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6789B - 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6789B
CN111826789B CN202010085149.XA CN202010085149A CN111826789B CN 111826789 B CN111826789 B CN 111826789B CN 202010085149 A CN202010085149 A CN 202010085149A CN 111826789 B CN111826789 B CN 1118267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ker
auxiliary
knockover
guide
sel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514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26789A (zh
Inventor
L·毛里齐奥
A·毛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toni SpA
Original Assignee
Santoni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toni SpA filed Critical Santoni SpA
Publication of CN1118267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67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267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67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0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with stitch pattern
    • D04B1/104Openwork fabric, e.g. pelerine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26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 D04B9/38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for producing patterned fabrics with stitch patter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06Sink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2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 D04B15/34Cam systems or assemblies for operating knitting instruments for d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66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 D04B15/68Devices for determining or controlling patterns ; Programme-control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knitting instruments used
    • D04B15/78Electrical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1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provision for incorporating pile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其包括:沉降片座(4)和与该沉降片座(4)可操作地相联动的导向环(38)。沉降片座(4)围绕持针针筒(2)设置,并且具有多个径向凹槽(5)。多枚脱圈沉降片(7)中的每一枚都容纳在径向凹槽(5)之一中,并且可在相应的径向凹槽(5)中径向移动,并且具有构造成与针(3)配合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颚(29)。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被放置在每枚脱圈沉降片(7)的旁边,并且相对于各自的脱圈沉降片(7)是可移动的。变形沉降片(8、9)具有变形沉降片片鼻(16),该片鼻相对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在横向上偏移,并且构造成用于延伸一扩展线圈,将该扩展线圈布置在相邻的针(3)上并制造网孔面料。选针片(11)与变形沉降片(8、9)可操作地联动,并在径向平面内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摆动,其中,选针片(11)在工作位置时,间接作用在变形沉降片(8、9))上,以偏离变形沉降片(8、9)的轨迹。选针器(24)横向面对沉降片座(4),并且能够根据命令与选针片(11)触发,以使选针片(11)从静止位置切换到工作位置。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通过与脱圈沉降片和针配合从而能够制造包含所述网孔元素的结构的针织面料。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所述元件的单独选择,所述元件能够通过仅与一些针配合,在针织面料中制造网孔,而相邻的针制造传统的线圈。优选地,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圆型针织机(嵌花机或菱形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圆型针织机包括一个持针元件(持针针筒和/或持针针板)以及易于控制针的运动以形成针织面料的装置,一枚或多枚连续的针沿着一个圆形路径(圆形针床)在所述持针元件上排列。脱圈沉降片布置在径向座中,该径向座是围绕持针针筒的环形主体(沉降片座),并且所述沉降片与针配合,从而制作针织面料。
在用圆型针织机执行特定设计的同时,众所周如其可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
文献GB449404公开了一种圆型针织机,其在针之间设有沉降片,并且在其上形成有扩展线圈环(interstitch rings)。这些沉降片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突出的侧部,该侧部构造成用于将移动扩展线圈环移动到的相邻的针上,从而在针织面料中形成网孔。
文献GB377794公开了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配备有展开装置,该展开装置具有设置在沉降片的两侧的一对刀片,并且展开装置被构造用于展开线圈并将其布置在一个或两个相邻的针上。
文献GB410831公开了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包括一些沉降片,该沉降片设有上钩或放置在传统沉降片的侧面的一对钩。所述钩被配置和移动以便将扩展线圈转移到一对相邻的针上并在面料中制造网孔面料。当所述钩必须工作时,选针片移动其中集成有所述钩的沉降片。该选针片包括摆动臂,该摆动臂设置有片锺,片锺与属于致动装置的多个三角相互作用。
还进一步知道,现有技术MI2003A001995公开了一种用于选择沉降片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选针片(位于每一个容纳沉降片的径向凹槽),该选针片相对于所述沉降片座在径向平面内移动,以便在工作位置与非工作位置之间切换,反之亦然。该选针片与布置在相应径向凹槽中的相应沉降片连接,从而根据选针片是处于非工作位置还是工作位置来引起沉降片的不同动作。此外,设置有选针器,该选针器横向面对所述,并根据命令与选针片作用,以将其从非工作位置切换至工作位置。当选针片处于非工作位置时,选针器不干预,仅通过三角推动沉降片,以便沉降片与针配合以执行平针线圈或除毛圈线圈之外的其他线圈。当选针片切换到工作位置时,所述沉降片被推向的轴线方向,这比仅仅由三角产生的运动更多,从而与针协作以制作毛圈线圈。
例如在授予同一申请人的EP1620590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圆型针织机(嵌花机)。
嵌花是一种编织技术,能够在同一横列中使用不同颜色的纱线获得图案。嵌花技术通常用于创建彩色图案。至于与之同名的木工技术,似乎就像拼图一样将不同颜色和材料拼凑在一起。与其他多色编织技术不同,指定线圈上只有“激活”的颜色,并且纱线不会织到反面。当给定行的颜色发生变化时,旧纱线将被悬挂。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的圆型针织机的框架中,申请人已经发现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申请人已经观察到一些已知的针织机不能单独选择被涉及用以制造网孔面料的元件,因为这些元件由三角引导并且在针织机的每转期间必然进行所有相同的运动。结果,待制造的网孔面料的数量、布置和其他特征是预设的并且难以改变。
申请人进一步观察到,在上述方案中,对设计用于制造网孔面料的元件(GB449404中为带有突出的侧部的沉降片,GB377794中为一对刀片,GB410831中带有上钩的沉降片)的控制,即被配置为选择性地确定是否以及何时应该干预这些元件,被付诸于难以配置的复杂机构(GB449404中的滚筒,GB377794中的Dawson轮和三角,GB410831中的三角选择)。
因此,申请人已经观察到,使得能够单独选择设计成制造网孔面料的元件的已知针织机在机械上是复杂且庞大的,并且昂贵难以维护。
此外,然而,申请人已经观察到已知的能够单独选择设计成制造网孔面料的元件的已知针织机,不能制造复杂的针织面料,这是因为由于一种机械地设置,它们将总是在工作周期中制造相同的网孔面料。
申请人还观察到,当网孔面料的数量、布置和/或其他特征需要改变时,能够单独选择所述元件的已知针织机将会难以被重新配置。
在这些情况下,在各个目的和/或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圆型针织机,其能够制造具有非常不同特征的网孔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能够制造网孔针织面料并且能够根据要在面料上获得的网孔面料的特征和位置容易地被配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能够制造网孔针织面料,并且从结构的观点来看是紧凑且相对简单的,并且相对便宜和易于维护。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能够在相对较短的制造时间内制造高度复杂的网孔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能够制造网孔针织面料,还能够在针织面料上获得更多的图案和/或效果,优选地,从机械角度来看,不必重新配置针织机本身或其部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型针织机,该圆型针织机构造成用于制造具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嵌花机(嵌花机或菱形机),该圆机也能够根据上述目的制造网孔针织面料。
这些和其他可能的目的,从下面的描述中将变得更完善,基本上是通过一种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任一项或多项以及根据以下方面和/或实施方式(可能与上述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的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来实现的。
在本说明书和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词语“上”,“下”,“上方”和“下方”涉及在正常操作期间针织机的定位,其中针织机的旋转中心轴线处于竖直位置并且气缸针的头朝上。
在本说明书和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词语“轴向”,“周向”,“径向”与所述中心轴相关。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
下面列出了本发明的一些方面。
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包括:
-持针针筒,其具有围绕所述持针针筒的中心轴线布置的多个纵向槽;
-多枚针,每枚针容纳在各自的纵向槽中;
-至少一个送纱系统,其可操作地与针相联动;
-沉降片座,其围绕持针针筒布置并且具有多个径向凹槽;
-至少一个导向环,其可操作地与沉降片座相联动,其中沉降片座可相对于导向环旋转且围绕中心轴线旋转;
-多枚脱圈沉降片,每枚脱圈沉降片容纳在径向凹槽中的一个中,并且可在相应的径向凹槽中径向移动,每枚脱圈沉降片具有片颚和片踵,片颚构造成与所述针配合,片踵与在导向环中的第一导向件嵌合并围绕中心轴线运动;其中,当沉降片座相对于导向环旋转且围绕中心轴线旋转时,所述第一导向件被构造成用于使脱圈沉降片沿相应的径向凹槽径向移动。
在一方面,所述圆型针织机包括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其被放置在每枚脱圈沉降片的旁边,其中变形沉降片可相对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移动,其中变形沉降片具有片鼻,所述片鼻放置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上方,并且相对于所述脱圈沉降片偏向一侧,其中所述片鼻构造成用于加载和延伸所述扩展线圈并将其放置在所述多枚针中的相邻针上,制造网孔面料,其中变形沉降片具有片踵,所述片踵与在导向环中的第二导向件嵌合,或可与之嵌合,且围绕中心轴线运动,其中第二导向件定义了变形沉降片的多个轨迹,其中当沉降片座相对于导向环旋转并且围绕中心轴线旋转时,第二导向件被配置为用于径向移动变形沉降片。
在一方面,所述圆型针织机包括至少一枚选针片,其与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可操作地联动,其中所述选针片可在径向平面内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为摆动,其中在工作位置时,选针片直接或间接作用在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上,以使得变形沉降片的片踵偏离第二导向件的轨迹。
在一方面,所述圆型针织机包括至少一枚选针器,其横向面对沉降片座,选针器相对于导向环固定,该选针器可在控制下与选针片,并且选针器构造成使选针片从静止位置切换到工作位置。
申请人已经发现,本发明能够解决上述与现有技术有关的问题,从而获得预期的目的。
申请人首先发现本发明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制造高度复杂的网孔针织面料。
申请人还发现,本发明能够制造各种类型且具有最不同特征的网孔针织面料。
实际上,本发明使得通过激活或不激活相应的选针片,能够精确地选择所需的变形沉降片,用于制造网孔面料。此外,由于变形沉降片相对于脱圈沉降片是独立的,因此它们的运动和功能不受所述脱圈沉降片的存在和/或运动的阻碍。
申请人还发现,根据本发明的针织机是高度灵活的,因为它允许作用在选针器上以快速且相对简单的方式从制造针织面料的类型切换到另一种类型。
下面列出了本发明的其他方面。
在一个方面,圆型针织机是嵌花机,即构造成用于制造具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针织机(嵌花机或菱形机)。
在一个方面,圆型嵌花针织机包括至少两个送纱系统,每个送纱系统构造成用于与沿着圆弧布置的相应的一组针一起工作,这通过针围绕中心轴线的交替旋转运动实现。
在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两个送纱系统通过配合在两个方向上旋转的编织而形成每个编织横列。
在一个方面,至少一个马达被可操作地连接至持针针筒和沉降片座,以使它们围绕中心轴线旋转。
在一个方面,三角和/或装置的其他类型围绕持针针筒布置,以便将持针针筒的旋转运动转换成针的轴向运动。
在一个方面,该针织机包括多个送纱系统,优选地为一个,更优选地为两个或四个。
在一个方面,该针织机包括多个选针器,优选地每个都放置在送纱系统上。
在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包括布置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的两侧的右侧变形沉降片和左侧变形沉降片。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包括布置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的两侧的右侧变形沉降片和左侧变形沉降片
在一个方面,右侧变形沉降片和左侧变形沉降片表现出各自的片鼻,这些片鼻横向地朝向所述脱圈沉降片的两侧偏移并且优选地放置在各自的脱圈沉降片的上方。
在一个方面,片鼻被构造成用于加载和拉伸扩展线圈并将其布置在放置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的两侧的两个相邻的针上并且形成网孔面料。每枚脱圈沉降片都使用两种变形沉降片,能够制作出更宽,更清晰的网孔面料,从而获得平衡的,没有扭曲或褶皱的针织面料。
在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一起容纳在径向凹槽之一中。
在一个方面,由脱圈沉降片、变形沉降片(或由右侧变形沉降片和左侧变形沉降片)组成的第一组合件容纳在一个径向凹槽中。径向凹槽容纳整个第一组合件,以减小整体尺寸。
在一个方面,所述变形沉降片是扁平元件,优选地由金属制成。
在一个方面,每枚脱圈沉降片包括主体,并且片鼻相对于主体偏向一侧。
在一个方面,所述主体基本上位于平面上。
在一个方面,主体包括水平板片和从水平板片形成的竖直扁平直立件,其中片鼻布置在扁平直立件的上端。
在一个方面,右侧变形沉降片和左侧变形沉降片具有各自的片鼻,其相对于各自的主体在相反方向上偏向一侧。
在一个方面,变形沉降片的针踵是扁平的,并且从水平板片垂直延伸。
在一个方面,变形沉降片的针踵位于主体的径向外端。
在一个方面,变形沉降片的针踵指向上方。
在一个方面,选针片间接作用在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的与片鼻径向相对反的一端上。
在一个方面,每枚选针片间接作用在右侧变形沉降片和/或左侧变形沉降片上。
在一个方面,选针片是扁平元件,优选地由金属制成。
在一个方面,选针片具有基部,该基部用于围绕与水平圆周(以所述中心轴线为圆心)相切的轴线摆动。
在一个方面,选针片在距基部一定距离处具有抵接部,其指向中心轴线并用于直接或间接作用在变形沉降片上。
在一个方面,选针片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向外指的齿,即在与中心轴线相背离的一侧,并用于与选针器相互作用。
在一个方面,导向环包括围绕中心轴线的圆形轨道。
在一个方面,每枚选针片,优选地每枚选针片的基部,滑动地啮合到圆形轨道中,以便与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一起旋转。
在一个方面,所述脱圈沉降片是扁平元件,优选地由金属制成。
在一个方面,所述脱圈沉降片包括主体,并且相应的片颚布置在主体上方。
在一个方面,主体基本上位于平面上。
在一个方面,主体包括水平板片和从水平板片形成的竖直扁平直立件,其中片颚布置在垂直平板的上端。
在一个方面,脱圈沉降片的针踵是平坦的,并且从水平板片垂直延伸。
在一个方面,脱圈沉降片的针踵与脱圈沉降片的主体的径向外端具有一定距离。
在一个方面,脱圈沉降片的针踵指向上方。
在一个方面,当将脱圈沉降片与相应凹槽中的变形沉降片,或与右侧变形沉降片,或与左侧变形沉降片,相联动时,脱圈沉降片的针踵径向放置在针踵和变形沉降片的片鼻之间。
在一个方面,每枚脱圈沉降片与选针片可操作地解除联动,即选针片不与脱圈沉降片相互作用并且不引起其运动。
在一个方面,每枚脱圈沉降片可操作地联动到相应的选针片。
在一个方面,脱圈沉降片的选针片可在径向平面内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优选地摆动。
在一个方面,在工作位置时,脱圈沉降片的选针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脱圈沉降片上,以使脱圈沉降片的片踵偏离第一导向件的轨迹。
在一个方面,脱圈沉降片还包括片鼻,该片鼻布置在片颚的上方并且构造成用于形成不同的线圈,优选地为毛圈线圈。
在一个方面,该针织机包括多枚推片,每枚推片与选针片和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相联动。
在一个方面,在工作位置时,选针片抵靠推片,并且推片构造成用于推动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
使用可操作地放置在选针片和变形沉降片之间的推片,能够使选针片间接地作用在变形沉降片上。
在一个方面,针织机包括多枚推片,每枚推片均与脱圈沉降片的选针片相联动。
在一个方面,推片是一个扁平元件,优选由金属制成。
在一个方面,导向环包括第三导向件,该第三导向件围绕中心轴线并定义多个轨迹。
在一个方面,每枚推片具有与第三导向件嵌合或可与之嵌合的片踵。
在一个方面,推片包括水平板片,其中片踵定位在水平板片的径向外端上。
在一个方面,推片的片踵是平坦的,并且从水平板片竖直延伸。
在一个方面,推片的片踵指向上方。
在一个方面,推片具有面对中心轴线的邻接表面,该邻接表面被构造用于抵靠相应的变形沉降片或脱圈沉降片。
在一个方面,推片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和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一起容纳在径向凹槽中。
在一个方面,第一组合件由脱圈沉降片、右侧变形沉降片、左侧变形沉降片和相应的推片组成(一个用于右侧变形沉降片,一个用于左侧变形沉降片,或者仅一枚推片可作用于两者)容纳在一个径向凹槽中。
在一个方面,推片的邻接表面放置在所述推片的片踵附近。
在一个方面,各枚选针片的所述抵接部面向推片的径向外端,优选地,面向推片的水平板片的径向外端。
在一个方面,选针片的邻接部分的尺寸被设置成(优选地同时或几乎同时)既抵靠在与右侧变形沉降片相联动的推片上,又抵靠在与左侧变形沉降片相联动的推片上。
在一个方面,推片的一部分,优选地推片的水平板片,被放置在相应的变形沉降片和/或脱圈沉降片的下方,优选地在所述变形沉降片和/或脱圈沉降片的水平板片的下方。
在一个方面,沉降片座具有多个辅助径向凹槽,每个辅助径向凹槽位于两个径向凹槽之间。
在一个方面,该针织机包括多枚辅助脱圈沉降片,每枚辅助脱圈沉降片容纳在辅助径向凹槽之一中,并且在相应的辅助径向凹槽中可径向移动。
在一个方面,每枚辅助脱圈沉降片具有配置为与针配合的片颚和与第一导向件嵌合的片踵。
在一个方面,第一导向件构造成用于,当沉降片座相对于导向环旋转并围绕中心轴线旋转时,第一导向件使辅助脱圈沉降片沿相应的辅助径向凹槽径向地移动。
在一个方面,辅助脱圈沉降片还包括片鼻,该片鼻布置在片颚的上方并且构造成可用于制造不同的线圈,优选地为毛圈线圈。
在一个方面,除了片鼻之外,辅助脱圈沉降片与脱圈沉降片相同。
在一个不同的方面,辅助脱圈沉降片与脱圈沉降片是相同的。
在一个方面,辅助脱圈沉降片包括主体和布置在主体上方的相应的片颚。
在一个方面,主体基本上位于平面上。
在一个方面,主体包括水平板片和从水平板片延伸的竖直扁平直立件,其中,其从竖直扁平直立件延伸。
在一个方面,辅助脱圈沉降片的片踵是平坦的,并且从板片垂直延伸。
在一个方面,辅助脱圈沉降片的片踵设置成与辅助脱圈沉降片的主体的径向外端相距一定距离。
在一个方面,辅助脱圈沉降片的片踵指向上方。
在一个方面,辅助选针片与每枚辅助脱圈沉降片可操作地联动。
在一个方面,辅助选针片可在径向平面内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
在一个方面,在工作位置,辅助选针片间接作用在所述至少一枚辅助脱圈沉降片上,以使辅助脱圈沉降片的片踵偏离第一导向件的轨迹。
在一个方面,辅助选针片间接作用在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上的与片颚径向相对的一端上。
在一个方面,辅助选针片类似于所述选针片。
在一个方面,辅助选针片是扁平元件,优选地由金属制成。
在一个方面,辅助选针片具有基部,该基部用于围绕与水平圆周(以所述中心轴线为圆心)相切的轴线摆动。
在一个方面,辅助选针片在距基部一定距离处具有抵接部,其指向中心轴线并用于直接或间接作用在辅助脱圈沉降片上。
在一个方面,辅助选针片具有至少一个径向向外指的齿,即在与中心轴线相背离的一侧,并用于与选针器相互作用。
在一个方面,每个辅助选针片滑动地嵌合到圆形轨道中,以便与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一起旋转。
在一个方面,每个辅助选针片,优选地每个辅助选针片的基部,滑动地啮合到圆形轨道中,以便与所述至少一枚辅助脱圈沉降片一起旋转。
在一个方面,该针织机包括多个辅助推片,每个辅助推片与辅助选针片和所述至少一枚辅助脱圈沉降片相联动。
在一个方面,在工作位置时,辅助选针片抵靠辅助推片,并且辅助推片构造成用于推动所述至少一枚辅助脱圈沉降片。
使用可操作地放置在辅助选针片和辅助脱圈沉降片之间的辅助推片,能够使辅助选针片间接地作用在辅助脱圈沉降片上。
在一个方面,辅助推片与推片相同。
在一个方面,辅助推片是扁平元件,优选地由金属制成。
在一个方面,每个辅助推片具有与第三导向件嵌合或可与之嵌合的片踵。
在一个方面,辅助推片包括水平板片,其中片踵定位在水平板片的径向外端上。
在一个方面,辅助推片的片踵是平坦的,并且从水平板片竖直延伸。
在一个方面,辅助推片的片踵指向上方。
在一个方面,辅助推片具有面对中心轴线的邻接表面,该邻接表面被构造用于抵靠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
在一个方面,辅助推片与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一起容纳在辅助径向凹槽中。
在一个方面,由辅助脱圈沉降片和相应的辅助推片组成的第二组合件容纳在辅助径向凹槽之一中。
在一个方面,辅助推片的邻接表面放置在所述辅助推片的片踵附近。
在一个方面,各个辅助选针片的所述抵接部面向辅助推片的径向外端,优选地面向所述辅助推片的水平板片的径向外端。
在一个方面,辅助推片的一部分,优选地是辅助推片的水平板片,被放置在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的下方,优选地位于所述辅助脱圈沉降片的水平板片的下方。
在一个方面,第一导向件相对于第二导向件在径向上更靠内。
在一个方面,第一导向件包括设置有径向外侧路径和径向内侧路径的一些部分。
在一个方面,第一导向件定义了至少一个第一轨迹,该第一轨迹包括上述“一些部分”中的一些的径向外侧路径和另外一些的径向内侧路径。
在一个方面,第一导向件定义第二轨迹,该第二轨迹包括用于所有上述“一些部分”的径向内侧路径。
在一个方面,两个所述部分被放置在每个送纱系统的上游和下游。
在一个方面,第一导向件位于脱圈沉降片和/或辅助脱圈沉降片的上方。
在一个方面,第二导向件定义径向外侧轨迹、径向内侧轨迹以及在径向外侧轨迹和径向内侧轨迹之间的多个过渡部分。
在一个方面,第二导向件位于变形沉降片上方。
在一个方面,第三导向件定义径向外侧轨迹和围绕中心轴线的一个接一个放置的多个径向内侧轨迹。
在一个方面,每个径向内侧轨迹具有连接到径向外侧轨迹的另一端。
在一个方面,每个径向内侧轨迹是弯曲的。
在一个方面,第三导向件位于推片和/或辅助推片上方。
在一个方面,第二导向件相对于第三导向件的径向外侧轨迹在径向上更靠内。
在一个方面,第三导向件的每个径向内侧轨迹还定义了第二导向件的相应过渡部分。
在一个方面,圆形轨道相对于第二导向件在径向上更靠外。
在一个方面,圆形轨道相对于第三导向件的径向外侧轨迹在径向上更靠外。
在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枚选针器包括至少一枚选针刀片,所述至少一枚选针刀片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在第一位置时,选针刀片与选针片和辅助选针片相距一定距离;在第二位置时,当沉降片座相对于导向环旋转且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X)旋转时,选针刀片从选针器前方触发选针片或辅助选针片,以便将所述选针片或辅助选针片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
在一个方面,选针器是磁性或压电类型的。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根据前述一个或多个方面中的针织机制造针织面料的方法。
在一个方面,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选针片和所述辅助选针片保持在静止位置,而所述沉降片座相对于导向环旋转且围绕着中心轴线旋转,以使得变形沉降片沿第二导向件的径向外侧轨迹移动,并且辅助脱圈沉降片沿着第一导向件的第一轨迹移动,其中脱圈沉降片像辅助脱圈沉降片一样沿第一导向件的第一轨迹移动,从而制造平针面料。
在一个方面,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至少一个选针器与所述选针片中的至少一个作用,从而使工作位置中的至少一个选第二针片组在沉降片座的至少一个围绕中心轴线的转动部分移动,其中辅助选针片保持在静止位置,从而使与所述至少一枚选针片相联动的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在第二导向件的径向内侧轨迹上移动,并使片鼻在沉降片座的至少一个围绕中心轴线的转动部分移动,因此使得通过与至少一根针配合来在面料中制造网孔面料。
在一个方面,与所述至少一枚选针片相联动的推片被相应的选针片朝中心轴线径向推动,从而进入径向内侧轨迹之一,并在第二导向件的径向内侧轨迹上推动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以便将扩展线圈加载到所述至少一个片鼻上。
在一个方面,变形沉降片从第二导向件的径向内侧轨迹返回到第二导向件的径向外侧轨迹,以便将扩展线圈转移到至少一根相邻的针。
在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被推到第二导向件的径向内侧轨迹上,而沉降片座相对于导向环在第一方向上旋转。
在一个方面,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返回到第二导向件的径向外侧轨迹,而沉降片座相对于导向环以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
在一个方面,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至少一个选针器与至少一个所述辅助选针片作用,从而使在工作位置时的该至少一个辅助选针片在沉降片座的至少一个围绕中心轴线的转动部分移动,其中选针片保持在静止位置,从而使与所述至少一个辅助选针片相联动的所述至少一枚辅助脱圈沉降片在第一导向件的第二轨迹上移动,以使得辅助脱圈沉降片的片鼻,通过与至少一根针配合,且使用至少两根纱线,来制造毛圈线圈。
通过对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的优选实施方案和用于制造本发明的针织面料的方法的详细描述,将会示出更多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考附图进行描述,附图仅出于指示性的目的,因此非限制性的目的,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的一部分,其中一些部件被移除以更好地示出其他部分;
-图2示出了图1的部分,其中去除了其他部件,以便更好地示出如先前附图中的针织机的其他元件;
-图3示出了图1的部分的不同的局部剖视图;
-图4示出了先前附图中的属于针织机的元件的组合件的分解图,其能够在图3中看到;
-图5示出了图4的组合件,其具有彼此联动的元件;
-图6和7示出了图4和5中的元件的变型;
-图8示出了图1的部分的不同的局部剖视图;
-图9示出了先前附图中的针织机的元件的不同组合件的分解图,能够在图8中看到;
-图10示出了图9的组合件,其具有彼此联动的元件;
-图11示出了先前附图中的针织机的包括导向环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和
-图12至图16示出了图11的部分,其中以示意性方式指出了本发明的针织机的各个操作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所提及的附图,数字1总体上表示本发明的圆型针织机的针织头的一部分。所示的圆型针织机是构造成制造具有嵌花图案的面料的针织机(嵌花机或菱形机)。圆型针织机包括构成该针织机的支撑结构的底座,因为该底座是已知类型的,所以未示出。所述针织头1安装在底座上。
针织头1配备有持针针筒2,在该持针针筒2上安装有多枚针3,并且针织头1具有易于选择地驱动针3以制造面料的控制装置(未示出)。持针针筒2通常以垂直位置安装在底座上,其中,针3垂直地布置并且突出在持针针筒2的上边缘。
已知的,持针针筒2具有在持针针筒2的径向外表面上形成的多个纵向槽。纵向槽被布置围绕持针针筒2的中心轴线“X-X”(垂直),并且平行于所述中心轴线“X-X”。每个纵向槽容纳相应的针3和相应的包括多个平坦部分的传动链。推动三角围绕持针针筒2布置为壳体,并且面向持针针筒2的径向外表面,并因此面对纵向槽和主动链。这些推动三角通过例如布置在壳体的内表面上的板和/或凹槽被定义。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推动三角的壳体基本上是静止的,而持针针筒2通过合适的马达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在两个方向上具有连续或交替运动),从而在主动链和推动三角之间产生相对旋转运动,并将持针针筒2的旋转运动转变为针3的轴向运动,以便通过所述针3制造针织面料。
该针织机还包括沉降片座4,该沉降片座4围绕持针针筒2布置并且具有多个径向凹槽5和辅助径向凹槽6,这些径向凹槽5和辅助径向凹槽6在沉降片座4的径向内边缘上,即朝向中心轴线“X-X”。径向凹槽5和辅助径向凹槽6沿着沉降片座4的圆周方向交替变化,即,每个径向凹槽5的侧面是两个辅助径向凹槽6,每个辅助径向凹槽6的侧面是两个径向凹槽5。沉降片座4与持针针筒2,例如通过相同的马达,一起围绕着中心轴线“X-X”旋转运动。
合适的装置(未示出)在通常布置在持针针筒2上方的一个或多个送纱系统(称为送纱系统)上喂给要编织的纱线。所示的圆型嵌花针织机包括四个送纱系统,每个送纱系统都配置用于与沿一组圆弧(例如90°弧)布置的相应针3一起工作,这借助于针3围绕中心轴线“X-X”的交替旋转运动。四个送纱系统通过在两个方向上旋转共同协作以形成每个编织横列。
每个径向凹槽5容纳由多个扁平金属组成的第一组合件,该第一金属组合件能够在相应的径向凹槽5中径向滑动并且彼此相对滑动。在图4和图5中更好地示出了该第一组合件,其包括脱圈沉降片7、右侧变形沉降片8、左侧变形沉降片9、两枚推片10(一个与右侧变形沉降片8相联动,另一个与右侧变形沉降片9相联动)、和用于每枚推片10的选针片11。
脱圈沉降片7包括形状为水平板片12的主体和从水平板片12形成的竖直扁平直立件。该水平板片沿着径向凹槽5定向,即沿径向方向。具有本身已知形状的脱圈沉降片片颚13被布置在竖直扁平直立件的上端,并且当将第一组合件正确地安装到针织机上时,脱圈沉降片片颚13面向中心轴线“X-X”。脱圈沉降片7还包括从水平板片12垂直向上延伸的扁平的脱圈沉降片片踵14,并且脱圈沉降片片踵14与水平板片12的径向外端(相对于中心轴线“X-X”)相距一定距离。脱圈沉降片7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如切割的零件)组成。
右侧变形沉降片8包括形状为水平板片15的主体和从水平板片15延伸的竖直扁平直立件。变形沉降片片鼻16布置在扁平直立件的上端。当第一组合件被适当地安装到针织机上时,变形沉降片片鼻16像一种臂一样朝向中心轴线“X-X”延伸,并且相对于相应主体的放置平面偏向一侧。右侧变形沉降片8还包括从水平板片15垂直向上延伸的扁平的变形沉降片片踵17,并放置在水平板片15的径向外端(相对于中心轴线“X-X”)附近。右侧变形沉降片8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组成,例如切割、冲压和/或弯曲的零件。
左侧变形沉降片9包括与右侧变形沉降片8相同的元件。除了相应的变形沉降片片鼻16相对于其主体偏移/移位到另一侧之外,二者在结构上相同或相对应。因此,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左侧变形沉降片9分别具有相对于其主体的以及相对于位于它们之间的脱圈沉降片7的在相反方向上横向移位的变形沉降片片鼻16。
当第一组合件适当地安装在相应的径向凹槽5中时,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左侧变形沉降片9被布置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的两侧(图5)。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左侧变形沉降片9具有相应的变形沉降片片鼻16,所述变形沉降片片鼻16朝向所述脱圈沉降片7的两侧,偏向一侧并且位于各自的脱圈沉降片7的脱圈沉降片片颚13的上方。此外,脱圈沉降片7的脱圈沉降片片踵14径向地位于相应的变形沉降片8、9的变形沉降片片鼻16和变形沉降片片踵17之间。
第一组合件的两枚推片10相同。每枚推片10包括水平板片18和扁平的推片片踵19。推片片踵19相对于中心轴线“X-X”,放置在水平板片18的径向外端,并且竖直向上延伸。推片10还具有面对中心轴线“X-X”的邻接表面20,该邻接表面20构造成用于抵靠相应的变形沉降片8、9。推片10的邻接表面20放置在所述推片10的推片片踵19附近,即靠近水平板片18的所述径向外端。更具体地说,推片的位于所述径向外端附近的一部分垂直向上延伸,并定义了邻接表面20和相应的推片片踵19。推片10也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组成,例如切割的零件。
当第一组合件被适当地安装在相应的径向凹槽5中时(图5),每枚推片10的水平板片18位于相应变形沉降片8、9的板片15的下方并与之接触,且邻接表面面向相应的变形沉降片8、9的径向外端。脱圈沉降片7放置在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之间。
两枚选针片11中的每一个都是金属的,基本上扁平的元件。当适当地安装在针织机中时,该元件主要垂直设置。选针片11具有圆形轮廓的基部21,并且构造成用于围绕轴线摆动,该轴线与水平圆周(水平圆周的中心在中心轴线“X-X”上)相切。选针片11在径向平面上放置并振动。选针片11还具有与基部21相距一定距离的抵接部22,该抵接部22指向中心轴线“X-X”,并且构造成用于通过相应的推片10间接地作用在相应的变形沉降片8、9上。选针片11还具有齿23,该齿23位于扁平元件的边缘上,该边缘与抵接部22径向相对并径向向外,即在中心轴线“X-X”的相对侧。
抵接部22具有圆形凸起,该圆形凸起的形状和尺寸设计成抵靠第一组合件的相应推片10的水平板片18的径向外端。
每枚选针片11在径向平面内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摆动。在静止位置时,选针片11的抵接部22位于径向外部位置,并且不与相应的推片10接触。在工作位置时,选针片11朝向中心轴线“X-X”旋转,选针片11的抵接部22位于径向内部位置,并且构造成用于朝着中心轴线“X-X”抵靠并推动相应的推片10。推片10依次构造成用于推动变形沉降片8、9。
通过选择作用在选针片11的齿23上的选针器24(图2、3和8)引起选针片11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的切换,具体结构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在以示例方式示出的实施方案中,有四个选针器24,其相对于壳体是固定的,并且以相同的角距离(彼此成90°)围绕沉降片座4布置。特别地,每个所述选针器24位于送纱系统上。
同样,通过相应的推片10'和相应的选针片11'来推动脱圈沉降片7,它们与推片10和选针片11完全相似。因此,相同的元件被用相同的标号加撇号标记。
选针片11'具有基部21'和与基部21'相距一定距离的抵接部22',其指向中心轴线“X-X”,并且构造成用于通过相应的推片10'间接地作用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上。
选针片11'还具有齿23',该齿23'位于扁平元件的边缘上,与抵接部22'径向相对并径向向外,即齿23位于抵接部22'相对于中心轴线“X-X”的相对侧。抵接部22'具有圆的片鼻,该圆的片鼻构造成用于抵靠推片10'的相应水平板片18'的径向外端。
每枚推片10'还具有各自的推片片踵19'和各自的邻接表面20',所述邻接表面20'构造成用于抵靠各自的脱圈沉降片7。
脱圈沉降片7还设有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以便与针3协作地制造毛圈线圈。
能够看出,选针片11'的齿23'的位置不同于两枚选针片11的齿23之一的位置,从而选针器24能够抓住齿23或齿23',这取决于第一组合件是相应地在面料上打孔还是制造毛圈线圈。
每个辅助径向凹槽6容纳第二组合件,该第二组合件也由多个金属平坦部件构成,该多个金属平坦部件能够在相应的辅助径向凹槽6中径向滑动并且彼此相对滑动。在图9和图10中更好地显示的第二组合件,其包括辅助脱圈沉降片25、辅助推片26和辅助选针片27。
辅助脱圈沉降片25包括形状为水平板片28的主体和从水平板片28形成的竖直扁平直立件。所述水平板片28与辅助凹槽6定向一致,即,沿着径向方向。具有本身已知形状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颚29被布置在竖直扁平直立件的上端,并且当将第二组合件正确地安装到针织机上时,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颚29面向中心轴线“X-X”。辅助脱圈沉降片25还包括从水平板片28垂直向上延伸的扁平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踵30,并且辅助脱圈沉降片片踵30与水平板片28的径向外端(相对于中心轴线“X-X”)相距一定距离。辅助脱圈沉降片25还包括位于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颚29上方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且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被构造成用于与针3协作地制造毛圈线圈。辅助脱圈沉降片25与所述脱圈沉降片7基本相同,除了存在所述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辅助脱圈沉降片25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如切割的零件)组成。
第二组合件的辅助推片26与第一组合件的每枚推片10基本相同。辅助推片26包括水平板片32和平坦的辅助推片片踵33,辅助推片片踵33相对于中心轴线“X-X”位于水平板片32的径向外端,并且竖直向上延伸。辅助推片26还具有面对中心轴线“X-X”的邻接表面34,该邻接表面34构造成用于抵靠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辅助推片26的邻接表面34被放置在所述辅助推片26的辅助推片片踵33附近,即在水平板片32的所述径向外端附近。更具体地,辅助推片26的靠近所述径向外端的一部分竖直向上延伸,并定义了邻接表面34和相应的辅助推片片踵33。辅助推片26也由单个扁平金属部件组成,例如切割的零件。
当第二组合件适当地安装在相应的辅助凹槽6(图8)中时,每个辅助推片26的水平板片32分别位于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板片28下方并与之接触,且邻接表面34面对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径向外端。
第二组合件的辅助选针片27类似于第一组合件的选针片11。辅助选针片27是金属的扁平元件,当适当地安装在针织机中时,其主要垂直地展开。辅助选针片27具有基部35,该基部具有圆形轮廓,并且构造成用于围绕轴线摆动,该轴线与水平圆周(其中心在中心轴线“X-X”上)相切。辅助选针片27在径向平面上放置并摆动。辅助选针片27还具有与基部35相距一定距离的抵接部36,该抵接部36指向中心轴线“X-X”,并且构造成用于通过相应的辅助推片26间接地作用在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上。辅助选针片27还具有齿37,该齿37位于扁平元件的边缘上,该边缘与抵接部36径向相对并径向向外,即在中心轴线“X-X”的相对侧。抵接部36具有圆的片鼻,该圆的片鼻构造成用于抵靠辅助推片26的各个水平板片32的径向外端。
辅助选针片27在径向平面内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振荡。在静止位置时,辅助选针片27的抵接部36位于径向外部位置,并且不与相应的辅助推片26接触。在工作位置时,辅助选针片27朝向中心轴线“X-X”旋转。辅助选针片27的抵接部36位于径向内部位置,并且构造成用于抵靠并推动辅助推片26。辅助推片26构造成用于推动辅助脱圈沉降片25。辅助选针片27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的切换是由如上所述的相同选针器24引起的。
在如图6和7所示的第一组合件的实施方案的变型中,脱圈沉降片7不具有用于制造毛圈线圈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并且不与相应的推片10'和相应的选针片11'相联动。此外,第一组合件设置有仅一枚选针片11,该选针片11同时或几乎同时作用在两枚推片10的水平板片18的径向外端上。
图6和图7的第一组合件的变型的脱圈沉降片7可操作地与选针片11,以及与与变形沉降片8、9相联动的推片10,相分离。即,选针片11和推片10不与脱圈沉降片7相互作用,因为它们不引起/控制其运动。在图6和图7的这种变型中,使用第二组合件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图9和图10所示类型)(与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一起使用)允许制造毛圈线圈,而使用脱圈沉降片7如在第一组合件的变型中(如图6和7所示)不允许制造毛圈线圈。
由一个或多个部分组成的导向环38(见图11)可操作地与沉降片座4相联动。该导向环38与中心轴线“X-X”同轴,并且与壳体固定,即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可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因此,选针器24相对于导向环38是固定的,并且侧向面对沉降片座4。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导向环38部分地在沉降片座4的下方,且部分地在沉降片座4的上方,并且具有多个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的导向件,并且导向件构造成用于与第一组合件和第二组合件的上述金属部件嵌合。这些导向件例如是由三角界定的凹槽。
每个第一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7的脱圈沉降片片踵14和每个第二组合件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踵30嵌合到在导向环38的上部中的第一导向件39中。当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并且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时,第一导向件39使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沿相应的径向凹槽5和相应的辅助径向凹槽6径向移动。
如图11至图16所示,第一导向件39的一些部分具有与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脱圈沉降片片踵14、辅助脱圈沉降片片踵30基本相对应的径向宽度,且这些部分与其他较宽的部分交替。所述较大的部分提供了或定义了用于所述脱圈沉降片片踵14、辅助脱圈沉降片片踵30的相应的径向外侧路径和相应的径向内侧路径(相对于中心轴线“X-X”),并且因此为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提供了或定义了相应的径向外侧路径和相应的径向内侧路径。结果,第一导向件39定义了第一轨迹40和第二轨迹41。第一轨迹40包括用于所有所述较宽部分的所述径向外侧路径,第二轨迹41包括用于所有所述较宽部分的所述径向内侧路径(图12、13和16)。所述较宽部分中的两者位于每个送纱系统和每个选针器24的上游和下游。
每个第一组合件的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的变形沉降片片踵17与第二导向件42嵌合,该第二导向件42也在导向环38的上部中。相对于第一导向件39,第二导向件42位于径向外部,并且,即第二导向件42围绕第一导向件39。第二导向件42包括基本为圆形的第二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3、基本为圆形的第二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4以及在第二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3与第二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4之间的多个过渡部分45的多个路径。(图11)
推片10、10'的推片片踵19、19'和辅助推片26的辅助推片片踵33嵌合到第三导向件46中,该第三导向件也在导向环38的上部中。第三导向件46也围绕中心轴线“X-X”并定义多个轨迹。特别地,第三导向件46定义了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和围绕中心轴线“X-X”一个接一个地放置的多个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相对于第二导向件42在径向上更外侧,即它围绕第二导向件42。每个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是弓形的,并且具有连接到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的相对端。每个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都偏离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靠近中心轴线“X-X”,然后再次远离中心轴线“X-X”,然后再次连接到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
所述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叠加到第二导向件42,即,它们定义了一个第二导向件42的过渡部分45的一部分。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有八个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所述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位于四个送纱系统中的每一个以及每枚选针器24的上游和下游。
所有选针片11、11'的基部21、21'和所有辅助选针片27的基部35被容纳在围绕中心轴线“X-X”的圆形轨道49中,以在其中滑动。圆形轨道49形成在导向环38的下部中,并界定出位于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之外的一个圆形轨道,即圆形轨道49围绕着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
本身已知的每个选针器24是磁性或压电类型的,并且包括多个刀片50,所述多个刀片50一个在一个上地布置并且可在第一位置(例如升高的位置)和第二位置(例如降低的位置)之间一起移摆动。
在第一位置时,刀片与选针片11、11'和辅助选针片27的齿23、23’、37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以便当选针片11、11'和辅助选针片27处于其静止位置时,刀片不作用所述齿23、23'、37。特别地,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齿23、23'、37位于刀片50之间。
在第二位置时,当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旋转并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时,刀片50触发以下部件的运动:在选针器24的前面移动的与变形沉降片8、9相关的选针片11的齿23,和/或与脱圈沉降片7相关的选针片11'的齿23',和/或与辅助选针片27中的37。这使得选针片11、11'和/或辅助选针片27从静止位置到工作位置。
电子控制装置(未示出)可操作地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电动机上,从而引起持针针筒2和沉降片座4的旋转。电子控制单元还可操作地连接到选针器24以及针织机的其他致动单元(如果有的话)。电子控制装置被配置/编程为命令一个或多个电动机以及选针器24和所述针织机的其他致动装置(如果有的话)。特别地,电子控制装置被配置/编程为选择性地移动选针器24的刀片50,以将选针片11、11'和辅助选针片27从静止位置单个地移动到工作位置。
根据未示出的实施方案的变型,针织机仅包括周向放置的彼此相邻的第一组合件(在它们之间没有第二组合件),并且每个所述第一组合件能够包括一个或两枚变形沉降片8、9,以生产网孔面料。
在使用中,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方法,为了制造平针面料(图12和13),当持针针筒2相对于壳体旋转,并且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旋转且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时,选针器24的刀片保持在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刀片不触发选针片11、11'的齿23以及与辅助选针片27的齿37。因此,它们都处于各自的静止位置。
推片10、10'的推片片踵19、19'和辅助推片26的辅助推片片踵33沿着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运动。
每个第一组合件的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的变形沉降片片踵17沿着第二导向件42的第二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3运动。因此,各枚变形沉降片8、9的变形沉降片片鼻16保持在径向位置。距中心轴“X-X”一定距离,即处于缩回位置或静止位置,在该位置它们不与构成线圈的纱线相互作用。
因此,脱圈沉降片7的脱圈沉降片片踵14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踵30沿着第一导向件39的第一轨迹40运动,从而引起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径向运动。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沿各自的径向方向向前和向后移动,从而使脱圈沉降片片颚13、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颚29与针3配合以制造平针线圈(图12和13)。当沉降片座4沿顺时针方向(如图12所示)或逆时针方向(如图13所示)旋转时,实现此操作模式。
为了在面料中制造网孔面料(图14和15),控制单元命令选针器24(通过软件控制),以使得它们将刀片50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然后反之亦然,让持针针筒2和沉降片座4在编程的角度位置中移动,以便抓住特定的第一组合件的变形沉降片8、9的特定的选针片11。
控制单元进一步命令控制针3的设备(通过软件控制)以移动所述针3并使它们适当地与以下部件协作:
-在制造平针面料时,与第一组合件的变型的脱圈沉降片7(图6和7)配合:
-在制造通孔面料时,与变形沉降片8、9配合;和
-当制造毛圈面料时,与第一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7(图4)和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以及第二组合件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图9和10)和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协作。
当制造网孔面料时,被抓住的一个或多枚选针片11移动到工作位置,而未被选择的第一组合件的变形沉降片8、9的选针片、脱圈沉降片7的选针片11'和第二组合件的辅助选针片27没有被抓住,并保持在其静止位置。为简单起见,参考单枚选针片11,所述选针片11朝着中心轴线“X-X”推动相应的两枚推片10,使得推片10的推片片踵19在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中偏离,第三导向件46紧接在选针器24的下方。并且,推片10随着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依次推动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的变形沉降片片踵17沿着第二导向件42的过渡部分45之一运动,并进入第二导向件42的第二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4,并沿其预定的角度旋转。该旋转为沉降片座4和持针针筒2沿逆时针方向(图14)。
在此运动过程中,首先从线圈制造处的送纱系统开始,然后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沿中心轴线“X-X”径向移动,而将针3保持在降低位置,然后保持在此前进位置。
因此,推片10通过随着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运动,而回到所述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并且将选针片11推回到静止位置。当一对变形沉降片8和9到达线圈制造处的送纱系统时,由于线圈被加载到变形沉降片片鼻16上而不是各自的脱圈沉降片7的脱圈沉降片片颚13上,所以形成了具有细长的线圈的扩展线圈(网孔面料)。
在沉降片座4和持针针筒2沿顺时针方向的后续旋转期间(图15),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的变形沉降片片踵17沿着第二导向件42的第二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4的一部分运动,然后通过移动三角51在第二导向件42的过渡部分45上再次偏离。在此行进过程中,第一和第二变形沉降片8、9径向远离中心轴线“X-X”移动然后将其保持在此位置,同时将针3升起到抽出位置,以拾取变形沉降片片鼻16上的扩展线圈的纱线。
为了在面料上制作毛圈线圈(图16),控制单元命令选针器24,使其将刀片50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然后反之亦然,让持针针筒2和沉降片座4在编程的角度位置中移动,以便抓住特定的第一组合件的脱圈沉降片7的特定的选针片11',和/或特定的第二组合件的特定的辅助选针片27。变形沉降片8、9的选针片、其他脱圈沉降片7的选针片11'和其他第二组合件的辅助选针片27没有被抓住并保持在它们的静止位置。
为了简单起见,参考单个辅助选针片27,所述辅助选针片27朝着中心轴线“X-X”推动相应的辅助推片26,使得辅助推片26的辅助推片片踵33在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中偏离,第三导向件46紧接在选针器24的下方。并且,辅助推片26随着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依次推动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在辅助脱圈沉降片25位于第一导向件39的最宽部分之一中时,施加径向推动力,并将辅助脱圈沉降片25移动到第一导向件39的第二轨迹41上。即,当如上所述制造平针线圈时,预期辅助脱圈沉降片25径向进入仅第一导向件39的三角。因此,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与一对针3配合(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此不再进一步描述),以形成毛圈线圈。当沉降片座4沿顺时针方向(如图16所示)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能够实现该操作模式。
从结构和功能的观点来看,本发明具有重要的优点。
实际上,通过对命令选针器的控制单元进行编程,能够很容易地使所需的选针片和/或辅助选针片工作,从而制造出具有最不同特征的复杂的网孔面料和/或毛圈针织面料。
同时存在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用于制作毛圈线圈,与放置在变形沉降片旁边的传统脱圈沉降片,具有交替运动的可能性,用于在同一台针织机上以高灵活性和高灵活性制造平纹、毛圈和网孔针织面料。
本发明的针织机还允许高速地制造网孔面料和/或毛圈线圈以及其他类型的图案,从而显着减少更加复杂和繁琐的管状针织面料的制造时间。
放置在变形沉降片8、9旁边的所述辅助脱圈沉降片25和传统脱圈沉降片7的控制元件使得所述沉降片彼此非常靠近地放置,从而使针织机紧凑。实际上,由于选针片11、辅助选针片27不直接作用在变形沉降片8、9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上,而是通过使推片10、辅助推片26的轨迹偏离,推片10、辅助推片26又推动变形沉降片8、9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来运行,选针片11、辅助选针片27以及选针器24能够保持与针3和形成线圈的区域有一段径向距离,且变形沉降片8、9、脱圈沉降片7和辅助脱圈沉降片25可沿周向彼此靠近地移动。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这种针织机相对简单,因此易于维护。
此外,由于许多元件是相似或相同的(例如,推片和辅助推片、选针片、脱圈沉降片和辅助脱圈沉降片、左右侧变形沉降片),因此它们的制造成本能够保持较低,从而对针织机的整体制造成本有积极影响。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其包括:
-持针针筒(2),其具有围绕所述持针针筒(2)的中心轴线(X-X)布置的多个纵向槽;
-多枚针(3),每枚针(3)容纳在各自的纵向槽中;
-至少一个送纱系统,其可操作地与针(3)相联动;
-沉降片座(4),其围绕持针针筒(2)布置并且具有多个径向凹槽(5);
-至少一个导向环(38),其可操作地与沉降片座(4)相联动,其中,沉降片座(4)能够相对于导向环(38)旋转且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
-多枚脱圈沉降片(7),每枚脱圈沉降片(7)容纳在径向凹槽(5)中的一个中并且能够在相应的径向凹槽(5)中径向移动,每枚脱圈沉降片(7)具有构造成用于与所述针(3)动作配合的脱圈沉降片片颚(13)和与在导向环(38)中的第一导向件(39)嵌合并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的脱圈沉降片片踵(14);其中所述第一导向件(39)被构造成用于当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旋转且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时,使脱圈沉降片(7)沿相应的径向凹槽(5)径向移动;
-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其被放置在脱圈沉降片(7)的旁边,其中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能够相对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移动,其中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具有变形沉降片片鼻(16),所述变形沉降片片鼻(16)位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上方,并且相对于所述脱圈沉降片(7)偏向一侧,其中所述变形沉降片片鼻(16)构造成用于加载和延伸扩展线圈并将其放置在所述多枚针(3)中的相邻针上,制造网孔面料,其中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具有变形沉降片片踵(17),所述变形沉降片片踵(17)与在导向环(38)中的第二导向件(42)嵌合,或能够与之嵌合,且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其中第二导向件(42)定义了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的多个轨迹,其中第二导向件(42)被配置用于,当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并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时,用于使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沿径向移动;
-至少一枚选针片(11),其与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可操作地联动,其中所述选针片(11)能够在径向平面内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并摆动,其中在工作位置时,选针片(11)直接或间接作用在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上,以使得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的变形沉降片片踵(17)偏离第二导向件(42)的轨迹;
-至少一枚选针器(24),其横向面对沉降片座(4),所述选针器(24)相对于导向环(38)固定,该选针器(24)能够在控制下与选针片(11)作用,并且选针器(24)构造成使选针片(11)从静止位置切换到工作位置:
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包括布置在各自的脱圈沉降片(7)的相对两侧上的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左侧变形沉降片(9);
在所述径向凹槽(5)的每一个中,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与相应的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相应的左侧变形沉降片(9)一起容纳在其中;
所述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左侧变形沉降片(9)具有设置在各自的所述脱圈沉降片(7)上方的各自的变形沉降片片鼻(16),并且变形沉降片片鼻(16)偏向一侧至所述脱圈沉降片(7)的两侧;
所述变形沉降片片鼻(16)用于加载和延伸扩展线圈,并将所述线圈放置在布置在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的两侧的两个相邻的针(3)上,以制造网孔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枚选针片(11)间接作用在右侧变形沉降片(8)和/或左侧变形沉降片(9)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枚脱圈沉降片(7)与所述选针片(11)可分别操作,或者其中,每枚脱圈沉降片(7)可操作地与相应的选针片相联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枚选针片(11)滑动地嵌合在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X)旋转的且在导向环(38)中的圆形轨道(49)中,从而选针片(11)与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一起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包括多枚推片(10),每枚推片(10)与相应的选针片(11)联动,每枚推片(10)与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相联动;其中,所述在工作位置时,选针片(11)抵靠在所述推片(10)上,并且所述推片(10)用于推动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每枚推片(10)具有推片片踵(19),所述推片片踵(19)与在所述导向环(38)中的第三导向件(46)嵌合或能够与之嵌合,所述第三导向件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X)旋转,并设定了多个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各枚选针片(11)位于所述径向凹槽(5)径向外侧,并且每枚选针片(11)具有至少一个面向所述径向凹槽(5)的抵接部(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中所述推片(10)与相应的脱圈沉降片(7)和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一起容纳在所述径向凹槽(5)中,并且各枚选针片(11)的所述抵接部(22)面对所述推片(10)的径向外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选针器(24)包括至少一枚选针刀片(50),选针刀片(5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位置时,选针刀片(50)与选针片(11)保持一定距离;在第二位置时,当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旋转且围绕所述中心轴线(X-X)旋转时,选针刀片(50)从选针器(24)前方触发选针片(11),以便将所述选针片(11)从静止位置移动到工作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中所述沉降片座(4)具有多个辅助径向凹槽(6),每个所述辅助径向凹槽(6)位于两个径向凹槽(5)之间;其中所述圆型针织机包括多枚辅助脱圈沉降片(25),每枚辅助脱圈沉降片(25)都容纳在一个辅助径向凹槽(6)中,并且能够在相应的辅助径向凹槽(6)中径向移动;每枚辅助脱圈沉降片(25)具有构造成用于与针(3)配合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颚(29)和与第一导向件(39)嵌合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踵(30);其中,当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旋转且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时,第一导向件(39)驱动辅助脱圈沉降片(25)沿相应的辅助径向凹槽(6)径向移动;其中,每枚辅助脱圈沉降片(25)还包括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所述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位于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颚(29)上方并构造成用于制造不同的线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包括:辅助选针片(27),其与每枚辅助脱圈沉降片(25)可操作地联动,并且辅助选针片(27)与所述选针片(11)基本相同,其中所述辅助选针片(27)能够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的径向平面内移动;其中在该工作位置中,辅助选针片(27)间接作用于所述辅助脱圈沉降片(25),以使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踵(30)偏离第一导向件(39)的轨迹;其中辅助选针片(27)间接作用在各枚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径向相对于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颚(29)的另一端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中每个辅助选针片(27)能够滑动地嵌合在圆形轨道(49)中,以便与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一起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包括多个辅助推片(26),辅助推片(26)与所述推片(10)相同,每个辅助推片(26)与各自的辅助选针片(27)相联动,每个辅助推片(26)与所述辅助脱圈沉降片(25)相联动;其中,在工作位置时,辅助选针片(27)抵靠在辅助推片(26)上,并且所述辅助推片(26)构造成用于推动所述辅助脱圈沉降片(25);其中每个辅助推片(26)具有辅助推片片踵(33),所述辅助推片片踵(33)嵌合或能够嵌合在第三导向件(46)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中所述第一导向件(39)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件(42)在径向上更靠内侧;其中所述第二导向件(42)定义第二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3)、第二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4)以及在第二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3)和第二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4)之间的多个过渡部分(45)。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中所述第三导向件(46)定义了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和围绕中心轴线(X-X)一个接一个放置的多个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每个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的一端连接到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件(42)相对于所述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在径向上更靠内。
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轨道(49)相对于所述第二导向件(42)和/或相对于所述第三导向件(46)在径向上更靠外。
18.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制造针织面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选针片(11)和所述辅助选针片(27)保持在静止位置,而所述沉降片座(4)相对于导向环(38)旋转且围绕着中心轴线(X-X)旋转,以使得变形沉降片(8、9)沿第二导向件(42)的第二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3)移动,并且辅助脱圈沉降片(25)沿着第一导向件(39)的第一轨迹(40)移动,其中脱圈沉降片(7)与辅助脱圈沉降片(25)一样沿第一导向件(39)的第一轨迹(40)移动,从而制造平针面料;其中,当选针片(11)和辅助选针片(27)处于静止位置时,推片(10)和辅助推片(26)沿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外侧轨迹(47)移动;其中推片(10)在径向上与变形沉降片(8、9)相距一定距离;其中辅助推片(26)在径向上与相应的辅助脱圈沉降片(25)保持一定距离。
19.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制造针织面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至少一个选针器(24)能够在控制下与所述选针片(11)中的至少一个触发,从而使至少一枚选针片(11)在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的沉降片座(4)上的至少一个的转动部分移动到工作位置,其中辅助选针片(27)保持在静止位置,从而使与所述至少一枚选针片(11)相联动的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在第二导向件(42)的第二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4)上移动,并使变形沉降片片鼻(16)在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的沉降片座(4)上的至少一个转动部分朝向中心轴线(X-X),其中通过与至少一根针(3)配合来在面料中制造网孔面料;其中,与所述至少一枚选针片(11)相联动的推片(10)被相应的选针片(11)朝中心轴线(X-X)径向推动,到达第三导向件(46)的第三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8)之一,并在第二导向件(42)的第二导向件径向内侧轨迹(44)上推动所述至少一枚变形沉降片(8、9)。
20.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圆型针织机制造针织面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所述至少一个选针器(24)与至少一枚所述辅助选针片(27)嵌合,从而使所述辅助选针片(27)在围绕中心轴线(X-X)旋转的沉降片座(4)上的至少一个围绕中心轴线(X-X)的转动部分移动到工作位置,其中选针片(11)保持在静止位置,从而使与所述辅助选针片(27)相联动的所述辅助脱圈沉降片(25)在第一导向件(39)的第二轨迹(41)上移动,以使得辅助脱圈沉降片(25)的辅助脱圈沉降片片鼻(31)通过与至少一根针(3)配合在面料中来制造毛圈线圈。
CN202010085149.XA 2019-04-16 2020-02-10 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 Active CN1118267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9000005892 2019-04-16
IT102019000005892A IT201900005892A1 (it) 2019-04-16 2019-04-16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per la realizzazione di tessuto a maglia traforat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6789A CN111826789A (zh) 2020-10-27
CN111826789B true CN111826789B (zh) 2024-03-08

Family

ID=67384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5149.XA Active CN111826789B (zh) 2019-04-16 2020-02-10 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86412A1 (zh)
EP (1) EP3956509B1 (zh)
KR (1) KR20210148254A (zh)
CN (1) CN111826789B (zh)
BR (1) BR112021020676A2 (zh)
IT (1) IT201900005892A1 (zh)
TW (1) TW202104700A (zh)
WO (1) WO2020212816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12474A (en) * 1930-01-25 1933-06-06 Wildt & Co Lt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R1427471A (fr) * 1965-03-23 1966-02-04 Procédé pour l'exécution de jours dans des tricots obtenus à l'aide de métiers circulaires à bas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JPS49102961A (zh) * 1973-02-15 1974-09-28
EP1524348A1 (en) * 2003-10-15 2005-04-20 LONATI S.p.A. Sinker selection device in a circular machine for knitting hosiery or the like
WO2010035164A1 (en) * 2008-09-29 2010-04-01 Rumi S.R.L. Circular knitting and hosiery machine
CN204039649U (zh) * 2014-08-13 2014-12-24 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沉降片、沉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77794A (en) 1931-06-27 1932-08-04 Thomas Goodwin Junio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ircular knitting-machines
GB410831A (en) 1932-10-24 1934-05-24 Alfred Reymes Cole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GB449404A (en) 1934-12-24 1936-06-24 Taylor & Co Hucknall Ltd S Improvements in the method of and means for producing knitted fabrics
US6105402A (en) * 1995-10-24 2000-08-22 Lee; Kyung-Mok Design of sinker and sinker cam shape for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atterning fabric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n actuator and these newly designed tools
US5931025A (en) * 1998-05-20 1999-08-03 Santoni S.P.A. Lowering sinker actuation cam set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for forming standard-terry knitting and sandwich-terry knitting
ITMI20030900A1 (it) 2003-05-02 2004-11-03 Santoni & C Spa Macchina circolare per maglieria, particolarmente per la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12474A (en) * 1930-01-25 1933-06-06 Wildt & Co Ltd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R1427471A (fr) * 1965-03-23 1966-02-04 Procédé pour l'exécution de jours dans des tricots obtenus à l'aide de métiers circulaires à bas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JPS49102961A (zh) * 1973-02-15 1974-09-28
EP1524348A1 (en) * 2003-10-15 2005-04-20 LONATI S.p.A. Sinker selection device in a circular machine for knitting hosiery or the like
WO2010035164A1 (en) * 2008-09-29 2010-04-01 Rumi S.R.L. Circular knitting and hosiery machine
CN204039649U (zh) * 2014-08-13 2014-12-24 浙江叶晓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沉降片、沉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10148254A (ko) 2021-12-07
WO2020212816A1 (en) 2020-10-22
CN111826789A (zh) 2020-10-27
EP3956509A1 (en) 2022-02-23
IT201900005892A1 (it) 2020-10-16
EP3956509B1 (en) 2024-05-01
US20220186412A1 (en) 2022-06-16
BR112021020676A2 (pt) 2021-12-07
TW202104700A (zh) 2021-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4899B2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for moving the needles of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KR101106728B1 (ko) 환편기의 파일편성장치
CN111826789B (zh) 用于制造网孔针织面料的圆型针织机
EP3956505B1 (e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pen-work knitted fabric
KR20110074477A (ko) 단일 실린더 이중 베드 원형 편물기에서 다이얼의 바늘을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다이얼
CN111826795B (zh) 一种制作毛圈线圈的圆型针织机及在圆型针织机中制作毛圈线圈的方法
CN111826788A (zh) 一种圆型针织机
EP0875613A2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loops of formed knitting from needles of one needle cylinder half to needles of the other needle cylinder half
CN116057219A (zh) 用于针织机的沉降片、使用所述沉降片的针织机以及使用所述沉降片生产成圈组织的方法
CN108729005B (zh) 圆型针织机的选针器刀头、圆型针织机和用于移动圆型针织机的针的方法
JPH05247804A (ja) 丸編み機のジャックでもち上げられなかった編針を軸線方向に動かす装置
WO2023281328A1 (e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sinker selection and related method for knitting
JPH06158484A (ja) 丸編機
US20230272566A1 (en) A shaped sinker for knitting machines, in particular for manufacturing open-work knitted fabrics
WO2023281334A1 (e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with assembly for needle and sinker selection
EP0962569A2 (en) Highly versatile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hosiery and the like with multiple drops or feeds
US6397642B1 (en) Automatic device for the selection of needles in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knitted goods
EP0957193A1 (en) Lowering sinker actuation cam set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for forming standard-terry knitting and sandwich-terry knitting
JPH11335947A (ja) 標準テリー編み及びサンドイッチ・テリー編み用丸編機のためのシンカー起動カム・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