端某一种粘稠液体的信号后,相对应的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以及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打开,泵启动开始工作,将管道中的水排出,同时粘稠液体进入到管道中,当达到设定的量后,泵停止、同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关闭;之后换向阀动作,泵与主管道之间断开,主管道与使用端分支管道之间相连通、管道主阀打开,水通过冲水管进入,经过管道主阀、储液端分支管道、主管道、换向阀以及使用端分支管道,将整条管道中的液体冲到使用端对应的设备内;之后所有阀门复位到初始状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包括“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为滑动配合,所述阀芯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出液口,所述阀体上连接有若干接管,在一个工作状态,有且只有一个所述出液口与一个所述接管相通;所述前阀盖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与所述阀芯的一端固定连接,阀芯的另一端连接有入液管,所述入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等技术方案,可以将用液端若干通道,使用一个分流阀进行连接,保证一个工作状态只有一个通道工作,减少控制阀数量,以及简化控制系统;其入液口连接有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可实现快速准确的对粘稠液体进行分流。
2、本发明包括“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的进液方法包括,将泵与粘稠液体储存容器之间的主管道充满与粘稠液体相适合的低粘稠度介质;粘稠液体使用端需要使用粘稠液体时,利用泵排出设定量的低粘稠度介质,所述泵排出低粘稠度介质的同时,设定量的粘稠液体进入主管道,并储存在主管道中;最后利用低粘稠度液体冲水将整个管道内的粘稠液体冲到粘稠液体使用端”等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1 可通过泵抽低粘稠度的介质,避免直接抽粘稠液体,提升泵输送液体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目前在输送粘稠液体时,都是直接利用泵在抽吸粘稠液体,由于粘稠液体粘稠,泵工作时阻力大,抽取费劲且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达到快速抽取粘稠液体,快速输送的技术效果。
2.2本申请技术方案只需要采用一台泵即可,相比于现有每种液体配置一个泵的方式来讲,减少了泵的使用数量,降低成本。
2.3本申请的方案是泵先将设定量的低粘稠度介质抽出去,可以方便的控制抽出去的低粘稠度介质的量,因此可以比较精确的控制抽取的粘稠液体的量,使分流阀可以比较精确的控制分流液体的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分流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分流阀的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9为现有洗衣液输送的一种方案示意图;
图10为现有洗衣液输送的另一种方案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芯、201-出液口、3-后阀盖、4-前阀盖、5-接管、6-驱动部、7-入液管;10-粘稠液体使用端阀门组、11-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20-粘稠液体储存端阀门组、21-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30-主管道、31-使用端分支管道、32-储液端分支管道、40-管道主阀、50-换向阀、60-泵、70-排水管、80-冲水管;91-洗衣机阀门端、92-洗衣液阀门端、93-主阀、94-冲洗口、95-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叙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如图1-图4所示,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一端设置有前阀盖4,所述阀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后阀盖3,所述阀体1内部设置有阀芯2,所述阀芯2与所述阀体1为滑动配合,所述阀芯2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出液口201,如图2所示,若干所述出液口201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上均设置有间距,所述阀体上连接有若干接管5,所述接管5与液体使用端相连接,在一个工作状态,有且只有一个所述出液口201与一个所述接管5相通。
所述前阀盖4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部6,所述驱动部6的输出轴与所述阀芯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2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1转动连接,所述阀芯2中部有通孔,所述后阀盖3的一侧连接有入液管7,所述入液管7的另一端连接有粘稠液体输送装置。
所述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包括:
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的一端与储存粘稠液体的储存容器相连接;
主管道30,所述主管道30的一端与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主管道30与所述入液管相连接;
泵60,所述泵60的入口与所述主管道3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泵60与所述主管道30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排水管70,所述排水管70与所述泵60的出水口相连接;
冲水管80,所述冲水管80与所述主管道30相连接,所述冲水管80与所述主管道30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确定某一个接管5需要液体时,驱动部6启动,带动阀芯2旋转,将相应的出液口201与接管5相连通。通过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将粘稠液体输送至阀芯2中,粘稠液体从与阀芯2相连通的接管5流出,通到与接管5相连通的设备中。一个工作状态只能连通一个接管5,液体只能进入一个设备中,避免多个阀门控制时,有可能出现打开多个通道造成液体进入错误的设备的情况,本申请的分流阀对多管道控制更加便捷。
本申请中,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可以作为粘稠液体分流阀的一个模块,为分流阀提供快速且液量准确的粘稠液体。同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可以作为单独的粘稠液体输送系统进行使用,且该粘稠液体的输送方法也可以应用在类似液体的应用场合,以下对上述粘稠液体的输送方法以及装置单独使用时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叙述:
本发明的粘稠液体进料输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泵60与粘稠液体储存容器之间的主管道30充满与粘稠液体相适合的低粘稠度介质,(此处相适合的低粘稠度介质指的是可以满足工作需求,对粘稠液体的影响不会影响到正常工作的介质,具体依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具体设定),粘稠液体使用端需要使用粘稠液体时,将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打开,同时开启所述泵60,所述泵60排出设定量的低粘稠度介质,所述泵60排出低粘稠度介质的同时,设定量的粘稠液体进入主管道30,并储存在主管道30中;然后关闭所述泵60以及粘稠液体储存端的控制阀门;打开连接主管道30一端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的管道上的阀门,并打开与主管道30另一端相连接的冲水管80的阀门,由冲水管80的入口进行冲水,将整个管道内的液体冲到粘稠液体使用端。
本发明的粘稠液体进料输送方法采用与粘稠液体相适合的低粘稠度介质为介质(本申请中以水为例进行说明),利用泵抽低粘稠度介质阻力小,效率高,避免直接抽取粘稠液体,而是利用直接抽取低粘度介质,间接将粘稠液体抽到中间的管道中,可以极大提升效率,目前在抽吸粘稠液体时,都是直接利用泵在抽,粘稠液体粘稠,阻力大,抽取费劲且效率低,本发明的方法是对目前采用方式极大的改进,解决了行业内一直存在的泵吸粘稠液体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上述方法的粘稠液体进料输送装置,结构如下:
包括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的一端与储存粘稠液体的储存容器相连接;
主管道30,所述主管道30的一端与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主管道30通过使用端分支管道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相连接,所述主管道30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实际应用时,当需要粘稠液体量比较大时,也可以在主管道30上设置储液罐,作为临时储存容器,不论管道亦或储液罐,其容积满足工作时洗衣液最大量时的对工况的容积要求即可,本申请之后的技术发案均适用此条;
泵60,所述泵60的入口与所述主管道3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泵60与所述主管道30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排水管70,所述排水管70与所述泵60的出水口相连接;
冲水管80,所述冲水管80与所述主管道30相连接,所述冲水管80与所述主管道30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上述粘稠液体进料输送装置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化,本申请提供两个参考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主管道30与泵60之前设置有换向阀50,换向阀50为二位三通阀(或者两个单独的开关阀),主管道30与换向阀50的入口端相连接,泵60与换向阀50的一个出口相连接,换向阀50的另一个出口与冲水管80相连接,主管道30的另一端与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相连接,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的另一端与粘稠液体储存装置相连接,主管道30还通过管道与使用端相连接,主管道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的连接通过管道主阀40控制通断。
初始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管道主阀40关闭,主管道30与冲水管80之间断开,泵60与主管道30连通,即,图3中,换向阀50的端口1和端口2相通,端口2和端口3处于断开状态。需要向使用端输送粘稠液体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打开,泵60开启工作,将管道中的水排出,同时粘稠液体进入到管道(主管道以及与主管道连通的管道)中,当达到设定的量后,泵60停止;之后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关闭,同时换向阀50动作,端口1和端口2相通断开,端口2和端口3连通,泵60与主管道30之间断开,主管道30与冲水管80之间相连通,管道主阀40打开,水通过冲水管80进入,经过换向阀50、主管道30、管道主阀40,将整条管道中的液体冲到使用端对应的设备内,完成粘稠液体的进料输送,之后所有阀门复位到初始状态。此过程中,泵抽取时的方向(图3中的A方向)与冲水的方向(图3中的B方向)是相反的。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主管道30与泵60之前设置有换向阀50,换向阀50为二位三通阀(或者为两个单独的开关阀),主管道30与换向阀50的入口端相连接,泵60与换向阀50的一个出口相连接,换向阀50的另一个出口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相连接,主管道30的另一端与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相连接,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的另一端与冲水管80相连接,主管道30与冲水管80的通断由管道主阀40控制。
初始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管道主阀40关闭,图4中,换向阀50的端口1和端口2相通,端口2和端口3处于断开状态,即主管道30与粘稠液体使用端之间断开,泵60与主管道30连通。需要向粘稠液体使用端输送粘稠液体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打开,泵60开启工作,将管道中的水排出,同时粘稠液体进入到管道(主管道以及与主管道连通的管道)中,当达到设定的量后,泵60停止;之后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关闭,同时换向阀50动作,端口1和端口2断开,端口2和端口3连通,泵60与主管道30之间断开,主管道30与粘稠液体使用端之间相连通,管道主阀40打开,水通过冲水管80进入,经过管道主阀40、主管道30以及换向阀50,将整条管道中的液体冲到使用端对应的设备内;之后所有阀门复位到初始状态。此过程中,泵抽取时的方向与冲水的方向(图4中的A方向)是相同的。
本申请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至多种应用设备的工作场景,例如工业洗衣房,具体结构如下:
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包括,
如图5至图8所示:粘稠液体储存端阀门组20,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阀门组20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若干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的出口均与储液端分支管道32相连接;每个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对应一种需要的粘稠液体,可根据需求量进行抽取;
粘稠液体使用端阀门组10,所述粘稠液体使用端阀门组10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11,若干所述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11均与使用端分支管道31相连接;每一个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11可连接一台粘稠液体使用设备,可按照需求调整连接设备数量;
主管道30,所述主管道30的一端通过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32与若干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相连接,所述主管道30还通过使用端分支管道31与若干所述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11相连接,所述主管道30与使用端分支管道31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泵60,所述泵60的入口与所述主管道30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泵60与所述主管道30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排水管70,所述排水管70与所述泵60的出水口相连接;
冲水管80,所述冲水管80与所述主管道30相连接,所述冲水管80与所述主管道30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所述冲水管80接入的水是有一定水压的水。
上述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化,本申请提供两个参考实施例: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所述主管道30与泵60之间设置有换向阀50,所述换向阀50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主管道30的出口与所述换向阀50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泵60与所述换向阀50的一个出口相连接;所述换向阀50的另一个出口与所述冲水管80相连接。
所述主管道30的入口与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3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32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主阀40,所述管道主阀40的另一端连接有使用端分支管道31。
所述换向阀50也可以为两个并联的电动阀,其中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30与泵60的通断,另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30与冲水管80的通断。
该实施例方案具体使用时,流程如下:
开始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与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11均为关闭状态,管道主阀40为关闭状态,泵60与主管道30之间为相通状态,主管道30与冲水管80之间为断开状态,管道主阀40为断开状态。
当使用端的某一台设备发出需要储液端某一种粘稠液体的信号后,相对应的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11以及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打开,泵60启动开始工作,将管道中的水排出,同时粘稠液体进入到管道中,当达到设定的量后,泵60停止;之后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关闭,同时换向阀50动作,泵60与主管道30之间断开,主管道30与冲水管80之间相连通、管道主阀40打开,水通过冲水管80进入,经过换向阀50、主管道30、储液端分支管道32、管道主阀40以及使用端分支管道31,将整条管道中的液体冲到使用端对应的设备内,完成所需粘稠液体的进料输送,之后所有阀门复位到初始状态。
上述实施例具体应用在洗衣液输送领域时,粘稠液体为多种洗衣液,粘稠液体使用设备为洗衣机,当某台洗衣机发出一个信号,需要某一种洗衣液时,对应的洗衣机阀门打开,对应的洗衣液阀门打开,泵开始工作。泵把洗衣液抽到管路或储液罐中,达到设定的量后,泵停止,洗衣液阀门关闭,之后换向阀动作,端口2和端口3连通,管道主阀打开。水通过冲水管,经过两位三通阀端口3和端口2进入主管道或储液罐内,把主管道或储液罐和整条管路里的液体冲到对应的洗衣机内,完成洗衣液的进料输送。上述动作进行完毕后,管道主阀自动关闭,换向阀自动复位,端口1和端口2连通。采用该方案进行洗衣液的输送,相比于现有的方式,可以实现洗衣液的快速输送,准确快速进料的技术效果。目前洗衣液的输送及分配的方式介绍如下:
洗衣房实际运行中,由于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洗衣剂需要通过管道加注到不同的洗衣机内,而洗衣剂均是粘稠的,直接用泵抽,粘稠液体对泵的阻力很大,效率慢,不能将洗衣液快速的添加到洗衣机里,目前采取的一种输送方式如附图9所示,洗衣机阀门端91设置有若干台洗衣机,通过主管道与洗衣液阀门端92相连接,洗衣液阀门端92的每一种洗衣液都单独连接一个泵和止回阀95,洗衣液阀门端92的所有出口均与洗衣液端输送管道相连接,洗衣液端输送管道的一端与主管道相连接,洗衣液端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主阀93,所述主阀93连接有冲洗口94。当某台洗衣机需要某种洗衣液时,相应的洗衣液端的泵和对应洗衣机阀门都会打开,由相应洗衣液相连接的泵将洗衣液抽到管道内,再打开主阀,水通过冲洗口将管道内的洗衣液冲到需要的洗衣机里。这种输送方式除了泵吸洗衣液效率慢外,还存在所需泵的数量多,一种洗衣液需要一台泵,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输送洗衣液采用的另一种方式如附图10所示,洗衣机阀门端91设置有若干台洗衣机,通过主管道与洗衣液阀门端92相连接,主管道上设置有泵,洗衣液阀门端92的所有出口均与洗衣液的输送管道相连接,洗衣液端输送管道的一端与主管道相连接,洗衣液端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主阀93,所述主阀93连接有冲洗口94。当某台洗衣机需要某种洗衣液时,相应的洗衣机控制阀门和洗衣液控制阀门都打开,泵开始工作,抽取洗衣液到设定的量后,泵停止,水通过冲洗口将管道内的洗衣液冲到需要的洗衣机里。采用这种方式输送时,泵既抽水和也抽洗衣液,由于水与洗衣液粘稠度不一样,抽取时两者的流速也不一样,抽取量就会不同,故这种输送方式不能确定抽取水和洗衣液的量,会发生输送到洗衣机中的洗衣液的量不准的问题;同时洗衣液在通过泵时,阻力大,效率慢,且在最后冲水时,水与洗衣液均需要通过泵体,液体前进时受到阻力,也会使效率变低。
而采用本申请中的粘稠液体输送方式进行洗衣液的输送分配时,在需要输送洗衣液时,泵只抽水,不抽洗衣液,可以提高抽取效率;且泵只抽水,对于抽出的水量可以精确控制,进而可以精确控制抽到管道中洗衣液的量;同时在最后冲水将管道内液体送到洗衣机时,管道内的液体直接通过管道进入洗衣机,而不经过泵,减少阻力,冲水效率也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基于前述的多种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结构与实施例3有所不同,如下:如图7所示,所述主管道30与泵60之间设置有换向阀50,所述换向阀50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主管道30的出口与所述换向阀50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泵60与所述换向阀50的一个出口相连接;所述换向阀50的另一个出口与使用端分支管道31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主管道30的入口与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3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32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主阀,所述管道主阀的另一端连接有冲水管80。
所述换向阀50也可以为两个并联的电动阀,其中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30与泵60的通断,另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30与使用端分支管道31的通断。
实施例4的方案使用方法如下:
开始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与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11均为关闭状态,管道主阀40为关闭状态,泵60与主管道30之间为相通状态,主管道30与使用端分支管道31之间为断开状态,管道主阀40为断开状态;
当使用端的某一台设备发出需要储液端某一种粘稠液体的信号后,相对应的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11以及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打开,泵60启动开始工作,将管道中的水排出,同时粘稠液体进入到管道中,当达到设定的量后,泵60停止,同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21关闭;之后换向阀50动作,泵60与主管道30之间断开,主管道30与使用端分支管道31之间相连通,管道主阀打开,水通过冲水管80进入,经过管道主阀40、储液端分支管道32、主管道30、换向阀50以及使用端分支管道31,将整条管道中的液体冲到使用端对应的设备内,完成粘稠液体的进料输送;之后所有阀门复位到初始状态。
上述实施例具体应用在洗衣液输送领域时,粘稠液体为多种洗衣液,粘稠液体使用设备为洗衣机,当某台洗衣机发出一个信号,需要某一种洗衣液时,对应的洗衣机阀门打开,对应的洗衣液阀门打开,泵开始工作。
泵把洗衣液抽到管路或储液罐中,达到设定的量后,泵停止,洗衣液阀门关闭,之后换向阀动作,端口2和端口3连通,管道主阀打开。
水通过冲水管,经过管道主阀40,进入主管道或储液罐内,把主管道或储液罐和整条管路里的液体经过换向阀的端口2和端口3,冲到对应的洗衣机内,完成洗衣液的进料输送。
上述动作进行完毕后,管道主阀40自动关闭,换向阀自动复位,端口1和端口2连通。
本申请技术方案在输送粘稠液体中,泵抽取液体时,只有水通过泵,而粘稠液体不通过泵,相比于目前的方式,不仅提高泵的工作效率,而且排出水的量可以控制,进而控制了进入管道的粘稠液体的量,提高了粘稠液体抽取量的控制精度,同时在冲水将管道内粘稠液体输送到使用设备的过程中,管道内的液体不经过泵,直接通过管道进入使用设备中,减小阻力,提高效率。
在洗衣房的应用中,需要输送洗衣液时,泵只抽水,不抽洗衣液,可以提高抽取效率;且泵只抽水,对于抽出的水量可以精确控制,进而可以精确控制抽到管道中洗衣液的量;同时在最后冲水将管道内液体送到洗衣机时,管道内的液体直接通过管道进入洗衣机,而不经过泵,减少阻力,冲水效率也高。
如上所述,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提升各个步骤的效率及精度,实现快速精准且低成本的输送粘稠液体的技术效果。
如图6及图8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方案中的所述排水管均与所述使用端分支管道相连接,使得在泵抽取水的时候,从排水管排出的水可以通到使用的设备中进行使用,起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本申请采用粘稠度小的水作为介质,相关技术人员也可以在本申请的方案上变形,采用其它适用的低粘稠度的液体作为介质,亦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采用的是利用水冲洗,将管道内液体冲入到粘稠液体使用的设备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在本申请的基础上做适当的变形,利用气体将管道内液体冲入到使用粘稠液体的设备中,故气体亦或其它类似介质的冲洗方式亦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方法对于在液体输送中,直接用泵抽取液体时由于液体粘度产生阻力大,抽取效率低的输送场景均可适用。具体液体行业内对于粘稠程度的标准划分并不形成限定。
本发明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端等词语只为描述结构的方便,并不形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定。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前阀盖,所述阀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后阀盖,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为滑动配合,所述阀芯沿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有若干出液口,若干所述出液口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上均设置有间距,所述阀体上连接有若干接管,在一个工作状态,有且只有一个所述出液口与一个所述接管相通;
所述前阀盖一侧固定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与所述阀芯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所述阀芯中部有通孔,所述后阀盖的一侧连接有入液管,所述入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粘稠液体输送装置;
所述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包括,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一端与储存粘稠液体的储存容器相连接;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入液管相连接;
泵,所述泵的入口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泵的出水口相连接;
冲水管,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相连接,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2.粘稠液体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泵与粘稠液体储存容器之间的主管道充满与粘稠液体相适合的低粘稠度介质;
粘稠液体使用端需要使用粘稠液体时,将粘稠液体储存端的控制阀门打开,同时开启所述泵,所述泵排出设定量的低粘稠度介质,所述泵排出低粘稠度介质的同时,设定量的粘稠液体进入主管道,并储存在主管道中;
然后关闭所述泵以及粘稠液体储存端的控制阀门;
打开连接主管道一端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的管道上的阀门,并打开与主管道另一端相连接的冲水管道的阀门,由冲水管道入口进行冲水,将整个管道内的液体冲到粘稠液体使用端。
3.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一端与储存粘稠液体的储存容器相连接;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主管道通过使用端分支管道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相连接,所述主管道与粘稠液体使用端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泵,所述泵的入口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泵的出水口相连接;
冲水管,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相连接,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与泵之间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主管道的出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换向阀的一个出口相连接;所述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与所述冲水管相连接;
所述主管道的入口与储液端分支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主阀,所述管道主阀的另一端连接有使用端分支管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稠液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两个并联的电动阀,其中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与所述泵的通断,另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与所述冲水管的通断。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稠液体输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开始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为关闭状态,管道主阀为关闭状态,泵与主管道之间为相通状态,主管道与冲水管之间为关闭状态;
当使用端的设备发出需要储液端的粘稠液体的信号后,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打开,泵启动开始工作,将管道中的水排出,同时粘稠液体进入到管道中,当达到设定的量后,泵停止;之后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关闭,同时换向阀动作,泵与主管道之间断开,主管道与冲水管之间相连通、同时管道主阀打开,水通过冲水管进入,经过换向阀、主管道、储液端分支管道、管道主阀以及使用端分支管道,将整条管道中的液体冲到使用端的设备内;之后所有阀门复位到初始状态。
7.一种用于输送多种粘稠液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粘稠液体储存端阀门组,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阀门组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若干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的出口均与储液端分支管道相连接;
粘稠液体使用端阀门组,所述粘稠液体使用端阀门组包括若干相互并联的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若干所述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的入口均与使用端分支管道相连接;
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通过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与若干所述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相连接,所述主管道还通过使用端分支管道与若干所述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相连接,所述主管道与使用端分支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泵,所述泵的入口与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泵的出水口相连接;
冲水管,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相连接,所述冲水管与所述主管道的通断通过阀门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输送多种粘稠液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与泵之间设置有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为二位三通阀,所述主管道的出口与所述换向阀的入口相连接,所述泵与所述换向阀的一个出口相连接;所述换向阀的另一个出口与使用端分支管道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主管道的入口与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储液端分支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有管道主阀,所述管道主阀的另一端连接有冲水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输送多种粘稠液体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为两个并联的电动阀,其中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与泵的通断,另一电动阀控制所述主管道与使用端分支管道的通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输送多种粘稠液体的输送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开始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与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均为关闭状态,管道主阀为关闭状态,泵与主管道之间为相通状态,主管道与使用端分支管道之间为断开状态;
当使用端的某一台设备发出需要储液端某一种粘稠液体的信号后,相对应的粘稠液体使用端控制阀门以及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打开,泵启动开始工作,将管道中的水排出,同时粘稠液体进入到管道中,当达到设定的量后,泵停止、同时粘稠液体储存端控制阀门关闭;之后换向阀动作,泵与主管道之间断开,主管道与使用端分支管道之间相连通、管道主阀打开,水通过冲水管进入,经过管道主阀、储液端分支管道、主管道、换向阀以及使用端分支管道,将整条管道中的液体冲到使用端对应的设备内;之后所有阀门复位到初始状态。
CN202010991478.0A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 Active CN111828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56639.5A CN112377815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
CN202010991478.0A CN111828843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91478.0A CN111828843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6639.5A Division CN112377815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8843A CN111828843A (zh) 2020-10-27
CN111828843B true CN111828843B (zh) 2020-12-15

Family

ID=729184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91478.0A Active CN111828843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
CN202011356639.5A Active CN112377815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56639.5A Active CN112377815B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8288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3097B (zh) * 2020-11-25 2022-08-02 江苏省华建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 建筑施工水资源收集再应用节能环保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26A (zh) * 1991-02-09 1992-08-26 保谷武司 粘性流体压送装置
JP2000283398A (ja) * 1999-03-31 2000-10-13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高粘性液状材料の吐出方法、移送方法、吐出装置および移送装置
EP1074356A2 (en) * 1999-07-30 2001-02-07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high viscosity liquid material
CN202056521U (zh) * 2011-04-21 2011-11-30 上海汇丽涂料有限公司 粘稠液体输送装置
CN203067819U (zh) * 2012-12-06 2013-07-17 淮南市金德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粘稠度大、腐蚀性大、流体杂质大的介质的阀门
CN205479643U (zh) * 2016-01-07 2016-08-17 石家庄市加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粘稠物料输送控制单元
CN208222081U (zh) * 2017-12-18 2018-12-11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高浓度粘稠流体管道流动阻力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66470A (en) * 1979-11-06 1981-06-04 Showa Alum Ind Kk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high-viscous fluid
JPS56113616A (en) * 1980-02-08 1981-09-07 Hitachi Ltd Hydraulic hoist
FR2683890A1 (fr) * 1991-11-14 1993-05-21 Air Liquide Installation de distribution d'azote a tres haute purete et procede de mise en óoeuvre.
MXPA01007424A (es) * 2001-07-23 2004-08-11 Univ Mexico Nacional Autonoma Reduccion dinamica de la capa de mojado durante el desplazamiento de un fluido viscoelastico por un fluido de menor viscosidad.
JP4575386B2 (ja) * 2004-09-27 2010-11-04 キッコーマン株式会社 醤油諸味の移送装置
CN102840446A (zh) * 2012-09-13 2012-12-26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在矿浆输送管道上加装冲洗水装置
CN103742397B (zh) * 2014-01-14 2015-12-30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一种喂料泵的无干扰切换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CN104019369B (zh) * 2014-06-18 2016-06-15 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长距离浆体管道分流输送系统和浆体分流切换输送方法
CN105972289A (zh) * 2016-07-15 2016-09-28 郑州佛光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铝空燃料电池用供液分配泵
CN207554874U (zh) * 2017-12-05 2018-06-29 温州诺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换向阀
CN209287063U (zh) * 2018-11-21 2019-08-23 深圳市鼎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称量式液体药剂勾兑及灌注设备
CN209445065U (zh) * 2018-12-28 2019-09-27 广东欧文莱陶瓷有限公司 一种釉料储存输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926A (zh) * 1991-02-09 1992-08-26 保谷武司 粘性流体压送装置
JP2000283398A (ja) * 1999-03-31 2000-10-13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高粘性液状材料の吐出方法、移送方法、吐出装置および移送装置
EP1074356A2 (en) * 1999-07-30 2001-02-07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utting high viscosity liquid material
CN202056521U (zh) * 2011-04-21 2011-11-30 上海汇丽涂料有限公司 粘稠液体输送装置
CN203067819U (zh) * 2012-12-06 2013-07-17 淮南市金德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输送粘稠度大、腐蚀性大、流体杂质大的介质的阀门
CN205479643U (zh) * 2016-01-07 2016-08-17 石家庄市加和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粘稠物料输送控制单元
CN208222081U (zh) * 2017-12-18 2018-12-11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一种降低高浓度粘稠流体管道流动阻力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7815A (zh) 2021-02-19
CN112377815B (zh) 2022-09-13
CN111828843A (zh) 2020-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28843B (zh) 一种粘稠液体分流阀及其粘稠液体输送装置与方法
US10570552B2 (en) Laundry-care appliance comprising a metering system
CN111593523A (zh) 定型机注料单元、定型机自动注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08567A (zh) 一种模块化设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06937600U (zh) 一种固井泵橇双混合器型流体输送装置
CN212582201U (zh) 定型机注料单元及定型机自动注料系统
CN214306520U (zh) 多相流混输系统
CN111373026B (zh) 用于基因测序的流路装置、其工作方法及其测序仪
CN110656469B (zh) 洗涤剂投放器
CN114542991B (zh) 一种多相流混输的计量装置及方法
CN115143393A (zh) 流体系统
CN215976503U (zh) 一种多桶洗涤剂投放装置及洗衣机
CN204275869U (zh) 一种海上平台药剂配置及注入一体化系统
CN217550089U (zh) 处理聚苯硫醚树脂输送物料装置
CN218115892U (zh) 一种洗涤剂投放装置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17382464U (zh) 分区双油路集中润滑系统
CN213507651U (zh) 洗涤助剂投放组件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9092952U (zh) 提高供液稳定性的对角式循环供液系统及晶圆清洗设备
CN105862118A (zh) 导液搅拌装置和抛光设备
CN220416971U (zh) 篦冷机驱动润滑供油装置
CN216556411U (zh) 双线集中润滑系统
CN210033821U (zh) 一种液体密封装置及包括其的熔体输送系统
CN218435788U (zh) 用于细胞工厂的生物制品管路自动切换装置
CN213328323U (zh) 一种倒置u形管水液抽取添加控制装置
CN217432076U (zh) 涂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